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汉,搭载华为5G技术,22天预约超过15000台。本以为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行业的“逆袭”,却没想到是华为选择亮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牌,没有人知道华为为什么选择率先跟比亚迪合作推出这款5G汽车,但是我们却知道了华为未来的计划究竟是什么。 比亚迪:未来将成为华为的芯片代工厂 比亚迪第九事业部进入我们视线,是因为小米9选择了富士康之外的第二家代工厂就是比亚迪,让我们感到陌生的时候,比亚迪的这个第九事业部已经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锁、移动WiFi、机顶盒、电子烟、及汽车电子等领域,是一家具备研发和代工能力的工厂。 很早之前比亚迪就成为了华为的代工合作客户,甚至包括三星、HTC、诺基亚都是比亚迪代工早期的合作伙伴,并且手机代工的比例每年都在不断的攀升,在代工能力方面比亚迪甚至不输给富士康。 华为选择和比亚迪继续深度合作,就是为了未来台积电等芯片代工厂商无法合作之后,华为能够与一家真正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共同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在国产芯片上的代工计划。 比亚迪希望未来能够借助华为的技术,击败海外巨头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完全摒弃了过去的“逆向开发”,完全走纯自主路线,也正是因为其多年来电池领域的深耕才换来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衔优势,但是当自动驾驶出现之后新能源汽车缺少了“大脑”,这个时候比亚迪就需要另外一家研究大脑的企业与其合作,而这家企业就是华为。 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们的眼光都在看特斯拉,手机行业所有人都看着苹果。 而未来比亚迪和华为的联合,比亚迪最想要打败的对手就是特斯拉。 而华为,似乎已经站在了苹果销量之上。 互相搀扶,共同对抗全世界 用搀扶这个词,你以为是两家企业都“落后”了? 实际上这代表着两家企业面临的困境,比亚迪希望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世界级的厂商,那么华为的通讯技术、驾驶系统、智能整车方案无疑是在助力比亚迪更快地完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华为,当海外芯片巨头禁止他们使用架和芯片代工技术之后,短期内可以说算是被打断了双腿,但是这两家企业都没有放弃通往梦想的道路,他们都有各自稀缺的东西,他们能够走到一起并肩作战,未来可期。 未来,科技和汽车将会融为一体 科技行业和汽车行业,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存在。 但是因为有了更多智能产品以及更多先进的技术,包括海外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纷纷开始向这个行业注资,那么准备打造属于自己的汽车产品,要么开始深度研发车机系统为未来做铺垫。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华为和比亚迪的联姻,并非单纯的报团取暖,更加是因为符合未来的趋势,并且顺带解决现有的困境。
今日,中兴通讯A股、H股双双暴跌。其中,A股低开1.5%左右,盘中一度暴跌6%。H股小幅低开,盘中一度暴跌超过7%。 (行情来源:富途) 消息面上,6月22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于6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减持公司2036.68万股A股,交易均价39.44元/股。粗略估算,中兴新此次减持套现金额超8亿元。 对于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中兴新表示,经营所需,并拟优化资产配置。另外,中兴新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对于本次减持,股民们纷纷吐槽: 6月17日,中兴通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nm芯片规模量产,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6月18日,中兴H股暴涨超过22%,A股也大涨超6%。6月19日,中兴A股上涨超1%,H股下跌2.54%。 6月19日,中兴总裁徐子阳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芯片领域,公司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和开发,在性能提升方面做加速,芯片的生产和制造方面依然是依托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分工生产。 他还表示,中兴通讯的7nm芯片已规模量产并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预计在明年发布的基于5纳米的芯片将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而后,6月20日,中兴通讯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多个自媒体针对中兴通讯7nm芯片规模量产,5nm芯片开始导入的信息存在误读,部分报导与事实不符,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困扰和影响。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今日,中兴通讯AH股双双暴跌。其中,A股低开1.5%左右,盘中一度暴跌6%。H股小幅低开,盘中一度暴跌超过7%。 (行情来源:富途) 消息面上,6月22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于6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减持公司2036.68万股A股,交易均价39.44元/股。粗略估算,中兴新此次减持套现金额超8亿元。 对于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中兴新表示,经营所需,并拟优化资产配置。另外,中兴新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对于本次减持,股民们纷纷吐槽: 6月17日,中兴通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nm芯片规模量产,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6月18日,中兴H股暴涨超过22%,A股也大涨超6%。6月19日,中兴A股上涨超1%,H股下跌2.54%。 6月19日,中兴总裁徐子阳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在芯片领域,公司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和开发,在性能提升方面做加速,芯片的生产和制造方面依然是依托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分工生产。 他还表示,中兴通讯的7nm芯片已规模量产并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预计在明年发布的基于5纳米的芯片将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而后,6月20日,中兴通讯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多个自媒体针对中兴通讯7nm芯片规模量产,5nm芯片开始导入的信息存在误读,部分报导与事实不符,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困扰和影响。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出品 | 搜狐科技 编辑 | 梁昌均 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1时,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20)正式开幕,受疫情影响,苹果首次以录播形式举办。大会上,苹果宣布了包括iOS 14、iPadOS、macOS Big Sur等平台系统的改进和更新,传闻多年的全新ARM架构Mac的具体开发计划也毫无悬念落地。 iOS 14率先登场:没更名 带来更多功能 苹果宣布推出的iOS 14 并没像传闻那样更名为iPhoneOS。但不少用户评价,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越来越“安卓化”,带来了更多的可定制性以及更丰富的功能性。 首先是新增了App资源库(App Library)功能,它可以自动整理APP,将多个页面的APP整理到一个页面中,解决了手机App太多,需要不断翻页或搜索的问题。 同时该功能还可以针对最近应用和常用应用等进行自动分类,用户可在顶部搜索栏搜索应用,更加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应用。所有的App都会通过字母顺序排列,从A到Z,而常用的App将出现在最顶端,且该功能还能猜测用户当下想要使用的应用,来提供使用建议。 其次,iOS 14的主屏幕支持小组件功,组件可以调整大小,有各种不同的尺寸,同时可以将组件移动到主屏幕,App则会为其让路,且多个组件支持智能叠放。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已应用在iPadOS系统中的画中画功能,也加入到iOS 14中,当用户播放一个视频后回到主屏幕,视频可自动在主屏幕以画中画形式显示,窗口大小可以调整,并总是显示在屏幕最前面,用户也可以将其隐藏在屏幕侧边。 此外,Siri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它的启动界面会在屏幕底部上以图标形式显示,不会像过去那样完全遮挡整个屏幕。同时,Siri也变得越来越聪明,其目前掌握的信息已经是3年前的20倍。对于更加复杂的问题,Siri可以从互联网中找到更多答案,用户现在也可以使用Siri可发送音频信息,苹果还利用Siri的神经网络引擎为输入法带来听写转化功能。 系统自带的地图功能再次更新,今年覆盖区域扩展到英国、加拿大等,地图的出行功能在驾车、公交、乘车的选择基础上也支持骑行,首批城市包含北京等几大城市。此外,苹果地图也将支持车辆限行信息,并加入了点评和指南功能,包括第三方机构对餐厅与其他景点的评分。 对于越来越受欢迎的CarPlay系统,苹果这次除增加了新的壁纸以及泊车导航、电动汽车充电以及外卖APP集成之外,此前曝光多次的CarKey电子车钥匙功能也终于登场CarKey了。CarKey可以通过iPhone或Apple Watch代替物理车钥匙,为部分带有NFC芯片的车开锁,或者通过苹果iMessage信息共享汽车钥匙,省去了不少需要钥匙启动汽车的麻烦。苹果在发布会上展示了跟宝马汽车的合作成果,宝马也会成为首批支持CarKey功能的汽车品牌,苹果还称未来80%的新车都会支持CarKey。 值得注意的是,iOS 14也退出了类型微信的“小程序”,官方称为App Clips,可以通过二维码或NFC启动,也可以在App Store去下载完整版的App。另外还有一些小功能的改善,如Memoji功能新增了三个新表情,信息功能支持置顶联系人,群消息的体验也进行了一些优化。 iPadOS14:新增来电显示 手写效率提高 第二个登场的是iPadOS 14,外观方面,小组件重新设计,增设了边栏功能方便管理,同时工具栏也进行了简化,重新设计和优化了全局搜索,并且来电通知也进一步简化到屏幕顶部的通知栏弹出方式,并且支持FaceTime和Skype等多种通话应用。 Apple Pencil触控笔是iPadOS 14系统最重要的配件,其可识别用户的手写内容,如在网页地址栏里直接手写文字,系统识别手写内容,并将之自动转化为文字,可同时支持英文、中文、数字自动识别,提高了手写笔输入方式的效率。使用Apple Pencil画图时,iPadOS 14也能识别图形并进行修正。 此外,对于AirPods无线耳机用户来说,iPadOS 14系统也带来了更多方便的功能。如当用户在iPhone上用AirPods播放完某个节目,然后拿起iPad继续观看视频的话,AirPods耳机会自动与iPad平板进行切换连接,该功能未来也将扩展到Mac电脑上。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旗舰产品,AirPods Pro 也获得了空间音频的支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绕声音效支持,用户可以体验到立体声音效的无缝切换,而且系统还会根据用户头部的方向以及位置自动调整音源效果。 watcOS 7:可以监测睡眠和洗手 作为全球最强大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这次新一代的watchOS 7也带来了多项非常实用的改进。首先介绍的还是外在的东西,比如自定义表盘。比如你要去冲浪,可以放天气、湿度等内容,或者将孩子的照片放到表盘中。这就是watchOS 7推出的Face Sharing功能。 备受期待的睡眠监测功能终于被加入到watchOS 7当中。用户可以设定自己希望的入睡时间,到入睡时间后就会进入“助眠”模式,锁屏界面会更改成舒缓的图案,勿扰模式自动开启,也可播放助眠音乐。睡眠期间,Apple Watch会通过追踪用户的呼吸来检测睡眠模式。在起床后,会有简单的问候语及睡眠数据等,还会显示当天的日期、天气等信息,以及剩余电量。 结合当下的疫情,苹果还在watcOS 7应景推出了洗手监测功能。该功能可利用机器学习检测洗手动作,并通过麦克风检测水流声,两者结合可以准确判断用户当下是否在洗手。同时在洗手的时候,Apple Watch还会自动开启倒计时,确保用户的洗手时间足够长,保证洗手效果。 tvOS加强智能结合 macOS 更加IOS化 相对陌生的tvOS系统,苹果介绍地比较简单,但也新增了诸多值得期待的新功能。新一代tvOS允许用户通过新的控制中心直接控制HomeKit配件,还为Apple TV 加入了多用户支持,并优化了与AirPods耳机的音频共享体验,支持iOS设备上的照片应用以及高达4K分辨率的视频串流,可以让用户可以直接在电视上查看手机中的高清视频。同时苹果也表示,Apple TV+服务将于今年夏天晚些时候登陆索尼和Vizio智能电视平台。 新版本的macOS系统也如约而至,与iOS、iPadOS逐渐“mac化”的趋势相反,macOS则在逐渐“iOS化”。在UI设计上,macOS Big Sur做了近两年最大调整,对话框变为纯白和纯黑,图标风格变得更统一,以简洁线条为主;窗口的边栏和工具栏也被重新设计,苹果表示可明显提升用户的操作效率。另外iOS系统中的控制中心也被加入到macOS Big Sur当中,UI风格和使用方式也和iOS完全相同,用户可轻松进行自定义,也可将当中的功能直接拖拽到菜单栏中。小组件也来到了macOS上,模式跟iOS类似。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新的macOS Big Sur系统对Safari浏览器的改进幅度明显。苹果介绍,在升级之后,Safari的Javascript性能更上一层楼,页面加载速度比Chrome快50%。 在隐私保护方面,Safari也给用户更高透明度,扩展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增强。苹果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扩展API,可让他们将自己的扩展轻松移植到Safari。同时Safari还加入了更多的个性化选项和功能,包括设置背景图片、鼠标悬停可显示预览、加入了内置翻译功能等。 宣布使用自研芯片 挑战英特尔 苹果想要在Mac上全面采用自家定制ARM架构芯片的传闻由来已久,在这次WWDC上苹果终于公布了ARM版定制芯片Mac的更多详细计划。 这段介绍从一个神秘的“苹果实验室”开始,一个带着欧洲口音的人介绍了一堆自研芯片的优势,如高性能、低功耗,另外还有很多定制技术辅助,优化等,这就是苹果对Mac转用自研芯片的规划。在演示的电脑中,其搭载的是A12Z芯片,也就是跟新iPad Pro一样的芯片,显然苹果已在系统上做好准备。 苹果表示,旗下的Mac平台产品未来将会使用自研的ARM架构芯片,并且会在今年年底发布首款采用苹果芯片的Mac硬件。不过由于搭载英特尔芯片的Mac芯片同样在开发中,因此目前苹果还没有打算全面进行芯片转型,根据苹果预计这一过渡时期持续时间大概是两年左右。 根据苹果的介绍,在使用自家ARM架构芯片后,笔记本电脑不仅性能会有大幅提升,而且功耗也要比英特尔处理器时期大幅降低,而且这也有助于苹果旗下各个产品线架构建构进一步实现通用化。 在软件方面,苹果展示了微软为其适配的Office和Adobe制造的图像软件Photoshop,以及自己的Final Cut Pro X和Logic Pro X,以此说明其可以在新的mac平台上继续运行。另外由于采用了相同的芯片架构,未来ARM处理器的Mac将可以直接运行iOS和iPadOS应用,真正实现APP的跨平台兼容。 不过,苹果自始至终也没提到这颗自研芯片的正式名称,但是挑战英特尔显然已是定局,改变游戏规则的人来了。
22日晚间,科技龙头股中兴通讯(000063)大股东一则减持的大消息,把市场吓了一跳! 中兴通讯:减持公司2036.7万股A股 6月22日晚间,中兴通讯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新”)于6月22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计减持公司2036.68万股A股,交易均价39.44元/股。经计算,中兴新此次减持套现金额超8亿元。 对于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中兴新表示,经营所需,并拟优化资产配置。另外,中兴新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中兴通讯发生30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8.03亿元 中兴通讯6月22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30笔成交,合计成交量2036.68万股,成交金额8.03亿元。成交价格均为39.44元,相对收盘价折价6.52%。从参与大宗交易营业部来看,机构专用席位共出现在29笔成交的买方或卖方营业部中,合计成交金额为7.44亿元,净买入7.44亿元。 进一步统计,近3个月内该股累计发生77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27.21亿元。 统计显示,中兴通讯22日收盘价为42.19元,下跌1.59%,日换手率为4.43%,成交额为64.60亿元,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18亿元,近5日该股累计上涨12.24%,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18.92亿元。 股民:套路有点深 设计“芯片”被误认为制造“芯片”,5因“5nm芯片正在导入”大涨超20%的中兴通讯股价近日遭“爆炒”,结果在周末发布澄清公告,称自己不具备芯片生产能力。 中兴通讯称,我们注意到近期多个自媒体针对中兴通讯7nm芯片规模量产,5nm芯片开始导入的信息存在误读,部分报导与事实不符,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了困扰和影响。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中兴通讯表示,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在芯片的生产和制造方面,依托全球的合作伙伴进行分工生产。 6月17日,中兴通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nm芯片规模量产,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6月18日,中兴通讯AH双双异动,H股一路走高暴涨21.98%,A股也大涨6.62%;6月19日,中兴通讯A股继续上涨逾1%,H股有所回落。2个交易日,中兴通讯AH股市值从1690.5亿元暴增至1840.66亿元,增加150亿元。 受澄清公告影响,周一港股早盘时段,港股中兴通讯开盘跌超9%,截至收盘,港股中兴通讯跌幅收窄至6.47%,A股中兴通讯跌1.59%。 科技股是否受影响? 22日,A股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股走强,分析师认为,科技类概念领涨主要有四点原因。 其一,中芯国际19天火速过会,反映了当前监管层对于具备核心技术的“硬科技”类企业的支持态度,提振市场情绪。 其二,资本市场改革预期明确,从微观角度看资本能够有效反哺实体经济,优质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得以保障;从情绪面来看对市场风险偏好和投资者信心的提升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吸引增量资金注入。 其三,国产替代迎来黄金窗口期,叠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股成长属性明显,景气上行。 其四,货币政策环境相对宽松,叠加外资流入趋势明确,为科技股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
6月22日,近期强势5G龙头中兴通讯股价遭遇下跌,截至发稿时间跌幅最多的是港股中兴通讯,股价跌5.18%,报25.50港元,A股股价跌0.96%,报42.47元。 之所以中兴通讯港股股价跌幅超过A股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近期港股涨幅远远超过A股中兴通讯。从6月15日到6月19日短短5个交易日,港股中兴通讯涨幅达到28.50%。A股涨幅较少,但是也有12.23%。 消息面上,6月20日,中兴通讯在官微上发布澄清声明:近期多个自媒体针对中兴通讯7nm芯片规模量产,5nm芯片开始导入的信息存在误读,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在此前6月17日中兴通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nm芯片规模量产,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nm芯片正在技术导入。这条消息也是引爆近期中兴通讯股价异动的主要原因。 按照全球晶圆厂技术演进路线来看,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仅和三星实现5nm量产。其中,格罗方德和基本已经放弃了7nm制程工艺的研发,目前还在研发7nm,的7nm制程工艺将于2020年年底实现量产。所以中兴通讯量产5nm芯片消息看起来真不靠谱! 中兴通讯作为5G龙头,优势并不在于制造芯片,而是5G建设领域, 今年以来,“新基建”成为国家在当前主要方向,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中兴通讯作为上游设备供应商,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中兴通讯已在国内规模中标运营商的5G RAN、5G SA核心网以及5G承载等集中采购项目。同时,依托5G端到端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兴通讯截至目前在全球已有46个5G商用合同,覆盖中国、欧洲、亚太、中东等主要5G市场,与全球70多家运营商展开5G合作,包括国内三大运营商、Orange、Telefonica、意大利Wind Tre等。而且中兴通讯最新的2019年度股东会透露新动向是已经开始研发6G技术。 业绩这块,2019年实现营收907.37亿元,同比增加6.11%,扣非净利润实现4.85亿元,同比增长114.27%。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14.84亿元,同比减少3.23%,扣非净利润实现1.60亿元,同比增加20.51%。
22日半导体板块开盘大涨,截止发稿,帝科股份、瑞芯微、捷捷微电涨停,斯达半导、北方华创、全志科技涨超7%,北京君正、长电科技、华微电子等跟涨。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正式开工 消息面上,6月20日,由长江存储实施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土建)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工。据悉,该项目由紫光集团、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湖北省科投集团和湖北省集成电路基金共同投资建设。 据紫光集团兼长江存储公司董事长赵伟国介绍,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3D NAND闪存芯片工厂,一期项目规划产能每月10万片,二期将达到20万片,总体投资240亿美元。 2016年底该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目前32层、64层存储芯片产品现已实现稳定量产,并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128层QLC三维闪存芯片,已在多家控制器厂商SSD等终端存储产品上通过验证。 存储芯片有望加速半导体国产化 财信证券认为,长江存储的产线处于产能爬坡过程中,尚存在较大的产能空间,在其产能扩张过程中将有力拉动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释放业绩,从产业趋势上看,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跃进已经出现了点点星火,长期看好我国半导体国产化进程。 华创证券指出,存储器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核心芯片,最能代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先进制造工艺,也是中国进口金额最大的集成电路产品。近些年内存、固态硬盘、显卡价格屡现上涨,根源在于存储芯片掌握在少数国外厂家手中。国产化将降低国内半导体产品成本,并提升上游设备公司订单。 根据日前IDC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调查数据,中国外部存储市场整体出货量3.4万套,同比下降18.4%,销售额48.1亿元,同比下降7.9%。 IDC表示,疫情期间中国存储市场有所下滑,但是另一方面疫情促使机构加快采用有助于优化IT基础架构资源的技术和IT交付模型,互联网医疗、数字政府、远程办公、数字教育、无人售货等显示出更强劲的需求,增加对IT基础架构的采购,预计将带来存储市场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华创的刻蚀设备、PVD设备、清洗设备此前已获长江存储订单,公司也获得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股份投资,后者持股比例位列公司第三,占总股本比例为9.94%。公司Q1 实现营收9.38 亿元,同比增长32.49%;归母净利0.26 亿元,同比增长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