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4日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507,较前一交易日上行85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592。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2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507元,1欧元对人民币7.956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308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510元,1英镑对人民币8.813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724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326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107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352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916元,人民币1元对0.62091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3570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3175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72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07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268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4.8869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144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55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895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75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18879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373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6088泰铢。
(原标题:势不可挡!金价创8年新高,逼近历史峰值!负利率之下金价要涨到哪里?分析师这样看……) 5月15万,国内沪金主力合约报393.60元/克,已经创了8年新高,距离2011年9月该主力合约创下的历史最高价398元/克,仅剩一步之遥……全球经济疲软 避险情绪升温3月中旬以来,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国际金价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带动国内期货市场沪金持续走高。截至5月15日,沪金主力合约近两个月已累计上行约60元/克,涨幅超过18%。2008年以来沪金指数周K线走势图截至5月15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6月黄金期价14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3.2美元,收于每盎司1754.1美元/盎司,涨幅为0.76%,这已经是连续4天上涨。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疲软仍是推动金价上行的主因。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董事长徐阳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4516244例。同时,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最近一个报告期内,初请失业金人数总计接近300万。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达到298.1万,使冠状病毒危机以来的总初请失业金人数达到近3650万,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就业流失。这些对于黄金而言都是利好消息。此外,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警告称,疲弱经济成长将“延长一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WHO)一名高级官员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永远不会消失”,反而可能呈现类似于艾滋病的状态。而在韩国,首都首尔出现了新的病例。这一事态发展引发了人们对该国出现第二波疫情的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暂不考虑负利率,引起美股倒V走势,VIX恐慌指数再度上升,市场避险情绪有所提升,这也导致美联储直接购买债券担保的ETF防止流动性再度陷入紧张,黄金受益走高。”光大期货贵金属分析师展大鹏认为,实际上黄金本轮反弹仍直接受益于美联储无限量QE计划,这意味着美股一旦企稳以及疫情拐点后的经济逐渐重启预期将会成为黄金上行的阻力因素。金价是否有望突破历史新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全球主要央行纷纷购买黄金以多元化其资产结构,加之央行实行量化宽松以及通胀上升,2011年金价创下纪录高位,最高飙至1920.8美元/盎司。如今,国内期金价格已逼近2011年历史高点,黄金历史高位是否有望被突破?卓创贵金属分析师张伟表示:“近段时间,全球围绕重启经济陷入矛盾。西方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其长时间隔离压力山大。尽管各国已经采取了数轮紧急救助,并派发消费性现金,但是随之而来的失业率剧增,滚雪球式的债务增长以及救助效果的杯水车薪,令各国政府对重启经济显得迫不及待。但是重启经济的尝试并不理想,疫情的反复和各国战疫进程的差异,导致全球经济前景持续处于悲观氛围中。货币、财政宽松措施仍有力所不及之处。当前控制疫情仍是首要之选,紧急救助措施应该向遏制疫情方向加大倾斜。检测不足仍是困扰全球疫情形势的普遍现状,这也表明了此前的宽松措施并未直达病灶。”张伟认为,鉴于全球经济重启受阻,市场避险需求再度抬头。投资者在美元、政府债券、股市、黄金等资产中权衡。出于对全球流动性的考虑,美元仍是首选,毕竟全球物资贸易仍以美元为主要结算手段。但是美国糟糕的抗疫表现和经济下滑风险,限制了美元的需求潜力。全球负利率预期和疯涨的债务,也令政府债券不再“真香”。于是就有了近期金价的再度回升。但国际金价受制于美元结算,表现平平,而国内金价则受人民币兑美元走弱影响而表现坚挺,直逼期货上市以来极值,差距已经缩小至每克5元左右。就目前的情形看,短期内全球经济重启仍会面临较大考验,美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然居高不下,中美两国近来贸易方面嫌隙不断,也削弱了本就孱弱的经济复苏。即便当下全球货币、财政刺激措施不断,但未来经济风险出清仍然需要时间,因此金价仍将呈现上涨趋势,刷新历史极值值得期待。徐阳表示,长期而言,投资者可以预期金价将上涨至数倍于当前价值,但他们不应指望贵金属会在短期内突破。金价似乎将在较高水平上进行盘整,在一次令人不安的小幅回调中,所有疲弱的手都被甩开,然后下一波将上涨至1800美元,然后达到1920美元历史高点。一旦黄金持续性突破1920美元历史高点,它就可以轻松再涨几百美元。不过展大鹏提醒认为,从目前已有的美国疫情状况推导,节点很有可能在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初,因此短期对黄金仍然是有利的。技术面黄金意欲突破近期的楔形震荡整理平台反身向上,反馈出市场对黄金的继续追捧情绪,关注金价在前高附近的表现。投资者需要担心的是,如果美股回调再度引起市场恐慌情绪,则黄金可能重演3月初的抛售行为。 中信证券近期研报认为,全球主要黄金ETF持续增持,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周四发布数据显示,4月全球黄金ETF总持仓增至3,355吨,创历史新高,随着全球央行持续放水,市场流动性宽松预期持续,预计金价或将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黄金板块走势。安信证券分析也表示,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以美联储为主的全球央行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从美联储4月议息会的表态来看,预计其宽松政策将维持较长时间,直至经济出现恢复。随着疫情逐渐消退、复工逐渐开启、先前大幅下跌的货币乘数逐渐回升,再叠加原油开始减产,通胀预期有望回升,在名义利率维持低位的背景下,实际利率将进入深度负值区间,金价有望创出历史新高,黄金股业绩弹性和资本运作潜力有望充分展现。 相关推荐 美国经济数据“苍白” 黄金突破1750关口创近七年半新高 金价要破纪录?ETF持仓量创新高 各国央行还在增持 金价创下8年多来新高 是否还有投资机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7日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62,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45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2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62元,1欧元对人民币7.924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712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330元,1英镑对人民币8.7680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567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030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996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3310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133元,人民币1元对0.62170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347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3271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5.86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20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398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5.2655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406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94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935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79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1941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252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6179泰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20,较前一交易日上调42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2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20元,1欧元对人民币7.910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794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276元,1英镑对人民币8.7206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44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95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856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3310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007元,人民币1元对0.62334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2934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3211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5.8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240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436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5.563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55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411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858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84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1945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461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6164泰铢。
投资要点 本轮工业品通胀上行,将主要以输入型通胀为主。疫情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大大提振了民众的商品购买力。与此同时,疫情下海外国家未能完全复产复工,中国出口型产业竞争压力降低,因此更多受益。除此之外,受美联储大幅降息扩表的影响,美元流动性泛滥,通胀的货币因素也不容忽视。 反观国内,在本轮工业品通胀上行期间,内需因素较难体现。地产方面,“三道红线”政策出台之后,地产企业融资受限,购入土地的积极性大大下降。明年二季度房企将缺乏新项目开工,地产投资存在下行风险。基建方面,导致今年基建持续不及预期的原因,明年上半年仍将部分存在,制约基建投资表现。 从传导路径上来看,美国对华输出通胀的主要途径有二:(1)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对美出口修复,需求端推动通胀上行;(2)美联储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超量上涨,成本端推动通胀上行。与历史类比,本轮输入型通胀更类似于2002年、2009年。同时考虑到2009年通胀周期中,内部因素也不容忽视(“四万亿”刺激计划),我们更倾向于将本轮周期类比于2002年。 基于布伦特原油价格的“单因素模型”,在明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在50美元/桶左右的中性预期下,计算得到明年5月份,中国PPI高点位于2.5%-2.8%左右,11月份PPI位于1.3%-1.9%。 风险提示全球新冠疫情变化,原油价格波动超预期。 报告正文 1、本轮通胀的宏观背景 近两个月,股市中周期品板块表现突出,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其背后反映了市场对于中国工业品价格(PPI)已经进入上行通道的主流判断,关于明年工业品通胀的话题逐步升温。 1.1 外部因素 我们认为,本轮工业品通胀上行,将主要以输入型通胀为主。正如我们在系列前序报告《明年美国通胀有多高?》中所提到的,疫情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例如今年3月份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给予每位美国居民1200美元现金补贴以及每周600美元失业补贴,大大提振了美国居民的商品购买力。 与此同时,疫情下海外国家未能完全复产复工,中国出口型产业竞争压力降低,因此更多受益。中国出口进入景气区间,9到11月中国出口增速分别同比增长9.9%、11.4%、21.1%,其中11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更是大幅增长46.09%。 除此之外,受美联储大幅降息扩表的影响,美元流动性泛滥,通胀的货币因素也不容忽视。5月份以来美元指数下跌约10%,美元快速贬值也推动了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铜、铝等有色大宗商品价格甚至上涨超过2019年水平。 1.2 内部因素 反观国内,在本轮工业品通胀上行期间,内需因素较难体现。地产方面,“三道红线”政策出台之后,地产企业融资受限,购入土地的积极性大大下降。11月百城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增速,于今年1月份后再度负增长。土地成交领先新开工大约半年左右,意味着明年二季度房企将缺乏新项目开工,地产投资下行风险明确。 基建方面,导致今年基建持续不及预期的原因,明年上半年仍将部分存在。由于疫情原因,今年专项债扩容较为仓促,部分地方申报项目存在合规性问题。三季度以来,中央加强了对地方债务与基建项目合规性审查,制约了基建投资的落地,导致资金淤积在央行与城投公司。部分基建项目合规性整改的问题,明年上半年仍将存在。除此之外,在今年政府杠杆大幅上行的背景下,基于防控债务风险的要求,明年地方债务新增量也难有突出表现。 2、近期美国CPI走势解读 今长期以来,因为国际货币体系受美元主导,同时美国也是中国的最大出口国,所以毫无疑问,美国是对华输出通胀的最大源头。回顾过去20年,中美通胀周期的共振特征明显,期间主要经历过四轮共同的上行周期:2002.2-2004.10;2007.7-2008.8;2009.7-2010.5;2015.12-2017.2。 从时间上来看,除2002年至2004年通胀上行周期,受“非典”疫情影响中断、并被拉长外,其余三轮周期时长均在1年左右。 从传导路径上来看,美国对华输出通胀的主要途径有二:(1)美国经济复苏,中国对美出口修复,需求端推动通胀上行;(2)美联储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超量上涨,成本端推动通胀上行。 2.1 本轮通胀周期如何类比历史 在上述四轮通胀周期中,存在“出口修复”因素的历史周期有2002年、2009年、2016年3轮;存在“货币贬值”因素的历史周期有2002年、2007年、2009年3轮(以起始年份表示)。 因此单从外部因素的角度来看,本轮输入型通胀更类似于2002年、2009年。同时考虑到2009年通胀周期中,内部因素也不容忽视(“四万亿”刺激计划),我们更倾向于将本轮周期类比于2002年。 具体来看: (1)“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信心与金融市场受到一定冲击。因此2001年底,美联储进行了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的第二阶段降息,政策利率直接跌至1%以下。本次货币宽松极大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由房地产市场带动,美国经济出现复苏。 受美国需求复苏,及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重推动,2002至2004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美联储的过度宽松引发了新一轮的美元贬值周期,2002年初至2004年底,美元指数贬值超过30%。 (2)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累积达一万亿美元的金融救援与经济刺激计划。同时美联储在降息至零后,于2008年四季度开启第一轮扩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翻番。 受财政、货币双宽松的影响,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2010年中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一度攀升至40%。美元流动性泛滥也导致2009年年内美元指数贬值13%,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 当前,有市场观点认为本轮工业品通胀可类比与2016年,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值得进一步讨论。首先从外部因素来看,2016年受“特朗普减税”预期影响,美国投资复苏,中国对美出口回升。但当时美联储已进入加息周期,美元表现坚挺。综合来看,彼时外部因素对国内通胀的推动力度较小。 从内部因素来看,2016年中国工业品通胀,更多地是受到供给侧改革、及基建周期上行的推动,这些内部因素是本轮通胀所不具备的。 3、对PPI的量化预测 关于PPI的量化预测方法,我们在系列前文《见微知著,展望PPI走势》中介绍过,基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的“单因素模型”,此处不再赘述。 此模型的优点在于,仅需要预测原油价格这一个指标,简化预测模型中的参数输入。虽然在历史回测上,拟合度不如综合螺纹钢、铜等多种工业品价格的模型,但在未来预测方面,可以有效规避预测误差累积,导致的“预测越多、错的越多”的问题。 在原油价格预测方面,我们沿用前文《明年美国通胀有多高?》中做出的三种情景假设。 中性预期下,明年年末WTI原油价格位于45-50美元/桶,对应的布伦特原油全年价格中枢在50美元/桶左右(布油每桶高出WTI原油2-3美元)。由此计算得到明年5月份,中国PPI高点位于2.5%-2.8%左右,11月份PPI位于1.3%-1.9%。 悲观预期下,对应的布伦特原油全年价格中枢在45美元/桶左右。由此计算得到明年5月份,中国PPI高点位于2.2%-2.5%左右,11月份PPI位于0.7%-1.3%。 乐观预期下,对应的布伦特原油全年价格中枢在55美元/桶左右。由此计算得到明年5月份,中国PPI高点位于2.8%-3.0%左右,11月份PPI位于1.9%-2.4%。 风险提示:全球新冠疫情变化,原油价格波动超预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11,较前一交易日上调9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20。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2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311元,1欧元对人民币7.907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713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258元,1英镑对人民币8.7328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417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995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8822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3487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964元,人民币1元对0.62328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2370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296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6.18韩元,人民币1元对0.56233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7436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5.3812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260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412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959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11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1.19617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0298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5980泰铢。
近日,美银美林首次覆盖诺亚控股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股价42.8美元。目前,诺亚控股已经获得六家顶级投行覆盖,目标价中间值达到39.99美元。截至发稿,诺亚股价收盘39.45美元,季报发布后诺亚股价涨幅24.7%。 对于此次给予诺亚“买入”评级,美银美林报告表示:“相信诺亚控股为中国巨大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独特的专注投资机会,并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对于评级主要原因,美银美林给出以下5点: 1. 诺亚是中国行业领先的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服务高净值人士,处于潜力巨大的且资本市场政策有利的市场里; 2. 诺亚拥有强大的产品能力,与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能够获得其他分销渠道无法获得的金融产品; 3. 诺亚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停止提供单一交易对手非标类信贷产品,并成功完成了标准化产品转型,其标准化产品募集量同比增长250%,在2020年前三季度达到近580亿人民币。我们认为诺亚现在已经完全适应标准化产品。随着中国未来十年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市场趋势形成,我们相信诺亚已经拥有标准化产品和股权产品长期增长的市场地位,其失去的非标类固收收入可被标准化产品收入替代。 4. 诺亚拥有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平台:诺亚已经建立了一个全面的KYC/KYA/KYP体系,使其更加合理地匹配理财师、金融产品及客户; 5. 美银美林预测,诺亚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在20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3%,平均资产收益率为12.7%。 诺亚战略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5家国际分析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截至三季度末,诺亚战略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得到国际多家权威评级机构认可:除美银美林外,摩根大通、花旗、中银国际、野村证券等多家国际投行均覆盖诺亚,并给予“买入”评级。同时,标普维持了诺亚的“投资级”信用评级。 12月,摩根大通将诺亚目标价由43.00美元上调至45.00美元,认为公开市场产品的募集量表现强劲,同时表现费的提升强于预期,表明战略转型取得了稳步进展;同期花旗将诺亚目标价从40.20美元上调到45.4美元,认为公开市场产品的募集量表现强劲,歌斐公开市场产品的管理规模也大幅提升,标准化转型的速度可观。 8月,野村证券将诺亚目标价从37.06美元上调至37.97美元,认为标准化转型的进程符合预期,信贷产品销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被公开市场产品销量的上升抵消;同期中金将诺亚目标价从32.00美元上调至34.00美元,认为诺亚产品转型首战告捷,产品转型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有限,公司能够依靠新产品组合来提高管理费和表现费。 9月,中银国际首次覆盖诺亚,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格34.78美元(当日诺亚控股收盘价为27.74美元)。中银国际研报表示,支持诺亚评级和目标价原因主要包括“非标转标”成功、与客户建立密切关系、精英理财师团队保持稳定和资产管理板块收入增长等。他们认为公司过去一年的转型结果超出预期。相信在转型后,公募证券产品和私募股权产品将推动其继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中银国际研究团队主要覆盖香港市场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诺亚控股是他们覆盖的第一家财富管理公司。 此外,标普在2017年给予诺亚控股“投资级”评级后,2019年年审后再次确认了诺亚长期信用投资级BBB-评级。标普评级体系下,国内同样列为BBB-评级的机构还有民生银行、华夏银行、重庆银行、吉利汽车、中芯国际等。 募集量、活跃客户数双双创新高,全年盈利完成进度96% 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诺亚放弃了“非标类固收”产品的投放,并加速存量“非标类固收”产品的退出,向标准化产品全面转型。经过五个季度的转型,2020年第三季度诺亚标准化产品募集量达到208.4亿元,同比上升180.0%,环比上升16.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不仅如此,2020年第三季度活跃客户数达到20,509的记录高位,客户信心全面恢复。 此外,前三季度诺亚归属于股东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8.6亿元人民币,完成2020全年该项盈利指引9-10亿元人民币区间中9亿元的96.0%。经营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三季度诺亚经营利润 3.47亿元,同比增长48.2%,经营利润率40.4%,同比增加12.6个百分点。 数字化转型受肯定,“铁三角”模式确保黑卡客户高品质服务 美银美林表示,“我们相信把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融入到运营中是诺亚长期成功的关键。” 2020年,诺亚启动了数字化管理的业务变革,核心是把诺亚15年来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和线下运营经验数字化,提升运营的精准度和效率。聚焦KYC、KYA、KYP,数字化客户的需求,数字化识别理财师的能力和类型,给基金产品打标签,并将三者进行精准的匹配。数字化合规能力,也是我们以后基于3K的建设重点。 在10月举行的2021年战略务虚会上,诺亚控股集团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面增长战略。为了更好地提升客户服务的体验与有效触达高净值人士客群,我们也开启了新的人才战略,继续在招募优秀人才和理财师上坚决投入资源。例如在理财师服务客户的最小单位经济模型上,诺亚开始从单一理财师服务客户,导向团队合作的“铁三角”模式,确保黑卡钻石等核心客户,享受高品质和高效率的专业服务。(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