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林采宜、季雯婕 疫情爆发加速了互联网服务的崛起,许多行业正面临新商业模式的冲击,如:影院、传统餐饮、传统零售、酒店、医疗等。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待新消费模式越来越“习惯”,消费服务业的商业模式迭代将因此加速,一些疫情期间形成的临时消费模式逐渐走向固化,一些行业将被彻底改变。 一.电影院受到流媒体平台的冲击,行业拐点已经出现 疫情期间,电影院为防控疫情闭门谢客。线上流媒体平台取代线下电影院为消费者提供足不出户地观影服务。数据显示,1月21日-2月20日疫情禁足期间平均每人每4天左右看一部电影,人均观影总数为7部,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流媒体平台是消费者观影首选,且付费观影的接受度较高,64%的消费者表示能接受付费观影。 疫情禁足催生流媒体平台爱奇艺的会员数增长快速,截至2020年1季度末,爱奇艺会员总数达到1.19亿,环比增长11.12%,同比增长22.83%。 与此同时,电影院却面临供给饱和及需求回落的双重冲击。从供给端看,影院银幕数量增速从2015年的34%降至至2019年16%,2016年开始,单屏产出出现持续负增长,2019年,单屏产出增速下降9.27%,电影院面临供给过剩的窘境。 从需求端看,由于渠道下沉为影院带来的“小镇青年”红利,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从2017年的38.9%提高至2019年的41.2%,上升2.3个百分点。但影院不断推高的票价及供给饱和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四线城市电影院的发展速度,这一点从其影院净增长速度下降可以得到印证。 2019年底以来,突然发生的新冠疫情使得影院观影需求断崖式下跌。两个因素叠加,催生行业拐点提前出现。 二.传统餐饮业受到外卖服务的冲击,服务模式转型势在必然 在疫情爆发期间,线上无接触外卖配送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原本的在外就餐需求。数据显示,疫情期间53.6%的餐饮商户外卖收入占营业收入一半以上。同期美团骑手数增加了33.9万人且人均接单数在11-30单的占六成,2.5%的骑手日均接单量甚至超过50单。外卖服务火爆增长的趋势延续到了复工后,2月17日至3月1日,新用户增幅连续两周都超过50%,且有向二三线城市渗透的趋势。目前,三成商家外卖订单量超过疫前,同时,以往被视为堂食优势的多人餐及火锅等也成为热门的外卖选择。 目前许多餐饮企业已经从仅提供堂食向“堂食+外卖”的模式转变。火锅界巨头海底捞的外卖收入四年复合增长率为57%,超出其餐厅营收复合增长率46%。后疫情时代,随着消费者外卖消费习惯的养成,餐饮企业外卖模式的收入及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三.传统零售受到网商的冲击,线上渠道扩张将是大势所趋 疫情期间,大量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从线下实体店转向线上,使得网络购物用户渗透率进一步上升。 从疫情期间的各品类线上销量及同比增速看,线上销售明显好于线下销售,其中医药生物、家化、电子电器和文教、体育及工艺品销量增速较高,分别达到84%、32%、26%及23%,医药生物及电子电器的销量增速都超过了去年同期。 面对疫情影响下零售业线下遇冷、线上强式扩张的情况,许多传统的线下零售商都积极开展全渠道建设,努力发展线上渠道并且打通线上和线下,通过线上为线下引流,这将是未来零售行业的总体趋势。 四.线上会议(培训)消化酒店商务需求,收入下降影响酒店的旅游需求 疫情导致旅游和商务活动停摆,酒店需求也因此断崖式下跌。占比47%的酒店商务需求通过线上办公、线上会议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实现,从而催生了线上会议软件和直播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随着5G技术的普及,这些线上交互软件可能导致部分会议、培训等商务需求出现不可逆的转变。 从酒店业的商务需求看,合计占比34.2%的制造业和商业贸易是此次疫情中受冲击较大的产业,不仅需求恢复需要时间,而且长期来看线下商务需求向线上迁移是大势所趋,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疫后增加了数字化投入,超过两成企业计划采购视频会议,即便按照保守估计,有10%~20%的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对酒店服务的整体需求将下降5%~10%。 此外,疫情导致的个人收入下降也会给旅游支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数据显示,60%的消费者表示将减少旅游支出。这对于目标客户为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型酒店影响较大。 需求下降的同时,酒店业还要面临供给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从2017年起,酒店业进入扩张期,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正向增长,酒店的成本扩张叠加需求萎缩,导致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供给扩张期遭遇疫情带来的商务旅游需求双双萎缩,将导致中国酒店行业面对一个供给、需求双重冲击的寒冬。 五. 互联网医疗的日益普及将改变我国的医疗市场结构 2018年以来,国务院、医保局、卫健委相继出台各种互联网医疗的支持政策,解决了线上购处方药、医保支付等痛点,催生了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形成。 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刺激了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据统计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同时,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 这次疫情也使得我国医疗供给的短期现象更加突出,互联网医疗体系的建设和优化将因此备受重视。可以期待,未来国家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扶持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缓解医院的救治压力,减少人员聚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健康管理平台、医疗知识平台也将迎来增长。随5G通信技术发展、应用场景明晰,互联网医疗产业或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c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林采宜、季雯婕 疫情爆发加速了互联网服务的崛起,许多行业正面临新商业模式的冲击,如:影院、传统餐饮、传统零售、酒店、医疗等。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待新消费模式越来越“习惯”,消费服务业的商业模式迭代将因此加速,一些疫情期间形成的临时消费模式逐渐走向固化,一些行业将被彻底改变。 一.电影院受到流媒体平台的冲击,行业拐点已经出现 疫情期间,电影院为防控疫情闭门谢客。线上流媒体平台取代线下电影院为消费者提供足不出户地观影服务。数据显示,1月21日-2月20日疫情禁足期间平均每人每4天左右看一部电影,人均观影总数为7部,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流媒体平台是消费者观影首选,且付费观影的接受度较高,64%的消费者表示能接受付费观影。 疫情禁足催生流媒体平台爱奇艺的会员数增长快速,截至2020年1季度末,爱奇艺会员总数达到1.19亿,环比增长11.12%,同比增长22.83%。 与此同时,电影院却面临供给饱和及需求回落的双重冲击。从供给端看,影院银幕数量增速从2015年的34%降至至2019年16%,2016年开始,单屏产出出现持续负增长,2019年,单屏产出增速下降9.27%,电影院面临供给过剩的窘境。 从需求端看,由于渠道下沉为影院带来的“小镇青年”红利,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从2017年的38.9%提高至2019年的41.2%,上升2.3个百分点。但影院不断推高的票价及供给饱和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四线城市电影院的发展速度,这一点从其影院净增长速度下降可以得到印证。 2019年底以来,突然发生的新冠疫情使得影院观影需求断崖式下跌。两个因素叠加,催生行业拐点提前出现。 二.传统餐饮业受到外卖服务的冲击,服务模式转型势在必然 在疫情爆发期间,线上无接触外卖配送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原本的在外就餐需求。数据显示,疫情期间53.6%的餐饮商户外卖收入占营业收入一半以上。同期美团骑手数增加了33.9万人且人均接单数在11-30单的占六成,2.5%的骑手日均接单量甚至超过50单。外卖服务火爆增长的趋势延续到了复工后,2月17日至3月1日,新用户增幅连续两周都超过50%,且有向二三线城市渗透的趋势。目前,三成商家外卖订单量超过疫前,同时,以往被视为堂食优势的多人餐及火锅等也成为热门的外卖选择。 目前许多餐饮企业已经从仅提供堂食向“堂食+外卖”的模式转变。火锅界巨头海底捞的外卖收入四年复合增长率为57%,超出其餐厅营收复合增长率46%。后疫情时代,随着消费者外卖消费习惯的养成,餐饮企业外卖模式的收入及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三.传统零售受到网商的冲击,线上渠道扩张将是大势所趋 疫情期间,大量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从线下实体店转向线上,使得网络购物用户渗透率进一步上升。 从疫情期间的各品类线上销量及同比增速看,线上销售明显好于线下销售,其中医药生物、家化、电子电器和文教、体育及工艺品销量增速较高,分别达到84%、32%、26%及23%,医药生物及电子电器的销量增速都超过了去年同期。 面对疫情影响下零售业线下遇冷、线上强式扩张的情况,许多传统的线下零售商都积极开展全渠道建设,努力发展线上渠道并且打通线上和线下,通过线上为线下引流,这将是未来零售行业的总体趋势。 四.线上会议(培训)消化酒店商务需求,收入下降影响酒店的旅游需求 疫情导致旅游和商务活动停摆,酒店需求也因此断崖式下跌。占比47%的酒店商务需求通过线上办公、线上会议和线上直播的方式实现,从而催生了线上会议软件和直播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随着5G技术的普及,这些线上交互软件可能导致部分会议、培训等商务需求出现不可逆的转变。 从酒店业的商务需求看,合计占比34.2%的制造业和商业贸易是此次疫情中受冲击较大的产业,不仅需求恢复需要时间,而且长期来看线下商务需求向线上迁移是大势所趋,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疫后增加了数字化投入,超过两成企业计划采购视频会议,即便按照保守估计,有10%~20%的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对酒店服务的整体需求将下降5%~10%。 此外,疫情导致的个人收入下降也会给旅游支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调查数据显示,60%的消费者表示将减少旅游支出。这对于目标客户为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型酒店影响较大。 需求下降的同时,酒店业还要面临供给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从2017年起,酒店业进入扩张期,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正向增长,酒店的成本扩张叠加需求萎缩,导致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 供给扩张期遭遇疫情带来的商务旅游需求双双萎缩,将导致中国酒店行业面对一个供给、需求双重冲击的寒冬。 五. 互联网医疗的日益普及将改变我国的医疗市场结构 2018年以来,国务院、医保局、卫健委相继出台各种互联网医疗的支持政策,解决了线上购处方药、医保支付等痛点,催生了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形成。 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刺激了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据统计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同时,一些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也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处方量增长了近10倍。 这次疫情也使得我国医疗供给的短期现象更加突出,互联网医疗体系的建设和优化将因此备受重视。可以期待,未来国家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扶持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缓解医院的救治压力,减少人员聚集。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健康管理平台、医疗知识平台也将迎来增长。随5G通信技术发展、应用场景明晰,互联网医疗产业或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c (本文作者介绍: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沈建光(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院院长) 4月中国出口反弹超出预期,但增长并不均等,“亮眼”的数字掩盖了大多数出口导向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展望全年,海外经济深陷泥潭或使得中国出口有所承压。特别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以消费品和资本品出口为主,如果海外疫情重挫消费、打击投资信心,对中国外贸的需求侧和产业链的冲击可能会更为深远。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0年4月,我国出口同比上升3.5%,较3月的-6.6%大幅回暖。其中,中国对美国、日本、东盟出口全线上升,但对欧盟出口同比下滑4.5%;纺线、织物、塑料、计算机、医疗器械增速较高,服装、鞋类、箱包、手机跌幅较大。可以说,在当前外需依然疲弱的背景下,4月中国出口反弹超出预期。 在笔者看来,这主要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第一,海外疫情扩散之下,中国成为全球防护物资的供应中心,相关出口大幅上升。3、4月份,中国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产能扩大;与此同时,海外疫情加剧,各国对防护物资的需求大幅上升。在此背景下,4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如口罩、无纺布防护服)出口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49.4%;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出口15.1亿美元,同比增长50.8%;塑料制品(如塑料防护服)出口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3.8%。 第二,海外居家办公、居家娱乐等需求推升计算机出口大增。4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主要是计算机)同比大增50%,对4月出口增长的贡献在各商品中最高。其原因很可能是疫情下海外居家办公、居家娱乐等计算机使用需求大增,导致经销商补库存,又恰逢中国疫情形势好转后产能恢复,四月集中出货。但此种需求激增可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特别是一旦疫情持续引发企业倒闭、失业攀升、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对此类耐用品的需求大概率将迅速回落。 第三,前期低基数也对4月中国出口数据造成了一定的扰动。2019年4月,受中美贸易摩擦、全球需求较弱以及日本天皇即位“超级小长假”的影响,中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下降2.7%,对美、日出口均为两位数下滑。低基数下,中国对美、日出口均有反弹,对日出口更是同比回升33%。 需要警惕的是,4月出口回暖并非普遍现象。特别是诸如服装、鞋类、家具、箱包、玩具、手机等主要商品的出口,纷纷遭遇负增长,表明在当前海外疫情蔓延的形势下,国内企业面临外需疲软的压力仍然较大。4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的分项数据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从46.4锐减至33.5,表现最差,也可以佐证这一结论。根据PMI调查,当前反映订单不足的国内企业占比已高达57.7%。这意味着4月的出口增长并不均等,“亮眼”的数字掩盖了大多数出口导向行业所面临的困境。 展望全年,海外经济深陷泥潭或使得中国出口有所承压。 美国方面,其一季度GDP下滑4.8%,降幅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高。考虑到美国是自3月中下旬以来才开启大面积停工和保持社交隔离,在防控升级的二季度,美国或面临更大的经济考验。预期整个二季度美国GDP收缩幅度将达到10%以上,失业率也将至少达到15%。 其他经济体也同样不容乐观。欧委会指出,欧洲正经历大萧条以来从未有过的经济休克,欧盟27国GDP全年将下降7.4%。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综合24家机构的预测认为,二季度日本GDP将年化收缩11%。印度、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目前则仍然无法控制疫情。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发达国家二季度可能会陷入同比-7%至-10%的大幅衰退,全球经济至少要经历两个季度的负增长。 中国进出口贸易占全球贸易的近四分之一,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海外经济衰退不仅会影响中国外需,还会增加供应链中断的风险。特别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以消费品和资本品出口为主,如果海外疫情重挫消费、打击投资信心,对中国外贸的需求侧和产业链的冲击可能会更为深远。 当然,外需冲击对各行业的压力并不相同。笔者根据分行业的出口交货值和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率,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外需敞口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电子、服装、鞋帽、家具、文化娱乐用品的出口比例较高,而这些行业也正是疫情期间外贸表现较弱的行业。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需求的影响可能比设想中更加持久,上述行业面临的经营和就业压力值得关注。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现任京东数科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刘元春 4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充分表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复工复产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基本完成,宏观经济快速恢复,经济循环开始加速。中国经济开始从“行政性复工复产阶段”向“市场循环常态化阶段”迈进,中国经济迎来了关键的“破冰时刻”。在外部冲击即将全面显化之际,全面启动需求扩张以推动经济市场化循环、稳住中国经济内部循环的基本盘变得越来越紧迫。 一、复工复产在全产业链、全区域行政性推动下取得供给侧明显的复苏,但需求缺口却明显扩大。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较4月提升5个部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4.5%,回升4.6个百分点,按照供给侧数据测算对应4月份的GDP增速为-1.3%左右,较1季度的-6.8%收窄了5.5个百分点,预示着5月份有望由副转正。但是需求侧的复苏力度却较为缓慢,-7.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8.2%的出口增速,所对应的GDP增速在-3%到-4%左右的区间,虽然较1季度有十分明显的收窄,但与供给侧回复的缺口达到1.7到2.7个百分点。 二、价格参数持续回落进一步说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已经快速显化,并成为复工复产的最大阻碍。 CPI和PPI4月较3月分别下滑了1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代表总供给与总需求状况的核心CPI4月仅为1.1%,比3月下滑0.1个百分点,GDP平减指数4月为开始接近于0,较3月下滑了1.4个百分点。这些参数都表明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已经显化并将进一步恶化。这将导致我们在复工复产之后没有足够的需求和订单,从而导致复工复产出现二次停工停产。PPI持续3个月负增长表明新一轮工业萧条已经出现出现,PPI环比负增长和同比负增长及其进一步扩大必将使复工复产的企业面临持续的亏损甚至破产,有效需求不足和订单的大幅度下降已经成为复工复产企业最大的压力。 三、复工复产率与达产率的分化说明复工复产面临瓶颈性约束,行政性推动已基本完成其使命,市场需求大推动是经济循环常态化的关键。 两个参数分化值得注意:一是4月的大企业复工复产已经基本完成,但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率却较为低迷;二是复工复产率总体较高但达产率却十分低迷。到4月25日规模以上工业还有15%达产率不足50%,规模以上服务业还有30%企业达产率不足50%,有资质的建筑业40%企业达产率不足50%。这些数据说明,复工复产的行政化推动已经达到极致,复工复产率提升速度的下滑以及达产率的低迷说明复工复产面临明显的瓶颈约束,有效需求不足是复产率和达产率进一步提升的核心障碍,中国经济在完成行政化复工复产开始步入到经济循环市场化加速的破冰时刻,需求刺击的大推动十分重要。如果任由复工率与达产率长期分化,复工复产企业受到的成本冲击将越来越大,宏观经济的供给损失也将进一步加大。目前是稳定内部经济循环的窗口期。 四、外部环境对于中国生产体系的冲击还没有显化,全球经济同步的深度下滑、全球贸易的深度收缩、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以及“去中国化”的抬头将使中国经济 2-3 季度面临的压力全面上扬,超越我们的预期。提前稳住内部经济循环基本盘是应对外部冲击和大国竞争的核心基础。 3月和4月出口参数和外资参数的超预期反转并不代表中国外部环境的改善,只说明世界疫情与世界经济下滑对于外需的冲击有一定的时滞。4月出口订单指数仅为33.5%,比4月下滑了12.9个百分点。全球PMI出口订单指数在3月也下滑到41.5%,按照WTO的预测和联合国贸发会的预测世界贸易将在2-3季度下滑20-30%,这种深度下滑必将导致世界工厂的中国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在目前逆全球、去中国化、围剿中国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这种超级必须要有思想和行动准备。在各种战略准备中,提前恢复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盘,不断巩固住内部产业链、价值链的竞争力和完整性和畅通性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此,在外部贸易、外部投资摩擦高峰期没有到来之前,全面扩充内部需求,快速促进市场循环的常态化,是当前窗口期的必然之举。如果在外部超级冲击爆发之后才采取内部对冲政策,必将导致内部基本盘和外部基本盘都无法稳住,必将措施我们目前获得的宝贵窗口期。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意见领袖辩论财政赤字货币化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徐高 经济学中有个“破窗理论”,说的是打碎窗户反而是件好事。打碎了一扇窗户,自然需要换新的。这样,安装窗户的人就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这个装窗户的人把他的收入再花出去,就能让更多的人有工作、有收入。于是,打碎了一扇窗户,却让很多人境况变得更好。所以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打碎窗户是件好事。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砸碎一扇窗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是好是坏取决于经济是否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类似地,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可能利大于弊、也可能弊大于利。因此,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分析一定要放在经济背景中,而不能简单的赞成或反对。 经济中的需求不足往往与高储蓄率相伴随,并容易演变成为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阻塞。此时,货币数量论失效,货币总量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降低。这种情况下借用财政的支出能力,可以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在当前全球需求不足的状况下,“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其适用的道理。 尽管在当前需求不足的环境下,“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其立论依据,但因为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从疫情冲击中复苏,且我国本就有变相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工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目前没有必要使用“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样的大招。 “现代货币理论”在近年来成为宏观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词汇。“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以下简称MMT)内涵比较庞杂,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政府印钞票有益无害:印钞票能拉动实体经济增长(货币不是中性的),还不会带来通胀。拥有这等好用的“法宝”,政府应该扮演“最后雇主”(employ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印足够多的钞票来确保经济处在充分就业状况。当然,印出来的钞票需要有人去花。最好的花钱人就是政府(不然会引出为什么把钱给张三而不给李四的收入分配的头痛问题)。这就是财政扩大开支,而由央行印钱来填补财政留下的赤字——财政花钱、央行买单——用学术语言来说即是“财政赤字货币化”。[1] 国内经济学界近期热议“财政赤字货币化”话题。2020年5月9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可以在我国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2]。尽管在这篇讲话中通篇没有提到现代货币理论,但其思想与MMT高度吻合。其后,有关“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变得相当热烈,赞成与反对者都有。不过,这些讨论往往就政策谈政策,并未触及到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实行宏观政策的经济环境。 1.“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需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 只有把宏观经济环境考虑进来,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才有意义。MMT源自后凯恩斯经济学(Post-Keynesian Economics),是与当前主流宏观经济学范式相异的一套宏观分析范式。不同范式之间的对话如同鸡同鸭讲,难以争辩出对错来。要对MMT、以及“财政赤字货币化”做出有效的讨论,需要从范式选择的分叉点出发,找到范式适用的前提。MMT是否成立的前提是经济是否处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在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环境中,MMT方才成立,“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主张才有道理。反之,如果经济中不存在需求不足的状况,供给而非需求才是经济的约束,MMT就不成立,“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政策建议也不适用。这背后的道理可以借助“破窗理论”来看清。 经济学中有个“破窗理论”,说的是打碎窗户反而是件好事。打碎了一扇窗户,自然需要换新的。这样,安装窗户的人就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这个装窗户的人把他的收入再花出去,就能让更多的人有工作、有收入。于是,打碎了一扇窗户,却让很多人境况变得更好。所以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打碎窗户是件好事。这正是凯恩斯提出的“乘数效应”的核心逻辑——政府多花一块钱,能产生一连串的后果,让全社会的总收入增加超过一块钱。 只有在经济处在需求不足、有许多工人失业的情况下,“破窗理论”才能成立。设想,如果装窗户的人本来就有工作、有收入,那么打碎了这扇窗户,只是让安窗户的工人放下他手里正在做的活计,转来修理这扇窗户,而并不会增加这工人的收入。这样,打碎窗户就有害无益。类似地,如果经济不在需求不足的状况下,所有产能(包括工人)都处在充分利用的状态,政府多花一块钱来创造需求,就必然会挤出民间一块钱的需求——产能如果被用来满足政府这新增一块钱的需求,能用来满足民间需求的产能就会相应减少。这种情况下,政府开支只会挤出民间支出,而不会产生“乘数效应”,凯恩斯需求管理的理论不能成立。 “现代货币理论”成立的前提是经济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中。MMT栖身其中的“后凯恩斯经济学”秉承凯恩斯的思想——甚至可以把“后凯恩斯经济学”叫做“原教旨主义的凯恩斯经济学”。相应地,其成立前提也是经济是否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中。从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辨别经济中是否存在需求不足。如果需求不足,也即需求是经济增长的瓶颈,那么经济的波动应该呈现价量同向变化(经济增速与通胀正相关)的特点——需求扩张带来真实经济增长加速以及通胀的上行,需求收缩带来真实经济增长减速和通胀下行。反之,如果需求充足,供给才是经济增长的瓶颈,那么经济波动应该有价量反向变化(经济增速与通胀负相关)的特点——供给扩张令真实经济增长加速、通胀走低,供给收缩令真实经济增长减速、通胀走高。 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中。美国是世界经济的龙头,可以通过美国经济来了解世界经济的状态。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的真实GDP增速与通胀之间明显负相关,表明在这段时间里供给是经济增长的瓶颈。相比供给来说,需求在这段时间是充足的,没有长期的需求不足。而在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真实GDP增长与通胀之间的相关性明显转正,经济波动时的价量同向变化,表明需求成为这段时间经济运行的瓶颈,需求不足成为一个长期现象。“后凯恩斯经济学”和MMT在这段时间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原因就在于经济环境的这一变化。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提出MMT不无道理。(图表1) 2.需求不足与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阻塞 需求不足通常与高储蓄率相伴。经济中有大量的储蓄者——他们倾向于将其当前收入的较大部分留到未来去支出。同时,经济中还会有大量的人愿意将其未来的收入提前到现在来支出。超前消费者(借钱消费的人)和投资者(借钱投资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超前支出的行为平衡了储蓄者滞后支出的行为,确保了经济中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但如果超前支出的行为减少——比如超前消费者的消费倾向降低、或是投资者投资意愿下降——那么全社会的储蓄率就会上升,全社会当前的支出就会下降,从而带来需求不足的倾向。在次贷危机之后,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与储蓄率上升相伴随的需求不足的倾向更为明显。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过高的储蓄率会带来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阻塞。央行印出来的钱是购买力,可以用来买东西。央行增发货币创造了购买力之后,如果这些购买力马上被人支出出去,变成市场里的购买行为,货币的增发就能比较顺畅地影响经济增速与通胀等宏观指标。这时货币政策传导路径是顺畅的,央行可以比较容易地用货币供给量的增减来调节实体经济。但货币政策传导路径未必一直顺畅,也可能会有阻塞的情况。当储蓄率很高的时候,人们会把自己相当部分的收入存起来(存入银行也好、藏在床垫下也罢),而不拿出去买东西。这时,货币增发虽然会增加全社会的购买力,但并不会带来购买行为的相应扩张,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就会阻塞。在更极端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将其获得的增量货币全部都存起来,一分都不花出去(此时边际储蓄率为100%)。这就落入了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货币的增发对购买活动的刺激作用为0。 当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阻塞的时候,货币数量论失效,货币总量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降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总量与经济增速及通胀等经济指标有稳定的数量关系。但在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阻塞时,这种数量关系就会失灵。而在经济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极端情况下,货币总量变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此时,货币增发不会带来通胀上升这样的副作用,央行印钞票来刺激经济可以不用在物价上付出代价,走向MMT的大门随之打开。 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阻塞时,可以依靠财政政策来疏通传导路径。前面的推演里存在一个逻辑矛盾: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阻塞的时候,货币的增发不能带动实体经济的活动,因此货币增发不会带来通胀升高的代价;但这也同时意味着货币增发在刺激实体经济增长与就业方面无效。因此,MMT的关键一环是在增发货币的同时,找到把这些增发的货币支出出去的主体,也即能将货币购买力转化为购买行为的经济主体。这方面,政府是一个绝好的选择。央行印钞票拿给政府花,能够避开印钞票分给民众会带来的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操作起来也比较简便。借助财政的支出能力,也能疏通货币政策到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政府花钱、央行买单”会成为MMT的一个主要内容,道理就在这里。 离开了宏观经济背景,单纯讨论MMT、或是“财政赤字货币化”没太大意义。MMT药方能用的前提是,经济处在需求不足的环境中。如果这一前提条件不成立,货币政策传导路径顺畅,货币增长一旦加速,就会体现到经济中的购买行为和物价上,令通胀上升。这种情况下,MMT所倡导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一定会让通胀失控。反过来,如果经济处在需求不足的环境中,MMT以及“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有其用武之地。所以,对MMT的探讨不能离开经济环境。就像在“破窗理论”中一样,根据经济环境的不同,砸碎一扇窗户有可能是好事、也有可能是坏事。抛开经济环境,单纯分析应不应该砸碎窗户是没意义的。类似地,脱开经济环境,单纯就MMT而讨论MMT,就“财政赤字货币化”讲“财政赤字货币化”也没有太大意义。 在当前全球需求不足的状况,MMT与“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其适用的道理。在次贷危机之后的经济环境中,货币数量论早已失效。美欧日的央行也早已抛开了货币数量论的教条,长期采用QE等非常规货币宽松手段。可以说,发达国家央行在实践中已经越来越向MMT靠拢。进入2020年后,新冠肺炎的蔓延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疫情一开始虽然会同时冲击经济的供给与需求两面,但随后对需求的抑制效应会强于供给。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员工的组成相对固定,因此较容易复产;但社交隔离的防疫措施对需求的抑制则更为长期(想想人员流动性较强的餐饮娱乐场所受的影响)。因此,疫情后全球经济处于更为明显的需求不足中。我国今年3、4月愈发明显的通缩趋势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在这样的环境中,MMT自然会得到更多拥趸、“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样比较极端的政策建议会被提出也不令人奇怪。 3.我国没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时候 尽管在当前需求不足的环境下,“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其立论依据,但因为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从疫情冲击中复苏,因而当下没有必要走到那一步。随着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弱化,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明显复苏。最近两个月,国内总需求已经有扩张的迹象,经济增速也已经从今年1、2月的低位明显回升。这表明,当前的政策应对是有效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样的“大招”还没有使用的必要。 此外,我国其实本就有变相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工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挥着积极作用。融资平台所从事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多具有公益性质,项目的回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社会层面,而无法转化为项目本身的现金回报。这使得融资平台很难依靠自身的投资回报率来覆盖融资成本,所以需要政府信用的介入来确保融资平台能获得融资,启动投资项目。项目建成之后,政府可以利用项目社会效益所创造的收益(如更高的卖地收入)来帮助融资平台偿还其债务。究其本质,融资平台的投资行为有“准财政”的属性,融资又来自金融市场,因而正是结合了财政和货币来创造总需求的有效工具。只是融资平台的商业模式并不为一些观察者和决策者所认识或认可,所以引发了2018年以来对融资平台的打压。正是因为前两年有这样创造需求的有效工具不用,才加大了经济的下行压力,让“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呼声开始浮现。在疫情之后,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变成了国内刺激经济的主要抓手,其投资增速已经开始明显加快。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力,“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必要性就不高了。 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分析一定要放在经济背景中,而不能简单的赞成或反对。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砸碎一扇窗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是好是坏关键取决于经济是否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类似地,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可能利大于弊、也可能弊大于利。因此,就政策讲政策的讨论,其实错失了讨论的关键。在当前需求不足的宏观背景下,“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其道理,不应被简单的否定。但是,考虑到我国当前各项针对新冠疫情的宏观政策应对,“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样的大招还没有使用的必要。(完) (本文作者介绍: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
5月7日,海关总署披露了今年1至4月份的进出口数据。 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前4月进口原油1.7亿吨,增加1.7%,进口均价为每吨2906.7元,同比下跌8.9%;进口天然气3232.8万吨,增加1.5%,进口均价为每吨2702.5元,下跌15%。 值得一提的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今年前4月的原油加工量相较去年出现下降,库存持续升高,在这种情况下进口依然实现了正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的需求恢复持续加快,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国内企业趁原油低价扫货的力度。 “从4月份的数字来看,中国的汽柴油消费量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5%和100%,中国炼厂的开工率也正在加速恢复中。”一位石油央企人士告诉记者,“理论上,会进一步加大原油购买力度,但是因为前期的高价库存目前仍未消化完毕,所以体现在数字上没有那么明显。” 而中国的现状,已经成为国外公司眼中未来全球原油需求恢复的模型。 中国需求支撑全球 国内五一放假期间,国际油价度过了一个“黄金”5天。 截至记者发稿,WTI主力期货合约报27.13美元/桶,相较放假前的13美元,涨了一倍有余;布伦特原油报31.53美元/桶,相比放假前上涨超过50%。 时间进入五月,首先的一个利好消息,就是OPEC此前达成的减产协议即将实施。市场乐观地认为目前产油国的减产将有效缓解当前原油供过于求的情况,同时市场对原油仓储危机的忧虑也有所缓解。 根据4月13日欧佩克达成的减产协议,自2020年5月1日起欧佩克减产970万桶/日;自2020年7月1日至12月减产770万桶/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580万桶/日。 “现在市场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市场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上述石油央企人士向记者表示,“沙特、阿联酋等国提前减产,美国那边的钻井活跃数从今年三月超过600口降到现在的325口,产量将会在未来几个月看到明显的下降。” 但尽管如此,他告诉记者,油价趁势向上的空间仍相对有限,其原因就在于当前市场上仍然存在着供应过剩的情况,同时需求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上周,国际石油巨头壳牌、BP和埃克森美孚分别发布了各自的第一季度报告,在各家公司的发布会上,均提到了目前石油需求面对的困境,但他们却几乎一致发出声音,认为中国将会是此轮油价崩溃后崛起的先锋。 埃克森美孚在上周的一季度发布会上表示,虽然中国复苏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有限的初步销售数据令人鼓舞;荷兰皇家壳牌CEO范伯登则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一些地区零售网点的需求甚至高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BP首席执行官陆博纳则认为,来自亚洲国家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需求复苏的道路。 但是,全球能源需求能否彻底恢复,目前还是未知数,有一部分悲观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全球原油需求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状态,并且加速全球原油需求到达顶点,因为这一场疫情永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石油企业求生存 此前,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国石油集团又一次走到了生存发展的紧要关头;而在日前他又发表文章称,中石油集团公司应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努力发挥中央企业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双胜利”。 当下,中国的三家石油公司将削减支出,以部分缓解低油价带来的影响。目前,“三桶油”的上市子公司均已发布一季度业绩,一季度“三桶油”受到下游业务亏损的严重影响,而二季度将出现上游业务的亏损。 “三桶油”均调整了2020年的资本支出计划以保留现金:中国石油宣布的降幅最大,较原本预算的2950亿元人民币下调30%至2000亿元。中国石化宣布资本支出计划较2019年的实际资本支出额1470亿元下调20%-25%。中海油调整后的资本支出计划较原本预算下降11%,从850-950亿元降至750-850亿元,且资本支出削减额度均来自境外项目,境内项目资本支出计划保持不变。 “中海油资本支出下调幅度较小是源于该公司相较于其他两家公司成本较低。”标普全球评级分析师黄晓丹告诉记者,“如果4月份25美元/桶的油价保持到六月底,二季度‘三桶油’的上游业务或将出现亏损,中国石油和中海油仍能录得现金利润,而中国石化将实现收支平衡或出现小幅现金亏损。” 尽管大幅削减资本支出,“三桶油”并未大幅调降2020年的预期产量,以保证国内的能源安全。 具体来看,中国石化计划维持产量水平,中国石油则将根据石油价格做出调整。不过两家公司都计划提高2020年的天然气产量,分别提升7%-8%和5%。中海油计划下调其油气总产量3%至5.05-5.15亿桶油当量。一如资本支出,中海油的全部产量削减均来自海外业务,国内产量将维持在3.33-3.40亿桶油当量。
需求释放不及预期 楼市调整有望延续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今年“金九”成色不足,楼市能否重现“银十”引人关注。然而,今年国庆黄金周成交量依旧维持低位,“银十”开局不佳。专家预计,四季度楼市调整幅度料在供需拉锯状态下略有扩大,政策层面或保持严控不放松,四季度房企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凸显。 观望情绪浓厚 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2019年国庆黄金周,重点10城新房销售面积为77.22万平方米,较2018年同期下降8.1%,10城新房成交量更创下近5年来新低。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国仕英指出,一方面,在“房住不炒”调控氛围下,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另一方面,随着楼市黄金时代褪去,对楼市的关注度降低。 中国指数研究院(简称“中指院”)常务副院长黄瑜表示,今年黄金周,国内房地产市场整体需求不及预期。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调整幅度较大,北京、上海、广州销售规模同比均出现下滑,深圳受益于供应改善,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成交规模同比增幅显著。 二线城市继续呈现内部分化格局。黄瑜介绍,武汉、宁波、苏州、南宁等地因前期需求释放较快,当前活跃度有所下降,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温州、福州等地市场规模经历持续深度调整后,伴随近期优质项目集中上市,购房需求较高,成交规模回升。三四线城市中,扬州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同比增幅显著,但惠州、韶关、东莞仍有下行压力。 促销力度未见加大 “十一”长假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上海市多个楼盘发现,大力度降价促销的情况较少,新盘优惠力度普遍不大。上海地区链家经纪人告诉记者,除“十一”当天外,长假期间虽然每天都有“带看”4-5个楼盘,但明显感到成交力度不如往年。 中指院土地云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韧坚表示,很多企业虽在降价促销方面有所行动,但整体来看,促销力度并不大。“实际上,在黄金周期间过大的优惠力度未必能形成促销,反而可能加重市场观望气氛。”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企促销成效有待观察,部分购房者依然持观望态度。降价促销效果成色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房贷首付政策依然从紧和部分二手房交易不畅影响换房需求,且银行贷款利率政策调整期间也会出现犹豫购房的现象。 楼市料继续调整 中指院认为,四季度房地产市场调整幅度将在供需拉锯状态下略有扩大。考虑到近期房企的积极营销势头,四季度房价涨幅或进一步回落。 国仕英表示,7月以来监管层多次发布房地产金融相关政策,各相关部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资金监管并未弱化,仍处于严格调控状态。房贷利率“换锚”后的短期影响不大,也表明现阶段房地产调控仍以求稳为主。预计四季度政策严控不放松,尤其在金融监管方面,将继续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受市场长期调控影响,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入市积极性低,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或稳中有降。 中指院认为,四季度房企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凸显,进而影响房企投资开工积极性,预计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新开工面积增速将延续放缓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