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28日讯,日前,国务院发文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行业迎来政策利好,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不少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相关产能。 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加工流通体系、持续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 《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殖,引导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鼓励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紧密合作,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 发展目标方面,《意见》提出,未来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禽肉和禽蛋实现基本自给。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别达到75%以上和85%以上。 此前,农业农村部表示,进一步加大对生猪原种场、繁育场、大型生猪养殖场建设的金融支持。进一步完善猪肉储备市场调控机制,抓紧编制印发《“十四五”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我国猪肉产品冷链运输配送能力。 据财联社梳理,自9月以来,多家养殖企业已积极布局相关产能,涵盖饲料、养殖、加工等不同环节。 唐人神:拟与洞口县人民政府签署《年出栏5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之第一期年出栏30万头商品猪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计划总投资5.6亿元。 傲农生物:拟在诏安县投资五个项目,总投资12亿元,包括年产30万吨猪配合饲料加工厂;生猪养殖项目,合计年出栏50万头商品猪;年屠宰100万头商品猪、肉食品深加工生产线。同时,拟以9600万元收购湖北鑫成生物饲料60%股权。 温氏股份:拟将2.06亿元募资节余用于忻州温氏畜牧高城种猪场养殖项目建设。 新希望:拟投18.26亿元新建3个生猪养殖项目。同时拟以1.22亿元,收购天津精武种猪等5家公司100%股权。 牧原股份:拟发行可转债,募资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投资于23个生猪养殖项目,4个生猪屠宰项目等。同时,公司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等地设立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 大北农:拟投资年出栏20万头商品仔猪、50万头生猪等项目。 正邦科技:为扩大公司主营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正邦养殖、重庆正邦养殖、红安正邦养殖、江苏正邦牧业等拟以自有资金出资合计7.61亿元新设13家下属公司。
随着政策利好不断,生猪养殖行业回暖明显。数据显示,近3个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14周下跌。尽管生猪价格出现连续缓慢回落,但利润水平仍处于高位。专家认为,二季度猪肉供需还面临着生产基数低、进口不确定性增加、消费量回升三重因素叠加的压力。随着生猪生产恢复,供求关系会逐步改善,后市猪肉价格不会再大幅度上涨。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近3个月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14周下跌,30个监测省份猪肉价格均下降。全国猪肉批发均价已从2月中旬每公斤50元的阶段高点降至每公斤38元;全国猪肉零售均价比最高点下降近四分之一,每公斤降了约13元。 猪价快速上涨后又出现连续缓慢回落,生猪养殖行业情况如何?接下来的猪肉行情怎么走?记者采访了有关市场主体和行业专家。 多重因素推动猪价回落 “养猪10多年了,从没遇到过去年这么赚钱的行情。”四川省简阳市街邻村养猪户黄玉拥有4间猪舍,年出栏百余头生猪。他告诉记者,正常年景下,一头猪赚100元至200元,不少时候还要亏钱。“去年下半年以来,只要能防控好非洲猪瘟,把猪健康养出栏,就有得赚。按照高点时的出场价,每公斤纯利润20元,每头利润大约2600元。近期,生猪出场价格连续下跌,但每头利润也有近1300元。”黄玉说。 记者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由于养殖利润可观,许多养殖户补栏扩产的积极性很高,这是近期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业内通常以猪粮比(即生猪市场价格与饲料粮价格的比值)来衡量养猪盈亏程度。一般情况下,1斤猪肉的成本价相当于6斤饲料粮的价格。猪粮比在6∶1的时候处于盈亏平衡点。目前,猪粮比在13∶1左右,反映出生猪养殖盈利丰厚。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从去年10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已连续7个月恢复增长,累计增长18.7%;全国生猪存栏也连续3个月增长。从各地情况看,有28个省份的能繁母猪保持增长。目前,四川、湖南、河南等传统养猪大省能繁母猪存栏已分别连续4个月、5个月和7个月环比增长。 猪肉价格下降也与屠宰加工恢复和储备肉投放密切相关。随着生猪产销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屠宰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前期压栏的肥猪加快出栏,加之储备肉投放,猪价持续回落。截至目前,全国5520家生猪屠宰企业已全面复工。其中,2638家企业年屠宰量在2万头以上。日前,又有3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这是年内第20次投放,累计投放量达到38万吨。 规模养殖产能持续释放 目前,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户大约16万户,生产了全国52%的猪肉。据农业农村部对16万户规模养猪场户的监测,今年2月份新生仔猪数量首次实现环比增长,3月份和4月份环比增幅扩大。按照新生仔猪育肥6个月即可出栏计算,这预示着从7月份开始,商品肥猪上市量将逐步增加。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猪养殖为主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该公司养猪事业部总裁张从林告诉记者,公司能繁母猪常年存栏10万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母猪存栏减少10%以上。随着国家扶持生猪生产的举措接连出台,加之生猪价格较好,企业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养殖规模,还在广西以外省份布局了一些猪场,目前母猪存栏总数达30万头。 “扩大生猪规模的难题是资金和土地。”张从林说,政策利好不断,大企业积极性很高,行业回暖明显。以前建猪场的土地审批难且周期长,如今材料齐备后,很快可以批下来。 近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解决生猪养殖面临的用地、信贷等问题。文件提出,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生猪产业贷款尽职免责和激励约束机制。此外,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猪生产的冲击,中央财政将临时贷款贴息补助范围由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扩大到500头以上,降低了规模场户的融资成本。 一些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选择扩大生产规模。国内排名靠前的生猪养殖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5月19日晚公告称,将加大生猪养殖投资力度,拟以18.34亿元投资建设6个生猪养殖项目,以4.2亿元收购2家公司发展生猪业务,旗下子公司拟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合资公司。“为保障养猪业务的发展,我们在人员、土地等方面都做好了准备。”新希望养猪研究院院长闫之春说,近期新希望六和的校园招聘人数突破5000人,创历史新高。 供应偏紧短期仍将持续 受生产周期及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降至5404万吨,2019年降至4255万吨。《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产能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按照目前的数据和发展态势来看,这一目标实现有望。 “不过,现在生猪生产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还有一些地方扶持政策落实得不够到位,有的省份能繁母猪月环比增幅波动较大。”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生猪预警专家团队表示,非洲猪瘟疫情是可能逆转生猪生产恢复势头的主要风险。非洲猪瘟预期疫情平稳,养殖者才敢大胆补栏增养,一旦疫情反弹,预期逆转,将对养殖者的信心造成冲击。 为推进非洲猪瘟防控和维护正常产销秩序,农业农村部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日前共同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打击行动,阻断疫情传播。各地也加强了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严禁未备案车辆运输生猪。三部门联合提示,各地要以县域高速公路出入口和省界及重要枢纽为重点,织密生猪调运监管网络。加强对生猪收购贩运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动态管控,对发现问题的坚决查处。 “生猪生产完全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从全年猪肉供需情况看,虽然生猪产能恢复积极向好,但猪肉供应偏紧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认为,二季度猪肉供需还面临着生产基数低、进口不确定性增加、消费量回升三重因素叠加的压力。7月份后市场供应将逐步改善,但由于下半年节日多,消费拉动力也更强,猪肉价格高峰可能出现在9月份前后。总体看,随着生猪生产恢复,供求关系会逐步改善,后市猪肉价格不会再大幅度上涨。
新华社沈阳11月2日电(记者邹明仲)随着一批生猪养殖大项目的落户,辽宁省生猪生产能力五年内有望持续扩大,年出栏量有望达到5000万头以上,这较常年要翻一番。 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介绍,在正常生产年份(2017年),养猪大省辽宁省出栏生猪2500万头以上。近年来,辽宁省引进一批大型生猪项目,产能正逐渐释放,预计到2025年,全省年出栏生猪将超过5000万头,成为地位日益重要的生猪养殖、调出大省。 很多大型养殖企业如牧原集团、温氏集团、新希望集团等,都加快了在辽宁投资建设养猪项目的步伐。今年年初以来,牧原集团在辽宁省已先后开工建设50个生猪养殖项目,预计总投资50亿元,年新增出栏生猪400万头。 今年,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生猪养殖大项目94个,计划总投资191亿元;全省新改扩建生猪养殖场达370个,年底前可新增生猪存栏280万头以上。 据介绍,大型生猪企业入驻辽宁,将提升全省养猪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目前,辽宁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已提高到65%,预计还将继续提高。
站在风口上的“二师兄”火爆程度依旧不减。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居前五名的上市猪企——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平均日赚1.55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这五大猪企净利润合计增超3倍。特别是牧原股份,前三季度营收391.65亿元,净利润却高达209.88亿元,增幅达到1413.28%。据此计算,牧原股份在前三季度平均每天净赚7659.80万元。 这样的利润水平,可能只有通信等少数几个行业才能达到。但是,通信等行业是依靠规模庞大的营业收入实现的,利润率并不是很高,能达到10%以上的净利润率,就已经相当不错。而猪企的净利润率,超过了50%,真正是一本万利。更重要的,这些利润,全部来自于广大居民,来自于广大消费者。这也意味着,猪企新增的这些利润,都是从广大居民碗里分来的,是广大居民口袋中转移过来的。 虽然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当市场出现供不应求时,供应者的利润会快速上升,需求者的支出也会快速增加。但是,面对这样的场景,还是觉得,猪企利润过高,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猪企的利润是与广大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猪企利润越高,居民的消费支出就越多,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越大。只有猪企的经营状况正常了,广大居民在猪肉消费方面的支出才正常。否则,就一直处于不合理消费之中,会影响到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也会带动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 虽然说此轮肉价的上涨,有一定的特殊原因,如非洲猪瘟。但是,更多的还是人为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规划与引导,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特殊情况,及时采取鼓励企业和居民养殖生猪,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出现紧张现象。这也是这些年来,生猪、蔬菜等领域经常出现价格大起大落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尽责一点,对市场的情况把握得准一点,多给养殖户提供一些市场信息和工作指导,也许就不大可能出现如此严重的价格上涨现象。 二是相关政策执行上的“一刀切”,或者机械僵化、不负责任,也是导致肉价上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些地方对生猪养殖持不支持态度,便通过环境整治,把生猪养殖户全部关闭了,甚至农民自己饲养生猪都不允许。我们说,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保护生态,是必须的。但是,生猪养殖也是民生工程,如果环保要求达不到,可以帮助生猪养殖户加大环保投入,改善养殖条件,而不是一个“关”字就解决问题。这种粗暴简单的管理方式,无疑也是猪肉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也正因为如此,在广大居民生活受到猪肉价格过快上涨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又不得不回过头来规划生猪养殖,而且是大规模养殖,各地都在争相养殖,且有的养殖基础建设的规格极高、规模也很大。虽然符合生猪养殖规模化、规范化要求,却也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会带来投资损失,甚至不排除会发生新建生猪养殖基地难以维继的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否又要拆猪舍呢? 我们说,猪企利润过高,不是一件正常的事,如果猪企出现亏损,也不是正常的事。这不仅需要猪企做好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工作,更要有关方面和地方政府及时给猪企提供信息和指导,而不能都要等到发生问题时再“亡羊补牢”,且往往补的不是“牢”,而是开了一个更大的洞,让狼进出更加自如、更加方便。 不仅生猪养殖,其他与广大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同样需要有关方面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特别是市场信息,应当成为有关方面和地方政府最为关注的点,并及时迅速地将各种信息提供给生产者、经营者,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通过信息的收集、归纳、整理、分析,让市场情况能够始终与生产者、经营者保持畅通,让生产者、经营者能够依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与经营。而生产者、经营者的情况,也能通过信息及时反馈到市场,从而实现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经营信息的完全对称,推动商品价格的稳定,推动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不管怎么说,猪企利润堪比通信企业等高利润行业,都不是一件好事,都需要尽快解决。
10月12日晚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今年1月份至9月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亿元至50亿元,同比增长56.27%至62.78%。报告期内,公司养猪产业利润同比大幅上涨,同时,饲料销量与利润同比亦有较大幅度增长。 前9月生猪销量同比增83.11% 新希望认为,售价及销量同增是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生猪供需缺口较大,生猪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同时公司生猪出栏量同比较大幅度提高,2020年1月份至9月份销售生猪433.76万头,同比上涨83.11%。 此外,公司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及饲料市场行情变化,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养殖户等产业链伙伴形成紧密利益共同体,采取有效措施复工复产,通过加强饲料产品研发,推进数字营销转型,持续提升饲料产业的产品力、采购力、制造力、服务力。饲料销量与利润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记者注意到,新希望近年来持续加大生猪养殖业务的发展力度,生猪养殖成为公司主营业务当中的一大亮点和热点。其披露的2020年9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显示,新希望今年前9月累计实现生猪销量433.76万头,已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354.99万头),生猪销售收入达到149.5亿元。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预计今年出栏800万头的目标“确定可以实现”。截至8月底公司种猪存栏超过16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80万头,后备母猪80万头。“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种猪存栏超过25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预计超150万头,后备母猪达到100万头。这些种猪储备可以为明年出栏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猪价周期波动趋势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A股生猪养殖头部企业们近期相继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和生猪销售情况,“猪价走势”再成热议话题。 卓创资讯发表研报认为,9月份国内生猪均价以降为主,养殖端恐慌出栏,市场猪源充裕,国庆、中秋利好提振有限,猪价反弹力度较弱,10月份猪价或延续震荡下滑走势。卓创资讯分析师牛哲向记者表示,生猪养殖盈利缩水,但整体仍较可观;北方产能继续释放,猪价降价空间较大。 事实上,近年来多家行业公司纷纷加大生猪养殖业务的拓展力度,伴随着扩张的产能逐步释放,猪价周期的波动趋势、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企业如何应对猪价波动等问题都受到市场关注。 新希望曾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有关“养猪成本”的提问时表示,公司2020上半年自有猪苗成本13.6元/公斤,未来养猪成本为下降趋势,预计到今年年底自有猪苗成本13.5元/公斤,明年年底挑战11元/公斤至12元/公斤的成本,甚至可能更低,做到全行业最优成本。 财经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专栏作家郭施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季报养猪企业绩继续增长,但市场预期接下来猪肉价格有逐渐下行趋势,所以即使三季报养猪企业绩不错,但却对养猪业上市公司的估值定价可能比较谨慎保守。“对未来的养猪业上市公司,可能需要不断弱化它的周期性,之前强周期的性质很容易影响到养猪企业未来的业绩表现。由此可见,打造出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强周期特征,将会是未来养猪企业的出路。另外,企业要降低头猪成本,提升产量,不断降低强周期对猪企的冲击影响。” “随着生猪供给的增加,目前猪肉价格正在逐步回归。这也符合历史上猪肉价格的周期性表现。生猪价格回落是从价格方面影响养殖企业的盈利,对行业影响具有普遍性,在这种情况下生猪养殖企业稳定盈利需要从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升,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胜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向记者称。
□ 受全国性高温天气逐渐消退、高校及中小学陆续开学、中秋及国庆节假期来临等因素影响,9月原本是猪肉消费需求回升、价格稳步走高的阶段,而今年9月却大相径庭。数据显示,9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累计跌幅逾10%。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大量肥猪、养殖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出栏积极,叠加国内进口猪肉不断增加以及中央储备冻肉接连投放打压猪价,整体猪价出现高位下行,导致养殖企业利润“缩水”。根据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情况以及养殖周期来推算,今年第四季度将是产能持续兑现期,猪价或许进一步下跌。 猪价加速下行 持续“火爆”的生猪市场于今年7月下旬戛然而止,猪价出现高位回落,进入9月更是加速下行。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9月2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33.26元/公斤,月初为37.26元/公斤,区间内累计跌幅达10.74%。终端猪肉价格也震荡走弱,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猪肉平均批发价为45.74元/公斤,较8月31日的48.42元/公斤,下跌5.53%。 以往的9月通常是猪肉消费需求不断回升、价格保持稳定或小幅上涨的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2019年的9月份,猪肉平均批发价累计分别上涨0.15%、1.53%、9.43%。 “今年9月以来生猪价格下降,主要是受到供给面走强的影响。”中信建投期货养殖研究员魏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生猪出栏数量自8月开始出现了明显恢复,9月之后整体供给水平继续提升。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凌云称,近期生猪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到了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首先,由于北方地区生猪行业复产时间较早,上半年规模企业产能恢复整体呈现向好态势,进入9月,随着产能陆续释放,叠加养殖户二次育肥猪出栏增多,市场供应不断增加;其次,南方地区7-8月受到洪灾影响,猪源供应较有限,但北方地区低价猪源不断涌入,冲击当地市场走货,养殖端多被动降价出货;第三,部分规模场月度及第三季度出栏任务较重,业者不乏有降重冲量操作,市场整体供应增幅较大。 中信期货农产品策略组分析称,虽然7月上旬市场上标猪供应紧缺现象继续凸显,养殖端惜售看涨,继续支撑猪价行情,但随着猪价持续上涨,终端消费者接受能力有限从而转向其他肉制品,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导致猪源供应增加,猪价在下旬开始高位回调。进入8月后,由于高温天气因素,终端猪肉需求延续低迷,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大量肥猪对市场形成冲击,且养殖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出栏积极,叠加国内进口猪肉不断增加以及中央储备冻肉接连投放打压猪价意图明显,整体猪价高位下行。 养殖利润缩水 今年前七个月,猪价、肉价高位运行不仅频频掀起生猪概念热潮,也让生猪养殖企业分享到来自周期的“蛋糕”。近期随着猪价跌幅不断扩大,养殖利润也在不断“缩水”。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国内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值为2178.50元/头,月度环比下降11.63%;当月最低点为24日的1945.6元/头,最高点为2日的2421.75元/头。生猪自繁自养盈利水平除了受生猪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外,猪价格、饲料涨跌及防疫成本也是生猪育肥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前期仔猪价格较高,使得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利润相比自繁自养的养殖户要低不少。快速上涨的玉米价格使得养殖成本显著增加。这两方面因素导致近期养殖利润下滑。”魏鑫表示。 饲料配料方面,截至9月29日收盘,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收报2462元/吨,而9月21日盘中一度创下逾八年半来新高2499元/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5.57%;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收报3072元/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7.07%。 兴业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表示,8月底以来,我国东北地区遭遇数次台风袭击,引发市场对玉米减产的担忧,玉米期货价格不断上涨并创下新高,现货亦止跌回升。豆粕方面,三季度起南美地区持续干旱,且“拉尼娜”天气恐将导致南美地区大豆减产,一度推升豆粕价格创下两年来新高。中长期来看,饲用需求恢复,预计玉米、豆粕价格仍将处于上涨趋势。 整体上看,虽然生猪养殖利润“缩水”,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魏鑫表示,养殖户利润主要与生猪价格有关,尽管生猪价格缓慢下行,但仍位于高位,整体养殖利润依然丰厚。 四季度是产能持续兑现期 猪价会否持续走低? 王凌云认为,短期来看,国庆假期期间,由于部分养殖单位放假,猪源供应收缩,生猪价格或有一定支撑。随着假期结束,动物检疫及养殖企业陆续上班,生猪供应或不断恢复。加之天气不断转凉,市场调运难度降低,低价猪源不断冲击高价市场走货,预计生猪价格或再次呈现下行态势。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生猪存栏环比增加4.80%,同比增加13.1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4.00%,同比增加20.30%。涌益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2.49%,同比增加3.86%。 “从生猪的养殖周期来推算,正常年份能繁母猪存栏增长对应着10个月后生猪出栏增加。按照能繁母猪的绝对量变化来看,预计生猪出栏在8月开始稳步增长。考虑今年生猪出栏均重增加,育肥时间加长,养殖周期对应调整按11个月计算,预计9月生猪出栏开始增加,第四季度处于产能持续兑现期。”中信期货农产品策略组分析称,展望第四季度,虽然生猪需求将提升,但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前期紧张的供需关系逐渐缓和,猪价重心有望持续下移,预计出栏均价在30-40元/公斤波动。 魏鑫持相似观点。他预计年前生猪价格依旧会维持震荡偏弱态势,生猪出栏数量应该在年底出现明显上涨,在旺季支撑之下价格承压但有一定支撑,预计价格重心在25元/公斤左右。
受全国性高温天气逐渐消退、高校及中小学陆续开学、中秋及国庆节假期来临等因素影响,9月原本是猪肉消费需求回升、价格稳步走高的阶段,而今年9月却大相径庭。数据显示,9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累计跌幅逾10%。 业内人士表示,前期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大量肥猪、养殖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出栏积极,叠加国内进口猪肉不断增加以及中央储备冻肉接连投放打压猪价,整体猪价出现高位下行,导致养殖企业利润“缩水”。根据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情况以及养殖周期来推算,今年第四季度将是产能持续兑现期,猪价或许进一步下跌。 猪价加速下行 持续“火爆”的生猪市场于今年7月下旬戛然而止,猪价出现高位回落,进入9月更是加速下行。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截至9月2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33.26元/公斤,月初为37.26元/公斤,区间内累计跌幅达10.74%。终端猪肉价格也震荡走弱,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猪肉平均批发价为45.74元/公斤,较8月31日的48.42元/公斤,下跌5.53%。 以往的9月通常是猪肉消费需求不断回升、价格保持稳定或小幅上涨的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2019年的9月份,猪肉平均批发价累计分别上涨0.15%、1.53%、9.43%。 “今年9月以来生猪价格下降,主要是受到供给面走强的影响。”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期货养殖研究员魏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生猪出栏数量自8月开始出现了明显恢复,9月之后整体供给水平继续提升。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凌云称,近期生猪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到了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首先,由于北方地区生猪行业复产时间较早,上半年规模企业产能恢复整体呈现向好态势,进入9月,随着产能陆续释放,叠加养殖户二次育肥猪出栏增多,市场供应不断增加;其次,南方地区7-8月受到洪灾影响,猪源供应较有限,但北方地区低价猪源不断涌入,冲击当地市场走货,养殖端多被动降价出货;第三,部分规模场月度及第三季度出栏任务较重,业者不乏有降重冲量操作,市场整体供应增幅较大。 中信期货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策略组分析称,虽然7月上旬市场上标猪供应紧缺现象继续凸显,养殖端惜售看涨,继续支撑猪价行情,但随着猪价持续上涨,终端消费者接受能力有限从而转向其他肉制品,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导致猪源供应增加,猪价在下旬开始高位回调。进入8月后,由于高温天气因素,终端猪肉需求延续低迷,养殖端恐慌性出栏大量肥猪对市场形成冲击,且养殖企业为完成销售任务出栏积极,叠加国内进口猪肉不断增加以及中央储备冻肉接连投放打压猪价意图明显,整体猪价高位下行。 养殖利润缩水 今年前七个月,猪价、肉价高位运行不仅频频掀起生猪概念热潮,也让生猪养殖企业分享到来自周期的“蛋糕”。近期随着猪价跌幅不断扩大,养殖利润也在不断“缩水”。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国内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值为2178.50元/头,月度环比下降11.63%;当月最低点为24日的1945.6元/头,最高点为2日的2421.75元/头。生猪自繁自养盈利水平除了受生猪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外,猪价格、饲料涨跌及防疫成本也是生猪育肥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前期仔猪价格较高,使得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利润相比自繁自养的养殖户要低不少。快速上涨的玉米价格使得养殖成本显著增加。这两方面因素导致近期养殖利润下滑。”魏鑫表示。 饲料配料方面,截至9月29日收盘,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收报2462元/吨,而9月21日盘中一度创下逾八年半来新高2499元/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5.57%;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收报3072元/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7.07%。 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表示,8月底以来,我国东北地区遭遇数次台风袭击,引发市场对玉米减产的担忧,玉米期货价格不断上涨并创下新高,现货亦止跌回升。豆粕方面,三季度起南美地区持续干旱,且“拉尼娜”天气恐将导致南美地区大豆减产,一度推升豆粕价格创下两年来新高。中长期来看,饲用需求恢复,预计玉米、豆粕价格仍将处于上涨趋势。 整体上看,虽然生猪养殖利润“缩水”,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魏鑫表示,养殖户利润主要与生猪价格有关,尽管生猪价格缓慢下行,但仍位于高位,整体养殖利润依然丰厚。 四季度是产能持续兑现期 猪价会否持续走低? 王凌云认为,短期来看,国庆假期期间,由于部分养殖单位放假,猪源供应收缩,生猪价格或有一定支撑。随着假期结束,动物检疫及养殖企业陆续上班,生猪供应或不断恢复。加之天气不断转凉,市场调运难度降低,低价猪源不断冲击高价市场走货,预计生猪价格或再次呈现下行态势。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生猪存栏环比增加4.80%,同比增加13.1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4.00%,同比增加20.30%。涌益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2.49%,同比增加3.86%。 “从生猪的养殖周期来推算,正常年份能繁母猪存栏增长对应着10个月后生猪出栏增加。按照能繁母猪的绝对量变化来看,预计生猪出栏在8月开始稳步增长。考虑今年生猪出栏均重增加,育肥时间加长,养殖周期对应调整按11个月计算,预计9月生猪出栏开始增加,第四季度处于产能持续兑现期。”中信期货农产品策略组分析称,展望第四季度,虽然生猪需求将提升,但随着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前期紧张的供需关系逐渐缓和,猪价重心有望持续下移,预计出栏均价在30-40元/公斤波动。 魏鑫持相似观点。他预计年前生猪价格依旧会维持震荡偏弱态势,生猪出栏数量应该在年底出现明显上涨,在旺季支撑之下价格承压但有一定支撑,预计价格重心在25元/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