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济南12月10日讯 12月8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在北京举行,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胶东半岛五市共同推介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其联合编制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思路》《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方案研究》提出,打造国际海洋创新中心、中国经济新增长极、黄河流域开放门户三大战略定位。 “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点,持续推进胶东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享、开放合作共赢、环境共保联治和要素高效配置,全力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书坚说。 由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组成的胶东经济圈,拥有3200万人口,经济总量占山东省的四成。自今年年初山东省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五市携手并进有了清晰“作战图”。5月份,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吹响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创新创业、文化旅游等12个发展联盟相继成立,金融服务、行政审批等16个合作协议签署完成。 五市交通运输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先期明确了2020年12个重大项目,协同加快推进。目前,潍莱高铁、文登至莱阳高速、济青高速中线等7个项目加快推进,潍烟、莱荣高铁也于不久前启动征地拆迁工作。 五市作为港口城市,海洋是共同的底色和驱动力。自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以来,通过规划“一盘棋”、资源开发“一张图”、管理服务“一张网”,实现了四大港口集团之间集装箱航线的直达直航。 产业一体化是胶东经济圈的重要支撑。在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参与下,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正在五市之间加速流动,实现集聚和共享。作为海洋科研创新高地,青岛正成为五市海洋产业的孵化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与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在海水养殖、藻类养殖、水域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了合作。 青岛着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海尔卡奥斯成为推动五市产业协同的重要载体。5月份以来,烟台市与卡奥斯达成战略合作,围绕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等展开深度合作;威海市牵手卡奥斯共建渔具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我们将用市场的逻辑谋划、用资本的力量推动,搭平台、建生态、优环境,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加快集聚,承担起推动活跃黄河流域乃至更大范围的北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说。
近日,江苏苏州吴江区交出前三季度区域经济运行“成绩单”,一串数字颇为亮眼:1月份至9月份吴江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7亿元,同比增长6.5%,工业投资166亿元,同比增长17.2%,实际使用外资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7.4%。 “我们在江苏省率先举行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及时出台‘吴惠18条’等惠企政策,累计兑现112.1亿元各类优惠政策,减免社保10.7亿元,确保经济运行质效提升。”吴江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从年初至今,吴江区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示范区形象加速展现。 产业项目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吴江区梳理排定示范区建设年度重点工作143项,其中136项取得实质性进展。京东方创新中心、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园、中车绿地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等项目签约,总投资1346.8亿元的102个项目集中开工。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创新上,加快推动城市和产业双优融合更新,探索存量转型路径;携手青浦、嘉善打造“C位长安”政法协同品牌;积极承接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溢出效应。吴江区正在推进14项重点改革任务,积极把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强化生态共保方面,吴江区制定实施了太浦河“沪湖蓝带”计划、“联合河长制”,加快推进美丽湖泊群、大运河文化带、太湖百里风光带等生态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比例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吴江区还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沪苏湖铁路,年内开工通苏嘉甬铁路,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 深化教育、医疗、政务、文旅等方面合作,成立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江苏研究中心,合作共建上海—吴江医疗卫生数据共享信息化平台、“云链通”产业供需平台、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专窗各区镇全覆盖,建立运行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体系。 “示范区建设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表示,吴江将作好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深化改革开放中的“先遣队”和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全力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江苏窗口、苏州窗口。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今年以来,多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向纵深推进,相关政策接踵出台,一盘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统筹联通国内国外的发展大棋局正在盘活。 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流动 今年5月,京津冀诞生全国首部区域协同立法。京津冀版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在框架结构、监管措施、行政处罚上协调一致,而且三地同步实施。 今年7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公布了新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准入标准,实现了全国首个产业发展导向、项目准入标准的跨省域统一。 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入推进,除了立法、标准等加快协同之外,还有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迅速推进,围绕中心城市的大都市圈空间规划也接连出炉,为区域一体化建设不断添薪续火。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我国大有潜力。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一些新趋势。要立足扩大内需,推进区域产业、城乡、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事实上,国家和部委层面已经先后出台了多方面的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等先后推出。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所所长蔡玉胜表示,区域一体化发展本质上就是要素的充分流动与融合,应大力推动区域交通路网体系的快捷通达,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市场。 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初秋时节,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偏坡布依族乡,游人不少。“偏坡这几年的旅游发展越发红火,我们家的客房还不到周末就全部订满。”偏坡乡偏坡村村民王祥远开心地表示。 曾经贫困的偏坡因为旅游业得到发展而走上了致富之路,这并非个例。得益于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从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不断推进,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蓄势发力,中国高质量区域发展布局日渐清晰,多个经济增长极齐头并进。 区域协调发展规模效应在今年经济复苏中体现尤为明显。以占全国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长三角地区为例,今年长三角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经济复苏步伐快,江苏、安徽和浙江上半年经济增速均已转正,上海经济二季度也实现正增长。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看来,区域集聚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有力增长的支撑,通过激发区域活力,进一步带动、辐射周边发展。 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9月份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为区域经济发展指引了新方向——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未来区域布局要更好地组合国内优质要素资源,使中国成为全球优质要素的聚集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 种种开放新举措正在建立衔接:国务院批复在北京、安徽、湖南新设自贸区。北京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湖南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安徽处于长三角区域,这有助于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作为我国外商投资的主要聚集地、自贸试验区的主要承载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实行更高水平开放,营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集聚国际的高端要素,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推出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10项税收征管服务措施,与去年11月推出的16项税收服务举措构成“16+10”长三角一体化税收支持体系,通过提升税收治理效能,助力长三角税收一体化步伐持续迈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融合: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更便捷 2019年5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三地税务部门主动作为,努力做好税收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的示范和标杆。三地通过“一扇门、联合办、跑一次”纳税服务,让纳税人尽享退税一体化的快速度。 今年7月27日,上海菩森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向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税务局提出了预缴税款退税业务申请,仅用2天,1.3万元退税款就已经退回企业账户。8月26日,上海凯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体验了新推出的长三角跨区税源登记申请新流程,成为江苏吴江首家体验该项目的公司。“我人在上海,不用出门就能完成吴江的税源登记,现在长三角跨区域税源登记太方便了。”公司财务负责人程艳丽感叹道。 上海香海织带机械有限公司在江苏吴江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负责人汪剑平近日也接收到了税务部门的首批4类15项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清单信息。同样跨区域来此布局的企业还包括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和2009年南玻集团在吴江先后设立了两家子公司,企业的成长与日益紧密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息息相关,税费优惠政策的扶持使得南玻集团在吴江一直扩大产业规模,10年时间里,两家公司销售额实现了从5亿元到24亿元的跨越式增长,近3年,两家公司累计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减免7992万元。加上增值税下调税率、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等优惠,2020年预计能享受优惠近3400万元。 统一:税务执法一把尺标准更规范 在长三角区域,跨省市税务执法怎么统一?近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宁波税务部门全面执行统一的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和申报、发票类统一处罚裁量基准,既是国家税务总局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首批16项措施的重要落地举措,也是全国首次对跨省市税务行政执法行为裁量权实现“同事同罚”、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首次统一了跨省市税务执法裁量基准,实现区域内“执法一把尺子、处罚一个标准、行为一个准绳”。 嘉善一家餐厅的法人祖先生表示:“有时候因为工作太忙,疏忽大意导致漏报,‘首违不罚’清单的执行,给了我们一次及时修正和弥补的机会!”《“首违不罚”清单》明确了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事项、未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未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未按规定开具发票和税收票证等18项“首违不罚”事项。对上述税务日常管理中发生率高、危害不大、容易纠正的税务轻微违法行为,当事人在一年内首次违反且情节轻微,能够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体现了宽严相济、罚教结合、包容审慎的现代监管理念。 “别看一次罚款金额就50元、100元,影响可不小。前阵子我们刚刚通过‘银税互动’成功申请到了贷款,如果存在税收违法行为并受到处罚,进而影响企业信用等级,可能就无法顺利享受贷款政策了。”谈到清单出台,嘉善县某木业公司的法人陈先生由衷称赞。“执法标准一体化不仅体现在税收规范的统一,还体现了对市场主体的包容和善意,是政府部门落实中央“六保”精神的有力举措,尤其是给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营商环境,激发创业热情。” 高效:纳税申报网上办流程再简化 目前,在长三角电子税务局办税专栏,已集中推出16项征管服务和5项“一网通办”措施。纳税人可根据相关提示操作,自主办理多个办税事项。 在上海首次探索推出的税种综合申报,将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的纳税期限由原先的按月申报统一为按季度申报,并在电子税务局将各税种申报进行合并,实现“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 “今年以来,我们一共开具了700多份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以前外地的项目都要到当地大厅去预缴申报和核销,现在可以全程在网上办理了,节约了大量办税成本。”浙江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沈列感慨道,公司数千个建筑安装工程遍布全国各地,在实现电子税务局全流程网上办后,财务人员可以在浙江本地足不出户完成异地建筑安装劳务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预缴和反馈工作。 自7月1日起,长三角跨区税源登记业务办理功能在长三角电子税务局上线,支持长三角区域内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可实现跨区税源登记线上办理。跨区税源登记业务是指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在主管税务机关管辖范围之外发生取得房屋、土地财产产权的应税行为,或取得房屋租赁收入的应税行为,需要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为确认其纳税主体而到房屋、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信息登记的业务活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税收政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16+10”税收支持体系体现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统一的税收征管制度原则,增强了区域经济制度的统一性,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降低了纳税成本,降低了市场主体风险,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记者车柯蒙)
今年以来,光伏板块景气度持续提升,不少光伏企业迎来股价、业绩齐升,多家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年内光伏市场需求有望超出预期,行业进入景气周期。且近期市场热议的“十四五”新能源规划目标或将上提,这一预期更是对市场起到了催化作用,光伏板块大涨。 据兴业证券表示,如果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上调较大的话,光伏产业将不再是一个周期性产业,而是一个完全成长性的产业。国金证券认为,在行业基本面扎实、第四季度高景气大概率延续的基础上,光伏板块龙头股有广阔上涨空间。多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光伏企业密集公布扩产计划,全产业链扩产情绪高涨,光伏行业迎来扩产潮。 作为光伏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晶澳科技反应迅速,紧抓市场及政策机遇,不断强化企业规模和成本优势,积极推进扩产进程。据9月16日晶澳科技发布的公告,公司拟投资103.91亿元分别对硅片、电池、组件等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 公告显示,硅片方面,晶澳科技拟在宁晋县和“云南省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投资6.7亿元和58.3亿元建设拉晶车间、线切车间及仓储动力等建筑、购置单晶炉、线切及其他附属设备,投资建设“年产1GW拉晶及5GW切片项目”以及“年产20GW拉晶及切片项目”。 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20GW拉晶项目在未来3年陆续建设投产,拉晶产能稳步释放,对公司资金不会带来过大压力”。 电池产能方面,晶澳科技计划投资14.7亿元新设越南项目公司建设“年产3.5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并在扬州投资17.2亿元新建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年化产能6GW高效晶硅电池生产线。 组件方面,晶澳科技拟于越南利用现有土地,新建年产3.5GW高功率组件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年产3.5GW高功率组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亿元。 与此同时,据晶澳科技当日另一份公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东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海晶澳”)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特能源”)达成战略合作,东海晶澳及其所属集团公司下其他公司计划于2020年10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及其下属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9.72万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吴利乐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大举扩产,既是基于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因目前经营稳健向好的局面。晶澳科技本次产能再升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此外,与新特能源长单采购协议的签订,对于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晶澳科技在光伏产业中的市场地位。” 武廷栋表示,“上述项目的投资建设符合公司未来产能规划的战略需要,有利于公司补齐供应链短板,完善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提升高效产品的产能,满足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一体化盈利能力”。 业内观点认为,当前光伏市场进入组件技术迭代和供应链价格上涨的行情中,随着供给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一段时期内,供应链各环节势必受到企业一体化布局影响,面对光伏市场变动,一体化布局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晶澳科技能够有效抵御需求波动的风险,同时,一体化战略下公司成本优势更加明显,盈利能力更强。公司的经营效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韧性很足,长期看公司经营效率将持续提升”。 “2020年是光伏行业走向平价阶段的最为关键的一年,是全面实现平价上网承上启下之年,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异常活跃、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一年,可以肯定的是,一体化布局将加速行业洗牌,以晶澳科技为代表的巨头企业将趋向强者恒强。”上述分析师谈道。
9月9日,北控城市资源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北控城市环境服务,中标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主城区环卫一体化和市场化作业项目(第二次),估计合约总值约15.65亿元人民币,估计年收入1.76亿元人民币。 根据招标内容,北控城市环境服务将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中国江门市新会主城区部分区域的主干道及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并安排分类和运输到相关的处理厂或生活垃圾填埋场、公厕管护及粪便清掏处理、绿化养护等环卫业务。(张问之)
日前,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的评审会上,同煤集团北辛窑煤电一体化4×1000MW发电机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通过。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专家对报告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原则上一致通过。 据了解,北辛窑煤电一体化4×1000MW发电项目是同煤集团按照“36951”战略体系,着力打造的一座“绿色、低碳、环保、超低排放”的坑口电厂。电厂配套建设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六厂两站”固废处理项目,火电及新能源项目的风电、光伏发电打捆外送,真正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能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更好发挥煤电基地区位优势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