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国内期市早盘交易时段,沪银主力合约开盘后快速攀升。北京时间9时22分,涨幅超过4%。
□ 在日前上交所组织的“价值引领投资·2020沪市公司质量行”活动中,振德医疗董事长鲁建国、董秘季宝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将捕捉全民防护意识增强带来的家庭健康防护市场增长,聚焦医疗属性消费品领域,利用药店零售线和电商零售线渠道优势,进一步做强做大家庭健康护理市场。 保障产能供应 振德医疗始创于1994年,二十多年专注医疗用品经营,目前公司产品线已涵盖基础伤口护理产品、手术感控产品、感控防护产品、造口与现代伤口护理产品及压力治疗与固定产品,并积极布局上市清洁消毒、运动康复等领域新产品。 受疫情影响,市场对防疫类防护用品需求大增。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1%;实现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主营业务收入20.02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同期增长63%;不管在防疫类防护用品方面,还是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的常规业务方面,公司都取得了快速增长。 季宝海介绍,公司当前平面口罩(包括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儿童口罩等)日产能达约1300万只、KN95口罩日产能达100余万只,防护服、隔离衣日产能合计达5万余件。“公司后续也将根据市场等外部情况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防护用品产能。” 季宝海介绍,疫情带来的政府层面、医疗机构和全体民众防护意识的加强,预计将对消毒感控类、应急防护类以及家用健康护理类产品市场带来更大的需求。“总体来说,结合外部市场需求的增加及公司在产品品质、品牌、供应链能力和全渠道布局(国内医院线、零售线和国际客户)等方面的优势,有效保障了产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 除此之外,振德医疗也十分重视其他业务现有产能的扩充。季宝海表示,公司近年来特别是上市以来,业务和销售规模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这也对公司生产以及产能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经公司决策机构批准,公司在河南投资建设生产线搬迁扩产项目,该项目实施投产后将形成1.2万吨医用纱布片、腹部垫等伤口护理产品和1.25亿件手术包、手术主单和手术衣等手术感控产品的生产能力,将有效扩充基础伤口护理和手术感控产品产能。另外,公司子公司安徽振德于今年10月竞得淮南市经开区11.45万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司子公司许昌正德于今年11月竞得许昌市鄢陵县产业集聚区18.52万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均用于相关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产能,为公司业务快速增长提供产能保障。具体投资方案将按规定提交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后实施。 市场前景广阔 季宝海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提高,全社会对医疗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全球医疗耗材需求快速增长,医疗行业整体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并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随着国内企业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行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呈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就国内市场来讲,虽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鲁建国表示,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持续加大对医保的投入,对行业未来发展带来利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层医疗建设的加强、健康需求的增加、医保力度加大和人口老龄化加快,将助推社会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增加。二是政策鼓励研发创新和国产替代,特别是高端医疗器械方面。由于目前我国中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这对于国内企业通过新材料应用、多学科协同研发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三是随着医改不断推进,医疗费用降低,行业领先企业在产品创新迭代、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成本优化能力方面会更有优势。在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大趋势下,公司将有更多的机会。 五大措施促发展 季宝海表示,公司前三季度业务取得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得益于公司多年来建立的国内市场(包括医院线、药店零售线和电商零售线)全渠道优势和国际客户良好的业务合作体系;二是本次疫情期间公司表现出来的良好的供应能力、健康有序的价格管理体系和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让振德产品获得了客户和消费者更大的信任和认可,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和客户合作机会;三是在疫情期间公司的正确定位和策略,在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的同时,确保常规业务货物的正常有序生产供应。正是在渠道、品牌、质量及供应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使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公司整体业务增长的同时,保持了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主营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鲁建国称,自2018年上市以来,公司销售和利润取得了快速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后续,公司将在前期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保障公司长期健康快速增长: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特别是技术领军人才,继续聚焦现代伤口护理产品、造口护理产品和感控防护产品等战略核心技术和领域,加强研发投入与创新,不断开发扩充符合医疗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新产品,进一步树立研发技术和产品优势。 二是以数字化、信息化、精益制造为抓手,持续推进全供应链制造管理,持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产线全面升级、降本增效,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利用优异的产品组合能力和服务能力,以专业临床服务为支撑,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渠道、品牌、质量及供应链优势,巩固和提升振德在市场和客户中的影响力,提高振德的市场占有率。 四是捕捉全民防护意识增强带来的家庭健康防护市场增长,聚焦医疗属性消费品领域,利用药店零售线和电商零售线渠道优势,进一步做强做大家庭健康护理市场。 五是继续坚持人才战略,更好地构建组织能力,通过技术、管理、工程、营销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提高公司专业化,构建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
1月27日晚间,航天宏图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到1.2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448.08万元到4448.08万元,同比增加41.28%到53.26%。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亿元到1.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3213.39万元到4213.39万元,同比增加43.96%到57.63%。 谈及业绩预增的原因,据航天宏图方面表示,2020年,受益于特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旺盛需求,公司融合遥感、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基于PIE平台为特种用户提供特殊区域环境分析和仿真模拟等解决方案,该行业收入得到快速增长;此外,随着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卫星应用下游行业需求逐步加大,航天宏图延续“深度挖掘需求,并自上而下推广”的市场下沉战略,依托中央部委典型案例,发挥全国营销网络优势,面向全国逐步开展复制推广,“PIE+行业”产品线实现快速增长。 2020年,航天宏图对标美国GoogleEarthEngine,发布自主遥感云服务平台PIE-Engine,公测期内平台注册用户数近两万,并为电网企业、保险公司、环保部门、水利部门等广大客户提供SAAS服务,云服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据东方证券披露的研报显示,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卫星服务商,公司处于遥感卫星产业链的中下游,在中游领域具备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在下游领域纵深发展获取高成长。东方证券方面称,遥感下游应用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与北斗结合增加应用场景,市场规模达数百亿。 “‘十四五’期间,国防信息化有望持续加速,军演实战化、常态化带来战场遥感应用持续需求”。东方证券方面表示,“未来几年内,国土空间规划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自然资源部的重点工作,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机遇。”
12月14日丨乳业股普涨,妙可蓝多涨停,西部牧业和均瑶健康涨逾4%,熊猫乳品和天润乳业涨约3.6%。 5月中旬至今,生鲜乳价格快速上涨,牧场与乳企协议价上浮10%,协议外市场价一度攀升至6.2元/公斤,较此前市场均价上涨近一倍。 多位行业人士及分析人士均认为,生鲜乳价格上涨由牛群过渡淘汰及进口大包奶粉提价减量引发,奶牛种群恢复生鲜乳价格回落至少要到2021年。对于乳企业绩,分析人士判断,原奶供应紧张、奶价上涨后,乳企大概率降低活动促销力度,提升商品均价,乳企将迎来高利润时期。
作为医用敷料和感控防护行业领先企业,自2018年上市以来,振德医疗通过内生发展与外延整合相结合,规模与业绩快速增长,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日,记者跟随上交所“诚实守信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价值引领投资2020沪市公司质量行”活动走进振德医疗,深入了解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 振德医疗董事长鲁建国向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我们把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护成本作为使命,近年来,公司在做好医院线业务的同时,快速拓展了带医疗属性的家庭健康护理市场。未来,振德医疗将全力打造医疗健康领域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上市公司。” 巩固扩大全渠道优势 凭借多年来的深耕,振德医疗在手术感控、伤口护理、防护用品、压力治疗等细分市场保持着品牌号召力和领先优势。2020年前三季度,振德医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1%;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主营业务收入20.02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同期增长63%,常规业务也取得了快速增长。 振德医疗董事会秘书季宝海向记者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振德医疗多年来建立的企业文化和核心能力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公司建立起了快速响应的供应链能力、研发创新能力、高品质产品能力、品牌影响力、全渠道及服务优势,这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2020年,凭借在疫情期间过硬的产品品质、快速的供应能力和健康有序的价格管理体系,振德医疗进一步获得了医院、消费者和国外客户的信任,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季宝海向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振德医疗产品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4900余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730家;覆盖全国约6万家药店门店,百强连锁药店覆盖率已达95%;此外,公司在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共计开设10余家店铺,合计粉丝量超400万人。 在国际市场上,振德医疗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自动化和精益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国际客户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季宝海提到,“今年以来,全球感控防护类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我们在原先覆盖率较低的南美、非洲、中东及东南亚市场取得了较好突破。同时,通过有效整合英国子公司RocialleHealthcareLimited,公司正实现向英国市场的快速拓展。” 研发创新筑起“护城河” 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从技术进步到技术原创、从客户需求到引导市场,振德医疗已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科技创新系统,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要保持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研发设计,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不断筑高公司竞争壁垒、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促进高质量发展。”季宝海告诉记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培育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是实现振德医疗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2020年前三季度,振德医疗研发费用为1.67亿元,同比增长396.48%;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246项。 据悉,振德医疗重点在研项目涉及现代伤口、造口护理领域,包括具有原位组织诱导及修复再生功能的真皮替代物(人工真皮)的研发、水胶体敷料、湿膜敷料处理生物膜技术开发项目、细菌粘附性纤维材料研究等。 “湿膜敷料主要成分是微生物发酵获得,在这里我们研究其发酵、培养和清洗,以保持所有原材料的一致性,比如液体的吸收性、湿膜的持液性以及强度等属性。”在湿膜敷料的原材料研究区域,振德医疗研究院院长胡修元介绍称,“在后处理工序,将对其去除内毒素,以保证湿膜敷料的安全性,产品将基本达到注射用水的同等要求。” “加大人才引进,特别是技术领军人才的引进,也是公司的工作重点之一,”季宝海提到,除了自主研发团队和研究院外,振德医疗也与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及医疗机构开展研发合作,保障研发成果的领先性,同时也更贴近临床和使用需求。 聚焦医疗消费品升级趋势 “全民防护意识增强给消毒感控类、应急防护类以及家用健康护理类产品市场带来更大的需求,振德医疗将聚焦医疗属性消费品领域,进一步做强做大家庭健康护理市场。”季宝海向记者表示。 从振德医疗的战略规划来看,通过开拓现代伤口、造口护理、健康防护产品等领域,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加快产品迭代,并利用现有品牌渠道优势实现新产品快速上量,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就现代伤口护理产品而言,其有着降低伤口感染、创造更利于伤口愈合环境等优点,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规模已超过基础伤口护理产品”,季宝海告诉记者,“国内的现代伤口护理产品市场渗透率还较低,但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居民医疗需求升级,相信该类产品在国内也将快速发展。” 业务和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对振德医疗的生产能力及产能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振德医疗在浙江、河南、安徽、江苏以及英国等地拥有生产基地。2020年,振德医疗在河南投资建设生产线搬迁扩产项目,该项目实施投产后将形成1.2万吨伤口护理产品和1.25亿件手术感控产品的生产能力。 上市两年来,振德医疗市值增长至140亿元,公司也通过实际行动回报投资者,连续两年分红,平均股利支付率约为33%。在鲁建国看来,在医改不断推进、医疗控费的大背景下,行业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行业领先企业将迎来更多机会,但要实现上市公司的跨越式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脚踏实地的耕耘和不断创造价值将是振德医疗始终秉承的理念。
10月29日,荣安地产披露2020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0.6亿元,同比增加60.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加12%。 今年来,荣安地产坚持快速开工、快速开盘、快速回笼资金的开发策略,确保了充足的现金流,增强了公司抗风险能力。
上市公司再融资将实施分类审核。在审核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时,证监会将对新受理、最近连续两个信息披露工作考评期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予以快速审核。 对实施快速审核的公司,证监会将在审核中重点关注其本次发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除存在可能影响发行条件的问题或其他重大问题外,原则上不再发出书面反馈意见,而是直接提交初审会审核。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在昨日召开的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上述信息。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范中超在发布会上表示,再融资分类审核自9月27日正式启动。届时,符合条件、新受理的公司将可进入审核快速通道。 根据证监会昨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分类审核实施方案(试行)》(下称“实施方案”),再融资快速审核的程序为:适用快速审核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受理后,发行部一周内召开反馈会,反馈会后原则上不发出书面反馈意见,直接安排由最近的初审会审核;如反馈会认为存在可能影响发行条件的问题或其他重大问题,可以发出书面反馈意见,待书面反馈意见获回复后,如无重大补充说明事项则安排初审会;初审会召开后,将会议意见书面发送保荐机构,相关主体落实会议意见后由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初审会审议认为无需专门发送会议意见的,可直接提请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 据介绍,实施分类审核的同时,证监会将从不允许存在特定情形的公司进入快速审核通道、督促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等两方面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 实施方案明确,上市公司存在五类情形的,不适用快速审核通道。这五类情形包括:最近3年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监管措施、交易所纪律处分;被中国证监会调查尚未结案;暂停上市或被实施风险警示(包括*ST及ST公司);破产重整;中国证监会认为的其他不适用快速审核的情形。 在此基础上,证监会将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要求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或提供信息。同时,要求保荐机构和证券服务机构提高适用快速审核的上市公司申请文件的质量。发现相关主体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等规定的,证监会将依法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