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行业着实火了一把。例如,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因重仓白酒股一日净值暴涨5%,“蓝筹”、“基金”、“张坤”随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根据通联数据,记者发现,在2020年的新发基金中,近22只的净资产变动率达-99%,达到-90%的基金也接近68只。其中,净资产变动率最高的多数是纯债基金或债券指数型基金,也有少数QD全球基金。 “我们现在基本在零售端都不发行纯债基金了,短债的确是会有一些,但多是作为货币类的替代。由于股市行情好,基本债券基金经理都会发行‘混合型’基金以做高收益。” 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近期,债市再陷震荡,1月27日隔夜利率逼近3%,达到2015年以来6年最高水平,央行再度净回笼千亿资金,这已是本周以来央行连续3天净回笼资金,净回笼资金总规模高达4185亿元。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日收盘突破3.186%,较年初的低点3.135%有所回升。 股基“火出圈”,债基成赎回重灾区 根据通联数据,记者发现,整体2020年新发基金截至同年6月30日的净资产相较于3月末环比下降99%,而9月较6月环比攀升了919倍,规模的暴增也反映了资本市场的火爆行情。到了同年12月末,基金净资产相较于9月的变动较小,整体仅增长0.61%。 2020年的确是机构化程度迅速深化的一年,权益类基金可谓春风得意,头部机构优势明显。截至2020年12月24日,年内新成立的基金发行总规模已超过3万亿元,创下公募基金行业新的历史纪录,而这一数值也逼近2017至2019年三年基金发行总规模之和。从基金类型来看,主动权益基金、“固收+”等产品增势突出,其中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占据年内基金发行的半壁江山。全年共发行超300只“固收+”产品,累计规模接近3500亿元,是2019年发行规模的7倍。 在这一基金热潮下,明星基金经理也成功出圈。例如,由于最近几天频登热搜榜,处于聚光灯下的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紧急调低了旗下管理基金的大额申购额度,以此应对超高的外界关注。1月27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自1月28日起,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的大额申购额度从原来的10万元调整为5千元,这也是该基金今年以来第二次调整大额申购上限。近期,部分投资者为其建立了全球后援会的微博账号,更让“公募基金火出圈”成为投资界的热门话题。 进入2021年,公募热潮仍在持续,热度也从内地传到香港。天风证券研究显示,1月的前两周,已有27只偏股基金合计发行规模2085亿元。据Wind和基金四季报,去年四季度,公募在港股配置的仓位首次突破10%。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说:“内地众多新发行的基金合同中都写了可配置港股,而且港股配置比例提到了50%(过去一般在20%左右),于是估值较低的港股成了底仓。” 但是,火爆发行的背后也并非没有愁容。近70只2020年新发行的基金净资产变动率负向超过9成,纯债基金是惨遭赎回的重灾区。 从2020年6月开始,债市便经历持续震荡。先是在5月初,市场预计很快降准,但预期持续落空。进入6月,市场却出现了一波快速去杠杆,隔夜利率从1%以下的超低水平向2%附近回归,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从2.5%开始飙升。到了三季度,债市稍微喘息,但此后国企债违约事件再度重创市场。先是华晨汽车意外违约,后来是永煤债违约,一系列事件直接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推向3.4%。 “纯债产品很难发行,尤其是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基本此前的债券基金经理也以‘固收+’产品为主了。”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除了纯债产品遭遇赎回,也有QD类产品遭遇较大幅度赎回。例如招商普盛全球配置(QDII-FOF),该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为19.09%,配置主要以沪港深和其他境外证券为主。此外,也有全球美元债产品遭遇较大幅度赎回。 当然,也有部分混合类或权益类基金被大幅赎回,“赎旧买新”的情况从去年就频出。“除了基金公司抢发新基金,也主要是银行激励政策导致,银行为了赚中收而狂卖新基金,这也导致‘赎旧买新’的现象较为明显。”上述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购买基金的新散户在去年开始大增,而新散户都喜欢买新基金,因为市场轮动快,而且净值是1也让他们有了便宜的错觉。 央行连续3日净回笼,债基的春天将迟到 熊了整整大半年的债市如今并没有回春,不少机构人士也在感叹:究竟债市的春天何时才回来? 现实令债券人感到失望。1月27日,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隔夜品种(GR001)和7天期品种(GR007)加权平均利率继续攀升,逼近3%,隔夜利率一度升破3%,达到2015年以来6年最高水平。交易所国债逆回购品种的GC001和GC007利率“倒挂”趋势继续扩大,GC001利率盘中升破5%。 这一变化令交易员感到意外。“不排除央行在做压力测试,预计后面几天跨年的流动性就会下放了,所以国债收益率也没有大幅飙升,但我们不认为流动性会非常宽松。” 某国有大行利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尽管政策不会急转弯已经明确,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月27日在“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表示,中国货币政策会持续聚焦于支持经济,但同时也会关注风险。风险之一在于,中国宏观杠杆率去年有所上升;第二,不良率有所上升;同时还要关注外部风险,这主要指跨境资金流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日前也表示,我们现在面临一个悖论,一方面就是杠杆率上升得非常快,要求货币政策开始调整;另外一个方面是货币政策转向不能太快。 植信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记者说:“中国经济相对表现较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和低利率零利率环境下,‘热钱’流入概率较高,人民币具有一定的升值压力。因此货币政策不宜再松,要在保持稳健的同时还要注重灵活。” 同时,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目前做多债市时机未到。多位交易员表示,年初银行会配置一波债券,收益率会下行,但因为经济持续向好、政策正常化,后面债券收益率还会再升。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基本面仍然不利于债券市场,经济强劲增长、通胀上行、货币政策收紧都不利于债券收益率下行,并有可能会推动债券收益率进一步走高。做多债市的窗口期或在2021年下半年才正式开启,预计三季度后,经济增长逐步回归潜在增速,连续几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也会降低通胀预期,海外补库存阶段也已结束,债券投资的春天将会来临。
据路透中文网报道,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周二下滑,近期受美国公债收益率飙升推动的涨势似乎已失去动能。外汇市场交易商表现出对澳元和新西兰元等高风险货币的强烈兴趣,令避险货币美元承压。 美元在1月触及逾两年半低点,此前曾连续数月下滑,因美联储降息,且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强劲需求削弱了对美元的避险需求。 衡量美元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下跌0.44%,至90.074。这是该指数四个交易日以来首日下跌。 报道称,矽谷银行高级外汇交易员Minh Trang表示,欧洲各地为抗击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的新封锁措施,加剧了人们对该地区出现“双底衰退”的担忧。Trang表示,这些因素加上美国公债收益率上升,帮助在近几日提振美元。 美国公债收益率周二走低,因美国财政部标售380亿美元指标10年期债获强劲需求,令交易商回补空头仓位,逆转了收益率稍早的升势。 报道指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支撑迄今已经超过了美国额外支出可能引发通胀加速上升的担忧。但许多分析师预计,美元将重拾跌势,因刺激支出和疫苗推出使全球经济前景更加光明。 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周二上涨,包括离岸人民币、墨西哥披索和南非兰特。 随着风险人气改善,风险较高的发达市场货币上扬,澳元上涨1%,新西兰元上涨0.9%。 英镑兑欧元和美元周二跳涨,因英国央行总裁有关负利率可行性的讲话,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英国利率将降至零以下的预期。 此外,比特币下跌约3%,至34,384美元。此前一天,比特币在剧烈波动的交易中下跌了7%。自1月8日飙升至创纪录的4.2万美元以来,这种加密货币涨势消退,并有望录得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
来源:静观金融 报告摘要 第一,两因素共振下10Y美债收益率破1%:民主党拿下两院令市场Risk-on,美联储公布12月议息会议纪要并首提经济恢复后削减QE。 第二,美债收益率会否重蹈2013年5月后覆辙,一路飙升?“美债收益率曲线管理”与“股债跷跷板失灵”意味着短期内美债调整风险或可控。 1)2013年5月伯南克宣布2013年底削减QE并于2014年逐步结束QE。2013年5-12月美联储尚未实质减少购债,但削减QE预期引发此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110BP。 2)2020年疫情暴发后美联储已经实践了美债收益率曲线管理政策,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已经成为市场的对手方,美债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联储意愿。 3)2013年5月后美债大跌与美国股债跷跷板效应有关。2013年美股估值处于历史低分位数,无风险利率调整并不会令美股出现重挫,反而在削减QE的预期下金融机构将资金由美债市场转向了低估值的美股。因此,2013年是金融危机后美股表现最好的一年。反观当下,美国股债均处于“高估值”状态令跷跷板关系基本失灵。 第三,10年期美债收益率破1%释放了怎样的信号?美联储并不希望长期、持续保持过低的利率水平,寻找“适当时机”逐步退出当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旋律。群体免疫之日就是削减QE之时,届时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加速陡峭化。 第四,削减QE预期对美股有何影响?实现群体免疫前美股仍有上涨空间,不排除情绪再次亢奋;实现群体免疫后美债曲线加速陡峭化将令美股面临极大的调整风险。 第五,一旦下半年美股调整,就很可能意味着美国科技牛市正式落幕。而在社会结构改善、消费力增强后,美股风格将切换至消费,类似60-70年代,而中间青黄不接之际,美国地产将好于股票、中国A股也将跑赢美股。 正文 民主党拿下两院令市场Risk-on;美联储首提经济恢复后削减QE。两因素共振下10Y美债收益率破1%。 1月6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为2020年3月下旬以来首次,且1月7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一步升至1.08%。此外,30年期美债收益率亦升破1.8%,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势头略超预期。背后或有两点动能。首先,正如1月6日报告《参议院民主党影响扩大利于拜登内政落地》中提到的民主党拿下两院令市场对美国抗疫政策形成积极预期,无论更积极的纾困政策能否落地,至少市场吃到了一颗定心丸,因此出现了Risk-on情绪。其次,1月6日美联储发布12月议息会议纪要,提及一旦实现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就会以类似2013-2014年的节奏逐步减少购债。该提法为疫情暴发、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来首次。 美债收益率会否重蹈2013年5月后覆辙,一路飙升?“美债收益率曲线管理”与“股债跷跷板失灵”意味着短期内美债调整风险或可控。 2013-2014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走势回顾。2013年5月伯南克宣布2013年底削减QE并于2014年逐步结束QE。2013年5-12月美联储尚未实质减少购债,但在削减QE预期下此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1.94%飙升至3.04%。2014年初美联储正式削减QE之际,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反而高位回落。这种反差表明政策预期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往往大于政策本身。那么,在削减QE预期下近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会否再次飙升? “美债收益率曲线管理”与“股债跷跷板失灵”意味着QE削减预期暂不至于引发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疫情暴发后在帮助美国政府降低债务支出成本、防止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加上不愿实施负利率的多重诉求下美联储实践了收益率曲线管理政策(Yield Curve Control,YCC),11月议息会议中美联储表达了久期管理的意愿也算是间接承认了YCC。在YCC政策下,美联储已经成为市场的对手方、美债并非完全市场化的资产,因此美债收益率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意愿。此外,2013年美联储宣布削减QE之际美股估值仍处于历史分位数的低位,也就是说无风险利率调整并不会令美股出现重挫,反而削减QE过程还引发了股债跷跷板效应。如图6及表1所示,2013年是金融危机后美股表现最好的一年,换言之,在削减QE的预期下金融机构将资金从美债市场转向了低估值的美股,这种跷跷板关系也加剧了美债的调整。反观当下,美国股债都面临“高估值”问题,跷跷板关系基本失灵,因此短期看美债自身调整风险也大概率是可控的。 那么,10年期美债收益率破1%释放了怎样的信号?美联储并不希望长期、持续保持过低的利率水平,群体免疫之日就是削减QE之时,届时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加速陡峭化。 由2020年4月后的三个关键时间节点(2020年6月5日、11月9日及2021年1月6日)可以看出美联储货币政策倾向,寻找“适当时机”逐步退出当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旋律。2020年5月美国推动疫后复工,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并于6月5日上冲至0.91%,但随后美债收益率曲线又趋于平坦化,7月底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回0.52%。可见,在疫苗问世前财政刺激对货币政策仍有刚性约束。11月9日之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始终在0.52%-0.91%区间,但11月9日辉瑞宣布疫苗有效性高达90%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中枢升至0.9%附近。可见疫苗问世极大地降低了疫情的不确定性,缓释了经济、财政乃至货币政策压力。尽管美国疫苗接种不及预期,但1月6日民主党确认掌控国会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突破1%,表明美联储需要应对的是“系统性风险”而非“尾部风险”,并且美联储并不希望长期维持超低利率水平,寻找“适当时机”逐步退出当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是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为什么持续超低利率不可取?由2020年8月Jackson Hole会议到历次议息会议,美联储都在释放一个信号:长期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但较低与极低、越来越低是不同概念。如图7可知,2020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低点水平也是187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假若我们认为美联储暂时不希望实施负利率,那么对于10年期美债而言,2%以下甚至3%以下的收益率水平都不算高。正如我们在报告《参议院民主党影响扩大利于拜登内政落地》中提到的,拜登政府疫后的内政重心将切换到降低贫富分化程度上,而持续超低的利率水平则将助长贫富分化。此外,如图8所示2020年7月后中日持续减持美债,这也是美债收益率过低、无配置价值的结果,可见长期超低利率将削弱美元的全球货币体系地位。而持续超低利率也将不断提高宽货币政策的退出成本。 群体免疫之日就是削减QE之时,Q3美债收益率曲线或将加速陡峭化。12月议息会议中美联储指出经济的发展道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的传播过程。鲍威尔也强调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2021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强劲复苏。由此可见以实现群体免疫为分水岭,此前美联储或继续保持当前的购债节奏、此后则将开始削减QE,届时美债收益率曲线也将进一步加速陡峭化。12月15日,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博士(Dr. Fauci)预测3月底4月初已有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春末到夏初,美国将拥有实现群体免疫的条件;秋天的时候美国的感染水平将显著下降[1]。因此,美债收益率曲线加速陡峭化的时点很可能在今年Q3。 削减QE预期对美股有何影响?实现群体免疫前美股仍有上涨空间,不排除情绪再次亢奋;实现群体免疫后美债曲线加速陡峭化将令美股面临极大的调整风险。 实现群体免疫前美股仍有三点利好。首先,民主党掌控两院给市场吃了定心丸。若疫情再次失控会引发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若疫苗接种顺利则将提振风险偏好。其次,未实现群体免疫就意味着经济仍有改善空间。最后,实现群体免疫前美国政府杠杆率很难进一步大幅回落,在财政约束下美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仍可控。 实现群体免疫后,财政和货币政策均将转向,美股调整风险极大。正如报告《参议院民主党影响扩大利于拜登内政落地》中所阐述的,实现群体免疫后加税政策将成为内政核心,随着政府杠杆率回落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回升并对高估值美股形成冲击。美股“政治周期”亦表明今明两年美股调整几率较高。如表1所示,尽管美股涨多跌少,但每位总统上任前两年美股下跌几率极高,这与内政基调切换、资本市场有所不适等因素有关。 结合我们在年度展望《警惕预期差:2021年海外宏观经济展望》中的判断,一旦下半年美股调整,就很可能意味着美国科技牛市正式落幕。而在社会结构改善、消费力增强后,美股风格将切换至消费,类似60-70年代,而中间青黄不接之际,美国地产将好于股票、中国A股也将跑赢美股。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1日讯 (记者 康博) 近期,创金合信基金公司在同一日连发两只新基金。据悉,这两只基金均为混合型基金,分别是创金合信景雯灵活配置和创金合信鑫祥,认购期均为2020年11月10日至2021年2月9日。 从基本资料看,这两只基金也完全一样,均以“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资产的稳健增值”为投资目标,投资对象是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或注册上市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债券、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次级债、中期票据、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可交换债券、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等)、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金融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期权)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创金合信景雯灵活配置的基金经理为黄弢,创金合信鑫祥的基金经理是黄弢和闫一帆。资料显示,黄弢曾先后就职于长城基金和海富通基金,担任市场部主管、南方区总经理,拥有很强的市场销售经验与客户关系。2008年2月其加入深圳市鼎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公司执行总裁;2017年5月加入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首席策略师;2018年4月加入上海禾驹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任首席策略师;2020年2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权益投资部总监,兼任基金经理。 然而黄弢虽然在基金行业从业多年,但真正操盘做投资的时间却并不长。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其最早是在今年5月8日开始管理公募基金,至今也才7个多月时间,分别是创金合信价值红利混合A/C、创金合信国企活力混合、创金合信鑫祺混合A/C,而且都是和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仅有创金合信价值红利此前的两位基金经理董梁、王林峰于10月21日离任,目前该基金由黄弢单独管理,结合其早年一直从事销售和策略方面的经历看,这样的安排并不意外。 另外,创金合信鼎诚3个月定开混合是在今年9月15日刚成立的新基金,刚开始也由黄弢单独管理,但从9月24日吕沂洋就加入进来,形成了二管一的组合。但吕沂洋的管理经验也尚浅,仅有1年12天,并且此前管理的基本都是债基。 结合黄弢7个多月来的管理之路可以发现,创金合信鑫祺混合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为中国平安、瑞普生物、金风科技、万科A、中兴通讯、保利地产、新希望、格力电器、徐工机械、首旅酒店。创金合信价值红利混合的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为万科A、中兴通讯、格力电器、新希望、金风科技、中国平安、瑞普生物、徐工机械、首旅酒店、华泰证券。创金合信国企活力混合的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为招商银行、格力电器、中国平安、中兴通讯、金风科技、中信证券、建设银行、海螺水泥、上汽集团、华域汽车。 但截至12月30日收盘后的净值表现看,创金合信鑫祺混合A、C从3月份成立后的年内净值收益率为17.26%、16.97%;创金合信价值红利A、C的年内净值收益率为25.02%、24.03%;创金合信国企活力的年内净值收益率为45.51%。 除创金合信国企活力外,另外两只基金都表现一般甚至不佳,究其原因,还是投资风格偏保守,防御有余进攻性不足。尤其在今年3月份之后,面对宽松流动性和医药消费行业的业绩确定性行情,上述基金大多没能抓住其中的龙头股。 创金合信价值红利A近年收益率 创金合信价值红利C近年收益率 创金合信鑫祺混合A年内收益率 创金合信鑫祺混合C年内收益率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0日讯 (记者 李荣 康博) 年关将近,不仅公募基金排名战况激烈,私募基金的投资业绩也同样牵动着投资者神经。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纳入统计的私募基金整体平均收益率达到24.6%,其中,百亿级私募前11月平均收益为33.02%,股票策略百亿级私募平均收益更是高达40.12%。 虽然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为机构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基础,资金的持续涌入也使得部分头部私募公司业绩与规模齐增。不过,整体来看,今年来涨势较好的私募基金主要集中在权益类产品,而一些以固收类产品为主的私募公司并未有明显获益,甚至出现亏损,暖流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暖流资产”)就是其中之一。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暖流资产今年内能够取得可比业绩的8只基金全部为固定收益产品,截至其最新净值更新日期,有5只基金年内亏损,而3只盈利基金也涨幅有限,其中2只涨不足0.4%,唯一涨幅超过1%的是外贸信托-暖流债享10号结构化债券,但其最新净值更新日期仅至8月份,近期未曾更新。 具体来看,外贸信托-暖流债享10号结构化债券成立于2019年8月9日,截至2020年8月21日,该基金今年来的收益率为1.31%,累计单位净值为1.0293元。外贸信托-汇鑫269号成立于2018年4月12日,截至2020年12月25日,该基金今年来仅微幅上涨0.02%,累计收益率也略有亏损,最新单位净值为0.9909元。外贸信托-元鑫5号结构化债券投资成立于2017年11月9日,截至2020年12月18日,该基金今年来收益率为0.34%,累计单位净值为1.0085元。 5只亏损基金中,外贸信托-暖流债享9号结构化债券的最新净值更新日期仅至2020年6月4日,此后至今再无更新。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6月5日,累计单位净值为1.0074元,今年来收益率为-0.15%。 其余4只基金的最新净值更新日期都截至今年12月份,但年内收益率全部亏损,其中,暖流陆享稳健1号亏损最高,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4月4日,截至2020年12月15日,该基金今年来的收益率为-24.26%,累计收益率也亏损16.36%,累计单位净值为0.8364元。 今年来,债券市场爆雷事件频发,暖流陆享稳健1号大幅亏损就与踩雷违约债券有关。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暖流陆享稳健1号近期踩雷福建福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晟集团”)旗下违约债券。 近几年楼市精准调控,房企面临资金收紧压力,不少房企也因此出现了巨额债务违约情况,福晟集团就是其中之一。11月19日,福晟集团公告称,公司无法按时支付“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利息共计6.31亿元。自公告出具之日起,“18福晟02”、“18福晟03”、“19福晟01”及“19福晟02”将在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停牌。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暖流资产旗下的“暖流陆享稳健1号”持有福晟集团发行的18福晟02、18福晟03两只债券,同时,该基金暂停11月份的开放赎回。暖流资产给出的方案是,该产品暂停开放赎回,待所有投资者都有合理时间充分了解基金现状后,将增加一次临时开放赎回或在12月重新开放赎回。 从暖流陆享稳健1号收益走势图来看,该基金成立后一直到今年10月份,净值均处于稳定缓慢增长状态,但自今年10月下旬起,其净值直线下跌。也就是说,该基金的净值走势也与上述踩雷报道情况基本吻合。 此外,外贸信托-汇鑫268号与外贸信托-汇鑫240号分别成立于2018年4月17日、2017年12月28日,截至其最新净值更新日期2020年12月18日,这2只基金的年内收益率分别为-4.77%、-3.25%,累计收益率分别为-5.52%、-1.46%,累计单位净值分别为0.9448元、0.9854元。 国投泰康信托鲲鹏146号债券投资成立于2018年1月23日,其最新净值更新日期为2020年12月4日,该基金的年内跌幅为3.11%,累计收益率为-3.98%,累计单位净值为0.9602元。 上述基金大多由基金经理程鹏掌舵,据私募排排网介绍,程鹏为暖流资产投研板块负责人。从事中国金融固定收益及衍生品市场的投资和交易时间近10年。 资料显示,暖流资产成立于2011年12月5日,注册资本5312.5万人民币,是一家专注于固定收益市场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由原中信证券资深管理人员创立。暖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企业现金管理、固定收益类产品自有投资、夹层基金募集投资、高净值个人财富管理、受托或委托资产管理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的咨询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资产管理业务。暖流资产大股东为暖流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64.94%。 暖流资产旗下基金年内业绩一览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本周以来,债市持续反弹,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33%附近一路下行至12月23日收盘的3.265%。英国病毒变异近期导致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攀升,上证综指受此影响在22日大跌逾1.8%,23日有所反弹。 除了全球疫情的影响,近期更有机构预测明年有望降准,并称债市或出现"抢跑行情"。但就在不久前,市场还对“加息”展开过热烈讨论。最近,例如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表示,若仅依赖MLF(中期借贷便利)投放而不降准, 2021年年底要将M2增速维持在9.4%左右的水平预计需净投放2.9万亿MLF,所需规模过大,操作成本过高,因此该机构认为2021年1月和7月(三季度)两次降准各50BP(基点)才是一个合理的政策选择。降准操作之后,并不需大规模回笼MLF,全年仍需净投放1万亿MLF则能实现年底M2增速9.4%的目标,这样的MLF净投放规模不会引发市场预期的明显分歧。 但是否做多债市时机已到?明年央行又将如何调整流动性投放的操作? “我仍然认为明年政策利率不会提升或下降,全面降准过于乐观。即使降准,更可能的也只是定向降准,理由可能是支持债转股以及小微企业。”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于12月23日对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格局已经确立,2020年A股也稳中有进,若2021年市场仍延续向好格局,一季度末不排除央行会采取逆周期措施进行适度对冲,毕竟目前还看不出海外疫情恶化对中国有多大影响,仍需评估。近期的中央经济会议定调2021年政策“不急转弯”、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但政策正常化的态势已经确立,因此对债市难言构成大利好。 BioNTech首席执行官Ugur Sahin最新表示,相信他们与辉瑞共同开发的疫苗可应对新毒株,毕竟构成病毒变种的99%的蛋白质与原病毒保持一致,并表示将在实验后得出关于疫苗的最终结论,数据会在几周后公布。 不过,比起2021年11月初各界对流动性的悲观态度,当前情况出现了小幅变化。颜色提及,“政策变化在于,央行或将更关注长端收益率的变化,以前央行对10年期国债的关注度并不特别高,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言,若长端收益率持续上升,会导致企业发债成本大幅攀升。因此,此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达3.5%的预期或难成立,但我认为即使收益率因一季度经济亮眼而触及3.5%,也可能只是触碰一下,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围绕3.3%的中枢波动。” 原因也在于,近期信用债取消发行情况依然严重,信用利差走阔之势尚未结束,信用债市场风波仍未平息,“由于年末流动性需求旺盛、长端利率与政策性利率偏离情况严重、未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央行会维持跨年流动性稳定充裕,这也体现在12月15日超量续做MLF之中。” 颜色称。但他认为,即使如此,全面降准或降息可能性也很小。 同时,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目前做多债市时机未到。“年初银行会配置一波债券,收益率会下行,但因为经济持续向好、政策正常化,后面债券收益率还会再上。”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称。在他看来,尽管现在的债券收益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但是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基本面仍然不利于债券市场。经济强劲增长、通胀上行、货币政策收紧都不利于债券收益率下行,并有可能会推动债券收益率进一步走高。这种宏观背景下,债券投资策略仍要保持较低的杠杆,将债券组合的久期控制在较低水平。 做多债市的窗口期或在2021年下半年才正式开启。吴照银称,如果是货币类产品,则从二季度开始,由于其配置的利率债的收益率水平很高,货币产品的收益水平也将处于很高的水平,从而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追捧。大概在二季度和三季度,货币类产品将受到市场的追捧。三季度后,经济增长逐步回归潜在增速,连续几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也会降低通胀预期,海外补库存阶段也已结束,债券投资的春天就会来临,拉长久期、放大杠杆比例是较好的投资策略。从全年来看,先后经历股票、商品、货币、债券四类资产轮动,犹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周三隔夜竟然盘中跌破0.4%,真叫人不敢相信。”12月24日,多位银行间资金交易员对记者感叹。 有交易员表示,尽管隔夜加权利率的价格在0.59%附近,但周三(12月23)尾盘隔夜利率还在0.39%,资金面宽松令人惊讶。本周一(12月21日)起,央行时隔3个月重启14天逆回购,公开市场本周已累计净投放3400亿元。周四,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维持宽松,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报价升1.68个基点(BP)至0.6046%,盘中一度触及0.58%附近,创纪录新低;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跌21个BP至1.4336%,创5月21日以来新低。 但交易员也有自己的担忧——隔夜上一次的纪录低点是9月28日,最低成交利率是0.45%。此后,进入10月,资金利率逐日上升,直至10月30日,利率的巨幅飙升和信用债违约冲击令市场始料未及。“现在资金面如此宽松,14天逆回购还在坚持放,我们预计今年跨年资金无忧、春节应该也比较平稳。”一位非银金融机构债券投资经理告诉记者。 资金面转入超宽松,跨年无忧 央行本周四进行了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14天期逆回购虽连续4日操作,但规模明显下降。本周,央行连续4日逆回购操作达3500亿元。 “连续几天的逆回购,资金面开始宽松,周三隔夜利率盘中一度下探至0.36%的历史低位,”某大行利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上一次9月底出现类似情况后,央行就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资金面紧平衡的状态。”上述交易员称。 除了14天逆回购重启,15日央行等价超量续作95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对此,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年底央行将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采取“逆回购+MLF”的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及市场利率水平总体稳定。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对记者表示:“由于年底流动性需求旺盛、长端利率与政策性利率偏离情况严重、未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央行会维持跨年流动性稳定充裕。” 颜色还称:“政策变化在于,央行或将更关注长端收益率的变化,若长端收益率持续上升,会导致企业发债成本攀升。因此,此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达3.5%的预期或难成立,但我认为即使收益率因明年一季度经济亮眼而触及3.5%,也可能只是触碰一下,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将围绕3.3%的中枢波动。” 债市暂获喘息,做多窗口期未到 也因为资金面极度宽松,近期债市转暖,一扫此前信用债违约事件的阴霾。 本周债市收益率整体下行,在资金呵护下,1年期收益率下行明显。期限利差方面,国债10年和1年利差小幅走阔10个BP至56个BP,国开债10年和1年利差走阔3个BP至84个BP。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33%附近一路下行至12月23日收盘的3.265%,英国病毒变异近期导致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攀升,这也部分推动了债市情绪。不过,疫情的影响并未持续太久,全球风险情绪从23日起开始复苏,截至12月24日收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282%,较上一日攀升37个BP。 尽管如此,做多债市的窗口期未到,交易员仍未因超宽松的资金面而放松警惕。一方面,交易员担心央行此后的公开市场操作会继续缩量;另一方面,跨年效应仍不可忽视,有交易员对记者称:“虽然央行的持续投放使跨年资金较为宽裕,但债市收益率并没有持续下行,跨年的风险往往到最后两天才出现,因此还是要保持警惕。” 此外,机构预计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快速反弹,叠加海外经济复苏态势将随着疫苗普及而更加确立,因此全球债券收益率易上难下。 “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同比或达约18%,虽然这受到去年一季度低基数(-6.8%)的影响,但各项前瞻性指标也显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势头将维持,海外疫情的持续也将使中国出口在未来几个月保持强劲。”野村东方国际中国研究部主管高挺对记者称。 债市真正的投资周期开启或要等到明年下半年。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称,尽管现在的债券收益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但是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基本面仍然不利于债券市场。经济强劲增长、通胀上行、货币政策收紧都不利于债券收益率下行,并有可能推动债券收益率进一步走高。“大概在三季度后,经济增长逐步回归潜在增速,连续几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会降低通胀预期,海外补库存阶段也已结束,债券投资的春天将会来临,拉长久期、放大杠杆比例是较好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