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人民银行“湖南金融支持精准脱贫”新闻发布会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召开,现场发布了金融支持精准脱贫情况。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侯加林介绍称,截至今年9月末,湖南全省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4241.6亿元,在6920个贫困村建成金融扶贫服务站。 记者 史丽 摄 “我们率先在全国建立金融扶贫服务站,实现全省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并通过服务站累计发放贷款279.3亿元;指导金融机构创新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贷款283.6亿元,支持67.7万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投放扶贫再贷款451亿元,创建扶贫再贷款示范点213个,撬动银行信贷投放2000亿元。”侯加林介绍称。 发布会上,湘西州副州长何益群介绍称,湘西州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1.07亿元;建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6000余万元;落实扶贫小额信贷财政贴息2067.91万元;筹资3亿元组建了湘西州融资担保公司。同时,积极争取48.7亿元扶贫再贷款资金,强化对扶贫领域信贷投放引导。 花垣县农商行董事长田琰介绍称,2013年以来,人民银行给予该行12.65亿元再贷款支持,该行以再贷款为基础,从贷款主体的特点出发,持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13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49.07亿元,较好地支持了花垣县县域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收到了金融机构的温暖。”花垣县苗汉子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志刚介绍称,在开展十八洞村猕猴桃扶贫产业初期,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在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协调下,华融湘江银行向其发放1000万元贷款,后期又陆续获得花垣农商行640万元贷款支持。 石志刚介绍说,这几年,猕猴桃产业发展带动十八洞村225户939名村民人均增收从2017年的1000元到2019年的1600元,今年力争突破2000元。 “以前,出门在外,说到是十八洞村的都抬不起头,现在我们都能抬起头自豪地说,我是从十八洞村来的。”十八洞村村委会代表龙吉隆介绍,十八洞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上升到2019年的14668元,差不多翻了十倍。 受益于贷款支持,不少贫困户发展起种养殖产业。十八洞村村民龙先兰介绍称,2016年,花垣农商银行向其发放2万元的贷款,成功扩大养蜂规模,随后花垣农商银行又向其追加3万元贷款,当年共收获了5万余元的收入。 如今,龙先兰已经成立了花垣金兰十八洞蜜蜂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周边5个乡镇118户、5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7人,养蜂1000多箱,产值150多万元,成为花垣农商行的优质客户。
冬捕是渔民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粼粼湖面上,盈盈碧水间,一尾尾打捞上来的鲜活优质鳙鱼活蹦乱跳,溅起阵阵水花,在寒风中,鱼肥人欢,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渔民周云华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我们洪门鳙鱼这段时间销售行情不错,价格又高,市场很抢手。”周云华是洪门库区的贫困户,跟鱼打了半辈子交道,虽然风里来、雨里去,但因为没有品牌,养鱼效益很低,家庭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周云华以入股形式加入江西洪门湖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企业帮扶下,他调整养殖结构,主打绿色有机“洪门鳙鱼”,增加了产量,提升了产值,收入也年年看涨,终于摘掉了贫困帽。 推进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助推器”。近年来,南城县注重挖掘比较优势,扬优特色产品,把地标产品作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地标”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地标产品在壮大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占比。全县形成壮大了麻姑茶、麻姑仙枣、洪门鸡蛋、洪门鳙鱼、南城五黑鸡、南城淮山等一批市场知名度高的地标农产品,地标产品成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助力精准扶贫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县认定扶贫特色产品45个,其中地标产品8个,累计销售收入5113.5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地标产品标准示范区46个,其中特色产业精品农业园22个。此外,该县积极探索,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自然经济模式,通过“地理标志+龙头企业+贫困户”“地理标志+合作社+贫困户”以及“地理标志+标准化生产+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在有效保护地标产品产地特性、技术传承、质量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地标产品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百姓脱贫致富。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江西省消费扶贫月暨第四届江西省扶贫产品展销会中,南城麻姑米粉、南城淮山系列产品等绿色地标农产品成为抢手货。 用好用活地标产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链,实现了“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兴农富民连锁效应。麻姑仙枣是该县首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该县在建昌镇万年村、株良镇杨梅村等地建立种植示范区,通过发展订单生产,推行代种、代管、代收、保底分红的“三代一分”模式,带动近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通讯员 彭国正)
2013年,“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首次在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湖南金融支持精准脱贫”新闻发布会,意外的是,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设在了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曾是花垣县排碧乡一个苗族聚居的国家级深度贫困村。2013年,全村有225户939人,其中贫困户136户53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6.76%,全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是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75%。在金融精准扶贫大力助推下,2016年底十八洞村整体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了14668元,如今已经发展成小康示范村寨。 在这场特别的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罗延枫,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侯加林,湘西州副州长何益群,花垣县农商行董事长田琰,花垣县苗汉子果业董事长石志刚,十八洞村委会代表龙吉隆、农户代表龙先兰参加并分享了金融支持精准脱贫的经验。 (“湖南金融支持精准脱贫”新闻发布会。摄影:史丽) 金融服务见真章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不仅要自身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在十八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谈到最初创业面临的问题时,石志刚称,在人均耕地面积0.83亩、人均收入1668元、贫困户占60%的十八洞村,实在不知道该种什么、养什么。 猕猴桃是适合十八洞村资源条件的优质水果,在各部门支持下,村里转变思路,以产业帮扶资金入股,集中种植优质猕猴桃。而在村里决定种植猕猴桃之后,预算不足又成了另一难题。 “在哪里种、种什么都想好了,但土壤改良、猕猴桃园棚架、钢丝钢缆钱从哪里来?我自掏腰包306万元,多方筹措一共才600万元,离项目建设预算还差一大截,”石志刚称,“抵押担保不足是我们获取贷款的最大难题。”在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的协调下,华融湘江银行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启动项目。2016年初,十八洞村又与花垣农商行对接成功,陆续获得640万元贷款支持。 “这几年,猕猴桃产业带动十八洞村225户939名村民人均增收从2017年的1000元到2019年1600元,今年力争达到2000元。”石志刚称。 此前,因人均耕地面积少,耕作条件差,收入来源单一,十八洞村贫困程度较深,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56.8%。几年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走产业脱贫之路,目前已成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2019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今年预计超过100万人次。 龙吉隆说:“我们有猕猴桃,还有300亩黄桃、100亩中药材、150亩茶叶。光说猕猴桃产业,已经给我们连续分红3年,去年贫困户每人分到1600元,大家拿到钱都很高兴。”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发布会上,田琰介绍了花垣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思路——精准选取猕猴桃、花卉、中药材等种植产业项目,湘西黄牛、黑毛猪等养殖产业项目,农村水利水电建设产业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 扶贫再贷款的引导撬动 以产业为根本推动脱贫攻坚已成各地的共同探索。引导金融机构帮助培育特色优势扶贫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扶贫再贷款则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2016年,人民银行决定设立扶贫再贷款,专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扶贫再贷款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合理延长扶贫再贷款使用期限,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提供成本较低、期限较长的资金来源。 侯加林表示,扶贫再贷款在农户身上发挥了两个作用:一是引导作用,二是撬动作用。 “我们给商业银行1.75%的扶贫再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在1.75%的基础上按照商业化的运作,发放贷款给脱贫带动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户4类农业产业主体。金融机构积极创设扶贫模式,比如‘公司+农户’‘公司+两权’,这就是引导的结果;以创建扶贫再贷款示范点为抓手,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政策导向作用,撬动贫困地区信贷投放。2016年以来,我们用451亿元再贷款撬动银行投放2000亿元贷款,为精准脱贫注入了可观的资金。”侯加林称。 金融要精准扶贫,对症下药才能提高精准度。在支持金融扶贫方面,湘西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货币信贷“1+N”工作机制推动金融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措施精准发力。 根据何益群介绍,具体而言,一系列举措包括,一是,整合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1.07亿元,建立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二是完善担保体系,引进湖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各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建立扶贫贷款担保基金6000余万元;注资3亿元成功组建湘西州融资担保公司;三是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实施财政贴息和财政奖补政策,落实扶贫小额信贷财政贴息2067.91万元;四是推行信贷投放目标激励。7年来,累计奖励银行信贷投放1000余万元。 脱贫不脱政策 “希望在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刻再帮一把,”发布会上,农户的这一诉求也反映出一个市场关切热点:如何保持金融扶贫政策连续性,保证金融扶持不断档,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换。 田琰强调,支持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支持乡村振兴是农商行的责任和使命,十八洞村纳入合作社的信贷支持由农商行负责,一定保证明年十八洞村合作社红红火火。 侯加林也表示,一是脱贫不脱政策;二是脱贫不脱责任,会保证加大投入;三是脱贫不脱帮扶,对于弱势群体,始终维持托底政策,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农户,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跟进;四是脱贫不脱监管。 何益群强调,将认真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在推动金融更好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换上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做好银农对接的桥梁。在州县两个层面上定期开展银农现场对接会,促进银行与涉农经济主体高效对接;二是进一步健全农村融资配套服务体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力争在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抵押物评估处置、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三是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持续做好农村领域金融保障。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原则,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重点做好涉农金融配套措施。
据了解,粤港澳黔刺梨·皂角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后,将通过加强刺梨有效成分的研究,为后续刺梨功能性生物医药原料和刺柠吉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指导,同时为刺梨原料控制、工艺优化、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技支撑;还将针对皂角米的营养价值,继续加强开发工作,并将研究皂角生物农药产品的开发,为当地脱贫致富开拓新思路。 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广药集团将投入5000万元科研费用,计划通过3年的科学研究和资金投入,推动刺梨科研项目的持续研究和刺梨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把刺梨科研成果转化为刺梨产业经济增长极,进一步助力贵州乡村振兴。 自2018年起,广药集团发挥王老吉品牌优势,帮扶贵州刺梨产业发展,研发刺柠吉系列产品,已先后推出刺柠吉复合果汁、刺柠吉润喉糖、刺柠吉龟苓膏、刺柠吉气泡酒等相关产品。同期,广药王老吉刺柠吉新产品——刺柠吉精制刺梨液也正式上市。 资料显示,自刺柠吉系列产品上市以来,广药集团以王老吉品牌赋能,推动刺梨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刺柠吉系列产品的销售额于去年达1亿元,今年已突破5亿元,带动贵州刺梨生产加工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为贵州省实现全省脱贫摘帽做出突出贡献。如今,贵州刺梨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亩,受益刺梨农户超21.7万人,户均增收突破7000元。 据介绍,广药集团帮扶贵州发展刺梨产业正是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合作全面加力的体现。近三年来,广东把消费扶贫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的重要渠道,率先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率先将消费扶贫纳入省级扶贫日活动内容,形成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的消费扶贫模式,打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工作“升级版”,推动消费扶贫进入“快车道”。
冬捕是渔民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粼粼湖面上,盈盈碧水间,一尾尾打捞上来的鲜活优质鳙鱼活蹦乱跳,溅起阵阵水花,在寒风中,鱼肥人欢,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洪门水库渔民周云华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我们洪门鳙鱼这段时间销售行情不错,价格又高,市场很抢手。”周云华是洪门库区的贫困户,跟鱼打了半辈子交道,虽然风里来、雨里去,但因为没有品牌,养鱼效益很低,家庭收入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周云华以入股形式加入江西洪门湖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企业帮扶下,他调整养殖结构,主打绿色有机“洪门鳙鱼”,增加了产量,提升了产值,收入也年年看涨,终于摘掉了贫困帽。 推进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助推器”。近年来,南城县注重挖掘比较优势,扬优特色产品,把地标产品作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地标”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地标产品在壮大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占比。全县形成壮大了麻姑茶、麻姑仙枣、洪门鸡蛋、洪门鳙鱼、南城五黑鸡、南城淮山等一批市场知名度高的地标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地标产品成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助力精准扶贫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县认定扶贫特色产品45个,其中地标产品8个,累计销售收入5113.5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地标产品标准示范区46个,其中特色产业精品农业园22个。此外,该县积极探索,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自然经济模式,通过“地理标志+龙头企业+贫困户”“地理标志+合作社+贫困户”以及“地理标志+标准化生产+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在有效保护地标产品产地特性、技术传承、质量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地标产品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百姓脱贫致富。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江西省消费扶贫月暨第四届江西省扶贫产品展销会中,南城麻姑米粉、南城淮山系列产品等绿色地标农产品成为抢手货。 用好用活地标产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链,实现了“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兴农富民连锁效应。麻姑仙枣是该县首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该县在建昌镇万年村、株良镇杨梅村等地建立种植示范区,通过发展订单生产,推行代种、代管、代收、保底分红的“三代一分”模式,带动近百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通讯员 彭国正)
在脱贫攻坚战上,金融与地方企业如何发挥助推作用?连日来,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贵州、广西两省多次了解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情况。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在深山里的深度贫困地区,还是易地搬迁后的安置片区,扶贫再贷款和扶贫小额信贷等金融资金的支持与地方企业的主动作为缺一不可,前者是脱贫致富的基石,后者则是将基石构筑成高楼的建筑师。 乌蒙山里 资金“贷”动产业扶贫 “巍然城北耸乌峰,秀插云霄翠霭浓。”清代诗人熊焯勋曾这样描绘过乌蒙山脉的风光。而在乌蒙群山之中,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可谓是“拨云见日”之地。作为贵州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城,威宁县四周山峰云雾缭绕,中部谷地阳光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到1812小时,有着“阳光威宁”的美誉。 在享有独特美景的同时,威宁县在经济发展上却长期受制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该县基础薄弱,缺乏增长极,是贵州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据威宁县政府数据,截至2019年,全县总人口达到156.6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3万户34.1万人。 “威宁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威宁县雪山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管绍刚告诉记者,威宁县日照充足以及昼夜温差大的地理气候特点十分适合马铃薯种植,乌蒙高原大片的草地也方便牛羊养殖,种植出的部分马铃薯还能作为牲畜饲料,但做好这一切都需要在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 为打赢威宁县的脱贫攻坚战,人民银行威宁支行将“产业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扶贫小额信贷助推”为着力点。2016年以来至2020年10月末,人民银行威宁县支行累计向两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扶贫再贷款51.27亿元。 管绍刚表示,合作社借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威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深扶贷”和威宁富民村镇银行的扶贫再贷款,目前已流转3000余亩草地,养殖了100余头牛和1300多只绵羊,流转1000余亩耕地种植马铃薯,带动了51户贫困户167人脱贫致富。 他告诉记者,在合作社承包的草场里,养牛、羊常年务工人数14人,每人每月的薪水平均3200元。而养牛、羊临时务工每人次每天的薪水平均有100元,每年的临时务工人数能达到51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10人次。 在马铃薯种植方面,合作社2020年种植马铃薯1500亩,每年用工1.65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用工8530人次,用工平均每人每天挣100元。合作社在请人务工的同时,也会为务工人员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在日后还能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 家住雪山镇雪山村团杆组的管仕贵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10月,自己已经累计申请扶贫小额信贷20万元,用途主要是养牛。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的支持,养殖规模从最初的2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2头牛,价值在30万左右,实现了脱贫致富。 威宁农信社网点工作人员指出,威宁农信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就是来自于人民银行的扶贫再贷款,通过财政扶贫资金的贴息,“基本上是给贫困户零利率放贷”。 多方努力下,威宁县最终在11月23日作为贵州最后的9个贫困县之一宣布实现脱贫。已实现脱贫的管仕贵告诉记者,接下来,自己要通过信贷买更多牛羊,“多赚钱”。 易地搬迁 银企助力就业扶贫 对于一些自然条件恶劣,难以发展产业的山区村镇,唯有集中搬迁才能解决问题。广西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南站片区的易地扶贫搬迁点是三江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也是广西第三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5个小区共4606户20162人。 易地搬迁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人口集聚后方便企业建厂招工,许多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就有了保障。从同乐乡归东村搬迁来三江南站易安点的龙凤香就对此深有体会,搬迁之前在老家两夫妻主要靠摘茶叶勉强维持生活,而目前在三江国彩商贸有限公司务工的她每月收入能维持在3000至4000元间,其在周边做临时工的丈夫的每月收入也超过了3000元。 “我现在做的是自己喜欢的画画工作,学到了国画技巧,还挣了钱。”龙凤香对记者表示,现在搬来易安点既可以照顾小孩又在家门口有就业,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各方面都比原来有很大改善。 为加快帮助搬迁群众开启新生活,三江县实施建设了万亩茶园扶贫产业园,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贷款2.65亿元支持油茶品改,支持实现万亩茶园就业1.76万人。同时,当地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支持贫困户开展创业和生产脱贫,目前已对搬迁户发放贷款2180万元,支持了350户搬迁户,其中包括307户借用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445万元。三江县农信社使用扶贫再贷款在该社区发放贷款280万元,支持了56户搬迁贫困户开展米粉店、小餐馆、销售防盗门窗等经营活动。 盘活优势 扶贫产业做大做强 广西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曾是当地“闻名”的贫困村,在当地曾流传着“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莫嫁布央郎”说法。全村包括3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共有661户2497人。截至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584人,目前已经全部脱贫。 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益积告诉记者,布央村有上百年的种茶历史,虽然该地区有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但以前的布央村交通不畅通,村民不懂经营,没有销路,缺乏资金的支持导致难以形成规模,只能自己“小打小闹”。 “在1988年的时候,布央村年人均收入才105元,到2019年已经有1.8万元的水平了。”三江县布央村党支部书记谢勋挺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在盘活布央村的茶产业上,当地依托于“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和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成功带动了当地全部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目前当地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如果说规模化的种茶产茶是布央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石”,茶旅融合就是进一步助力布央村把产业“脱贫”转变“致富”的新路。通过引入三江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建设的仙人山景区自2018年5月运营以来已经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 “我们的茶叶有‘口福’的人才能喝得到。”曾是布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吴明德对记者说,随着这几年布央村发展旅游业,日益增多的游客更喜欢购买茶农们现场加工的茶叶,卖给游客的茶叶价格也较以前外地茶商的收购价更高。自己干脆不再卖茶叶给茶商,而是买来小型加工机器,自产自销。 目前,吴明德全家的家庭年收入约7.4万元,吴明德自己贷款了25万元,主要用于自建房,待房屋建设完成后,吴明德准备把房屋用于发展旅游业。 人民银行三江侗族自治县支行党组书记、行长罗凡向记者介绍,目前,金融机构向布央村累计发放贷款528笔,金额6180万元。到2020年10月未,有存量贷款余额3982万元。其中茶叶加工35户,金额528万元,贫困户累计发放贷款79户,金额3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