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较8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1.18%。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分三大门类看,9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速较8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6%,加快1.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5%,回落1.3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9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1%;私营企业增长7.9%。 分行业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7%,纺织业增长5.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0%,汽车制造业增长16.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2%。 分地区看,9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0%,中部地区增长6.5%,西部地区增长4.7%,东北地区增长8.5%。 分产品看,9月份,612种产品中有426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11806万吨,同比增长12.3%;水泥23341万吨,增长6.4%;十种有色金属532万吨,增长7.3%;乙烯187万吨,增长12.6%;汽车246.1万辆,增长13.8%,其中,新能源汽车13.6万辆,增长51.1%;发电量6315亿千瓦时,增长5.3%;原油加工量5735万吨,增长1.3%。 9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6%,较上年同月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376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8%。 2020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9月 1—9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6.9 … 1.2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2.2 … -0.6 制造业 … 7.6 … 1.7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 7.8 … 5.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5 … 0.8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6.5 … 0.9 其中:股份制企业 … 6.8 … 1.5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7.1 … 0.3 其中:私营企业 … 7.9 … 2.1 主要行业增加值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7 … -3.4 食品制造业 … 6.5 … 0.8 纺织业 … 5.6 … -1.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7.5 … 1.5 医药制造业 … 7.4 … 3.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8.4 … -0.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9.0 … 0.8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9.0 … 5.3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5 … 1.9 金属制品业 … 12.6 … 1.8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2.5 … 2.6 专用设备制造业 … 8.0 … 5.1 汽车制造业 … 16.4 … 4.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3.9 … -2.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5.9 … 5.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8.0 … 7.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4.2 … 1.0 主要产品产量 布(亿米) 34 -12.6 262 -21.6 硫酸(折100%)(万吨) 709 -3.5 6074 -3.0 烧碱(折100%)(万吨) 312 9.9 2633 2.2 乙烯(万吨) 187 12.6 1547 1.6 化学纤维(万吨) 542 2.5 4439 0.3 水泥(万吨) 23341 6.4 167627 -1.1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8123 1.6 69952 0.4 生铁(万吨) 7578 6.9 66548 3.8 粗钢(万吨) 9256 10.9 78159 4.5 钢材(万吨) 11806 12.3 96424 5.6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532 7.3 4518 3.5 其中:原铝(电解铝)(万吨) 316 7.9 2745 2.8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4 20.6 32 -2.7 工业机器人(套) 23194 51.4 160715 18.2 汽车(万辆) 246.1 13.8 1650.5 -6.1 其中:轿车(万辆) 92.5 3.0 621.7 -15.0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万辆) 89.3 22.0 563.3 -1.9 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 13.6 51.1 77.8 -11.4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万千瓦) 1290 24.6 9283 21.0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3788 5.1 25600 5.6 移动通信手持机(万台) 14878 0.4 101511 -5.1 其中:智能手机(万台) 10491 3.4 75750 3.4 集成电路(亿块) 241 16.4 1822 14.7 原煤(万吨) 33107 -0.9 278715 -0.1 焦炭(万吨) 4059 2.6 35086 -0.9 原油(万吨) 1610 2.4 14625 1.7 原油加工量(万吨) 5735 1.3 49538 2.9 天然气(亿立方米) 146 7.6 1371 8.7 发电量(亿千瓦时) 6315 5.3 54086 0.9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4223 0.2 38316 -0.3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1385 22.8 9025 0.9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319 7.4 2700 6.4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267 11.3 2972 10.0 太阳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121 4.0 1071 7.2 产品销售率(%) 98.6 -0.4(百分点) 97.7 -0.4(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11376 -1.8 86552 -3.1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0年9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月份 环比增速(%) 2019年 9月 0.80 10月 0.39 11月 0.83 12月 0.61 2020年 1月 -2.28 2月 -23.97 3月 30.72 4月 1.95 5月 1.33 6月 1.31 7月 0.98 8月 1.03 9月 1.18
近日,工业富联陆续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将在未来携手产业伙伴打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带动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前进。 公司方面向记者介绍称,日前,工业富联与南京中科煜宸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煜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上进行整合,以工业富联位于衡阳、晋城、佛山等地的“智造谷”项目为基地,共同开拓激光熔覆、激光焊接/切割、3D金属打印等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市场,打造高附加值全产业链,培养优质人才,推动区域协同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表示,工业富联与中科煜宸的合作,是在双方差异上的优势互补,帮助对方解决发展痛点。工业富联看好中科煜宸的技术方向以及人才团队,借助工业富联的全球化一体化产业平台,共同为增材制造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称,工业富联智造谷与中科煜宸的合作,将推动科技服务内涵与价值由“跨行业、跨领域”延展至“跨区域”,为更多产业转型发展集聚新动能。中科煜宸作为业内领先高端增材制造装备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同轴送粉金属3D打印设备及激光熔覆、焊接/切割技术等不仅可应用于汽车、煤炭、医疗等行业,还在航空航天、高铁、金属桥梁等大型高端领域拥有广泛市场。 此外,工业富联还与深圳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整合工业数据、实践场景、教师队伍等优质资源,聚焦“5G+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工科建设,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教授指出,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输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就国际经验来看,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被广泛应用。工业富联与深圳技术大学的合作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深圳乃至为全国制造业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红周刊 记者 | 胡振明 嵘泰工业不仅营收数据差异巨大,其采购数据同样存在很大偏差,即便考虑到票据背书在其中的作用,结果依然不能让人满意。此外,分析公司营业成本变化,还可发现这方面数据也存在难以让人采信的异常。 近日,江苏嵘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嵘泰工业”)发布了招股书申报稿,拟在上交所主板首发新股上市。嵘泰工业的控股股东为珠海润诚,实际控制人为夏诚亮、朱迎晖夫妇及其子朱华夏,直接或间接合计持有公司90.37%的股份。鉴于其实控人对公司形成高度控制,《红周刊》记者深入分析其招股书各方面情况,发现嵘泰工业不仅营业收入数据差异巨大,且采购情况同样不乐观。此外,公司的营业成本方面也存在难以让人采信的异常。 营业收入数据差异巨大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2017~2019年),嵘泰工业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当期营收比例的85.61%、85.32%和85.04%,显示出公司具有极高的客户集中度。理论上,大客户高度集中在企业发展初期是有利于企业收入的稳定,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也会从有利的一面向不利的一面转换,即客户的高度集中在后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不仅营收多少会被大客户所左右,且还可能因关联交易而数据造假,对于这一点,恰恰在嵘泰工业身上有所体现。 2019年,嵘泰工业营业收入录得99087.22万元,除了境外销售收入27870.95万元之外,核算其境内收增值税,推算出其销项税额大约有9792.24万元,因此从整体看,嵘泰工业2019年含税营业收入达到了108879.46万元。理论上,这一规模的含税收入必然在其财务报表当中有相同规模的现金流量或者应收款项等数据与之相对应,形成合理的勾稽关系。 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2019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74785.42万元,在冲抵预收款项增加额36.70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后,与108879.46万元含税营收勾稽,有34130.74万元的含税收入没有获得现金流入。理论上,公司必然有相同规模的债权增长才合理。 可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当中,2019年年末有应收票据1768.65万元、应收账款31027.22万元,此外还有2799.30万元的应收款项融资和1633.01万元坏账准备,综合起来的应款项款原值大约有37228.18万元,对比上一年年末27002.99万元应收款项原值,新增了10225.19万元而已,这一结果与理论上的34130.74万元新增债权相差了23905.55万元。 或许公司还存在一些诸如票据背书、应收账款贴现等因素影响,但对此,招股书并没有详细的信息披露,如此情况下,就让人难以排除这23905.55万元数据缺口很可能是虚增营收的结果。 同样的方法分析嵘泰工业的2018年度收入数据,可发现数据差距更为明显。2018年,嵘泰工业的营业收入有88014.37万元,其中境外销售收入有19490.10万元,核算增值税率影响后,其全年含税营业收入为99206.67万元。 同期,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5399.23万元,即便加上预收款项减少额99.94万元所对应的现金流量,也仅相当于有55499.17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收到现金,还有43707.50万元营收未获得现金流入,需要形成新增债权。 然而,2018年年末的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应收票据综合起来只有27002.99万元,相比2017年年末相同项目合计金额仅增加了6318.18万元,与理论上应该增加的43707.50万元债权相差甚远,两者相差37389.32万元,即有近3.7亿元营收存在虚增的可能。 虽然陷于招股书披露信息有限,还很难断定嵘泰工业一定是营收数据在造假,但基于上述合理分析,公司近两年累计出现超过5亿元的差异还是值得注意的,需要企业做出合理解释,否则一旦上市后就可能成为潜在风险。 表1 收入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采购情况难以自证合理 很多时候,因企业将收到的票据用于背书支付采购款项,从而导致营业收入与应收款项之间出现一定的数据差异,为避免误判,《红周刊》记者对嵘泰工业报告期内采购情况也做了分析,然而结果依然不乐观。 2019年,嵘泰工业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为18387.48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51.34%,由此可合理测算出2019年采购总额有35815.11万元,考虑到当年大约有4924.58万元的进项税额,则其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40739.69万元。跟这个采购规模相关的是,2019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7101.42万元,预付款项减少了274.68万元,合计用于采购的现金流出了27376.10万元。两者勾稽,有13363.60万元含税采购没有付现,需要形成相应金额的债务。 然而,嵘泰工业2019年年末的应付票据有2815.20万元、应付账款有17839.21万元,合计金额与上一年年末的应付票据2567.92万元及应付账款15266.80万元的合计金额对比,仅增长了2819.69万元。显然,这一结果与理论上的13363.60万元新增债务相差了10543.91万元,即公司有1亿元含税采购额不知是通过什么来支付的。 即便我们假设这是通过票据背书支付出现的结果,可将10543.91万元与同一年度营业收入中不能合理解释的23905.55万元对比,则很容易发现两者之间差额仍存在上亿元。 类似情况同样发生在2018年。当年嵘泰工业的含税采购总额达到了44576.86万元,同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加上预付款项减少额所对应的现金流量只有13888.98万元,应付款项新增203.13万元。综合起来,仍有30484.75万元的含税采购额缺少支付手段,这与同一年度缺少财务数据支持的含税营业收入37389.32万元相比,相差了6900多万元。 营业成本或有不实 在招股书中,嵘泰工业披露了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和综合毛利率双双出现下滑情况。其中,报告期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6.04%、35.69%和34.90%。在分析毛利率变化时,记者发现公司的营业成本可能存在问题。 例如,嵘泰工业2019年的三种主要原材料铝锭、刀具、模具钢的采购金额小计为26973.37万元,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的75.31%,由此我们不难得知2019年嵘泰工业的原材料采购总额为35816.45万元。 跟原材料采购直接相关的是嵘泰工业三类产品汽车零部件、自产车用模具、摩托车零部件的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这三类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在2019年分别为26127.73万元、638.38万元和841.45万元,合计金额27607.56万元。与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35816.45万元相比较,相差的8208.89万元应该是没有转入营业成本的原材料,需要计入存货中相关项目。 2019年年末,嵘泰工业存货中原材料有5264.49万元,比上一年年末增加了1002.02万元,与理论库存增加值相比,除了原材料之外,存货的其他项目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在产品等至少增加7206.87万元才合理。 可奇怪的是,2019年年末存货构成项目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低值易耗品合计10431万元,跟上一年年末相同项目的合计金额12485.24万元相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2054.24万元。一增一减下,采购与营业成本、存货之间竟然出现了9261.11万元的差异。 此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在2019年度的研发费用中,还包含了1265.63万元的直接材料费用。不过,即便考虑了研发活动中使用的这部分原材料,仍存在7995.48万元的差异是无法在招股书中找到合理解释的。 同样的情况在2018年也出现了。当年公司原材料采购总额为38319.41万元,跟同期三类产品营业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合计金额23630.96万元相比,多出的14688.45万元需要体现在存货相关项目中。 然而,存货中原材料仅增长了1189.64万元,而库存商品、发出商品、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等项目合计也只增长了3753.63万元而已。与理论增加值相比,相差了9745.18万元,若考虑到其中的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因素,则差距可能会更大。即使我们考虑到研发费用中包含的直接材料费用1334.03万元的影响,差异金额仍然高达8411.15万元。 表2 采购与成本相关数据(单位:万元)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红刊招聘季 正式启动!】 金九银十,你是否在寻求一份干货满满的优质offer?是否在寻求一个能展示个人能力的舞台?证券市场红周刊诚招证券新闻记者、高级推广运营,邀你一同深入价值投资领域,与投资大师面对面!详情可私信聊。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25日消息,9月15-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在青岛组织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培训,总结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情况,并就新时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最新进展进行研讨。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范斌等参加培训开班式。 范斌强调,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企业做强做优的现实需要,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国际国内社会责任发展趋势的战略安排。一是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准确定位,全面把握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主要内容。三是要找准方位,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管理能力。 培训开班式上,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来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研究制定新时代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政策文件。二是建立和完善工业和通信业企业社会责任公共服务平台。三是拟在第三届进博会上联合主办企业社会责任配套活动。四是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培训工作,持续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国际合作网络建设。 来自工信部相关部门、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企业的80余名代表参加培训。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25日消息,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与全国人大代表杨林进行沟通交流,工信部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副司长陈克龙参加座谈会。 罗俊杰向杨林代表详细介绍了人大建议办理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该建议作为重点建议办理,部装备工业一司与相关单位认真研究,针对代表所提的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建议,结合各部门开展的工作和采纳建议情况形成了答复意见。杨林代表对建议答复非常满意,对办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罗俊杰与杨林代表还就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材料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作了深入讨论,共同研究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原标题:8月份工业利润稳定增长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 陈炜伟)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数据,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28.1亿元,同比增长19.1%,自5月份增速由负转正后,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分析,8月份,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供需循环逐步改善,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增长。 统计显示,采矿业利润明显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8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1.9%,降幅比7月份大幅收窄28.7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32.5%,增速比7月份加快17.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7个百分点。 同时,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1%,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1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3%,增速分别比7月份加快11个和5.2个百分点;专用设备、电子、仪器仪表3个行业利润延续两位数增长;汽车制造业增速较7月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55.8%的快速增长,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1至8月累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4%,降幅比1至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朱虹认为,1至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尚未转正,应收账款增速持续上升,同时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要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畅通供需循环,不断巩固扩大经济恢复成果,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25日消息,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在北京召开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分析探讨农机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卡脖子”瓶颈及短板弱项,并就“十四五”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工作举措等进行了交流。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重点企业及研究院所等20余家单位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