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4日,35家广东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 Wind数据显示,35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中值为5.23%,其中23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向增长,占比超过六成;35家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中值为10.96%,其中19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且同比正向增长。 从行业角度来看,19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且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中,有多达8家公司主营通信、计算机或是信息技术,5家公司主营医药制造或生物科技,还有2家企业属于食品行业,三者合计15家,占比接近八成。 对于通信行业公司的成绩,恒天财富理财经理、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张金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信行业的业绩增长,受益于5G投资主题。”通信和ICT咨询部总监陶旭骏持类似看法,他告诉记者:“上半年通信行业一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较好主要是受益于5G等新基建的推进。5G作为新基建的一大部分,接过了原先‘老基建’拉动经济的接力棒。另外,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下,相关硬件、软件和大数据催生了对IDC、云等的需求。” 上述35家企业中,营收增长最快的公司是主营网络游戏的*ST大晟,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4.36%。对此,公司表示,主要系受疫情影响,游戏的新增用户、活跃用户和用户时长均有明显提升,游戏用户居家以后在游戏中充值有明显增加。在营收增长的同时,*ST大晟扭亏为盈,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6.69万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1117.19万元。 营收同比增速超过30%的还有宝新能源、广和通、英维克、齐心集团和微芯生物。 按净利润来看,主营光学元件的欧菲光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3倍,增速在35家广东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对于上半年业绩的爆发性增长,欧菲光表示,报告期内部分大客户订单增加,光学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摄像头模组和光学镜头出货提升,同时受益于大客户平板电脑销量增长和触控业务结构优化,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此外,惠伦晶体、*ST奋达、*ST大晟、冠昊生物和宝新能源等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也超过100%。 以主营医疗器械的冠昊生物为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6.69万元,同比增长213.72%。对于盈利的增加,公司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公司各板块销售活动投入均减少,销售费用明显下降;管理层为积极应对疫情,降本增效,管理费用明显下降。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好主要是疫情的因素。疫情引起医疗服务、医疗物资需求的增加,这是直接的动因。”张金海表示,“目前海外的疫情还在高发阶段,估计对医疗耗材、检测设备、新冠检测试剂、呼吸机等还有比较强劲的需求。新冠疫苗类公司,一旦成功,也会出现业绩的强劲增长。” 食品行业的海大集团和汤臣倍健上半年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4亿元和9.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82%和10.96%,表现也较为亮眼。 对此,浙江省重点智库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轶清告诉记者:“一定时期里消费者对食品总的消费量大致是恒定的,食品行业上市公司可能受益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上半年消费者外出餐饮减少,从而增加了对采购食品的需求。”
8月3日晚间,欧菲光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欧菲光实现营业收入234.65亿元,同比下降0.53%;实现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2290.28%。其中,光学光电产品营收181.97亿元,微电子业务整体营收44.64亿元,智能汽车业务营收1.32亿元。 在保持摄像头模组龙头地位的同时,欧菲光还扩充产业发展,持续为公司引入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3DSensing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实现营收17.63亿元,同比增长79.83%;光学镜头产品稳步发展,实现营收3.64亿元(含对内自供摄像头模组部分),同比增长1.30%。 3DSensing市场规模巨大 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贸易摩擦频现,消费电子行业出现周期性下滑。受智能手机行业景气度的影响,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创新升级提速。随着人们对摄像功能要求的提升,智能手机、AR/VR等硬件技术水平的日益成熟,3DSensing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将日趋深入。据Trendforce预测,2020年3DSensing市场规模将达到108.49亿美元,2023年市场规模增至180亿美元,2020-202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38%。 资料显示,欧菲光早在2017年就开发了3DSensing技术,同步研发结构光方案和TOF方案,率先实现了结构光3DSensing模组和3DTOF模组的量产,是目前国内3DSensing模组的主力供应商。2020年上半年,欧菲光3DSensing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为17.63亿元,同比增长79.83%;出货量0.44亿颗,同比增长80.80%;综合毛利率为12.23%,同比增长12.53个百分点。半年报指出,3DSensing业务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客户订单增多及3Dsensing产品在安卓市场渗透率提高。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有望成为移动终端领域的另一创新趋势,而虚拟现实的功能实现亦需要3D光学深度传感器的支持,从而将进一步带动3D光学深度传感器的发展。 为满足终端应用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欧菲光拟加码3DSensing布局。今年6月份,欧菲光发布定增预案,募投项目包括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3D光学深度传感器建设以及高像素微型摄像头模组建设等。其中,3D光学深度传感器建设项目投资额为14.5亿元,预计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800万颗3D光学深度传感器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展3Dsensing应用领域。 拓宽光学镜头应用领域 完善产业链布局 同样也在2017年,欧菲光正式进军光学镜头领域,于2018年收购了富士天津100%股权及其相关镜头专利,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光学镜头领域的布局。 光学镜头系光学成像系统上必不可少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安防监控、车载摄像、机器视觉及智能家居等众多光学成像领域。随着光学镜头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国家政府出台更多关于光学镜头等光学成像系统元器件的政策支持,高像素光学镜头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欧菲光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光学镜头产品稳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含对内自供摄像头模组部分),同比增长1.30%;出货量0.91亿颗,同比增长13.33%;其中,手机镜头产品营业收入为2.63亿元,同比增长34.85%,出货量为0.89亿颗,同比增长16.71%;对内自供摄像头模组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77.39%。 近年来,智能手机,车载摄像,安防监控等市场迅速兴起,加速带动了光学镜头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4-2019年,全球镜头市场规模从27.55亿美元增长到67.4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09%,预计2021年可达约75.64亿美元。 为了满足产业链向上的需求以及适应下游市场需求增加的趋势,欧菲光拟大力发展镜头业务。相关定增预案显示,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投资额为23.64元,预计达产后将形成年产9.8亿颗手机镜头的产业规模,进一步完善公司产业链的向上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链整合的协同效应,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华西证券分析师表示,欧菲光身处光学大赛道,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全球第一,智能手机摄像技术不断创新是推动公司业绩成长的外在动力。下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表现有望超过上半年,有助于欧菲光业绩的进一步提升。2021年,在5G基站建设顺利推进下,5G手机的普及渗透将更为顺畅,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复苏。
好想你披露半年报。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7,081,297.57元,同比下降12.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6,199,748.17元,同比增长1,680.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688,030.59元;基本每股收益4.49元/股。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重大资产出售事项,将所持有的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百事飲料(香港)有限公司。
7月28日,宝龙商业发布《正面盈利预告》称,2020年前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预期预期大幅增加,将实现不低于50%的同比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公告,宝龙商业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包括新开业项目及筹备项目带来利润增长、有效控制运营成本、财务收益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新开业的6个宝龙广场有4个是在12月份开业,9月和11月各1个,这些新开业的项目收入已经开始在2020年的报表上体现。在筹备项目方面,宝龙商业今年已确定计划开业11个项目,较2019年的6个项目数量接近翻倍,预计开业前的咨询服务费及招商佣金也将实现高速增长。 2020年是宝龙集团成立的30周年,或许也将是宝龙商业快速扩张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宝龙商业实现业绩的逆势增长就从侧面体现出公司强劲的发展势头。此外公司在今年7月斥资4055万元收购浙江星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60%股权,随着更多并购的逐步兑现,宝龙商业的长期投资逻辑也将愈发凸显。 经济复苏+新开业项目有望带动全年业绩释放 资料显示,宝龙商业是宝龙地产旗下的商业运营服务供应商,于2007年开始提供商业运营服务,2019年12月30日独立分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是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轻资产商业运营商。 目前,宝龙商业主要业务包括商业运营管理服务和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拥有宝龙一城、宝龙城、宝龙广场、宝龙天地四个产品系列,分别对应高端、中高端、中端及购物街系列产品。从在管面积可以看出,中端品牌“宝龙广场”是宝龙商业重点布局的产品类型。截至2019年年底,宝龙商业在全国已签约72个商业项目,其中长三角区域占比45%,已运营管理项目有51处,商业总运营管理面积约700万方。同期,宝龙商业旗下在管商场平均出租率为89.4%,较上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 2019年,宝龙商业业绩增长强劲。数据显示,2019年宝龙商业实现收入约16.2亿元,同比增长约35%;实现毛利4.28亿元,同比增长约31.5%;实现年度利润约1.79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商业运营管理服务业务是主要收入贡献点,实现总收入约13.35亿元,同比增加36.3%,占其总收入的82.39%。而日前《正面盈利预告》的披露也意味着宝龙商业继续维持业绩增势,在经济环境持续复苏的宏观背景下,公司全年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此外,在2019年9月、11月和12月,宝龙商业共新开业6个宝龙广场,新开业的项目收入将在2020年的报表上得到体现。同时,宝龙商业今年已确定计划开业11个项目,在上述筹备项目的推动下,宝龙商业开业前的咨询服务费及招商佣金也将实现高速增长。 并购兑现+深耕长三角凸显长期投资逻辑 虽然新冠疫情为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在另一方面也成为推动行业洗牌的契机——由于抗疫过程中人员、物资成本增加,导致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遭遇现金流困难,还有部分物管公司由于无法胜任社区防疫工作,遭到业主辞退,而近年来房地产调控趋严也让不少中小房企资金链承压,随着房地产市场集中度提升,物业管理行业也在不断整合。 宝龙商业自然成为洗牌的受益方。今年7月份,宝龙商业发布公告称,公司附属全资子公司上海御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斥资4055万元收购浙江星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60%股权。资料显示,浙江星汇商管截至目前共管理14个零售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旗下有购物中心(星悦城)、社区商业(星街坊)、主题街区(青年小镇)、创意集市(舍狸公社)四大业态和品牌,与大悦城、路劲、祥生等旗下商业有过合作。 此外根据协议,浙江星汇商管的股东及实控人承诺2020-2024年浙江星汇商管将分别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0万、768万、983万、1258万、1611万元,而根据中信建投的盈利预测,根据持股比例和各年业绩,简单测算5年内宝龙商业就将收回约77%的投资额。 除了短期的财务收益,此次收购也使得宝龙商业的长三角布局也得以继续深耕,这或许才是此次收购更为深远的意义。 在商业地产领域,上海一直是各大商业地产公司布局的重镇。从2007年第一座宝龙广场落地开始,宝龙商业便不断扩大在长三角的布局范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宝龙商业在全国已签约72个商业项目,其中长三角区域占比45%。另有数据显示,宝龙商业在上海共布局了12个商业项目,覆盖了上海市一半的市辖区。目前已开业项目有10个,嘉定宝龙天地、奉贤四团宝龙广场将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正式亮相。随着宝龙商业在长三角地区的继续深耕,公司增长潜力将持续得到显现。 上市8个月股价翻倍,券商一致看多,预计未来三年利润增速在40%以上 自2019年12月30日上市以来,宝龙商业股价持续走高,累计涨幅高达127.41%,并在7月31日盘中创下22.2元的股价新高。 (资料来源:Wind) 虽然宝龙商业目前累计已有一倍涨幅,但相较时代邻里、永升生活服务、保利物业等物业管理公司,公司估值在行业内并不算贵。根据Wind一致预期显示,宝龙商业2020-2022年收入增速为26%、39%、34%,利润增速为52%、46%、42%,在高速增长以及维持当前估值水平的背景下,宝龙商业的股价仍有望进一步抬升。 值得注意的是,宝龙商业稳健的基本面也得到国内外机构的关注,包括农银国际、克而瑞证券、建银国际、中信建投、CIMB等机构纷纷基于宝龙商业“买入”或“强烈推荐评级”。7月以来,第一上海、CIMB和中信建投分别给予宝龙商业目标价25.7元、25.2元和25.02元,较目前公司股价仍有约20%的上涨空间。
8月3日晚间,齐心集团发布2020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7亿元,同比增长41.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31.2%;扣非后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42.68%。 今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齐心集团通过持续中标大客户集采项目等,助推B2B业务实现高速增长。报告期内,B2B办公物资业务营业收入为34.96亿元,同比增长42.46%;另一核心板块云视频服务,SAAS软件服务板块取得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24.64%。截至目前,齐心好视通已累计获得25万多家免费客户资源,为未来转化为付费客户打下坚实基础。 齐心集团董秘黄家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7年7月以来,公司已经连续12个季度实现营收、净利的双指标稳步增长。未来三至五年,随着公司B2B领域三大核心能力的持续创新,在云视频领域“云+端+行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落地,在更多的行业应用场景推广渗透,公司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会持续维持一个较高增长的态势。” B2B大客户业务同比增长59.04% 齐心集团专注企业服务市场,着力打造“硬件+软件+服务”的一站式办公服务平台。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分为B2B办公物资和SAAS软件服务两大类。今年上半年,B2B业务实现营收34.96亿元,占营收比重93.06%;SAAS软件服务实现营收2.61亿元,占营收比重6.94%。 存量中标客户持续发力,以及新中标多家大客户项目是齐心集团上半年B2B业务实现收入大增的主要原因。半年报显示,公司B2B大客户业务同比增长59.04%。报告期内,齐心集团充分发挥了公司在商品与供应链管理、商务与交付服务、数据化运营平台等核心优势,更好地满足了大客户的实际需求,使存量客户加大对其商品的采购比例,相应增加了销售收入;同时,新增中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铁物资有限公司等多个大客户电商化集采项目,不断增加的新客户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品类持续深耕强化,MRO工业品已成为公司重要产品版图。报告期内,齐心集团在MRO领域的新增中标了中海油、远洋地产、国家电网等多家大型客户的MRO工业品集中采购项目。齐心集团表示:“随着公司数字化能力的不断提升和MRO品类的不断丰富,未来有望持续中标更多大型客户MRO集采项目,进一步提升B2B业务整体收入。” 华讯投资资深分析师彭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冠疫情严峻的背景下,齐心集团上半年经营业绩非常喜人。虽然由于部分新增产品并未形成集采规模效应,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总体上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了同步增长,较好地平衡了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加大云视频研发投入 上半年,齐心好视通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力发展线上办公”和共同抗疫的号召,为客户提供云视频体验和服务。在此过程中,截至目前已累计获得25万多家免费客户资源。齐心集团副总裁兼好视通CEO侯刚对记者表示:“到6月份,已经获取的收费客户约三四千家。“目前,好视通正在通过B2B客户业务协同、加大客户需求回访等手段将有序推动将部分免费客户转化为好视通付费客户。”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齐心集团研发投入4524.77万元,同比增长3.9%,主要是公司加大了在云视频信息安全方面的研发投入。黄家兵告诉记者:“齐心好视通通过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目前已获得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等权威机构的认证,有利的保障了客户信息安全。” 报告期内,齐心好视通进一步拓展了云视频会议国产化生态版图,与国产操作系统统信UOS完成了产品兼容认证。这也是齐心好视通继与龙芯中科、上海兆芯、中标软件等多家国产化产业链的核心厂商完成产品兼容性认证之后,在国产化战略落地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此外,凭借自身在国产化和信息安全方面的优势,齐心好视通目前已成为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珠海市国资委等多个政府机构的云视频提供商。 在谈到下半年发展方向时,黄家兵对记者表示:“一是办公业务方面深挖存量客户的销售机会,同时不断扩充中标大客户的机会;二是品类持续深化,MRO工业品成为重要的业务服务范畴;三是持续构建企业数据化平台,加快产业互联网建设。” “在商品与供应链管理、商务与交付服务、数据化运营平台三大核心能力的支撑下,未来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于国家的阳光化采购政策,维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彭鹏对记者表示,“5G通信时代到来之时,齐心好视通拥有云视频核心技术,上半年获得了大量的免费客户,但也要注意到云视频业务在增长迅速的同时竞争也非常激烈,公司如何迅速扩大付费客户规模并取得相关收入的快速增长,值得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8日4日,中国恒大集团披露2020年1月至7月集团物业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3991.4亿元,同比增长23.9%;累计合约销售面积440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6%。 具体到7月,集团物业合约销售金额为5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4%;合约销售面积为538.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0.4%。 不过,恒大7月销售额不及6月,环比下滑33.85%。 就1-7月整体表现来看,2月恒大销售额、销售面积同比涨幅较为明显。 恒大2月实现销售金额447.3亿元,同比增长约107.8%,环比增长10.31%;合约销售面积51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53.8%,环比增长14.23%。 彼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售楼处关门、工地停工。加之春节假期的延长,复工时间也变长。直播卖房、开发小程序、搭建线上售楼处,成为房企追赶的热潮,恒大也不例外。 2月13日,恒大实施网上看房,5000元定金即可参与认购,还可享受“全国最低价”和“无理由退房”政策。此后,恒大又多次调整优惠政策,曾推出全国所有在售住宅享受75折优惠。 3月1日,在恒大集团举行的网上销售新闻发布会上,恒大集团副总裁刘雪飞表示,2月份恒大共实现网上认购总套数99141套,优惠后房屋总价值1026.7亿。 与此同时,自3月1日起,恒大还继续大力推行网上销售重大活动,并降低认购的门槛,3月份只要交2000元就能网上认购一套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月2日至2月20日还是恒大2020年第一轮“全员营销”的执行时间。 该时间段内,恒大提出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楼盘,新春优惠8.7折,员工推荐9.5折,购房券优惠额度为1-3万,清尾优惠9.9折,按揭优惠9.5折。 而在发布7月运营数据的前一天即8月3日,恒大年内第二轮“全员营销”正式启动。 据了解,恒大本轮“全员营销”的执行时间为8月3日至9月6日,只要在该时间段内购房,购房者便可享最低折扣为7.3折。 其中,恒大员工推荐购房可享受9.5折优惠加1万元购房券,购房付款优惠方面,一次性付清享9.3折、按揭付享9.5折、一年分期付为9.8折。 此外,恒大员工推荐购房还可免收3年物业费,商铺6折以及8月3日前已认购车位且优惠期间再认购同一项目车位者,无论再认购几个均可享5折优惠。 结合此前恒大预期2020年销售目标为6500亿元来看,目前恒大销售额年度目标完成率为61.4%。去年同期,恒大目标完成率为56.29%。
华峰测控披露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053,478.86元,同比增长80.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403,345.48元,同比增长135.37%。每股收益1.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