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虎哥 | 如期上涨,红包行情愈发欢喜 签约作者独家提供,转载请备注来源:虎哥,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买卖盈亏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期上涨,红包行情愈发欢喜 承接昨天的分析,让大家耐心持股为主,并且预测今天突破3550点,, 可是今天市场全天震荡上行,黄白线在缩小,这是一个进步。全天大阳线报收,春节前红包行情开始到来。盘面来说, 市场经过上周五的再次回踩了55日线后再次来一个华丽的献身,技术面牢牢的显示出完美。 今天行情好在稳扎稳打,逐步攀升,中间没有急涨急跌 ,是资金推动型,这样的走势是最可靠的了。 我们看到今天两市双双中大阳线报收,那么明天就非常乐观了,春节之前,红包行情愈发明显。那么作为散户投入之者应该怎么去办? 这几天热点不断的切换但是呢对于权重股来看,明显的是不如前两天 ,毕竟啊市场不可能老是一个板块儿涨,我们看到前几天大跌的封测板块,今天已经有大资金流入,包括一些互联网金融,还有软件板块都在上涨 。还是我近期的一个思想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当一件事物发展到极致的时候,那么就是一个鼎盛时期,就是一个转折阶段!所以我们务必要认清形势 即使我们不能过确定具体拐点在哪里,但是可以确定已经不远了 。这个时候很多具有业绩支撑的中小创购是值得我们去潜伏的 大牛股也是从1点一点涨上来的。此起彼伏,风水流转是市场永恒的规律。 光伏行业多家上市公司公告采购大单,行业深度绑定还在继续。多省份发布“十四五”期间光伏规划,中核年度首次光伏组件集采开标。据智汇光伏初步统计,目前已有7个省份及自治区公布“十四五”光伏发展规划,预计未来各省光伏装机需求将持续旺盛。故我们整理出了《光伏概念股机会梳理》免费送给大家。速点下方二维码,限时领取,先到先得! 怎么领取呢? 直接下载【股拍APP】,进入首页即可免费领取
90吉瓦 “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可达70吉瓦到90吉瓦。 ● 在2月3日举行的光伏行业2020年发展回顾及2021年形势展望线上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勃华预计,今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大,总计新增装机在150吉瓦到170吉瓦,海外规模将创新高。国内今年新增装机规模将达55吉瓦到65吉瓦,整个“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可达70吉瓦到90吉瓦。 去年国内新增装机超预期 “2020年,我国累计装机、新增装机规模继续保持全球首位,这一成绩是在全球疫情严重、经济倒退的情况下取得的,可以说是逆流而上,预计今年还会继续往上走。”王勃华说。 王勃华表示,去年国内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幅达到60%,装机量会这么高,业内都没料到。他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在55吉瓦到65吉瓦,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国内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可达70吉瓦到90吉瓦。 从全球角度看,王勃华分析指出,去年全球光伏市场继续保持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光伏市场的恢复性增长,体现了行业发展韧劲。2020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达130吉瓦,同比增长13%。美国保持全球第二大装机市场,越南跃居第三大市场,印度、西班牙市场则受疫情影响回落较大。 王勃华预计,今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还将加速扩大,总计新增装机将达150吉瓦到170吉瓦。其中,海外光伏装机规模预计在100吉瓦左右,有望恢复增长并创历史新高。 “对行业来说,现在变化最大的是光伏行业的社会关注度迅速提高,一夜间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包括金融市场的支持也前所未有。去年,整个光伏板块的融资规模空前高涨,有两只光伏基金陆续发行。”王勃华说。 据王勃华透露,现在各大银行纷纷表态要大力支持光伏发展。前不久,人民银行专门组织了一次会议,在会上,各大银行都表态要大力支持光伏行业发展,“可以说,金融市场已完全变过来了,光伏行业成为了‘香饽饽’。” 王勃华指出,随着技术推动,国内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继续下降,2020年系统价格同比下降12.3%,组件价格同比下降10.3%。 产业链矛盾仍突出 王勃华还指出了产业链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王勃华指出,不止表现在一个环节,包括硅料、玻璃、背板胶膜均紧缺,各大企业开始纷纷签订长订单,以保障产品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2月2日晚,保利协鑫就签订多晶硅采购协议的业务发展最新情况发布了两份公告。其中,公司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隆基股份的7家附属公司、中环股份附属公司天津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多晶硅采购协议,共计涉及44.14万吨多晶硅产品。 在对2021年光伏市场展望方面,王勃华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根据IEA预测结果,2021年光伏将占据可再生能源增量市场的半壁江山。2020年,全球电力需求同比下降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近7%,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20%。2021年,IEA预测全球电力需求将同比增长3%;可再生能源装机同比增长超10%,光伏新增装机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一半以上。 在此背景下,全球光伏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大。王勃华预计,随着我国能源转型加速驱动,2021年国内电站大基地开发将成为趋势。产品方面,大尺寸、高功率产品将进入快速放量阶段。210、182等大尺寸硅片占比将加速提升至50%。这其中,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此外,王勃华还提到,尽管目前各地政府开始纷纷要求新能源配置储能,但储能盈利模式仍然单一,市场身份仍不明确,经济性仍有待改善。
(原标题:深度| 狂热与风险交织:豪掷2100亿扩产的光伏产业需要挤“泡沫”吗?) 12月29日,老牌光伏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下称阿特斯)在江苏省宿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一场投产仪式——该公司总投资36亿元的宿迁年产10GW“210”高效组件一期项目投产,并计划于明年9月全面达产。这只是阿特斯在宿迁进行产能扩张的一隅。今年9月份,该公司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布签订10GW光伏组件及10GW光伏电池投资协议,总投资102亿元。这样大手笔的投资,对于业内公认作风保守的阿特斯而言,实属难得。然而,这样的大手笔投资,放之于今年的光伏产业而言,却并不稀奇。2020年堪称国内光伏产业的狂热一年。一方面,光伏概念在A股市场备受热捧;另一方面,国内光伏企业掀起了史上最热闹的扩产潮。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龙头光伏企业今年公布的扩产项目多达40个,累计公布的计划投资总额高达2147.76亿元。“虽然疫情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今年市场行情比较好,企业融资能力增强,叠加未来光伏行业需求有望进入一个持续增长期,龙头企业主动扩产抢占市场份额。”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在肯定眼下的“光伏热”时,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一些担忧,“当行业整体预期特别高的时候,就意味着实际情况带来的落差风险增大,明年光伏行业能否维持高增长,还需要多个条件支撑。”千亿扩产潮“汹涌”来袭今年光伏产业的大热,从地方政府竞逐重大光伏项目中便可看出。宿迁便是一例。阿特斯百亿扩产项目所落户的宿迁,在2018年前,其光伏产业几乎是空白。2018年5月,天合光能携带着2GW组件项目来宿迁,为其打开了发展光伏产业的大门。随后,该市在2019年出台了《宿迁市千百亿级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打造全国晶硅光伏产业新高地为目标,做大产业链核心板块切片、电池、组件规模,加快宿迁经开区、泗洪县等重点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宿迁市预计,到2023年光伏产值达到850亿元,2025年突破1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的12月25日,天合光能宣布在宿迁投建8GW大硅片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总投资43.5亿元。而天合光能(宿迁)产业园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生产基地。宿迁拥有天合光能、阿特斯等百亿扩产项目,安徽省肥东县也不甘落后。12月12日,该县引入的协鑫集成60GW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基地一期15GW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协鑫集成董事长罗鑫表示,这一生产基地将贯通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及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智能制造高地和科技研发高地的产业集群。据该公司今年3月份发布的公告,肥东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在2020年至2023年分四年四期投资建设,每期15GW。其中,一期15GW,总投资约40亿元。但规模最甚的,当属浙江义乌。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似乎要被贴上新的标签——多家龙头企业今年在此相继宣布动辄上百亿的光伏扩产项目。今年从晶澳科技最早在2月份宣布投资102亿元建设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10GW高效组件及配套项目,到东方日升宣布投资206亿元建设年产15GW高效电池、15GW高效组件项目,再到爱旭股份宣布投资200亿元建设年产3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短短半年时间,三家龙头公司在义乌宣布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500亿元。这还不包括,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去年也分别将年产16GW、8GW的高效电池组件项目签约于此。事实上,尽管扩产年年有,但今年特别多——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再到逆变器、玻璃、胶膜等辅材,一场史无前例的扩产浪潮在2020年掀起。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13家龙头企业今年宣布了40个扩产项目,总投资超过2100亿元。这其中,9个项目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3个项目计划投资额更是达到200亿元,分别是通威股份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200亿元)、爱旭股份义乌年产3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200亿元)和东方日升义乌年产15GW高效电池、15GW高效组件项目(206亿元)。扩产背后的“泡沫”隐忧当碳中和目标让新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角时,光伏、风电板块在A股市场受到热捧。实际上,无论是产业凶猛的扩产潮,还是资本市场对光伏概念的热情追逐,都离不开既定的预期——未来光伏行业将保持高速增长。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光伏产业需求空间有多大已经成为眼下行业最关心的问题。IHS Markit近日预测认为,明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高出2020年装机数据的34%。而在国内,据媒体报道,国家能源局提出明年光伏、风电合计新增装机120GW。进而,有分析师对此测算,国内光伏产业2021年新增装机或达66GW,同比增长67.3%。“虽然说光伏行业对明年需求的预期充满信心,但眼下各种预测数据却是比之前的预期还要好。”前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行业发展短期还是面临一些问题,并阻碍着高预期的实现。在该分析师看来,电网的消纳能力将决定光伏行业明年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完成。消纳空间是影响新能源增量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5月20日,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发布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消纳能力的公告》。按剔除一季度限发电量情形测算,国家电网经营区内,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消纳能力68.50GW,其中光伏39.05GW。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份消纳额度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国家电网公布今年的消纳额度是超出行业预期的。”一位光伏龙头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时没想到电网会这样慷慨。”事实上,电网消纳,是光伏行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在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如何进一步融入电力系统,是光伏行业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之一。截至2020年底,光伏规模超越风电,成为我国第三大电源。但随着光伏高比例接入电网,消纳却愈发困难。对此,任育之指出,“在青海、山东等省份,负荷曲线已经变成了鸭子曲线,对电力调控带来了巨大压力,这需要电网与整个行业共同来商讨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当行业翘首期盼明年光伏需求进一步增长之时,国家电网的“表态”便至关重要。12月28日,国家电网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在这场会议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辛保安强调,“要推动电源结构和布局优化,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新能源,积极支持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展,持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另一个压力,将来自于供应链各环节是否稳定。 千亿扩产计划公布后,明年将会有大量光伏产品量产上市。但在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供需情况不同。“明年硅片、电池、组件环节,因产能扩张快速,都将会遇到供应宽松,甚至轻微过剩的情况。而多晶硅料和光伏玻璃的供应或将偏紧。”前述分析师认为,多晶硅料紧缺程度相对更加显著,而光伏玻璃因工信部拟放开扩产限制,有望迎来产能增量。“高预期会反映到光伏公司的股价上,增加公司市值水平和提升融资能力。但反过来,预期如果出现泡沫,产生落差,那么也将快速传导至资本市场。”该分析师表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连涨数日后,12月29日,A股光伏板块正在回调。
(原标题:进击的中国光伏产业:2020三大关键词,2021有何挑战?) 随着我国提出“3060”碳排放目标,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迎来确定性的发展空间。临近年末,“大礼包”再至。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大会上宣布了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规模目标,12亿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给行业注入强心针。受此影响,A股光伏板块连日大涨,多家龙头企业市值创历史新高。事实上,今年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是一个进击的年份。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光伏产业历经多年的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在国际上具有主导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全球第一、生产制造全球第一、研发水平全球第一,多个“全球第一”之下,我国光伏产业在未来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经历了2018年的“5·31政策”,到2019年行业需求触碰谷底,再到今年疫情的冲击,饱经磨难之下,我国光伏产业“凤凰涅槃”。然而,高速发展之下,我国光伏产业还存在产业链上下游不协调、电力消纳不充分、电力交易不成熟等问题,这些也成为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行业各方需要共同研究破解的问题。光伏产业历经多年的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在国际上具有主导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视觉中国2020年光伏行业关键词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光伏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光伏产业表现出了极大的韧性,从第二季度起,整个行业便快速进入恢复性的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光伏产业制造端保持增长:多晶硅料产量29万吨,同比则增长18.9%;硅片产量115GW,同比增长15.7%;电池片产量93GW,同比增长13.1%;组件产量80GW,同比增长6.7%。而整个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为18.7GW,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7%。而回顾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从制造端到应用端,产业规模实现翻倍式增长,各环节成本稳步下降,光电效率快速提升。行业景气度高涨之下,光伏概念在二级市场也成为宠儿。一位新能源分析师在总结今年A股光伏板块表现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光伏绝对可以入选今年A股市场的热门概念,而随着行业成长的可见确定性,以及板块整体估值尚处在合理水平,明年光伏板块依然值得期待。”关键词一:千亿市值12月23日,当阳光电源盘中股价突破69元时,A股第三家千亿市值的光伏公司诞生。在此之前,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已经成为A股光伏板块的两只千亿“巨象”。这其中,隆基股份的盘中股价同样在12月23日创下新高,总市值一度达3528亿元。今年,A股光伏板块先后诞生多家千亿市值的公司,是光伏概念在二级市场被资金竞相追逐的一个缩影。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截至12月25日,A股光伏板块共计15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今年以来实现翻倍,锦浪科技、阳光电源累计涨幅居前,超过580%。山西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报显示,A股光伏板块总市值在11月底达到约13669亿元,占全部A股的比重为1.63%,比年初上升0.42个百分点。该机构认为,光伏行业年初至今涨幅居前的个股涨幅不俗,均为各子领域的领先企业。且目前,光伏板块的动态市盈率相对近五年估值中位数,依旧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板块权重的提升,是今年光伏行业受到资本认可的证明;而龙头企业市值屡创新高,也是光伏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印证。关键词二:涨价潮起光伏板块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与行业的基本面密切相关。尽管今年光伏板块整体涨幅居A股各行业前列,但其也经历了两次调整:第一次,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光伏板块出现回调;第二次,三季度,以多晶硅料在先、多种辅料随后的光伏材料价格进入涨价期,致使下游光伏生产企业遭遇压力,股价调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纵观全年,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主材料价格相对于年初有所下跌。而多晶硅料、光伏玻璃等其他材料在下半年大幅上涨。截至目前,多晶硅料价格维持高位,光伏玻璃价格坚挺。光伏材料端掀起的涨价潮,令下游企业尤其是组件厂商苦不堪言。“组件企业目前的‘痛苦’还未解除。”国内某一线组件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到了年底,组件企业需要考虑材料备货等问题,但目前大部分组件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以及考虑到春节因素,势必会影响到接下来两个月的开工情况。实际上,今年光伏产业链掀起的涨价潮让很多组件企业加快了对垂直一体化模式的构建需求。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组件企业需酌情考虑未来战略,从追求市占率到适度提高自己的垂直一体化程度,来应对产业链涨价的“卡脖子”问题。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垂直一体化的推进将使得主产业链各环节盈利水平都回归到较为平庸的水平,是一种“价值毁灭的战略和行为”。但在安信证券电新团队看来,“深度垂直一体化是让企业生存下来的概率更大而绝非死得更快。如果企业连短期的生存都无法保障,那么长期的永续性以及是价值创造还是价值毁灭的争论更是空谈。”关键词三:尺寸之争作为技术研发水平领先全球的产业,我国光伏行业每年都会涌现技术研发的热潮。在今年,HJT(异质结)、N型TOPCon技术研发均获得突破。不过,谁会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讨论因目前单晶PERC技术红利尚未“夕阳”而并不热闹,各家企业也是在有序布局。但今年另一个争论,却是因硅片尺寸而起。从今年6月份由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七家光伏企业联合倡议M10(边距182mm)硅片尺寸标准,到12月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环股份、通威股份等八家龙头企业发布《关于推进光伏行业210mm硅片及组件尺寸标准化的联合倡议》,目前关于大尺寸组件的产品形成了分野。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尺寸之争实际上是“伪命题”,光伏行业最大的命题永远是整个系统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而不是组件、硅片、电池的大小。“尺寸之争,实际上就是市场份额之争。”有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无论是182尺寸还是210尺寸,“造势”的背后无疑是快走一步。2021年光伏产业仍面临供应链压力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平价上网的关键之年。据中国能源报近日报道,经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证实,2021年我国新增风电、光伏装机目标已经确定:合计新增1.2亿千瓦。这一目标,符合行业预期。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新增装机规模将远高于“十三五”,这使得业内对行业的发展充满期待。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年均70GW至90GW,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行业发展空间毋庸置疑,但挑战接踵而至。在“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面对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如何持续降本、如何进一步融入电力系统以及如何成功参与电力市场,将是我国光伏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如何融入电力系统、参与电力市场,这两大问题需要除了光伏企业在内的各方,协同努力,共同解决,且非一日之功。但对于2021年——在明年大概率开启平价上网时代之时,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投资成本的持续下降,将是短期可见可为的事情。然而,“拦路虎”隐现,光伏原材料供应压力仍在。12月23日和24日,天合光能连发两份扩产公告,拟分别在江苏盐城经济开发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建年产能8.5GW、8GW大硅片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合计总投资约74亿元。而在此之前,天合光能分别和上机数控、大全新能源、凯盛科技,就单晶硅片、多晶硅料和玻璃签订采购和研发协议。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为了确保扩产项目顺利进行,隆基股份、天合光能等龙头企业纷纷通过长单形式,锁住光伏生产原材料。尤其是在硅料方面,根据媒体统计,自年初以来隆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等企业已经签署了总价超过440亿元的多晶硅料订单。中信建投电新首席分析师王革近日对媒体表示,光伏产业链上,预计多晶硅料企业明年供给会偏紧。多晶硅料是光伏制造产品的重要原材料,但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多晶硅料厂商新增产能有限,且产能投放最早需至明年第二季度。兴业证券的统计显示,明年底我国光伏产业多晶硅料的名义产能将会达到76万吨,但有效产能仅会增长5万吨。“多家企业通过长单锁定硅料供应,目前79%硅料产能已被长协锁定,供给紧张进一步验证。”该机构分析称,2021年光伏需求仍将维持强势,多晶硅料系“战略物资”,最紧缺环节。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材料是光伏玻璃。摩根士丹利近日发表报告预计,光伏玻璃行业明年将会新增产能1.72万吨,但随着世界复苏和世界政府设定的碳中和目标,光伏玻璃需求同时将大大增加,因此预计明年供应仍紧张。
世纪初的中国光伏企业,出道即巅峰。 20年后的舞台上,都是新的面孔,但同样地艳压群芳。 一样吗?不一样的。 早些年的中国制造业,还是以“微笑曲线”底端微薄利润为生,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市场依赖出口,看似高大上的光伏无疑也是传统“产业链悲剧”中的一环。 十几年的朝夕之间,围绕技术、市场和政策三条主线的变迁,将曾经金玉其外的“三头在外”——原材料依赖外国进口、核心技术设备在国外、产品主要向外出口,修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这是一场光伏的苦旅! 1方兴:来如春梦几多时 起初,战争的号角在欧洲吹响。 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对光伏上网电价进行政策补贴;2004年修改后的法案中,政府针对太阳能发电,给予为期20年、每度电0.45-0.62欧元补贴。 薅资本主义羊毛的各路人马闻风而动,早早接触过“光明工程”的中国企业更是一马当先。 2001年1月,施正荣创办无锡尚德,2002年5月正式投产,2005年12月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200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的时候,施正荣超过黄光裕成为中国首富。 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光伏产业成为吸引各路资本的黑洞:各地政府豪迈地划出“新能源产业区”,以税收优惠、用电保障、甚至零地价吸引企业入驻,构建千亿级产业集群;银行贷款也是不遗余力,仅国开行给江西赛维、天合光能、英利绿能几家的授信额度就达到2450亿元。 短短两三年时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就达到11家,尚德、赛维、英利、天合……组成声势浩大的“中国太阳能军团”。 彼时,“三头在外”的弊端初显端倪: 市场——90%以上在欧洲; 原材料——缺乏量产硅料的技术,主要原材料90%以上产自国外; 技术设备——多晶硅核心技术被垄断在美德日等国手中,诸如晶硅电池全自动丝网印刷机、自动测试分捡机等生产线关键技术设备都依赖进口。 光伏产业结构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结构,但下游门槛低竞争激烈,所以在利润分配上是上游占大头,尤其是高纯度硅料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换句话说,看似光鲜亮丽的中企们,做的不过是“搬运工”和“组装工”的体力活,拿个图纸买条生产线就能干了,利润不高,靠走量赚点辛苦钱。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9年,保利协鑫带头打破桎梏,研发出了冷氢化工艺量产硅料,开始摆脱对国外原材料的依赖。这是中国光伏领域的第一次技术变迁。 然而,保利协鑫的技术突破来的晚了,被淹没在了一片哀嚎声当中。受08年的金融危机冲击,欧盟不得不降低政策支持力度,欧洲市场开始萎缩,需求大幅下降,恰巧前两年光伏企业刚联合上演了一场产能大跃进,光伏产品价格一路暴跌。 单纯干“体力活”的,没什么竞争力,永远是别人说了算。2009年我国有200多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停产或减产,保持正常生产的企业仅约70家。 为了消化这部分过剩产能,2009年7月由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实施“金太阳工程”,对光伏发电进行50%的补贴,偏远地区更是高达7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有意识地拉动内需,以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回头看看,这恰好也踏出了摆脱绝对依赖国外市场命门的关键一步。 政策的本意是,砸钱支持光伏产业弯道超车,用钱和市场换技术,我们搞高端制造的一贯套路。但他们忘了一件事,薅政府羊毛也是一大优良传统,整个行业突然兴起一波骗补潮,善于投机的企业家们纷纷意识到:弯道上钱这么多,还超什么车啊? 2012年5月,国家电网经营区的四批354个金太阳工程项目,只有157个提出接入前期申请,占比仅为44%,至于那剩下56%引人深思。骗补贴、拖工期、以次充好,就是当时最大的无风险投资了。2013年6月,审计署公告当月8家企业骗补2.07亿元,这是证据确凿的,没法实锤的只会更多。 2013年,金太阳工程草草收场,随之落幕的还有光伏暴富的美梦。 2否极:是非成败转头空 光伏这玩意,在当时属于锦上添花一类,政府补贴多少钱,看心情也看国家经济状况,财政一困难就摊手不干了,不是刚需、没了补贴,要的人就少了。 2010年欧洲爆发债务危机,需求进一步萎缩,但尚德和它的难兄难弟们出货量仍然一路上涨,出现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现象。例如无锡尚德,2007年出货358兆瓦,净利润1.43亿美元。2011年产能、出货量分别达到2400兆瓦和2015兆瓦,却录得10亿美元巨额亏损。 2010年光伏行业毛利润率在30%左右,2011年连10%都不到。 “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国家过于庞大而自然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结果。繁荣催生腐朽的基础。征服的范围越大,导致毁灭的因素就越多。一旦时机或意外事件除去表面的支撑,这个庞大的结构就会被自身的重量压垮。”——英国历史学家吉本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欧盟的“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2011年南海问题升温,美国在2012年率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随后光伏主要市场所在地欧盟也发布了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 滔天洪水裹挟而至,中国几百亿几百亿的补贴也没能阻止至暗时刻的到来。 只看见,成群的中国光伏企业像韭菜一样一片片倒下,从设备生产、硅材料制造、电池组件加工,产业链上破产企业超过350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军团”全部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11家成员企业总负债近1500亿,深陷泥潭。 2013年3月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组;同年5月绥化宝利光伏被法院查封; 2014年10月江西赛维在美申请破产保护; 2015年10月英利一笔10亿元债务违约,2016年5月一笔14亿元债务违约…… 大浪淘沙,越是惨烈,越是能看到进步。 隆基股份从诺亚大洪水中冲了出来,2013年隆基掌握拉晶技术和金刚线切割新工艺,在传统的多晶硅技术之外另辟蹊径,走出了单晶硅片路线,推广至全国。这是中国光伏史上第二次技术变迁。 只是和保利协鑫一样,隆基的技术突破来的太不是时候,就好像在学校拿了个一等奖,回家却发现家里破产了,无人庆祝、只有忧愁。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几次吃了单一市场依赖过重的大亏,总不至于还吊死在一棵树上。“双反”以后,国内企业逐步降低了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份额,着重扩大内需、发展国内市场,对外也开始转战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市场。 乐从悲中生,是谓否极泰来。 3破茧:绝胜烟柳满皇都 为了保留光伏的火种,金太阳工程后,国内的光伏政策补贴进入2.0时代。 2013年,发改委发布文件,第一次正式明确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标准,随后,国家能源局跟进,陆续发布集中式电站三类地区的标杆电价,不仅点燃了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让社会资本疯狂涌入,开启了中国光伏行业的第二轮高增长阶段。 到2017年,短短四年时间,中国光伏领域的注册公司从不到8000家飙升到7.4万家,平均每年增加1.6万家。 尽管骗补无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时有发生,可总算是为优质企业腾出了一片生存空间。 补贴这件事,说的难听点就像是养蛊,缺技术,我给钱给政策给市场,不管你们怎么搞,只要最后能跑出一两家大白马,就是赚到,中国的技术迭代就是这么做起来的。汽车、芯片都是这么玩的,简单粗暴,但是不能否认,确实很有效。 2017年,中国光伏在各环节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全部超过50%,绝对的C位。 掷完了骰子,接下来就要看开大还是开小。 2018年5月31日,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三大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除了常规的降低补贴标准之外,补贴规模被严格限制。 靴子落地,强者为王,弱者出局,骗钱的渣渣灰飞烟灭。 过去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今时来运转,倒是享受了一把火中送炭的好处。2018年9月,欧盟宣布结束对长达五年的“双反”政策,国内光伏企业纷纷布局确定性更强、收益水平更高的海外市场,来对冲531的不利影响。 时隔6年,中国光伏军团再次集体出海。这一次,终于不一样了! 2018年,在光伏全产业链普遍降价30%以上后,中国光伏组件性价比进一步提升,海外需求多点开花,中国光伏产业全产业链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全行业当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光伏产业各环节中,中国产能占比均超过一半:硅料(55%)、硅片(87%)、电池片(69%)、组件(71%);全球光伏行业前20强中,中国企业独占16席;前十大企业中国公司的数量分别为:硅料6家、硅片10家、电池片8家、组件8家…… 原材料、技术中国已经是遥遥领先,依赖海外市场的情况也大为改观。2019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66.6GW,占产量的67.5%。 几经曲折,中国光伏的前途终于握在了自己手中。 4结语 2020年,碳减排及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范围内各国的一致共识,并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世界三大经济体达成一致共识。 欧盟方面,根据近期发布的《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40%提高为55%; 美国方面,拜登政府承诺在2050年之前美国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并达到净零碳排放。为此拜登还发布了一项2万亿美元的专项计划。按照规划测算,预计未来5年内美国将安装5亿块光伏组件,年均装机达到42GW; 中国方面,定调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年来,一路翻山越岭,走过光伏苦旅的中国,以最好的形态迎来了最佳的时代机遇。
近一周以来,有色金属、光伏是北向资金主力加仓的两大板块,这两大热点也贯穿了四季度的反弹行情。12月21-25日的这周,北向资金净流入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电气设备、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其中有色金属连续几周上榜;净流入前五大个股则为隆基股份、京东方A、贵州茅台、阳光电源、招商银行,其中两股皆为光伏概念。 相比起QFII,通过陆股通进行布局的北向资金也包括例如对冲基金、国际散户等更短线的资金,更为追逐热点,这在有色等典型周期板块上体现。野村东方国际中国研究主管高挺对表示,若看得短线一些,2021年一季度,复苏仍将是全球市场的宏观背景,“一季度可战术性加大对可选消费和周期股配置,尤其考虑可选消费中汽车、家电、家居和传媒的机会,以及伴随全球复苏和通胀预期升温带来的对部分周期板块的推动,建议关注油气、铜铝和小品种化工龙头的表现。” 相比之下,资金对光伏产业的追逐则有战略性意义,新能源已成为全球追逐的长期主题,疫情下欧洲、美国等国愈发强调“绿色复苏”,中国更是在9月提出碳中和承诺。早前引发市场热议的高瓴再次出手入股隆基股份就是体现,这已是高瓴近三个月以来买入的第三只光伏股。 明年一季度市场仍聚焦周期股 尽管有色金属板块在21日受英国病毒变异的影响而一度重挫,但国际资金对2021年全球周期复苏的预期仍高。除了北向资金,就沪深两市主力资金情况而言,在申万所属的28个一级行业中,有9个行业板块主力资金呈现净流入,其中,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化工、采掘、交通运输行业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有色净流入金额分别为41.4亿元。同日,涨停个股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赣锋锂业当日涨停。 今年以来,国际资金对各板块的布局事实上紧跟经济复苏的步伐。高挺对记者表示,“2020年1-3月,全球处于避险阶段;到了4-8月,虽然市场风险偏好仍较低,但在这个复苏初期,货币驱动市场反弹,于是医药行业等防御性板块在市场避险需求推动下领涨;但到了8-10月,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复工复产顺利驱动国内经济反弹,于是汽车等可选消费行业领涨;到了10-12月,风险偏好持续走升,疫苗的利好消息引爆全球复苏预期,进而驱动周期行业反弹。” 北向资金板块轮动背后的逻辑 全球实际通胀处于低位,但通胀预期已经暴力反弹。“美国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目前为1.95%,处于2019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胀预期从3月的低点反弹了近150个基点,铜价也已从3月的低点上涨75%,达到201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告诉记者。 高挺认为,就2020年一季度而言,周期行情仍将主导市场,而且在全球风险偏好复苏的背景下,北向资金有望比今年更快速流入A股。“随着海外疫苗从一季度开始普及,复苏将是2021年全球经济的大背景,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速在一季度将非常强劲,因此周期行情仍将延续。” 当然,市场也一度担忧实际通胀和核心通胀低迷等风险,但罗伯逊认为,政策刺激的支持以及供给短缺的可能性将对商品构成支撑。“需要关注的风险之一就是供给短缺导致的意外价格上涨,事实上这在今年已经有所体现。”他称,供应方面的限制可能导致更高的运输和原材料成本。例如航空公司等许多相关行业都被迫在2020年大幅削减运力,未来需求的激增可能导致供应瓶颈和价格上涨。在某些情况下,供应瓶颈已导致货运成本上涨,而随着需求趋紧和明年贸易流量进一步增加,这可能成为通胀的一个来源。疫苗交付速度快于预期也可能导致全球需求改善速度快于预期。 国际资金抢筹光伏赛道 全球资金对于光伏等新能源赛道的追逐则是一个更长期持续的主题。随着2020年下半年全球复苏预期升温,先是汽车等下游行业开始复苏,如今中游、上游等行业都开始发力。 新能源产业链的爆火也是因为全球更关注“绿色主题”,疫情令大家联想到了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黑天鹅”冲击。例如,欧盟气候行动与《欧洲绿色新政》就是典型的例子,欧盟已在按计划稳步落实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已提出一项到2030年至少进一步减排55%的计划;美国当选总统拜登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将重回《巴黎协定》;中国的承诺更令全球印象深刻,习近平主席在今年9月提出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就光伏行业而言,野村东方国际先进制造团队分析师张新和对记者称,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前期的盲目扩张,整个光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多晶硅等产品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从2014年开始,美国、日本和中国开始进入需求驱动时期,作为新能源产业之一的光伏产业,凭着其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与进步,市场开始显示出新一轮的新需求。 价格也是关键。德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此前对记者提及,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可再生能源价格不断下降,风能与太阳能发电即将达到与传统能源平价的临界点。同时,地域限制、发电稳定性等问题也在逐步得到解决。下一个十年,可再生能源将摆脱对政府补贴的依赖,首次实现商业化运营独立盈利。他预计,至203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量或将增长十倍以上,而风力发电量也将实现三至四倍的增长,中国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力供给将由太阳能和风能提供。 在全球光伏景气度延续的背景下,国际机构都加速抢筹。鉴于中国现已发展成为光伏强国,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5%,并不断引领全球的新技术,因此国际资金也纷纷布局中国相关企业。 张新和表示,由于国内太阳能电池企业规模和产量的迅速扩张,导致对单晶硅片的需求成倍增长,加之中国生产单晶硅有人力成本的优势,国内的单晶硅棒、硅片生产企业不断增多,产能迅猛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太阳能单晶硅片产量最大的国家,原先存在于全球硅片生产规模前十的国外硅片企业全部被国内企业代替。晶硅片专业化公司主要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为主。单晶硅片国内主要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龙集团等为主。 全球多晶硅生产规模前十排名 同时,为满足全球光伏市场日益高涨的需求,电池片企业通过产能扩张巩固市场占有率,产业继续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专业化的电池片生产开始崛起。2018年全球电池片产能前15家企业产能占到全球总产能的 50.2%,全球产能第一为通威股份,市场份额达到6.7%。 全球电池片生产规模前十排名 不过,“光伏产业强者恒强、首选行业龙头”仍是国际资本的主要布局逻辑。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若参照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的供给之争会发现,在经历了野蛮生长之后,行业内的寡头效应将逐步显现。动力电池处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上游是矿产资源供应商,下游是整车厂商,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对于动力电池厂商的成本控制而言至关重要。例如,宁德时代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投资,力求补足关键资源供应不足的短板,实现降本增效。近年来随着宁德时代和LG化学在装机量上的统治地位得到确立,二线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受到明显挤压。同为新能源板块,动力电池的竞争格局也能够推广到目前光伏产业链上,未来随着平价上网的实现,行业各环节龙头企业的话语权也将得到强化。
“碳达峰、碳中和”成热搜词,光伏牛市行情蔓延至下游领域 12月21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新阶段中国能源安全发展战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举措。“碳达峰、碳中和”这些专业的概念一时间便成为了全社会热烈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而在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被再次强调。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为今后我国能源发展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也安排了更加务实而长远的举措,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路径的能见度和确定性再次得到提升。此外,国家能源局提出“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1.2亿千瓦”的目标,称要加快风电光伏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有大幅增长。 其中,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拥有领先优势且即将全面迈入平价时代的光伏行业,必然是我国能源革命和升级转型的主角之一。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亦持续吸引众多长期投资者和著名投资基金快步入场,卡位赛道的优势位置。 市场人士指出,光伏大牛市仍在纵深发展之中,行业的持续景气最终或全面惠及国内的光伏的整条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和设备、中游制造的大行情已经启动,下游光伏电站或光伏服务行业的行情正逐步酝酿当中。 受近期A股光伏行情的带动,12月23日盘中,港股协鑫新能源(0451.HK)一度大涨超40%,引领香港资本市场光伏板块的持续火热。据统计,该公司的股价自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约为83%,而近三个月以来更大幅上升147%。 持续公布多个利好,协鑫新能源再次迎来破局时刻 12月23日收市后,协鑫新能源与关联控股公司保利协鑫发布了一则联合公告,该公告涉及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新能源”)5亿美元2021年到期、票息7.1%优先票据的重组计划。 按联合公告所述,协鑫新能源开始要约交换至少为现有票据未偿付本金的最低接纳金额,在进行交换要约的同时,正邀请合资格持有人提交妥为签署的重组支持协议加入契约,以支持该重组计划。若交换要约未能获得成功,将可能透过百慕达计划进行重组。 简单而言,协鑫新能源现正进行的交换要约,若成行后债券持有人将获得重组收益,主要包括现金代价、本金总额为950美元的新票据,以及任何应计利息,而该要约交换须满足的条件之一为符合现有票据的最低接纳金额4.5亿美元,即现有票据未偿付本金额的90%以上。作为合格的票据持有人,在交换要约成功的基础上,将会变成持有票息提高且期限定在2024年到期的新票据,利息依然是每半年一付,另外还会获得支持该次重组计划的现金收益和所持份额应计利息。相对以往条件,对债券持有人或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因此,在该联合公告发布后,协鑫新能源存续的5亿美元2021年到期、票息7.1%优先票据的交易报价更随之而大涨,至截稿时间,最新报价72.800美元,较昨日报收的67.636美元大幅上涨5.256pt,在当日中资美元债交易市场排于涨幅榜首位。 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投资者信心较为显著,协鑫新能源的要约交换重组计划或已赢得场内投资者的首肯。 对公司而言,则利好更为明显,该延期到期债务的重组计划可有助改善整体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对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的管理。协鑫新能源在债券到期前提请重组计划,主动应对财务风险,除了可体现出公司对债务人和股东负责到底的明确态度,更可体现出公司的降杠杆降负债及混改战略正加速推进,稳步前行,以期最终实现既定的转型目标。实际上,到期票据重组计划的出现,成为了协鑫新能源降杠杆战略落地的重要转折时刻。 站在资本市场交易的层面去理解,于中资美元债券市场,协鑫新能源的2021年到期、票息7.1%的优先票据,其价格走势呈现探底回升,重组计划公告之后,更直接升穿今年价格最高位,充分反映出市场和投资者对协鑫新能源在偿付能力方面的信心,这样的预期同样也是创下了今年以来最优的水平。一方面跟光伏产业链的景气度大幅回升有关,另一方面则和公司本身正大力推动地全面推动的降负债举措密切相关。 其中,我们看到,今年下半年以来协鑫新能源陆续公告的与中国华能集团订立的第二批、第三批购股协议,据公告所称,后续更多的合作仍在进行当中;及至11月份,续与徐州国投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订立第二批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又与国有企业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旗下附属公司出售光伏电站资产;12月份协鑫新能源成功与国家电投集团旗下附属公司订立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出售4座已营运光伏电站。 综合来看,今年下半年,公司延续降负债和混改战略,并有加速的势头,多批出售光伏电站资产的计划确保了持续现金流入和债务的有序安排,公司基本面也获得修复,因而在多个利好支撑下首度迎来“股债齐涨”的良好局面,是顺理成章的,也为明年进一步的反转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