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7月份生猪销售收入60亿元 环比增长28.88% 牧原股份公告,2020年7月份,公司销售生猪181.6万头;销售收入60.03亿元,环比增长28.88%;商品猪销售均价35.23元/公斤,环比上涨12.16%。 正邦科技7月份生猪销售收入环比增长34.67% 正邦科技公告,公司2020年7月销售生猪91.18万头(其中仔猪38.79万头,商品猪52.39万头),环比增长31.37%,同比增长63.12%;销售收入31.29亿元,环比增长34.67%,同比增长247.34%。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36.62元/公斤,较上月增长9.31%;均重126.45 公斤/头,较上月增长1.16%。2020年1-7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363.72万头,同比下降0.42%;累计销售收入138.41亿元,同比增长155.57%。 龙大肉食拟定增募资不超15亿元 新建生猪养殖项目 龙大肉食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山东新建年出栏生猪66万头养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贝达药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4.65% 贝达药业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1,884,867.49元,同比增长24.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798,418.73元,同比增长64.65%;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
60家信托公司半年报出炉:近半净利负增长,权益类业务飙升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近日,已有60家信托公司陆续披露了半年报。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从信托业盈利状况、规模增长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营业收入方面,60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6%,信托业务收入成增长主力。上半年可统计60家公司,营业收入总额565.86亿元,去年同期的60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总额500.94亿元,今年上半年行业营收总额增长12.96%。而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由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行业规模的管控,大部分信托公司额度紧张,行业占比50%左右规模的事务管理类业务,信托报酬费率上升1.5-3倍之间;另外一方面,部分龙头信托公司增长拉动整个行业的增长态势,重庆信托、光大信托、五矿信托、平安信托、长安信托增长的行业占比约60%,成为行业营收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来看,信托行业规模前10的公司中有8家保持正增长,行业第一的重庆信托增长速度甚至达到183.66%,光大信托、五矿信托同比增长分别为80.96%、48.22%,行业部分龙头信托公司依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行业前十位中只有第6位中融信托和第10位中航信托分别下降10.88%、9.28%。 净利润方面,60家信托公司中46.67%公司净利润同比负增长,净利润不足1亿元的公司占比达15%。今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净利润总额286.05亿元,与2019年同期的277.6亿元相比增长3.05%。行业28家公司为负增长,32家公司为正增长。其中,平安信托上半年净利润总额22.82亿元,排名第一。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较为可观,但由于行业风险项目增多,不少公司疲于应对产品爆雷的风险,华融信托、华信信托、四川信托分别亏损8.2亿元、5.5亿元以及2亿元,60家信托公司中净利润收入不达1亿元的为9家,最高额仅为5665万元。 行业规模前10的公司中有8家保持正增长,平安信托、重庆信托、光大信托、五矿信托增长迅速,华能信托、建信信托、华能信托业相对稳健,中信信托、江苏信托上半年出现负增长。 从投向来看,传统业务种类同比增长明显,金融投资和地产依然是重点投资方向。依据投向对二季度发行的集合产品信息进行统计,行业发行规模排名分别是金融类、房地产、基础产业、工商类、其他投向,对应规模分别为4270.08亿元、3776.88亿元、3328.82亿元、1797.88亿元、433.96亿元。总体而言,集合信托的投向与国家当下的经济形势以及监管政策,呈现高度正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合资金的运用上,权益类业务异军突起,信托公司争相发力标品业务。除股权类之外,贷款类、权益类、证券类等类型信托增长明显,同比增幅分别为21.18%、28.50%、30.13%。从行业占比情况来看,新增的权益类、证券类这两类业务的行业占比合计达到58%,其中权益类业务新增的占比为51.50%,占据行业一半以上的规模。股票投资个数同比增长153.78%,华润信托、外贸信托的行业占比近三分之二。具体来看,上半年信托公司发行股票集合个数为604个,同比增长153.78%。二季度,共20家信托公司成立股票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合计成立个数342个;而在2019年二季度,共有16家信托公司开展股票投资集合信托,合计成立个数168个。2020年二季度信托公司参与家数和成立个数同比提升明显。另外,华润信托和外贸信托两家成立股票投资集合信托个数分别为130个、93个,合计占比65%,占据行业股票集合个数的近三分之二。 另一方面,标品类业务新增占比较大,并且以行业较高的速度在增加,反映出在融资类业务规模要求压缩、《信托公司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之后,信托公司积极发展标准化市场业务,争取通过扩大标准化业务的规模以获得展业方面的优势。
周二美股盘后,金融壹账通(OCFT.US)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数据显示,金融壹账通二季度营收7.74亿元,同比增长48.4%,主要是由于运营支持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 二季度,金融壹账通录得净亏损3.31亿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4亿元,同比亏损小幅收窄。 金融壹账通有两大业务板块,二季度,方案执行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71.5%;基于交易的收入及支持服务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41%。 基于交易的收入及支持服务收入是金融壹账通的营收支柱,二季度贡献了72.1%的营收。其中,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0.7%至2.88亿元,带动了整个业务板块的增长,而业务发起服务、风险管理服务收入则分别同比下滑19.3%、23.1%。 按照收入来源看,二季度,金融壹账通来自平安集团和陆金所的收入分别为3.92亿元、0.95亿元,二者合计对应的营收占比为62.9%,去年同期这一占比为57.3%。同时,金融壹账通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2.87亿元,同比增长28.9%,贡献了37.1%的营收。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表示,公司基于交易的收入模式赢得了市场认可,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其解决方案,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全面支持。 另外,今年二季度,金融壹账通处理的零售贷款业务量为206亿元,去年同期为222亿元;处理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量为84亿元,去年同期为108亿元。报告期内,金融壹账通的智能闪赔处理量为140万件,去年同期为100万件。 大摩8月4日发布研报指出,中国的顶级银行在技术上的支出约为2%,与美国的10%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软件和业务解决方案的增长在投资预算方面将超过其他要素。在公共卫生事件之后,金融机构意识到将业务流程从线下转线上的重要性。 大摩预计,金融壹账通的收入在未来三年将以4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上调其目标价至27美元。 周二美股收盘,金融壹账通报26.64美元/股,涨3.27%,最新总市值为90.99亿美元,盘后股价跌0.57%。
获悉,8月4日,英飞凌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该公司三季度营收为21.74亿欧元,同比增长7.89%。 净亏损为1.28亿欧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24亿欧元。 摊薄后每股亏损0.11欧元,去年同期摊薄后每股收益0.2欧元。
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376.95亿元,同比增长3%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上半年,全省开发区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6.95亿元,同比增长3%,占全省的26.2%。其中,工业增加值803.95亿元,同比增长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2.69亿元,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08亿元,同比增长7%。 经济规模稳步扩大。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3856.44亿元,同比增长163%。实现工业总产值3282.2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77.34亿元,同比增长18%。新增注册企业3059户,实际利用国内资金额255.72亿元,同比增长26%。 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上半年,全省开发区承载加强版省百大项目172个,占产业项目量的72.8%。已开复工项目149个,开复工率86.6%。项目年计划投资589.75亿元,已完成投资111.95亿元。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85.29亿元,同比增长2%,占全省总额的36.1%。其中,出口总额97.79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省总额的56.9%。
8月4日晚,森霸传感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15.84万元,同比上涨126.3%。基本每股收益0.68元/股,较去年的0.3元/股增长126.67%。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品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67.39%,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七成以上。 对于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森霸传感表示:“报告期内受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市场对热电堆红外传感器及相关组件的需求量剧增,公司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了生产计划,积极安排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扩产工作,使得热电堆红外传感器及相关组件的收入和利润增幅较大;另外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也有所增长。” 森霸传感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的光电传感器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系列和可见光传感器系列两大类,主要应用于LED照明、安防、数码电子产品等领域。 森霸传感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完善研发机制,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努力拓展公司的产业结构,取得市场先发优势,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在永辉云创独立运营一年半之后,永辉超市决定回购永辉云创20%股权,将重新成为云创控股股东。 近日,永辉超市公告将以3.8亿元回购永辉云创20%股权,由此对应的持股比例将由26.6%增至46.6%,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 此前,由于永辉云创的“烧钱”,在2018年12月,永辉超市不得已将其20%股权转让,把其“剥出”上市公司报表。对此,永辉超市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受疫情影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明显增长,公司顺应行业趋势积极加大对“到家业务”的投入,而永辉云创的“回归”也将进一步加速永辉超市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疫情防控新阶段新零售表现亮眼 7月31日,永辉超市公告显示,永辉超市已与永辉云创创始人张轩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张轩宁向永辉超市转让永辉云创20%股权。交易完成后,永辉超市对永辉云创的持股比例由26.6%增加至46.6%,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永辉超市重新拥有永辉云创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后,将成为永辉云创的控股股东。此次交易价格为3.8亿元。 据悉,永辉云创一直定位于为永辉超市提供创新探索和相关服务,拥有超级物种、永辉生活APP、永辉生活小店等业务。 数据显示,永辉云创在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8.5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为12.83亿元;而2020年1至5月,永辉云创实现营业收入9.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53亿元。需要注意的是在2020年1至5月,永辉云创转让蜀海(北京)供应链公司8.44%股权收益为11.27亿元,而永辉云创归母扣非净利润仍亏损4.26亿元。 永辉超市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永辉云创处在经营亏损,但收购顺应目前行业趋势以及公司发展战略。 永辉超市认为,该交易能使公司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线上业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突出上市公司主业、利于上市公司增强独立性、减少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 商业地产行业分析师王国平则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新零售表现抢眼,上市股东达成一定共识将云创收回。疫情成为永辉超市此次回购永辉云创的催化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7%,然而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却同比增长14.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2%,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看好后市持续加大“线上店”投入 此外,永辉超市认为相较而言,在目前市场上向第三方购买拥有如此会员数和交易量的线上渠道价格将大幅超过该关联交易价格。 而永辉云创经过一年半的独立运营,也较此前更加“成熟”。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31日,永辉云创拥有永辉生活店177家,超级物种54家,永辉到家仓46个。永辉云创的永辉生活APP会员总数达3285万人,较2018年同期增长3.9倍;日均客流也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3.2倍。此外,永辉超市上半年实现了到家业务超过100%的增长,到家收入占营业收入比10%左右,其中永辉生活APP提供的到家服务占比接近六成。 据永辉超市相关人士介绍,具备门店和互联网模式双重属性的新零售超市在疫情后会有更长足的发展机会,这正是永辉超市发力布局的方向,此次回购完成后,永辉超市将继续坚守主业加大“线上店”投入,推进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发展。 截至目前,永辉超市业已开业大型门店合计943家,筹建中的门店198家,实现了一至六线城市全覆盖。另据2020年一季报数据,永辉超市实现营收292.57亿元,同比增长31.57%。其中,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20.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