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 “陆金所控股”,LU)迎来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 北京时间2月3日,其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陆金所控股总收入为520.46亿元,同比增长8.8%;调整后净利润为136.02亿元,同比增长2.1%。同时,陆金所控股此次披露了新的“董事长+联系CEO”管理层架构,冀光恒担任董事长,赵容奭和计葵生则担任陆金所控股联席CEO。 报告披露了陆金所控股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两大核心业务进展。 为响应监管关于贷款利率定价的要求,陆金所控股自去年9月起下调了借款人贷款成本,同时随着国内经济从疫情之中的逐渐恢复,陆金所的零售信贷质量已有所改善。截至2020年末,其零售信贷余额达人民币5451亿元,同比增长17.9%。而四季度新增贷款中,风险等级在G1-G3优质借款人贡献的贷款量占比达70.7%,2019年同期这一占比为57.4%;逾期率方面,30日以上逾期率从第三季度的2.2%进一步优化到2.0%,同期90日以上逾期率从1.3%改善到1.2%,接近2019年大部分时间的水平;信贷平台风险表现重要指标的迁徙率继续稳定在疫情前水平附近,2020年12月公司促成的所有贷款的迁徙率为0.4%,远好于2020年2月新冠疫情最严重时的1.0%。 “有别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消费借贷业务,陆金所的信贷业务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主。我们已经降低了借款成本,并提升了风险承担比率。”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冀光恒在财报中表示。 财富管理方面,数据显示陆金所控股的客户总资产和活跃投资者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客户总资产增至人民币4266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3469亿元增长23%。活跃投资者人数从2019年同期的1250万人增至1490万人,同比增长19.2%。 此次财报还披露了陆金所控股最新的管理架构及董事会任命和调整。董事长李仁杰退休,原联席董事长冀光恒出任陆金所控股董事长。同时,陆金所控股任命赵容奭和计葵生为陆金所控股联席CEO,分别负责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板块。 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赵容奭与计葵生就分别一直负责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业务,此次任命更多是从管理架构上的考虑,新的管理架构更有利于两大业务板块的联动与资源整合。 对于2021年业绩展望,陆金所控股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总收入将在人民币143至146亿元区间内,净利润将在人民币40至42亿元区间。
近日,吉利控股发布关于法定代表人、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 公告显示,吉利控股已于2021年1月13日完成公司法定代表人工商登记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李书福变更为李东辉,并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由于人事调整的原因,吉利控股决定任命孙宏、周建群、徐志豪、王兴贵为公司董事。 此外,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书福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但仍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任命李东辉为公司董事、总经理。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 简历显示,李东辉现任吉利控股首席执行官(CEO)。李东辉于2011年4月加入吉利控股,担任吉利控股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2011年11月起担任吉利控股董事,2012年4月起担任沃尔沃汽车全球董事。 李东辉于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2016年6月起担任吉利控股常务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2016年7月起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2020年11月起担任吉利控股首席执行官。 公告还称,李东辉曾相继参与、主导完成了伦敦出租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单买盛宝银行、沃尔沃集团等重大并购项目,并在并购后的战略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孙宏于2014年3月加入吉利,任吉利控股副总裁,分管法务、合规、信息安全等工作;周建群于2014年加盟吉利控股,现任吉利新能源商用车CEO;徐志豪现为吉利科技CEO,钱江摩托董事长、古井贡酒独立董事;王兴贵于2020年4月起任吉利人才发展集团副董事长。 人事调整后,吉利控股的最新董事会成员包含李书福、孙宏、杨健、李东辉、王兴贵、安聪慧、周建群、徐志豪等八名成员,较变更前的董事会名单新增了周建群、孙宏、徐志豪、王兴贵四人,其余成员未有变动。
继摘得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的头筹后,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的牌照又花落安联。 1月28日,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安联中国控股”)正式宣布,已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将发起筹建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联保险资管”)。这是《中欧投资协定》于2020年12月30日谈判完成后获批筹建的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也是业内首家获批筹建的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银保监会批文显示,安联保险资管由安联中国控股独资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北京。中德安联CEO、安联控股副总经理陈良拟任董事长,拟任总经理甄庆哲则曾担任中意资管总经理。 安联集团表示,筹建安联保险资管是安联集团以安联中国控股为平台进军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表明了安联集团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和长期承诺。作为安联中国控股启动在华战略布局的重要步骤,未来安联保险资管将依托安联集团全球投资平台优势和百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经验,打造一支专业的本地投资管理团队。 事实上,安联保险资管的获批筹建也得益于中国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加大在华投资的政策,是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在去年12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投资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而去年发布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一系列配套法规,则明确了保险资管产品定位为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产品形式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等,其中组合类产品可以面向自然人合格投资者开放,这无疑又给保险资管行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余额3.43万亿元,其中组合类产品1.98万亿元、债权投资计划1.32万亿元、股权投资计划0.13万亿元。 而对于安联集团来说,在获得外资独资的保险资管牌照之后,其在华的“安联舰队”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容。据了解,迄今为止,安联已在中国国内9个省份和直辖市设立多家营业机构,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产险、健康险、信用保险、资产管理、旅行救援等所有核心业务。而此次获批的安联保险资管,其股东安联中国控股也是中国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由德国安联集团独资设立的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于2019年11月正式成立。据了解,其近期提交的增资人民币12亿元的申请已于2020年12月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增资后,安联集团仍为安联中国保险控股的单一股东。 就在两天前,记者独家获悉,安联中国控股旗下的中德安联人寿49%股权被其中方股东中信信托挂牌出清,目前竞拍期已结束,除安联中国控股外无其他竞标者,这就意味着安联中国控股可以行使其优先认购权。如一切顺利,中德安联将变身为中国又一家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由安联中国控股全资持有。
近日,新城控发布2020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新城控股1-12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2509.6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33%;累计销售面积约2348.8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3.42%。 而根据第三方机构克而瑞的排名显示,新城控股在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全口径销售额排行榜中仅位列第12名,2019年度为第8名。 与此同时,新城控股还公布了一项重要人事变动。新城控股董事长兼总裁王晓松因工作变动,申请辞去新城控股总裁职务。 王晓松仍担任董事长,“老人”梁志诚接棒总裁 1月9日,新城控股在宣布2020年全年业绩的同时,宣布王晓松辞去总裁职务,改由公司董事兼联席总裁梁志诚接任公司总裁。 对此,新城控股独立董事认为:“梁志诚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备担任公司总裁的能力。”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梁志诚于2003年2月便进入新城控股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新城“老人”。在项目公司、区域公司、总公司均有工作履历。 相比之下,王晓松2009年才进入新城控股工作。2013年,王晓松开始出任新城地产的总裁职务。2019年王振华案发后,王晓松任新城控股董事长兼总裁。 资料显示,梁志诚曾任职于新城控股常州公司、苏州公司、物业服务公司、无锡公司、上海公司。在总部,梁志诚先后任助理总裁、副总裁,新城控股董事兼联席总裁。 “以前梁志诚在新城控股分管住宅开发事业部,住宅开发是公司最大的一块业务了。”新城发展一位人士表示。 “一般年度、半年度都会有一些人员的升职、调整,这个是比较常规的操作。”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总裁人事变动外,近期新城控股还进行了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 近期,新城控股提出2021-2023年新三年战略发展规划。随后,新城控股宣布住宅开发事业部调整,调整后,住宅开发事业部下设沪苏大区、华北大区、浙江大区、苏南大区等十四个大区。 新城控股称:“经过调整,住开事业部实行总部、大区、以及城市片区三级架构的管控模式。其中,总部定位“精”,强调战略引领、组织能力打造,将发挥更多的平台化作用;大区定位“强”,强调战略解码与执行、组织能力沉淀,为利润实现主体;城市/片区定位“活”,强调战略执行、城市深耕,为多项目管理主体。” 而梁志诚升任总裁后,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严政将分管住宅开发事业部。据悉,未来集团总部更多只是起到战略引领的平台化作用,区域上的权限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去年销售额下滑超7%,年度目标完成率为100.39% 随着人事变动同时公布的,还有2020年度业绩数据。 2020年1月至12月,新城控股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2509.63亿元,同比下降7.33%,累计销售面积约2348.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2%。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销售额同比下滑达7%,但新城控股仍完成了销售目标。 2020年初,新城控股将2020全年销售目标下调为2500亿元,最终踩线完成,完成率为100.39%。 2020年度业绩会上,王晓松曾表示,“希望行业排名在10名左右,这是中长期的目标。如果通过代建、降低权益增加合作,有机会冲2800亿甚至3000亿。” 王晓松也坦言,其实对于怎样安排2020年的销售计划,公司内部也有一些纠结。“如果真的从全口径的销售额来说,往2800亿,3000亿冲,我们也有机会,但我们觉得这个没有任何的意义,还是更多希望把自身的能力加强。” 拿地方面,2019年7月之后,新城控股放缓了拿地速度。根据公开数据梳理显示,新城控股2019年7月至12月权益地价款支出分别为13.02 亿元、0亿元、0.58 亿元、0.74 亿元和 7.95 亿元、36.8亿元。 不过目前,新城控股拿地节奏正在恢复。12月份,新城控股在常州、南通、苏州、成都、上饶、连云港、云浮、宿迁、福州等城市共获得16个项目,合计出让面积166.19万平方米,共斥资113.1亿元。 此外财务方面,根据三季报数据,新城控股手持现金正在减少。财报显示,截至9月底,新城控股货币资金为555.33亿元,上年末为639.4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13.14%。 截至三季末,新城控股负债合计4739.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42%。其中,长期借款合计37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33%;短期借款合计10.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67%。其他流动负债261.99亿元,增长120.11%。
金融界网1月11日消息,吉利汽车在港公告,董事会亦注意到于2021年1月8日若干新闻报导指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与百度公司合作生产智能电动车。本公司澄清并申明,本公司并非该建议交易之订约方,且就该建议交易而言并无与吉利控股合作或向吉利控股提供融资。倘该建议交易落实,在遵照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且为考虑本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本公司并不排除寻求与百度公司潜在合作机会之可能性。
目前估值约194亿元的丰巢,启动B轮融资了。 1月7日晚间,三泰控股、顺丰控股相继发布公告称,丰巢科技境外融资平台丰巢开曼拟进行融资。包括挚信资本、红杉资本、鸿为资本在内的6家投资方,计划出资4亿美元(约合26亿元人民币)认购丰巢开曼的新发股份,占交易后总股本比例为11.57%。 同时,丰巢开曼拟新增预留占交易后总股本比例1.67%的股份,用于员工股权激励。本轮融资完成后,丰巢开曼的投后估值将达到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人民币)。 由于三泰控股、顺丰控股均放弃了本轮融资的优先增资权。交易完成后,两家公司对丰巢开曼的持股比例将分别下降至5.77%、8.73%。 王卫为顺丰控股、丰巢开曼实控人 公告还披露了丰巢开曼最近的主要财务指标。 截至2020年9月末,丰巢开曼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139.6亿元,总负债为55.64亿元,净资产为83.96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丰巢开曼未经审计的营收为14.64亿元,净亏损为8.46亿元。 两家公司在公告中均表示,丰巢开曼本轮融资的原因是,为了持续扩大加深网络布局,快速抢占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优势区位,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提升末端效率。 但两家公司放弃优先增资权的理由并不相同。三盛控股称,其放弃优先认购权,符合聚焦发展精细磷化工主业的战略规划,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顺丰控股认为,其放弃优先增资权,是综合考虑本次交易对于丰巢开曼的影响而做出的审慎决策,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最后一公里无接触配送战略的加速实施;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虽然顺丰控股对丰巢开曼的持股比例有所稀释,但二者仍然关系密切。 交易完成后,明德控股对丰巢开曼的持股比例将由38.72%降至33.59%,仍然为丰巢开曼的控股股东。由于顺丰创始人王卫同时是顺丰控股、明德控股的实控人,顺丰控股与丰巢开曼构成关联关系。 公告显示,2020年顺丰控股及子公司、明德控股及子公司的日常关联交易中,接受关联方提供服务的实际发生金额预计约2.2亿元,超过经审议的2020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约4000万元,超额部分未达到董事会审议标准。 上月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款50万 丰巢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是因收购中邮智递违反《反垄断法》被有关部门处罚。 2020年12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书称,根据《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于当年6月对丰巢开曼子公司丰巢网络收购中邮智递股权涉嫌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进行立案调查。 经查,该案构成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但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市场监管总局向丰巢网络送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丰巢网络书面来函放弃陈述、申辩和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市场监管总局给予丰巢网络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处罚书显示,2020年5月13日,丰巢网络与中邮智递原股东浙江驿宝签署《标的股权转让协议》,收购中邮智递0.1%股权。 中邮智递原股东中邮资本、成都三泰、浙江驿宝、明德控股,与丰巢网络、丰巢开曼签署《减资协议》,除丰巢网络外的中邮智递原股东退出公司,减资完成后丰巢网络持有中邮智递100%股权。 丰巢开曼等与中邮智递原股东签署《丰巢开曼股权购买协议》和《丰巢开曼股东协议》,中邮智递原股东合计购买丰巢开曼28.68%股权。 根据此前顺丰控股的公告,2019年,丰巢开曼实现营收16.14亿元,净亏损为7.81亿元;中邮智递实现营收4.29亿元,净亏损为5.17亿元。 其中,中邮智递2019年广告业务收入为0.63亿元,快递柜业务收入为3.66亿元。该股权交易不包括中邮智递的广告业务。 而处罚书显示,丰巢网络、中邮智递2019年的全球和中国境内营业额,达到《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第三条规定的申报标准,属于应当申报的情形。 2020年5月18日,该股权交易完成交割。在此之前,丰巢网络未向市场监管总局申报,违反了《反垄断法》。
图片来源:网络 继2020年末拟筹建长三角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长三角集团”)和金融集团之后,中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772.HK,以下简称“中梁控股”)又有架构调整。 1月7日,有市场消息称,中梁控股欲筹建京津冀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京津冀集团”),副总裁马飞兼任后者驻场COO。 对此,中梁控股方面向搜狐财经证实了这一消息,“京津冀集团尚在筹备阶段,未来仍将属于上市体系内,重点是深耕核心都市圈内的二线城市。” 中梁控股1993年成立于温州,2016年将总部迁往上海。此后仅三年时间,中梁控股跑进行业前20,实现销售额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2019年7月,登陆港交所。 与其他房企不同,中梁控股架构调整较为频繁。仅2020年,中梁控股3月新成立上市平台下属的控股集团,8月揭牌成立粤港澳发展集团,11月又宣布将筹建长三角集团和金融集团。 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外部融资环境收紧、三四线城市红利逐步消失,曾经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的中梁正面临着增长乏力的问题。 “中梁控股需要成立这样的下属子集团,把各自版图和权责划分得更加明确。在业务上仍然以地产为主营业务,但可结合区域实际开拓新领域,以刺激全盘业务的增长。”他说道。 拟筹建京津冀集团,副总裁马飞兼任驻场COO 虽尚在筹建中,但京津冀集团已显露初步的人事架构。 中梁控股副总裁马飞,将兼任京津冀集团驻场COO,对重大业务的模式模版及产品策略进行赋能支持;汤磊任京津冀集团执行总裁,分管相关范围内的业务拓展及开发经营。 具体到筹建细节,中梁控股将成立“京津冀集团筹建PMO办公室”,由汤磊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工作的推进。待京津冀集团正式成立后,再按照子集团权责,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京津冀集团还将根据业务特点及商业模式等实施多层合伙人制度。 中梁控股方面回复搜狐财经称,筹建京津冀集团是客观事实,但过多细节暂还无法透露,“还是属于上市体系内,重点是深耕核心都市圈内的二线城市。” 温州起家的中梁控股,长期聚焦二三四线市场,在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海峡两岸及珠三角五大经济区23个省份及直辖市的142个城市进行业务布局。 2019年全年,中梁控股斥资764亿元,共拿地139宗。其中超80%的金额,被用于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土地购买。同年,长三角和中西部分别为中梁控股贡献了59%和23.5%的销售业绩。 在中梁控股年报披露的其所投资的二线城市名单中,地处京津翼地区的,仅有天津一个城市。 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中梁控股在二线城市分别实现销售额537.12亿元、297.37亿元。具体到天津市,当期销售额贡献比仅为0.2%、0.4% 公开报道则显示,2017年,彼时还未上市的中梁控股曾组建京津冀事业部。 但2018年12月,在港交所首次提交IPO申请书一个月之后,中梁控股发布内部通知,整体裁撤京津冀事业部,原区域项目也全部划归其他区域。 彼时裁撤共涉及近500人被调整,还引发了近100多人进行整体诉讼维权。 巧合的是,裁撤京津冀事业部之时,也正是中梁控股蓄力辐射环渤海、中西部、海峡西岸、珠三角等非长三角经济区之际。 裁撤京津冀事业部之后,2019年初,中梁控股又马不停蹄地调整组织架构。 彼时,中梁控股将原先的12个区域集团进行收缩合并,最终调整为南方、北方、西部、山东、浙江、江苏和中部等7个区域集团。 与之相伴随的,在建立7大区域集团后之后,原先各个大区的人员编制也被进一步的收缩。 2019年末,上市仅6个月后,中梁控股将集团总部人数由近580多人精简到400多人,通过人员调整的方式,再次优化组织架构。 这一年,中梁控股不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还顺利迈入千亿房企阵营,行业排名窜升至第19名成为房企20强。 增设长三角集团,三大经济圈被补齐 进入2020年,千亿之后的中梁控股并未停止其调整的脚步。 随着7大区域集团的业务不断扩大,为了让组织架构能够匹配业绩增长。2020年3月,中梁控股在上市公司体制内新成立了控股集团。 2020年8月,中梁控股粤港澳发展集团(以下简称“粤港澳集团”)揭牌成立。11月,中梁控股又在内部发布公告,宣布成立长三角集团和金融集团。 12月末,中梁控股长三角集团的人事任命结果传出。与京津冀集团定调类似,长三角集团也有中梁控股高层领导驻场。 其中,中梁控股执行董事,联席执行总裁陈红亮,兼任长三角集团执行董事及驻场COO,进行组织建设等方面工作。 中梁控股地产业务之联席总裁及执行董事李和栗,兼任长三角集团首席董事及驻场CPO,对投资、产品等业务进行把关和赋能支持。 曾为旭辉上海区域副总裁,熟悉长三角地区业务的谢志刚,被任命为执行总裁,全面负责长三角集团日常经营工作。 另有媒体报道称,控股集团成立后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和架构搭建,并不做具体的业务。 具体而言,控股集团下或将包含地产发展板块、现代服务业板块(以物业服务为主),这已是中梁控股较为成熟的业务板块。 而去年8月新揭牌的粤港澳集团,以及官宣拟筹建的长三角集团、金融集团,乃至京津冀集团,或也将纳入控股集团的组织架构中。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搜狐财经,与其他房企不同,中梁奉行“先人后事”,看重组织的力量。 “与总部集权不同,这样的组织架构在得以统筹各子集团业务的同时,也保证了子集团的独立,减少了决策的时间,也有利于区域集团规模做大。”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梁控股相关区域集团的筹建,还对内部资源进行了整合。 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揭牌成立粤港澳集团,由此前的南方区域集团更名而来。 未来,粤港澳集团在业务上仍然以地产为主营业务,但也会开拓新领域探索新产品,如结合区域实际,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等,以最大效能地激发区域活力,促业绩增长。 “此前虽有划定相关的区域集团,但难免会出现打架的情况。双方各凭本事,或多或少的会介入彼此的区域,凭借手中资源和能力去做一些项目。”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对组织框架进行调整和升级后,相关板块的划分和权责更加明确了,更有利于业务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长三角集团、京津冀集团在筹建中,连同已揭牌的粤港澳集团,中梁控股在中国活跃度最高的三大经济圈的业务布局也将形成。 2020年销售额1688亿元,超额完成目标 中梁控股成立于1993年,实控人系现年49岁的温州人首富杨剑,持股比例为81.28%。2015年,中梁控股走出江浙启动全国布局战略。次年,将总部从温州迁至上海。 2016年至2019年,中梁控股分别实现销售额190亿元、649亿元、1015亿元、15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0.22%,迈入千亿房企阵营,行业排名也从第83名窜升至第19名。 上述期间,中梁控股营收由29.25亿元增至566.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8.53%,净利润由-2.7亿元增至62.56亿元。2019年底,中梁控股登陆港交所。 2020年上半年,中梁控股营业收入237.6亿元,同比增15.6%;合约销售金额677亿元,同比增6.3%;期内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16.4%,逆势环境下仍实现增长。 刚过去的2020年,是中梁控股自2016年搬至上海开启全国化的“一五战略”收官之年。1月4日中梁控股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其销售额1688亿再创新高,并超额完成全年16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中梁控股方面告诉搜狐财经,2021年是其“二五战略”开局之年。“公司中长期目标为保持有质量的增长,维持在TOP20中的较高水平。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坚持‘深耕外拓提升城市能级’的投资布局策略。” 而在前述资深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随着三四线城市楼市由热转冷,实现千亿规模之后的中梁控股,未来或将进一步将业务布局向二线城市倾斜。 中梁控股2020年半年报则显示,2020年上半年,其开始实施“转二线强三线”的投资策略。当期土地投资中,二线城市占比高达64%,三线城市占比27%。 2019年时,三线城市为中梁控股贡献了52.6%的销售业绩,二线城市贡献了35.2%;2020年上半年,三线城市销售额贡献比已稍降至45.2%,二线城市则升至43.9%。 “应对千亿后的增长瓶颈,中梁控股要找到‘第二增长曲线’。适当的在区域内部做一些调整,也是必要的。”这位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