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其中,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117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从信贷结构来看,12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5500亿元,同比多增1522亿元,占当月新增贷款的44%,较11月份提升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9个百分点。 在业内专家看来,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整体上显示,金融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表明企业看好后续需求复苏前景,信贷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加强。 “总体来看,202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63万亿元,基本符合预期。”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年初以来,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呈现“供需两旺”态势,项目储备较为充足,部分国有银行信贷增长较为迅猛,信贷“开门红”效应明显。 企业中长期贷款延续强势增长 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认为,年底信贷投放平稳收官,更多的是为来年储备项目。去年上半年,个人贷款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过,全年已较2019年同比多增。 分部门来看,12月份,企业部门贷款新增5953元,比上月少增1859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多增17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097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减3831亿元和3132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5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522亿元。 “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势增长说明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发力,贷款结构有所优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 与温彬观点类似,采访中多位专家均表示,对公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基建配套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稳定向好。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2020年以来,银行业通过加大资源配置、创新金融服务,使制造业贷款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以工行为例,截至2020年末,工行境内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超1.8万亿元,增幅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幅;中长期制造业贷款较2020年年初增长超2000亿元,增幅近50%。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信贷结构较前期持续优化,表现为短贷增长有所放缓,中长期贷款始终保持较高景气度,7至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合计新增3.94万亿元,同比多增1.54万亿元,下半年宏观经济呈现持续修复格局,加强了信贷内生增长动力。”王一峰认为。 涉房类贷款趋谨慎 在制造业贷款稳步增长的同时,房地产贷款增长却面临趋缓态势。 数据显示,从12月份新增贷款结构上看,居民部门贷款新增5635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增1899亿元和8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142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增1344亿元和493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4392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增657亿元和432亿元。 在温彬看来,12月份居民新增贷款的减少,或与房地产调控政策逐渐发挥效果有关,同时,近期部分地区疫情有所反复,或对消费形成一定制约,引起短期消费贷回落。 2020年12月3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及机构类型,分档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进行管理。 据一位国有大行信贷部门负责人透露,最近行内对涉房类贷款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具体还没有量化。 不仅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去年四季度以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也有放缓迹象。“个人按揭贷款由于有抵押,加上计提拨备比例低,更受银行欢迎,去年上半年,各家银行对个人按揭贷款发放量较大,到了四季度,额度已基本用完。”一位城商行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各行部署信贷投放重点 新年首月的信贷投放“风向标”意义总是备受市场关注。业内人士预计,整体信贷投放在2021年1月将保持较好水平,有望实现“开门红”,也为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形成支撑。 “一般而言,每年的1月份都是信贷投放的旺期,去年底的项目储备较为充分,目前来看,新年首月信贷投放增速较快。”某国有大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透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2021年信贷投放重点,各行也在近期进行了部署。工行表示,将围绕调结构、补短板、强活力等方面优化投融资布局,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流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农行提出,将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着力支持一批优质科创企业,为国家科技创新工作注入更多金融资源。 “2021年,银行信贷资金将重点流向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领域,也将是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金融业迎难而上,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也是本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金融时报》记者获悉,截至10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96万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9%。 “制造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中长期资金需求较多。但过去几年,受金融服务新兴制造业的能力不强、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不良贷款核销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速一直不高,占全部制造业贷款的比重也比较低。”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目前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上述负责人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融资问题,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强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着力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截至今年10月,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已连续12个月保持上升,金融服务制造业的质效明显提高。” 应对疫情冲击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投放规模明显多于以往同期。对此,可从多个维度理解。”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从短期看,加大对制造业的投放力度是上半年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他表示,疫情发生以来,民营、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接续压力显著增大,其中很多都是制造业企业。为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经营,助力稳增长、稳就业等目标实现,监管部门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同时,鼓励银行业加大对相关企业优惠利率信贷、无担保信用贷款的投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减费让利措施。 具体来看,疫情暴发初期,人民银行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紧急出台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30条措施,其中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1月31日,设立第一批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银行向医用物资生产、食品加工等行业重点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 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进入有序复工复产阶段,人民银行于2月26日增加第二批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包括农资生产、外贸加工等制造业领域近60万家企业复工复产。 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阶段,人民银行于4月20日增加第三批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6月1日又发布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服务普惠小微企业。 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将上述主要措施概括为18个字——“扩总量、保供应、促增长,降利率、调结构、保主体”。 易纲表示,在不同的情形下,政策含义是不同的,数量越来越大,利率越来越市场化。其中,3000亿元再贷款采取的是企业名单管理,5000亿元和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采取的是市场化运作。商业银行使用上述工具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低成本贷款,有力支持了稳企业保就业。 加大考核力度 强化信贷政策指导 为了保障政策落地,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评估(MPA)中增设制造业贷款专项指标并提高考核权重,加大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力度。 5月,金融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积极引导和督促大型银行发挥“头雁”作用,提升服务制造业的战略层级,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全年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5%”等目标,推动金融业加大对制造业的资源倾斜。 除了投放规模,推动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些方面,相关政策引导不断加强。记者了解到,人民银行牵头出台了加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相关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对高技术制造业予以重点支持。此外,为推动提升产业链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国家战略及关键领域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还会同多个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 上述政策已经起到了阶段性成效。数据显示,制造业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10月末制造业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29.41%;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21.13%。两项占比较去年同期都有所提高。 促进企业融资接续 推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协调配合 今年的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务融资工具8904亿元,同比增长123.2%。 上述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20年,央行推动运用信用增进工具等支持低评级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促进企业融资接续。此外,还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小微金融债、双创金融债、资本补充债,扩大资金来源,提升制造业信贷投放能力。在上述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大型企业提升了债券等直接融资比重,为小微企业腾挪出更多信贷资源。” 与此同时,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也在协调推进。为了更好推动制造业发展,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建立了工作会商协调机制。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并与金融机构加强相关产业信息共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则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科技运用等多个方面,提高自身服务制造业的能力,努力为制造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提供精准有效支持。
2020年9月15日,央行宣布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60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5%,与7月持平。具体解读如下: 一、9月MLF延续增量续作,主要源于近期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吃紧,银行MLF需求显著上升。 在经济修复顺利推进背景下,近期市场利率经历了一个较快上升过程,目前已基本处于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状态。着眼于稳定市场预期,继续支持实经济修复,同时防范总量宽松可能导致资金更多流入房地产市场以及金融空转套利现象抬头,9月MLF招标利率保持不动并不出乎市场预料。与上月类似,市场对9月MLF操作的关注点在“量”:本月MLF增量续作6000亿,净增量为4000亿。MLF操作规模之所以连续两个月扩大,主要原因在于受结构性存款大幅压降影响,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压力显著扩大。作为结构性存款的替代品种,近期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价齐升”,其中9月14日6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已升至 3.14%,自8月24日以来持续高于1年期MLF利率。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向央行融资的需求大幅增加,从而带动本月MLF操作规模上升。 我们认为,9月MLF连续两个月增量续作有以下意义:首先,这可能意味着市场中长期流动性进一步收紧过程有望缓解。根据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平稳运行是当前流动性管理的主要目标,其中,同业存单利率即是主要的市场利率之一。本次MLF增量续作,表明央行有意遏制存单利率持续上行的势头,控制其对MLF利率的偏离度。当然,具体效果仍需看后期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的节奏和力度,以及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状况。 其次,本次MLF增量续作,可能也意味着短期内央行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下降。全面降准是向各类商业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最直接手段。但在当前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平衡,房地产调控整体趋紧的背景下,9月实施降准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另外,结构性存款压降并不代表银行整体资金来源出现大幅萎缩,而更多的是结构性存款资金在不同银行、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转移、腾挪,资金总量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因此,一旦这类资金逐步腾挪到位,摩擦性供需错位现象就会有所缓解,同业存单利率也将随之稳定下来,甚至会有所下降。由此我们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央行会优先选择通过MLF操作,阶段性地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缓解银行中长期流动性紧张局面,而非实施降准,永久性地扩大银行总体的中长期流动性水平。 同时我们也判断,鉴于四季度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任务依然很重,加之银行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不会减弱,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显著放大,降准窗口仍有可能在四季度打开。在政策利率方面,除非未来外部冲击对经济修复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年底前MLF招标利率将大概率保持不动。 二、9月MLF操作利率不变,本月LPR报价也有可能随之保持不动,但企业一般贷款利率下行趋势不会改变。可以看到,8月以来市场利率仍在小幅上行(DR007月均值比上月上涨9个基点),近期同业存单利率持续上行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结构性存款利率、大额存单利率下行带来的影响,意味着这段时间银行边际资金成本存在一定上行压力,银行下调9月LPR报价的动力不足。另外,根据央行公告,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这意味着未来银行净息差对LPR报价的敏感度进一步上升,报价行下调LPR报价趋于谨慎。 不过我们也认为,即使年底前MLF招标利率保持稳定,LPR报价未见下行,在今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其中降低利率让利幅度要达到9300亿的目标下,银行对企业的一般贷款利率、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利率也将保持较快下行势头。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金融部门已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多亿元,其中降低利率减负4700亿元,基本符合序时进度。这意味着接下来包括企业贷款利率下行在内的金融让利强度不会削弱。这既是精准滴灌效果的具体体现,也能对推动实体经济复苏、稳定就业市场发挥关键作用。
央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贡献”绝大部分力量。 细析结构,住户部门贷款增加8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6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74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8月27日开幕的2020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煤炭长协合同签订及执行,以及东北地区的保供工作均被列为下半年的行业工作重点,以保障煤炭供应平稳。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刘明表示,煤炭中长协合同签订比例的提高对煤炭供应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半年我国煤炭长协兑现量超过9亿吨,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目前已经有煤炭企业和下游用煤企业在为签订明年的中长期合同做准备。 他要求,煤炭企业在第四季度要抓紧签订明年的中长期合同,签约率要达到75%。有关部门或采取更多措施提高煤炭中长期合同的执行率。 会议还透露,东北地区煤炭冬季保供形势严峻。会议要求有关方面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做好增供稳价的工作。有关部门还将通过更多手段做好煤炭储备工作。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表示,“十四五”煤炭市场体系建设要重点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坚持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建立煤炭多元储备体系,鼓励企业在煤炭消费集中地、运输枢纽和煤炭接卸港口等建设煤炭储备项目等内容。 正在煤炭主产地调研的易煤研究院院长张飞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部门加大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及执行工作,有利于煤价稳定。 不过,张飞龙认为,9月中旬以后,电厂将重新进入电煤补库周期,水电发力高峰也将过去,大秦线将进行传统的秋季维修,三大因素集中作用或推动煤价短期向上震荡。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8月27日开幕的2020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煤炭长协合同签订及执行,以及东北地区的保供工作均被列为下半年的行业工作重点,以保障煤炭供应平稳。 据8月28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刘明表示,煤炭中长协合同签订比例的提高对煤炭供应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半年我国煤炭长协兑现量超过9亿吨,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目前已经有煤炭企业和下游用煤企业在为签订明年的中长期合同做准备。 他要求,煤炭企业在第四季度要抓紧签订明年的中长期合同,签约率要达到75%。有关部门或采取更多措施提高煤炭中长期合同的执行率。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昨日上市,创业板市场以崭新的姿态驶入改革发展新征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发表书面致辞指出,要稳步增加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回归价值投资的重要理念。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贯通了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是注册制在全市场分步骤推开的关键一环,也是资本市场全面深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注册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涉及发行制度,还涉及信息披露、退市、交易等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 注册制下,尤其需要发展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回归价值投资的重要理念。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发展长期业绩导向的机构投资者,营造价值投资文化氛围,需从转化存量、引入增量、优化环境入手,积极创造条件畅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 从成熟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中长期资金是市场的“稳定器”“压舱石”。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要求。去年以来,证监会把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在优化公募基金差异化的准入安排、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比例和范围、提升交易便利性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权威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权益类公募基金募集金额超过54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8倍。这对改善市场结构、促进市场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前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为创造条件畅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首先,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公募基金管理人为代表的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队伍,支持优质基金管理人提升专业能力、打开管理半径,实现做优做强,同时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其次,完善行业机构分类监管体系,引导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强化长期业绩导向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推动公募基金等各类资管产品实施长周期考核,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实施高管和核心投研人员股权激励。 再者,扎实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中长期资金投资成本,推进完善机构投资者税收、业绩评价、会计等配套政策安排,强化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最后,落实国家关于深化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决策部署,支持理念成熟、实力较强的外资机构通过设立合资或独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担任产品投资顾问等形式积极参与我国资本市场,推动行业良性竞争,促进引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投资文化。 去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推进“深改12条”落地实施。“深改12条”明确提出,要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这些工作部分已经落地,部分正在加速落地的过程中。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促进资本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缓释风险、激发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齐全的多层次市场体系,聚集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企业,股票、债券、期货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积聚起一定的发展势能,但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需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型。 资深专家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长期资金应当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坚定信心,积极行动,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