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晚,任正非第一次因为道歉登上热搜榜! 具体情况为,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心声社区就注册姚安娜商标事件向全体员工道歉。 同日,任正非签署了一份《关于对技术探索团队和个人回溯激励的决议》的文件,表示华为需要建立当期激励和回溯激励相结合的机制,鼓励从事技术探索的团队和个人直面挑战、持续贡献,落实公司不让雷锋吃亏的激励导向。 任正非第一次公权私用致歉 2月3日,有媒体曝出,华为在内部心声社区发布《关于公司代理姚安娜商标注册的几点说明》。说明称,“社会上有些公司或个人恶意抢注姚安娜商标,我们不得为之”,“任总是第一次公权私用,为此向全体员工道歉”。有华为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证实了上述说明的真实性。 这份关于公司代理姚安娜商标注册的说明指出: 1、姚思为是任正非女儿,姚安娜是她的艺名。 2、社会上有些公司或个人恶意抢注姚安娜商标,我们不得为之。若自己不注册,商标会被持续的恶意抢注,有许多不利的地方。根据中国商标法的规定,中国大陆公民必须用公司名义或持有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才可申请注册商标,姚安娜刚毕业,还没有注册自己的公司。因此,任总委托知识产权部代理注册,以后再转让给姚安娜的工作室,费用由她支付。 3、任总是第一次公权私用,为此向全体员工道歉。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多条“姚安娜”“姚思为”“YAO ANNA”“YAO SIWEI”“Annalbel Yao”的商标信息,国际分类涉及教育娱乐、机械设备、科学仪器等,申请日期为2021年1月25日,目前商标状态显示为“商标申请中”。 此前,1月14日上午10点整,微博认证账号“天浩盛世娱乐”宣布姚安娜出道,对姚安娜加入“天浩盛世”表示欢迎。随即,姚安娜也转发微博称,对于自己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未来同行,不负热爱。这一消息,也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 对于女儿前途,任正非曾表示,十分关注女儿的前途,曾亲自为此事前往经纪公司详细了解具体的规划。 任正非:五年内持续奖励技术探索 同日,任正非在签发《关于对技术探索团队和个人回溯激励的决议》文件,该文在华为心声社区得以公开。 任正非表示,只有有科学的历史观,才会有科学的发展观,不忘记英雄才能更好激发更多英雄奋战。鉴于技术探索的长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需要建立当期激励和回溯激励相结合的机制,以更好牵引从事技术探索的团队和个人直面挑战、坚韧不拔、持续贡献,落实公司不让雷锋吃亏的激励导向。 该回溯激励主要面向以下技术探索场景的团队和个人,第一,技术探索前期方向和价值不清晰,能够克服资源不足等挑战坚持开拓进取,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团队和个人;第二,技术探索存在多个路径,证明所探索路径不可行、帮助公司少走弯路的团队和个人。 任正非表示,回溯时段的个人绩效结果可以修改并作为该时段的最终绩效,结合历史激励状况,可以对回溯团队和个人给予一次性奖金补偿,奖金原则上以及时激励(TIA)方式发放,由公司战略奖金支付,同时对贡献突出的个人可以先做人岗晋升和任职晋升,并同步调整薪酬待遇,鼓励分层级对回溯团队和个人做精神激励,如表彰大会、荣誉称号、勋章奖章和立体宣传等。 文件显示,该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 文件发表后,获得不少华为员工点赞,有华为员工表示,“鼓励创新,探索,试错!点赞!”,也有员工表示,“这是真正的实事求是”、“尊重探索规律,拒绝急功近利”,同时也有员工表示表态,“长期艰苦奋斗,以奋斗者为本”。
今天港股真的让人目瞪口呆。腾讯竟然“涨停”了!今天收盘涨了10.7%。该不会南下资金把腾讯当成小盘股炒吧,这可是市值超过7万亿港元的巨型公司啊。另外,今天一众互联网股票被腾讯带着狂奔,网易涨了8%,京东涨了6%,阿里和美团涨幅超过2%。港股那些地产、银行、赌场等等老牌蓝筹,只能眼睁睁看着新贵们在港交所谈笑风生。TVB是时候开拍《大时代2》,不过主角可能都要讲普通话了。 比腾讯“涨停”更吸引投资者眼球的,是恒大汽车收盘涨幅超过50%,计划融资260亿元投入新能源造车计划直接引爆股价。恒大汽车的市值接近4000亿,比自己老大哥中国恒大市值还高近一倍。恒大汽车总裁甚至说,恒大汽车市值超过地产,预示着恒大地产战略转型成功,一个赋予高科技基因的新恒大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汽车超越欧美汽车的梦想即将实现。在此恭喜恒大转型成功,并且帮助中国汽车行业完成“赶英超美”的壮举。弱弱问一句,这么好的车,哪里可以买到呢? 财政部今天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累计共销售彩票3339.51亿元,同比减少881.03亿元,下降20.9%。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共有29个省份彩票销量出现下降。这些年物价涨这么厉害,只有彩票价格没涨。虽然中大奖的概率极低,也算是普通人暴富的一个路(meng)径(xiang)了。但从2018彩票销售达到5114亿顶峰后,就开始逐步下降。2019年的销售只有4220亿,今年则继续下降。彩票为什么不香了呢?恐怕需要问问为什么每次领大奖的人都要带头套出场了。 路透新闻说,华为正就出售高端智能手机品牌P和MATE事项,与上海政府支持的企业牵头的财团进行谈判,谈判已持续数月,谈判由芯片供应不足引发。华为也很快回应:华为完全没有出售手机业务的计划。华为将坚持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产品体验和服务。当然,前有出售荣耀,华为最后卖不卖掉手机业务都可以理解。不过如果华为最后决定卖掉,苹果估计能高兴地哼出来“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今天很多网站转了一篇文章《单靠比特币,我是如何在27岁赚到一个亿的?》。文章是以自述的方式写的。一个年轻人毕业就入了币圈,结果就在那一年遇到了比特币牛市,用10万元赚到了300多万。中间他也经历过低谷、有过巨额亏损,但依然撑了下来。2019年初,比特币交易回暖,他的资产以几何级的方式增长。说到操作方式,年轻人说他是出了名的“死拿”,只储蓄、不投资。年轻人最后说:“保持信心,保持冷静,按现在的行情,每年资产翻10倍,还是挺容易的。”这种文章很有迷惑性,看了很容易上头。但听侃财君一句劝,这篇文章里面反复提到了某个虚拟币的交易所,所以90%是一篇软文,就是让你上去做交易的。如果真要练手,A股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而且是合法的场所。
1月26日,搜狐财经查阅上海清算所网站发现,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申请的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于2月1日上市交易。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申购说明 申购说明显示,本期债务融资工具的申购期间为2021年1月27-28日09:00-17:00,期限为3年,利率区间为3.3%-3.9%,发行规模为40亿元,无基本承销额。 此外,经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评定,发行人主体评级为 AAA,评级展望为“稳定”,债项评级为AAA。 据统计,自2019年10月22日发行第一笔中期票据“19华为MTN001”至今,华为已累计发行6笔中期票据,发行金额总计达150亿元(不包含本次)。 华为2020年三季度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 据上海清算所网站披露的华为2020年三季度合并及母公司财务报表,华为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46.30亿元,上年同期为6033.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38.03亿元,上年同期为535.23亿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华为的总资产为8821.39亿元,其中包括1825.66亿元的货币资金,较2019年底减少了684.36亿元;总负债为5816.52亿元。 此外,华为在2020年1-9月的研发费用达994.17亿元,去年同期为880.72亿元。 近日,据外媒报道,华为正就出售高端智能手机品牌P系列和Mate系列事项,与上海政府支持的企业牵头的财团进行谈判,该报道称谈判已持续数月,出售由芯片供应不足引发。 对此,1月25日华为回应媒体称,华为完全没有出售手机业务的计划。华为将坚持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努力为消费者提供卓越的产品体验和服务。 这是继出售荣耀品牌后,市场再次传出华为出售手机业务的消息。去年11月,华为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出售。出售后,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此次收购被视为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和市场化投资,也是一次产业互补,帮助荣耀更高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之中。
令人头疼的2020年终于离我们远去,2021年崭新出场。 俗话说得好,新年新气象,撕撕更健康。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游戏界发生了两件“革命性”的大事。 01 风向变了 第一件与国产游戏双巨头之一的网易有关。昨天,网易游戏发布公告,关于其代理的《我的世界》(Minecraft)中国版在运营期间被《迷你世界》及《奶块》侵权一案的判决结果终于出炉。 根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相继作出的一审判决,《迷你世界》及《奶块》所属公司应立即删除侵权画面和元素,并分别赔偿网易2113.24 万元和2000 万元。这不但是网易的大获全胜,更是游戏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前进一大步的重要体现。 早在去年11月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大大就通过讲话表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今天,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规定共有52条。 可以说,这部法典开启了我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新时代。以往国产游戏你抄我、我抄你的乱象今后将得到严厉打击,“换皮即可收割”的套路,终将成为历史。 第二件事则是今天的热点话题,当事双方分别是国产游戏和手机两大巨头腾讯、华为。两位大佬可以说是各自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怎么这次闹上矛盾了? 先是,华为游戏社区昨夜凌晨发布了“致华为游戏中心腾讯游戏用户”公告,称“腾讯游戏单方面就双方合作做出重大变更,导致双方的继续合作产生重大障碍。经过我司法务的谨慎评估,我们不得不依照腾讯单方面要求暂停相关合作,将腾讯游戏从华为平台下架。” 之后,腾讯游戏方面也回应称,因华为手机游戏平台与我们的《手机游戏推广项目协议》未能如期续约,导致今天凌晨腾讯游戏的相关产品被突然下架。目前我们正积极与华为手机游戏平台沟通协商,争取尽快恢复。给各位用户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纳尼?以后华为手机玩不了王者、吃鸡了?别激动,先冷静一下。我们不禁要问,新年伊始,连两大男神女神玄彬孙艺珍都官宣在一起了,手机与游戏界两尊大神为什么突然闹“分手”了? 细看华为这份公告的意思,重点在于“腾讯游戏单方面做出重大变更”,那么,这个变更到底是什么? 根据业内人士和此前相关的新闻报道透露,主要还是“游戏分成”这档子事儿。 近期,《使命召唤手游》国服版本发布,这款手游去年夺得了TGA“年度最佳手游”桂的冠,不但品质高,并且借助“使命召唤”这个人气IP的吸引力,有望成为和平精英之后腾讯下一个FPS爆款。 据称,在这款手游上,腾讯希望能够将分成比例提升至3:7,但未达成分成比调整协议。12月25日游戏发布当天,腾讯一度未将《使命召唤手游》的游戏安装包提供给华为。腾讯最后还是提供了安装包,但华为下线了原本为《使命召唤手游》配套的商店推广资源。现在看来,《使命召唤手游》事件是双方今日正式“终止合作”的前奏。 不过话说回来,个人认为,这个事情其实从大体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毕竟作为大家都是代表中国科技领域最强的巨头,低头不见抬头见,说是一家人都不为过。这些小范围商业合作方面出现的小摩擦,其实都是短暂的小事情,以后合作的日子还长着呢。 所以这并不是什么无法妥协的矛盾,商业利益而已,总能协调的,对吧。不出意外的话,双方谈妥了条件,过不了多久两家还是重归于好,使用华为手机的朋友大可太不必担心这事儿。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多想想腾讯华为今天举动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某种“革命性”的意义。只有领悟到这一层含义才能明白,国产游戏的风向,已经变了。 02 内容为王时代到来 关于这场矛盾,想必大家最关心的是,到底哪一方面出的问题? 先来看看矛盾的核心“分成比例”。对手游来说,用户是核心,渠道就是手游与用户产生联系的“鹊桥”。道理很简单,虽然人人都有手机,但是你得有下载游戏的地方吧。所谓渠道,就是为用户提供可以下载游戏的应用商店。 所以,掌握了渠道就能硬气。数据统计,2019年,安卓手机占中国市场份额高达87%,接近九成。在安卓手机之中,2019年,由华为、OPPO、VIVO等组成的硬核联盟在安卓手游渠道里渗透率高达65.7%。 简单的数学题,10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57个人用硬核联盟里的应用商店下载游戏。所以,安卓在国内可以理直气壮地跟游戏厂商五五分成。然而,国外谷歌和苹果平台与游戏厂商之间的分成比例则是三七开。因此,国内的安卓手机到了国外也要入乡随俗,把分成比例压低。否则人家游戏厂商不在你这上架,面对苹果手机,竞争力就矮了一截。这导致游戏厂商的利润压力会很大。 游戏行业的剧变,在股市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疫情之下,“宅家经济”崛起,游戏是最为受益的板块之一。但是自7月中旬以来,A股游戏板块经历了长达四个多月的惨淡行情,股价跌30%、40%的游戏股龙头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惨遭腰斩。 游戏行业这么火,为什么股市游戏板块如此惨淡?这还要从 “买量模式”的退烧开始说起。曾经,游戏行业的买量回报率极高,游戏公司通过低廉的成本就可以得到较高的收益。也就是说,只要是款游戏,上架、买量就能躺着收钱。这也是为什么渠道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是,今年这一切慢慢发生了变化。 今年最火的游戏是什么?10月,全球手机游戏收入排行榜前三名依次为《原神》、《王者荣耀》、《PUBG手游》;11月,前三名依然是这老三位,排名变成了《王者荣耀》、《PUBG手游》、《原神》。《万国觉醒》也连续两个月位居第六位。 重点是,米哈游的《原神》和莉莉丝《万国觉醒》均未在国内任何安卓应用商店上架。这说明什么?九成份额又怎样,只要游戏做得好,离开安卓,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存量时代,买量越来越行不通了。而靠着安卓这条“大腿”还走着老路的国产游戏,正在慢慢被市场淘汰。 此一时,彼一时。以前谁掌握着渠道谁说了算,走高速公路要交过桥费,天经地义。现在呢?国产游戏厂商和用户都在成熟,将来,肯定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只要能出精品,酒香不怕巷子深。 关于分成比例这件事,双方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我看,谁也没错,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行业洗牌之时,话语权正在双方之间传递,相互之间的出现协调上的问题肯定是会发生的。 比起两败俱伤,大家坐下来讨论讨论,和气生财,何乐而不为呢? 03 结语 华为和腾讯发生商业上的小摩擦,再正常不过了。说实话,不摩擦,才是不健康的表现。 其实,游戏行业永远是内容为王。只要游戏做得好,不愁没有用户来玩。暴雪只有8款自家游戏的战网平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不然就switch那落后一个世代的硬件水平,凭什么连续两年登顶主机销量排行榜?因为在其他地方,你玩不到《塞尔达·旷野之息》、《马里奥·奥德赛》,也玩不到《集合啦!动物森友会》呀。
红塔证券(行情601236,诊股)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 最近几年在街上,经常能看到颜色鲜艳、印着很大汉字的潮牌衣服,“日进斗金”、“长安少年”这些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词语,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这些衣服的定价并不便宜,或者说和相同品牌的其它系列相比价格并不低,摆脱了国产大众品牌服装给人的不重视设计、追求性价比的印象。 国货崛起,在美妆和快消品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完美日记、元气森林、三顿半咖啡、王饱饱和钟薛高这些品牌,成立时间均不超过5年,但却都是2020年天猫“双十一”所在细分行业的销量冠军。 崛起的国货,并不只有上面这些服装和快消品牌,还有走向世界的华为、大疆、三一和美的这些制造业企业。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大疆成立至今只有15年,已经发展为全球最著名的无人机品牌,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2020年三一重工(行情600031,诊股)的挖掘机销量有望超过9万台,超越卡特彼勒成为全球第一。美的集团(行情000333,诊股)产品已出口到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超过40%。 从大众消费品,到高端制造业,这些中国品牌崛起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在驱动呢? 最重要的肯定是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国内企业在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后,在产业链上逐步向高附加值的环节迁移。 哈佛大学增长实验室公布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产品复杂性指数,可以用它来衡量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国的这一指数,从2000年的全球第39名,上升到了2018年的第18名。 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和中国在研发活动上投入的增加直接相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国别可比数据,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例,从2000年的0.9%提高到2018年的2.2%,已经超过了英国的研发强度,和法国的研发强度持平。 除了直接的资金投入外,“干中学”中所形成的技术积累,也是中国品牌崛起的重要力量。从代工生产,到进口替代,再到走向世界,中国品牌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全球市场的打开,又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了资金基础,而为保持和提高市场份额,企业也更有动力通过研发创新来提高产品竞争力。 这种成长路径,在家电行业上表现得很明显。上世纪八十年代,东亚开始了一轮产业转移浪潮,日本和韩国通过对外投资等方式,向海外转移中低端产能。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积极通过“三来一补”模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吸引外资进入。加之当时珠三角的乡镇产业发达,逐步形成了所谓的“专业镇模式”,即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例如顺德市容桂镇,家电成为了它的主导产业。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广东省加速嵌入全球价值分工体系中。同时在政策引导下,广东省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升级趋势。家电等传统产业,逐步从简单的贴牌生产阶段,过渡到自主品牌打造和产品设计阶段,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同时,在销售市场方面,也从加工出口逐渐转为内销,积极开拓巨大的国内市场,美的、格力和格兰仕等逐步成为中国家电驰名商标。 2011年美的集团确立了“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的三大战略主轴,发起了从“规模导向”到“追求增长质量”的改革。2014年美的集团成立中央研究院,目前已构建六大研发中心,涵盖33个研究领域。近五年研发投入400多亿元,研发人员1万余人,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7万件。 美的集团还通过从先行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四级研发体系,形成研发规模优势。颠覆性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周期在5年以上;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开发周期在3-5年;个性技术研究,开发周期在2-3年;产品开发的周期为1年。正是覆盖从前沿技术到产品的全流程研发,奠定了美的成为全球家电龙头的基础。 除了供给能力提升外,强大的国内市场也是推动众多中国品牌崛起的重要力量。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而且进入了消费升级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 在消费能力整体提升的同时,消费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以及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缩小,这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每一个消费能力的群体,都是巨大的。企业只要能够深挖,在每个细分赛道上,都能采到金子。 这也是众多国货品牌能够突围的原因。因为中国既有喜欢小米手机的小镇青年,又有很多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商品的高消费能力人群,如购买华为保时捷手机的那一批消费者。既有追求完美日记高性价比的学生和年轻白领,又有喜欢购买60元一只钟薛高的群体。 有了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连接它们的渠道成了关键。传统电商和直播带货,能够突破供、需两端的物理距离,在产品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如果营销做得好,就有可能突围。 传统电商,又叫货架式电商,包括大家熟知的淘宝、天猫、京东、苏宁和拼多多等。传统电商直接连接买家和卖家,买家通过搜索可以在海量商品中,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近年带货式内容电商,在国内火了起来。厂家通过购买专业带货主播,以及有流量、有话题的明星等人的坑位费,在抖音、快手、淘宝和小红书等APP上直播,吸引消费者关注。 这些APP本质上还是社交软件,以消遣为主,核心功能是观看和互动,本身并不涉及交易。但通过专业带货主播和明星,这些APP能够带来巨大的流量,而网络时代“流量为王”,这种模式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于是不少社交类APP和传统电商合作,将流量转化为消费行为,以此创造利润。在这种合作里,社交类APP承担的主要是引流功能。 近几年崛起的快消品牌,都非常重视营销,尤其是和新媒体的结合,比如抖音、快手等带货式电商,以及微信朋友圈、B站等新媒体。完美日记就有200余人的团队来分析各类数据,精准导流,实现品牌和消费者更精准、更近距离的连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持续上升。2015年2月该比例只有8.3%,而到了2020年12月,该比例就上升到了24.9%,接近四分之一。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了9.76万亿,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为快消品借助电商渠道实现突围提供契机。 强大的物流体系,让中国电商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在电商渠道销售的商品,基本都是通过物流体系来运输的。物流站点的覆盖率,以及运送商品的效率,都很关键。如果一个地方物流不能到达,或者即使能够送到,但路上也需要花很长时间,那这个地方的居民网购积极性就不会很高。 近几年国内迅速成为爆款的“王饱饱”和“钟薛高”,在其它国家是很难成功复制的,因为其它国家多数没有中国这么发达的物流体系。即使它们也有很多有好创意的厂家,即使它们也有带货能力很强的主播,但由于物流所需时间长、物流覆盖率低、偏僻地区运费贵等原因,居民网购的意愿也不会很高,因此也很难在短期就出现爆款。 强大的物流体系,背后是基建狂魔打造的交通体系,以及中国电商在经历近20年的发展后,几乎下沉到各村的物流站点。2014年国家邮政局就启动了“快递下乡”工程。到2019年年末,中国快递服务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达到了96.6%,农村快递网点超过3万个,公共取送点达6.3万个。 2020年新一轮的快递“下沉”加速。当年4月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及5月全国两会期间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快递进农村”。此后又有云南、江西等10多个省市,公布了省级版的“快递进村”政策。 可以预计,随着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工作的加速,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商品的范围将更通达。 在技术积累、多样化需求、电商发展和物流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性价比国货崛起,推动所在领域加快进口替代,甚至向全球市场突围。 去年的疫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进口替代的步伐。由于海外生产受限和运输受阻,一些原本从海外进口的订单需求,被迫转移到了国内。在价格优势、优良的售后服务(部分企业可以安排技术人员24小时驻场)之下,很多国内买家发现,中国制造还是很香的,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且性价比还很高。所以部分厂家在海外生产恢复和运输通畅之后,还是使用国产设备,这一点在激光设备上体现得很明显,其国产化率已经从疫情前的50%提高到了70%。 但中国在进口替代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作为赶超型经济体,产业体系发展的很快,现在已经成为唯一一个被联合国认证为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而早在2010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就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同样突出,国内一些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对海外有很高的依赖度。 比如最近汽车行业缺“芯”事件,也映射出了国内芯片自主能力不足的问题。2020年因为国内率先控制住疫情以及各地出台购车补贴政策,国内汽车消费是快速修复的。但是海外由于疫情严重,全球主要芯片供应商生产修复缓慢。供需错位使得去年年末上汽大众等厂商都出现了因为缺少汽车芯片而停产的现象。毕竟据统计,目前国内车用芯片自研率仅占10%左右,而90%左右的汽车芯片都依赖从国外进口。 另外更明显的事情就是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可以说是美国凭借着自己的科技霸权来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在贸易战中,国内很多高科技企业,像是华为、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大疆等都被美国纳入了“实体清单”。而这些企业因为很多产品的内在技术都依赖于美国,在受到制裁后,生产经营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华为可以说是国内尝试自主研发芯片的一个代表,早在1991年,华为就成立了自己的ASIC设计中心(海思半导体公司的前身),之后几经挫折,在华为的支持下,海思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研发了包括“麒麟”、“巴龙”、“鲲鹏”、“凌霄”在内的多款芯片,像“麒麟”移动处理器在全球各类处理器中都位列前茅。2020年跑分前三的手机芯片,有2款是麒麟芯片,前十的有5款是麒麟芯片。另外,华为在5G技术等方面更是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但是海思在很多领域用的也是海外技术,比如海思芯片的底层框架用的就是ARM的技术授权。在美国政府下场制裁华为之后,华为的经营受到了重创。2020年美国政府要求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停止给华为供货,受此影响,高通、联发科、台积电等芯片产业链公司都中断了与华为的合作。即使是中芯国际,也因为使用了美国的技术,不能为华为代工了。在这些企业停止给华为供货后,华为的芯片供应链就断了。 所以即使华为研发了高科技的芯片,但是最后还是造不出来,现在华为几乎就是靠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库存芯片在支持手机生产。而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现在很多手机都处于断货状态,体现在市场份额上就是四季度华为的出货量同比下跌了34.5%。 而华为空出来的高端手机市场(Mate 40等高端手机几乎都断货了)就被苹果蚕食了,所以苹果2020年的4季度财报才会表现的如此亮眼,毕竟其在大中华地区实现的营收为213.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7%。 除了手机,在芯片领域,海思在受到美国制裁的冲击后,高通和联发科就联合挤占了海思的市场。为了断臂求生,在2020年华为将荣耀分拆出售,而今年荣耀新发布的手机荣耀V40,就开始使用联发科的天玑1000+芯片,而在此前荣耀一般使用的都是海思麒麟系列的芯片。 从这些事件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让国货真正的崛起,还是需要加快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进口替代,力争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毕竟如果只是疫情导致的“断链”那还是可控的,但是由美国实施的技术制裁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断链”则是更为持久的。在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国货都不能实现自主独立,就更难做到打败进口货,实现真正的崛起了。 所以在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我国提出了既要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也要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要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而针对这次“缺芯”的问题,国家和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要建设自主的芯片产业链。近期工信部就准备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而委员单位则是包括了海思半导体、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以及清华、北大、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国家的领导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自主化的推进会进一步加快。 可以预计的是,此后国内制造业企业会处于新一轮转型升级期。在国内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都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上同步发力,弥补现有的技术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从而推动国货的进一步崛起。
有消息称,苹果计划在明年9月发布首款APPle Car,这个消息预示着苹果的造车计划比预计的提前了两年。此消息一出,特斯拉应声大跌6%。 苹果为什么要造车?其实就是想延长产业链。随着智能手机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苹果也面临着产品迭代的天花板和同质化竞争的尴尬境地,特别是当5G手机这波换机潮过去以后,苹果拿什么来继续“吸粉”是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而汽车则不同,虽然传统车企的净利润率在不断下降,但造车新势力却将新能源汽车打造成不再是代步工具的新兴前沿数码消费品,比如特斯拉就是一个移动的数码消费终端。 当传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和其它外设进入行业天花板的时候,苹果也在思考如何让自己这个庞大的身躯向新的领域突破,拥有长产业链和高产值的汽车制造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现在的新能源智慧汽车已经颠覆了传统认识,成为各方垂涎的目标。我们看看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营收87.71亿美元,净利润却只有3.31亿美元,但其市值却达到6160亿美元,苹果同季的营收是647亿美元,体量是特斯拉的近8倍,但其市值却只有特斯拉的3倍多。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对这两个世界顶级数码消费玩家的态度。 当然,苹果要造电动车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是设计优势,苹果所有的产品都不是自己生产的,它只负责设计,由产业链其它企业代工,所以它能很快速地切入电动车制造领域,因为它只需要设计。整个电动车产业链非常成熟,能给特斯拉代工的也能给苹果代工。其次是品牌优势,目前所谓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主要靠的是炫酷的设计和各种智能功能的堆积,而这些都是苹果的强项,它可以很容易让全球数十亿果粉喜欢上自己的新能源智能汽车,要知道这个产值的转换空间巨大。第三是苹果越来越强烈的控制欲,从现在的手机芯片到苹果整个生态布局,需要再控制一个产值空间够大的市场来满足未来的发展,汽车是个很优质的赛道,而特斯拉其实也为苹果试出了一个市场,但它不能再等了。 那么,我们又要思考为什么华为不造车而只用ICT(信息、通信和技术)去让其它品牌的汽车做得更好?道理也很简单,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苹果也好,华为也罢,都看到了新能源智慧汽车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华为现在还真是力有不逮,就像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也不是一开始就一马当先,而是从系统集成做起,慢慢切入,默默地后来居上,但核心技术如芯片等仍受制于人,被人“卡脖子”。因此,华为现在不可能大刀阔斧地造车,条件还不成熟,必须在车用ICT领域先耕耘一段时间,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再寻找好的机会。 实际上,华为这么做也是在走苹果一样的路,苹果也不是一开始就和特斯拉面对面竞争,让特斯拉先去冲锋陷阵,即便特斯拉成功了也算给自己拓展了市场空间。既然未来的新能源智慧汽车是一个宽阔的优质赛道,那谋定而后动也不失为良策。
华为正在不断加码汽车业务。12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华为首次发布了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为融合感知产品部总经理段忠毅表示,目前华为已经建立了第一条车规级激光雷达的Pilot产线,按照年产10万套/线在推进,以适应未来大规模量产需求。此外,基于场景分析,华为设计、开发了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产品,可以实现城区行人车辆检测覆盖,并兼具高速车辆检测能力,更符合中国复杂路况下的场景。 据了解,华为激光雷达产品的研发始于2016年,经过半年的调研明确了方向,要做一款高性能、车规级、能够大规模量产的激光雷达,基于此定位,激光雷达团队启动“爬北坡战略”。 当日,北汽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极狐HBT谍照曝光,据ARCFOX极狐官方信息显示,华为此次官宣的激光雷达,正是极狐HBT所量产搭载的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产品,伴随华为车规级激光雷达的亮相,搭载华为3颗激光雷达的极狐HBT成为量产第一车。 由于美国的打压,今年下半年华为手机业务因为芯片短缺受到很大影响,不得不出售荣耀品牌。作为业务填补,华为加快了在汽车领域的研发。今年7月,华为HiCar正式上线,HiCar是华为提供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据日前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公布的数据,华为HiCar已经与超过20家车厂、150多款车进行了合作,2021年计划预装超过500万台车。 8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多项专利信息,包括“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交通信号灯的识别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智能车”。其中,“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的申请日期分别在2017年6月和2017年4月,公开日期均为2020年8月。 10月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品牌“HI”亮相。“HI”品牌以全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汽车制造商们开展深度合作,包含一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以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等五大系统,此外,“HI”还拥有AOS、HOS、VOS三大计算平台。 11月,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出一份名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的内部决议文件,签发人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这项决议主要内容有两点: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合并至消费者业务BG,统一由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挂帅;重申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做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在产经观察家丁少将看来,对于因手机业务受冲击而面临下滑的消费者业务来说,华为汽车相关的软硬件技术方案以及周边产品的加入,是强有力的补充,但短期来看,华为还是不太可能自己做汽车,仍是以方案商的身份与车企合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