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气坚持把定点扶贫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结合定点扶贫县实际情况,按照“集中资源、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思路,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精准、聚力攻坚,扎实推进各项帮扶举措,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据悉,近年来东方电气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1亿元,帮助引进无偿帮扶资金15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40余项,帮助超过14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定点扶贫的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先后于2018年8月、2020年2月、2020年11月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 激活资源要素助力产业发展 东方电气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依托当地资源帮助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基础。 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东方电气出资1500万元推进实施2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带来收益600万元,覆盖71个村,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共计2.25万人;帮助特布洛乡成立特惠农业合作社,直接投入540万元并引进龙头企业投入资金544万元,以“地方政府+乡村集体合作社+帮扶企业+龙头企业”模式建立了种养加工产业园,合作社所属11个村每村每年可获得收益近10万元,惠及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648户共计2923人。 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东方电气投入335万元帮助下大石沟村打造了包括综合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的“致富一条沟”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每年可实现近40万元收益,惠及全村82户共计356人。 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公司采取多项举措助力做精做强苹果主业,并大力扶持辣椒、花椒、小米、槐花等特色产业,有效改善了当地产业结构。 同时,东方电气还将定点帮扶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鉴于凉山州丰富的风能资源,结合自身产业优势,东方电气在凉山州建立风电产业制造基地,同时引进3家配套企业建成风电产业园。 构建消费扶贫新模式 东方电气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之措,全力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当地蔬菜、菜籽油等未施化肥及农药,菌类、中药材更是纯正野生、品质佳,但是受地处偏远、交通运输不便利等因素影响,使得特色农产品很难走出大山,当地产业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东方电气经过逐步探索,构建了“三买三平台”的消费扶贫模式:即形成了以组织下属各企业购买、号召职工自愿购买、动员社会力量购买的“三买”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帮助搭建市场化销售的“三平台”,线上帮助壤塘县农产品上架建行善融商务“央企扶贫馆”、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消费扶贫”电商平台,线下帮助开设“悬天净土·壤巴拉”专卖店,“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帮助销售壤塘县农产品。 通过“三买三平台”,东方电气积极推动壤塘县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构建社会扶贫长效机制,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东方电气累计购买壤塘县农产品895万元,帮助销售壤塘县农产品369万元,在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同时,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0年底,东方电气已累计在各贫困地区购买农产品超过5000万元,还通过挂职干部带货直播、协调社会资源购买、推动线上销售等方式,积极帮助定点扶贫县拓展销售渠道,累计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5200余万元,惠及贫困群众上万人,并有效激发当地干部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热情,推动了当地种养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扶贫扶智并举 东方电气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的昭觉县形成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全学段帮扶。 东方电气投入700余万元,在昭觉县偏远乡村分批捐建10所“一村一幼”标准化幼教点,有效改善当地学前教育环境,促进适龄儿童学前阶段学会普通话和培养良好习惯,累计惠及适龄儿童近500名。 东方电气还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对东方电气昭觉第一希望小学、哈甘乡小学、昭觉县民族中学的教室、活动室、图书角、卫生间、宿舍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昭觉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为当地控辍保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东方电气累计投入430万元,在昭觉县全县范围内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奖教金,以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珍惜学业,认真学习,成长成才;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减轻负担,专心学习,逐梦未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爱岗敬业,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东方电气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壮大师资力量。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与昭觉县签订教育帮扶协议,重点开展骨干教师、新任职教师等培训,助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协调四川省德阳市教科院、招生办等对昭觉县中小学教师、幼教辅导员进行培训,帮助提升教学能力。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成立于1931年的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大学,曾为延安老百姓提供了大量免费医疗,而现今中国医科大学下属的医院依然肩负着保障当地人民健康的责任。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朱悦教授,曾于2013年领导了第一批扶贫医疗队进驻延安。 在延安近18个月的医疗援助工作中,扶贫医疗队不仅帮助当地提高了医疗水平,还帮助培训了当地的医学专家,并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建立了疼痛管理和康复科,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医疗服务的水平。 “回到中国革命的圣地,使我保留住了对于我初衷的那一份本真。这次经验带来的无价之宝将始终伴随我,度过余生。”朱悦教授说。 扶贫故事原文:昔日“红军医生”,今天健康扶贫的扶贫白衣天使 ↓↓↓ 进入专题
目前,重庆市14个国家贫困区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191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动态识别的185.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18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1%降至0.12%。建行重庆市分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全力以赴冲刺“最后一公里”,咬定目标,添加措施,坚持始终,善作善成。今年以来,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重庆市扶贫工作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四摘四不摘”,积极落实总行党委的脱贫攻坚要求,运用新金融和数字化经营手段,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和模式创新,深入乡村,贴近村民,紧抓痛点,夯实基础,为重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金融动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截至目前,建行重庆市分行金融扶贫贷款余额66.5亿元,较年初新增12.2亿元,增幅22.5%,带动帮扶贫困人口5.1万人,定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331户1158人全部如期脱贫。笃践初心使命尽锐出战第一线建行重庆市分行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负责,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过程中,检验各级机构领导班子和干部员工的思想素质与能力,看担当、查作为、验效果。尤其是近年来,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将脱贫攻坚作为分行第一线工作,努力发挥新金融行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尽心竭力,尽锐出战,不达目的不罢休,切实将金融扶贫的重要政治任务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脱贫攻坚中铸就国有大行鲜红底色。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为党委工作不变的重点,“最后一公里”必须不打折扣地跑出高质高效。该行出台“跨越2020”金融精准扶贫行动方案,建立起完善的扶贫周通报、月跟踪、季调度机制,常态化开展党建联学共建活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专项监督,促进各项扶贫举措精准直达,目标明晰、责任夯实,资源倾斜、精准实施,有效地将金融国企的优势转化为达成脱贫攻坚计划的利器。从2015年至今,建行重庆市分行累计结对共建贫困村党组织21个,捐赠帮扶资金700万元,帮助贫困村新建、修缮党组织活动场所17个,更新党员教育设施35次。该行先后获得建行总行“年度扶贫工作组织奖”、重庆市银行业“社会责任精准扶贫奖”等荣誉。在精细的布局和完善的管理之下,建行重庆市分行各级机构、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深感使命在召唤,把脱贫攻坚作为己任,不遗余力调动金融活水滋润田间地头。——做大消费扶贫。分行抓好“帮助卖”,优选脐橙、苹果、茶油、紫苏油、老鹰茶、牛肉干、红薯粉等特色农产品上线建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开辟“善融·重庆扶贫馆”“善融·巴渝馆”特色扶贫专区,截至目前,通过线上扶贫专题、网点欢乐购、直播带货等活动,累计销售扶贫产品3600万元,带动907户、35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积极倡导“自己买”,把农产品推向建行全系统,通过员工爱心扶贫购、工会提货扶贫、单位采购扶贫等多渠道购买定点扶贫地区扶贫产品1602万元,分行员工全员踊跃参与。——创新产业扶贫。分行联合市供销集团开展网络供应链融资,为24户农产品批发企业、农业生产企业发放贷款5.5亿元。联动建信期货创新“保险+期货”精准扶贫模式,为鸡蛋扶贫产业上保险,惠及150多户蛋鸡养殖大户及贫困户。——深化志智双扶。分行依托乡村中小学、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医疗服务站、“裕农通”服务点、移动学习设备等,持续推进“建行大学·裕农学堂”建设,完成9家学堂挂牌,开展“金智惠民”扶贫培训33期,培训1486人次。持续举办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组建校级、院系级等社会实践团队6357支,组织动员17.4万人参与,遍布重庆所有区县,送训下乡、助力扶贫。新金融入农户全域投入脱贫攻坚2020年,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在深入学习、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再次明确目标任务,优化整合全行资源,更进一步将脱贫攻坚与新金融行动紧密结合,推动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全域参与、落实到脱贫攻坚中,打造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制度、渠道体系,创新并丰富产品链,多方面满足需求,使各项工作的触觉伸入到乡村、到田间地头,分行金融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地向夺得全胜的纵深推进。——以住房租赁创新扩大扶贫范围。分行持续深化住房租赁的共享属性,为进城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服务,帮助进城务工的建卡贫困户解决住房难题。建行“建融家园”房源平台,将长租公寓项目部分房源优先提供给建卡贫困户,并给予租金补贴。通过“建融安居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规模已达200万元,相关投资收益将用于补贴进城的农民工。——以普惠金融创新促进产业扶贫。为实现引流直达和精准滴灌,分行累计创新13项扶贫信贷产品,金融扶贫贷款余额覆盖18个贫困区县达65.5亿元,较年初增幅22.5%,带动51496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特别是今年以来,分行加大乡村特色产业信贷创新支持力度,先后创新推出了“山城助农贷”“巫山脆李贷”等5项产品,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金猪贷”等产品创新流程。建立“信贷优惠—产业扶贫—贫困人口脱贫”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融资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创新“民工惠”特色产品,保障6.5万名农民工13.5亿元工资及时、足额到位。——以金融科技创新拓宽服务边界。构建“农村普惠金融”网络,打造“裕农通”全场景生态平台,分行累计在全市8000多个行政村布局11300余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并持续拓展服务功能。运用重庆“渝快办”政务平台建设成果,在“建行裕农通”APP上线人社、医保、民政等7大类43个高频民生事项。在“建行裕农通”微信公众号上线免费阅读专区、免费进行新冠肺炎防治咨询、预约挂号和诊前问询等功能。推进与市司法局合作,将“裕农通”业主纳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民主法治村(社区)“三治结合”建设行动,为农民提供法治宣传教育和公共法律服务。“裕农通”有利于积极化解农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增强了农村市场全场景服务能力。——在全行网点建设并开放“劳动者港湾”,涵盖对综合政务、生活便民、扶贫助贫、科技智能、党建文化、教育培训和特殊群体的服务,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免费提供手机充电、热饭、上卫生间等日常生活便利,从细微处可以感受到建行新金融的温度。建成长效机制服务民生见匠心建行重庆市分行不仅在脱贫攻坚中“战”出气势,把脱贫攻坚要求融入经营管理的长效机制,更注重在“精准”上下真功夫,保证做足做实做好。在2020年后,建设银行着力建成并运行的一整套新金融制度和办法也将持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我国扶贫事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没想到那么快,真的是太感动了!”当奉节县泽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泽超看到手机上建设银行发来提示贷款资金到账的信息时,一下子就放下了对自己资金链的担心。让马泽超高兴起来的贷款,就是建行重庆市分行近期与重庆市供销社电商平台合作,创新推出的涉农融资新产品——“山城助农贷”。该产品的上线,为巴渝乡村特色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贡献了新的力量。据了解,此次建行创新推出的“山城助农贷”是围绕供销社电商平台在县域采购特色农产品场景,为当地参与采购的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等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的涉农融资产品。该产品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兼顾风险控制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涉农企业的融资效率。泽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奉节县平安乡地处奉节、巫溪、云阳三县交界处,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当地政府正着力将辣椒种植作为平安乡特色农业,希望发展辣椒产业作为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但是,以前由于缺少抵押物和缺乏数据支撑等原因,金融机构很难以传统信贷的方式,将贷款发放给“马泽超们”所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因此,“融资难”成了制约当地传统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金融创新,用“温柔的手术刀”化解痛点难点。建行重庆市分行结合奉节实际,创新推出的“山城助农贷”首选辣椒种植产业做试点,以线上白名单模式为通道,依托供销社提供风险补偿铺底资金、承担全额连带责任保证,同时由重庆供销集团下属“村村旺”电商平台对获贷企业的产品负责销售和仓储物资管理,形成三方责任共担,优势互补,解决了传统信贷业务中此类涉农贷款主体风险缓释措施不足而影响贷款的问题。仅建行奉节支行“山城助农贷”就已成功实现7户授信投放,金额300万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建行重庆市分行从城乡融合共生的视角,依托建设银行强大的金融科技平台,积极帮助畅通城乡之间的内循环,推动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吸纳乡村的特色农副产品“进城入市”,搭建城乡对接、双向赋能、互惠共赢平台,助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分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推动特色农副产品“进城入市”,打造重庆市首个区级旅游综合平台“一部手机游武隆”,通过知名主播现场直播推介等活动,吸引全国546.5万人在线“围观”,带动2.3万条热评和16万网友点赞,促进扶贫产品带货千余件。疫情期间,分行还与重庆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创建了“企业氧舱”,并进一步探索扶贫新模式。据了解,该模式是以监管支持为保障,以金融和非金融工具、政策帮扶为手段,以批量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恢复正常经营能力为目的,通过集中政府政策、集中金融资源,集中帮扶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实现复工复产。现在,已入舱涉农企业57户,贷款余额10041万元。党旗飘扬之处脱贫攻坚花盛开在巴渝的贫困乡村里,有这样一群来自建行的共产党员,他们俯下身子找出路,吃苦耐劳抓落实,敢啃硬骨头,不断创新推出金融扶持产品和服务,用心用情谋乡村发展,冲锋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近年来,分行党委主要负责人连续带头深入脱贫攻坚责任现场,党委成员分工协作,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对各项工作措施的推进力度。建行重庆市分行领导与部门负责人累计赴扶贫一线调研帮扶超过100次,累计帮扶17个区县、20个贫困村,累计派驻37名扶贫干部。云阳县长兴村就是建行重庆市分行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典型榜样。在这片曾经贫困的土地上,今天已绽放出脱贫攻坚的幸福之花。根据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和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建行云阳支行承担起定点帮扶长兴村的重任。彼时,长兴村建卡贫困户162户576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较频繁,群众的生活水平较低。建行认真研究了如何帮助该村脱贫攻坚的方案,并选拔云阳支行干部黄世友下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以往的长兴村道路崎岖,尘土飞扬,无一寸硬化道路,村民看病要走好几十里路……完善基础设施是帮扶的重点,这也是黄世友到长兴村要落实的“头等大事”。黄世友不负信任,仔细收集长兴村道路、房屋、饮水等基础设施需求,及时形成详细材料,积极向上级反映,他的报告得到了分行党委的高度重视。据统计,建行共向长兴村捐款51余万元及数万元物资,并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修建畅通村、组级通达公路25.5公里,帮助进行C级、D级危房改造20户,易地扶贫搬迁17户,新建村便民服务大厅1个,新建村卫生室1个,还为60户贫困户安装人畜饮水管道2万米。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了,看病更加方便了,饮水更加卫生了。建行实打实的工作,促使长兴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终于旧貌变新颜。同时,在深入了解村里的真实情况后,黄世友抓住增收这个关键开展工作。刚入村时空白点很多,长兴村没有产业没有技术,要想脱贫,就必须要弄清楚当地适合干什么、群众可以做什么、从哪里入手才能铲除穷根,筑起脱贫的长远基础。村民们常常看到身背水壶、带着干粮的黄世友在看地形、查资料。有一天,见他冒雨走访,村民感动地劝道:“休息一会儿吧,还下着雨呢!”黄世友摆摆手:“马上就要给你们开花椒、柑橘种植技术学习班了,我要先把村里的情况摸清楚,才好跟老师们说得清楚。”因为得到建行重庆市分行的助力,目前长兴村已发展柑橘1500亩、花椒1000亩,带动3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村里有了产业和技术,有了可以持续创收的来源。黄世友的心血浇灌出了一束脱贫攻坚的鲜花,他看着生活越来越好的父老乡亲们,感觉到无比喜悦。建行派遣到贫困乡村的扶贫第一书记们就是这样捧出自己诚挚的心,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希望,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克难攻坚,与当地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奉献不止,充分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冲锋号嘹响,进军令催征。今年12月2日,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主要负责人再一次来到云阳县长兴村抓脱贫攻坚任务的深度落实。他坚定地表示,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要永远坚持人民至上,继续绷紧弦、拉满弓,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举措、更足的干劲、更细的作风,驰而不息地为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提供卓越的金融服务,用坚实的行动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做绝对忠诚党和人民的国有金融机构,锻造人民信赖的新时代金融重器。
华金期货作为中国企业500强华发集团旗下的核心牌照业务,是国内最早一批设立的国资系期货公司。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变革,华金期货已成功蜕变成为一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力派”。回望过去,到底是什么促使华金期货在波涛汹涌的金融市场中始终奔跑向前,一次次用结果超越期待,走出了一条老国企焕发新活力的“新生之路”? 作为集团重要的核心金融牌照之一,2018年开始,华金期货经过几年的整合,明晰了未来改革路径,明确了“经纪业务为基础,风险管理业务为重要突破,同时抓住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机遇,做特色期货公司”战略。战略指引下完善业务布局,大力引进各方优秀人才,当年实现权益增长超过500%,收入增长超过80%,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收入从0到1790.13万元,资管业务实现“破冰”,发行第一支CTA主动管理产品。预计到2020年底,华金期货期末权益同比2018年实现增长近118%,同比2015年实现增长近900%,净利润有望突破千万,多个品种市场交易额和成交量在居于前列,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特色化的突围之路。 管理革新提升内生动力 2014年以前的华金期货(原金谷期货),经营体量较小、业务结构单一,仅在区域范围内开展业务。2014年华发集团基于全牌照金融产业集群战略,全资收购金谷期货,实施管理整合、注资(注册资本金由8000万元增加到6亿元)、更名(2016年更名为华金期货)等一系列措施,使华金期货具备进一步发展基础。至此,华金期货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开启了新的征程。 新生的华金期货需要创新的战略思维和敢于变革的责任担当,华发投控集团邀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重新梳理公司的发展战略,树立新的愿景、使命,明确发展路径和核心举措,明确人才、机制、文化三大战略实现核心元素。在华发集团“正道、稳健、诚信、共赢”的价值观引导下,华金期货建立以“价值贡献、业绩导向”为核心的价值评价与分配体系,充分吸收优秀人才,打破传统、大力引进市场头部公司有想法、敢作为的年轻干部,重新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力推机制创新,可上可下、动态调整的激励机制,将价值评价与分配体系与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深度关联,深化各层级与业绩结合的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成为最受尊敬的期货公司”愿景和“永不停歇的奔跑者”文化落实到公司业务拓展、企业责任和队伍建设之中。尊重企业中每一个人的价值,强调每一个员工个人的价值和整个公司的价值共成长。 业务做新服务实体经济 华金期货紧随华发集团战略,全面融入大湾区建设,全力服务实体经济的步伐。借助集团在产业背景、客户资源及金融资本等方面优势及大力支持,华金期货紧扣实体,服务升级,相关业务条线发展迅猛。 自2018年开始分支机构全国业务布局以来,华金期货经纪业务一直坚持专业化、特色化之路,造就了南宁、武汉等地分支机构展业后快速赢利的行业佳绩。当前15个业务单元中12个实现盈利,多个分支机构日均权益突破亿元,个别营业部单月日均已超过4亿元。当前各地分支机构基于区域产业特色、客户特点等,逐渐形成了区域化的营销品牌,如杭州营业部的“期证之家”、珠海营业部的“期乐汇”等。 随着经纪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华金期货将打造具有卓越的基本面分析能力的服务团队,以更加深入产业链,提升产业服务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华金期货资管中心2018年开始重组,当年发行第一只主动管理产品。此后,资管中心开启了“以主动管理为核心提升能力,赢得认可,以顾问管理拓宽合作渠道,锻炼队伍”的并进模式。到2020年6月末,资管中心共发行9只产品,其中自主发行3支主动管理产品,合作发行6支顾问管理产品。目前,资管中心产品以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为主,凭借团队较强的投研实力和现金管理方面的综合配置,收益表现稳定。其中以投资经理牛树山管理的CTA价值1号资管计划荣获“2019年介甫奖·优秀CTA策略投资者欢迎奖。” 科技更新打造多层次服务 为响应华发集团“科技+”战略,践行以金融科技为驱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战略,更精准、有效地服务用户,华金期货推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华金期货APP。投资者可以通过华金期货APP,7*24小时实时获取有效、可靠的期货基础数据,足不出户享受在线开户、下单交易等基础期货服务。华金期货APP上线3个月,开户数破千人。 通过对官方微信公众号和网站进行全面升级,华金期货用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公司最新展业动态、华金研究、投资者教育活动等讯息,为用户提供实时专业的资讯服务,并通过微信订阅号内容运营培养了一批忠实粉丝。同时,为了高效安全地服务客户,华金期货专项投入,打造全新的CRM系统,并进行灾备系统升级,未来将为客户不同需求提供多维度,多层次的服务。 风险子公司上海华发盈期实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华金期货实现跨界整合,业务多元化的开始。华发盈期着力打通库存与融资通道,在期现结合、场外衍生品等方面不断探索,三年以来,精品种、进圈子、树口碑,形到了成熟稳定、安全可控的业务模式,业务规模不断增长。 责任履新力践国企担当 华金期货创新“保险+期货”模式,风险子公司华发盈期疫情期间助力鸡蛋养殖户规避经营风险的项目,不仅可以保障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促进金融和产业有机融合,受到交易所和权威媒体广泛好评。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指导下,华金期货还参加了太湖县扶贫调研工作,实地考察“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教育扶贫”等项目,于2018年11月与太湖县签署精准扶贫协议,并在2019年度预算中专项列支扶贫经费,将扶贫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2019年3月,华金期货、太湖县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签署《产业帮扶捐赠协议》,向太湖县提供20万元精准扶贫产业扶持资金。在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指导下,也已初步与河南省桐柏县达成扶贫合作意向。2020年11月7日,华金期货相关领导赴河南省桐柏县考察,拟通过定向捐助桐柏县回龙乡居民活动中心改造工程、组织开展党建活动、专业知识培训等实施扶贫支持。 从默默无闻到再现活力,华金期货3年蛰伏,3年磨剑,一朝突围。华金期货总经理刘小红谈及公司近年来的发展表示,三年来公司连续获得“最具成长性期货公司”是行业的肯定也是未来我们持续前进的动力,面对期货行业全新的发展环境与竞争格局,华金期货只有不断保持变革与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华金期货。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华发投控集团副总裁、华金期货董事长秦军表示,未来的华金期货将深入贯彻华发集团战略,在资本市场的现代金融理念、管理机制和科技赋能多方面持续创新与融合,进一步完善期货公司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实现华发集团对华金期货的价值期许,让华金期货在金融市场里乘风破浪,奔跑着向行业翘楚迈进。
活动当天,恰逢丰背明园小学“远程网络教室”2020年度的最后一堂远程课,远在成都的志愿者老师通过网络视频给孩子们上了第一堂生动的音乐课,课堂上,到访的平安信托员工们也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手语舞《听我说谢谢你》。这所“远程网络教室”正是4年前"中国平安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计划"成立后,平安信托捐赠的第一个公益项目。 近年来,平安信托携手支教中国2.0公益组织,遴选全球的志愿者,定期通过网络视频开展包括美术、音乐、科普、英语在内的多种小学生素质教育,让乡村小学的孩子们通过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享受到来自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平安信托捐赠的远程网络教室已经达6所,遍布广东、广西、江西等地的偏远地区村小,覆盖的学生超过2000人。未来,公司将依托“中国平安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计划”把远程网络支教推广到更多的学校去,打开更多孩子连接大千世界的窗户。 今年受疫情影响,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次公益行期间,平安信托专程与球爱同行慈善基金会联合,为活动引入脊柱侧弯检测公益项目,邀请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脊柱健康专家,给学校的每一位同学进行脊柱健康检测,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除了活动当天的现场检测外,还授之以渔,通过捐赠检测仪器,教授老师检测方式,以便学校持续关注学生们的脊柱健康。 据介绍,平安信托始终致力于履行信托企业的ESG责任:从2002年设立国内首支“助学公益信托”,到2016年设立国内首支集合永续型慈善信托“中国平安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计划”,从2020年春季首批参与中国信托业协会发起的抗疫慈善信托计划,到夏季设立国内首支“消费扶贫+精准扶弱”慈善信托,再到秋季设立国内首支慈善共同基金信托“深圳慈善共同基金集合信托计划”,中国平安厚植创新和公益基因,深耕公益慈善领域,慈善信托业务已覆盖教育、扶贫、防灾减灾等领域。 今年是中国平安“三村建设工程”的收官之年,平安集团于2018年正式启动了“三村工程”,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三年来,平安信托也充分发挥信托优势全面参与“三村工程”,通过慈善信托等创新方式,开展“村教工程”,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经济日报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832个贫困县,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战,2016年至2019年已有78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今年国家对剩余的52个贫困县实施挂牌督战,各地区各部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集中精力、加大投入、攻坚克难,近期通过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退出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宣布退出。 “十三五”期间,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全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已普遍得到解决。全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存量问题已全部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书任务全面提前超额完成,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任务总体完成。 按每人每天生活费1.9美元的国际标准,中国的贫困率由1990年的66.58%降到了2015年的0.73%,有7.46亿人摆脱了贫困,占到世界减贫规模的70.11%。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冬日的夜晚,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铜仁金街刚刚结束了一天的营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向碧芬仍在自家的“木黄米豆腐店”里忙碌着。 2019年,向碧芬与1.8万名搬迁群众一样,从印江县的大山深处搬迁到了铜仁市最大的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万山区旺家社区。今年5月份,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向碧芬在家门口圆了创业梦。 脱贫攻坚战役中,万山区承担了铜仁市5万多人的扶贫搬迁任务。为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服务保障工作,万山区决定在旺家社区安置小区打造一条扶贫示范街。今年4月份,铜仁金街正式开建。万山区各级干部先后到重庆、四川、湖南、陕西等地定向招商,引进时光里、火锅夜市城、源尚城等重点项目。政府投入1.6亿余元,负责道路建设、供电供水、沿街亮化等公共配套部分,撬动社会资本30亿元。 铜仁金街管委会副主任穆昌俊介绍,为了保障如期顺利开街,万山区把金街建设工程划分为17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由副科级以上干部全程“保驾护航”。楼里缺材料,干部马上协调送来;水、电遇到故障,干部迅速组织抢修;施工人员三班倒,有的干部也忙活到半夜一两点…… 只用了短短3个月,一片闲置空地就变成了繁华金街。7月份,长1.2千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集文化、休闲、饮食、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铜仁金街如期开街,共入驻商家227家,可带动5000人就业创业。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山区委书记田玉军表示,铜仁金街将至少拿出1000个岗位,专门用于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边缘户这三类人群就业,实现就业增收和照顾家庭两不误。(经济日报记者 王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