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28.1亿元,同比增长19.1%,延续稳定增长态势。1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166.5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至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稳定恢复态势进一步巩固。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供需循环逐步改善,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从生产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从需求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进一步收窄,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生产和需求的不断改善,推动了工业企业销售增长。8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回升,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比7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企业生产规模扩张有力支撑了利润的稳定增长。”朱虹说。 此外,“单位成本费用持续下降,企业盈利状况好转。一揽子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朱虹指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47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02元。在企业经营压力得到持续缓解的同时,企业盈利状况明显好转。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同比提高。 从行业看,采矿业利润明显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8月份,工业内部供需循环得到改善,下游行业的持续恢复对上游行业的带动作用增强。其中,受益于需求回暖和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采矿业利润明显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8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1.9%,降幅比7月份大幅收窄28.7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32.5%,增速比7月份加快17.8个百分点。 另外,装备制造业利润也保持较快增长。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1%,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1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3%,增速分别比7月份加快11.0和5.2个百分点;受生产增速回落、投资收益减少等影响,汽车制造业增速较7月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55.8%的快速增长,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亏损企业数量持续减少,亏损额大幅下降。”朱虹指出,8月份,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下降37.0%。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7月末收窄1.2个百分点,继续呈逐月缩小趋势。 不过,朱虹也表示,1至8月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尚未转正,应收账款增速持续上升,同时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下阶段,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畅通供需循环,不断巩固扩大经济恢复成果,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班娟娟)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9月27日消息,2020年9月25-26日,装备工业一司赴上海市、浙江杭州,调研上海逸思、上海微创、上海联影、杭州贝丰、杭州科百特等单位,了解医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等情况,并就进一步推进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研讨。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9月27日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示,8月份,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供需循环逐步改善,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增长。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1%,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一是生产和需求稳定恢复。从生产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从需求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进一步收窄,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年内首次转正。生产和需求的不断改善,推动了工业企业销售增长。8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回升,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比7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企业生产规模扩张有力支撑了利润的稳定增长。 二是单位成本费用持续下降,企业盈利状况好转。一揽子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持续发力显效,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47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02元。在企业经营压力得到持续缓解的同时,企业盈利状况明显好转。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同比提高。 三是采矿业利润明显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8月份,工业内部供需循环得到改善,下游行业的持续恢复对上游行业的带动作用增强。其中,受益于需求回暖和原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采矿业利润明显修复,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8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11.9%,降幅比7月份大幅收窄28.7个百分点。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32.5%,增速比7月份加快17.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6.7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看,在下游需求改善、产品价格回升、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作用下,石油加工、钢铁等行业利润增长加快。8月份,石油加工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8.2%,增速比7月份加快101.6个百分点,累计利润年内首次实现盈利;钢铁行业利润增长68.3%,加快46.2个百分点。 四是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1%,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1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7.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3%,增速分别比7月份加快11.0和5.2个百分点;专用设备、电子、仪器仪表等三个行业利润延续两位数增长;受生产增速回落、投资收益减少等影响,汽车制造业增速较7月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55.8%的快速增长,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五是企业亏损额下降,亏损面逐月缩小。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亏损企业数量持续减少,亏损额大幅下降。8月份,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大幅下降37.0%。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7月末收窄1.2个百分点,继续呈逐月缩小趋势。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较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1.02%。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 分三大门类看,8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月份为下降2.6%;制造业增长6.0%,与7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加快4.1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8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股份制企业增长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3%;私营企业增长5.7%。 分行业看,8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5%,纺织业增长3.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0%,汽车制造业增长14.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0.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 分地区看,8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8%,中部地区增长5.4%,西部地区增长4.5%,东北地区增长6.6%。 分产品看,8月份,612种产品中有394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11913万吨,同比增长11.3%;水泥22489万吨,增长6.6%;十种有色金属529万吨,增长6.9%;乙烯179万吨,增长8.6%;汽车208.8万辆,增长7.6%,其中,新能源汽车12.5万辆,增长31.6%;发电量7238亿千瓦时,增长6.8%;原油加工量5947万吨,增长9.2%。 8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2%,较上年同月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45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 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8月 1—8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5.6 … 0.4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1.6 … -1.0 制造业 … 6.0 … 0.9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 7.6 … 5.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5.8 … 0.3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5.2 … 0.1 其中:股份制企业 … 5.8 … 0.8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5.3 … -0.7 其中:私营企业 … 5.7 … 1.3 主要行业增加值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5 … -4.2 食品制造业 … 0.5 … 0.0 纺织业 … 3.3 … -2.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6.9 … 0.7 医药制造业 … 4.3 … 2.3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4.7 … -2.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0 … -0.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9.2 … 4.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8 … 1.7 金属制品业 … 9.9 … 0.2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0.9 … 1.2 专用设备制造业 … 8.0 … 4.6 汽车制造业 … 14.8 … 2.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0.3 … -2.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5.1 … 4.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8.7 … 7.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9 … 0.5 主要产品产量 布(亿米) 32 -15.6 229 -22.7 硫酸(折100%)(万吨) 722 2.4 5385 -3.1 烧碱(折100%)(万吨) 319 15.8 2321 1.3 乙烯(万吨) 179 8.6 1359 0.1 化学纤维(万吨) 525 2.4 3827 -2.4 水泥(万吨) 22489 6.6 144229 -2.1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8138 3.1 62309 1.0 生铁(万吨) 7855 5.0 58940 3.4 粗钢(万吨) 9485 8.4 68889 3.7 钢材(万吨) 11913 11.3 84469 4.8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529 6.9 3989 3.3 其中:原铝(电解铝)(万吨) 317 5.5 2430 2.3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4 11.8 28 -6.7 工业机器人(套) 20663 32.5 136873 13.9 汽车(万辆) 208.8 7.6 1403.6 -9.0 其中:轿车(万辆) 79.3 -2.6 528.7 -17.0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万辆) 72.0 9.3 473.5 -5.2 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 12.5 31.6 64.2 -18.7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万千瓦) 998 14.4 7839 18.9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3426 12.0 22081 5.1 移动通信手持机(万台) 13120 3.5 86528 -5.8 其中:智能手机(万台) 9401 12.1 65280 3.8 集成电路(亿块) 222 12.1 1588 14.6 原煤(万吨) 32581 -0.1 245042 -0.1 焦炭(万吨) 4128 2.9 31030 -1.4 原油(万吨) 1665 2.3 13015 1.5 原油加工量(万吨) 5947 9.2 43803 3.2 天然气(亿立方米) 142 3.7 1225 8.8 发电量(亿千瓦时) 7238 6.8 47728 0.3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5090 6.2 34069 -0.4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1410 8.9 7634 -2.3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332 0.9 2381 6.2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281 18.7 2696 9.6 太阳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126 2.1 947 7.4 产品销售率(%) 98.2 -0.4(百分点) 97.5 -0.5(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10452 1.2 75211 -3.2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0年8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月份 环比增速(%) 2019年 8月 0.45 9月 0.75 10月 0.39 11月 0.82 12月 0.61 2020年 1月 -2.61 2月 -24.18 3月 30.59 4月 1.95 5月 1.31 6月 1.29 7月 0.98 8月 1.02
工业生产继续恢复 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解读8月份工业生产数据 8月份,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成效持续显现,工业生产继续向好,多数产品和行业持续回升,能源和原材料行业明显改善,消费品行业有所恢复,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行业增长趋于均衡,工业生产复苏态势持续巩固。 一是工业生产增长加快,累计增速由负转正。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增速已接近上年平均水平。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6%,上月为下降2.6%,生产明显好转;制造业增长6.0%,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增速加快4.1个百分点。1—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而1—7月份为下降0.4%,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二是多数产品和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持续扩大。分产品看,8月份,612种工业主要产品中,394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4.4%,比例较上月继续提升;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实现增长,较上月增加4个,增长面为70.7%。1—8月份,247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较1—7月份增加32种;16个行业实现增长,较1—7月份增加4个,增长面均持续扩大。 三是能源和原材料行业明显好转,带动工业增速回升。8月份,煤炭采选业增加值同比由上月的下降4.0%转为增长2.8%,电力行业增长5.9%,增速较上月加快4.2个百分点。受基建项目推进拉动,原材料行业同比增长6.6%,较上月加快2.0个百分点。相关行业增速普遍回升,其中,钢铁、化工行业分别增长9.2%、6.9%,连续6个月增速加快;石油加工、建材、有色行业增速在5%—7%之间,也较上月有所加快。分产品看,多数原材料产品同比增速回升。其中,钢材、十种有色金属、水泥、平板玻璃分别增长11.3%、6.9%、6.6%、3.1%,增速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烧碱、乙烯分别增长15.8%、8.6%,增速分别加快6.4、5.6个百分点。 四是装备制造业增势持续较好,有力支撑工业增长。8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有力支撑工业增长。其中,电气机械、汽车、通用设备分别增长15.1%、14.8%、10.9%,增速在全部工业大类行业中居于前三位;金属制品、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分别增长9.9%、8.7%、8.0%,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增速均高于全部工业平均水平。分产品看,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6%,其中载货汽车、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49.4%、31.6%;挖掘机、混凝土机械、大型拖拉机等基建相关产品连续5个月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32.5%,增速有所加快;智能手表、平衡车、服务机器人等新兴产品增速均在70%以上。 五是消费品制造业有所改善,多数行业生产出现好转。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受消费逐步恢复、出口好转带动,多数行业有所改善。其中,医药、纺织、造纸、化纤行业分别增长4.3%、3.3%、2.8%、2.1%,增速均小幅回升;家具制造业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2%;服装、皮革制鞋、文教工美行业仍然下降,但降幅均有所收窄。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工业生产持续平稳向好仍面临一定压力。下阶段,应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新型消费,巩固工业经济向好态势向纵深发展。
克服疫情汛情影响,保持稳定复苏态势 8月多个主要经济数据转正(经济聚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年内首次转正,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内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出口的年内累计增速首次实现正增长……9月15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经济运行情况,带来一连串好消息。 “8月份国民经济克服了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稳定复苏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工业增加值年内累计增速首次由负转正 8月份经济运行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1—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而1—7月份为下降0.4%,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实现了年内的首次转正。 “需求改善对工业的带动增强,”付凌晖说,8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个月加快0.8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加快,体现在多数产品和行业实现增长,工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分产品看,8月份,612种工业主要产品中,394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4.4%,比例较上月继续提升;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实现增长,较上月增加4个,增长面为70.7%。 工业生产加快,得益于需求对工业的拉动增强。“8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有力支撑工业增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分析,8月,电气机械、汽车、通用设备分别增长15.1%、14.8%、10.9%,增速在全部工业大类行业中居于前三位;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6%,挖掘机、混凝土机械、大型拖拉机等基建相关产品连续5个月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随着居民消费的恢复,8月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降幅也比上个月收窄0.3个百分点……这些都说明投资和消费对工业的拉动在改善。 工业生产加快,还得益于工业内部的循环改善。8月份原材料行业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月加快2个百分点,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都明显回升。“这说明下游行业的恢复对于上游行业,比如能源、矿产相关的带动增强。”付凌晖说。 工业增长“转正”的同时,升级的脚步也在加快。8月份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7.6%,明显快于规上工业的增长。一些新产品保持较快增长,比如服务机器人、平衡车、智能手表等新兴产品产量增速均在70%以上;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2.5%,增速有所加快。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实现正增长 8月的主要数据中,最受关注的当属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引擎——消费。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居民外出消费活动增加,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为年内首次正增长。 “与7月份相比,8月市场销售回升幅度有所扩大,显示出消费品市场加速恢复的态势。”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张敏认为,当前消费市场不断复苏呈现出以下特点。 城乡市场同步恢复。8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5%和0.7%,而7月份为下降1.1%和1.3%,城乡消费品市场增速均由降转增,乡村市场增长略快于城镇市场。 消费升级明显加快。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8%;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5.3%、19.0%和25.1%,增速分别比7月份提高7.8、9.8和13.8个百分点。 新型消费保持快速增长。1—8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增速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在网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8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72.4亿件,同比增长36.5%。 住宿餐饮文化消费态势向好。随着居民外出旅行和就餐活动增多,8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7.0%,降幅比7月份收窄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客房收入降幅比7月份收窄9个百分点。电影院、景区、展会等各类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外出旅行等出行人数明显增多,8月份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5亿人次,较7月份增加4250万人次。 张敏透露,企业复商复市进程继续加快。国家统计局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截至8月下旬,达到正常经营水平80%及以上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比例比7月下旬提高3.1个百分点;达到正常经营水平50%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比例比7月下旬提高7.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消费本身有很强的稳定性,尽管当前总的消费增速仍然比较低,但是随着我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加,未来消费的恢复还是值得期待的。”付凌晖说。 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8月,就业形势保持了向好的态势。1—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78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8%。8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就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在一季度的时候,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以上。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就业形势总体在改善。”付凌晖说,从就业人员的主要群体情况来看,8月份,25—59岁人口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状况保持了基本稳定。从就业重点人群来看,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8月份是5.4%,比上个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整体状况也在改善。 企业效益转好,为就业的改善提供了支撑。从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来看,前7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8.1%,降幅比1—6月收窄。企业市场预期也在改善,8月份制造业PMI为5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连续6个月高于临界点。 不过,今年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仍高于去年同期,特别是874万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8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调查失业率比上年同期高了5.4个百分点。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7月份调查失业率较高,因为大学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到了8月份一般都会出现回落。但是今年受前期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在8月份还是有所上升的,说明就业压力比较大。”付凌晖说,但随着经济的恢复,稳就业力度加大,就业保持稳定还是有基础的。(陆娅楠)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称“工博会”)正火热进行中。作为今年全国范围内首个线下举办的国家级工业展会,展会承载着重塑制造、引领未来的的重任。 展期过半,这届工博会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制造,小编为您一一盘点。 机器人:本土化提速 人机协作、智联未来。历届工博会上,机器人展区都非常吸睛,今年也不例外。 8.1H为“国际馆”。在这里,机器人四大家族同台竞技,观众能零距离享受智能制造的饕餮盛宴。 其中,瑞士ABB公司全面呈现了未来工厂、未来汽车和未来医院,并在全球首发机器人新品IRB 1300。德国库卡集团犹如“工业智造构建师”,不仅提供机器人产品,还提供“数字化+自动化”并驾齐驱的解决方案。日本发那科公司的全新一代协作机器人CRX-10iA也是中国首秀。 详情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