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28日早间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用于公司后续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公司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为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均包含本数),按照回购资金总额下限人民币3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人民币21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14,285,715股,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1.22%;按照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人民币6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人民币21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28,571,428股,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2.44%。具体回购股份的数量及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以回购期满或回购完毕时公司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和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准。
继线下试点之后,数字人民币线上使用再添消费新场景。 近日,万物云宣布已率先完成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对接工作,其用户已可线上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纳物业费。据了解,万物云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首批企业之一,同步开展这项试点工作的还有滴滴、美团、京东数科、银联商务、拉卡拉等多家科技企业及支付机构。 在内测环境下,8月下旬,深圳市金域蓝湾业主已完成业内第一笔通过数字人民币线上缴纳物业费的真实交易。万物云旗下万科物业面向广大业主的“住这儿”App上线数字人民币支付业务至今,已有28笔共计1.1万余元物业费通过该方式完成了线上缴纳。从12月15日开始,已正式向深圳万科麓城小区开放体验活动,通过“住这儿”APP每周可接受200名左右的业主申请。 目前数字人民币尚在推广阶段,此次万物云能代表行业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的线上使用,一方面是基于其贴近民生的业务属性,拥有大量的小额、高频、多元的业务场景,给数字人民币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数字化能力,能及时应对和响应数字人民币线上试点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据了解,万物云已有近千人的数字化团队,过往物业费缴纳等支付业务中已有超过7成是通过线上支付完成。 据万物云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人民币就是数字化的人民币,对普通用户而言,多了一种支付选择。虽然在线上使用的直观体验上目前与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差异不大,但是其使用最新的双离线技术,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而且,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和兑回并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减轻现有从电子钱包提现产生手续费的负担,且更具隐私性。对于物业行业而言,利用数字人民币可追溯的特点,在资金代管方面能严格限定相关费用的使用途径和数额,让相关费用如公共维修基金等做到专款专用、公开透明,“这将成为解决物业行业痛点的一个利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告,数字人民币将在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城市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开展试点,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扩展到其他地区。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试点城市的逐渐增加,除了线上电商支付、线上缴纳物业费之外,数字人民币的消费场景也会更加丰富。 “下一步,除了使用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缴纳物业费之外,我们还会在缴纳停车费、装修费用等相关线下支付场景上逐步实现覆盖。”该负责人介绍,随着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使用场景的逐步丰富和成熟,其在商写物业、城市服务中的应用场景也将一一落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40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调71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476。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2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405元,1欧元对人民币7.9402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737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381元,1英镑对人民币8.6996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9240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38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971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3801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326元,人民币1元对0.62088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1681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2963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22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170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362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4.5886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742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74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910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0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20662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58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5933泰铢。
试点首次增加线上消费场景,数字人民币落地脚步加快。这个“双12”对部分苏州市民来说有些特别,10万名中签者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生效,很多人在这个周末尝鲜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和此前深圳市试点不同的是,此次红包不仅可以在指定线下商户消费,还可以线上消费,部分用户经抽签后还有机会参与离线钱包体验活动。 虽然这只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常规性测试,但数字人民币试点功能屡屡升级,研发进展喜讯不断,数字人民币即将迈进大众生活,未来应用落地的脚步声正越来越近。 手机没信号也能支付 “关闭手机网络后也能付?”苏州市民陆女士好奇地用调成飞行模式的手机轻碰店家手机。发现手机屏幕上的人民币“飞”进对方手机之后,她惊喜地夸赞:“又便捷又快速,以后不用担心付款时信号不好了!” “双12苏州购物节”近日拉开大幕。作为购物节重头戏之一,苏州市推出了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发放了10万个总计20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陆女士是“十万锦鲤”中的一位。 11日中签结果公布当天,不少网友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中签页面。当晚,苏州市1万余户商家的结账台上摆放了数字人民币的二维码立牌,和微信、支付宝的二维码立牌并排摆放。 和此前深圳市试点相比有所升级的是,苏州市试点可由消费者“主扫”,少数人还有机会参与“双离线钱包”体验。双离线支付是指介质和受理终端都离线的情况下完成业务的一个过程,即使在无网或弱网条件下,用户交易或者转款时不连接后台系统,而是通过在钱包中验证用户身份、确认交易信息并进行支付的方式完成交易。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了《李伟东受贿一审刑事判决书》,因犯受贿罪,李伟东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李伟东出生于1956年3月,2007年至2015年任伊春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2016年3月退休。退休3年后,2019年4月被宣布调查。2019年8月1日被开除党籍,黑龙江省纪委当时通报:“李伟东理想信念丧失,纪法观念全无,毫无人民警察的职业操守,执法犯法,以身试法”。据判决书:2005年至2014年末,李伟东利用担任黑龙江省伊春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期间的职务上的便利,为高某等人在承揽工程、职务提升、索要欠款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上述人员给予的财物合计人民币12709304.94元。判决书显示:2006年10月,李伟东将由伊春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某(另案处理)向李伟东推荐的时任伊春市公安局五营分局副局长宋某(另案处理),调入伊春市公安局,之后收下宋某和张某共同送给他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房产一套(建筑面积为154.09平方米),产权办理在自己女儿名下,宋某则被提升为伊春市公安局森林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2011年,李伟东在办公室收受张某、宋某共同给予的人民币200万元,之后又将宋某提升为该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2005年年末,伊春市一林业局因违规采伐被伊春市公安局侦查,该林业局负责人梁某找到李伟东平息此事。之后,李伟东以伊春市公安局办公经费紧张为由,向梁某索要钱款。梁某分三次送给李伟东120万元。据判决书:李伟东供述,其部分受贿资金,分别交给了情人何某、陈某。曾给何某购买了一套住宅,还陆续交给何某炒股和使用的钱款共计1300多万元。法院认为,李伟东所犯受贿罪,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依法应予惩处。鉴于其主动坦白交代了部分办案机关不掌握的受贿事实,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图片来源:微摄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公布的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22.6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3.46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7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7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8.9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89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10.53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61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2.1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85万亿美元)。 2020年1月至12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206.3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9.99万亿美元)。
“感觉自己‘锦鲤附体’,非常高兴能参与到此次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活动中。”消费者王先生兴奋地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12月11日20时,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正式开启。《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吾悦广场(下称“吾悦广场”)的线下试点,在活动开启后一个小时内,吾悦广场一楼的京东之家内就有多位用户使用数字人民币结账付款,均达到了秒付款、无卡顿。 “感觉很不错,速度很快。”消费者张先生在完成一笔数字人民币付款消费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消费体验。 《证券日报》记者与多位消费者交流沟通后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对参与此次试点活动态度都非常积极,“第一时间把6家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都开通了,在使用感觉上并无明显差别。”上述消费者王先生对记者表示,“开通过程非常方便,没有非常繁琐的验证过程。” 苏州试点有多个创新场景 超万家线下商户参与 对于此次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的特色,苏州市相城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燕浩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此次共发放10万个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发放数量是深圳试点的两倍,在应用场景上,有一万余家线下商户参与。“同时,我们迎来了和京东数科的合作。也会有部分市民可以参与体验特色‘双离线支付’功能。” 他强调,此次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有多个创新场景,包括智慧停车、停车缴费基本上都在苏州相城区全面落地。 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开启之后,《证券日报》记者先后走访了多家试点商场及商户。在吾悦广场内记者注意到,商场门口有多个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宣传标识,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家门前则均摆放了易拉宝,墙上也贴有“欢迎使用数字人民币e-CNY”的标识,店内柜台上摆放着二维码小立牌及“碰一碰”感应标牌。 京东之家店长沈女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说,“作为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商户之一,我们已经准备了约1个月,京东数科工作人员对商家进行POS机改造及使用培训。其实使用上并没有难度,比之前更加方便快捷,我感觉不到一秒钟就完成支付了。” 京东数科数字人民币项目经理陆云瀚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自此前参与数字人民币项目以来,也在不断探索相应的技术。“我们不会重走一条新的体验道路,希望对于商户B端来说,保证用户的体验,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更好地和用户进行沟通交流。” 六大银行“齐登台” 均完成首笔交易 据了解,作为重要的运营机构,工、农、中、建、交以及邮储六大银行均参与了此次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同时均已成功完成了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首笔交易。 郭燕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六大行全面参与了此次苏州试点。“参与试点的银行机构,都在全力以赴的支持和配合。” 根据中签者苏州市民刘先生对记者展示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显示,以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港股00939)数字人民币钱包为例,在查看数字人民币钱包的操作页面中,并无银行卡号显示,仅显示钱包编号,日限额为10万元、单笔限额为5万元、余额上限为5万元。钱包内部设有存入钱包、转出钱包、交易明细、钱包升级、绑定账户、修改交易密码、忘记交易密码、注销钱包、查看钱包等9项管理功能。 而在另一位苏女士的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中,显示其数字钱包余额上限为1万元、单笔支付限额为2000元、日支付限额为5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为5万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数字人民币APP里六大行钱包下可开立子钱包,推送一些APP接入。 “在此次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支付过程中,京东成为首个唯一可以连接六大行的场景。”京东数科支付业务部企业支付产品部总经理彭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对于子钱包的特征,陆云瀚坦言,“保护个人隐私是开通子钱包的优势之一,对于像京东这样的APP来说是无法获得个人敏感信息的,可以保证用户的隐私不会被泄露。” “双离线”实现无网络支付 线上支付耗时仅0.5秒 作为此次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重要亮点,“双离线”支付功能备受外界关注,该功能可实现收付款双方均在无网络环境下完成交易。 12月12日11时,《证券日报》记者在苏州天虹商场采访到了刚刚使用“双离线”功能完成支付的陆女士。她表示,之前看到宣传,知道这个新功能,所以在付款的时候启动了手机飞行模式,特意体验了一下。“大概1秒-2秒左右就完成了支付,感觉非常好,很便捷,确实解决了没有网络就无法完成付款的难题。” 而收款商户也在无网络状态下完成了收款,三只松鼠(行情300783,诊股)店长马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店是在天虹商场地下1层,网络信号不太稳定,这个功能(双离线)对于商家而言挺方便。”他同时向《证券日报》记者展示了从12月11日20时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启动至12月12日11时04分,消费者在该店铺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的情况。收款设备终端显示,其数字人民币收款总金额为585.37元。 除了体验线下场景外,此次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首次接入了电商平台消费场景——京东商城,成为此次试点的重要突破。 京东数科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12月11日20时00分02秒,全国首单电商平台数字人民币消费诞生。据了解,这笔消费来自苏州的一位90后消费者,其在京东商城下单,并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支付过程耗时仅0.5秒。 而京东数科发布的苏州数字人民币24小时战报情况显示,京东场景有近20000笔订单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其中最大单笔线上支付金额超过1万元。 根据披露,在京东场景的首批数字人民币使用者中,男性占比超过女性,年轻一代成为绝对主力,80后、90后的占比总和接近八成。而出于对数字人民币这一新支付手段的好奇,有半数用户是在活动开启1小时内下单。 陆云瀚坦言,“在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中,京东商城是全国首个接入数字人民币并同时接入6家银行的线上电商场景。接到任务后,时间紧、任务重,暂没有任何参照物和可以借鉴的对象,我们正在开辟一条道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也有多位分析师认为数字人民币距离大面积普及仍有一段距离。 “此次苏州数字人民币试点结合‘双十二苏州购物节’开展,开放度高,参与人群和商户范围更大。在试点不断成熟的基础上,未来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并且不断覆盖日常M0使用中的各个场景。”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数字人民币试点正在有序推进,正式上线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按照央行口径是按原计划进行,真正上线的时间点并不明确。”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对记者表示。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也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数字人民币试点是推出数字人民币之前所必须要做的工作,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离真正上线不远了。数字人民币真正落地还需要很多条件,包括法律法规的配套、社会广泛的认知和支持、各部委的协作、央行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储备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配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