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伟思医疗,688580.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7,086,667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发行价格为每股67.58元。募集资金投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康复设备组装调试项目”、“营销服务及品牌建设储备资金招股书显示”项目。据了解,伟思医疗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康复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研发创新为发展驱动力,致力于在盆底及产后康复、神经康复、精神康复等细分领域为医疗及专业机构提供安全、有效的康复医疗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产品主要为电刺激类、磁刺激类、电生理类设备、耗材及配件等康复医疗器械及产品。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医械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同比增长19.86%。人口增长、寿命的延长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改善,普遍被认为是医疗服务及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医疗器械监管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政策,同时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以促进康复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医疗器械尤其是康复医疗器械行业重视程度的提升,相关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将会促进康复医疗器械产业迅猛发展。但目前康复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厂商数量众多,行业呈现中小企业林立的局面,市场集中度较低。伟思医疗是中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创新驱动型企业,凭借多年来对于市场的理解和投入,坚持以研发创新为发展驱动力,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伟思医疗产品已在国内超过6,000家医疗及专业机构得到广泛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2.08亿元和3.19亿元,2017~2019年均复合增长率48.55%。公司在国内已公开披露经营数据的康复医疗器械企业中收入规模排名靠前。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伟思医疗业已搭建起了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先进技术平台,并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核心技术,近年来公司持续投入建设康复机器人技术平台并已拥有了系列相关技术积累,为公司未来拓展以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为核心的系列运动康复机器人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目前伟思医疗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影响力,但康复医疗器械公司为保持技术优势,需要长期、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目前行业内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于股东的投入,融资渠道单一限制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在这样背景下,伟思医疗科创板上市,不仅助推公司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研发能力,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也必将推动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推动整个行业实现更多创新与突破。
医疗渠道正在发生变革,线上渠道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京东健康以招股价上限70.58港元完成募资,昨日富途证券暗盘显示,京东健康上涨26.88%。如此受追捧,近期只有农夫山泉可以媲美。 京东健康发行后市值约为2207亿港元。在京东健康发行这段时间,阿里健康又涨了不少,昨日收盘市值达到3094亿港元。从营收和净利润数据看,京东健康表现更为出色。自从阿里2013年拿下港股一家壳公司,并将医药领域资产注入并更名为阿里健康,股价已涨了数十倍,投资者也同样有理由对京东健康抱有信心。 相对市值,目前两家公司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规模,都还比较小,其中阿里健康还处在长期亏损中,投资者看中的是长远回报。 网上销售药品有存在的现实必要。今年疫情期间,网上诊断和售药连通病人和医院,让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并减少了人体接触。有医药配送能力的京东健康业务爆发式增长,上半年营收增长76%。 很大一部分疾病是常见病和慢性病,病人知晓病因病情,在病情变化时再咨询医生,通常只需拿药即可,并不需要到医院占用医疗资源。未来随着5G推广和线上诊疗水平提高,一些只能在线下诊疗的项目也有可能移步线上。 好大夫、春雨等平台通过医生切入线上市场,提供医疗信息,而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则是通过渠道切入市场,利用电商渠道、物流优势,再和医院、医生合作,提供多元服务,投资者看好这些平台切入医疗服务带来的机会。 目前国内医药领域已经诞生若干家市值千亿级别公司,这些药企主要从事医药研发和制造,市场会给新药研发企业高估值,国际上已有不少千亿美元级别的医药公司。人们追求更美好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医药因此是个长期赛道。不过医药渠道的明星企业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医药销售专业性颇强,医药企业一般都有庞大的销售团队,通过各种营销方式争夺市场。现在政府对医疗器械和药品实施大规模集中采购,为了不被挤出市场,行业玩家被迫降价,销售有望向网上渠道转移。 网售处方药禁令放开后,网上渠道将容纳更多药品,为药企增加销售渠道提供了一个机会。另一方面,网络定价的透明化,最大程度挤压灰色地带,也有望为消费者节省资金,降低医疗成本。 从消费端来看,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人们对品质要求较其他商品更高,所以更愿意相信大平台,对大平台的依赖会导致规模效应更强。这也是投资者追捧京东健康的主要原因。
12月8日登陆港交所的京东健康(06618.HK)最终以上涨55.85%、总市值3440亿港元的战绩结束了在资本市场的首日亮相。3440亿港元的市值将上市两年多的平安好医生(01833.HK)1050亿港元的市值远远甩在身后。 在市值巨大差距的背后,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两家业务模式和业绩表现也有不少差异。综合分析师观点,从业绩表现上来说,京东健康在流量和营收规模上远超平安好医生,并早在3年前就实现了盈利,而更早上市的平安好医生至今仍未摆脱亏损。从业务模式上来看,前者由于物流能力的加持,在线零售药房方面优势明显,后者则在在线医疗服务业务上走得更远,自有医疗团队规模更为强大。 京东健康首日市值超3个平安好医生 2019年5月,京东健康宣布独立于京东集团运营。仅仅19个月后,京东健康于12月8日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京东数科、京东健康、京东物流这三大京东分拆业务中成功上市的第一家。 上市首日京东健康即迎来开门红。根据Wind资讯,京东健康此次发行价为每股70.58港元,开盘后一路高歌猛进,最高价达到123.9港元,至收盘时报110港元,涨幅达55.85%,总市值为3440亿港元。 这家被称为“全球最年轻的独角兽”的企业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估值涨了数倍。2019年11月,京东集团2019年三季报显示,京东健康在当年11月成功完成了A轮优先股融资,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今年京东集团的二季报则显示,8月17日,京东健康与高瓴资本就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总额超过8.3亿美元。彼时的市场消息称,京东健康投后估值达到300亿美元。如今上市首日其市值冲高至3440亿港元,按照12月8日的港元对美元汇率计算是一年前A轮融资70亿美元估值的6倍。 相比京东健康,当初顶着“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及平安集团首个成功上市的“独角兽”光环,在2018年5月登陆港交所的平安好医生在上市首日则并没有这样的“风光”。其上市首日艰难守住54.8港元的发行价,但在IPO第二日就发生了破发。 经过两年多的起起伏伏,12月8日收盘时,平安好医生报收于91.5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35%,总市值为1050亿港元。京东健康上市首日的3440亿港元总市值相当于3个平安好医生的市值规模。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京东健康首日收获大涨,一方面由于在今年疫情和政策红利下互联网医疗行业被普遍看好,今年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基本都迎来了一波不错的涨幅;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投入重,盈利周期较长,所以众多相关企业仍处于亏损之中。因此,京东健康在营收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已进入盈利周期,其剔除一些非经常性项目之后已连续几年实现盈利,这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方面,而平安好医生还未进入盈利周期。 京东健康向左,平安好医生向右 安信证券认为,从商业模式来看,不管是京东健康还是平安好医生,均为“B2B+B2C+O2O”模式,主要业务包括挂号预约、线上问诊、药品零售、消费医疗和互联网医院共建等。 而背靠流量平台京东的京东健康和背靠综合金融集团平安的平安好医生在业务结构和切入链条上则略有不同。 安信证券分析称,京东健康主要以医药零售为主,再拓展至其他环节,发展路径主要是在母公司的流量及供应链优势下,从医药电商出发,再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的产业布局。而平安好医生不像前者具备天然的电商基因优势,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再拓展至其他环节。 京东健康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19年按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市场份额为29.8%。财务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的零售药房业务产生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大部分,其中医药及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均高于87%。但其医疗服务业务并不深入,相反,平安好医生在这方面则相对走得更远。 如果从平安好医生的业务结构来看,健康商城业务的收入占比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2020年上半年占比约为55%,但其在线医疗和包含线下体检、医美等的消费型医疗收入占比也超过四成。截至2020年6月30日,平安好医生的自有医疗团队达1836人,也大大超过同期京东健康的138人。 上述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由于疫情的催化,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京东健康相对而言从在线药房切入也是因为其有巨大的物流及供应链优势,但想进一步切入更为复杂的在线医疗服务领域则需要面对医生队伍、线下医疗资源等的进一步打通。而平安好医生相对于已多年实现盈利的京东健康而言,其盈利问题始终是横亘在前的挑战,同时目前来自于平安体系的收入比重仍占四成左右。在今年高层团队“大换血”之后是否有更好的表现还需观察。 安信证券表示,从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未来竞争的关键包括企业的数据利用能力和商业模式的开发能力,通过扩大用户群体、加强供应链能力、扩大在线医疗服务、强化创新型技术赋能解决方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并集药品销售、在线询诊、健康管理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健康平台。在未来发展上,互联网医疗公司应做好以人为主的业务(如医疗服务、在线问诊、慢性病管理等)和以实体为主的业务(如药物配送和线下服务等)的横向和纵向整合。通过开发和经营平台,赋能医疗健康价值链上的参与方,推动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投,我们确定投!” 隔着仅有14寸的电脑荧幕,在连续三周的网络会面后,这家业界知名的老牌投资机构副总裁林彬(化名),拍板了一笔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这家管理着数百亿资产的国际投资机构,向来沉稳严谨,有一天会在微信视频里做投资决策。不过,林彬还有点庆幸,幸好在项目方“关闭大门”之前,果断地抢占了最后一席地。 事情发生的春夏之际,一股异常猛烈的热潮涌向中国医疗投资市场,无论VC还是PE都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决策速度。从9个月到3个月、3周,甚至3天(含节假日),市场上热门项目留给投资机构的决策时间,不断压缩。 中国医疗投资正经历超音速决策时速。基金甚至超一线基金,火拼厮杀医疗赛道,投资机构从各种维度自我武装,人多、事少、决策快,钱多、话少、打款快。 似乎只经历了一场疫情、一个春夏、二级市场的财富洗礼,中国投资人、LP们的目光都开始盯向医疗赛道。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头部的医疗创业公司正成为2020年最为宝贵的稀缺资产。 热潮刚刚开启。在未来,作为难再生消耗资源,优秀的医疗创业者或许还会成为这个创投时代更稀缺的资源。 “本轮即将关闭”:“常规”项目的“非常规”时刻 “这轮领投方已经进来了,估值挺低了,你们要投的话得赶快,但是我们只能给一点份额。”林彬也没有想到,第二次接触,时过境迁,交易的话语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几月前首次接触时,数字医疗项目并不是市场争夺的香饽饽,项目商业模式的某个细节让林彬颇为顾虑,直到最近才找到解决方案。 对于林彬和林彬一样的医疗投资人来说,“本轮即将关闭”,这几个字就像是设定了倒计时,一切都开始加速起来。 没有当面见过CEO,林彬就赶忙安排国内同事飞去项目所在城市;尽职调查是第三方机构做的,但由领投方付费,很多核心问题没有做解释,林彬就自己找熟人打听。从第二次接触到最终做决定投资,整个过程只花了短短三周时间。 即使抢进这一轮,估值都可能随时变化。调研尾声,老股东介绍了另一家专注To B投资的一线机构进来,估值直接翻倍。林彬只能先成功介绍一个客户,表达诚意。 事实上,不只是这一个项目抢手,36氪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医疗细分赛道都在疫情刺激下加速冲刺。即使是知名基金,也会经常遇到“抢项目”现象。 经纬中国从十年前就布局医疗行业,今年又新招聘了三个医疗相关专业的投资人,均为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硕博学历,还专门成立了数字医疗小组,由医疗团队和互联网团队共同组成,每周都会碰面开会。出手速度也显得非常之快,不乏在见经纬合伙人的当天就签署了TS(投资协议条款)的情况。近期投资的早期数字医疗企业,也是经纬与两家知名基金一起抢夺的项目。为此,经纬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特意改了机票匆忙飞回上海,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提早准备好从北京视频接入。 像经纬一样去抢项目的知名基金不在少数。一家公司趁市场正景气,董事会集体决定把融资计划扩大2-3倍,但即使如此,四家超一线基金也不得不“华山论剑”,争下更多份额。 市场的火热,也影响到LP的想法。以至于不少基金的LP都开始关心为何加速“抢项目”,直接向一线的投资团队询问打法和策略。 已经明显感受到,中国医疗超音速投资的现象背后,医疗投资已经从买方市场悄然转变成卖方市场。在今夏以来的多数案例中,优质项目占据绝对的主导权。 似乎,对于医疗项目方来说,从年初的冷冷清清,到今夏的众人追捧,翻盘只需要一个春天的坚持。 超一线基金火拼厮杀 基金火拼厮杀医疗赛道。 这场激烈的角逐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 头部项目多数是超级一线基金之间的正面火拼。 头部的资金只流向头部的项目,中早期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数字医疗等等热门赛道成为了投资人的聚焦点。而对于后排的资金和后排的项目而言,今年仍然是一个难捱的冬天。 近一个月头部资本的投资动作(数据来源于烯牛数据,36氪制图) 激烈竞争之下,超一线的投资机构在场内频繁出手,并且开始走到早期的天使轮至AB轮,有向前面环节延伸、提前占据好项目的趋势。数据库显示,淡马锡资本今年在国内出手了5家生物创新药和1家专科医疗集团;礼来亚洲基金今年领投了4家生物制药企业,单笔投资在亿元至数亿元;软银出手了6个医疗项目,其中最早期的被投项目是新格元生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软银已经延伸到了A轮的医疗投资;摩根士丹利也在今年入局国内的一级市场医疗投资,注资了B轮的集萃药康,摩根大通在今年股权投资了微创医疗。 应对局势,投资机构从各种维度自我武装。例如,高瓴在今年成立了高瓴创投,希望强化对早期团队的覆盖,推出半年以来,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对早期企业投资的数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3倍,其中很多都是A轮和B轮的项目。“在医疗领域之所以能果断落子,是基于研究驱动的基因,”高瓴向36氪表示:“通过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在内的产业趋势的长期判断,去发现和支持优质创业者。同时,会通过实际的人力、资源投入等多种方式,与企业一起探索数字化、管理升级的解决方案,为被投企业打通上下游,形成产业协同。” 经纬中国则特别强调交割的确定性和透明程度,向创业者给出TS后没有意外一定会投资,并且打款速度保持在3天左右的超快节奏。 还有一些专业医疗基金正在自己孵化项目,从企业的草创阶段就牢牢绑定优秀创业者。据36氪的了解,获得礼来亚洲基金、高瓴资本、鼎晖、腾讯等投资的科望生物,便是礼来亚洲基金孵化而成的。当时礼来亚洲基金计划筹建一家创新药企业,遇上计划研发首创免疫疗法的、再鼎医药的联合创始人卢宏韬博士,双方一拍即合成立公司,这种模式是由投资机构引领、由职业经理人带领科学团队运转企业。更有大量深耕医疗的投资人,打算聚焦技术门槛更高、竞争不那么激烈的项目,以此避开猛烈的争夺。 成为“钱多、话少、速度快”的投资人 从今年伊始的震荡冷清,到夏秋以来的激烈争抢,一级市场的医疗投资在几个月内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根据华兴资本医疗组董事蒋一斐的观察:“以往医疗项目募资通常要6-9个月,近段时间的项目最快用时3个月。” 突如其来的疫情肯定是关键因素,刺激了资金对医疗行业价值的重视。 林彬向36氪解释他快速出手的原因之一就是,“疫情已经发生了几个月,我知道这次疫情不同以往,势必对整个医疗行业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线上线下并行的趋势势不可挡。” 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也带来政策利好,港交所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科创板的出台、创业板、A股注册制改革,给创新型的医疗企业带来多种推出途径。疫情在国内逐渐受到控制后,大环境开始回温,资本市场的活动也逐渐顺畅起来。 “今年得益于药物政策、技术红利和资本投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有望进入创新2.0阶段,”多年来重仓医疗赛道的高瓴,对未来医疗赛道持有非常积极的预期。 疫情的刺激,大环境的影响,多数投资机构今年比较求稳,所以Pre-IPO项目在今年成为了投资人眼中“稳赚的生意”。投资人热衷于争抢已经成功走到后期、距离上市并不遥远的企业。尽管在Pre-IPO阶段入局,据透露只赚1-2倍,但这个时间点投资机构普遍选择这样的安全感。再考虑到有些基金临近到期,需要增加上市的被投公司,方便募集新基金。 “最近的几个月,Pre-IPO项目非常抢手,是新晋香饽饽,我知道很多FA手上的Pre-IPO项目已经被抢光了,而且今年有好几个项目1-2个月就Close了,”一位从业者向36氪讲述。 与此同时,更多的“新医疗投资人”进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 接近十家大品牌机构,忽然开始看创新药,赛道上投资人数量增多。“新进入医疗赛道的‘门外汉’投资人,为了抢到优质项目,主要靠钱多、话少、速度快,这样迅猛的抢夺加速了投资决策进程,”一位传统医疗投资人向36氪分享道。 “大量TMT的投资人转向投医疗,医疗赛道的投资人偏保守,而TMT背景出身的投资人普遍偏乐观,下投资决策的速度快,两个赛道之间存在着速度差。在TMT与医疗的交叉领域,例如数字医疗,我们看到是这么个TMT竞争速度,”一位头部机构的医疗投资人,分析了近期投资加速的原因。 一笔对全人类健康的天使投资 36氪认为,疫情只是投资加速的催化剂,核心的原因还是项目方和资本方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时钟拨回到2018年,那一年的年度话题词是所谓的“资本寒冬”,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黄金十年在那个节点画上了句号。对市场敏锐的资本,正在切换航向找寻下一片金矿。 当时的医药赛道是这样的景象——创新药获投事件数的三年平均增幅超过40%。几乎每一两周,都会见到大几千万或者近亿元的大额融资消息曝光;港交所打响了对生物科技公司的“争夺战”,“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 医疗赛道的黄金时期,至此开始。 自2015年起政策红利紧密出台,加上市场空间广阔,优质创新医疗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国内市场还吸引了大量的高经验值海外人才归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医药海归潮”。 越来越多才华横溢的科学家和研究者步入创业者的行列。在优质企业涌现的浪潮之中,更多资本方加入,支持医疗产业向前加速发展。 2015年以来的医药政策(整理制图:36氪) 从二战期间诞生的抗菌药青霉素,到八十年代出现的解救4.6亿糖尿病人的重组人胰岛素,再到近年来给数千万癌症病人带来曙光的肿瘤免疫新疗法。回望150年现代医疗史,资本参与医疗投资的历程,本质上是一场对人类健康的“天使投资”。 最近十年,这场健康事业的投资达到了新高峰,在资本与政策共振之下,中美医药界的初创企业涌现出来,并且第一次超过传统大型企业,成为创新药品主力军。2019年,国内申报临床试验的创新药品中,共有69%的新药项目来自初创企业(Biotech),只有30%来自传统大企业。 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也是类似的情形,2010年获批新药中多达50%的产品来自初创企业,这个数据在八年后提升到64%,远超传统大企业,而大型企业的占比则从38%下跌至25%。 这在新药投资潮之前是难以想象的,毕竟一个创新药从实验台走到病床前,常常需要花费数十亿元,初创公司没有这样的财力和资源支撑下去,投资对医疗事业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助推力。 当资本涌入,当优秀创业者入局,中国医疗正火箭式地加速成长。比如,治疗肿瘤的创新疗法PD-1是近期全球竞争热点。资本加持下,国内创业者站在技术前沿,自主研发出国产药,并在进口药上市的短短一年之内迅速登陆市场,也由此造就了君实生物、信达生物这样的上市企业,这是在资本助推下中国医疗创业者打得极其漂亮的一仗。 过去中国医疗的红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优质创业者,无论是最早一批进入国际巨头工作的高管型人才,还是具备美欧研发经历的海外人才。正是因为他们在政策激励下成为创业者,才给医疗领域带来了一次大爆发。 优质创业者是医疗创新不可或缺的核心资产。对标美国,波士顿之所以汇聚世界顶级医疗资源,聚集绝大多数世界前二十的制药公司和为数众多的创新医疗企业,很大程度因为那座城市同时拥有哈佛和麻省理工这两所顶级大学,为医疗产业输送高技术人才。优质创业者与医疗事业发展必定是强相关的。 这使我们联想到医疗投资潮的另一面。近期医疗投资人的大幅增加,而赛道上的存量优质项目几乎被抢完,新增优质项目数量相对不多,容易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这也成为当下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在未来,优质创业者还将成为更稀缺的资源。 (因文章提及大量尚未披露的融资消息,涉及敏感因素,故部分人物为化名。)
公司实控人变更在即 迪瑞医疗叫停可转债发行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在今年3月披露拟发行可转债预案后,迪瑞医疗(300396)又将迎来新主,11月15日晚间,公司公告终止这一可转债发行事项。 迪瑞医疗公告称,公司11月15日召开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决定终止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事项,并向深交所申请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此前在今年3月披露的发行预案中,迪瑞医疗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产业化项目、生化分析和尿液分析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凝血分析产业化项目、POCT研发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POCT研发项目拟结合体外诊断行业技术演变和发展的趋势,基于公司现有的研发平台基础,为公司建设系统的POCT研发平台,依托于蛋白质和核酸POCT检测等技术,开发出更加自动化和一体化的POCT系列产品,降低传统检测手段对实验室的依赖程度,增强公司检测产品的快速性、便捷性和高效性,有助于实现公司在分子诊断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研发实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迪瑞医疗彼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也进一步凸显了体外诊断行业的重要性,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内企业在本次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分级诊疗的重要性也被凸显。在市场空间、政策红利、技术进步、进口替代和疫情催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预期体外诊断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不过根据11月15日晚间披露,鉴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程序尚未完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基于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经与中介机构沟通并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本次可转债发行,并向深交所申请撤回本次可转债相关申请文件。迪瑞医疗表示,待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完成后,公司会根据项目推进情况,结合行业和资本市场融资情况,适时推出融资方案。 今年8月迪瑞医疗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晋江瑞发及一致行动人宋勇、宋洁与深圳市华德欣润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华德欣润”)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晋江瑞发将持有迪瑞医疗7728.84万股流通股转让给华德欣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8%。 同时,宋勇与华德欣润签署了《关于放弃行使表决权的协议》,约定上述股份交割完成后,华德欣润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比例高于宋勇、宋洁及其一致行动人,但差距低于7%。宋勇自上述股份交割完成之日起放弃其所持上市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此外,晋江瑞发、宋勇、宋洁与广东广恒顺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恒顺”)也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上述股份转让后,华德欣润将持有772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将成为公司单一拥有表决权比例最大的股东,即公司的控股股东。
11月1日,由阿里巴巴携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大一院)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在浙大一院总部一期(余杭院区)上线,这也是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使得浙大一院成为首家正式迈入云计算时代的智慧医院。 据了解,浙大一院6大院区年门急诊500万人次,病区床位储备数近6000张……作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队”医院,浙大一院的规模体量,是国内千余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典型代表。在7X24小时的不间断运营中,瞬息万变的海量动态数据从中产生,亟需一个高度发达的智慧“大脑”。 浙大一院的信息化建设由来已久,当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建余杭、之江院区数据量井喷,旧系统在算力上已无法支撑;多院区之间系统繁多且信息不互联互通,导致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在多系统中来回切换;多年积累的临床数据沉淀在不同系统中,需要基于新平台进行集成和分析,以支撑医院临床决策、教学科研。 将医院信息系统迭代成为新一代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是浙大一院数字化建设的紧迫需求。阿里巴巴在对院内各场景、环节进行深度调研后,为浙大一院量身定制出一套基于云架构的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 行业共识认为,医院信息化必将大规模向临床管理信息化迈进,实现“以医护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作为阿里健康在数字医疗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该公司的关联公司熙牛医疗在设计这一套医院智慧信息系统时,将临床管理信息化放在了首要位置,帮助医院建设医疗知识图谱,进行病历质控、临床辅助决策、医疗风险监测等,以提升医院诊疗水平。此外,借助5G和IOT,系统还将实现院区级医疗设备信息专网,把医疗设备数据统一采集并应用于临床电子病历,将临床信息化工作推进到床边。 从患者视角来看,原来面临的“三长一短”(挂号、看病、取药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难题,在浙大一院智慧信息系统面前也会得到极大程度缓解。患者通过手机,即可在支付宝上完成智能分诊挂号、病症自诉、院内院外智能导航、自助缴费、检查检验预约、院内全流程提醒、用药指南、诊后随访等诊疗全流程,全面提升就医体验。 在浙大一院总部一期,10个BLOCK(单元)诊区,打破传统学科划分格局,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以器官或系统为核心,构建多学科诊疗模式,患者在一个诊区内即可完成挂号、就诊和基本的化验、检查,重塑全流程医疗体验。 上述场景的实现,得益于它是一套完全以云架构为底座的信息系统,它被开发团队熙牛医疗形象比作为“一朵云”。每一分每一秒,大大小小海量动态变化的数据,均会第一时间上传并同步到阿里云。借助阿里云的强大计算能力,浙大一院建立了患者信息和医疗资源集中管理调度,让二者得到智能化高效匹配,实现跨院区患者转移、医生多院区智能排班、检查检验智能多院区预约等。 目前,浙大一院已成为全国首家将核心系统全部搬迁上云的医院,已完全实现多院区的信息一体化管理。过去一年间,经过时间与实践检验,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平稳扛住了业务流量高峰,保证之江、城站院区的50多个病区、上千张病床的业务系统运行平稳。 “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海里,唯有深潜才能让医院和企业走的更远。阿里巴巴为浙大一院开发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是帮助医院实现数字化迭代的新基建。”熙牛医疗负责人墙辉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公共卫生新阶段,中国医院正在集体进入数字医疗新纪元,阿里巴巴将充分发挥自身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领域积累的经验,帮助行业快速迭代转型。
11月2日,字节跳动完成了对医疗健康业务的首次品牌确认,推出了“小荷医疗”的独立品牌,并发布了“小荷”App和“小荷医生”App。 据了解,“小荷”App是原“绿松果”品牌全面升级而成,面向患者的医疗服务与内容平台。“小荷医生”App则是专门为全国医生提供互联网执业的工作平台,提供在线问诊、患者管理等各项服务。 这并非字节跳动首次公开对医疗健康业务的尝试。早在今年5月,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北京互动极致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对百科名医网运营主体北京百科康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而百科名医则成立于2010年,曾号称做“中国版WebMD”(美国权威医学健康信息平台)。 截至目前,医疗健康领域赛道已经站满了国内互联网巨头。谈及“小荷”的变现途径,有经济学家认为主要还是通过最终上市,或通过在上市场前被别人兼并收购实现。其余互联网企业使用的方法都是在各个领域将流量变成客户,实质并没有什么差距,背后的区别仅在于其自身客群的区别,其实从真正做好企业来说医疗质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