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再创新高!有人感谢丈母娘,有人结婚受阻?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29日电(彭婧如)1920、1930、1950、1980美元/盎司!连日来,黄金价格屡创新高。 28日早盘交易时段,伦敦现货黄金开盘报1941.26美元/盎司,之后价格一路走高,盘中最高价报1981.2美元/盎司,再度刷新历史新高纪录。 伦敦现货黄金走势图。 金价屡创历史新高,“感谢丈母娘!” 受国际金价上涨影响,国内金店的金饰品价格也屡屡调升,目前已经升至历史高位。 “最近金价坐火箭了一样,7月份我们就调价了好几次。”北京海淀区的一位金店负责人表示,8日伦敦黄金现货价格刚突破1800美元关口,当时北京的金饰品价格就涨了12元/克,“才一个月不到,如今又涨了这么多。” 周大福28日查询到的金价为573元/克,六福珠宝足金金条的价格为563元/克,中国黄金的高端工艺金条价格为518元/克。 资料图:山西太原一金店,员工展示黄金饰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金价走高愁煞了今年结婚的新人们:还在涨?今年结婚还能戴“三金”吗? “无三金,不成婚”。很多地方都有买“三金”的习俗,由新郎家送给新娘,代表着男方家对新娘的重视程度。 传统的三金是指: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也有说是项链、手镯、金戒指。 “本来想着过几个月再买‘三金’,如今庆幸家里人催着我买了。”3月份由于金价上涨,打算今年结婚的黄先生和未婚妻本想观望后再入手,但丈母娘催得急,就在4月初入手了全套黄金首饰。 “按照现在的金价来算,这一套首饰省下了约一万块钱,感谢丈母娘推了我们一把。”黄先生说。 以周大福为例,3月底的金价为475元/克,一只30克的金镯子,按照如今98元/克的差价计算,能省2940元! 与黄先生的幸运不同,网络上有人喟叹:金价再这么涨下去,我要结不起这婚了…… 2000美元大关在望:多囤黄金多赚钱? “应该还会继续上涨,我为啥没多买一点。”李小姐每年都会买些金条和金币,今年感觉买到就是赚到。 “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持仓7月单月增加50吨至1228吨,继续刷新八年以来新高,但距离2012年创下的1340吨峰值还有一定差距,这可能意味着黄金价格仍有增长空间。”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有色组高级研究员刘冬博说。 黄金下一个目标,2000美元/盎司!这个目前普遍被看好的flag能立起来吗? 高盛此前将未来3个月、6个月、12个月金价预期分别上调至1800美元/盎司、1900美元/盎司、2000美元/盎司,之前分别为1600美元/盎司、1650美元/盎司及1800美元/盎司。 瑞银集团最新报告也上调了金价预期,将今年9月末金价预期上调至2000美元/盎司,并预计年末回落到1900美元/盎司。 资料图:山西太原,金店陈列的金条。张云 摄 美银美林的预测更加乐观,认为金价甚至可能冲到3000美元/盎司。“在接下来数年内,全球都会面临不确定性,这将为金价的上涨火上浇油。市场需要看到更多确定性因素,金价才可能见顶。” “感觉再也没资格嘲笑我妈妈当年抢黄金了,听妈妈的话,多囤黄金多赚钱。”李小姐表示,2013年妈妈在金店选购金条时,她曾对这种跟风行为嗤之以鼻。 彼时,金价暴跌,国际金价在1200美元-1300美元之间,“中国大妈”出手抢购黄金,甚至让做空黄金的华尔街“金融大鳄”们错愕不已。很多地方的商场的各种金饰金条出现被抢购一空现象。 现在,美元信用面临严重挑战,是不少人看好黄金后续走势的重要原因。 “黄金价格走势与美国赤字相关性较强,因为美国赤字问题反映了美国与美元信用双降。”刘冬博分析,随着美国货币超发,无节制印钞将损害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而黄金供应不增反降,相对稀缺性使得黄金价格具备上涨基础。 白银也要高攀不起? 随着金价攀升,白银也被认为有追赶空间。近日白银频现连续拉涨,7月单月涨幅超过30%,金银比从年内高点130已经回落至80附近,对比历史均值仍有下降空间。 所谓金银比,即黄金与白银价格的比值。一般而言,在经济复苏时期,由于工业需求上升,白银的价格涨幅更大,金银比缩窄。 资料图:银饰手艺人检查制作的银饰。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中国证券报称,一位资深贵金属投资人士表示,从白银期货历史走势看,无论在避险行情还是基本面利好消息下,白银价格常常表现低迷,对消息面一向不太敏感,很少出现像样的大涨行情,因此常常以“佛系”著称。 “截至27日,伦敦白银现货报24.05美元/盎司,金银比目前约为80.5,仍远超60左右的历史平均水平。”刘冬博表示。 国信期货分析,长期来看,持续看多金银,金银比会进一步下降。但在近期市场风险情绪降温和原油需求未见显著改善背景下,短期内白银的商品属性或难以再度带动白银大幅走强。 伦敦白银现货走势图。 但这并没有影响投资者从黄金转向白银。“黄金涨太多了,白银的风险更低,收益更高。”有投资者表示,此前在银行开了“纸黄金”交易账户,重点关注黄金,但今年以来则以白银的交易单为主,目前收益已经达20%。 金大师首席分析官助理王琎青表示,全球最大白银ETF ishares Silver Trust持仓量自今年3月下旬以来总体处于增仓状态,差不多已经购买5400吨白银。白银ETF的持仓变动成为银价上涨的幕后推手。只要白银ETF不断增持白银,银价就会总体保持上行节奏。 黄金似乎已经高攀不起了,你会转战白银吗?(完)
比特币冲高11000美元 解套者转战股市或黄金 昨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金价触摸2000美元/盎司历史新高。比特币也不甘臣服,一举突破11000美元,创出年内新高,直接将“比特币牛市”推送至微博热搜前十。 比特币作为币圈的“带头大哥”,此前每当价格暴涨暴跌时,总会引发一波激烈的讨论,昨日却有些例外。《证券日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多位比特币持有者后发现,大家对比特币价格创年内新高表现得都很淡定,“及时止损”“转战股市”“投资黄金”反而成为一部分投资者逢高抛售比特币的心理写照。 此前比特币已在9200美元左右横盘了三个月,此次上涨终于让很多在高位接盘的人得以解套。与之相比,目前A股上证指数站稳3200点,国际金价亲密接触2000美元/盎司,表现得更为稳健,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比特币持有者选择转投股市和黄金市场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际经济形势紧张,避险情绪升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字黄金”比特币的大涨。但也有分析人士提醒称,与黄金不同的是,比特币并不具有避险功能,暴涨暴跌的比特币更是高风险资产。普通投资者应正确认识比特币的风险,谨慎投资。 比特币大涨 投资者转场 7月28日,比特币守住10000美元大关,并继续上攻,一举突破11000美元,创下年内新高。根据加密数字币行情网站CoinMarketCap数据,7月28日早6时许,比特币价格突破11000美元,一路涨至最高11280美元,随后回落至11000美元附近。截至发稿时,比特币价格再度回落至11000美元之下,最新价为10886美元,市值2000亿美元,24小时涨幅为6.39%。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比特币价格上涨并创下年内新高,业内对此却反应平平。《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后发现,多个圈内社群讨论声寥寥,不仅见不到为此摇旗呐喊的山寨币项目方,甚至还发现有不少人在趁此机会抛售比特币,以回笼资金。 “比特币终于解套了,近期不会考虑再买了。”一位某大型虚拟币交易平台员工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今年5月份以9200美元的价格入手,随后币价一直下跌到8700美元左右,后来反复在9000美元徘徊,直到前两天冲高至9500美元之上,终于解套了。我担心向上突破不了10000美元就会急跌,当时就赶紧抛了。” 对于后来拉升至11000美元,该员工并不感到遗憾,“至少没亏,还小赚了些,这就够了。很多人赔得倾家荡产。”此前,她曾参与过合约交易,并在“3·12”比特币暴跌事件中爆仓,作为交易平台内部员工也难以幸免。 据她透露,做空比特币合约的投资者在这轮暴涨中损失惨重。据币coin在线数据,截至发稿时,全球加密数字币市场在24小时内爆仓5.48亿美元空头仓位,折合人民币38.4亿元,涉及人数多达4万人。其中,比特币合约爆仓4.72亿美元,占比最高。 某传媒公司从业者也在最近出清了所持有的比特币,将资金投向黄金市场。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以前看多了比特币造富的新闻,认为有获利空间,从去年年底开始买入比特币,在此期间比特币暴涨暴跌,现在出手后也没赔钱,还是将资金投向更稳健的黄金市场吧。” 一位金融业内人士认为股市的机会更大。他对记者表示,自己长年持有比特币,之前并未想过要出售。但从上周沪深股市行情来看,相对于横盘数月的比特币,股市的投资机会明显更多。正好赶上比特币突破10000美元,就出清了比特币,之后主要精力还是放在A股上。 比特币高风险 不具避险属性 对于此轮比特币的大涨,业内观点存在较大分歧。大部分人认为,比特币的上涨主要归功于DeFi(分布式金融)市场规模的异军突起。 区块链行业研究机构OKEx Research首席研究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加密币市场看,DeFi概念是这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由以太坊领涨,并带动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币市场整体上涨。从6月份至今,DeFi的锁仓市值由10亿美元涨至目前的30亿美元,增长十分迅速。主打“DeFi生态”概念的以太坊受到市场热捧,随后带动了比特币的上涨。 另外,国际经济形势趋紧、避险情绪升温,也加速了比特币价格的上涨。上述首席研究员认为,从外部环境因素看,目前国际局势紧张,避险情绪严重,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替代品。比特币做为一种新兴另类资产,尽管具有高风险性,但由于其底层技术生涩难懂,且比特币本身过于新奇,大众很难理解这种新型投资品,因此一直被部分人认为与黄金一样具有避险功能,并加以宣传,吸引了一部分资金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比特币价格的上涨。 “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应当正确认识到,比特币是一种高风险资产,而非一种避险资产。”上述首席研究员还表示,“根据数据统计,今年1月份至今,黄金的日波动率仅为1.29%,标普500的日波动率为2.84%,而比特币的波动率高达5.1%,这么高波动率的资产不能称之为避险资产。且二者在市场层面并没有关联性,从近一年来的走势来看,黄金的波动率更小,在年度上呈上涨趋势;比特币的价格波动较大,在年度上呈横向延伸趋势。” 投资比特币将面临多方面风险,高风险的比特币并不适合普通人投资。北京路宁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首先,普通投资者主要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或钱包进行比特币交易,如果交易平台或钱包出现被黑客攻击、被侵占或跑路等情况,很容易造成投资者损失,维权也难。其次,投资比特币过程中,可能无法避免比特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因为数字资产交易领域缺乏监管,涉及电信诈骗、资金盘的概率很大,因此在比特币交易过程中容易导致资金和比特币资产被冻结和强制划扣,从而导致投资者受损。最后,比特币是一个匿名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如果投资者保存在自己数字钱包的比特币密钥丢失或遗忘时,所投资的比特币将无法找回,从而导致损失。 记者 邢 萌
7月28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上涨逾百点,收复7.0关口,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在6.99附近波动。截至9点37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9907、6.9909。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升134个基点,报6.9895。 东北证券认为,当前美元指数仍处于下行通道之中,而短期外部因素的冲击不会改变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将继续提升。
金价创历史新高 背后的三路资本抄底者已开始获利退出 继白银飙涨后,黄金也“不甘示弱”。 截至7月27日20时,伦敦现货黄金报价徘徊在1936.4美元/盎司,盘中一度触及历史新高1945.09美元/盎司;受此影响,纽约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报价也报在1932.45美元/盎司,盘中触及过去9年以来最高值1941.9美元/盎司。 “很久都没见到金价涨幅如此迅猛。”RJO Futures市场策略师Bob Haberkorn向记者透露,过去5个交易日黄金价格累计上涨逾120美元/盎司,涨幅超过6.5%。 在他看来,金价之所以突然大幅飙涨,主要得益于大量资本纷纷涌入黄金ETF——过去5个交易日期间,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持仓量每天都在大幅增加,如今已创历史新高1228.81吨。 “这背后,一方面是近日美国疫情扩散迫使美联储继续加码QE措施,正引发更强烈的通胀预期与实际利率在负值越走越远,迫使大量资本抛售通胀挂钩债券,转投黄金怀抱;另一方面近日中美关系趋紧也触发大量投资机构涌入黄金避险。”Bob Haberkorn分析说。 然而,面对飙涨的黄金,不少对冲基金与资管类产品趋于谨慎。 CFT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当周,对冲基金与资管类产品持有的COMEX黄金期货期权套利头寸较前一周骤增173.01万盎司与164.92万盎司,凸显他们正日益担心金价在刷新历史高点后很可能扭头下跌。 “过去数年金价创新高后突然快速下跌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次可能也不例外。”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张刚向记者表示。一方面此次金价飙涨与美元指数大跌息息相关,但在经历过去4个月大跌8%后,美元随时可能触底反弹拖累金价回落;另一方面金价上涨也与合约转换有关。近期大量资本开始将头寸从黄金期货8月合约转向12月合约,导致12月合约买量骤增推高金价,但随着合约转换结束,金价能否获得持续买盘支撑,仍是未知数。 相比对冲基金的谨慎态度,投资银行仍在不遗余力地力挺金价。比如花旗银行与高盛均认为未来12个月金价将有望突破2000美元/盎司,美国银行更是将未来18个月金价预测值调高至3000美元/盎司。 CFTC数据却显示,这些投资银行一面看涨金价,一面同样以互换交易商身份,在7月21日当周增持COMEX黄金期货期权套利头寸121.39万盎司。 “事实上,不少在3-4月份抄底买入黄金ETF的部分投资机构已开始获利退出。”一位美国黄金经纪商告诉记者。他们急需这份投资利润,填补投资信贷产品与企业债(因美国破产企业增加)所导致的亏损。 三路资本共同推高金价 世界黄金协会(WGC)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球黄金ETF出现连续7个月资金净流入,创下历史纪录。其中,6月份全球黄金ETF总量增长104吨(约合55亿美元),总持仓达到历史新高值3261吨。 “究其原因,是美联储的无限量QE措施一面推高了通胀预期,一面却在持续压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导致实际利率在负值区间越走越远。”对冲基金Oanda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向记者分析说。如今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仅为0.6%,但市场预期未来美国通胀率同比增速将达到1.5%-1.6%,导致实际利率扩大至-1%。一旦实际利率跌入负值且短期内没有回升迹象,大量资本就会涌入黄金ETF避险,因为它的高流动性与操作便捷,是买涨黄金的最佳通道之一。 上述美国黄金经纪商向记者透露,过去一周涌入黄金ETF的,主要是三类资本,一是散户,二是对冲基金与资管产品,三是借机抬高价格出货的黄金贸易商。 “其中,散户资金最迅猛,几乎占到过去一周黄金ETF资金流入量的逾60%。”他直言。多数散户都是冲着美元下跌、中美关系趋紧与美国疫情再度扩散等题材,纷纷买涨金价套利。相比而言,对冲基金与资管产品则在双面下注,他们一面通过加仓黄金ETF追涨金价,一面则通过黄金期货期权市场加大套保头寸持仓,应对潜在的金价回调风险。 张刚向记者直言,这也是汲取了过去数年金价在创新高后往往迅速回落的教训——不知为何,每逢金价突破高点后,总有一股获利回吐盘迅速现身打压金价。 巴黎HEC商学院金融学教授Christophe Spaenjers对此坦言,这背后,是黄金在抗通胀与抵御实际利率下跌方面的表现“不佳”。过去40年期间,剔除通胀后金价的年化回报仅为-0.4%,同期美股与美债年化回报分别是7.9%与6.2%;这迫使大量投资机构更愿通过对黄金高卖低买获利以应对通胀与实际利率走低,而不是长期持有黄金。 面对当前持续飙涨的金价,这位对冲基金经理坦言机构内部对是否削减黄金期货套利头寸产生了分歧——考虑到散户抄底彻底触发3月以来美股大幅触底反弹,基金内部不少交易员认为散户此番涌入黄金,可能会将金价推高至2200美元/盎司,如今基金持有的大量套利头寸将导致黄金投资组合损失额外的20%利润。 “不少对冲基金内部也存在类似的分歧,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过度保守,或者过于按部就班——金价一创新高就迅速加大套保力度。”张刚告诉记者。目前多数对冲基金都在紧盯黄金ETF每天的持仓量增幅,只要不出现明显的资金撤离或流入放缓迹象,他们都打算逐步将30%套保头寸转成单边看涨头寸。 “毕竟,散户资本的持续涌入,将在黄金市场掀起逼空大戏,我们肯定不希望自己沦为被狙击的对象。”他指出。 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未必追高金价 面对金价飙涨,曾经的黄金大买家——各国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是否会继续加仓金价,同样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热门话题。 据景顺控股(Invesco)针对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多家央行的季度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众多主权财富基金与央行将大幅降低股票风险敞口同时,均有意增持黄金。其中约18%央行与23%主权财富基金都表示计划在明年增加黄金持有量。 “不过,如今金价大涨也给部分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造成困扰。”一位美国大型资管机构贵金属交易部门主管向记者透露。一方面金价涨幅过大导致未来价格波动趋于剧烈,不利于他们追求相对稳健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多数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都没有在金价触及历史高点时增持黄金的先例。 他直言,鉴于金价持续走高,二季度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总量很可能低于一季度的145吨。不过,主权财富基金增持行为将有效抵消央行买量持续减少压力。究其原因,相比央行将黄金视为美债的替代品,往往会选择逐步调仓;主权财富基金应对美元储备地位下降与美元泛滥的迫切性更高,此外黄金与其他金融投资品种的相关性较低,也被主权财富基金视为“缓解”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冲击的重要避险工具。 这位大型资管机构贵金属交易部门主管透露,目前多家主权财富基金除了通过自营部门加仓黄金头寸,还对知名多策略型资管机构追加了委托投资额度,因为后者正在加大黄金配置力度,其最终目的是将黄金持仓占比增加至15%左右,以应对疫情扩散与中美关系趋冷等不确定性风险。 记者多方了解到,主权财富基金也不会为了加仓黄金而“追高”金价。一方面他们可以从投行按较低的协议价格“采购”黄金头寸,或选择金价回调时再择机买入黄金ETF;另一方面他们在加仓黄金配置同时,还会通过黄金期货或黄金掉期产品建立相应套保头寸对冲价格下跌风险,从而大幅抵消其增持举措对金价上涨的“冲击”。 “但在当前疯狂买涨黄金时期,任何央行与主权财富基金增持黄金的信息,都容易被无限放大,成为散户拉高金价获利的筹码。”张刚直言。 作者:陈植
美元持续下挫 人民币资产魅力大增 截至北京时间7月27日17时30分,美元指数报94.02,最低跌至93.83,创近两年新低。分析人士认为,美元正处于强弱转换,将进入下行周期。这会导致全球避险资产配置倾向于从美元转向贵金属等资产。在美元走弱时,由于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等方面表现抢眼,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凸显。 美元走势有望迎来拐点 7月24日,美元指数跌破3月上旬低点,此后两日美元指数继续下破。事实上,在3月中旬冲破2017年初高点后,美元指数就转而下行,7月以来持续下跌。 分析人士指出,3月中旬美元指数大涨,主要是由于在全球避险情绪陡增后,投资者抛售风险资产导致美元流动性紧缺。在美联储大搞“量化宽松”后,美元流动性已由紧缺转为泛滥。 美元指数在短短数日内迭创新低,释放了有关长期趋势的信号。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美元将持续走弱。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美元即将开启新一轮长期走弱趋势。这背后的周期性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欧盟解体风险显著下降,欧元价值重估;二是美国资产安全性下降,全球外汇储备等资产的货币选择有望更多元化;三是全球化停滞,美元需求减少。 避险资产配置方式生变 长期以来,美元都是全球避险资产优先选择的投资品种之一,但美元走弱让全球避险资产配置方式生变。 华泰证券张继强团队认为,尽管外部风险因素的出现推升避险需求,但黄金、日元等更受追捧。 谢亚轩指出,如美元出现趋势性走弱,欧元、日元、新兴市场货币和人民币将转强,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金价上涨。 在上半年美元走势还未明显表现出周期性转弱的特征时,外资已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购买力度,稳步加仓中国债券。债券通数据显示,上半年,境外机构累计净增持中国债券约322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 业内人士指出,上半年,同波动较大的国际市场相比,我国金融市场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外资持续看好人民币资产。 记者 罗晗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8日报道,比特币价格周一飙升,一举升破了1万美元的关键阻力位,将这种数字货币推高至大约两个月来的最高水平,结束了世界头号虚拟资产的长期休眠状态。 比特币价格走势 比特币金融公司deVere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Nigel Green写道,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10500美元的关键位上。该公司为规模约120亿美元的资金提供咨询服务。 根据现货价格,比特币最新上涨至10237美元,达到6月1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根据FactSet的数据,芝商所的比特币期货交易价格为10335美元,为6月2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近期,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一路飙涨,而被加密货币爱好者称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也赶上了一波大涨。由于投资者对世界经济的担忧升高且美元下跌、金价接近纪录高位,比特币成为市场的宠儿。 据北京日报援引业内人士表示,此轮比特币上涨,也是国际政策、资金推动、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外,7月25日,美国联邦法院表示,虚拟货币比特币是华盛顿特区《货币传输者法》所涵盖的一种“货币”。华盛顿特区首席法官Beryl A.Howell解释称,“货币通常是一种交换手段、付款方式或价值储存方式。比特币就是这些东西(指货币)。” 加密货币友好型银行Silvergate的首席执行官Alan Lane在周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现在是成为比特币银行家的好时机。
1美联储:关水?不存在的美联储的放水其实一直都没停。为了避免经济因为疫情“失血过多”,美联储通过无限量QE、海外央行美元互换、“字母表”信贷扩张计划等工具,推动其总资产快速扩张,3个月放水3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规模达到历史新高71689亿美元,兜底程度尤胜当年的次贷危机。当总资产规模达到7万亿的时候,华尔街普遍认为,这将是"通往10万亿美元(接近美国GDP的一半)的道路"。而从6月10号开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到7月8号已减少2482亿,这两周又重新增加440亿,目前其规模为69647亿美元。数据来源:Wind总的来看,美联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还在继续,持有的国债+MBS的规模也在持续攀升,连续缩表主要是因为国内外金融条件的改善。国内,美联储正回购规模从1673亿美元降至0,这标志着10个月来银行首次没有通过回购协议来向美联储寻求短期资金来源。同时,Libor美元隔夜拆借利率降至0.0856%,只有3月份的1.5756%一半,资金压力明显减小。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国外,原本因为疫情导致海外出现的“美元荒”在印钞机的帮助下得到缓解,各国央行开始纷纷减持美债与美元储备,大幅下调与美联储的货币互换额度,四周内美联储的央行互换规模减少了2654亿美元,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同时,美联储四周增持美债和MBS共计1568亿美元。所以,美联储并不是自己想缩表,是被动地回收速度快过投放速度而已。更何况,美国大选将近,经济没能恢复,特朗普必然要保住美股市场,在白宫政府的压力之下,美联储于公于私都要为股市和经济兜底。美联储的水龙头关不上。2 空前的水量,危机的种子有扩表就有缩表,这是规律。而每一次美联储的缩表都会伴随着加息,通过增加借贷成本加快回收流通中的美元。回顾历史,美联储有着明显的政策周期:“扩表降息—缩表加息—扩表降息”,过去40年当中有过6次缩表加息。当然,每一轮都会带来大风暴。19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保罗·沃克执政美联储,缩表加息,用强硬的紧缩手腕扼杀了美国自星球大战计划以来的严重通货膨胀,被格林斯潘赞誉为“过去二十年里美国经济活力之父”。也正是那次缩表加息也间接导致了日本的崩盘,苏联的瓦解。上世纪90年代,东南亚各国呈现10%左右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入驻。而在1997年,美国经济强势复苏,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预防通胀,资金开始从东南亚国家大量回流至美国,最终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放水提振经济,三轮QE下来为市场注入超过3万亿美元。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也随之膨胀到了4万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其中大约有2.5万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然后在2017年6月,美联储开始“减肥”,挤一挤给自己注入的水分。结果就是全球货币跳水,欧元跌回14年前的水平,日元、人民币、卢布等也没能幸免。这一次放水和以往都不太一样,美联储放水救急,但是经济却因为疫情被封锁,迟迟没能恢复。待得经济重启,又遇上疫情反弹,约占美国人口八成的州都暂停了经济重启或放慢重启。IMF预测美国二季度增速为-37%。要知道,在过往10次半年度货币供应量增幅超过20%的时候,美国名义GDP增速都达到两位数。而今年上半年美国广义货币M2的增速是1944年以来的新高,5月份为23.1%,6月份升至24.2%,GDP却几无改善。数据来源:CEIC Date这意味着美联储救完急,马上又得要救穷了,放水规模将远超以往。但是,美国也不可能这样一路狂奔下去,这种空前的超宽松政策最终是要回归常态的。缩表会迟到,但一定会来!届时全球怕是都要抖上一抖。3新债务危机,老受害者有趣的是,从美联储政策周期,到受害者,模式几乎不曾变过。美元量化宽松的时候,借美元几乎利息是零,全世界的政府和大资本开始通过借钱疯狂投资。当美联储缩表,利率升高,借贷成本增加,资本大量回流美国。于是,受害者就出现了。1980年8月起美联储连续加息,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随后于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1994年2月起美联储连续加息,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亚洲国家随后于1997年爆发经济危机;美联储自1999年6月起连续加息,巴西和阿根廷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再次爆发债务危机。来来往往,受害者名单前列一直都是熟悉的名字。而这些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的痛点几乎一致:新兴市场、外债累累。美联储扩表降息时,这些国家大量借入美元,或者拿来投资,或者用于挥霍,泡沫滋生,虚假繁荣;然后美联储缩表加息,美元走强,本国资本外流、货币贬值,还债压力剧增,债台崩溃,泡沫破裂,经济陷入危机。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自然也会在美元降息的时候借钱,但是他们背后都有大量的资产支撑,美联储回收流动性的行为会产生压力,但最终都能被消化掉。但这些新兴国家不行,经济结构和基础太脆弱,难以抵御冲击。这次疫情就是个最好的例子。3月份,疫情蔓延导致全球恐慌情绪高涨,市场开始寻求避险,对美元的需求迅速增加,美元强势上涨。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贬值,由此其以美元计价的外债负担将增加,外债问题更加突出。印度卢比、巴西雷亚尔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兑美元都出现大幅贬值,有些货币币值甚至跌到历史最低水平,等到美联储大量放水后才开始回升。行情来源:英为财情但这却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借美元引发债务危机,又靠着借美元缓解危机,周而复始,始终走不出这个怪圈。3月份已经模拟演练了一次,当美联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这些国家又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4小结“美元是美国的货币,但也是全球的麻烦。”这是美国前财长康纳利的名言。美联储每一次放水都会拖着全世界帮它买单,顺带再狠狠地薅一把羊毛。现在摆在世界面前的问题是,美联储这一次空前的水量必将带来一轮强劲的紧缩周期,新兴经济体的债务危机或许又要创下新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