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对外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960多万易地搬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券在握。 “十三五”建成安置住房266万余套 发布会现场,来自易地扶贫搬迁地区的群众代表罗应和格外激动。罗应和的老家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斗底村,是当地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2016年7月,斗底村等58个村寨1109户4685名村民,搬进了惠水县明田移民安置点——新民社区。4年多来,作为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罗应和,带领搬迁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罗应和与新民社区是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000亿元,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建成安置住房266万余套,配套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已全部乔迁新居。 啃下“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 “这是继土地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发生的又一次伟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堪称人类迁徙史和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说。 2015年的12月1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电视电话会议,对“十三五”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动员部署,揭开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序幕。“新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被称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是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说。 在我国“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区,有近1000万贫困人口面临着脱贫发展问题。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让这些贫困群众从以前居住的土坯房、茅草房、危旧房搬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新房,解决了困扰已久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完成了“十三五”全国近1/5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任务。 “要在5年内完成近100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相当于三峡移民的近8倍,规模之大、时间之紧前所未有。”童章舜说,这在中国的扶贫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这些地区大多是山区、高寒山区、生态条件非常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特别是三区三州尤为突出,易地扶贫搬迁要面对适宜搬迁安置空间严重不足等难题。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实施如此规模、如此艰巨的伟大工程。”童章舜说。 继续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 2019年以来,随着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陆续完成,这项工作的重心逐步转移到后续扶持上。 2019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印发了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力度的指导意见,对后续扶持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指导。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又联合12个部门进一步出台了《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25项具体举措。 “这些举措包括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加强安置社区的管理,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等。”赵辰昕表示,在整体框架之下,有关部门不断推动完善相关举措,陆续出台了实施就业帮扶、社区治理、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等一系列专项政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支持体系正逐步形成。 资金来源是开展后续扶持的关键所在。为此,相关部门狠抓筹资方式的创新,积极拓展筹资渠道,5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800亿元,撬动了包括专项建设基金、中长期低息贷款、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群众自筹等各类资金5200亿元,加起来就是6000亿元,大大提高了人均建房的补助标准。 分区分类开展精准扶持,是推动后续脱贫发展的重要路径。对特大型安置区、大型安置区、中型安置区和小微型安置点、分散安置户开展分类有效指导,推动每个安置区、每名搬迁群众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后续帮扶。 赵辰昕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结合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分区分类精准施策,进一步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 辽宁证监局将资本市场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把“保险+期货”模式引入辽西北贫困村,助力贫困村民顺利脱贫。 辽宁证监局局长柳磊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结回顾扶贫经验,就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脱贫攻坚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资源,凭借人才、业务等优势支持和推动期货经营机构利用市场化手段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一条市场化、可复制、可持续的扶贫之路。 精准扶贫新路径 辽宁省朝阳市所属建平县杨树岭乡杨树岭村共有599户村民,贫困人口212人。在杨树岭村成为定点联系扶贫点后,辽宁证监局深入走访和实地调研,掌握了当地状况。 杨树岭村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和杂粮。彼时,玉米价格波动较大,这对以种粮为生的村民来说收入并没有稳定的保障。稳定农户收入成为当地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 辽宁证监局积极探索通过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精准扶贫。“在扶贫过程中完全可以针对当地实际,推动期货机构利用玉米场外期权试点发挥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尽量降低价格波动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柳磊说。 资本市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贫困地区的村民来说,期货、保价、风险对冲等专业词语更不在大家的认知范围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辽宁证监局组织专业期货人员给村民深入浅出地讲解,并先期进行试点。 在辽宁证监局推动下,2017年8月11日,永安期货与杨树岭村的合作社签订了1000吨玉米场外期权保价协议。合作社购入50点实值玉米场外看跌期权进行保价,权利金为55元/吨,由永安期货代付;永安期货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该项目执行完成后,合作社农户共获得赔付44300元。 针对精准扶贫这一特殊项目设计的方案,重点突出了购买简单化、权利金无成本、实现收益稳等特点,符合当地实际。特别是在保费来源方面,辽宁证监局积极推动多渠道筹措保费,切实减轻农户负担,扩大惠农覆盖面。 深化项目实施 杨树岭村的先行实践为推广实施玉米场外期权项目探了路。2018年,玉米场外期权项目就以杨树岭乡的两个合作社为主体,覆盖杨树岭地区近三分之一的玉米产量规模。 以当时的玉米C1901合约为例,这一合约执行价格为1911元/吨,系欧式看跌期权。项目到期后,结算价格为1868元/吨。根据赔付条件,最终实现理赔93万元。 2018年的玉米场外期权项目的保障规模比2017年首次试点时扩大10倍,赔付金额扩大21倍。这些看得见的实惠让村民吃下“定心丸”,大家积极参与玉米场外期权项目,为自己的收入“上了保险”。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杨树岭村于2018年顺利脱贫摘帽。 柳磊表示,玉米场外期权项目创新了扶贫模式,更新了扶贫理念,可以让基层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户认识并了解到“粮食价格还有一种更市场化的保护方式,即通过期货市场分散价格风险”。此外,可以帮助合作社和农户对农产品价格做出合理判断,科学安排种植,让农民从中持久受益,真正实现由“输血”变“造血”。 近期,辽宁证监局争取到上交所公益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在场外期权扶贫经验基础上,以“保险+期货”方式为杨树岭村玉米种植户提供保障,助力该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东方电气坚持把定点扶贫作为最大的社会责任,结合定点扶贫县实际情况,按照“集中资源、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思路,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精准、聚力攻坚,扎实推进各项帮扶举措,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据悉,近年来东方电气累计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1亿元,帮助引进无偿帮扶资金15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40余项,帮助超过14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定点扶贫的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先后于2018年8月、2020年2月、2020年11月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 激活资源要素助力产业发展 东方电气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依托当地资源帮助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基础。 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东方电气出资1500万元推进实施2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带来收益600万元,覆盖71个村,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共计2.25万人;帮助特布洛乡成立特惠农业合作社,直接投入540万元并引进龙头企业投入资金544万元,以“地方政府+乡村集体合作社+帮扶企业+龙头企业”模式建立了种养加工产业园,合作社所属11个村每村每年可获得收益近10万元,惠及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648户共计2923人。 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东方电气投入335万元帮助下大石沟村打造了包括综合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的“致富一条沟”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每年可实现近40万元收益,惠及全村82户共计356人。 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公司采取多项举措助力做精做强苹果主业,并大力扶持辣椒、花椒、小米、槐花等特色产业,有效改善了当地产业结构。 同时,东方电气还将定点帮扶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鉴于凉山州丰富的风能资源,结合自身产业优势,东方电气在凉山州建立风电产业制造基地,同时引进3家配套企业建成风电产业园。 构建消费扶贫新模式 东方电气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之措,全力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当地蔬菜、菜籽油等未施化肥及农药,菌类、中药材更是纯正野生、品质佳,但是受地处偏远、交通运输不便利等因素影响,使得特色农产品很难走出大山,当地产业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东方电气经过逐步探索,构建了“三买三平台”的消费扶贫模式:即形成了以组织下属各企业购买、号召职工自愿购买、动员社会力量购买的“三买”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帮助搭建市场化销售的“三平台”,线上帮助壤塘县农产品上架建行善融商务“央企扶贫馆”、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消费扶贫”电商平台,线下帮助开设“悬天净土·壤巴拉”专卖店,“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帮助销售壤塘县农产品。 通过“三买三平台”,东方电气积极推动壤塘县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构建社会扶贫长效机制,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东方电气累计购买壤塘县农产品895万元,帮助销售壤塘县农产品369万元,在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同时,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0年底,东方电气已累计在各贫困地区购买农产品超过5000万元,还通过挂职干部带货直播、协调社会资源购买、推动线上销售等方式,积极帮助定点扶贫县拓展销售渠道,累计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5200余万元,惠及贫困群众上万人,并有效激发当地干部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热情,推动了当地种养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扶贫扶智并举 东方电气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的昭觉县形成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全学段帮扶。 东方电气投入700余万元,在昭觉县偏远乡村分批捐建10所“一村一幼”标准化幼教点,有效改善当地学前教育环境,促进适龄儿童学前阶段学会普通话和培养良好习惯,累计惠及适龄儿童近500名。 东方电气还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对东方电气昭觉第一希望小学、哈甘乡小学、昭觉县民族中学的教室、活动室、图书角、卫生间、宿舍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昭觉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为当地控辍保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东方电气累计投入430万元,在昭觉县全县范围内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奖教金,以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珍惜学业,认真学习,成长成才;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减轻负担,专心学习,逐梦未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爱岗敬业,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东方电气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壮大师资力量。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与昭觉县签订教育帮扶协议,重点开展骨干教师、新任职教师等培训,助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协调四川省德阳市教科院、招生办等对昭觉县中小学教师、幼教辅导员进行培训,帮助提升教学能力。
12月23日,由公益时报主办的“2020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公益年会以“社会公益的绽放时代”为主题,对品牌美誉度良好、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积极向上、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理念超前的优秀企业进行了表彰。龙光集团(03380.HK)凭借在精准扶贫及抗击疫情中的优异表现,荣获“年度公益企业奖”。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带来新的挑战。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企业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还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助力脱贫攻坚。 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龙光以“责任筑城,臻心建家”为品牌发展理念,在致力于构建美好生活的同时,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持续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探索有效的扶贫模式,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贡献力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龙光还专门成立了龙光慈善基金会,聚焦扶贫、教育、社区、志愿服务等板块,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迄今已开展公益项目200余个,公益足迹遍及全国20余城,捐赠达8.5亿元。其中,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龙光第一时间启动捐赠程序,联合龙光慈善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援湖北、广东等相关地区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肯定。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举措,也将东南沿海的厦门与西北内陆的甘肃临夏州、宁夏连接在一起。面对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基础薄弱的帮扶对象,厦门这些年的对口支援帮扶工作是如何开展的?经济日报记者日前前往厦门、甘肃、宁夏等地,了解三地协作的创新尝试。 福建厦门市集美区有一条嘉庚路,2020年初,另一条嘉庚路在甘肃临夏州和政县落地,成为临夏州第一条以东部元素命名的道路。和政县被纳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在厦门、临夏两地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厦门市集美区与和政县建立了相关沟通机制,全面推进组织保障、人才支援、资金投入、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重点任务,使东西部扶贫协作向更精准、更广阔、更务实的方向发展。 和政县的嘉庚路就是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从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到2010年6月起厦门对口帮扶甘肃临夏州,一条跨越千里的扶贫路让三地群众的心走得更近。 聚焦所需持续跟进 多年来,厦门市始终把做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围绕宁夏所需,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跟进帮扶措施,着力做到帮上忙、扶到位、出实效。2010年6月起,厦门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对口帮扶临夏州,按照“临夏所需、厦门所能、协作见效”原则,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新模式。 当时,宁夏泾源县、彭阳县等地和临夏州七县一市尚处于贫困县序列。厦门市紧紧聚焦六大任务,打通资金、项目、人才、社会帮扶等通道,努力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走深、走实、走远。三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多样化发展的脱贫新路。 “不管从资金、消费扶贫方面还是从劳务扶贫方面,厦门尽其所能,从各方面助力东乡脱贫。现在全县所有贫困村贫困户都已经脱贫了。”甘肃临夏州东乡县委常委、副县长方均纪表示。 东乡县是我国东乡族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1750条梁峁和3083条沟壑中,散落居住着全县30多万群众,是甘肃58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方均纪回忆起自己2019年从厦门到东乡挂职的情景,感触颇深地说:“3月份到东乡的时候下着小雪,地上没有草,树也是光秃秃的,山上的土是松的,和厦门很不一样。那时候看到这种情况就觉得压力很大,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长期以来,恶劣的自然环境制约着东乡县的发展。2010年厦门与临夏州建立帮扶关系之后,尤其是2014年厦门湖里区与东乡县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厦门通过投入帮扶资金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援建卫生院、卫生室,实施折红路沿线生态造林工程,引来企业项目,助力贫困户就业,以搭建两地人才交流平台等方式对东乡县进行帮扶。目前东乡县饮水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三保障”工作成效明显。2020年11月份,全县脱贫摘帽。 “厦门市投入1000万元扶贫资金帮助我们建设生态经济林,这将极大地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切实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东乡县林草事业发展中心项目办主任马义良说。 多年来,厦门市全力助推临夏州53.07万人脱贫,为临夏州七县一市如期脱贫、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造血帮扶”兴产业促就业 在临夏州积石山县中咀岭乡庙岭村,有着大面积的野生艾草。这一当地特色资源吸引了耿雪梅来到这里,建起了皇甫艾扶贫车间,成立了甘肃煌甫谧爱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村民们守着的满山艾草,就是金山银山啊!”耿雪梅激动地说。 该公司结合技术与市场优势,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进行经营生产。“村民们割1吨艾草能挣1000元,现在已经尝到甜头了。在车间从事家纺加工、艾条生产的员工,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耿雪梅告诉记者。 临夏有艾草,宁夏有葡萄。在宁夏银川市闽宁镇,贺兰山东麓一眼望不到头的酿酒葡萄改变了西海固许多贫困家庭的命运。 2018年,厦门建发集团经由“闽宁”合作纽带,将所属公司建发酒业20多年的葡萄酒运营经验带到闽宁镇。通过向当地酒庄定制采购,由厦门建发集团旗下建发酒业实行产品品质把控,形成了“宁夏葡萄酒庄+建发供应链+柏雅品牌”这一产销分离的品牌运营模式。 闽宁镇副镇长李辉钦介绍:“近年来,闽宁镇立足实际和发展优势,依托独特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将葡萄和葡萄酒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除了地方特色产业实现了“蝶变”,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西北大地上逐渐壮大。 许多鞋服箱包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甘肃临夏州或是宁夏兴办企业和车间,尤其是开办扶贫车间,当地最大限度地利用闲置劳动力,让不便外出务工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以临夏州为例,5年来累计有59家厦门及周边地区企业落户,实际投入8.76亿元,吸纳8131名贫困人员就业。在当地援建扶贫车间258家,吸纳约1.08万名贫困人员就业。 除了密集型产业,厦门市还把握产业梯度转移规律,聚焦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政策引导、国企带动、以商引商等措施,推动临夏州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全链条,种养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通过“国企+民企”模式,厦门帮扶临夏州走出了一条有质量的“造血帮扶”之路,逐步实现了从扶贫车间到扶贫工厂、再到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为当地培育了一批带不走的产业项目,也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多途径。 相距不远的宁夏泾源县,宁夏泉祥户外纺织用品有限公司腰包生产车间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该公司董事长黄水海看着忙碌的员工说道:“东西部协作中,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是一个趋势,既能为当地老百姓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又能让企业获得拓展市场的机会,产品未来可自西部销往中亚市场。” 扶志扶智提振精气神 走进和政县嘉庚实验幼儿园的大门,记者看到孩子们正在吃午饭,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政县嘉庚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秀梅告诉记者,目前幼儿园共有9个教学班,在园学生346人。2016年,厦门集美区安排结对帮扶资金500万元,建立了这所占地面积为14亩的幼儿园。孩子们拥有了室外塑胶场地,活动室、舞蹈厅等多功能用房,以及先进的保教设备和幼儿游戏活动设备。 在谈及厦门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时,张秀梅说:“厦门教师来给我们开设讲座并带来一些公开课。我们的教师也会到集美跟班学习,带回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是厦门集美区创新教育帮扶的新模式。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厦门市提供资金、物力、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了临夏州教育教学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不仅在教育方面发力,厦门市还把干部人才交流作为扶贫扶智的重要抓手。根据临夏州实际需求,厦门市加大教育、卫生、科技、规划、建设、社工、商务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派力度,全面提升智力帮扶层次。厦门市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对临夏州各类专技人才的培训力度,每年派出大批特级教师、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赴临夏州开展培训活动;通过举办扶贫车间职工“周末学堂”,发挥厦门人才带动作用,教授普通话等文化知识和卫生健康、安全生产等方面知识,逐步打造一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对接,推动厦门医学院、厦门技师学院、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等定向招收临夏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到厦门就读。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厦门市先后有39名挂职干部、975名专业技术人才赴临夏州开展帮扶工作。当地百姓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到西部开办车间的企业感受最深。一些企业负责人坦言,几年来,员工们的精气神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往有些贫困户认为进厂工作拿基本工资就行,迟到、早退、不上班的现象比比皆是,存在“等靠要”思想。而现在,他们把工作真正视作自己的事业。 厦门国贸控股外派厦临公司副董事长、厦琳鞋业董事长、兼任临夏州扶贫办副主任李勇告诉记者:“在贫困地区进行帮扶非常不易,当地人从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需要大量的培训。经过我们耐心教学,现在工人们做的鞋子干净漂亮,工作效率也非常高。” “之前县里举行了技能大赛,我们公司的员工都很努力,踊跃参加,拿回了好几个奖项,员工们的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了。”临夏州吉美包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金敏说。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过程中,厦门与甘肃临夏州、宁夏一起引才汇智,注重人才交流,带动双方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合作程度越来越深,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了深厚友谊。(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 通讯员 商建汤)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证券行业“一司一县”服务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证券业协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证监会扶贫工作任务要求,精心组织行业开展“五个一”专题活动,通过一张成绩单、一本案例集、一部宣传片、一份县域研究报告和一位突出贡献人物,总结评估“一司一县”结对帮扶成果,生动讲好证券行业扶贫故事。 一、凝聚攻坚合力,谱写扶贫成绩单 自协会2016年发起“一司一县”结对帮扶倡议、2017年发起“一县一企”产业扶贫倡议以来,证券行业踊跃投身于这场全社会协同发力、合力攻坚的战斗中,五年来成绩斐然。2020年,按照证监会党委扶贫工作部署,协会组织证券公司对帮扶成效进行评估总结,用一份“一司一县”扶贫成绩单展现行业扶贫实效。五年来,证券公司共服务18家贫困地区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绿色通道”政策发行上市,累计募集资金126余亿元;通过公司债券、并购重组、新三板股权融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服务贫困地区企业融资累计超过2500亿元;设立或参与设立公益基金66个,规模6.08亿元,贫困地区产业基金47个,规模201.42亿元;采购贫困地区特色产品2.53亿元,推广销售特色产品2亿元;通过发放助学金、生活补贴等方式资助贫困学生7.65万人次,通过走访慰问、帮助购买各类保险等方式资助贫困家庭6.35万户;开展资本市场教育培训1200多场,培训人员12万多人;累计公益性支出17.98亿元,并保持连年增长态势;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项目511个;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和走访1.29万人次,调研、指导当地企业2452家次。截至目前,101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的294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国家级贫困县的35%)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二、总结特色经验,汇成扶贫案例集 五年来,证券行业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借助资本市场作用,创新帮扶形式,在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公益扶贫等领域探索具有证券特色的扶贫工作。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行业扶贫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输血”向“造血”、由“全面”向“精准”的转变。证券公司综合运用承销保荐、并购重组、投资融资、财务顾问等手段,为贫困地区企业规范公司治理、改善融资状况提供专业服务,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问题,培育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成为金融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积累了众多值得借鉴推广的行业经验。协会在收官之年进一步系统总结行业扶贫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编纂发布了《证券公司助力决胜脱贫攻坚案例汇编》,收录79家证券公司的138个典型案例,全面展现证券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实事和实效。案例集近期已通过“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正式向社会发布,并向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报送,取得了积极反响。 三、推广生动实践,制作扶贫宣传片 协会持续创新宣传方式,近期,联合第一财经制作了一部金融扶贫宣传片,宣扬证券行业及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的担当作为。宣传片上集《看得见的力量:证券行业助力扶贫开出“幸福花”》以服务贫困地区龙头企业首发上市(IPO)为例,展现了证券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力量,为河南省内乡县、陕西省柞水县等地扶持一批上市公司,通过上市融资注入金融活水,实现促进贫困家庭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帮扶成效;下集《看得见的力量:证券行业助力扶贫结下“丰收果”》以帮助贫困县域打造支柱产业为例,展现了证券行业为甘肃省静宁县、山西省隰县等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一体化服务,实现以产业扶贫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效作为。两集宣传片通过第一财经电视及网络媒体播出,向全社会讲述资本市场扶贫故事,并制作成免费培训视频课程供证券从业人员学习观看,促进行业树立社会责任文化。 四、接续乡村振兴,贡献扶贫智慧经 协会积极探索证券行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研究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新内涵。连续九年发布《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推动行业探索接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此外,证券公司还结合“一司一县”帮扶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深入调研,发挥投行专业作用,从贫困地区政策支持、资源优势、产业定位、困难挑战等角度,研究分析当地经济的发展难点、潜在机遇以及融资需求,向帮扶贫困县提供一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也为接续乡村振兴积极贡献行业智慧。 五、激励担当作为,弘扬扶贫扎根人 近年来,证券公司普遍成立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扶贫部门,选拔政治过硬、业务突出的优秀员工赴贫困地区挂职,现已累计派驻挂职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等176名,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融智”服务,既充实了贫困地区的金融力量,也为落实“志智双扶”提供了扎实的人才保障。近期,协会发布《中国证券》特刊——证券公司“一司一县”结对帮扶成果展,从一张扶贫成果图片、一份帮扶成绩单、一位突出贡献人物等方面,通过宣传典型人物突出事迹和工作感言,生动展现扶贫一线人员敢于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彰显证券公司真抓实干决战脱贫攻坚的担当作为,激励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协会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按照《证券法》赋予协会督促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责,进一步推动行业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对结对县域帮扶力度总体稳定,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壮大,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探索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继续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K12在线教育公司作业帮近日宣布完成E+轮融资超16亿美元融资,因此备受市场关注。同样引发广泛关注的,还有过去两年中作业帮“千帆公益计划”结下的累累硕果。 “千帆公益计划”是作业帮“AI+大数据”创新公益模式下的典型公益项目,启动于2018年11月。当时,在参加第五届互联网大会期间,作业帮创始人兼CEO侯建彬宣布发起,希望激发和汇集各界力量,一起促进扶贫公益事业的发展。 “作业帮的使命是‘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未来,我们希望与更多力量携手,把教育公益扶贫做精、做实。”侯建彬表示。 千帆起航打开普惠教育之门 中国是教育大国,有超过1.9亿中小学生,其中超过70%的中小学生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之外。而中国的教育资源却相对不均衡,非一二线城市的孩子们更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地区和城乡发展差异、历史文化等因素,中国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在线教育的出现,恰好为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提供了转机。“千帆公益计划”为中国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个个样本。 在曾经的国家重点扶贫县——河北省赤城县,多年前曾发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缺,长期拖欠工资导致当地教师流失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扶贫力度加大,当地对教育投入不断攀升,相关经费得到解决,优质师资却依然不足。在线教育使得作业帮渐渐变成了学生们的“AI老师”。 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极为便利地输送到更多偏远地区,越来越多学生通过手机来辅助学习,一些身处偏远地区的老师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发达地区的老师怎么教课,再讲给自己的学生。 在线教育APP迅速发展的背后是教育鸿沟的缩小,以及无数贫困地区儿童有望被教育改变的命运。 “我从河北农村走出来,是靠教育一步步让自己获得更好的舞台,所以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改变命运的力量。扶贫有短线,也有长线。对人的投资、对教育的投资,是最长线的扶贫,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作业帮创始人兼CEO侯建彬说,在教育扶贫领域,作业帮作为面向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平台,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助力教育扶贫。 “作业帮提供的多种在线教育服务,本身就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践。”侯建彬表示。作业帮的“AI+大数据精准教育扶贫”创新模式,也曾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网络公益与扶贫”论坛上受到关注。 多维度试点教育公益扶贫 总日活用户超5000万、月活用户超1.7亿、累计激活用户设备超8亿的作业帮,占据着在线教育流量侧的显著优势,这样的优势绝不仅仅体现在吸引资本的层面。 “在线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普惠。”作业帮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通过科技赋能,作业帮正在建设把优质的资源放大、迁移、匹配的便捷管道,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提供给全国各地的学生,特别是教育资源匮乏地区。 在过去几年里,作业帮坚持以技术驱动教育创新发展,并致力于普惠下沉市场。作为教育领域唯一月活过亿的超级APP,作业帮APP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级应用”。在这些月活用户中,70%用户来自三线及以外城市和地区。在国家深度扶贫的“三区三州”地区,作业帮过去三年的月活跃用户增长率均超过120%;其中,玉树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等重点地区的增长率超过200%。 2018年以来,作业帮的公益团队先后在新疆、西藏、河北、甘肃、内蒙古、云南、青海等7个省份的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活动,累计投入优质课程、教育硬件产品、学习物资等价值8000余万元。 例如,2019年5月,“圆梦微心愿”公益活动在科尔沁右翼前旗率先启动,首次活动共认领了科右前旗学生“微心愿”1094个,累计采购爱心物品价值20余万元;2020年9月11日,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作业帮公益团队乘着满载爱心物资的“圆梦巴士”来到了双井小学,这也是作业帮“千帆公益”计划的第N站。一个书包书、一只钢笔、一个篮球……捧着期盼已久的开学礼物,孩子们的小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满足。 2020年11月,为助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完成扶贫扶智攻坚任务,作业帮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教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小小石榴籽”计划。 通过这些活动,作业帮积极探索教育公益扶贫的路径和实现方式,逐渐让教育的种子在学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我们一直与各方力量合作,希望进一步发挥作业帮的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和数据优势,合力把公益事业做扎实、做深入。”侯建彬曾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