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限购退出 年底了,展望一下2021年。 近期,几个城市的主管部门咨询,是不是2021年住房限购要退出了?因为,近期国家部署2021年的经济工作时,在“扩大内需”方面,提出“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谈到限制消费,一个是限制购车消费,比如摇号、限制异地上牌、过户,另一个就是住房限购了。 2014年,当时在贯彻高层关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指示时,也提出要退出行政干预。我记得,2014年下半年开始,除了4个一线城市和三亚,全国43个限购城市全部退出限购。紧接着,2015-2018年楼市迎来了史上最火行情。抄底使然,大家特别关注限购动向。 我问了这几个主管部门,你们是怎么看的?他们很坦白地说,我们希望能够放开住房限购,因为本地住房消费升级特别快、改善性需求量也大,有的家庭希望买第三套,但现在的政策不允许。 可见,很多地方政府还是希望限购能松绑,激活当下的楼市,甚至再来一波上涨行情。 02 有的城市,限购不得不退出 但我个人认为,今非昔比、物是人非。 首先,当下不可能赤裸裸地松绑限购了。因为,房住不炒、“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这是谁也不能触碰的顶层红线。即便楼市确实下行明显,退出限购或许能托一托底,毕竟稳定压倒一切,但退出这个举动,依然传达的是“短期刺激”的信号,也违背了房住不炒。 所以,即便2021年有的城市退出限购,也不会直接这样做,在楼市治理上太low。怎么操作呢?聪明一点儿的,就是往政策导向上靠。既然直接松绑吃相不好看,那就把松绑限购的私货,夹带在“吸引人口”、“招商引资”中,并给市场传达这样的信号,地产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比如,近期有传言称,天津要退出限购,“符合天津产业发展的外地职工,由企业统一申报,不用落户即可享受天津市民购房同等资格”。尽管官方辟谣了,但从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来说,无风不起浪。多说一句,貌似是发改部门出面辟谣的。调控是住建的事,其他部门当然义正言辞了。 可见,如果能在地产与人口引入、产业和区域发展上,能把“限购不得不松绑”这事儿给圆了,压力会小很多,操作起来心理就不会犯难。特别是,如果楼市下行,很多地方蠢蠢欲动。 当下,楼市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演进。 下表是贝壳总结的2020年房价跌幅较大的TOP10城市,很多热点二三线城市上榜。过去几年,棚改、去库存刺激,加上都市圈打造,楼市风生水起。但是,人口和企业引进、产业打造、公服配套、城市面貌等,这不是2-3年就能搞定的。说白了,一个城市不可能短短几年就脱胎换骨。 所以,当前期棚改和去库存等刺激政策退出后,今年的疫后纾困政策也开始退出,而源源不断的新房供应开始压顶,二手房挂牌量也开始暴增,房价就从最反映交易情绪的二手房市场撕开一道口子。所以,不管愿不愿意,不管采取什么形式,估计2021年部分城市的限购政策要退出。 03 大家一定要相信,趋势的力量 不过,千万不能高估限购退出的效果。近期,某都市圈热点城市,将外围区域限购进一步松绑,非户籍可以买两套。但效果怎么样呢?很一般,市场并未明显回升。 其实,这几年“抢人大战”将入户门槛不断降低,变相突破了限购。即便不入户,持有形形色色的人才卡,有的地区也睁眼闭眼。 近日,在大湾区某城市调研,发现有些区域外地购房客户占到60%以上的份额。我反问到,不是有限购吗?在座的开发商或支支吾吾,或诡异地笑,你懂的! 可见,但凡楼市平稳或下行,限购需要提交的材料要求就松了很多。但是,我们发现,即便限购松了,但房价并没有大涨。 很重要的原因是,进入楼市的资金明显被控制了。也就是说,光松绑限购还不行,还得杠杆这个神器。今年上半年纾困疫情,杠杆率上升了,但流向楼市的资金增速下行。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权威期刊撰文指出,房地产贷款增速三年下降12个百分点,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 据珊瑚数据监测,今年,深圳、东莞、宁波、上海等少数城市房价上涨,但掩盖不了大部分城市房价比较稳定,甚至下行的趋势。其实,只要资金端能控得住,房价就不会大涨。当前,各大城市的房价已在历史最高位,当上涨幅度小了,谁都担心买了不划算、覆盖不了成本,或者砸在手里。 近期,不断有朋友咨询我,手上的房子卖不掉,之前还有买家咨询,现在看房的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现在,除了京沪深,各个城市都不缺房子,不但新房继续扎堆儿,前几年楼市繁荣,加上2-3年的限售开始到期,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都创新高了,二手房的消化周期都在80个月以上。 当下,在多数城市,入户几年的人口、有钱的人等,在地产上基本高配了,再增加地产配置的意愿降低了。没房的,买房意愿强烈的,就是那些刚入户的、外来的人口。 04 贸然冲进去,要站一生岗了 所以,除了京沪深,少数热点城市的核心区,还具有限购的必要性外,其他的都可能要退出了。对于购房者来说,但凡哪个城市要取消限购,我个人觉得,不要贸然冲进去,即便短期楼市企稳回升,2-3年后下跌是必然的事情。 因为,限购退出,其实就是为了启动新一轮去库存。问题是,上一轮去库存,是“从上到下”推,有强力杠杆支持才实现的,未来呢? 近期,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在住房方面,国家多个重要的会议和文件,都在强调一件事情,就是发展住房保障和长租房市场。在促进“内循环”、打造消费增长极、塑造新动能的新时期,谁抓住了机会,谁就在新发展格局上占得先机。所以,这就是为何,国家强调大力发展住房保障和长租房。 其实,这也是国家也在各地“出招”,告诉你城市和楼市的未来在哪? 谁的保障房和长租房做的好,谁就能集聚更多的人口。哪个城市的楼市表现好,不要看全国普涨时,它涨了多少,而要看全国回调期,它能不能撑得住。近些年,一线城市及杭州、西安、佛山、东莞、宁波等城市的楼市表现好,除了大环境外,关键是长期人口净流入,刚需底座不断夯实。 下表是2017-2020年房价上涨TOP10城市。当告别回升期,还留在这个榜单的,基本都是人口净流入、刚需底蕴厚的城市。2017-2018年,棚改货币化、去库存正酣,很多城市借此上位,如济南、天津、青岛。2020年,前期宽松政策退出,海量供应没了接盘侠,二手房价就开始下跌了。 2021年,形势更加明朗了。一方面,楼市一定不会有刺激政策。另一方面,疫情后的纾困政策开始退出。尽管强调货币和财政宽松“不急转弯”,但转弯是必然的,只是不要那么急。这意味着,社融和M2增速已经触顶回落,这是必然的,货币对楼市“去杠杆”也是必然的。 大家想想,今年疫情冲击那么大,纾困政策那么多,杠杆率提升了那么多,特别是居民杠杆率首次突破了60%。但是,居然还有很多核心城市的二手房价下跌。这与过去货币宽松,完全不是一回事。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信息很透明,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很聪明,资本也很聪明,谁也不愿意被收割。 2021年,没了货币这个助燃剂,今年借疫情窗口期获利的有些城市,楼市大概率要裸泳了。所以,即便有的区域限购退出,但不一定是好消息。 2015-2018年楼市普涨,转化到现在,就是海量二手房挂牌。同时,过去几年各个城市供地都非常多,新房供应也很多,如果没有接盘的,贸然进入者就会高位站岗了。 放在过去,站几年岗还能解套,未来想解套恐怕不行了。 05 未来是城市竞争的时代 所以,这就是为何,近期福州、石家庄、南昌、济南等热点二三线城市,祭出了零门槛落户的政策。 为何,贵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外围7个区将落户门槛降至大专;为何最牛地级市苏州,GDP排名全国第六,人口长期净流入,居然祭出“租房落户”政策。 因为,高瞻远瞩者,越发展越焦虑。 大家都在争抢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人口。取消限购,即便能将购买力刺激起来,但仍旧是投资客,手法娴熟的他们,知道怎么来坐庄、在哪里收割、如何轻松套现。他们会拉动房价上涨,并带来短期的楼市繁荣,但是,绝不会带来城市庞大的草根消费,不会夯实楼市的刚需底座。 看当下,很精致、很现实。房价上涨、一时挺爽,但再过2-3年、洗尽铅华,就会看到问题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外来人口、新增人口,他们会用脚投票。当他们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甚至因房价上涨,拉动物价上涨,生活都不易时,他们会去到更友好、更亲民的城市。 也就是那些公租房、保障房、长租房发展好的城市,包容性强的城市。这些城市不仅能让他们体面地、安全地扎根下来,还能让他们的小孩入读公办学校,企业也会给他们缴社保和公积金。这样,后续的消费、住房发展就会更有基础。所以,各地方政府一定要摒弃传统思维。 当下,整个社会已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时代是什么意思呢?类似“抢凳子”游戏,抢不到的,就没地方坐了。 过去,增量时代,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没了,还有桑榆,还能给自己的失误买单。未来,人口到了隔壁城市,就不会到你这个城市,可谓东隅没了,桑榆也没了。 如果盘点一下“库存大、房价跌”的城市,很多是错失了上一轮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创意文化、高端制造等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结果是,产业新区搞了很多,但基本都是房地产。房地产发展的越快,内需和内生增长动力就越差,实体经济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逼仄了。 恶性后果的循环自此开启,人口开始外流,失去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整个城市会就此沉沦下去。而且,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想追上就难了,就像新兴产业创造的上一轮经济繁荣,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少数城市,讲究集聚效应,其他城市想追上就难了,或只能打下手了。 所以,未来是城市竞争的时代。与其在取消限购上花心思、短线思维,不如想想,怎么把外来人口留下来,怎么靠优质的公共服务,包容的大环境,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这样,内需的底座厚实了,未来楼市和经济都不会太差。所以,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一定要看清形势、抓住机会,不能拿旧思维看待当下楼市,不能在着迷于限购退出对短期楼市的利好了。 期待自上而下再来一次楼市的“去库存”,那是不可能的。都市圈新时代、存量资源时代,对经济也好、楼市也好,少数核心区域就是“基本盘”,这几个区域稳定住了,即便很多城市的经济和楼市很差,但经济和楼市就差不到哪去,几家倒闭,都不及一家开业。 所以,对地方政府来讲,贸然松绑限购,害人害己,未来将有一个更大的烂摊子等收拾,那就更被动了。
12月21日,是玖富普惠宣布退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撮合业务的第13天,也是用户确认退出通道选择的重要时间节点,即对已完成通道选择的出借人组织有序退出。 做出如此重大的抉择,无论是作为信息中介平台的玖富普惠,还是数十万出借人中的一员,都是极其重要的。据了解,玖富普惠在公告中承诺,将竭尽全力,即便砸锅卖铁,也要为出借人的退出保驾护航。 同时,玖富普惠表示,期待部分未完成选择的用户理性思考、自主选择、有序退出,迎接新的一年。根据了解,到12月8日,玖富普惠已有约40%的出借人完成了方案选择。 如何维护出借人利益 从玖富普惠给出的清退方案来看,对于持续化解风险,维护出借人权益,玖富普惠还是很努力的。自公布“多元退出通道”后,玖富普惠强调,要秉承着“不甩锅,不推责,负责到底”的态度,及时响应需求,推进执行回款、兑换权益与部分转让工作。 根据介绍,按照目前多数用户已完成选择的情况,玖富普惠的多元退出方案正在稳妥有序推进。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每一个平台退出都伴随着多种传言甚嚣尘上,也存在部分平台推出花样退出方案,包括债转股、债转房等,或是设置了超长的退出期限“套路” 出借人,更有甚者在资产评估过程中造假,借良性退出之名拖延时间、变相进行资产转移等。 在此情况下,很难准确区分的出借人宛如惊弓之鸟,出借人的心态,也由最初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转化为损失最小化,甚至是“能下就下”。 对此,各地也陆续下发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指引(试行)》,要求网贷机构须根据存量业务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处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行催收或委托外部机构催收、与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并购重组等,妥善处理债权债务关系,稳妥有序退出。 今年11月份,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表示,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我们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在完成清退的过程中,网贷平台们应该了解的是,以用户为核心、维护出借人利益才应该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这方面,玖富普惠自12月初公布退出方案后,已经接连发布了18则通告,澄清谣言的同时,提醒用户结合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 应当尊重用户选择 12月19日,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北京互金协会召开了网贷风险整治工作座谈会。北京互金协会在座谈会上表示,网贷平台风险处置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并不会随着特定时点而宣告终止。切实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压实平台的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坚决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等,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网贷风险整治的工作重点。 “切实维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压实平台主体责任”,监管思路明确为平台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出借人,平台也更应该承担责任、最大权益维护出借人利益。据了解,12月7日,玖富普惠于发布退出公告时,同步给出了“多元退出通道”以供出借人选择。“多元退出通道”共有三个选项,分别是本息全额兑换极速退出通道、一次性转让快速退出通道、先本后息分批回款退出通道。 其中,本息全额兑换极速退出通道适合有本息诉求的出借人,以及初始本金10万元以内的小额出借人。同样,有消费需求的中大额出借人也可根据情况选择这一通道,换取对应的资产权益。 一次性转让快速退出通道是指出借人自主出价申请转让,由受让方竞价购买,以自由交易的形式,实现出借人资金的一次性快速退出。简单来说,就是开辟了C2C市场,通过转让实现退出,适合资金需求较为紧张的出借人。 先本后息分批回款退出通道,遵循“先初始本金后预期收益”的分批回款原则,按月清分、分批回款。期满后如初始本金回款不足,差额部分由三方机构代偿,直至化解清分清算完毕。 三个选项给了出借人更多的选择,即便是若未在规定期限内选定方案的,玖富普惠也将在有限条件下最大化权益原则,为出借人按对应方案执行,直至完成自主选择。根据用户的选择情况,玖富普惠还表示将将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披露执行进度。 正如监管所言,网贷平台风险处置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并不会随着特定时点而宣告终止。平台也因如此,启动多个退出渠道助力出借人的资金安全退出,坚持合规稳健运营,始终坚守“信息中介”定位,坚决捍卫用户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 发挥持牌AMC作用 除了给网贷平台施压之外,监管层也在为网贷平台退出提供帮助。此前,原银保监会曾召集了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要求AMC主动作为,协助化解P2P的暴雷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不过,截至目前,能成功引入AMC机构的网贷平台还是少数。而今,玖富普惠便与AMC机构达成了合作。 根据公开信息,玖富普惠签约合作的持牌AMC机构是宁夏顺亿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02亿元,是2015年银监会公布的第三批省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一家,且是国内注册资本规模最大的地方AMC机构,资产规模近150亿元。 12月10日,玖富集团创始人孙雷还就玖富普惠正式退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等进行线上沟通,解答了多元退出通道的思路和设计原则、AMC在玖富普惠退出网贷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 为了有效降低出清过程中的风险,玖富集团最终决定引入AMC支持旗下网贷平台业务的化解和退出,以法治合规的方式开展多元退出工作。无疑,AMC今后将持续发挥其在债权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比较此前部分一揽子买断债权的方案,玖富普惠则给出了多元化的选择。此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谈到行业时曾经表示,经历过数次风暴的洗礼后,当前P2P出借人已经相对理性。兑付靠自己、靠市场,已经成为共识。 而受限于债权资产流动性等问题,很难有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面向所有出借人足额兑付本息。因此,考虑到债权处置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也只能由AMC等代表的机构介入。 陈文认为,玖富普惠这样直接引入地方AMC作为债权转让的托管人以及收购方合二为一的角色,是一种突破,值得期待。同时,也需要引入定价机制的优化以及贷后管理处置的优化。 事实上,在存量化解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当前,网贷运营机构均已退出市场,后续回款主要依赖于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受今年行业全面清退和疫情等因素,逃废债现象严重。 这也意味着,平台引入持牌AMC追偿虽然能够最大化维护出借人合法权益,但后续实际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除了平台的努力之外,对于出借人而言,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趁早选择合适的退出通道,才能早日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2月21日15点,玖富普惠在“债权通”APP上正式开启三个退出通道。对于等了4个月的出借人,一颗心总算可以沉下来。 自玖富12月7日正式公布退出计划以来,先后三次发布公告解释三种通道的区别,并集中回答了投资人的热点问题。对于34万出借人,或许玖富给出的方案并不是最优选择,但从目前已经退出的P2P网贷机构来看,有业内人士分析,玖富给出的多元选择相对合理。 在最近一次公告里,玖富提出了AMC机构和P2P双轮退出模式,也就是说,如果对三种通道都不满意的出借人,可以不做任何选择,继续履行原有和借款人的合同,等待回款。 近一半的玖富出借人,已经可以下车了 有出借人反馈,“债权通”刚开放的时候,进去登录的人非常多,服务器瘫痪。玖富方面解释称,这属于技术故障,后面同时登陆的人少了以后,已经恢复正常。 方案一通道即债权商城,本息全额兑换极速退出通道,可按“本息余额”为计算基准1:1兑换商城购物卡券等消费权益或其他资产权益,一次性极速退出。 从债券通的“金豆商城”看出,可供选择的商品品类相对丰富,像iphone手机、家用电器、大牌护肤品等,这样的商品价格与大电商价格基本一致。但有不少出借人反映,部分热门商品基本上都已经售罄,还在等待新货。 据了解,在开放通道后,有近20%的出借人选择通道一,按照总的34万出借人算有6.8万人,因此货物售罄也算是意料之中。该人士还表示,后续商城还将继续补货,供出借人选择。 方案二即打折债转通道,这是大多数出借人,特别是对于大户来说,最为关心的方案。按照目前出借人给出的截图,已经有6、7折的下车了。出借人反映,债转速度还是有些慢,需要等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 方案三即分期回款,有部分出借人表示,已经收到了初始本金2%-3%左右的回款。 在玖富普惠的最新回款公告中,公司表示约有4-5万左右出借人用户,会在圣诞节前后顺利退出,也就是说约14%左右的人将要下车了。 截至目前,最新的消息是,19.7万人已经选择通道,涉及的金额达到了185亿。也就是说,过半的玖富普惠出借人正在选择通道下车。 出借人和机构的博弈,没有赢家只能降低损失 玖富普惠引入的AMC机构将托管人和收购方合二为一,这也是业内新的突破尝试,代表着三大通道可能都能满足刚需。 而玖富普惠的最新公告公布的P2P退出模式,对于出借人来说,催收方面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或许部分出借人并不满意玖富普惠给出的方案,对于做出选择的出借人,无论是认清现实,还是忍痛下车,最根本的诉求还是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 目前,多地P2P已经清零。面对大环境要求,机构清退是大势所趋,此时平台将债权打包给AMC机构,AMC机构也会考虑底层资产的真实情况。从已经清退的机构来看,6-7折是普遍现象,而且越晚下车的出借人拿到的折扣会越低。其次,无论是打折债转、还是分期回款,出借人本息有所折损是难免的。 从玖富普惠目前传出的信息看,出借人的态度还是较为积极的,多次与出借人的沟通也表明了平台想帮助出借人早日下车的决心。P2P网贷机构已经落幕了!眼下,出借人应该优先考虑能要回来多少现金,因为时间也是成本。
投资要点 美国时间2021年1月27日,美联储召开1月议息会议,整体维持鸽派,对经济的表述更加谨慎。前期12月的议息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官员开始就缩减资产购买计划进行讨论,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抬头,市场对美元流动性的收紧也开始愈加关注。本文中,我们复盘了前三轮QE退出的历史,试图对本轮联储转向提供一些启示: 复盘QE退出,通常经历复苏→放风→落幕三部曲,两两间隔约半年: o QE1:始于金融危机救火,止于地产及劳动力市场企稳回升。2009年1季度,美国地产市场短暂企稳,带动居民部门出现改善。此后2009年8月美联储宣布将放慢购债步伐,2010年3月QE1正式结束。 o QE2:始于经济二次探底担忧,如期按时退出。二次下滑背景下,2010年8月美联储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2011年6月美联储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失业率将恢复下降态势,QE2如期正式结束。 o QE3:始于二次下滑后经济持续疲弱,随经济企稳回升逐步退出。2012年11月后,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13年5月联储释放转鹰信号,2013年12月正式缩减购债规模,2014年10月正式退出QE3。 从基本面来看,当前尚未达到联储转鹰的必要条件。当前美国疫情仍然处在反复阶段,服务业就业仍然深受拖累。美联储释放确切鹰派信号,可能至少要等到疫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劳动力市场至少连续两个月超预期回暖——而这个时间点,至少将在2021年1-2季度之后。 金融危机后经济与市场绑定更深,即使联储转鹰,也会在之前进行充分的预期指导。危机后美国居民消费更加依赖金融性资产收入和股票市场,而企业融资则对信用债(尤其是中低评级信用债)市场高度依赖。因此,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链条缩短,市场反应对美联储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即使联储决定退出,在此之前预期也会和市场进行更充分的沟通和引导。 再往后,短期二次下滑风险+中期配合维系高存量债务,联储松易紧难。和2009年相似的是,美国经济复苏高度依赖财政刺激,刺激逐步退出后,经济或面临类似2010年4月二次下滑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联储短期内或将不得不二次转松。而更长期来看,疫后美国政府债务率创历史新高,配合财政扩张、维持存量债务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联储放水“药很难停”。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美债更关注前瞻指引,美股更关注联储实际操作。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债对流动性相对更为敏感。在联储给出退出的潜在指引之后,美债收益率可能有快速走高的风险,而QE退出靴子落地后,美债反而上涨。而流动性收紧对美股的冲击往往要等到QE实际退出后。此外,随着联储与市场沟通越发充分,QE退出对美股的影响实际上已有所减弱。 风险提示:联储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国内外疫情及疫苗接种进度超预期。 正文 2021年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按兵不动并确认短期不会退出QE,但对经济表述更为谨慎。相较上期美联储会议声明,本期声明中最大的变化来自经济活动部分。联储声称“近几个月来,经济活动和就业的复苏速度有所放缓”,整体表述偏向谨慎。前景展望部分,联储首次提及“经济发展路径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发展,包括疫苗接种的进展”,疫苗接种进程将成为联储后期决策中的考虑因素。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鲍威尔在会后发言中重申“当前距离联储的就业与通胀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距离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需时日”,发言继续放鸽。 美联储本次会议的态度,基本延续了1月14日鲍威尔的发言。而实际上,在此之前2020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官员开始就缩减资产购买计划进行讨论,以及此前部分联储官员释放转鹰信号,一度引起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抬头,市场也开始更加关注美元流动性收紧的时间。本文中,我们复盘了前三轮QE退出的历史,试图对本轮联储转向提供一些启示: 复盘QE退出, 通常经历复苏→放风→落幕三部曲 联储退出QE,通常经历“经济回升→放风退出→实际结束”三个阶段。复盘2009年之后的美联储三轮QE,可以发现在每轮量化宽松结束前,政策将经历较长时间的酝酿期,其始于经济见底回升,后反复放风避免超预期收紧的风险,最终按计划逐步退出QE。 历史经验来看,这三个阶段两两间隔约半年左右的时间。除QE2因整体历时较短且规模相对不大,未有明确放风退出信号外,QE1与QE3均经历较长的退出酝酿期。具体来说,QE1时期,美国制造业PMI于2008年12月见底反弹,2009年8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提及将逐步放慢购债的步伐,2010年3月QE1实际结束;QE2时期,制造业PMI于2010年9月见底回升,2011年6月QE2实际结束;QE3时期,制造业PMI于2012年11月见底回升,2013年5月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考虑缩减购买计划,2013年12月正式缩减购债规模,并于2014年12月实际退出。 QE1:始于金融危机救火,止于地产及劳动力市场企稳回升 2009年1季度,美国地产市场短暂企稳,带动居民部门出现改善。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于2007年9月开始连续降息,2008年12月降至0.25%。与此同时,美联储于2008年11月25日宣布开启QE。美联储大放水叠加财政对地产市场的刺激,2009年2至3月美国地产销售、价格和新屋开工均出现回暖。地产企稳带动居民部门改善:美国失业金申请人数从2009年5月开始回落,个人收支增速和零售销售增速也自2009年5月以来出现V字型回升。 2009年3季度,市场开始预期联储宽松政策退出。经济数据企稳的背景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纪要中对于经济的描述自2009年8月开始明显趋于乐观。2009年8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公布放慢购债步伐,2009年11月美联储预期2010年一季度末结束QE1。2009年下半年,部分外资机构甚至开始预期2010年美联储会再次加息。2010年3月31日,QE1正式结束。 QE2:始于经济二次探底担忧,如期按时退出 2010年4月,货币财政刺激退出叠加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二次下滑。好景不长的是,伴随着8000美元的购房税收优惠在2009年底到期,同时美联储的第一轮资产购买计划在2010年3月结束,房地产销售急转直下。而在房价下滑的拖累下,居民消费复苏也再次明显放缓: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09-2011年一直低位震荡,零售增速则在2010年4月出现明显回落。此外,欧债危机的爆发也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二次探底”预期压力下,美联储二次宽松。在此背景下,美债期限利差自2010年3月开始持续下行,反映市场对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预期快速升温。美联储再次转松:2010年8月宣布将进行第二轮量化宽松(QE2),2010年11月,QE2正式启动,联储开启规模达60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 劳动力市场回暖叠加通胀升温,美联储如期暗示退出QE2。2011年3月以来。美国劳动力市场整体状况得到改善,虽然非住宅建筑投资和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但通胀明显上行,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转紧。2011年6月美联储会议声明中,委员会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将使得失业率恢复下降态势,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消退将使得通胀回落至目标水平,QE2如期按时正式结束。 QE3:始于二次下滑后经济持续疲弱,随经济企稳回升逐步退出 2012年11月后,美国经济逐渐摆脱二次下滑阴影,开始企稳回升。在第三轮量化宽松的支持下,美国经济于2012年底逐步摆脱二次下滑阴影。制造业PMI指数于2012年12月重回50荣枯线之上,呈震荡上行态势。非农就业同比增速稳定在2%左右,失业率稳步下行。同时零售销售同比增速止住下滑趋势,稳定在4%的水平。工业生产增速也同样保持稳定,基本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相当。 此后,2013年5月联储言论开始转鹰,直至2014年10月退出量化宽松。在经济企稳回升已有半年时间的背景下,美联储开始释放转鹰信号。2013年5月22日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联合经济委员会上讲话说,美联储可能会在未来几次会议上开始削减其债券购买量。关于缩减购债的讨论持续半年之久,2013年12月18日,美联储发表声明“鉴于经济好转,美联储将开始每月减少1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退出QE正式启动。此后,美联储按照每月缩减100亿美元的购债节奏逐步退出QE,并于2014年10月结束资产购买,完全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 基本面来看, 当前尚未达到联储转鹰的必要条件 当前来看,疫情的反复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慢复苏尚不支持联储边际转紧。整体而言,美国当前的填坑完成约70%-80%。分部门来看,商品消费、地产投资和政府购买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他指标仍然未填坑结束。虽然已经落地的9000亿二轮疫后财政刺激和正在讨论中的1.9万亿三轮疫后财政刺激预期将对美国的消费形成强支撑。但当前美国疫情仍然处在反复阶段,且病毒的变异又给防疫带来了一定不确定性。而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服务业就业仍然深受疫情的拖累。虽然通胀预期快速抬升,但是从基数效应以来看,美国核心PCE同比的高点或出现在2季度。因此,美联储释放确切鹰派信号,可能至少要等到疫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劳动力市场至少连续两个月超预期回暖——而这个时间点,至少将在2021年1-2季度之后。 历史经验来看,从联储预告收紧到实际紧缩,还要经历半年左右的时间。联储公布的2020年12月FOMC纪要来看,美联储逐步退出QE的流程将以2013-2014年为参照。参考QE3退出的经验,从伯南克2013年5月第一次宣布要退出QE,到2013年11月QE购债速度放缓,经历了半年的时间,到2014年QE真正结束,又过了近一年。从这角度而言,从联储释放较明确鹰派信号——到联储实际放缓购债速度——到联储实际终止购债,时间间隔可能还很长。 即使联储转鹰, 本轮与市场的提前沟通也或更充分 金融危机后,美国居民消费与股市、企业融资与债市,绑定越来越深。我们在2020年3月20日《本轮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现状与展望》等多篇报告中提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在全球主要央行的大放水,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变化: o 居民消费对美国股市高度依赖。危机后央行放水带动资产价格快速上涨,而实体经济复苏力度有限,这使得美国居民负债率的修复绝大部分来自于资产价格的上涨。换言之,居民的收入高度依赖其金融性资产收入,进而美国居民的消费和美股股市的联动性其实明显走高。 o 企业融资对信用债市场高度依赖。另一方面,危机后利率不断走低,为了获得足够的收益,全球投资者不得不去寻找能够提供更高回报的资产。这使得投资者购买的债券期限拉长,同时资质下沉。换言之,美国企业资金链对信用债市场(尤其是中低评级信用债市场)实际上是高度依赖的。 因此,一旦股市或信用债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将很快传导至实体经济。 换言之,市场反应对美联储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退出沟通预期更加充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2018年12月美联储意外转鹰引发“市场大跌—消费下滑”的连锁反应,逼迫2019年3月快速转松。而美联储2020年12月的会议纪要特地宣布将参考QE3操作,可能意在避免重蹈当时“缩减恐慌”的覆辙——回顾2013年5月,美国就业数据不断走强的背景下,美联储释放退出QE信号,美债市场发生剧烈调整。本轮来看,在1月12日亚特兰大主体Bostic鹰派发言加速美债收益率上行、1月14日鲍威尔又迅速给市场吃“定心丸”,并宣称“投资者对央行撤除经济支持的预期非常敏感”,可能就是在放风过程中试探市场的反映。从这个角度来看,本轮联储退出过程中与市场的沟通预期将更加充分。 再往后看, 二次下滑风险+维系存量债务,宽松恐难停 短期看,参照2009年经验,经济二次下滑的压力下美联储很可能二次放水。本轮经济复苏和2009年相似的地方在于,本轮美国经济的复苏,对政策刺激(尤其是财政)是高度依赖的——居民消费修复明显快于企业部门可以佐证这一点。因此,如果财政刺激逐步退出,经济可能面临类似2010年4月经济二次下滑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联储可能将短期内不得不二次转松。 更长期看,疫后债务率创新高,MMT模式下联储紧缩需要考虑付息成本。更长期来看,考虑到2020年疫情以来,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显著抬升了其政府债务率,对于联储而言,其目标函数除了需要考虑就业和通胀之外,如何维持存量债务的可持续性,可能也是其决策的重要一环。 因此,对于美联储而言,本轮在退出QE的过程中,和市场的沟通和放风预期将更加充分。而考虑到政策退出后经济二次下滑的风险及货币政策需要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转紧的过程可能有所反复甚至很可能二次宽松,实际紧缩的空间可能相对也比较有限。 对资产影响:美债关注前瞻指引, 美股关注实际退出 美债对流动性较为敏感,前瞻指引后即有反应,靴子落地后反而反弹。通过复盘2009年后三轮QE退出时期的美债表现,美债收益率往往出现在美联储给出QE退出的前瞻指引之前就出现上行。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回升,复苏预期和风险偏好回暖背景下,美债往往承压。另一方,随着经济回升,美债对由于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也往往更早,随着美联储有关退出QE的前瞻指引越发清晰,美债收益率往往进一步走高——甚至在2013年5月伯南克宣布退出QE后,美债市场一度出现“紧缩恐慌”。而随着QE完全退出靴子落地后,美债收益率反而开始下行。 而美股往往等到流动性实际收紧后,才反映其冲击。回顾2009年后的3轮QE退出的历史表现,美股在美联储放风退出时反映相对平平,而流动性高收紧的冲击往往要到QE实际退出后才在美股市场体现。可以看到的是,随着美联储与市场沟通越发充分,同时也是在经济已长期转好的背景下,QE3退出相较于前两轮QE,对美股的影响明显减弱:从美股走势来看,QE1与QE2退出后,标普500指数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下挫约12%,但在QE3退出时已未有明显下挫,标普VIX指数也同样反映了这一点。 风险提示:联储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国内外疫情及疫苗接种进度超预期。
原标题:网贷黑名单:又一批网贷机构被清退,云南已有60家平台上黑名单 又有一批网贷机构被要求退出,三批合计60家…… 日前,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市场退出的公示(第三批)》。根据公告,包括云南恒贷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云南盛世开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家网贷机构被要求退出。 公告显示,按照国家关于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云南省对纳入范围的P2P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和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开展了风险整治工作。现将第三批拟退出市场的机构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6月15日起至6月30日。 柒财经旗下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了解到,第三批被取缔的网贷机构分别为云南恒贷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云南茂英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云南憬峻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有限公司、云南融通网络金融交易服务有限公司、云南盛世开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南策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泽创商务有限公司与云南资生管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这8家网贷机构多为已经暂停运营平台,或未上线互联网平台的机构。其中,多家公司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已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列入经营异常目录,另有多家平台网站无法访问。 据了解,此前的4月12日、5月13日,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分别公布第一批、第二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市场退出的公告,分别为27家与25家网贷机构被退出。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60家网贷机构被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示退出。 以下为60家退出网贷机构名单:
原标题:网贷黑名单:再添13家!深圳自愿退出且声明已结清网贷机构增至178家 深圳市公布了第九批自愿退出网贷机构名单,截至目前,已达178家。 4月31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深圳整治办)发布了该市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第九批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网贷机构名单。 根据名单,此批退出的网贷机构有13家,分别为宇商有财、就爱金融网、洋葱先生、迈信金融、我要金蛋、乾来聚惠、环市金服、合和财富、金融社、壕金所、美债所、信融投和南瓜马车。 深圳整治办表示,涉及的存量债权未结清的出借人可在通知发布之日起15日内向网贷机构所在区金融工作部门申报存量网贷债权。名单内机构应积极主动处置存量网贷债权,确保平台网贷业务结清,并主动申请办理工商注销登记或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变更。请社会公众予以监督,对网贷机构违反承诺的行为向各区金融工作部门举报。根据清理整治进程,后续将不定期发布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网贷机构名单。 2018年年底,深圳市就已开始针对网贷机构的良性清退工作。 2018年12月25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次发布《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指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称将引导深圳市网贷机构安全有序地实现退出。且网贷机构在退出期间,其经营地址不可搬迁,平台网站不可关闭、平台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可失联等。 2019年5月6日,深圳市公布第一批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网贷机构名单。截至目前,累计已有9批178家自愿退出网贷业务且声明已结清的网贷机构。 2020年3月1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年度工作总结中表示,2019年牵头组建全市网贷风险处置实体化工作专班,“一体两翼”稳步推进风险处置,并在全国率先搭建网贷机构退出投票表决系统,率先发布良性退出指引、知情人举报制度、失信惩戒规范、清产核资指引等系列制度,加快行业清退。截至12月底,全市在营网贷机构数量、借贷余额、投资者人数均较年初分别下降98%、91%和90%,超额完成“三降”目标。 据深圳商报1月6日报道,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P2P网贷机构良性退出统一投票表决系统”,至今已在全市27家网贷机构投入应用,服务出借人39万余人,覆盖待收本金214亿余元。 而国内其他地区中,2019年也已有山东省、湖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河南省、河北省、云南省、甘肃省、山西省等省市宣布取缔P2P网贷业务。 2月25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银保监会通气会上表示,网络借贷专项整治以退出为主的方向不变,节奏、态度、措施、政策都没有改变。2月21日,央行2020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表示,多措并举,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建立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4月20日,2020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表示,2020年将完善涉非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稳妥有序打击处置网络借贷、私募股权等重点领域非法集资活动。深入推进存案攻坚,争取大幅消减存案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