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上市公司维护价值的回购,有被个别公司带偏的迹象。近日,多个“应急式”回购方案出炉,相关上市公司或因卷入“造假疑云”股价阴跌不止,或短期股价出现闪崩,或公司被曝出某些利空,解决方案都是快速推出回购方案进行“对冲”。 出发点决定结果。这些匆忙推出的回购方案,相关公司在实施过程中也非常急迫。有公司在短短十几天内就打光了“子弹”,还有公司方案出台后便立即进场甚至忙中出错。从结果来看,在不够审慎的匆忙决策下,相关回购方案的出台乃至投入的“真金白银”,并未能有效提振股价。 有接受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上市公司筹划实施回购无可厚非,但相关决策应代表、体现全体股东的利益,尤其不能单纯考虑大股东、高管或机构股东相关利益(如避免质押危机等情形)而匆忙实施,毕竟经营好主业才是根本,过于匆忙的回购反而会进一步加深市场的疑虑。 “应急式”回购频频 “以高额回购回击对我们所谓造假的质疑,让投资者安心、放心。”南极电商董事长张玉祥今年1月5日在机构交流会上的讲话言犹在耳,虽然效果不佳,但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公司该次回购已快速完成。 据南极电商1月27日所发公告,截至1月25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7249.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5%),支付总金额为69985.21万元(不含交易费用),本次股份回购方案实施完毕。 回查公告,1月6日,公司披露回购预案,拟回购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7亿元的公司股票;1月7日,公司首次实施回购;至1月25日,7亿元“子弹”已全部打光。历时仅13个交易日,足见其动作之快。 或是由于该次回购并未能有效阻止股价下跌,南极电商1月27日晚又宣布新一轮方案,拟使用3亿元至5亿元资金回购股票。 同样出手迅速的还有北京某公司。在股价莫名遭遇闪崩后,该公司很快就推出回购方案,当天便大举进场操作。该公司此前明确的回购总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而公司在回购首日便买了1.57亿元,达到了回购资金的下限,足见护盘之急迫。 由于急于通过回购方式“撬开”跌停板,该公司还“忙中出错”,首次回购股份数量超过了首次回购股份事实发生之日前5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成交量之和的25%,为此公司还不得不公开致歉。 或是看到了其他公司的回购成效,同样遭遇股价闪崩的美好置业于1月23日抛出了回购利好,是否实施尚未可知,但已止住了股价连续跌停的局面。 类似案例还有宋都股份,公司选择了利用回购利好来对冲“利空”。1月23日,公司披露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俞建午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日,公司宣布拟动用不低于1.3亿元资金实施股份回购。 “速效药”难以救急 仓促地筹划或实施,不难发现,相关公司已将回购当成快速稳住股价的“速效药”。但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匆忙“上阵”的结果往往是出手即被套。 如南极电商,在“造假疑云”的笼罩下,公司前一轮回购砸出了7亿元“真金白银”,也未改变股价跌势。 据披露,南极电商前一轮回购的最高成交价为10.62元/股,最低成交价为8.93元/股,整体回购均价约为9.654元/股。而在完成前一轮回购后,公司1月26日股价已跌至8.66元。回购完成后,南极电商股价于1月27日涨停,但股价(9.53元)仍低于公司前一轮回购平均成本。 蹊跷的是,在公司股价涨停后,南极电商于1月27日晚发布了拟进行新一轮回购的消息,这是否意味着有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知晓买入,进而引发股价涨停?在1月5日宣布前一轮回购时,公司董事长张玉祥便在公告尚未披露的前提下,提前向参加电话会议的机构透露了公司的回购举措。 由于前一轮回购并未能止住下跌趋势,记者在南极电商股吧里看到,在公司宣布新一轮回购后,一些投资者并未盲目乐观,反而担忧后续股价会否重回跌势。 “尽管造假传闻不知真假,但前期7亿元资金砸进去还未能止住跌势,说明一定有不看好后市的持股大户在卖。”有私募人士对此称。 记者注意到,南极电商1月27日股价涨停背后,机构席位逢高减持的意愿依然强烈,卖出前五名共出现了三个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金额达到6219万元。 “尽管南极电商一再表示要通过回购回击市场不实传言,但客观现实是,公司高管此前曾大举减持,如今机构也在逢高减持,如果真要表达诚意,为什么公司实控人、董事长不能掏出真金白银来大笔增持,反而用全体股东的钱(指回购)去堵枪口呢?”前述私募人士称。
随着山西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晋控煤业为代表的山西煤企正在通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从“煤老大”向“技术革命排头兵”转型。 “挖煤不下井,输煤不见煤,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但现在都已经变为现实。”从事多年采煤工作的塔山煤矿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工作面建成后,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提高了,采煤效率也大大提升。 晋控煤业作为山西探路煤炭智能化开采的大型煤炭企业之一,其塔山煤矿成功实施了国家“十三五”资源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建成了国内首个20米特厚煤层年产1500万吨的8222智能综放工作面示范工程,实现了“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巡视,地面远程操控”目标,体现出安全好、用人少、效率高的智能开采优势。 目前,塔山矿已建成4个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矿井智能化工作面占比达到100%,智能化工作面日均出煤量达4.5万吨,实现了效率、效益的双提升。 据介绍,晋控煤业下一步将全力打造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计划用3年时间,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综采装备升级改造,完成塔山矿综采工作面电液控改造,推进快速掘锚装备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等40项工作计划,积极推进5G下井、企业上云,引入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破解设备毫秒级远程实时控制、智能化快速掘进等一系列技术瓶颈,争取在2022年完成“智慧矿山”的整体建设。 2020年末,晋控煤业迎来发展的新转折——“大同煤业”证券简称变更为“晋控煤业”,公司名称已由“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晋能控股山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晋控煤业将紧抓山西能源革命的机遇,全面实施“上市公司+”战略,并对标世界一流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打造成为资本市场典范。晋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崔建军表示,将通过并购优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重组不良资产等方式,力争到“十四五”末,将70%以上具备条件的煤矿注入到上市公司,逐步实现煤炭产业板块整体上市。 晋控煤业董事长武望国表示,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制度优势和上市公司资信优势,全力构建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经营最优化的市值管理体系,吸引更多价值投资、战略投资,以更好的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
在A股的“山西板块”中,永东股份作为“优等生”的代表,摸索出一条市场化、特色化公司治理之路。 20多年来,公司一直沿着精细化工的产业脉络持续深耕,不盲目追逐短期利益,充分发挥公司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公司治理层面,坚持完整、真实地将“家底”亮出来,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长期以来,公司致力于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高效利用,通过技术积累和创新,提升了煤焦油领域开发利用的水平,为煤焦油加工及炭黑制造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一定示范作用。”永东股份董事长刘东杰介绍,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一直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31项专利,其中14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 相比上市之初,2020年永东股份炭黑产品产量和煤焦油加工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5.96%和135.70%,公司净利润同比预增超过200%。 “在上市前,公司就已经完全按上市公司的标准去做,完整规范,每一个数据、每张财务报表都要经过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在刘东杰看来,上市企业就要把完整的、真实的“家底”亮出来,只有企业讲诚信,社会才会信赖你。 目前,永东股份根据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已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2016年至2019年,永东股份信息披露工作连续被深交所评为A级,在2019年“金质量”奖等各类评选中,公司多次斩获“最佳董事会”“最佳董秘”奖项。
作为国际智能工业领军服务商,东杰智能在业绩持续向好的同时,没有放松对自主研发的追求。目前,公司在堆垛机、穿梭车、提升机、托盘输送机、AGV小车等硬件设备以及仓储管理系统(WMS)、设备控制系统(WCS)、企业管理系统(ERP)等软件均实现自供。 目前,东杰智能已拥有包括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在内的各类技术研发人员320余人,其中高级专家63人。公司已形成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拥有知识产权180余项、软件著作权60余项。 据了解,公司的技术和产品的科技创新性也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等殊荣。公司先后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入选《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企业名单,被授予“智能物流装备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2020年11月,东杰智能研究院在深圳成立,首期投资1.5亿元,计划总投资10亿元,重点围绕“智能硬件+工业互联网++AI”三大方向,引入海内外一流研发人才,打造智能工业技术新高地,孵化智能工业产业集群。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20余位国内行业知名专家。 进入2021年,东杰智能“揽才”计划再提速,拟推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规模总额上限为3000万元,以期建立更加完善的员工、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大秦铁路通过坚持“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发展与投资者收益的“双赢”,成为山西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铁路煤炭运输企业,大秦铁路创造了多项奇迹:以中国铁路2%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全国铁路近四分之一的煤炭运量、约六分之一的货物运量;创造并保持着世界单条铁路运行速度、密度和运量等多项纪录。 作为市值“千亿俱乐部”的一员,大秦铁路的现金分红水平远高于A股市场平均线,被投资者视为“现金奶牛”。数据显示,上市以来,大秦铁路已累计分红派现775.7亿元,2010年以来年均现金分红比例超过50%;分红募资比达到2.46,均位于市场前列。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重要、最直接,也最有诚意的方式。”在大秦铁路董事长程先东看来,公司之所以能够坚持长期分红,一方面源于企业效益良好,另一方面公司也愿意通过对股东持续、稳定的分红回报机制,与投资者分享公司发展的价值,维护公司在资本市场优质蓝筹的良好形象。 根据大秦铁路《未来3年分红规划》,2020年到2022年,每股派发现金股利原则上不低于0.48元/股(含税)。 程先东表示,作为首家以路网干线资产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铁路运输企业,大秦铁路以煤炭重载运输为核心和支点,专注修炼内功,实现内涵式增长。近年来,公司全力拓展路网资源,并积极探索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发挥煤运市场优势同时,公司把非煤运输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旅客运输。在山西旅游走热的大背景下,抢抓大西高铁贯通,张大客专、郑太客专开通等机遇,深化“山西全域旅游铁路行”,推进客运提质升级。 第二方面是煤炭以外的其他货物运输,主要通过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多管齐下”实现跃升:一是全面发力疏港运输,加快推进煤运通道由“煤炭下水”的单向运输变为“白货上岸”的重去重回,形成陆港运输“新亮点”;二是大力发展集装箱、冷链运输,全面开发适箱货源,完善敞顶箱集疏运体系,2020年集装箱运量增幅超过30%;三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中欧班列开行力度,发挥中鼎物流园多式联运、铁路口岸等优势,2020年中欧(中亚)班列开行数量增长近70%。
1月27日,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简称“民族品牌指数”)收报2358.25点,跌1.32%。35只成分股中,15只上涨、2只平盘、18只下跌。 在指数成分股中,汽车、化工、医药类个股昨日涨幅居前。其中,一汽解放涨4.39%、氯碱化工涨3.02%,步长制药与佛慈制药上涨逾2%,中盐化工与东风汽车上涨逾1.5%。 消息面上,杭萧钢构昨晚发布2020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7.1亿至7.9亿元,增长约50%至70%。据公告,杭萧钢构业务订单承接持续向好,去年承接钢结构业务订单超百亿元。此外,公司去年还获得了部分资产处置收益、投资收益。 资金面上,昨日多只成分股现溢价或平价大宗交易。其中,贵州茅台大宗交易合计成交7.98万股,有4.16万股以较当天收盘价溢价2.53%成交,其余以微幅溢价或平价成交。
广州浪奇的“洗衣粉跑路”案最终查到了自家高管身上。公司昨晚披露,前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建斌、前董事会秘书王志刚因涉嫌职务违法,目前已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 公告称,针对贸易业务涉及的存货风险、应收预付等债权债务、公司相关人员涉嫌刑事犯罪及违法违纪的有关事项,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的调查和侦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这是广州浪奇第一次承认有自家高管涉案。此前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1年1月8日晚间,广州浪奇发布公告,公司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广州浪奇的财务乱象曝光后已持续数月。 2020年9月28日,广州浪奇披露部分库存货物可能涉及风险,公司储存在瑞丽仓和辉丰仓的两批货物不翼而飞,库存货值合计5.72亿元。一时舆论哗然,比照獐子岛扇贝,此事被称为“洗衣粉跑路”。 9月30日,广州浪奇披露,关于部分库存货物可能涉及风险的事项,公司已将1名涉案人员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12月26日,在关于部分库存货物可能涉及风险的进展公告中,广州浪奇披露,部分与公司合作的仓储公司存在未经公司正式确认的情况下销售货物的情形,相关仓储公司实际控制人因涉嫌犯罪已被广州警方立案侦查。 回查公告,此次被立案调查的2名高管,已在广州浪奇主动披露案发前离开公司高管岗位。 据查询,2020年4月27日,广州浪奇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陈建斌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的议案。公告称,陈建斌因工作调动,拟调任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任职,辞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后,继续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副董事长。7月30日,广州浪奇董事会换届,陈建斌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广州浪奇前董事会秘书王志刚也于同日辞去董秘职务。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志刚因个人原因,在任期届满后,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但继续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另据广州浪奇年报,王志刚于2014年6月起担任公司投资总监,从事公司投资项目开发、高层次人才管理和技术合作等工作,自2015年4月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兼任广州市奇宁化工有限公司董事、江苏琦衡农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广东奇化化工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汇垠浪奇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对照公告可知,出问题的正是广东奇化化工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该交易中心前后2任董事长分别为傅勇国和王志刚。2020年11月4日,广州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傅勇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广州浪奇于2020年底发布的进展公告,公司已掌握证据表明,贸易业务存在账实不符的第三方仓库存货金额及其他账实不符已发出商品金额累计达8.98亿元。同时,公司及子公司奇化化工交易中心在四川库区结存的部分存货,因受现场条件限制仍未能准确核实数量及确定货物权属,涉及货值合计3.4亿元。 除了贸易业务乱象丛生,广州浪奇还有其他麻烦。公司1月26日公告,旗下子公司广州市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新增股权被冻结,孙公司广州奇化有限公司、上海奇化实业有限公司新增股权被轮候冻结。1月22日,公告又披露了多个诉讼及仲裁案件。而稍早之前,公司披露,截至1月7日,公司共27个银行账户被冻结,累计被冻结的资金余额合计2.85亿元。 作为广州国资旗下的一家老牌上市公司,广州浪奇在短短1年内曝出如此多的问题,让投资者愤怒、惊诧。未来还会有暗雷被引爆吗?上海证券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