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晚间,东宝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公司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公告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发证时间为2020年11月19日,有效期为三年。 东宝生物表示,本次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系原证书有效期满后的重新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公司自本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起连续三年内可继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即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本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不会对公司2020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川军团”迎来2021年的第一位新成员。1月27日,四川合纵药易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易购”)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价格12.25元/股,发行市盈率18.71倍。截至今日收盘,药易购收盘价为39.94元/股,涨幅226.04%,总市值达38.21亿元。 记者注意到,据东方财富Chioce数据显示,随着药易购的首发上市,A股资本市场迎来第28家上市医药商业公司。专家分析称,医药分离趋势最终将促进院外药物需求增长,医药商业公司也将因此受益。 医药分离趋势促进院外药物需求增长 招股书披露,药易购作为一家专注于“院外市场”的医药流通综合服务商,主要通过创新的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高效的仓储及物流系统、完善的品类管理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等,逐步减少院外市场中间流通环节,为广大的社区医药终端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医药流通服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医药商业存在两大发展趋势。一是随着药品加成取消、带量采购、收费机构变化,公立医疗的医药销售逐步弱化,医药分离的趋势下,最终会直接促进院外药物需求增长。而另一趋势是线下和线上的医药销售模式竞争正在推进,尽管当前的线上医疗体系还在市场培育阶段,但从长期角度来看,线上医疗体系的价格更加透明、成交也更加便捷。” 目前,药易购覆盖的社区医药终端和基层医疗机构数量超过5.8万家,主要市场集中在四川省,已经覆盖了省内80%以上的医药连锁企业、60%以上的单体药店和40%以上的诊所,并形成700余家下级分销商的医药分销体系。同时,公司经营的医药类产品数量超过2.2万个,覆盖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食品和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及非药品等多个类别,能有效满足院外医药终端常见病患的药品采购需求。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1-9月,药易购实现营业收入20.24亿元,同比增长24.62%,实现净利润3032.14万元,同比增长13.6%。 募投项目投产后将巩固综合竞争力 招股书显示,药易购此次公开发行股票2391.67万股,发行价格12.25元/股,实际募集资金2.93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合纵医药电商物流中心项目、药易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项目、电子商务平台优化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公司表示,随着募投项目的投产实施,将进一步提升药易购的仓储物流能力、运行效率和综合物流配送能力,同时满足公司在医药电商业务板块的高速增长速度,巩固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盘和林分析认为,药易购作为院外医药零售综合服务商,主要受益于当下医药分离的大趋势。此次通过募集资金建设电商建设物流中心等项目,可以提升公司的服务半径和规模,更好地获得行业集中度。 目前,药易购已经拥有自建物流体系,配备了81辆专业配送车辆,在四川省内各大地市州开通了11条直配干线,配送主支线路100余条,覆盖川内大部分区域。同时,公司还配备了TMS系统和电子发票、一键入库功能,有效保证客户对配送及时性的迫切需求。此外,药易购还于2019年4月取得了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业务资格,是四川省内少数具有该资格的公司之一。 “对于自建电商、自建物流模式的医药商业公司而言,物流和销售费用将有可能成为公司最大的成本科目。”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行业规律来看,医药电商看似网上拼杀、费用成本不高,但实际上线下物流成本控制也非常关键。 事实上,由于医药流通行业的巨大市场空间,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巨头、医药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均在积极拓展药品流通业务、进军药品销售及物流领域。作为资金密集型的医药流通企业,资金普遍成为推动医药流通企业快速发展或制约市场份额提升的关键要素。盘和林告诉记者,至于药易购未来如何有效的结合线上线下优势与互联网巨头竞争还有待观察。
1月27日晚间,航天宏图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到1.2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448.08万元到4448.08万元,同比增加41.28%到53.26%。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亿元到1.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213.39万元到4213.39万元,同比增加43.96%到57.63%。 谈及业绩预增的原因,据航天宏图方面表示,2020年,受益于特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旺盛需求,公司融合遥感、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基于PIE平台为特种用户提供特殊区域环境分析和仿真模拟等解决方案,该行业收入得到快速增长;此外,随着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卫星应用下游行业需求逐步加大,航天宏图延续“深度挖掘需求,并自上而下推广”的市场下沉战略,依托中央部委典型案例,发挥全国营销网络优势,面向全国逐步开展复制推广,“PIE+行业”产品线实现快速增长。 2020年,航天宏图对标美国GoogleEarthEngine,发布自主遥感云服务平台PIE-Engine,公测期内平台注册用户数近两万,并为电网企业、保险公司、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等广大客户提供SAAS服务,云服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据东方证券披露的研报显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卫星服务商,公司处于遥感卫星产业链的中下游,在中游领域具备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在下游领域纵深发展获取高成长。东方证券方面称,遥感下游应用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与北斗结合增加应用场景,市场规模达数百亿。 “‘十四五’期间,国防信息化有望持续加速,军演实战化、常态化带来战场遥感应用持续需求”。东方证券方面表示,“未来几年内,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自然资源部的重点工作,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机遇。”
1月27日,君正集团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85亿元-49.8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19.94亿元-24.92亿元,同比增加80%-100%。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54亿元-30.3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1.51亿元-6.32亿元,同比增加6%-26%。 君正集团表示,公司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向安达天平再保险有限公司合计转让持有的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保险”)6.16亿股股份(占华泰保险总股份的15.3068%)已经交割完毕,公司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收益。该项收益影响净利润金额约为19.54亿元,该项收益属于公司非经常性损益。
1月27日下午,“新冠病毒灭活新型熔喷滤材及防疫产品发布会暨奇信股份广东省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深圳举行。该活动由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创新局、新余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奇信股份承办。 奇信股份董事长张浪平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对国内外熔喷产品市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对更高级别的熔喷滤材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技术摸底,目前技术团队已经掌握了高品质熔喷的设备操作和生产工艺,创造性地研发出了新型催化熔喷滤材。 据介绍,奇信股份子公司中科华洋研发的熔喷布材料,已同步取得了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广东微生物检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检测报告。同时,中科华洋与合作企业共同推出的“蔚客”灭活新冠熔喷布防护口罩,即将于春节前投向市场。
1月27日晚,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近日,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复星医药产业”)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同意注射用FN-1501(下称“该新药”)对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进行剂量探索Ⅰ期临床研究及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进行Ⅱ期临床研究的批准。 之后,复星医药产业拟于近期条件具备后于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开展该新药用于本次获批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据悉,该新药为复星医药经中国药科大学转让、后续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小分子化学药物,拟主要用于白血病、实体瘤治疗等。截至目前,该新药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用于治疗白血病、实体瘤)、中国境内(用于治疗白血病)均处于I期临床试验中;该新药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治疗已获得美国FDAOrphanDrugDesignation(即孤儿药认定)。 根据第三方机构IQVIACHPA的最新数据,2019年度,针对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于中国境内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3.02亿元。目前,用于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领域,在中国境内已上市的竞品主要包括拜耳医药的瑞戈非尼片(拜万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多吉美)、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的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乐卫玛)等。 截至2020年12月,复星医药针对该新药累计研发投入约为9895万元,接近1亿元。
1月27日,蓝色光标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蓝色光标(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3亿元增资海南云免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云免”),增资完成后蓝色光标将取得海南云免20%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以海南云免为核心的免税经济2.0版。蓝色光标承诺将过去25年服务世界500强的整合营销能力,覆盖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整合能力,近年来高速增长的跨境电商服务和运营能力,与拉卡拉联合开发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以及中国领先的数字营销能力赋能给海南云免,共同打造免税经济的2.0版本。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免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免税品和跨境电商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次蓝色光标投资海南云免,将有助于营销和商业零售的深度融合,双方在全渠道业务建设以及全域营销等方面展开数字化合作,进一步改进提升免税品销售和跨境电商的数字化运营基础能力,引领免税经济2.0升级。 根据公告,海南云免是一家新型的商业零售企业。总部设在海南,海南云免制定并开始实施商业零售“境内境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免税有税相结合”的多元化布局,联合海外品牌免税企业拓展海外免税业务;在自贸区开展外国商品展示销售业务;按照跨境电商的销售模式,搭建新型商业零售平台。海南云免的创始人、核心管理团队曾在国旅集团、中免集团等免税企业担任董事长、重要管理职务,具有丰富的新型商业全业态专业管理经验,在免税品行业有杰出的运营经验、执行能力,与国际品牌企业和免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此次投资,蓝色光标将充分发挥全链路的营销能力,协同联手跨境电商的全渠道整合能力,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零售体系,以“技术+营销+免税资源”赋能海南云免新零售模式。蓝色光标董事长赵文权表示,“蓝色光标与海南云免的合作,不仅共同探索免税新零售和跨境电商的数字化、智能化,给消费者带来模式创新以及体验升级,还将进一步推动蓝色光标营销智能化的发展,从整合营销全链路的推广到与最终销售结果建立关联,进一步构建蓝色光标强大的服务能力,拓宽公司盈利模式。” 业内人士分析,受疫情影响,各地出境游近乎停摆,国内免税经济展示出惊人的消费力,相关政策的持续落地会推进免税品消费成为消费经济的新增长点,而免税品作为一种行政特许的细分行业,准入制和严格的监管保证了产品品质以及相对的毛利空间。为迎接持续扩容的市场,差异化服务与独特的消费体验将成为免税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蓝色光标在全域营销等方面具备的能力和优势,不仅将进一步为免税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消费“磁力场”,更将提升数字化基础能力,实现庞大的境外消费回流,从而形成中高端消费正向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