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宜昌旭东科越物流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原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张雱退出,新增李晨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同时,刘强东退出经理职位、李娅云退出监事职位,新增监事郝玉龙。 宜昌旭东科越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由JD Bright Development XI (HK) Limited 100%持股。
01 限购退出 年底了,展望一下2021年。 近期,几个城市的主管部门咨询,是不是2021年住房限购要退出了?因为,近期国家部署2021年的经济工作时,在“扩大内需”方面,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谈到限制消费,一个是限制购车消费,比如摇号、限制异地上牌、过户,另一个就是住房限购了。 2014年,当时在贯彻高层关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指示时,也提出要退出行政干预。我记得,2014年下半年开始,除了4个一线城市和三亚,全国43个限购城市全部退出限购。紧接着,2015-2018年楼市迎来了史上最火行情。抄底使然,大家特别关注限购动向。 我问了这几个主管部门,你们是怎么看的?他们很坦白地说,我们希望能够放开住房限购,因为本地住房消费升级特别快、改善性需求量也大,有的家庭希望买第三套,但现在的政策不允许。 可见,很多地方政府还是希望限购能松绑,激活当下的楼市,甚至再来一波上涨行情。 02 有的城市,限购不得不退出 但我个人认为,今非昔比、物是人非。 首先,当下不可能赤裸裸地松绑限购了。因为,房住不炒、“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是谁也不能触碰的顶层红线。即便楼市确实下行明显,退出限购或许能托一托底,毕竟稳定压倒一切,但退出这个举动,依然传达的是“短期刺激”的信号,也违背了房住不炒。 所以,即便2021年有的城市退出限购,也不会直接这样做,在楼市治理上太low。怎么操作呢?聪明一点儿的,就是往政策导向上靠。既然直接松绑吃相不好看,那就把松绑限购的私货,夹带在“吸引人口”、“招商引资”中,并给市场传达这样的信号,地产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比如,近期有传言称,天津要退出限购,“符合天津产业发展的外地职工,由企业统一申报,不用落户即可享受天津市民购房同等资格”。尽管官方辟谣了,但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来说,无风不起浪。多说一句,貌似是发改部门出面辟谣的。调控是住建的事,其他部门当然义正言辞了。 可见,如果能在地产与人口引入、产业和区域发展上,能把“限购不得不松绑”这事儿给圆了,压力会小很多,操作起来心理就不会犯难。特别是,如果楼市下行,很多地方蠢蠢欲动。 当下,楼市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演进。 下表是贝壳总结的2020年房价跌幅较大的TOP10城市,很多热点二三线城市上榜。过去几年,棚改、去库存刺激,加上都市圈打造,楼市风生水起。但是,人口和企业引进、产业打造、公服配套、城市面貌等,这不是2-3年就能搞定的。说白了,一个城市不可能短短几年就脱胎换骨。 所以,当前期棚改和去库存等刺激政策退出后,今年的疫后纾困政策也开始退出,而源源不断的新房供应开始压顶,二手房挂牌量也开始暴增,房价就从最反映交易情绪的二手房市场撕开一道口子。所以,不管愿不愿意,不管采取什么形式,估计2021年部分城市的限购政策要退出。 03 大家一定要相信,趋势的力量 不过,千万不能高估限购退出的效果。近期,某都市圈热点城市,将外围区域限购进一步松绑,非户籍可以买两套。但效果怎么样呢?很一般,市场并未明显回升。 其实,这几年“抢人大战”将入户门槛不断降低,变相突破了限购。即便不入户,持有形形色色的人才卡,有的地区也睁眼闭眼。 近日,在大湾区某城市调研,发现有些区域外地购房客户占到60%以上的份额。我反问到,不是有限购吗?在座的开发商或支支吾吾,或诡异地笑,你懂的! 可见,但凡楼市平稳或下行,限购需要提交的材料要求就松了很多。但是,我们发现,即便限购松了,但房价并没有大涨。 很重要的原因是,进入楼市的资金明显被控制了。也就是说,光松绑限购还不行,还得杠杆这个神器。今年上半年纾困疫情,杠杆率上升了,但流向楼市的资金增速下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权威期刊撰文指出,房地产贷款增速三年下降12个百分点,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 据珊瑚数据监测,今年,深圳、东莞、宁波、上海等少数城市房价上涨,但掩盖不了大部分城市房价比较稳定,甚至下行的趋势。其实,只要资金端能控得住,房价就不会大涨。当前,各大城市的房价已在历史最高位,当上涨幅度小了,谁都担心买了不划算、覆盖不了成本,或者砸在手里。 近期,不断有朋友咨询我,手上的房子卖不掉,之前还有买家咨询,现在看房的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现在,除了京沪深,各个城市都不缺房子,不但新房继续扎堆儿,前几年楼市繁荣,加上2-3年的限售开始到期,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都创新高了,二手房的消化周期都在80个月以上。 当下,在多数城市,入户几年的人口、有钱的人等,在地产上基本高配了,再增加地产配置的意愿降低了。没房的,买房意愿强烈的,就是那些刚入户的、外来的人口。 04 贸然冲进去,要站一生岗了 所以,除了京沪深,少数热点城市的核心区,还具有限购的必要性外,其他的都可能要退出了。对于购房者来说,但凡哪个城市要取消限购,我个人觉得,不要贸然冲进去,即便短期楼市企稳回升,2-3年后下跌是必然的事情。 因为,限购退出,其实就是为了启动新一轮去库存。问题是,上一轮去库存,是“从上到下”推,有强力杠杆支持才实现的,未来呢? 近期,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在住房方面,国家多个重要的会议和文件,都在强调一件事情,就是发展住房保障和长租房市场。在促进“内循环”、打造消费增长极、塑造新动能的新时期,谁抓住了机会,谁就在新发展格局上占得先机。所以,这就是为何,国家强调大力发展住房保障和长租房。 其实,这也是国家也在各地“出招”,告诉你城市和楼市的未来在哪? 谁的保障房和长租房做的好,谁就能集聚更多的人口。哪个城市的楼市表现好,不要看全国普涨时,它涨了多少,而要看全国回调期,它能不能撑得住。近些年,一线城市及杭州、西安、佛山、东莞、宁波等城市的楼市表现好,除了大环境外,关键是长期人口净流入,刚需底座不断夯实。 下表是2017-2020年房价上涨TOP10城市。当告别回升期,还留在这个榜单的,基本都是人口净流入、刚需底蕴厚的城市。2017-2018年,棚改货币化、去库存正酣,很多城市借此上位,如济南、天津、青岛。2020年,前期宽松政策退出,海量供应没了接盘侠,二手房价就开始下跌了。 2021年,形势更加明朗了。一方面,楼市一定不会有刺激政策。另一方面,疫情后的纾困政策开始退出。尽管强调货币和财政宽松“不急转弯”,但转弯是必然的,只是不要那么急。这意味着,社融和M2增速已经触顶回落,这是必然的,货币对楼市“去杠杆”也是必然的。 大家想想,今年疫情冲击那么大,纾困政策那么多,杠杆率提升了那么多,特别是居民杠杆率首次突破了60%。但是,居然还有很多核心城市的二手房价下跌。这与过去货币宽松,完全不是一回事。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信息很透明,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很聪明,资本也很聪明,谁也不愿意被收割。 2021年,没了货币这个助燃剂,今年借疫情窗口期获利的有些城市,楼市大概率要裸泳了。所以,即便有的区域限购退出,但不一定是好消息。 2015-2018年楼市普涨,转化到现在,就是海量二手房挂牌。同时,过去几年各个城市供地都非常多,新房供应也很多,如果没有接盘的,贸然进入者就会高位站岗了。 放在过去,站几年岗还能解套,未来想解套恐怕不行了。 05 未来是城市竞争的时代 所以,这就是为何,近期福州、石家庄、南昌、济南等热点二三线城市,祭出了零门槛落户的政策。 为何,贵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外围7个区将落户门槛降至大专;为何最牛地级市苏州,GDP排名全国第六,人口长期净流入,居然祭出“租房落户”政策。 因为,高瞻远瞩者,越发展越焦虑。 大家都在争抢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人口。取消限购,即便能将购买力刺激起来,但仍旧是投资客,手法娴熟的他们,知道怎么来坐庄、在哪里收割、如何轻松套现。他们会拉动房价上涨,并带来短期的楼市繁荣,但是,绝不会带来城市庞大的草根消费,不会夯实楼市的刚需底座。 看当下,很精致、很现实。房价上涨、一时挺爽,但再过2-3年、洗尽铅华,就会看到问题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外来人口、新增人口,他们会用脚投票。当他们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甚至因房价上涨,拉动物价上涨,生活都不易时,他们会去到更友好、更亲民的城市。 也就是那些公租房、保障房、长租房发展好的城市,包容性强的城市。这些城市不仅能让他们体面地、安全地扎根下来,还能让他们的小孩入读公办学校,企业也会给他们缴社保和公积金。这样,后续的消费、住房发展就会更有基础。所以,各地方政府一定要摒弃传统思维。 当下,整个社会已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时代是什么意思呢?类似“抢凳子”游戏,抢不到的,就没地方坐了。 过去,增量时代,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没了,还有桑榆,还能给自己的失误买单。未来,人口到了隔壁城市,就不会到你这个城市,可谓东隅没了,桑榆也没了。 如果盘点一下“库存大、房价跌”的城市,很多是错失了上一轮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创意文化、高端制造等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结果是,产业新区搞了很多,但基本都是房地产。房地产发展的越快,内需和内生增长动力就越差,实体经济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逼仄了。 恶性后果的循环自此开启,人口开始外流,失去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整个城市会就此沉沦下去。而且,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想追上就难了,就像新兴产业创造的上一轮经济繁荣,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少数城市,讲究集聚效应,其他城市想追上就难了,或只能打下手了。 所以,未来是城市竞争的时代。与其在取消限购上花心思、短线思维,不如想想,怎么把外来人口留下来,怎么靠优质的公共服务,包容的大环境,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这样,内需的底座厚实了,未来楼市和经济都不会太差。所以,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一定要看清形势、抓住机会,不能拿旧思维看待当下楼市,不能在着迷于限购退出对短期楼市的利好了。 期待自上而下再来一次楼市的“去库存”,那是不可能的。都市圈新时代、存量资源时代,对经济也好、楼市也好,少数核心区域就是“基本盘”,这几个区域稳定住了,即便很多城市的经济和楼市很差,但经济和楼市就差不到哪去,几家倒闭,都不及一家开业。 所以,对地方政府来讲,贸然松绑限购,害人害己,未来将有一个更大的烂摊子等收拾,那就更被动了。
回望2020,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并在持续发酵。当世界经济仍须穿越寒冬,我国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展望2021,当疫情冲击逐渐减退,我国各类纾困政策如何有序退出?经济反弹的政策支撑力是否强劲?如何预判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与宏观杠杆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需求侧管理”,会对未来的经济格局产生哪些影响?供需两侧同时发力的重点有哪些? 聚焦以上问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接受CF40研究部专访,就非常规政策退出路径与2021年经济复苏动力等多个关键问题分享见解。 伍戈 资料图 Q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同时提到政策操作“不急转弯”。在这一政策基调下,各类助企纾困政策如何平稳退出?如何把握政策退出的时点、节奏以及工具组合? 伍戈:明年宏观政策基调依然是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整体来看,随着疫情逐步消退、经济不断修复,明年财政政策的积极程度应该会弱于今年。货币政策方面,我们预计不会出现非常强烈的、急剧的政策变化。 各类助企纾困政策退出的时点以及节奏,必须考虑内需自发性修复及外需修复的程度,确保“不急转弯”。但不管怎么样,“弯”还是要转的。从工具组合而言,货币政策反应相对灵敏,特殊时期货币政策的退出需要走在财政政策的前面;财政政策具有一定刚性,财政政策的退出可能要和2021年全国两会制定的一些计划步调一致,时点和节奏的把控会比货币政策稍慢一点。 客观来看,逆周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强度应该随着名义GDP的上行而逐步减小。在政策操作“不急转弯”的基调之下,今年执行的部分助企纾困类政策应当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对于那些已经修复得非常好的行业或区域,纾困政策已经不需要讨论要不要退出,而是事实上已经开始边际退出了,包括一些优惠性质的债券融资等,目前已经处于平稳退出的过程之中。 纾困政策的逐步退出将会呈现出较大的结构性差异。例如,随着海外经济逐步修复,东南沿海地区的外贸出口得以回暖,这一区域的助企纾困类政策可能会退出地更快更早一些。 Q2:未来宽松货币政策若要实现平稳退出,应当考虑哪些条件?货币政策的退出怎样处理好恢复经济及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 伍戈:货币政策平稳退出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总体经济处于向上修复的过程,二是物价水平也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这两个条件非常关键。目前来看,不论是从同比还是环比来看,经济增速都将处于向上态势,物价水平可能也将从一季度开始逐步上升,这样就具备了政策在边际上逐步退出的条件。 货币政策退出的过程中,当然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和风险防范之间的权衡,特别是对信用风险的权衡。但是大概率而言,经济上升过程之中的信用风险总体上还是下降的。从历史角度来看,信用风险是相对可控的。 Q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如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您如何评估明年的宏观杠杆率? 伍戈:我们认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个匹配并不一定是当期匹配,因为货币指标和经济指标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我个人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跨期匹配。比如,如果明年名义GDP很高的话,那么至少在目前这个时点,货币社融可能就会出现一些拐点性质的特征。 关于宏观杠杆率,我们认为2021年宏观杠杆率的总体趋势是稳中趋降。宏观杠杆率的分子是各微观主体的债务,分母是名义GDP,整体而言,明年名义GDP将处于较高水平,而债务扩张相对今年将会减少,因此明年的宏观杠杆率将会出现一定下降。 Q4:11月社会融资存量增速降至13.6%,为一年以来的首次回落。您认为社融数据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意味着社融出现拐点?信用条件出现收缩,后续会跟着出现经济增速回落吗? 伍戈:11月社会融资存量增速下降的原因,既包含贷款增速的下降,也包括发债规模的逐步下降,而这两者都会使得社融数据在未来一段时间延续下降的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是认同社融出现拐点的说法的。 但是“社融出现拐点”到“经济出现回落”之间,可能会有一两个季度的时滞。站在目前时点来看,即使不考虑2021年一、二季度的基数效应,我们依然认为明年上半年的经济动能是不弱的,特别是明年一季度,可能出现经济增速的一个高点,二季度数据可能会下来一点,但二季度经济增速也未必慢。目前从信用环境、货币数量而看,我觉得将有一个筑顶回落的过程。 Q5:财政政策方面,会议强调“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财政“主动作为”的落脚点还有哪些?如何看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应对工作? 伍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未来中央经济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财政政策确实还有很多可以大有作为和主动作为的地方,这既体现在产业政策布局方面,也体现在调节收入分配、调整税收结构等方面,涉及到很多领域。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问题,我们觉得需要在保证增量有所约束的情况之下,对存量债务进行一些市场化的处理。总体而言,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还是要在平稳有序的条件下进行,即使是一些需要打破刚性兑付的情况,也要按照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要求,在未来平稳渐进地进行风险应对和处置。 Q6:伴随着国内有效的疫情防控,中国经济已经从一季度的下降6.8%恢复至三季度的增长4.9%。您认为目前经济复苏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随着非常规政策的陆续退出,2021年经济反弹的政策支撑力是否将会减少?如何预判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若要实现经济目标,应主要在哪些方向发力? 伍戈:三个因素助力中国经济复苏,一是外需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二是国内适当的投资类刺激,三是老百姓自发的需求修复。这三者共同铸就了目前中国的经济修复。 展望2021年经济,我们认为外需支撑依然是存在的。虽然目前海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但是随着疫苗的逐步推出,海外需求还将继续修复,外需方面不必悲观。 更重要的支撑在于国内。一些过去还存在修复缺口的部门,比如消费领域,明年会发挥出一些支撑性的力量,使得整个上半年总体经济形势较好。但2021年下半年的话,可能会有所回落。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我国名义GDP可能在10%以上,这既有2020年低基数的影响,也有对于2021年经济修复的估测。要使经济平稳运行,一方面在于政策退潮过程要保持一个平缓的斜率,不可过快,另一方面在于房地产等各方面的调控政策也不宜出现非常急剧的调整。 Q7:会议强调,“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需求侧管理的堵点都有哪些?如何打通?促消费政策如何继续加码? 伍戈:在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水平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提出通过“需求侧管理”扩大内需、激发“内循环”增长活力恰逢其时。目前来看,需求侧管理的堵点主要在于消费领域。 某种意义上看,现在许多需求受到供给侧原因的抑制,我们的教育、医疗、其他服务业等很多领域的供给严重不足,有时花了钱都未必能够买到理想的服务。在政策实施方面,势必要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 一方面是要通过完善就业制度、税收制度、转移支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提升社会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 另一方面是要通过供给端的持续发力,“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消费升级的趋势和潜力,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更广阔的供给,以供给激发需求。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使得老百姓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能够更好实现。 尤其是,从供给侧打破服务行业的一些垄断,使更多的微观市场主体能够参与到教育、医疗、其他服务业的市场之中,去提供更加有效的供给,能够使得整个老百姓的消费潜能被更好激发出来。 特别地,在中国未来老龄化的过程之中,会出现很多养老方面的消费需求,只要供给侧创造适当供给,这些需求都有可能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从而实现老百姓的福利。
近期,与全球宽松潮持续形成反差,市场对“政策退出路径”的讨论有所升温。11月以来,央行多次提到“政策退出”等相关问题引发市场讨论。 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中外资机构首席经济学家和策略师。渣打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对记者表示,“央行提及要避免出现‘政策悬崖’,这是积极的信号。我们认为,如果2021年广义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8%降至6%,2个百分点是经济能够承受的,但若更多,则可能出现‘政策悬崖’。”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则对记者称,中国的政策退出并不会扰乱复苏,明年政策利率大概率不会提升。除了关注政策退出,未来还需注意贸易摩擦及产业政策的变化。 避免“政策悬崖” “这一段时间,国际上都在讨论未来应对疫情政策的退出问题。退出是迟早的,也是必须的,但是退出的时机和方式需要进行认真评估,主要是根据经济恢复的状况进行评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11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称。 除了“退出路径”,防止“政策悬崖”也被首度谈及。刘国强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走势比较强劲,动力较足。面对这种情况,要考虑下一步政策,总体上继续保持松紧适度,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仓促,不能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效果,要把实体经济服务好。另外也不能出现‘政策悬崖’,政策突然中断可能很多方面适应不了。” 丁爽认为,全球经济预计今年收缩3.8%,明年会恢复到4.8%的正增长,今年中国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将达到5.5%。随着增长接近潜在水平,政策正常化的条件看已经成熟。 就具体操作层面,他表示,为恢复财政的可持续性,中国预算赤字率可能由今年占GDP的3.6%降至明年占GDP的3%以下;央行可能引导社会融资存量增长率,由近几个月的13%~14%回到疫情前10%~11%的水平,与名义GDP增长保持一致;由于出现经济过热的风险较低,预期中国央行明年仍将保持政策利率不变,但不排除市场利率可能走高。 各大机构认为,稳定宏观杠杆率仍是2021年的重点。摩根士丹利认为,2020年中国的债务与GDP之比或将从2019年的269%攀升至296%。在政策退出的带动下,预计2021年这一比率将会稳定在297%附近;渣打则提及,中国的债务与GDP之比从2019年底的255%升至今年6月的276%。随着中国逐步准备政策退出,宏观杠杆率增速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放缓,仅增长了4个百分点至280%,而上半年则增长超过了20个百分点。该机构预计,到2021年底,债务与GDP之比将温和上升至285%。 对于“政策退出”的预期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情绪,投资者担忧2021年一季度后流动性边际收紧对市场的影响。 不过,摩根士丹利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尽管2021年中国信贷增速大概率放缓,但该机构认为,这不会是一轮持续的大幅收缩。同时,2021年的外部环境可能更具预见性。 因此,该机构重申超配中国市场的观点。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对记者表示,相较于新兴市场更加超配中国股市,预计MSCI中国指数仍有10%的上行空间,这主要受益于盈利复苏。但是,该机构将超配的幅度适度下调至75个基点,因为随着流动性的边际收紧,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可能会出现调整。就配置而言,该机构建议从早期周期的受益板块转向受益于资本开支增加和消费复苏的晚周期板块。 欧美央行或到2022年才面临退出挑战 转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财政“双宽松”模式仍将持续,政策退出的挑战或将等到2022年。 近期,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暗示愿意与民主党达成妥协,即将离任的美国财政部部长努钦向国会提交了一份9160亿美元的新冠援助计划,这是特朗普政府自11月大选以来为打破僵局迈出的第一步。 同时,美联储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零利率政策。贝莱德智库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庞文博(Ben Powell)对记者表示,2021年的一大趋势就是“债息新常态”,这意味着经济增长随着疫苗的推出而加速,但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预期)会维持低位,央行会在一定时间内将名义债券收益率控制在较低的位置(降低偿债成本),央行对通胀容忍度的提升也与过去大不相同。 此外,欧洲央行在12月11日表示,将紧急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由此前的1.35万亿欧元扩大至1.85万亿欧元,购债至少持续至2022年3月。同时,欧洲央行还宣布延长多项疫情期间实施的融资优惠措施,如第三批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等。 近期,野村发布了“备战再通胀”的2021年展望报告,并表示全球央行到2022年才会迎来“政策退出”的严峻挑战。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苏博文(Robert Subbaraman)对记者表示,美联储会在上半年将长端收益率控制在低位、容忍通胀超调,而不会急于推进政策正常化,这或引发另一场衰退。在这一背景下,通胀可能会小幅上升,“但更关键的是市场预期,我们会看到通胀在2022年显著攀升,届时美联储才将面临真正的挑战。一方面,如果加息太快会导致衰退,因为债务水平居高不下;但如果太慢,通胀可能会较大幅度超调。”
分析人士认为,在稳增长压力减轻与平滑杠杆率呼声增强的背景下,信用扩张的放缓只是时间问题,2021年社融增速中枢有望下移。不过,资金面将保持松紧适度,预计“宽信用”退出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可控。 10日,债券市场继续稳中有升。近期,在经济愈发展现强劲增长势头之际,对基本面变化一向敏感的市场利率反而出现一定的下行迹象。社会融资增速的最新变化或许提供了一定的解释。 尽管只回落了0.1个百分点,1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的变化引人关注,“宽信用”退出似乎正从预期走向现实。分析人士认为,在稳增长压力减轻与平滑杠杆率呼声增强的背景下,信用扩张的放缓只是时间问题,2021年社融增速中枢有望下移。不过,资金面将保持松紧适度,预计“宽信用”退出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可控。 “宽信用”应适时退出 央行日前公布的11月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出现一年来的首次放缓,这是本轮信用扩张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 社融增速拐点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今年是名副其实的社会融资大年。前11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33.2万亿元,比之前年度最高纪录多出近7万亿元。在今年特殊形势下,信用扩张成为逆周期政策对冲疫情冲击的主要手段,也为经济较快恢复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二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几乎走出完美的V型反弹。 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特别是在供需循环持续改善,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明显增强之后,特殊时期出台的一些特殊政策自然要考虑退出的问题。同时,平抑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呼声不断增强,“宽信用”适时退出已显得合理且必要。 2020年权益融资规模明显增加,但以债务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前11个月,仅新增人民币信贷、企业债券融资、政府债券三项就贡献了九成以上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之对应,中国宏观杠杆率自年初以来快速上升。据社科院统计,三季度末,我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为270.1%,较2019年末上升近25个百分点。 社融增速中枢将下移 从二季度开始,“宽货币”率先显现退出迹象。接下来,“宽信用”的退出也基本没有悬念。以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为观察指标,2021年至少会有四股力量产生向下牵引作用。首先,新增信贷规模有可能低于2020年水平;其次,在经济改善和债务约束共同作用下,预计财政政策会有所收敛,2021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大概率下降;再次,防风险基调可能强化,叠加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等因素影响,2021年非标融资规模料继续收缩;最后,信用风险重估及发行利率上升,加大企业债券融资难度和成本,2021年信用债净融资规模有可能下降。从这几个影响社融的主要因素来看,2021年社融增速中枢下移比较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要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预测2021年社融增速的参考。目前机构预测的中位数大致在11%左右,将比今年11月数据低两个多百分点。近期,债券市场利率出现企稳迹象,对2021年信用扩张收敛的预期似乎有所反应。 未来一段时间,在影响资产价格的众多因素中,基本面改善与政策面调整的“角力”注定绕不开。尽管信用扩张收敛的趋势较为明朗,但会经历一个相对平缓的过程,特别是在宏观政策更加注重跨周期设计的当下,大可不必担忧货币政策出现大幅收紧,“宽信用”退出引发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可控。
在中国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宣布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平台清零之际,大量停止发标的P2P平台仍在努力兑付。 近日,美股上市公司玖富数科宣布,旗下网贷平台玖富普惠退出P2P业务,并提供了三种退出方案。包括“本息全额兑换极速退出通道”、“一次性转让快速退出通道”以及“先本后息分批回款退出通道”。 不料,这个方案遭到了大量用户的反对,多位玖富普惠投资者对三种方案都感到不满,指玖富第一种回款方案「商城方案」上,目前玖富的电商产品物品价格过高、品类少,目前仍然不能使用;第二种「折价交易方案」,虽然出借人可以将自己的债权以打折价格转让给这资产管理公司,但巨大损失让投资人无法接受;至于第三种「长期回款」方案的回款进度更加无法保障。 针对退出方案的质疑,玖富称,用户如果不接受任何方案,可以通过撤销流程自行持有散标自行追偿。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尽快选择,是每一个理性的用户当下最应该做的。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31日,玖富普惠借贷余额约319亿元,出借人约为34万。 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玖富普惠官宣退出P2P业务 近日,玖富普惠公开表示正式退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撮合业务,同时推出三种退出通道。 玖富普惠在对外公告中表示,玖富普惠将正式退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撮合业务。遵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引入包括持牌资管机构和服务商提供债权管理服务及多元退出通道。 第一种是本息全额兑换极速退出通道 出借人可按照“本息余额”为基准1:1兑换商城卡券等权益或房产等其他大额资产权益一次性极速退出。公告显示,在线商城为第三方有电商资质的商城,同时,这个在线商城还会引进一线电商提供福利券选项,权益可转让、可赠予,兑换的商品可寄售,适合有本息诉求、初始本金10万元以内的及有消费需求的用户。 第二种是一次性转让快速退出通道 即此前众多平台提供的打折债转的退出方式。 玖富普惠通过竞价的方式来进行兑付,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回收,适合有一次性回款诉求、初始本金在10万元至100万元及急需快速退出的大额用户。 第三种是先本后息分批回款退出通道 这是一种分期兑付方式,以3年为期限,以初始本金为基准,每月清分,分批回款。 如初始本金全回则视为无实际损失退出,进入预期剩余收益清分队列。期满后如初始本金回款不足,差额部分由三方机构代偿。期满后如存管户余额清分为零,则清算完毕。 a.要求在12月20日前登录债权通APP做决定。如果在限时内不选择,充提差1万本金以内默认选择通道一,其余默认选择通道三。 (来自玖富普惠APP公告) b.选择通道二的,可以在后面更改成通道一;选择通道三的,可以随时更改成通道一或通道二。 c.可以不选择任意通道方案。但要在2020年12月27日至2021年2月5日期间致电客服申请撤销债权管理。 玖富普惠关联公司为北京玖富普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10日,实缴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由玖富数科100%持股。玖富普惠全面承接玖富集团旗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业务,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自今年下半年起,玖富普惠开始出现逾期现象,众多出借人债权到期无法按时兑付本息。 目前,玖富普惠名下有多条法律诉讼案件,案由包括民间借贷纠纷、债权转让合同纠纷、民间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等。 根据玖富普惠的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31日,该平台累计借贷金额3945.75亿元,借贷余额319.33亿元,当前出借人约34.43万,借款人约28.6万人。 玖富投资者不满其退出方案 据界面报道,多位玖富普惠投资者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玖富第一种回款方案“商城方案”上,目前玖富的电商产品物品价格过高、品类少,目前仍然不能使用;第二种“折价交易方案”,虽然出借人可以将自己的债权以打折价格转让给这资产管理公司,但巨大损失让投资人无法接受,第三种“长期回款”方案的回款进度更加无法保障。 “今年下半年开始,玖富就已经无法按时兑付了,当时的借口是系统升级,拖了几个月后,拿出的三种打折方案都是明晃晃的收割投资人,我不打算选任何一种。”玖富出借人李女士表示。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认为,受限于历史包袱过重的问题以及债权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很难有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面向所有出借人足额兑付本息。对于出借人而言,面临一个两难抉择:选择早点下车,大多意味着需要将本金折价把债权转让出去;如果选择持有债权到期,则面对诸多不确定性。 玖富普惠最新回应:退出方案不是甩锅 用户应该认清现实放弃幻想 针对退出方案的质疑,玖富称,用户如果不接受任何方案,可以通过撤销流程自行持有散标自行追偿。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尽快选择,是每一个理性的用户当下最应该做的。 玖富对相关谣言做了澄清。 1、下载债权通APP接受AMC,玖富普惠是不是就甩锅了? 玖富普惠已经明确表态,不推责,不甩锅,尽全力负责到底。AMC是玖富普惠多元退出的载体,玖富普惠依然履行主体责任!出借行为发生在玖富普惠平台上,退出时引入AMC而已。在这个方面,出借人完全不必担心。 2、商城资质不行,而且实际上提供的商品都是次品、高价品? 目前,商城通道页展示的商品都是后续真实上线的商品,商城引入第三方专业供应商提供商品,价格公允,在大品牌电商均可以比价。有些出借人看到网上流传的商城商品截图已证实是捏造的,是使用别家商城截图张冠李戴欺骗用户。商城主体是符合APP审核具有商城资质的公司,商城的商品是由给各大电商供货的供应商提供,都会标注具体供应商。其实,是哪家电商主体并不重要,电商主体只是提供一个电商资质通道来展示供应商的商品,用户对商城资质不必过多纠结,更应该关注挑选商品本身。 3、只要不下APP,不接受任何方案,就能本息全回或才会最大化回款? 用户有选择通道的权利,也可以不选择。不接受任何方案,可以通过撤销流程自行持有散标自行追偿。出借人可以用法律手段进行合法维权,但不管是不接受任何方案,还是要求司法部门介入,如果对实际借款人清收不顺利,都不能实现本息全回的想法。只有出借人和平台一起努力追偿实际借款人回款,才是最大化收益的保障。 玖富同时强调,玖富普惠已经经历无数次的检查、行政核查、审计、合规专项审查,每年披露合规审核报告,平台撮合借款人也是小额分散,户均1万元左右,不存在自融、资金池、本息承诺等触碰红线的违法违规行为。所以,即便有出借人要求司法介入,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目前玖富普惠联合AMC已经组织了内外部700多人的专业团队进行催告追偿,也采取了上报央行征信、接入司法仲裁、引入专业持牌AMC进行债权管理、请求专班组织打击逃废债等各项措施。 玖富称,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尽快选择,是每一个理性的用户当下最应该做的。 中国P2P机构已归零 2020年11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财经》年会2021”上透露,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这是首次对外披露中国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归零的信息。 2020年12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演讲时再度表示,到11月中旬,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归零。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演讲表示,中国金融科技应用整体上在法律规范和风险监管等方面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过不少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 提及经验教训时,郭树清以“全面整治P2P网贷机构”为其中的一个案例。郭树清称: P2P网贷机构本来定位为金融信息中介,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机构事实上开展了信贷和理财业务。据统计,过去14年里先后有1万多家P2P上线,高峰时同时有5000多家运营,年交易规模约3万亿元,坏账损失率很高。近年来,我们持续清理整顿,到11月中旬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归零。 郭树清表示,面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将坚持既鼓励创新又守牢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切实解决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此外,郭树清还强调,要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少数科技公司在小额支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涉及广大公众利益,具备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特征。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类金融和科技领域,跨界混业经营。必须关注这些机构风险的复杂性和外溢性,及时精准拆弹,消除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