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各类周期性资产大涨,尤其是有色和某些粮食大宗,上涨幅度非常疯狂,给生产型企业带来较大的困扰。人民币升值虽然相对平稳,但半年来升值幅度太大,给外贸企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些资产价格上涨的背后,基本面的供需因素影响是一方面,但从现在的波动形态来看,最主要的推手是游资的炒作。 图1.铁矿石的上涨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疫情以来,全球货币大放水将达到30万亿美元(美银美林估计)。中国2020年社融增加也近40万亿元,远远超出2009年的“四万亿”,完全可以用货币大洪水来形容。 图2.主要发达经济体资产负债表疯狂扩张 在疫情在中国外的其他国家还没有得到控制、实体经济还没有恢复的情况下,这些资金已经异变为金融资本、投机资本,在金融市场上赚取投机利得,而不是像产业资本那样投资实体经济。随着未来疫情防控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经济复苏难以保证,新的放水预期也日益浓厚。当前游资最怕的事情变为:在新的一轮货币大放水来临之时,手头没有对冲的有效资产。“优质资产荒”导致过去被巴菲特称为骗局的比特币,也成为华尔街机构投资者争抢的对象。 图3.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另类资产疯狂上涨 对于逐利的国际国内游资来说,当前可能是历史上超买、炒作人民币资产的最好时机: 1,中国是全球大疫情肆虐下唯一疫情可控的净土。类似病毒大洪水下的诺亚方舟。 图4. 以中国为主的儒家文明圈在疫情防控中表现较好 2,全球主要经济体长时间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只能靠印钞机维系住需求和金融市场,供给侧的大部分紧缺物资只能依靠中国制造。(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外贸企业的海外家居、纺织及其它日常用品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半年后)。 图5. 疫情期间家电产品出口激增 3,中国是今年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第4季度中国零售市场规模反超美国。 图6. 中国零售市场第一次反超美国 4,疫情更加凸显中国完整产业链和雄厚基础设施的优势。最近一段时间,苹果印度代工厂发生大规模骚乱,说明了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中国制造那样的“制造业文化”。 5,全球央行已经失去节制,只有中国央行还相对保持着定力。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扩表近一倍,国债收益率平均水平已经接近为零,负利率债券已经创记录的达到1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十年国债收益率竟然还长期维持在3%以上。 当然,今年中国宽松程度也不低,但主要依靠的是商业银行系统(国有银行,窗口指导的体制优势),依靠信用派生货币。 图7. 除了中国,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在大肆扩表 图8. 中美国债利差又创最近几年历史新高 6,中国正在推进更大范围的金融开放,虽然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制约,但是金融开放和金融市场化的步伐没有变。 7,资本市场切实推动注册制改革,整个会计、法律、信息披露等规则正在加快与国际接轨,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更好的配套便利。 8,特朗普下台,拜登胜选,虽然当前关键时段拜登仍然对华发出鹰派言论,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拜登上台对中美关系是利好的。虽然中美关系回不到了从前,但是民主党进步主义的国际竞争规则会更加透明,更加富有确定性。 等等诸如此类。然而对追求利润的游资来说,现在超买中国资产的动力很简单:套利,赚钱。 图9. 2020年8月至今,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达6.1% 简单来说,如果从美国信用市场以近乎零利率的成本借得一笔资金,转手购买中国的国债,无风险利差高达3%。如果购买时机合适,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收益,总收益率可以达到10%+! 10%的近乎无风险收益!在当前全球低利率、资产荒的背景下,这样的收益多么诱人。如果再加一点杠杆和风险,那么收益更加可观。要知道,今年中国偏股型的公募基金收益率中位数超过40%。 图10. 疫情期间和美国大选后外资继续增持A股 有人说外资进来购买我们的金融资产,为我们的实体经济提供融资,为一些缺钱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并形成资本账户的顺差不是更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资本类账户进入的外资,分为两种,一种是投资实体经济的产业资本,即我们通常说的FDI,它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以及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就业和税收;另一种,则是完全以短期利润为目的的游资,来也匆匆,吹起巨大的泡沫;去也匆匆,留下一地鸡毛。这个教训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前,全球游资正在利用货币水位差从人民币资产上疯狂套利。当然,这些国际投机资本并非没有成本,最主要的成本是中国外汇管制成本,即使赚得盆满钵满,但短期内也很可能难以变现流出。 然而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对外金融开放、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游资今年汹涌涌入,而且可能会继续涌入。同时,也会通过地下钱庄和虚假贸易等暗渡陈仓。最近人民币强势大升值,实际上也是从汇率上在反映这一倾向(人民币当前也是国内外游资炒作的重要标的)。 当然,外资和热钱进入中国投机套利的现象,并没有违反市场规则(除了地下钱庄的游资),因为市场本身就是通过套利消灭超额收益而形成均衡的。资本的本性也是套利。 但是,对于金融监管部门,当然也有自己的公共目标,那就是维护金融稳定。因此,就需要对当前的国际游资趋向密切关注,在强化合规监管的同时,还是要在市场上消除人为的无风险套利机会(比如中美利差,人民币持续升值)。更为重要的是,要不忘深化改革的初心,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能更多的吸引真正来投资实体经济的FDI,而不是那些只会兴风作浪的游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7日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62,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45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2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62元,1欧元对人民币7.924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712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330元,1英镑对人民币8.7680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567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030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996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3310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133元,人民币1元对0.62170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347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3271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5.86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20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398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5.2655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406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94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935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79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1941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252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6179泰铢。
天眼查APP显示,12月15日,上海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增加至500万人民币,增幅为400%。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陈韬,由今日头条有限公司100%持股,疑似实际控制人为张一鸣。
徐骏 作(新华社发)继10月在深圳发完数字人民币红包后,中国人民银行又将红包投向了苏州。12月5日,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开始预约,面向符合条件的苏州市民发放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全国落地试点场景已经超过6700个,未来还将进一步丰富。测试离线支付此次中国人民银行为苏州消费者准备了10万个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无论是总金额还是红包数量,都是深圳的2倍。红包能用在哪儿?此次发放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与“双12苏州购物节”活动相结合,可在苏州指定的近万家商户使用,涵盖商场超市、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生活服务等类别,覆盖全市各板块核心商圈及重点商超。苏州还首次引入了线上消费场景。京东商城支持消费者在线上购买自营商品时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成为试点中首个接入数字人民币的线上场景。此外,京东还与苏州市相城区联合打造了数字人民币特色支付场景,收货地址在苏州市相城区的市民可使用数字人民币货到付款,足不出户即可体验数字人民币的便捷支付服务。苏州消费者还有机会体验离线钱包,这也是此次活动的一大新亮点。“这意味着此次试点活动中,在无网环境下,客户可使用具备数字人民币离线支付功能的App,通过手机‘碰一碰’完成转账或者支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说。“引入线上场景和测试离线支付都非常重要。线上场景的扩展更有利于数字人民币未来进一步推广和运用,而离线支付是数字人民币区别于其他移动支付手段的特征之一,更能凸显其优势。”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扩大试点范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向在深圳的个人发放5万个共计1000万元的“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这是数字人民币试点以来首次大规模“公测”。截至活动结束,累计47573人领取了红包,占总中签人员的95.15%;使用红包支付业务量62788笔,红包支付金额876.4万元。为支持试点期间数字人民币的流通使用,深圳市罗湖区辖内共3389家商户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包括商场超市、生活服务、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等四大类。深圳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开立银行为工、农、中、建四大行,此次苏州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董希淼建议,未来可适当扩大测试银行范围,将参与测试的银行扩大到全部六家大型商业银行之余,也让中小银行参与进来。除了深圳和苏州,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公告,数字人民币还将先行在雄安、成都以及未来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对此,董希淼建议,可有序扩大试点测试城市,一方面可增加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京津冀、长三角等数字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另一方面可增加兰州、乌鲁木齐、拉萨等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西部城市。丰富应用场景未来,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丰富。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落地试点场景6700多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12月7日,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支付场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并结合银联商务的现有业务场景,基于数字人民币特性和钱包生态体系,共同促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与京东数科、滴滴出行等多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建设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生态体系。董希淼指出:“可进一步丰富测试场景,大力加强与各方合作,加快数字人民币功能创新,丰富线上、线下场景应用,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金管局正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究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技术测试。未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场景的应用同样值得期待。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指出:“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地区的使用已十分常见,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流通中的现金,其使用会为两地游客带来更大便利。虽然数字人民币推出尚无时间表,但相信它将来会为需要进行跨境零售消费的两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支付方式选项。”(记者 徐佩玉)《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09日 第 03 版)
构建以中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举措。这既是应对国际环境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举措,也是转换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内在要求。值此之际,2020年11月15日,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国家等15国正式签署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的签订将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大机遇。本文将从贸易、金融、开放、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RCEP实现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 贸易层面:结合RCEP重塑产业链 截至2019年,东盟10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截至2017年,RCEP区域货物和服务出口占全球比重的26.1%,高出美加墨区域11.8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亚洲区域内贸易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而欧盟则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RCEP区域内关税障碍的解除、区域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有利于东亚区域内产业链的重塑。 我国政府与企业应抓住全球产业链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可能发生调整(缩短与区域化)的时机,借助RCEP的签订,加强与中日韩及东盟10国间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中国在亚洲产业链中的核心位置,尽可能维护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 在强化产业链核心位置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发挥两个“雁阵模式”优势:一是国内的“雁阵模式”,即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为雁头,以中三角与西三角为第二梯队,以国内其他区域为第三梯队的次序发展模式;二是以中日韩为雁头,以东盟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对发达国家为第二梯队,以“一带一路”沿线欠发达国家为第三梯队的次序发展模式。RCEP的签署为“双雁阵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双雁阵模式”的构建既有助于强化中国在亚洲地区三链(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核心地位,也有助于提升亚洲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与自生能力。 金融层面:在RCEP范围内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RCEP有助于增强东亚内部伙伴国的贸易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东亚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和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将会降低东亚国家对美国和欧盟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地,美元、欧元和英镑在亚洲的货币地位将会受到影响。 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来看,2010—2015年,中国通过鼓励跨境贸易与直接投资的人民币结算、大力发展以香港为代表的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中国央行与其他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的旧“三位一体”策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从2018年起,中国已经开始转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策略。新策略也可以概括为“三位一体”,包括大力发展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计价货币地位、向外国机构投资者加快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以及在周边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对于人民币的真实需求。人民币的新“三位一体”策略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加稳定、更可持续地发展。 将RCEP与新“三位一体”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相结合,有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体表现为,第一,推动RCEP内部的跨境大宗商品交易所建设,并将包括人民币在内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来增强人民币的计价货币功能。第二,通过RCEP实现中国积极参与甚至主导的东亚产业链重塑,有助于培育人民币真实需求。第三,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与RCEP结合起来,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此外,新“三位一体”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也可与上述“双雁阵模式”构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贸易与金融目标的相互联动和相互促进。 开放层面:将RCEP与中国自贸区自贸港相对接。 东亚区域有劳动力和资本优势,RCEP的签订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具体表现为,其一,RCEP区域有人口存量和人口红利的优势。从人口规模来看,截至2018年,RCEP区域人口占全球比重为29.7%,分别超出欧盟(6.7%)和美墨加(6.5%)23.0和23.2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看,截至2018年,RCEP区域拥有全球31.6%的15—64岁人口结构,分别高出欧盟(6.7%)及美墨加(13.2%)区域24.9及18.4个百分点。其二,RCEP区域有资本优势。截至2018年,RCEP区域的FDI净流入占全球净流入比重为38.3%,超出美墨加区域10个百分点。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投资都在RCEP范围内。 下一步,可将RCEP与中国自贸区自贸港有机结合起来。中国超过一半的省与直辖市已经建立了自贸区或自贸港。在自贸区自贸港下一阶段建设方面,需尽快夯实各自的内涵,结合各省市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对接RCEP区域相邻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出台具有鲜明特色的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方案,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例如,与日韩较为邻近的自贸区自贸港可以通过与日韩政府及企业的技术合作,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与东盟较为邻近的自贸区自贸港可以通过与东盟国家的生产合作,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自2018年年初至今,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加速开放,有助于引入更多高水平的参与者、更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拓展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也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此外,RCEP的签署也会催生东亚区域内更高层次与更新形式的金融合作。 然而,近年来中国市场也越来越体会到跨境投资大进大出对国内资产价格与金融稳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同时,也应积极监测与防控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在国内金融市场加快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央行仍有必要保留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以防止跨境资本大进大出加剧国内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机制层面:进一步加强新兴市场国家主导的多边机制建设 作为全球化的受益国之一,中国应该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充分利用好现有国际多边机制作用,例如联合国、G20、WTO、贸发会议、IMF、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巴黎协定等;另一方面,继续推动由中国政府倡议的新多边机制建设,例如RCEP、“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在后者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吸引民间力量参与,提高市场化程度。此次RCEP的签署,赋予了东亚国家更多的自由裁量权。未来的区域内部经贸问题可不用交给WTO仲裁,通过内部机制就可以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也表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秩序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文原发于《中国社会科学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20,较前一交易日上调42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2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20元,1欧元对人民币7.910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794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276元,1英镑对人民币8.7206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44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95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856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3310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007元,人民币1元对0.62334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293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3211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5.8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240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436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5.563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55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411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858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84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1945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461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6164泰铢。
图片来源:微摄 文章来源:央行 2020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7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约300亿元,达到发行量的3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常态化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不仅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流动性管理工具,而且带动了境内金融机构、企业等其他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近年来,在离岸市场发行的人民币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不断增加,发行方式和发行地点日益多样化,表明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对于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