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从政府到社会各界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宏观经济形势作出精准研判,并提出了工作重点任务,为下阶段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内涵是独立自主、高水平开放。”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明年在调整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上或有新政策,重点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未来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度会持续下降,政府资金投向将进一步转向“两新一重”,更加重视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 注重需求侧管理 此次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这要求我国要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法治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自身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十四五’期间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重点是打破目前制约国内消费和民间投资热情的一些约束,释放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再次提出“需求侧管理”——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需求侧管理”的提法有何深意?王青表示,明年乃至“十四五”时期,需求侧管理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推进,进一步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将主要聚焦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又将体现在哪些方面?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投资来看,通过新基建、新型城镇化等扩大有效投资,可以带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从消费来看,通过完善社保、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机制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适当增加公共消费,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基础性改革促消费 长期以来,消费被称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连续六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针对如何扩大消费,会议明确,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从上述内容来看,与以往相比,此次扩大消费的内涵更为深刻,致力于以改革的手段提振扩大消费的根本驱动力。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消费增长不尽如人意,有专家表示,扩大消费的基础性改革将成为明年消费领域重要的政策红利,而这也是协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必然要求。 消费领域的改革将表现在哪些方面?王青认为,一是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引导居民消费升级趋势,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三是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以市场化竞争提升服务消费质量;四是深化消费市场机制体制改革,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改善消费环境。 增强投资增长后劲 此次会议指出,“要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继续发挥关键作用。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外溢性强、社会效益高领域的引导和撬动作用。”这表明,明年投资将继续在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内部结构可能将有所调整,更加注重效率和效益。此外,会议还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以及资金来源也要随之调整。专家表示,明年及“十四五”期间,政府投资将进一步从“铁公基”转向“两新一重”。传统的“铁公基”项目边际收益递减,而“两新一重”项目既可以促消费惠民生,又能为打造创新发展平台提供关键支撑,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在资金来源方面,政府投资将从基建投资的主体作用逐步转为撬动作用,重点是吸引民间资金流入,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不过,会议也强调,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此外,唐建伟表示,未来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关键技术领域加大投资。同时,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重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强国建设,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和数字化发展。
2021年对于美国抗疫与经济复苏来说是个重要转折年。一方面,拜登顺利就任美国总统,民主党成功实现对国会两院的控制,同时主张积极财政的前美联储主席耶伦被确认为新一任财长,财政刺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拜登已提出规模为1.9万亿美元的额外财政刺激计划。另一方面,1月中旬以来美国疫苗接种速度也已明显加快,拜登抗疫更加积极。预期在财政刺激和疫苗铺开的背景下,2021年美国经济将大概率实现复苏,近期IMF已将21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由3.1%大幅上调至5.1%。 经济复苏趋势日渐明朗背景下,美国的通胀风险也值得关注。首先,此次美国应对疫情冲击的刺激措施已经使得其广义货币大幅增长,通胀的货币条件已经存在。其次,正如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一文中阐述,如果采取更广义的通胀度量方式,当前美国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已经出现一定程度上涨,2020年标普500指数上涨16%,11月美国20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同比增长9%。 再次,金融市场的通胀预期亦明显抬升,反映债券市场通胀预期的TIPS通胀补偿指标升至2%左右,而铜、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 当前美国实体经济通胀水平回升有限,12月CPI同比1.6%,核心CPI同比1.4%,均低于疫情前水平和美联储通胀目标。展望未来,随着疫苗的铺开和经济的复苏,后期美国实体经济通胀将会快速回升吗?本文从供需缺口的角度,对后续美国通胀走势进行探讨。 ?需求端:疫情拐点与刺激政策有望带动需求加速回暖 “民主党横扫”背景下,美国财政刺激有望进一步加码,提振总需求。1月6日,民主党拿下佐治亚州2个参议员席位,由此最终实现在本轮总统和两院选举中的“民主党横扫”,后期美国经济政策决策过程将更加顺畅,美国继续加码财政刺激的可能性大增。在之前两轮大规模财政救济方案之外,此次拜登又提出1.9万亿美元的救济法案,并且市场和媒体普遍预期新一任美国政府还将实施额外的基建投资和新能源开支计划。 与此同时,新一届美国政府任命主张积极财政的耶伦作为美国财长,鉴于耶伦此前担任美联储主席及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的经验,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协调。由于财政支出直接作用于需求端,当前市场普遍预期财政刺激进一步加码将对美国总需求形成有力提振。 本轮美国广义货币大增形成巨大的潜在需求,也将随着疫苗的铺开而得到释放。本次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美国M2大幅上升,2020年12月美国M2余额同比增加4万亿美元至19.4万亿美元,同比增幅25.7%,增速为19世纪中叶以来最高水平。广义货币大增背后是居民和企业部门存款的增加,形成巨大的潜在名义需求。根据美国金融账户统计,2020年前三季美国居民和非营利组织的现金+存款类资产增加约2.25万亿美元,占同期美国M2增量的70.6%;非金融企业现金+存款类资产增加约9000亿美元,占同期美国M2增量的28.6%。 进一步,1月中旬以来,美国疫苗的接种进度开始加快,有望逐步带动前期积累的名义需求。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截至1月26日,联邦政府接种一剂疫苗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约6%。当前美国疫苗订购总量已达6亿剂,预计于今年夏季使疫苗基本覆盖全部人口。前期受疫情冲击,美国服务消费严重低于中长期趋势值,在居民收入和资产负债表健全的情况下,后期疫情逐步控制后服务消费有望实现补偿式增长;非耐用品商品消费有望延续恢复;耐用品消费因前期的需求释放和后续利率的反弹,可能出现小幅回落。与此同时,当前美国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库存水平均处于历史低位,后期补库需求也有利于美国总需求的回升。 ?供给端:美国生产有所好转,但短期内难以大幅扩张 当前美国工业生产和产能利用率正逐步回升,12月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恢复至-3.6%,工业产能利用率恢复至74.5%,但工业生产增速和产能利用率仍低于疫情前。随着疫苗的铺开,以及生产活动对疫情的适应性增强,美国生产端将朝疫情前的水平恢复。但整体来看,产能短期难言大幅扩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劳动供给端,当前美国失业率虽然较疫情最严重阶段快速下行,但永久性失业却在不断上升,制约生产恢复。另一方面,在资本供给端,大幅扩张现有产能的唯一方式是增加投资,但相比于投资对需求的即期一次性拉动,其对产能扩张的贡献往往是跨期分阶段的,短期内难以弥补供需缺口。 ?供需缺口、通胀预期、货币宽松多重因素下,关注美国通胀上行风险 2021年美国经济复苏仍将呈现“需求强、供给弱”的情况,需求端主要受前期积累的居民和企业存款、进一步的财政刺激带动,疫苗的铺开将为需求的释放提供条件,而生产端仍是朝疫情前的水平恢复,短期内难以大幅扩张。 而在持续的货币宽松下,美国的通胀预期已经出现抬升,体现在TIPS通胀补偿和大宗商品价格均有明显的上涨,供需缺口存在的背景下,通胀预期很容易自我实现。事实上,疫情后美国耐用品消费的强劲已经带动耐用品价格走强,美国进口的增加也带动进口价格指数上行。 此外,当前美国货币当局实施2%的平均通胀目标制,即在通胀阶段性超过2%的情况下,不立即收紧货币政策。在供需缺口、通胀预期、货币宽松等多重因素下,我们认为,美国通胀回升的趋势较为明确,后续仍需关注美国通胀上升过快的风险。 作者 沈建光: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汪导国:京东科技集团研究院宏观研究员
根据这些年做研究、做投资与各行各业企业家的切磋交流的经验,我发现大部分企业遇到的创新与转型难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个特定阶段的经济背景的重大变化,跳不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 通过对几百家创新和转型企业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创新的方向突破还是成功的转型方法,都不是从管理上“练内功”,而是必须以发现或创造新需求为前提。在走过快速工业化阶段之后,新需求方向不再是重复满足基本物质需要,而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精神需要:农产品不仅要满足温饱的生理需要,还要满足绿色、环保等精神需要;在传统消费品领域,消费品要具有高质量的物质价值,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品牌故事还要为消费者带来社交满足感,以及美感和时尚感;对于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消费品来说,通常消费者购买的80%以上都是软件的价值,硬件价值则不足20%……这些制造业中的研发、设计、品牌等“软价值”的创造,与知识、信息、文化娱乐、高端服务业的软价值创造遵循着同样的规律,而与其物质部分的价值创造规律则完全不同。 事实上,很多传统农业、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转型难题,本质原因都在于盯着饱和的老需求,在不断萎缩的老市场里进行竞争,结果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从财富创造的本质来看,所谓“农业”,就是利用动物和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规律来创造财富;所谓“工业”,主要是在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知基础上,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加工自然资源。如今,无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产品,其中越来越多的价值都是“研发、设计、创意、品牌、流量、体验”等软价值,在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文化娱乐产业、高端服务业等软产业中,其价值主体更是软价值——用创造性思维的非物质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一个产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研发、设计、创意、品牌、流量、体验等非物质价值。 那么,新时期“软价值创造新需求”的理论如何在新经济企业和转型企业中付诸实施,进而收获丰硕成果呢? 第一,所有的研发投入都是风险投资,如何提高研发创意的有效性来创造新需求?与传统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物质财富创造不同,软价值创造过程中研发创意的大部分投入注定都是无效投入,这也是让很多企业家无法接受,从而不能下决心从“硬价值制造”转向“软价值创造”的主要原因。如果所有的研发投入都是风险投资,那么创新和转型的问题首先就是怎么愉快地接受研发创意的无效投入,并找到提高有效投入的方法。其实,在软价值制造、信息、知识、文化娱乐、高端服务等不同产业,提高“有效研创”的原理既有差异,也有很多共同规律,只要研发创意的有效性提高了,新需求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 第二,所有的销售问题都是流量转换,如何通过经营流量创造新需求?对老产品而言,所有的营销都是流量转换。人们选择在大街上开店,就是要转换大街上的人流;选择在机场或购物中心开店,就是要转换机场或购物中心的流量;选择到商超陈列商品,就是要转换商超的流量;选择到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就是要转换央视的观众流量;选择到互联网做广告、做电商或做直播,就是要转换互联网的流量。对新产品而言,它们既要找到流量入口,还要提高流量转换效率。如果不能创造相应的认知群体,新需求就是零。与传统产业用来满足衣、食、住、行的物质产品的市场相对稳定不同,软价值产品其实都是可选消费,对应着可有可无的精神需要。换句话说,如果有了需要这个产品的消费者群体,那也是企业创造了这个产品的“认知群体”。因此不能把软价值的“认知群体创造”等同于传统物质产品的营销。那么,就“认知群体创造”和“流量转换”而言,软价值制造业产品、知识产品、信息产品、文化娱乐产品、高端服务产品各自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呢? 第三,每一次购买其实都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如何创新生活方式,提升体验,创造新需求?有人认为喝可口可乐、喝咖啡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喝豆浆、吃油条也一样。如果所有的购买行为背后都对应着生活方式的选择,那么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体验就无比重要。如何改善客户体验,适应或创新引领生活方式,让新的体验价值创造新需求呢?比如,传统零售业的体验价值主要在于商品的可获得性、价格和质量,而新零售业的“体验价值”除了这些,还包括快捷送货、便利选择、可点评、可互动、有社交功能等;又如,在知识产业,一个权威人物对一本书或一幅画的点评、推荐和解读,并不是仅仅让消费者了解这本书或这幅画,点评、推荐和解读本身就是读者的消费对象,有时候这种点评、推荐和解读的消费体验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来作品的价值。正因为如此,按照软价值创造方程V = (其中,V为软价值,C为产品有效投入因子,N为传播群体广度,m为软价值乘数),m在软价值创造中处于指数位置,其影响自然是指数级别的。那么如何创造不同的体验价值,进而创造新需求呢? 第四,兑现价值的道路不止一条,如何创新商业模式,进而创造新需求?传统农业、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都是靠直接出售产品或服务来获取收益的,而软价值的实现路径通常是弯曲的。除了服务费、会员费、专利费这些多元价值实现方法,无论是“硬件引流,靠软件和内容赚钱”,“先有公众价值,后有赢利模式”,还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向狗收费”,这类出其不意的方式在软价值制造业、知识产业、文化娱乐产业、信息产业都是可能不断推陈出新的。所谓商业模式创新,都离不开价值实现路径的创新。那么,如何通过弯曲的软价值实现路径来创新商业模式,进而创造新需求呢? 第五,以“软价值创造新需求”为核心的组织变革。“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方面,实践探索总是走在理论前面;另一方面,好的实践探索也需要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在社会上大范围推广。在软价值原理提出前,很多先进企业早就从实践中发现了软价值创造与管理的新方法。比如,华为公司20年前就从IBM(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引进了可以极大提高“有效研创”的IPD(集成产品研发)战略;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先生多年前提出了与软价值原理高度吻合的“人单合一”“创客模式”等量子管理组织模式;产生于英特尔、1999年在谷歌全面落地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很快在硅谷流行开来,2015年以来风靡全球和中国的高科技公司……所有这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其背后都具备同样的原理和逻辑:软价值的源泉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围绕管理创造性思维的软价值创造方法所需要的不再是普通的管理提升,而是彻底的人才、组织和激励机制的变革。一旦企业家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就一定能引起更系统、更深刻、更广泛的创新和转型思考,并引出更有价值的实践探索! 2020年是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特殊年份。展望未来10年、20年,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仍将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的“软价值创造新需求”方法既是新时期企业创新与转型的利器,也是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困境的“新需求经济学”。 从结构上看,中国经济过去40年的高速增长总体上是比较普惠的增长,各个行业、各个地区、不同层次的企业都搭上了中国经济这辆高速列车,而下一个40年的增长,恐怕是更不平衡的增长。只有那些掌握“软价值创造新需求”原理和方法的企业,才能搭上未来新时期经济增长的快车。 (作者滕泰系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本文摘自2021年2月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创造新需求:软价值引领企业创新与中国经济转型》一书序言部分。)
境外买家付出的交易款项,经过四五家银行“转手”之后,整个支付才能最终完成,繁琐的支付程序成了跨境支付最大的痛。 今年疫情影响下,全球贸易受到严重冲击,跨境电商增长势头仍然迅猛。市场研究机构预计,全年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2.7万亿元。除了传统的欧美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成为重要市场,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纷纷布局。 公开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出口额达到1873.9亿元,同比增长52.8%。为了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此前海关总署还创新开展跨境电商对企业(B2B)出口试点,将跨境电商监管创新成果从B2C推广到B2B领域。 “东南亚、中东欧等地区人口密集,消费能力强,”派安盈大中华区销售总监徐伟众说,东南亚、中东欧地区已经成了跨境电商的重要市场。 但在市场需求方面,一方面,一些大的电商平台自身成为品牌商家,收单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印度、东南亚、中东等市场,买家仍然是现金付款,由中国的物流公司收单,资金转回国内,这也是跨境支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称,跨境支付面临支付环节繁琐、配套金融服务薄弱、币种兑换效率不高等问题,而支付手续繁琐带来的高额成本是支付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 “几年前做的不错的卖家,交易额只有七八万美元,现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很多。”派安盈合作渠道总监高绣棋说,随着销售规模增加,一些跨境电商卖家业务逐渐走向成熟,需求更加多元化,对财务合规、支付灵活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伟众称,跨境收款需要成熟的银行基础设施,并对接大量平台资源,卖家也更加注重定制化需求。因此,跨境支付如果只是帮助收款,很难生存下去,“跨境收款越来越变成一种触达客户的工具,盈利并不是靠跨境收款,要在这个基础服务上叠加更多的附加服务。” 除此,跨境电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足够的现金储备,对冲汇率波动风险的能力不足,同时又缺乏融资渠道,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汇付天下董事长周晔此前对记者表示,跨境支付环节不够通畅,交易发生后,真正收到资金大概要一个星期,配套金融服务也较为薄弱,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效率有待提高。 对此,已有银行和支付机构瞄准这些痛点,提供汇率对冲、融资等服务,缓解跨境电商的资金压力。但跨境支付手续繁琐、耗时长、存在欺诈风险等,也是跨境电商面临的主要困扰。 “跨境支付最大的挑战有两个,一个是监管,另一个是怎么利用技术手段把成本降下来。”徐伟众说,比如从美国支付一笔款项到中国,可能要经过四五家银行,每家银行都要收一笔费用,如何把这个费用降下来是最大的挑战。
年尾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来备受市场瞩目。因为它既是对当年经济工作成绩的总结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研判,又是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特别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央首次提及“需求侧管理”。个中深意,耐人寻味。1说到需求侧管理,必然绕不开供给侧改革。自2015年以来,面对产能过剩、高端优质供给不足、供需错配等现实问题,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多个指标均超预期完成,“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工业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见图1),我国产业体系的发展韧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强化。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在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之后,伴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向好,复工复产能够得以顺利推进,国民经济运行能够快速回归正轨。然而从另一个层面看,我国需求侧尚且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最典型的便是近些年地产、基建等领域的投资需求持续强势,但居民消费需求却相对偏弱,特别是经历了新冠疫情冲击之后,我国需求侧的结构性问题被进一步放大,不仅需求端的整体回暖进程要明显慢于生产端,而且居民消费需求的复苏进度也要明显滞后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需求;从数据上看,房地产投资与基建投资分别于6月份和7月份实现了累计同比的由负转正,但社零累计同比直到11月份还没能回到疫情之前的常态化水平(见图2)。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刺激房地产和基建的投资需求一直都是我国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后,我国开展了“四万亿”刺激举措以对冲国内基本面的下行压力,同时推出了降低房贷利率等政策以激活楼市。必须承认,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之下,这些政策组合在带动国内经济快速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包括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与库存积压,居民和企业债务压力逐渐加大等等,进而对国内需求的进一步释放造成了制约。眼下,在“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基调下,我们迫切需要扩大内需、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这也客观上要求不能再将注意力都放在供给侧,需求侧的变革同样要引起重视——而这,恰恰是很多人长期忽视的地方。于是,此次中央经济会议首提“注重需求侧管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有何区别?经过梳理,我总结出以下两点。一方面,要素组合不同。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侧是指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在扩大内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过程中,消费和投资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至于供给侧,主要涉及到四大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创新,其中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侧重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创新则侧重于生产效率“质的提升”,关乎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生产组织方式改善等等(见图3)。另一方面,内在逻辑有所不同。需求侧管理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既然经济总量由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部分组成,那么当经济运行出现波动时,便可寄希望于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这“三驾马车”加以调控,继而达到扩大总需求与最大限度消除周期性波动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需求侧管理更加关注改善总量问题,侧重于短期经济效益,见效也更快,这也应了凯恩斯那句名言:“从长远看,我们都已死去。”反观供给侧改革,它是从生产端入手,通过采取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制度障碍等方式来激发经济活力,提质增效,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同于需求侧管理,供给侧改革着眼于长期调控与结构优化,更突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市场活力再造,旨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同时,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但见效相对较慢。需要提醒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也绝不是供给侧或需求侧单方面的,二者就像经济的一体两面,相伴相生,缺一不可。正因如此,单方面强调供给侧改革或者需求侧管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理其实很简单,没有需求的供给,定会导致生产设备闲置或者产品库存积压的产能过剩,而没有供给的需求,势必也难以被很好地满足。与之相应的,是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若是长期采取单一的需求侧管理政策,在造成政策边际效益递减的同时,无法解决产能过剩等问题;而若是片面追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可能产生紧缩性风险、加剧下行压力、导致硬着陆。为此,只有通过供需双侧的双管齐下、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需求侧管理可以为供给侧改革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而供给侧改革又可以为需求侧管理提供动力,从而兼顾经济增长稳定与转型升级。诚如诺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上所说的:“消费、需求和供给是密不可分的;在供给侧进行改革的同时,需求侧的改革也不容忽视,必须要同时来进行改革,要不然的话,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和成果。”事实上,供需双侧共同发力一直都是决策层的初衷。早在2015年11月,中央就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后,领导人又在不同场合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宗旨是“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转变,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在“十三五”规划里,也提到了“使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共促经济发展”的字样。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我国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结束。当前,我国供给侧除了优质商品和服务相对欠缺、无法充分满足国人消费升级诉求之外,在民生建设、科技创新、信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市场秩序、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等多个层面依旧存在短板,这些是需要继续发力加以完善的,绝非朝夕之功。这也是为什么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突出“注重需求侧管理”的同时,还要强调“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二者本就不该有所偏废。3那么,未来供需两侧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改善呢?我们不妨分别做个讨论,先说需求侧。或许是因为需求侧管理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凯恩斯主义,一些人会心生疑问,是不是要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强刺激。不过在我看来,我们应当从“国内大循环”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提法。归根结底,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海外需求疲软不振的大背景下,不管是出于经济考虑还是安全考虑,我们都应该着眼于对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挖掘,更加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着力于修炼内功以提升经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免疫力,而其中的关键便是稳步有序地扩大内需,这当中又包括消费和投资两个维度。消费,既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又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首要力量,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我国拥有14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内需市场,2019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近些年的消费升级浪潮更是奔涌不休,各种新型消费业态也在不断涌现。不过,现阶段国内消费市场整体上的供需还不能完全匹配,低线城市和地区的消费需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便意味着国人的消费还有极大潜力可挖掘。投资,作为内需中的快变量,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即时显效的,而且高质量的投资能助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在扩内需的过程中,居民消费向中高端商品消费过渡、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通过投资来强化消费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增进中高端消费供给,显然会有助于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不过,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强补短板、强弱项投资都提出了新需求,特别是支撑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基建,被时代赋予了重要使命,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继续走传统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老路,而是要更加注重投资质量的提升。尽管我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系列障碍和挑战:第一,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基尼系数上看,自2000年首次超过警戒线0.4开始,几乎没有停下升高的步伐, 2018年达到0.468(见图4),反映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仍属于偏低状况,总理所说的“6亿人月收入只有1000元”就是佐证。按照经济学理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并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中低收入者,收入差距扩大将不可避免地制约消费扩张与升级。第二,居民杠杆率居高不下。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测算,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债务占GDP比重)从2011年Q1的27.8%快速上升到2020年Q3的61.4%。这当中,个人购房贷款成为居民部门债务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高房价给居民其他消费带来的“挤出效应”依然显著,而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现实问题,还无法让人们真正甩开思想包袱去放手消费,这也将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掣肘。第三,社会民生领域投资短板明显。除了传统投资较为粗放、效益不高之外,我国还在不少领域存在投资短板,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与社会民生领域:一则,人均基础设施的存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任务还很重;二则,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婴幼儿托育等领域的相关设施还存在不小的短板,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同时,脱贫攻坚(脱贫住房、棚户改造、公租房等)以及农业、水利等领域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上述种种,也为未来如何落实需求侧管理、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指明了方向。当然,需求侧改革和“国内大循环”的宗旨一样,并不是“闭关锁国”或者“逆全球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不能少了中国。而放眼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实践都一再证明了,只有矢志不渝地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我们依然要在外贸方面多下功夫。目前,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外贸增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时,我们应该在防治疫情蔓延的前提下,从自身做起,在推动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扶持外贸新型业态、改善外贸自由化和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同时要主动开展多元化贸易投资合作,比如按照国际高标准市场开放模式深化自贸区改革,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的建设等等,特别是要继续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与我国有自贸协定的伙伴国家市场以及疫情不太严重的国家市场,拓展新的增长点,以此来稳定我国外贸的基本盘。4再说供给侧。如前文所述,近些年我国供给侧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仍在多个领域存在短板。而眼下的当务之急,在于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能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类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降低资源能耗并改善生态环境。此外,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进而将经济真正引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这些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高度契合。站在全球的角度,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本质上正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率先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往往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就越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进而能够激发更多的新兴产业,掌握国际社会话语权,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于我国而言,尽管近些年科技实力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依然被限制在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这恰恰是位于微笑曲线最底部、利润率最低的地方(见图5);而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控,牢牢地把握住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位于微笑曲线两端附加值较高的环节,往往能在掌握话语权的同时,获取高昂的利润。此外,在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领域,我国依然面临着被“卡脖子”的情况,这便容易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处于被动局面。考虑到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逐渐淡化的现实,要想真正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重塑,并掌握国际竞争的话语权,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突破硬核技术壁垒,在关键产业环节加速国产化替代,如此才能反客为主,实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目标,进一步扩大我国工业门类齐全的体系化、规模化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具体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加快攻克具有关键性影响与贡献强的核心技术,逐步提升我国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与国际科技的话语权。第二,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环节的替代,并更加注重对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中优势领域以及重点领域的开发与培育,最终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出口产品低质量、低附加值水平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水平转变。第三,以积极培育国际一流的跨国公司和自主品牌作为切入点,不断提高我国经营企业的实力,巩固并强化核心竞争优势,重组业务管理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国际接轨,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和“微笑曲线”的两个高端环节,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和治理者,真正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与“中国创造”。
(原标题:疫苗冷链拉动氟化工产品需求 产业链迎来涨价行情) 证券时报记者 王林鹏近期随着下游制冷剂需求暴涨,氟化工产业链上下游火热起来,萤石、氢氟酸价格持续上涨。氟化工产业链迎来涨价行情萤石为氢氟酸的上游原料,与氢氟酸互相影响价格。近期部分装置停车,现货供应紧张,萤石价格走势上涨。根据生意社数据,12月中旬以来,萤石价格有上涨的势头,最新均价为2702.22元/吨,一周时间内价格涨幅超过3%。受需求、原材料涨价等多方面影响,萤石下游氢氟酸市场价格走势持续上涨。昨日国内无水氢氟酸厂家主流价格为9000元~9500元/吨,场内商家出厂价格小幅上涨,国内氢氟酸厂家开工率一般,场内货源供应略显紧张。根据市场数据统计,氢氟酸均价12月以来涨幅接近1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游萤石价格上涨,氢氟酸价格稳中小涨,长期来看,受需求增长拉动,价格长期看涨。疫苗冷链拉动氟化工产品需求制冷剂是氟化工的最大下游之一,制冷剂则广泛用于空调、冰箱、汽车等领域,受制冷需求、汽车销量影响较大。每年12月至来年5月是制冷剂传统生产旺季,数据显示,制冷剂R32和R22的原材料自9月份的价格低点快速上涨,涨幅达到60%和100%,达到2014年和2018年的价格高位。从需求上看,疫苗冷链运输带来制冷剂的增量需求。国内疫苗也将带来医用冰柜的较大增量,从而增加制冷剂的需求。目前,疫苗研发进入最后阶段,上市销售已近在眼前,对冷链运输有非常急迫而巨大的需求,市场已出现超低温存储冷柜供不应求的局面,美国超低温存储冷柜已经出现脱销,中国部分企业的产品订单出现暴增。 此外,汽车行业在疫情后也快速恢复景气,特斯拉带动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使得氟化工的下游制冷剂市场交易略有上涨。进入12月,氟制冷剂行情大幅上行,制冷剂R125原材料的价格由15800元/吨涨至28000元/吨;R410a由12500元/吨涨至17000元/吨。氟化工板块包括上游的萤石矿开采、氟化盐生产、下游制冷剂等。金石资源是国内萤石行业拥有资源储量、开采及生产加工规模最大的企业。多氟多主营产品包括六氟磷酸锂、氟化锂、氟化铝等氟化盐。国新文化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巨化股份的产品制冷剂R22年产能1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