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间,A股2020年度首份上市银行年报出炉。平安银行披露,该行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35.42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1073.27亿元,同比增长12.0%。受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该行根据经济走势及国内外环境预判,主动加大了贷款和垫款、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力度,加强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力度,提升拨备覆盖率,实现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2.6%。 ● 风险指标全面改善 年报显示,平安银行2020年负债成本持续优化,非息收入稳定增长,资产负债规模稳健增长,风险指标全面改善。 平安银行披露,2020年,该行净息差2.53%,同比下降9基点;负债平均成本率2.32%,同比2019年下降32基点;其中,通过重塑资产负债结构,加大存款管控力度,活期存款有效提升,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2.23%,同比下降23基点。 得益于个人代理基金及信托计划、贸易融资、对公代理业务、债券承销和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等非利息净收入增长,平安银行2020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538.92亿元,同比增长12.3%。 在资产负债方面,截至2020年年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约4.47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3.4%;负债总额4.1万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3.2%。 在风险控制方面,截至2020年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18%,较上年年末下降0.4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逾期6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01.40%、219.78%和268.74%,较上年年末分别上升18.28、29.44和45.85个百分点。 对于2020年全年业绩表现,平安银行介绍,2020年是该行深化转型的开局之年,经过三年转型攻坚之战,迈入新阶段的平安银行基础更实,底气更足,打法更新,机制更稳。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年报致辞中表示:“回顾平安银行过去四年的挑战与成就,纷繁复杂表象下的商业逻辑以及经营思想已经逐步清晰,不忘初心、回归本质、顺势而为,才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折腾,厘清发展重点不盲乱,准确把握趋势立潮头’。” 坚持“科技引领” 平安银行表示,近年来,该行将“科技引领”作为战略转型的驱动力,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数字化经营、线上化运营能力,推动该行向“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转型。 在零售业务方面,平安银行信用卡新核心系统成功切换投产,是业界首个将关键核心业务系统由大型机集中式架构迁移到PC服务器分布式架构的成功案例;该系统支持十亿级交易用户及日交易量,多项技术指标位居业界第一。 对公业务方面,平安银行智慧应用中台日前投产上线,实现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营销管理、队伍管理、案例库的全面数字化,新场景开发上线时间平均缩短约40%、节省人力成本约25%。资金同业业务方面,“行e通”系统在平台交互、功能服务、系统架构等方面完成重构升级,持续为同业机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风险管理方面,智慧风控平台持续迭代升级,完成新系统的全面切换,并开发上线移动端智慧风控APP。 报告显示,平安银行正在构建领先的基础设施平台,不断完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该行运维自动化水平达93.6%,测试自动化覆盖率达68.2%。2020年年末,该行自主研发的分布式金融PaaS平台已在500多个项目中推广使用。同时,该行加强开发运维一体化工具平台“星链平台”(Starlink)的部署推广,目前已有超过97%的应用通过Starlink平台发布,研发和交付效率持续提升。在提升开放银行能力方面,平安银行2020年累计发布超2500个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服务。此外,该行还加快“星云物联网平台”的推广,该行于2020年年底与具有独立通讯频道的商业卫星龙头企业合作发射了国内金融业首颗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
商务部今日召开2020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尽管已经有较好的基础和不少有利条件,但外资工作面临的总体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商务部重点将从五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持续扩大,落实好新版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二是在政策支持方面持续加强,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已有政策措施,同时根据外资企业的共性诉求,搞好政策调研和储备,适时推出稳外资新举措。三是在平台建设方面持续提升,完善自贸试验区布局,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四是在投资促进和保护方面持续加力。五是在投资环境优化方面持续推进,深入推进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落实。推动RCEP、中欧投资协定落地生效。
● 1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2020年深市服务国资国企改革情况综述。深市国企共实施23单重组,涉及金额2437亿元,数量及金额占深市整体比例分别为29.5%和70%,为近五年新高,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营发展提挡加速。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深市共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523家,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22%,占A股国有控股公司的44%;总市值9.4万亿元,占深市总市值的27%,涵盖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国防科工、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 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出台,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使命与责任。深交所以三年行动方案为纲领,聚焦深市市场特色,从构建长效机制、拓展培育深度、健全基础制度、推动质量变革、深化对接服务五个方面研究制定16项具体工作安排,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针对性。 截至2020年底,深交所已与70余家央企集团建立多元化对接机制,与23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年走访央企及下属企业110家次、举办培育工程31次。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新增广西、广州等服务基地,通过“本部+中心+基地”方式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和在地化工作窗口,持续完善并延伸服务链条,助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 深交所积极助力优质国企通过改制上市、再融资等筹集中长期发展资金,持续推动国企灵活运用各类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推进产权、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 IPO方面,2020年8家国有控股公司在深交所首发上市,募集资金36.2亿元。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顺利实施,有力推动了符合条件的优质混改企业上市发展。 再融资方面,得益于新政落地,2020年市场再融资需求集中释放,深市国企共实施36单再融资,融资金额879.9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111.8%和294.8%。 固定收益产品方面,2020年国有企业发行人在深市合计发行固收产品499只,融资金额约580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7%、36%。同时,深交所通过举办基础设施公募REITs座谈会等支持推动国资国企抓住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政策机遇,进一步盘活企业资产、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上述深交所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大力支持以产业整合为重点的市场化并购重组,持续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战略性并购、产业整合等,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为国企改革注入新动力。 上市公司收购方面,2020年国资共取得35家深市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主要涵盖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 重大资产重组方面,2020年深市国企共实施23单重组,涉及金额2437亿元,数量及金额占深市整体比例分别为29.5%和70%,为近五年新高,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经营发展提挡加速。 分拆上市方面,2020年深市共有8家国有企业披露分拆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方案或提示性公告,占深市总数的19.5%,分拆标的主要为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 完善治理强化激励 “深交所稳妥推动国有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用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工具,加快转换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提高国有企业质量的内生动力。”上述深交所负责人介绍。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方面,2020年深市国企共实施35单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比上年增长34.6%,激励股数占总股本比例平均达1.9%,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 上述深交所负责人表示,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各项改革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突破的新阶段。下一步,深交所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时间表、路线图,因势利导、精准施策,积极助推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国有上市公司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上市公司群体整体质量全面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是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同时,要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商务部门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落实?记者近日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记者:为确保商务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请问商务部有哪些总体部署? 王文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将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纲”,把构建新发展格局贯穿到商务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作出积极贡献。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在促进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我们将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搭建消费升级平台,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打通内循环堵点、补齐短板,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提高国内大循环水平。 在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我们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国内外市场更好联通、相互促进。 记者:2021年商务部在促消费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王文涛:要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强化数字赋能,提高流通效率,释放消费潜力,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提升传统消费能级方面,要促进商品消费,畅通汽车、家电、家具等大件商品消费链条,支持地方开展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活动。拓展服务消费,发展社区生活服务,提振餐饮消费,促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发展乡村消费,乡村消费潜力巨大,要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支持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打造联结城乡消费的重要节点。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方面,将鼓励企业运用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满足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不少商贸企业在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要积极鼓励,加大支持培育力度。 完善消费市场体系方面,推动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让流通效率高起来,流通成本降下来。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信用和标准体系建设,让群众消费既便利实惠,又安全放心。 优化消费升级平台方面,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稳步有序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打造引领城市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要顺应群众需求,建设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深入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推动便利店进社区,改造一批早餐店、菜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双品网购节等活动,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促进消费。 记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外贸外资交出了一份不错答卷。2021年商务部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有哪些措施? 王文涛:2021年,我们将在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发展、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增强外贸外资综合竞争力,夯实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基础。 稳外贸方面,重点实施三个计划。一是优进优出计划,包括开展出口质量提升行动,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二是贸易产业融合计划,包括认定一批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一批加工贸易产业园区、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试点,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三是贸易畅通计划,包括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商建贸易畅通工作组,扩大海外仓规模,加强国际营销体系建设。 稳外资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化环境。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落实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创新提升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另一方面,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优化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发挥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作用,保护外资企业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 记者:2020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新步伐,并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将如何发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对外开放平台作用? 王文涛:我们将坚定支持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和开放高地优势,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聚焦高水平开放、推动先行先试,在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制定出台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聚焦深层次改革、深化制度创新,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动各地下放更多管理权限,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聚焦产业链发展、夯实产业基础,支持各自贸试验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发展水平。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局顺利。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总体方案,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商务部将在哪些方面推动落实? 王文涛:我们将重点在以下三方面落实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有效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高水平的机制性保障。 首先,进一步扩大范围。我们将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早日生效实施,加快推动中日韩、中国—海合会等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我们愿与更多贸易伙伴商签自贸协定,不断扩大自贸“朋友圈”。 其次,进一步提升水平。我们将加强同世界高标准自贸区安排交流互鉴,积极探索既符合自身改革开放方向又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的自贸规则。要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放宽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环保等新规则新议题谈判。 再次,进一步增强实效。我们要以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加大对自贸协定的宣介、推广、培训,引导地方加强自贸协定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对接。提升自贸协定综合利用率,归根结底是要让自贸协定更好惠及企业,提升多双边经贸关系水平。
逆势增长,总资产69万亿,央企如何从“量变”转向“质变” 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初步披露了今年及“十三五”央企发展成绩单。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在“量”上稳中有进、持续增长,经济效益走出低谷、稳步提高。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将接近69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5%,“十三五”期间营业收入、净利润、劳动生产率年均分别增长5.6%、8.9%、7.8%。 说央企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提升,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因为,这些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央企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提升、新的发展,其中,航空航天是最典型、也是最值得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方面。此外,高速铁路、核电技术等方面,也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这些成绩,显然与央企的地位、身份、资源以及公众的期待来看,还是有一些差距、有一些不足,没有达到公众的预期。 事实也是,近年来,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贸易保护、单边主义泛滥,各种针对中国的遏制手段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的强力阻击。也正是这场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阻击战,暴露了我国在某些领域和环节上的差距,暴露了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等方面的问题。如何才能让这些问题不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障碍,如何才能让我国在供应链和产业链方面的自我修复能力更强,毫无疑问,央企应当承担更大责任,应当成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排头兵。 客观地讲,央企已经拥有的技术、人才和各种资源,只要专业投入、专心研究、专项管理,是很快就能取得明显突破的。想一想,航空航天那么尖端的技术,我们都能一项接着一项的突破,其他方面当然也能了。只是,这些年来,一些央企在发展的策略上,都是过度注重“量”的增长以及伴随着量的“效益”增长,而忽视了“质”的提升、尤其是“质”的突破。因此,也就造成了央企在“量”和“质”的关系方面,并不是十分协调,“质”的突破明显慢于“量”的增长。即便遇到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量”的恢复也效果十分明显,“质”的突破则仍处于观察阶段。 也正因为如此,国资委反复强调,央企要多在“质”上下功夫,要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更加在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上做表率。这也意味着,监管层也已经看到了央企在“质”的突破方面还存在差距的问题,正在积极寻求如何提升央企竞争力和创新力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需要正确面对的是,对央企提出较高的要求和条件,决不是央企做得不好,而是希望央企做得更好,希望央企能够在“补短板”和“展优势”方面做出表率作用来,从而带动其他企业一起提升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譬如芯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就是央企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之一。这方面,不能只靠民企,不能只靠华为等个别企业,而是要发挥央企和其他国企的作用,特别是人才与技术的作用。 在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完善方面,央企也不能只顾自己做大做强,还要兼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善与补充,要带动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展。更直接地说,央企不能成为一个庞大的“孤岛”,而要成为可以连接海岸的航道。央企不可能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做全产业链和供应链,但是可以发挥其他所有制企业的作用,把产业链和供应链做全。在做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央企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间接参与,可以资金投入,也可以人才和技术支撑,可以用需求来刺激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加入,也可以用供给来吸引其他所有制企业参与,只要能够把产业链、供应链拉长、做全,就可以充分发挥央企的作用。 中央要强化军民融合、央地联合,说到底,就是要发挥央企在技术、人才、管理、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源,共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自然,需要央企在“质”的方面有更大突破,在帮助其他所有制企业提升质量方面有更多贡献、更多作用,在打造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方面能够起到引领作用。也只有这样,央企的地位和影响力会更高,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器作用和核心作用也将更强,国民经济支柱的地位也将更坚。 谭浩俊
12月19日,一年一度的“搜狐World大会”在京举行。搜狐分别从“媒体平台、视频和游戏”等板块,与数百位国内一线品牌的嘉宾代表,分享了搜狐发展至今取得的硕果及未来发展方向。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值得一提的就是直播,直播几乎形成一种现象。”他指出,“直播在今年营销方面的进展,主要梳理在大型活动、高端访谈与价值直播以及带货三个方面。”他强调,“我们是直播综艺,大家看直播综艺愉快的观看感受中,把东西给买了。” “在整个经济疲软大势不好的情况下,搜狐保持了广告的平稳甚至是增长。在游戏和网络剧的付费收入方面,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因此,2020年搜狐公司如果不算搜狗的话是盈利的一年,真的非常不容易,搜狐公司盈利了,我骄傲地在此公布。”他说。 以下为张朝阳致辞全文: 今天是一个大日子,是一年一度搜狐WORLD大会,还有今天晚上的搜狐时尚盛典,下午我们讨论一些业务严肃的话题,到晚上我们大家可以轻松一下,时尚娱乐明星,星光灿烂。 今天我率领我们的团队,刚才Sherry张雪梅已经介绍了,我们团队坐在第一排,来向尊贵的合作伙伴们汇报一下,我们一年来的工作。我简短讲一个框架,下面听我们的团队来详细解说。 整个搜狐的产品业务基本框架,我们是一个媒体平台,媒体平台在内容方面,搜狐新闻,过去这一年也是很不平凡的,做了很多方面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疫情的报道以及下半年美国大选和国际局势,包括现在还处在胶着状态。 产品内容方面,我们将会听到王海涛的介绍。在产品方面,我们将继续打磨文字、图片、视频,再加上直播内容形式,在如何分发的情况,这是我看待内容平台的基本框架,内容的产生和内容的奋发。内容产生就是搜狐号,到时候杨田会介绍。分发三种方式,从传统的PC门户、手机搜狐网编辑的分发和算法的分发,算法分发大家很熟悉了,社交分发也是我们过去一年来的重点。 今年值得一提的,就是直播,直播几乎形成一种现象,我们对直播的看法纳入整个内容的产生和分发的框架内。在今年我们在直播方面的产品迭代方面取得很多进展,值得一提在营销方面的进展,今天很多合作伙伴我们的金主想听听营销方面的内容,我们大篇幅主要讲营销方面。 直播在今年营销方面的进展,主要梳理三个方面。 首先,大型活动。大型活动可以交Town Hall Meeting,疫情上行的会议模式大家比较熟悉了,如何下行流,有延迟的时间以及很多人观看的大型会议是搜狐视频在今年重大的进展,我们实现了跨时空的无延时的对话。今天晚上时尚盛典将会感受到,很多明星没有到场,但是胜似在现场。很多活动,包括刚开始张雪梅介绍的无人机大赛以及搜狐新闻马拉松四地联合跑步,还有校花大赛。 第二,高端访谈和价值直播,我自己也参与了,和晏成做很多高端《BOSS1+1》访谈,很多医生入驻搜狐视频。 第三,带货,搜狐的带货跟其它不一样,我们是直播综艺,大家看直播综艺愉快的观看感受中,把东西给买了。前两天我刚做了一场做饭的带货,很欢乐。 不要让每个部门重新发明,整个视频影像内容的处理集中在搜狐视频,以搜狐视频为中台来打通产品矩阵,这样今年的直播和短视频长视频,尤其直播短视频的分发方面都是以搜狐视频为中台,张波团队今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它几个资产都会打通,我们的五朵金花直接把流量聚过来,这样形成头部规模化的直播,我们的直播,校花大赛的直播人气达到1800万。 未来作为社交分发,希望短视频方面和视频方面纳入长尾所谓的私域流量,我们希望在2021年呈现爆发的态势。 回到传统的搜狐视频发展方向,如果站在视频的纬度上,我们是所谓的双引擎战略,就是长剧模式和短视频分发模式,而在长剧里面讲会听到长视频和网络剧以及网络综艺方面带来的一些作品和营销机会。同时,刚才介绍了搜狐WORLD第一次重要的畅游公司将来介绍游戏方面的进展,这是今天的框架。 在2020年我们的业绩还是不错的,我们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开拓独特的品牌营销机会,像我上述讲的,在整个经济疲软大势不好的情况下,保持了广告的平稳甚至是增长。在游戏和网络剧的付费收入方面,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因此,2020年搜狐公司如果不算搜狗的话是盈利的一年,真的非常不容易搜狐公司盈利了,我骄傲地在此公布。 首先,搜狐的同仁们你们辛苦了!感谢广大合作伙伴,金主们对搜狐平台的青睐,希望你们对搜狐继续保持信心! 在听过我们同事很多案例营销之后,希望大家能获得很多启发,让我们在2021年做得更好,也希望搜狐的平台能够协助各位在2021年做得更好。 下面把舞台留给我们的团队们,让他们来讲一讲我们的2020和未来的展望。 谢谢大家!
国家能源局及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全社会用电量及能源生产数据:11月全社会用电量646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4%;发电量64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8%;原煤产量3.5亿吨,同比增加1.5%;天然气产量169亿方,同比增加11.8%。 天风证券(601162)指出,水电方面,短期来看,11月虽来水已过丰期,但发电量依旧维持了超10%的同比增速。中长期来看,大型水电将进入投产周期,降息背景下盈利稳健、现金流充沛、股息高的水电标的相对价值不断提升,建议关注华能水电(600025)、长江电力(600900)、国投电力(600886)等。 火电方面,煤价短期在供给端承压背景下上行压力大,但1-11月平均价为558.36元/吨,同比仍有5.5%的降幅;发电量方面,11月在产业复苏的强趋势下火电回暖明显,火电整体业绩仍有一定支撑,建议关注火电行业龙头华能国际(600011)(A+H)和华电国际(600027)(A+H)。 燃气方面,短期来看,供暖季叠加冷冬影响下天然气需求强劲,自产在增储上产基调下持续跟进;长期来看,“全国一张网”的加速建设下,供给端进口及自产动能渐强,需求端用气成本优化、燃气普及率抬升可期,建议关注深圳燃气(601139)、新奥股份(6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