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间,东方财富发布《关于公司监事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东方财富监事会主席鲍一青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12%。 目前,鲍一青持有东方财富股份9041.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5%。减持原因系“个人资金需求”。
康强电子9月29日午间公告称,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司麦司出具的《关于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告知函》,根据其自身安排,司麦司决定提前终止其减持计划。 根据此前减持计划,司麦司拟自计划公告披露之日(2020年3月28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180天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不超过7,505,68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截至2020年9月28日收盘,司麦司尚未实施其减持计划。 司麦司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本次减持计划终止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康强电子股东司麦司零减持并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康强电子9月29日午间公告称,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司麦司出具的《关于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告知函》,根据其自身安排,司麦司决定提前终止其减持计划。 根据此前减持计划,司麦司拟自计划公告披露之日(2020年3月28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180天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不超过7,505,68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截至2020年9月28日收盘,司麦司尚未实施其减持计划。 司麦司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本次减持计划终止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
龙宇燃油晚间公告,公司股东沈慧琴计划自本次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4,165,300股,减持比例不超过龙宇燃油股份总数的1%。
9月17日晚间,通富微电(002156)和汇顶科技(603160)双双发布大基金的减持公告,其中,通富微电被大基金减持1153.7万股,减持比例1%,完成减持计划;汇顶科技被减持279万股,减持比例为0.61%,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减持尚未结束,按照减持计划,还剩余0.39%的股份待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大基金年内第三次减持汇顶科技。汇顶科技股价在今年2月创下历史新高后,伴随着大基金的减持一路下跌,年内下跌19.82%。 近两年股价暴涨的通富微电,今年亦是遭遇大基金和控股股东的多次减持,近两个月股价遭遇明显回调。无独有偶,7月初遭大基金计划减持的太极实业(600667)、北斗星通(002151),近期也调整明显。为何国家大基金今年密集减持? 就在国家大基金密集抛售多家半导体股票时,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近期却持续火爆,去年底成立的国家大基金二期的投资也备受市场关注。 两只科技股遭大基金减持,去年以来累计套现70亿元 9月17日,通富微电发布晚间公告,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大基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票1153.7万股,减持比例1%,持股比例从20.73%下降至19.73%。 与此同时,汇顶科技也在当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国家大基金累计减持0.612%股份,合计达到4.59亿元,减持数量较计划过半,大基金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按照减持计划,还剩余0.39%的股份待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大基金年内第三次减持汇顶科技。今年7月,国家大基金就减持了457万股汇顶科技,套现约11.9亿元。 为何国家大基金今年密集减持?实际上国家大基金的投资不在于股票收益,而在于帮扶具有短板的中国科技公司参与国际竞争、进口替代,一旦实现目的,大基金就将转而寻找其他存在短板的公司。 为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大基金于2014年9月成立,由华芯投资担任管理人。股东包括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华芯投资等资方,一期募资1387.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超过5000亿元,地方子基金规模超过3000亿元。 2019年大基金一期投资完毕,累计投资项目在70个左右。根据爱集微统计,大基金一期分别对集成电路制造类、装备材料、封装、设计板块投资了约67%、6%、10%、17%,实现了初步的对半导体板块的深度布局。 国家大基金的投资期限一般为5-10年,首批投资已经到了5年时间,所以国家大基金从去年年底开始对相关股票进行减持。2019年底,国家大基金进行成立以来的首次减持,分别减持了国科微(300672)、兆易创新(603986)、汇顶科技三家IC设计公司,每家减持不超过1%的股份;今年4月到6月,大基金开始了第二轮减持,陆续减持了晶方科技(603005)、三安光电(600703)、兆易创新。 今年7月,太极实业、汇顶科技、北斗星通、北方华创(002371)等也遭大基金减持,加上17日同时减持通富微电和汇顶科技,国家大基金累计套现近7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基金的减持对上述半导体企业的股价还是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其中,汇顶科技股价在今年2月创下历史新高后,伴随着大基金的减持一路下跌,年内下跌19.82%;7月初遭大基金计划减持的太极实业、北斗星通,近期也调整明显。 不仅是上述被减持股票,整个半导体行业近期都出现了明显的调整。 国内半导体市场快速增长,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火爆 就在国家大基金密集抛售多家半导体股票时,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近期持续火爆。9月17日,双良节能(600481)、易事特(300376)涨停,晶盛机电(300316)、乾照光电(300102)、台基股份(300046)等多只概念股个股涨超7%。 据证券时报.e公司统计,截至9月17日,已通过深交所互动易或公告形式披露公司确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业务,或已积累相关技术专利等的A股公司共有45家,其中23家上市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有实际业务,或已出货相关产品,但多数为小批量出货,销售收入占上市公司比例较小。 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火爆背后缘于9月4日的一则行业相关消息,中国正在规划将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入“十四五”规划之中,计划在2021到2025年的五年之内,举全国之力,在教育、科研、开发、融资、应用等等各个方面对第三代半导体发展提供广泛支持,以期实现产业独立自主。 长城证券(002939)指出,全球半导体正在迎来快速上涨周期,政策将驱动本土企业崛起,WSTS、SEMI、VLSI Research等多家行业权威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从2019年的低迷中走出,迎来新一轮由新能源汽车、物联网、5G 等新兴产业推动的快速上涨周期。 聚焦到国内,在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实现逆势增长,增幅约2.59%,以134.5亿美元的销售额保持第二大设备市场的地位。SEMI 预测 2021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量将占全球 23.7%份额,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最大市场。 与此同时,国家大基金二期已于2019年10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41.5 亿,市场预期二期将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推动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今年上半年,二期已完成了对紫光展锐和中芯南方两个项目的投资,企查查显示,对二者的投资额分别为1.89亿元和15亿美元。
投资股票有真爱吗?可能真有。 为了表明长期投资的决心,大连圣亚二股东磐京基金抛出一份堪称A股史上最“长情”的减持承诺——10年不减持!另一边,磐京基金总经理毛崴,顺利当选了大连圣亚总经理。 事实上,这只是这个控股权争夺故事中的剧情之一。过去几个月,来自浙江的资本方击败了大连圣亚国资大股东及原管理层团队,揽获了上市公司控制权。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份“长情告白”更像是一份胜利者宣言,希望给股东和员工吃下一颗定心丸。但惨遭出局的一方真的会就此收手吗?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详情请扫二维码↓
编者按:2020年,一场突发的疫情使快消行业面临集体大考。商场门店流量下滑,宅经济悄然发展,休闲零食万亿市场蓝海出现……消费行业或迎来新一轮的重新洗牌。 随着消费升级和新消费群体的兴起,网红带货、社群营销……新兴的营销模式又会给快消业带来哪些改变? 搜狐财经推出《新消费观察》栏目。专题旨在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解读餐饮、零食、乳业、酒业等公司的新动态和新兴模式,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第二十期关注的企业为徽酒第二品牌口子窖。 2020年上半年,徽酒第二品牌口子窖上市五年业绩首度下滑。上半年口子窖实现营业收入为15.70亿元,同比下滑35.12%;净利润为4.86亿元,同比下滑45.65%。 在四家徽酒上市公司中,口子窖的下滑幅度也是最大的,其高中低档产品全面下滑。而在业绩首次下滑之前,口子窖的业绩增速已经连续多年放缓。 在早年外省市场拓展不利的背景下,口子窖选择退守安徽,深耕大本营市场,但口子窖最终迎来增长瓶颈。 行业专家认为,口子窖近年来战略偏于保守,导致产品高端化进程迟缓,没有跟进整体中国酒类消费升级趋势。公司高档产品的下滑也是企业竞争力衰弱的表现。 在口子窖保守战略业绩承压之下,公司实控人刘安省在解禁不到两月后就进行大规模减持。两年的时间里,刘安省累计减持990万股,套现5.28亿元。 上市五年净利首现下滑46% 近期,口子窖发布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5.70亿元,同比下滑35.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6亿元,同比下滑45.65%。这是口子窖自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业绩下滑。 作为徽酒排名第二的企业,上半年口子窖的业绩下滑幅度却是徽酒企业中最大的。 在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金种子酒四家徽酒上市公司中,口子窖上半年营收下滑幅度最大;净利润方面,除了亏损的金种子酒之外,口子窖45.65%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也是徽酒中最大降幅。 针对业绩下滑,口子窖表示营收的下滑主要源于公司高档产品销量、收入减少所致。 口子窖2020年半年度经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高中低档产品全面下滑,其中贡献主要营收的高档酒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下降34.71%。 口子窖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白酒市场营销压力较大,公司及时调整营销战略,一方面,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精准布局销售市场,继续加强战略市场建设。 不过从业绩下滑的成绩单来看,口子窖上半年的营销战略调整未必有效。反而因为加大品牌宣传,口子窖的销售费用上半年不减反增。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口子窖销售费用2.52亿元,同比增加10.08%。其中广告费用1.99亿元,同比增加17.4%。 东方证券研报表示,二季度仍处于调整期,口子窖业绩略低于预期。公司收入表现欠佳一方面与主动调整节奏、清理库存有关,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流通渠道受损较严重。此外,公司采取分价位带考核模式,加大了费用投放力度,拖累盈利表现。 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向搜狐财经表示,口子窖属于典型的厂商合作性企业,经销商结构比较稳定,但是也存在着老化问题,半年报中高端产品的下滑可能是存量市场下企业竞争力衰弱的表现。 对于高端产品下滑的影响,蔡学飞认为,口子窖没有高端产品支撑,难以实现价格带跃升,以及品牌价值提升,从而难以完成高端品牌站位。 退守省内陷瓶颈,业绩增速连续三年放缓 在口子窖业绩首现下滑之前,公司已经连续多年业绩增速放缓。 财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口子窖营业收入分别为36.0亿元、42.7亿元和4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29%、18.50%和9.44%;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5.3亿元和17.2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42.15%、37.62%和12.24%。 作为典型的区域型酒企,口子窖的80%营收来源于大本营安徽市场。2012年至2019年,口子窖在安徽省内收入占比都在80%左右。 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口子窖就曾尝试过拓展省外市场。华西证券研报表示,2001年口子窖就曾复制省内“盘中盘”模式,快速拓展省外市场。 但是在 2003 年以后,外省名酒纷纷开始效仿“盘中盘”模式,推出迎合当地消费者消费偏好的产品,给口子窖的省外扩张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省外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占,最终错失建设泛全国性品牌的战略机遇。 目前,口子窖的全国化战略仍在基础建设阶段。今年5月28日,口子窖发布的投资者调研报告显示,公司当前在北京、天津、济南、南京等重点省会市场进行了布局,处于基础渠道的建设阶段。 20年前口子窖省外布局“起了大早,却没赶上集”,省外份额被积压也致使口子窖被迫转移重心,重新聚焦省内市场。由于在安徽省内深耕多年,口子窖成为仅次于古井的第二品牌。 不过近年来,古井多年的全国化品牌建设、次高端价位的快速提升,让古井的品牌认知逐渐与口子窖拉开差距。 2015年口子窖上市之初与古井贡酒营收相差26.69亿元,这一差距在2019年扩大至57亿元。 省外拓展不利,口子窖持续聚焦的省内市场也面临压力。华西证券数据显示,口子窖 2017 年的省内市场份额为13%,2018 年的市场份额为 14%,仅仅上升了1%。同一时期按,古井贡酒的省内市场份额由17%增至24%。口子窖与古井贡酒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蔡学飞看来,口子窖作为较早完成产品结构升级的区域品牌,近年来战略偏于保守,导致产品高端化进程迟缓,没有跟进整体中国酒类消费升级趋势。 “其次是一线酒企在安徽市场的渠道下沉,古井的崛起挤压了其安徽根据地市场,最后酱香型白酒快速增长也蚕食了其部分市场。”蔡学飞认为。 实控人解禁两月即减持套现,股东现多位酒业富豪 保守的口子窖面临业绩压力的同一时期,公司股东的减持十分密集。 口子窖2015年上市,原始股东所持股份2018年正式解禁。口子窖控人之一的刘安省在口子窖上市之初持有大约7987.35万股,持股比例13.31%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18 年6月29日,口子窖上市三年后的解禁潮来临,随之而来的就是原始股东的减持潮。至今刘安省已经实施两轮减持。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是刘安省等原始股东的第一轮减持行动,减持公告的发出距离解禁尚且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财报显示,刘安省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减持大约240万股和423.57万股。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刘安省今年上半年减持股份326.43万股,剩余6997.35万股,持股比例11.66%。 两年半以来,刘安省一人分两轮减持公司股份总计990万股,仅其一人就成功套现5.28亿元。在两轮减持过程中,还有刘安省的一致行动人股东累计减持套现1.72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口子窖近年来的经营并不顺畅是股东减持套现的原因。“徽酒品牌较多,竞争激烈,口子窖省外市场又受到其他头部酒企的围剿。整体上看口子窖没有太大的亮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口子窖还是白酒行业的“造富机”,多份酒业富豪榜单中都出现了口子窖股东的身影。 搜狐财经、搜狐酒业联合发布的2019年《上市酒企最富180人》榜单显示,口子窖董事长、实控人之一徐进为酒业上市公司中的首富,刘安省则排名第四。整体榜单中,口子窖上榜12人为酒企富豪最多。 《2019年胡润百富榜白酒行业上榜企业家排行榜》中,徐进和刘安省也分列榜单第五位和第九位。 以9月17日收盘价计算,目前徐进持有口子窖1.09亿股,身价61亿元;刘安省减持后仍持有口子窖0.7亿股,身价约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