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汽车芯片主要生产国日本和美国分别遭遇地震、寒潮冲击,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球汽车芯片缺货加剧。IHSMarkit数据显示,全球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可能会持续到第三季度。 机构指出,我国突破芯片难求局面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链国产化。预计2022年将迎来“进口替代+下游晶圆厂扩产”的机遇。 停工停产 地震、寒潮造成全球几个主要汽车芯片厂商部分生产线瘫痪。 据。 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之一的韩国三星电子表示,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有2家工厂,2月16日当地政府已要求关闭这2家工厂。三星电子表示,会尽快恢复生产,但目前必须等待当地电力供应正常化。花旗银行分析师表示,奥斯汀工厂约占三星电子芯片总产能的28%。 无独有偶,恩智浦半导体和英飞凌科技等全球芯片巨头也因电力供应中断而关闭了其在得克萨斯州的工厂。业内人士表示,得克萨斯州聚集了不少世界主要汽车芯片厂商的生产线。本次暴雪造成的停工停产,使得原本供不应求的全球汽车芯片雪上加霜。 日本则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突袭。日本福岛东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日本福岛县和宫城县受影响最大。据悉,日本多家半导体企业位于这两个县。 据日本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后日本多地发生大面积停电和断水,日本东北地区至少10个火力发电机组暂停发电。日本产业人士透露,地震可能会对汽车半导体产业造成影响,加剧全球汽车芯片缺货。 业内人士表示,半导体制造工厂因为其24小时运转的特殊性,一旦遇到事故停机,不仅需要检查设备受损情况,更要确定生产线上的晶圆是否受到影响。 供不应求 市场调研机构IHSMarkit预测,由于汽车芯片短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车产量将比最初预期的少约67.2万辆。到2021年年底,全球汽车总产量将削减96.4万辆。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到第三季度。 “疫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而电动汽车需求放量犹如‘催化剂’,加剧了汽车芯片紧缺状况。”多位来自产业一线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为争取生产线资源,部分企业主动要求供货方上调产品价格。闻泰科技董事长助理邓安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功率芯片需求旺盛,我们的众多产品延长了交付期,并将更多产能释放给功率半导体器件。” 据相关媒体报道,瑞萨、恩智浦、意法半导体(ST)集团、东芝等全球车用芯片大厂均考虑调涨产品价格,涨价幅度在10%-20%。 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汽协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我国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54万辆,同比增长31.9%。其中,乘用车销量预计完成207万辆,同比增长28.4%;商用车销量预计完成48万辆,同比增长50.1%。 中汽协指出,1月产销同比呈现大幅增长,但从环比来看,生产环比降幅较快,反映出汽车芯片供应不足影响到企业生产节奏。 展望今年一季度,中汽协表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芯片供应紧张问题将对全球汽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运行的稳定性。 国产化加速 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和美国半导体协会(SIA)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企业半导体销售额占全球市场近一半,但美国芯片制造仅占全球12%。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芯片国产化的进程不断加速。 华润微从外延和内部研发两方面切入汽车电子市场。华润微相关负责人称,汽车电子是公司重点关注的方向。目前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占比还不高,公司会探讨与汽车整机厂商合作的可能性。 捷捷微电的一条车规级MOS-FET封测线已实现小批量生产。捷捷微电董事颜呈祥表示:“我们目前尚未打开汽车市场,一些客户处在送样阶段,很多客户还没导入进来。” “在缺货大潮下,明显感受到汽车客户使用国产供应链的意愿在增强,特别是国有车企。”某华南地区芯片龙头企业董事称,“针对国内汽车客户,我们已有导入计划,公司两款车规级产品正在做认证。” 某A股芯片公司董秘李明(化名)表示:“最近有一些国内客户来找我们。功率器件是汽车芯片中较为核心的一类产品,客户选择这类产品一般比较谨慎,以前觉得进口产品好,不愿意冒风险换供应商。而外部因素的变化推动这些企业加快步伐导入国产芯片。” 天风证券指出,突破芯片难求局面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链的国产化。近期,芯片行业的整体高景气主要是产能紧张所致,涨价起点始于晶圆制造端。高景气度会传导至上游材料领域,预计2022年将迎来“进口替代+下游晶圆厂扩产”的机遇。
2021年2月3日收盘,华灿光电涨幅3.76%,股价创短期新高。2018Q4到2020Q2一直亏损的公司,2020Q3开始才开始盈利,为什么市场这么看好它呢? 一.公司简介 首先公司并不差,作为大陆第二大LED芯片公司,其并非是A股市场中默默无闻的企业。然后公司一直亏损的原因也主要受系统风险的影响,而非公司自身出现问题,导致亏损。最后公司股价能创短期新高,市场主要看到公司作为第二大LED芯片厂商,可以在Mini/Micro LED市场中分一杯羹。 二.Mini/Micro LED商业化后,市场资金对其趋之若鹜(1)Mini/Micro LED商业化,逐步被市场认可 最近三星推出的The Wall系列运用了Micro LED产品,苹果发布的12.9英寸iPad pro、16英寸MacBook和27英寸iMac可能要用Mini LED,Mini/Micro LED作为新一代LED,其商业化后逐步被市场认可。 (2)2020年Mini/Micro LED新增投资430亿元 高工产研LED研究所数据显示,2020年Mini/Micro LED等领域新增投资已接近430亿元,较2019年实现了数倍的增长;随着Mini/Micro LED逐步商业化,各大LED厂商都想在新兴领域分一杯羹。 (3)公司募资15亿元投资Mini/Micro LED领域 2020年4月2日公司募集15亿元,其中12亿元投资Mini/Micro LED,3亿元投资第三代半导体GaN。 (4)珠海国企华实控股也看好Mini/Micro LED前景 继2020年12月华实控股参与非公开发行股票,持股比例达到10.43%,这次华实控股又参与协议转让,持股比例达24.87%,成为华灿光电第一大股东;要知道华灿光电自上市以来一直没有实际控制人,这次华实控股入股华灿光电可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 同时华实控股作为华发集团的子公司,芯片半导体一直是华发集团布局的新兴产业核心放心之一,这次收购完成,华发集团将为华灿光电提供上下游一整套产业链的配套,助力华灿光电加速产品结构转型和拓展发展空间。 (4)小结 Mini/Micro LED商业化的价值逐步被市场认可后,LED芯片厂商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春天行情,以往LED芯片价格战抛之脑后,现在投身于LED芯片资本战中,就连珠海国企也看好这个市场前景投资入股华灿光电,华控控股的加入将为华灿光电提供资金支持和上下游一整套产业链的配套,助力公司业务腾飞。 三.Mini/Micro LED市场前景 既然各大LED芯片厂商对这个市场都趋之若鹜,也引来国企纷纷入股投资,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这个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1)2023年Mini LED背光源市场规模5.3亿美元 Mini LED作为背光源其实它是在LCD基础上提高了性能,而其比目前很多消费电子应用的OLED具有成本和寿命优势,这也引来了三星和苹果开始商业化Mini LED。其中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Mini LED背光终端设备8070万台,2019-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90%;2023年市场规模可达5.3亿美元。 (2)2023年Mini LED直显规模可达6.4亿美元 Mini LED可应用于小尺寸穿戴设备和大尺寸电视等领域,预计2023年全球Mini LED直线规模可达6.4亿美元。 (3)2025年Micro LED市场规模可达100亿美元 到2025年Micro LED高端电视机、手机、手表等模组的出货量可达3,3亿只,产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既然市场对Mini/Micro LED市场前景这么看好,华灿光电今年是否实现盈利呢? 四. 公司状况(1)2020Q3公司逐步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以来随着Mini/Micro LED逐步商业化,公司Mini/Micro LED芯片在营收中占比逐步提升,公司终于扭亏为盈;2020Q3营收7.4亿元,净利润实现0.05亿元;2020全年盈利0.16-0.24亿元。 (2)股权激励,2023年净利润是2020年的17-25倍 2021年1月27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草案中提到公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2亿元和4亿元;如果按2020年净利润0.16亿元-0.24亿元测算,那么2023年净利润将是2020年的17-25倍。 而公司作为全球LED芯片产能第二、收入规模第三的企业,公司生产的Mini LED芯片已经批量进入市场,属于全球三家具备Mini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并且有了华发集团的加入,为公司提供上下游一整套的产业链配套,助力华灿光电加速产品结构转型和拓展发展空间,公司有望在2023年实现既定目标增长。 (3)收购格盛科技,对LED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覆盖 2020年1月27日,公司以0元转让价收购格盛科技33.4%的股权;格盛科技是一家经营集成电路及芯片设计的厂商;此次收购完成,公司将逐步完成LED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覆盖。 五.小结 华灿光电最近股价创新高,得益于公司早期布局了Mini/Micro LED市场,并且随着Mini/Micro LED商业化的价值被市场认可;公司作为LED芯片第二大供应商,也已经在Mini/Micro LED市场中分了一杯羹,随着Mini/Micro LED市场的逐步扩大以及华发集团和格盛科技的助力,公司业绩有望腾飞。
一、一周中概股市场表现回顾 1、中概股等权重指数整体表现 2015年1月1日以来中概股等权重指数上涨393.56%,跑赢标普500指数,相对回报率为313.16%。 注:中概股等权重指数成分股包括52家公司构造了等权重中概股组合,筛选10亿美元市值以上中概股(剔除多地上市国企股),每半年调整一次。 今年(2021年)以来该中概股指数年化收益达320.93%,本月收益率为12.31%。 热门中概股普涨,阿里巴巴(BABA.N)跌1.85%,京东(JD.O)跌6.55%,百度(BIDU.O)跌7.01%,哔哩哔哩(BILI.O)跌14.85%,拼多多(PDD.O)跌3.60%,网易(NTES.O)跌1.52%,富途控股(FUTU.O)跌0.48%,而教育行业新东方(EDU.N)跌0.95%,好未来(TAL.N)涨1.16%。 2、中概股涨幅TOP10 1)$声网(API.US)$:声网周涨幅达到21.8%,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声网宣布收购环信。环信深耕即时通讯,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声网本次的横向战略扩张将形成「RTC+IM」的深度融合解决方案,两家公司的协同性或将为股东带来超额收益。该收购预期于2021年第1季度完成交易。 2)$宝尊电商-SW(09991.HK)$:宝尊电商本周涨幅17.79%。本周宝尊电商宣布将认购爱点击64.93万股B类新股,认购价为1720万美元;以及向爱点击现有股东收购247.14万1股ADS,认购价为3280万美元,禁售期180天。 该交易完成后,宝尊电商将拥有爱点击发行在外总股本的4%,同时拥有10%的总投票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指出,双方将在腾讯电商生态内共建私域流量平台;合作方式将以宝尊电商提供在线运营和基础设施服务,爱点击提供SaaS的IT和系统解决方案的模式完成。市场认为,宝尊电商将以小程序和视频号为驱动力,推动自身盈利能力提升。 3)$乐信(LX.US)$:乐信本周上涨累计17.73%。本周二,乐信开启战略发布会,推出新消费战略旗下的三大产品:约惠、买鸭、乐卡,竞逐40万亿的新消费市场。 原身为腾讯系的头部互联网金融公司:乐信,目前拥有贷款余额760亿元,同比增长26%。在告别旗下橘子理财P2P业务后,乐信管理层希望拥抱助贷业务,转向纯科技运营的服务模式。转型后,公司将面对截然不同的竞争环境和渠道市场。若能转型成功,乐信有望迎来新的可能性。 3、中概股跌幅TOP10 1)$燃石医学(BNR.US)$:燃石医学周跌幅17.55%。上周生物科技板块表现强势,本周受大盘情绪影响,市值有所回落。 二、重点行业公司要闻 1、传百度计划最早3月在香港二次上市 2021年1月7日,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百度(BIDU.US)$计划最快于今年上半年在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且可能出售约5%至9%的股本。 1月20日,有报道证实,百度回港二次上市已正式启动,并确定了高盛和中信为其上市保荐团队,计划春节后正式在港提交上市申请。 在1月22日晚间,百度官方宣布将于3月1日上午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10号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在本次特别股东大会上,百度将提交一份更改公司法定股本的提案,即对股票进行1:80的拆分(1股拆分成80股),供特别股东大会审议和表决。市场估计该行为是为回港上市铺路,降低香港投资者的入场门槛。 2、台积电将优先产汽车芯片,据称考虑上调价格高达15% 芯片短缺的危机愈演愈烈,全球车企被迫减产,芯片涨价势不可挡,全球芯片生产巨头台积电也传出要将车用芯片涨价的消息。 有媒体指出,$台积电(TSM.US)$等台湾芯片代工厂考虑上调芯片价格,涨价以车用芯片为主,涨幅最高达15%,最快今年2月下旬实施。台积电、联电等公司已向荷兰恩智浦、日本瑞萨电子等车用芯片制造商客户询问涨价意向。 该媒体指出,台湾厂商考虑大幅涨价主要源于车用芯片严重短缺和新台币升值。德国、美国和日本政府都因芯片短缺向台湾当局请求增产。新台币兑美元过去一年来涨约5%。 3、小鹏汽车:计划在今年推出小鹏第三款汽车,未受芯片短缺影响 周二(1月26日),$小鹏汽车(XPEV.US)$总裁顾宏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计划在今年推出小鹏第三款汽车,最早在第四季度交付。据了解,公司还正在升级P7轿车的操作系统,新操作系统有40多种新功能和对现有功能的200多项改进,包括用于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新型「高速自主导航驾驶功能」。 此外,顾宏还表示,小鹏注意到芯片短缺的问题,但没有受到影响。并指大部分竞争在于技术端,而非原始设备制造商。 4、BOSS直聘计划今年赴美上市 据报道,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将于今年正式赴美上市,日前已选定高盛和瑞银作为联席主承销商为其安排IPO事宜,募资规模预计约为3亿美元。早在2019年7月BOSS直聘成立5周年之际,BOSS直聘创始人兼CEO赵鹏就已透露「公司正在筹备IPO」,但彼时尚未确定最终的上市地点及具体时间表。 5、名创优品:2020年潮玩产品总订单数同比增长超数十倍 日前,新零售平台$名创优品(MNSO.US)$(发布2020年度消费大数据,数据显示,名创优品2020年潮玩产品全年总订单数累计较2019年同比增长超过数十倍。 据介绍,名创优品携手国内外知名IP、原创设计师联名打造的潮玩系列产品出售于门店及线上多个渠道。My Melody茶话会系列、米奇系列及Qbee-丛林系列等产品均入围门店畅销榜前列。 相关数据显示,名创优品自创立至今,已与超过17个国际知名IP达成深度合作,包括迪士尼、漫威、华纳兄弟旗下的猫和老鼠、咱们裸熊、日本IP Hello Kitty、三丽鸥家族、粉红豹、芝麻街等IP,以及王者荣耀、天官赐福、B站2233娘及小电视等国潮大IP。 三、小结与综述 本周大盘震荡,热门中概股普跌,其中11家公司本周跌幅超10%。声网、宝尊电商及乐信积极转型入局新战略,市场对此类布局持乐观态度,积极拥抱转型企业。另一方面,因市场对高估值公司的情绪降温,上周冲高的企业在本周有所回落。 投资者应时刻注意市场波动,从业绩驱动中选择优质公司。 风险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富途将竭力但却不能保证以上内容之准确和可靠,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编辑/Jeffy 牛牛敲黑板: 1、李斌称蔚来终极对手是苹果:因两者都追求一个发展方向。 2、名创优品:2020年潮玩产品总订单数同比增长超数十倍。 3、台积电:将汽车芯片供应作为首要任务,重新分配芯片产能。 4、传蚂蚁集团将重组为央行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官方回应不予置评。 美股周四收高,盘中股市放量大跌后多家机构建议逢低买入。美国2020全年GDP萎缩3.5%,上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84.7万。道指收盘上涨0.99%,纳指涨0.50%,标普500指数涨0.98%。 中概股周四收盘涨跌不一,其中124只上涨,163只下跌。 具体表现如下: 知名中概股中:阿里巴巴涨0.2%;百度涨3.24%;京东涨1.47%;网易跌1.55%;拼多多涨1.84%;蔚来涨2.13%;小鹏汽车涨0.40%;理想汽车涨2.06%;爱奇艺涨0.6%;哔哩哔哩跌1.19%。 涨幅较大的有:灿谷涨62.25%;联络智能涨59.94%;第九城市涨58.28%;人人网涨29.98%;Bit Digital, Inc涨21.29%。 跌幅较大的有:AMC院线跌56.63%;星源燃料跌42.59%;Tian Ruixiang Hldgs Ltd跌36.86%;跟谁学跌26.59%;优客工场跌18.17%。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 焦点回顾 李斌称蔚来终极对手是苹果:因两者都追求一个发展方向 $蔚来(NIO.US)$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称蔚来的终极对手是苹果,主要是两者都追求一个方向,所以未来可能既是队友也是对手。 「苹果造车不是秘密,智能汽车需要的能力、资金和技术角度,苹果都是足够的。但是苹果关心的不仅仅是科技本身,还有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在这方面,蔚来也在追求。大家都是一个发展方向,所以可能既是队友也是对手。」 谈及蔚来最近高市值话题,李斌表示对比2019年,现在压力更大。市值高代表大家期待高,但事实蔚来汽车还处于早期阶段,可能有参与决赛的机会。」但我们还在赢取最终决赛的资格,因此现在压力比19年活下去还大。」 李斌坦言,虽然外界的期望不会压垮公司,但高期望也意味着公司一旦出错,引起的反弹会更大。在如何引导公司往正确方面坚持,做对的事情,然后把对的事情做对,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最好的决定都是在最困难时候做出,最差的决定都是顺境做出」,李斌称。 名创优品:2020年潮玩产品总订单数同比增长超数十倍 日前,新零售平台$名创优品(MNSO.US)$发布2020年度消费大数据,数据显示,名创优品2020年潮玩产品全年总订单数累计较2019年同比增长超过数十倍。 据介绍,名创优品携手国内外知名IP、原创设计师联名打造的潮玩系列产品出售于门店及线上多个渠道。My Melody茶话会系列、米奇系列及Qbee-丛林系列等产品均入围门店畅销榜前列。 相关数据显示,名创优品自创立至今,已与超过17个国际知名IP达成深度合作,包括迪士尼、漫威、华纳兄弟旗下的猫和老鼠、咱们裸熊、日本IP Hello Kitty、三丽鸥家族、粉红豹、芝麻街等IP,以及王者荣耀、天官赐福、B站2233娘及小电视等国潮大IP。 台积电:将汽车芯片供应作为首要任务,重新分配芯片产能 $台积电(TSM.US)$周四表示,在全球汽车芯片短缺的情况下,该公司正正「加速」汽车相关产品的生产,并重新分配芯片产能。 台积电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解决汽车芯片供应作为首要任务。「汽车供应链漫长而复杂,我们与汽车客户合作,确定了他们的关键需求,」该公司表示。 近日,台积电等芯片代工厂被传正在考虑进一步提升车载芯片的价格。传闻称,台积电汽车芯片子公司先进积体电路(VIS)考虑最多达15%的涨价幅度。若涨价最终落地,这将是自去年秋季以来的第二轮涨价。在上一轮涨价中,部分芯片代工企业已将价格提升约10-15%,以应对汽车制造商为提高产量而追加订单。 传蚂蚁集团将重组为央行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官方回应不予置评 传$阿里巴巴(BABA.US)$旗下蚂蚁集团正在计划重组为由中国央行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外媒援引知情人士表示,此举将使监管机构对蚂蚁集团的所有活动进行监督。此外,报道称该计划可能在2月中旬完成。 对此,蚂蚁集团回应称不予置评。
访谈 | 邱晓芬 苏建勋 撰文 | 苏建勋 邱晓芬 为什么仅仅时隔一个月,千辛万苦求来的宝贝“光刻机”,就被抵押出去换钱了?这让芯片公司“武汉弘芯半导体”(以下简称“弘芯”)的管理层,尤其是新聘来的CEO、业界泰斗蒋尚义感到很不对劲。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关键设备,全世界仅有几家企业可以生产,当中以荷兰公司 ASML 技术最为先进。但据路透报道,自 2018 年起,美方多次游说荷兰政府,希望荷兰不要允许 ASML 将高端光刻机出口中国,致使国内芯片厂商“有钱也买不到”。 弘芯员工陶永还记忆犹新,2019 年12月22日光刻机到位的情景: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网安大道的一座厂房内,五位工人小心翼翼地把一台庞然大物运进恒温车间,这台型号为NXT:1980Di 的光刻机,被密封袋层层包裹。为了防止氧化,工人还在袋中注入惰性气体,保持全程液氮保鲜。 光刻机入厂,弘芯如获至宝。当日为这台光刻机举办了一个进厂仪式,火红的背板上写着“弘芯报国,圆梦中华”,合影的人群中,站着前台积电二把手蒋尚义。 “弘芯有个蒋尚义,蒋爸带了光刻机”,桩桩件件,都是国内半导体界顶天的大事。 74 岁的蒋尚义是半导体界风云人物。在业内,蒋尚义被尊称为“蒋爸”。一位行业人士对 36 氪形容:“台积电有很多叔、伯字辈的,但’爸’只有一位。”2019 年6 月,蒋尚义加入弘芯。 拿下光刻机,“蒋爸”的面子发挥了巨大作用。 曾有弘芯人士问蒋尚义为什么能拿到光刻机,蒋尚义答:“我们在台积电时签过几百台,(ASML)上上下下哪一个不和我们熟?是看面子才愿意卖给我们第一台。” 光靠脸面还不够。上述人士告诉 36 氪,由于ASML产能有限,对外供货条件极为严苛,即使接受订单,ASML还会派十几人的团队去客户工厂实地考察,以“打分制”评判买家的技术蓝图、资金状况等。 还是依靠蒋尚义,弘芯很快得到了接受考察的机会。2019 年 12 月,弘芯获得了一台全新的DUV深紫外光刻机。 一时间,当时仅成立两年的弘芯公司,在一众近几年新上马的芯片项目中,风光无两。而它此前订立的宏大目标——上手就主攻14nm工艺,紧接着就要拿下7nm,月产3万片的产能,行业里基本只有台积电和三星能实现——似乎也不再那么如梦幻泡影。 可蒋尚义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费劲心力求来的光刻机,在入厂不到一个月后,就被抵押进银行换了钱。 天眼查显示,2020 年 1 月20 日,弘芯将引进的 ASML 光刻机抵押给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以此贷款5.8亿元,在抵押信息一栏,赫然写着该光刻机“全新尚未使用”。 “蒋爸开始觉得不对劲。”林雄对36氪回忆到。他是弘芯团队早期成员。 2020 年 6 月,心灰意冷的蒋尚义打算辞去弘芯董事与 CEO 职位,彼时,蒋尚义与弘芯董事会已然决裂,为了强留住蒋尚义,弘芯董事会露出了狰狞嘴脸。 一名知情人士告诉 36 氪,时任弘芯董事长李雪艳为了阻挠蒋尚义离职,表明要发律师函起诉他,“要把蒋爸写得很难听,把弘芯所有的失败都归在蒋爸头上。” 百般阻挠下,蒋尚义无法脱身,甚至一度沦为弘芯对外示人的傀儡。2020 年 7 月8 日,弘芯举办“员工表彰大会”,蒋尚义被要求出席为员工颁奖,弘芯官方对外发布了蒋尚义、李雪艳等人合照,画面里红红火火,一团和气。 图为 2020年 7 月弘芯表彰大会合影,图中左7、8 为李雪艳、蒋尚义。图片来自弘芯官网 活动结束后,蒋尚义迅速离开武汉,随后回到位于美国的居所。他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曾说:“我在弘芯的经历是一场噩梦。” 在蒋尚义宣布辞职一个月后,地方政府的一纸文书,将弘芯的爆雷惨状展露无遗。2020年7月30日,弘芯所在的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官方发布一则报告,明确指出弘芯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 向弘芯讨债未果的工程总包公司“武汉火炬建设集团”(以下简称“火炬”),其负责人卢海涛对着诸多地方官员愤怒声讨:“凭什么说(弘芯)投了1000 个亿?那不就是骗子!” 令人不解的是,弘芯最初的几个攒局人全无半导体从业背景、甚至大多是大专学历,他们是怎么把武汉政府、业绩泰斗蒋尚义,以及众多合作公司,一步步骗进入了这个“千亿骗局”? 更重要的是,对于诸多急于“造芯”的各地政府、各路资金,怎么避免再次踏入“弘芯式骗局”? 弘芯工地现场 由36氪邱晓芬拍摄 01 外行团队做下千亿芯片局 组建芯片项目要找人、找技术授权、找政府,关系层层嵌套,难度极大。但由于芯片业务需要土地、建厂、买机器,每个环节都牵涉上亿的巨额资金。投机者一旦得手,回报极具诱惑。 而故事讲得大、牵扯金额高的武汉弘芯,正是这么一个大胆的项目。 曹山,弘芯最早的做局者。2017年,曹山就试图组建半导体项目。有知情人士对 36 氪称,为了找到有意愿合作的地方政府,曹山平日里就在各个省会城市中流窜,包括广州、合肥、成都、南京等地,但多数情况都是碰壁。 在林雄的印象中,曹山满嘴大话,颇有江湖气。为了包装自己,曹山身上常揣多张名片,身份包括“台积电副总”、“宏碁驻美国纽约第一任副总”等等。然而谎言常被拆穿,因为“台积电副总没有叫曹山的”、“宏碁在纽约根本没有公司”。 多位与曹山接触过的人士告诉 36 氪,“曹山”甚至不是此人真名,其真名为鲍恩保,曹山是他借用了老家司机的名字。“犯过的事儿太多,所以在外面都用化名。”一位熟悉曹山的人告诉 36 氪。 但行走多地,曹山练就出一副长袖善舞的交际能力,组建弘芯前夕,曹山遇到了另外一个关键人物,龙伟。 龙伟,弘芯背后的隐秘操盘手。多位弘芯内部人士告诉36氪,龙伟“很有能量”,在龙伟的穿针引线下,弘芯敲开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的大门。 为了把控住公司实权,龙伟找来了关系亲近的李雪艳担任弘芯董事,李雪艳的从业经历和芯片毫不沾边,她卖过烧酒、开过饭店、还倒卖过中药。龙、李二人还将多位亲信安插进弘芯任关键岗位,诸如董事会监事李月茹,有内部人士称,其此前是负责照料李雪艳日常起居的“贴身保姆”。 一个荒诞的初始团队形成了:有“背景”的龙伟担任董事长,“江湖混子”曹山为董事,“芯片小白”李雪艳为董事兼总经理,三人均无半导体从业经验。而这样一个千亿级半导体项目的创始团队,学历竟以大专居多,曹山本人更是只有小学文凭。 出乎意料的是,在龙、曹、李三人的操作下,弘芯迅速起势:2017年11月12日,曹山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光量蓝图”的公司,4天后,光量蓝图作为持股90%的大股东,与武汉东西湖区政府共同成立了弘芯。 隐患自此就埋下了:看起来,武汉东西湖区政府承担的风险很小,它作为10%的小股东此时仅注入了2亿元启动资金,在动辄投资百亿的芯片项目中只是小数目;可问题在于,持股90%,龙、曹、李一方的光量蓝图虽然当时摆出了要承担重任的姿态,承诺要投18亿元,但其实一直没有实际缴纳这笔钱。 2017-2018年,曹山、李雪艳成立的北京光量蓝图,实缴资本为0。 数据来自天眼查 不过,这并不妨碍短短一年内,弘芯迅速成为武汉市的明星项目。2018年起,弘芯连续两年入列为湖北省重大专项的项目。对外,弘芯都介绍自己是一个投资额200亿美元/1300亿人民币的项目。 来自东西湖区政府的粮草弹药也快速跟进。武汉市发改委发布的文件显示,2019年1月,仅仅成立一年的弘芯已完成65亿元的投资;到了2019年3月份,弘芯一个月内就拿到超过15亿的投资。这些投资均来自武汉东西湖区政府。 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弘芯能拿到这些资金?毕竟,弘芯团队初期在技术、运营上的种种错漏,令业内人大跌眼镜。 对于晶圆厂来说,初期的技术路线几乎是定生死的一环。曹山最早为弘芯制定的技术方向是,生产90微米到7纳米制程的芯片,他还定下一个大炼钢铁般的目标:“成为仅次于台积电和三星的晶圆厂。”但只要略懂半导体发展规律的人都清楚,没有一个晶圆厂可以同时生产跨越13个世代的芯片。 按照半导体行业规律,芯片制造理应从入门级的65nm、40nm逐步向难度更大的14nm 递进发展,但弘芯一上来就宣称专攻 10 nm、甚至 7nm芯片。 有弘芯员工曾问曹山:“为何还没学会走,就要飞?”曹山答:“做 65nm 芯片,项目只值 80 亿,做 14nm 能值1200 亿,油水就多了。” 武汉东西湖区彼时为什么频频投入、如此急于上马芯片制造项目? 林雄对36氪分析,一部分原因是隔江相望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紫光集团2016年在此落地的芯片项目“长江存储”搞得红红火火——该项目后来实现了64层 3D NAND Flash芯片量产。武汉东西湖区也做出了产业规划:打造“芯、屏、智、网、新”的产业集群,“想做一个晶圆厂把产业链上下游串联起来”。 一位上海半导体领域资深投资人对 36 氪表示:“地方政府很难理性,你看到大家都在搞(芯片),我为什么不能搞?总不能说你搞就可以,我搞就是过热。” 不过要撑起弘芯版图,三人势必会露出马脚,为了假戏真做,龙、曹、李三人迫切需要一个实打实的技术团队。 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做到了。 弘芯公众号放出的办公楼概念图 02 有钱能使鬼推磨 2019年,曹山再次发挥人脉,他找到一家名为“上海精泰”的公司,该公司与台积电等芯片大厂合作密切,擅长倒买倒卖二手设备,在圈子里相当“吃得开”。 曹山让上海精泰充当掮客,双方签下价值千万的合同:精泰需要从台湾等地帮弘芯凑齐100名资深技术人员,级别越高,弘芯支付的佣金更多。林雄对36氪说,当时弘芯开出的佣金条件是,“如果能挖到蒋尚义,就给100万,找到副(厂长级别)的就给50万”。 金钱驱动下,上海精泰通过层层关系,辗转联系到当时正好结束中芯国际任期、郁郁不得志的蒋尚义。 蒋尚义上当,与曹山等人的巧言令色不无关系。 弘芯团队深谙包装之道。在弘芯内部,关于创始团队背景的传言一直存在:龙伟是“某高干的孙子”,李雪艳是“某领导的妹妹“,两人还常上演欲说还休的戏码,若有人提起他们的神秘身份,都会被二人当面否认,并推脱是团队其他人传出的谣言。 一面半推半就,另一面,龙、曹等人又刻意营造身份光环。林雄告诉36氪,曹山等人前往台湾等地寻求技术团队入驻时,常常搬出政府高层的旗号行骗,号称弘芯项目“大陆愿意投资1000亿”。为了假戏真做,增加说服力,龙伟还会带技术团队进出一些他号称“只有背景才可以去的酒店”。 2018年,有政府高层曾经前往武汉视察,林雄记得,李雪艳故作神秘地告诉员工,该高层将会秘密到访弘芯工厂,鼓励大家”好好做中国的逻辑芯片“。但有细心的员工后来多方核实后发现,该高层其实并未到访弘芯,李雪艳所说皆为假话。 而在蒋尚义接到邀约时,弘芯主动放出的、拿到千亿投资的新闻已经铺天盖地,加之接近完工的一期工程,2019 年夏,“蒋爸”决定入局。 “如果是蒋尚义要做,他的技术能力对市场是很有吸引力的,”曾有国字头芯片投资人对媒体表示,但基于资本市场内流传的弘芯传闻,“就怕蒋尚义是被人骗去的。” 在蒋尚义的背书下,大量工程师慕名而来,弘芯也不惜用工资翻倍的方式留住人才。林雄告诉36氪,工程师团队中,“300万、500万(年薪)的一大堆”,高峰期,弘芯员工数一度膨胀到400人以上。 正因为蒋尚义和随之而来的技术团队,武汉弘芯才有可能买到光刻机。而靠此前的外行团队,这是无法达成的。有员工记得,董事长李雪艳曾给苦于无法解决光刻机的团队支招:“请ASML来中国吃饭,给他们送礼、送中国的字画”。 陶永记得,荷兰光刻机制造商ASML来调研时曾给弘芯的工程团队很高的评价——陶永对36氪称,ASML当时夸弘芯是他们“在中国大陆看到的最好的团队”。 虽然此时这个局看起来光鲜,似乎有成功的希望,但对于心怀鬼胎的做局者来说,“攒局”做芯片,终究只是用来圈钱的幌子。 武汉弘芯时间线 由36氪根据公开信息、访谈信息整理制作 03 骗子的金口袋 被高薪挖来的工程师们进到弘芯的工厂,很快发现弘芯的工厂不对劲。 有熟悉芯片制造的人士曾实地勘测过弘芯的工厂,发现弘芯的工厂存在着中轴线未对齐、紧急借用电力储备不足等问题,“地都是不平的,建起来的芯片厂没两年就会报废。” 还有更低级的错误,由于弘芯工厂的挑高太低,导致后期光刻机搬不进来,只能重新推高天花板,加固了地板的承重。 弘芯工程师们得出结论——就是一群不懂的人,设计了一个完全不能用的工厂。 有数位弘芯员工告诉 36 氪,为了迅速建厂,攒局人曹山从某设计院要来了中芯国际的老旧厂房图纸,直接仿造建起了弘芯工厂;而弘芯找来的工程总包方火炬集团,没有任何芯片工厂建造经验,甚至官司累累,在法院有上亿欠款的被告记录。 曹山曾对身边人说:“芯片太复杂,我不是真的想做芯片。我就想把厂房建好,搞土建我们熟啊,可以上下其手。” 林雄告诉 36 氪,以“建厂”之名,行“圈钱”之实,已是半导体公司转移资金的常见手法。“首先,建厂可以拿到中央或者地方的财政补贴;另外,建厂需要找承包商,承包商为了确保履行土建任务,会缴纳动辄上亿元的保证金。”林雄说。 换句话说,建厂可以两头骗、两手拿。 不仅骗投资的政府,承包商与分包商也成了弘芯吸血的对象。 2019 年 12 月 20 日,“武汉环宇基础工程公司”(以下简称“环宇”)负责人王立银向总包商“火炬”负责人卢海涛打去电话,催促一笔 200 万的工程款,却被后者告知:“欠款已经积压了7000 万,(给弘芯)报了都没有批。” 拖款不还,弘芯给出的借口千奇百怪。比如要求承建方把签好的合同重新拟一遍,理由是“不整洁、凌乱”;若是打电话给弘芯财务催款,对方会以“领导手机忘车上了”为理由搪塞;火炬老总还对环宇的人吐槽,弘芯直接赖账,“高速模(一种模板工艺)的费用2000 多万,弘芯不认账了。” 据 36 氪获得的多张收据显示,2019 年间,弘芯与总包商火炬有多次大额资金往来,蹊跷的是,在 2019 年5 月 30 日,火炬向弘芯支付了 4.35 亿元。 弘芯与火炬之间有多笔蹊跷的账务往来。图为 2019 年 5 月 30 日,作为乙方的火炬向弘芯汇款 4.5 亿元。图片由环宇方面提供给 36 氪 作为乙方的火炬,为何要给弘芯付款?一位知情人士告诉 36 氪,因为弘芯承诺将多余的贷款利息付给火炬,因此火炬自愿以担保人身份向银行借款,再输血给弘芯。 这种做法也让火炬深陷泥潭。由于弘芯后期无法及时还款,作为担保人,火炬还为弘芯垫付了总计 1100 万元的贷款利息。在电话中,火炬负责人卢海涛谈及弘芯时多次破口大骂:“这帮人有问题,分包商都恨他们恨得要死。” 2020年1月21日,距离除夕只有3天,火炬负责人卢海涛给李雪艳打去了7个电话,一个都没有接通。 他心急如焚。由于5000万元的农民工资没结清,还没返乡的几百名工人们急了,他们聚集在工地上,眼看辛苦一年的工钱化为泡影。最坏的情况发生了。1 月 22 日白天,工人们冲进了武汉东西湖区政府,“警察都拦不住”。 矛盾已经激化,弘芯仍迟迟不愿放款。直到1月22日晚10 点,弘芯财务才勉强承诺支付1200 万,又磨到凌晨4点,这一方案再次被弘芯推翻,弘芯方面称只能支付 800 万,剩下的400万要等到大年初七到账。 双方在付款方案上僵持不下,卢海涛被彻底激怒,他对着当时在场的政府工作人员说,“我邀请你们把我拘留15天,给工人一个交待”、“我举报,老子打市长热线,到市区委反映情况。” 这场闹剧也传到了弘芯内部,员工们议论纷纷。为了安抚员工,李雪艳多次在重申弘芯绝对安全,她不时向员工强调:弘芯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发生,但钱绝对不是问题。 “弘芯这帮人嘴里没一句实话”,卢海涛愤慨表示。 事实上,钱绝对是个问题。 04 对不上的账目 弘芯成立时,铺天盖地的新闻里,弘芯是计划投资1300亿元的天选之子,可到头来连 200 万都拿不出来。 那么,弘芯究竟有没有钱?钱又到哪里去了? 36 氪根据访谈、公开资料粗略整理了一份弘芯自 2017 年 11 月成立,至 2020 年 6 月蒋尚义离职,期间 2 年零7 个月的大额收支记录: 武汉弘芯大额收入、支出、欠款统计 根据访谈、公开资料整理 在进账方面,武汉市发改委此前发布的文件显示,弘芯截至2019年12月31日获得的投资额总计达到153亿元。 还不止这些。为了套出更多的钱,弘芯还不断把土地、光刻机这些实体资产抵押,其中光刻机套取了5.8亿。另外,有知情人士向36氪出示了证据,证明武汉弘芯曾经让工程总包方火炬集团作保,向当地银行先后提取了7亿元左右的贷款。 入袋不少,弘芯支出极其有限,粗略为弘芯算一笔账: -弘芯一期工程土建费用17亿元(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承包商向36氪表示,弘芯工厂在一期工程的土建方面最多值20亿); -买下光刻机花费近 8 亿; -弘芯没有花钱购置光刻机以外的生产机器,工厂还没运转起来,没有产生研发和销售费用; -剩余较大额的固定支出主要是人员工资。考虑到弘芯高峰期的员工人数只有不到500位,半导体制造行业平均月薪为1万元,即使考虑到高级技术人员工资较高,如果以两年的运营时间粗略计算,产生的员工支出应该不超过4亿元。 与此同时,弘芯还对外欠下不少外债。据36氪了解,弘芯并未结清与精泰、火炬及其他专业承包商的账目。 估算下来,假如153亿投资款全部到位、所有欠款都已结清,弘芯账上理应还剩大约124亿元。但这些钱到底哪去了? 天眼查显示,2020年9月,一家名为盛品精密气体(上海)有限公司和弘芯的诉讼中,弘芯账户内的余额被查封。判决结果显示,彼时弘芯的账户中只剩下1500万元左右。 这个问题连弘芯内部人士看来也无解。36氪走访了多位武汉弘芯高管,没人能说清楚弘芯是如何走到资金干涸的境地。 在调查中,36 氪发现弘芯与多家体外公司存在着复杂的利益绑定关系。 以其中一家名为“佛山汉岂”的公司为例,汉岂名义上是弘芯的顾问公司,但其实是借用培训员工/咨询等名义进行利益输送。陶永向36氪表示,汉岂团队的操盘手,是李雪艳的弟弟李雪松。 林雄也告诉36氪 ,汉岂借由中介公司从长江存储、台积电、联电等公司吸纳了不少芯片工程师。 这些工程师的日常工作,是把前东家的技术资料写成PPT,最终由汉岂将这些 PPT打包卖给弘芯。 为了掩盖这种交易,在汉岂内部,参与培训的工程师都用化名相称,“小毛、小丰、小朱”,为了混淆视听,汉岂还在培训中掺杂其他内容,比如让工程师学习耐基成功学,集体阅读三国演义等。 虽然不务正业,但这些工程师们的月薪高达15万-30万,这一支出由弘芯拨款,名义是“技术授权”。 最终的结果是,这家按说已经拿到高额投资的公司,很快就处处缺钱。 按照弘芯原来的规划,一期工厂原应在2019年年底开始运转,但彼时,弘芯连最重要的生产设备采购尚未开始,“全都卡在最后一环的财务那”。财务部门给出的回复是,“到2020年1月份就有钱进来”,但这一期限又不断往后延迟至3月、4月,甚至更晚。 芯片制造已经停工许久,2020年4月,陶永接到一项令人不解的任务:弘芯董事会要求11位管理层,包括CEO蒋尚义,编写各部门发展计划书,“给了很宽泛的命题,每个人要写电话本那么厚,还要向董事会报告。”陶永对36氪说。 这项工作明显是障眼法。待管理层们各自汇报计划书完毕,弘芯董事会无人提出质疑,却在散会后告知全员:“计划书写得不对,所有人重写第二稿。”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2020年4月,武汉市发改委曾发布的《武汉市2020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写到2020年弘芯计划投资额为87亿元。 在又一场如皇帝新衣般的高管会议结束后,蒋尚义忍无可忍,大骂李雪艳。他有点激动:“我们拿弘芯的薪水,要做对得起弘芯的事,写这些东西(计划书)就是浪费时间”,“我以CEO的身份命令你们,统统不要写。” 这是陶永第一次见到蒋尚义发怒。和弘芯董事会的矛盾彻底激化后,2020年6月份,蒋尚义很快向弘芯董事会请辞,随后离开武汉。 蒋尚义的离开,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0 年7月,武汉市自曝了弘芯资金断裂的事实。10月,国家发改委称,对于芯片项目烂尾的现象,将引导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识,按照“谁支持、谁负责”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予以通报问责。 最终受损的是谁? 在为这个项目投入可能高达153亿元之后,武汉东西湖区政府还要处理烂摊子。2020年11 月,武汉东西湖区收购了持有弘芯90%股份的光量蓝图,完全接管了弘芯。陶永对 36 氪说,政府在接盘弘芯烂摊子后,清退了李雪艳,派出了一支游说团到上海等地四处寻求收购,但这个项目恐难起死回生,因为弘芯的大部分员工已经找好了退路,只等着拿完年终奖后择机退出。 环宇的王立银至今还在为4千万的工程尾款四处奔波。讨债的这一年半以来,他四处奔波,试过给李雪艳写信,联系过法院、区政府,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因为这笔钱,他的环宇公司已经濒临倒闭。 火炬这边,为了讨回欠款,2020年9月份以来还在假装“全面复工”,实则召集了一小批工人,每天还在帮弘芯做着涂抹外墙、拆脚手架的“门面工作”。 2020年12月,弘芯工地上,有工人在“施工” 由36氪邱晓芬拍摄 获益的是谁? 在 36 氪获得的通话录音中,王立银、卢海涛都谈到听闻过弘芯携款潜逃的传闻,政府也有所警觉。“有朋友去东西湖政府求证,政府回复说,弘芯卷了一部分(钱)走了。”王立银这样说。 根据天眼查显示,2019 年 5 月,弘芯董事长龙伟、董事曹山退出公司管理层。离开弘芯后,曹山才向身边人松口:“哈哈,台湾人(指蒋尚义)可真好骗,这就是一个局,让他来做接盘侠。” 一位弘芯内部人士告诉 36氪,原弘芯董事长龙伟在一次大酒后吐露真言:“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才一两万,靠工资我什么时候才能搞到一个亿?但干完这个项目(弘芯),我就能退休了。” 曹山仍继续流窜各地,用相似的手法复制“芯片局”。36 氪获悉,曹山手中握有多个操盘中的芯片项目。自 2018 年 11 月起,曹山相继成立珠海逸芯、云芯国际、湖北天芯、济南泉芯……即使在弘芯爆雷后,曹山依然在济南将“泉芯”项目搞得风生水起,用和弘芯同样的套路,撬动了济南当地拿出上亿资金建厂。 曹山背后有多家芯片公司。 36氪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发稿前,36 氪向曹山拨去 11 通电话,均为拒接与挂断状态,曹山仅发来一则“请信息”的短消息。在 36 氪发去核实消息的来意后,曹山失去了音讯。 经过8小时的等待,1月28日晚9:55,曹山发来了短信回复36氪称,“领导接待刚结束,此事因涉及国际战略机密,曹总正在申请上级领导是否回应你们或根据你们的媒体影响力考虑专题报道。” 05 地方造芯热潮的无奈和图谋 弘芯式骗局是在什么样的土壤上滋生的? 一位长期驻扎在长三角产业投资人向36氪表示,地方造芯项目当中,“行骗”证据往往难以坐实。芯片制造环节复杂,一个项目黄了,很难说清楚是因为投资方资金没到位、地方政府干预过多,还是技术、设备有问题。再者,芯片项目爆雷,属于地方政府的“家丑”,大多不愿意继续追究,只能吃哑巴亏。 这直接导致,半导体行业行骗成本比大家以为的要低,半路流产项目也屡屡出现: 2020年5月,拟投资10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大厂成都格芯,正式宣告彻底关停。这个项目,仅仅坚持了2年; 2020年7月,南京德科码,这一当初号称投资30亿美元的芯片项目,沦为欠薪、欠款、欠税的“三欠公司”,如今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 2017年,淮安市淮安区政府一口气拿出了26亿购买德淮半导体60%的股权——这笔钱相当于当地一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如今却只留下一个有上亿元债务的公司。 2015年以来,国内主要烂尾芯片项目。36氪基于公开资料整理 当然,并非每个芯片项目都像弘芯一样是“做局人”蓄意行骗,但依然不乏资金断裂、半路流产的项目。 2020年,芯片制造行业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现象:地方造芯项目一边爆雷,一边又快速进场。据市场研究机构CB Insights统计,仅2020上半年,已有15个省份、超过29个城市落地半导体项目,同比去年增长84%。按照签约金额排名,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山东省排名前四,让向来重视半导体项目投资的上海只能屈居第五名。 这背后,一面是中兴、华为等公司因为高端芯片“卡脖子”,频频呼吁重视芯片制造;另一面,是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对半导体过度追捧,甚至不少房地产、水泥公司等门外汉都做起了半导体生意,投机者有了可乘之机。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去年10月份点明了中国这场“芯”病: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热情高涨,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进入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规律认知不清,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 芯片毕竟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项目,真想做成,条件缺一不可:即需要政府或者其他资方口袋够深、决心够大——与弘芯隔壁区的紫光“长江存储”芯片项目一期投入资金以千亿元计,芯片项目成本往往要5到8年才能确定;也需要定位准确、人才到位。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合伙人宋春雨认为,避免踩坑的第一步,关键是要看创始人是不是行业老兵,以及提出来的目标是否尊重行业客观规律。在他看来,集成电路从材料到装备到制造工艺,需要20-30 年才有可能做出来,需要有关键的带头人,需要和客户一起反复验证,需要和设备长期磨合的工艺。 “半导体没有捷径,没有 short time。”宋春雨对 36 氪说。 但需要明确的是,芯片项目有泡沫,并不代表做芯片的大方向是错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或许值得当下的芯片行业借鉴:在这两个行业的政策补贴时代,刺激了行业快速膨胀的同时,也沦为骗补重灾区。但规范密集出台,泡沫逐渐清除,目前国内企业从材料到设备稳居全球光伏产业龙头地位、新能源汽车出货量也已占据全球第一。 除了骗子,还有很多想在芯片领域干出一番事业的人。 74 岁的蒋尚义在业内人脉通达,且极其爱惜羽毛,早年持有的台积电股票更使他早已不为生计所迫——照常理看,“蒋爸”不应轻易落入弘芯圈套。 一位与蒋尚义接触甚多的人士告诉 36 氪:“蒋爸太需要一个舞台了。” 谈及蒋尚义为何仓促加入弘芯,上述人士谈到三点原因:其一,蒋尚义半生在台积电工作,做技术的人更像“学者”,行业资历够深,但社会阅历不足;其二,2016 年,蒋尚义从台积电前往中芯国际履职时,惹恼了台积电掌门人张忠谋,为了平息其怒火,加之尚处于竞业期,蒋尚义在中芯国际只能以顾问身份工作,实则无权,这种境地让蒋爸“英雄无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半导体遭遇断供后,谁能抢先一步突破技术封锁,意味着名留青史。“他(蒋尚义)很想在这辈子留个名。”该人士表示。截至发稿,36氪未能联系到蒋尚义。 退出弘芯后,蒋尚义重振信心,加入了中芯国际。尽管工资只有台积电时期的1/5,更吸引他的是完成先进制程的事业。 回望过去,中国出现了三次造芯潮:第一次在改革开放时期,国内33个单位、投入13亿元引进了各类集成电路产线,却因为缺少经验,最后真正投入使用的产线寥寥无几;第二次是在世纪之交的“909工程”之后,第三次是在2014年成立国家大基金至今。 三次造芯浪潮不是没有成果。第一次造芯潮之后,198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首次达到了1亿块——这代表着国家开始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第二次造芯潮,出现了中芯国际、龙芯这样的代表性公司;第三次,2020年,集成电路产量数字飙升到了2613亿。 中芯国际创始人之一谢志峰曾提到,美日韩半导体发展已经到顶,市场在中国、人才在回流,国内半导体已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阶段。 “如果这个阶段不把握机会,到下个周期又会落后了”。 (应受访者要求,陶永、林雄为化名。36氪作者李勤、实习生耿吴菁对此文亦有贡献。)
近日,上海证监局网站显示,国产EDA公司概伦电子与招商证券签署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此前,广立微与中金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申请在A股首发上市。 EDA软件是芯片产业链最上游、也是壁垒最高的环节,相当于整个产业的基石。目前,全球EDA市场主要被Synopsys、Cadence和Mentor三家海外公司垄断,国产EDA软件发展面临挑战重重。在集成电路产业链国产化趋势下,国产EDA软件公司将迎来发展春天。 ● 接受上市辅导 根据上海证监局披露的辅导备案情况报告,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概伦电子”)成立于2010年3月,注册资本3.9亿元,法定代表人刘志宏。公司致力于提升先进工艺节点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竞争力,为半导体工艺开发和集成电路设计提供国际领先的建模、仿真和验证的EDA解决方案。 概伦电子主要产品线分为三类,包括集成电路制造EDA领域的建模及分析验证平台、集成电路设计EDA领域的快速电路仿真及良率和可靠性设计验证平台、高端半导体器件电学特性测试系统。 概伦电子表示,公司在上述领域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客户覆盖大多数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及知名研究机构。器件建模和电路仿真是贯穿整个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EDA流程的关键核心技术。公司以业界领先的核心EDA技术为基础,立足于打造创新的工艺开发/电路设计协同优化EDA解决方案以及业界领先的存储器EDA解决方案,推动集成电路工艺开发和芯片/IP设计之间的深度和高效联动,加快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快速迭代,提高芯片产品的性能和良率,提升客户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浙江证监局披露的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立微”)辅导备案情况,广立微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是一家专为半导体业界提供芯片成品率提升和电性测试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向客户提供基于测试芯片的软、硬件系统产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广立微表示,利用高效测试芯片自动设计、高速电学测试和智能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平台与技术方法,为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企业实现芯片性能、成品率、稳定性的提升,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 广立微介绍,公司围绕半导体性能分析与良率提升,主要提供基于测试芯片和数据分析的制造类EDA软件、电路IP、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以及与半导体成品率提升相关技术服务。其先进的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180nm-4nm工艺技术节点。 EDA软件与IP方面,广立微的主要产品包括SmtCell、TCMagic、ATCompiler、DataExp与可寻址IP。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方面,广立微推出了快速WAT测试设备,为客户提供持续准确和高速的解决方案。技术服务方面,广立微根据客户的工艺节点与工艺类型,采用公司的EDA软件、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硬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成品率提升服务。 多有海外厂家从业经历 概伦电子实际控制人刘志宏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7.94%股份,通过与共青城峰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行使共青城峰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公司6.20%股份的表决权,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此外,澜起科技持股0.25%;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持股5.41%。 据介绍,刘志宏为美国国籍,香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博士,曾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从事集成电路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2010年在全球三大EDA软件公司之一的Cadence公司工作并担任其全球副总裁。 而广立微实际控制人为郑勇军。郑勇军直接及间接通过广立微投资、广立共创和广立共进控制公司55.0807%的股份,并担任广立微董事长兼总经理。资料显示,郑勇军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在广立微之前,曾担任知名半导体设计公司赛灵思Xilinx资深主任工程师。 此外,广立微其他持股5%以上的股东还包括北京亦合高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北京亦合”)等。北京亦合持有广立微10.45%股份,知名半导体领域投资人潘建岳是亦合资本的创始人之一,潘建岳曾担任全球三大EDA公司之一的Synopsys的中国业务负责人、中国区总裁。 事实上,不少国内EDA团队创始人都有海外大厂从业经历。曾在EDA巨头Synopsys担任中国区副总经理的王礼宾,在EDA行业工作20年后辞职,创立国产EDA公司芯华章,担任董事长兼CEO。芯华章在2020年10月完成Pre-A轮融资,2020年12月完成超过2亿元的A轮融资,2021年1月25日宣布完成数亿元的A+轮融资。高瓴创投、高榕资本、五源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芯华章将运用这些资金加速推进EDA2.0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进程。 概伦电子的融资进程也很快。概伦电子网站显示,2020年4月,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兴橙资本和英特尔资本共同领投,融资将助力概伦电子快速发展,积极加强全球布局。公司董事长刘志宏表示,EDA作为芯片设计流程的支撑,需要理念上的创新和突破。概伦电子将重点针对产业痛点,加快加强先进半导体工艺研发和高端芯片,特别是各类存储器的设计之间的深度协同优化,与现有主流EDA流程实现优势互补,推出创新EDA产品和解决方案。 人才供给不足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DesignAutomation)。EDA极大地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可操作性。赛迪顾问分析师吕芃浩援称,据测算,如果一颗系统SoC的设计费约为4000万美元,在没有EDA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费用会达到77亿美元,EDA软件让设计费用降低了200倍。 吕芃浩强调,EDA软件是半导体行业乃至于整个电子信息行业的底层,在EDA之上支撑约4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带动1.5万亿美元的电子信息市场以及数十万亿美元级别的应用市场。 在全球2019年EDA市场,Synopsys、Cadence和Mentor三巨头占据了66%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三巨头占据了85%市场份额。 吕芃浩称,EDA行业对人才要求极高,其产品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内容涵括众多基础科学,包含物理、化学、材料、数学等学科。从事EDA工具开发需要工程师同时理解数学、芯片设计、半导体器件和工艺,综合技能要求高。2019年全球EDA从业人员约为4.5万人,仅三巨头就有接近2.7万。 相比之下,国内EDA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据吕芃浩介绍,国内从事EDA研发的人员约1500人,除去在国际EDA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工作的人员,本土企业的EDA研发人员仅500人左右。这也是国内不少EDA企业创始团队来自三巨头的重要原因。 在国产化加快的趋势下,国产EDA发展空间大。据吕芃浩统计,2019年国内EDA厂商总营收不到4.2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6%,同比增长14.3%,国产化率约10%。 不过,提升国产化渗透率并非易事。除了人才供给不足,吕芃浩坦言,目前国内EDA公司对先进工艺支撑较弱,数字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模块缺乏,无法支撑全流程设计。一位半导体产业从业人员对此表示,海外EDA工具可以提供整套方案,且技术更新很快。
●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芯科技”)申请科创板上市日前获上交所受理,国泰君安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本次闯关科创板,公司拟募资6.03亿元投建信息安全芯片、SoC芯片等项目。 招股书显示,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我国嵌入式CPU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客户,持续发展我国自主可控高端嵌入式CPU系列,实现国产化替代,为解决我国高端芯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产品应用于三大关键领域 根据招股书,国芯科技成立于2001年6月25日,注册资本18000万元,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已实现较为广泛的应用。 国芯科技的主要产品与服务为IP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为实现芯片的安全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据介绍,国芯科技于2006年实现国产嵌入式CPU累计上百万颗应用,于2008年实现累计上千万颗应用,于2015年实现累计上亿颗应用,为国产嵌入式CPU产业化应用领先企业之一。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已累计为超过80家客户提供超过110次的CPUIP授权。 公司持续专注于国产嵌入式CPU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简称“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3.41%。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获授权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拥有104项软件著作权和35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值得注意的是,集成电路行业的研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面临设计研发未能按预期达到公司的研发目标、研发设计成果未能达到客户的验收标准、流片失败等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的产品开发、交付进度以及客户的验收结果,从而对后续研发项目的开展和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公司自主可控嵌入式CPU产业化应用客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子等大型央企集团的下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公安部、国家核心密码研究单位和清华大学等机构的下属研究院所,以及联想、比亚迪和潍柴动力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 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报告期内,国芯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3088.33万元、19477.52万元、23157.03万元和8548.0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40.40万元、319.66万元、3113.64万元和243.46万元,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 在嵌入式CPU领域,现阶段ARM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且其每年均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以维持其产品竞争力。国芯科技目前的嵌入式CPU产业化应用聚焦于对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的国家重大需求与市场需求领域客户,具有国产化应用优势,但作为ARMCPU核的竞争产品,仍面临市场竞争压力,短期内在ARM的优势领域进一步向其发起挑战存在一定的难度。 据了解,随着开源的RISC-V指令架构生态逐步成熟,越来越多公司加入基于RISC-V的CPU研发,包括中科院计算所、阿里等国家重点研发机构和行业巨头,以及众多的初创企业,后续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的定制芯片量产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采取Fabless的运营模式,公司仅从事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将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工序外包。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为集成电路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公司供应商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公司合作的晶圆代工厂主要包括台积电、供应商A和华虹宏力等,合作的封装测试厂主要包括华天科技、长电科技、震坤科技、通富微电和京隆科技等。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为71.55%、80.21%、70.78%和68.50%,集中度较高。 此外,下游市场需求的波动将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波动。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3088.33万元、19477.52万元、23157.03万元和8548.08万元;分别实现净利润-640.40万元、319.66万元、3113.64万元和243.46万元。如果未来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性等因素影响导致下游需求出现大幅下降,或者公司出现研发失败、未能及时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等情形,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 国芯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投向云-端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基于C*CoreCPU核的SoC芯片设计平台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和基于RISC-V架构的CPU内核设计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0251.27万元,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关系密切,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信息安全芯片及模组产品、CPUIP储备及研发方面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