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化建换股吸收合并陕建股份相关事宜迎来最新进展。公司12月9日晚公告称,12月8日收到证监会核发的批复,批准延长化建向陕西建工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陕建控股”)发行22.08亿股股份、向陕西建工实业有限公司发行2230万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核准公司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1.3亿元。 这意味着,陕建股份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整体上市的梦想即将实现。按此前相关报告书中披露的交易后营收测算,重组实施完成后,陕西将迎来首个营收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 “陕西省建筑业龙头国企整体上市,优质建筑主业资产打包注入上市公司,可以说是陕西省属国企混改的一个大动作,对陕西乃至全国的国企改革具有标杆意义。此次重组也是陕西省规模最大、进度最快的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经典案例。”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单元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后续还进一步整合重组省内零散的优质建筑业资产,全面提升省属建工板块竞争优势。”陕建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对记者透露。 两年内实现整体上市 陕建股份此次通过重组实现整体上市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2018年12月份,陕建集团股改上市正式按下启动键,按照IPO标准着手推进各类内部整改规范事项;同月,选聘的6家中介机构全部进场。 2019年4月份,设立省国资委一级监管企业陕建控股,作为管理拟上市资产和非上市资产的控股平台。2019年6月份,完成集团股份制改造,发起设立陕建股份,作为拟上市主体。 2019年9月份,陕西省国资委批复将延长石油集团所持有的延长化建29%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陕建控股,11月份,国有股权划转手续办理完成,陕建控股成为延长化建控股股东。 2020年1月份,延长化建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吸收合并陕建股份,同时募集配套资金。6月份,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重组相关议案。7月14日,重组获证监会受理。11月13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 “合适的上市方式,既关系到上市的时间和成本,也决定着上市的收益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张义光对记者表示,陕建控股在启动上市工作之初便想方设法论证路径可行性。一方面,密切关注A股、H股市场动态,深入研究两个市场的优劣势,做好利弊分析;另一方面,利用多种渠道获取壳资源信息,积极探索“借壳”可能性,力争实现估值高、融资多、成本低、时间短、风险小、可持续的上市目标,确保上市综合效益最大化。 回顾此次整体上市的历程,张义光表示,由于适宜可行的重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陕建控股在论证上市路径的同时,从一开始就树立了“不等不靠”的思路,按照A股IPO的最高标准扎实推进各项整改规范和重点任务。“也正因如此,陕建控股能快速反应、高效推进,紧抓机遇加快整体上市进程。” 陕西有望迎千亿元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陕建股份主营建筑工程施工,拥有9个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4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个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个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3个甲级资质等多项资质,在陕西省建筑行业龙头地位显著。主要代表性工程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交大创新港等。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1177.92亿元,位列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第17位、中国企业500强第181位。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市场规模大,企业数量多,市场化程度较高,属于充分竞争行业,企业规模分布呈‘金字塔’状,极少量大型企业、少量中型企业和众多小型微型企业并存。”张义光表示,作为建筑业国企,公司面临的现状是项目承接中垫资施工越来越普遍,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合同条款日趋苛刻,同时还有持续攀升的人工成本以及农民工工资和中小企业欠款刚性兑付的社会责任。整体来看,企业成本管控仍是短板,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负债率较高,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周转率较低,管理标准化程度不足,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提升发展质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进军资本市场和实施并购重组,成为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方式。”张义光表示,一方面,近年来,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大型建筑业央企,以及上海建工、安徽建工、重庆建工、新疆交建、浙建集团等省属建筑业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强强联合,不断重塑企业竞争力,如2016年云南建工、十四冶、西南交建合并成立云南建投,2019年北京城建与北京住总合并重组、北京建工与北京市政路桥合并重组,企业规模效益明显提升,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2017年,陕建控股提出“五年两步走”战略目标,即2020年建成“千亿陕建”,再用3到5年时间实现整体上市并挺进世界500强。2018年,提前两年完成了“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营业收入突破一千亿元。 “在实现整体上市后,我们将加大力度,争取早日挺进世界500强。”在张义光看来,整体上市有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拓宽融资渠道、倒逼管理提升、扩大品牌知名度,这是陕建股份增强投融资能力和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梯。 “通过资源整合,推动陕建股份整体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对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盈利能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单元庄表示。
摘要 【中泰证券李迅雷:汽车消费为何高增长?会持续多久?】我国汽车消费快速恢复。今年4月以来,我国汽车零售额快速回升,同比增速持续高于消费整体增速,并且这种状况还在延续,10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2%,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仅为4.3%。在主要可选商品中,汽车消费恢复也是比较靠前的。1-10月汽车零售同比增速为-4.5%,仅次于通讯器材的7.3%,建筑装潢、家用电器等均落后于汽车。 今年我国汽车消费强劲恢复,不仅快于其它类别消费,在主要经济体中恢复也很靠前,背后原因是什么?未来汽车消费是否还会持续高增长?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我国汽车消费持续走高。从今年4月以来,汽车零售额快速回升,同比增速持续高于消费整体增速,这种状况还在延续。在主要可选商品中,汽车恢复是比较靠前的。并且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汽车销售恢复情况也位居前列。而汽车消费的快速恢复,也带动了汽车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回暖。 2、背后原因何在?回顾今年宏观背景,特殊之处无外乎两点,其一是疫情,其二是政策宽松。疫情导致居民出行方式的改变可能对汽车销售有一定支撑。各地道路拥堵情况快速恢复,但地铁出行普遍恢复较慢。政策宽松对促进汽车消费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历史数据来看,M2增速领先汽车零售额增速3个月左右。而货币流向通常是不均匀的,往往最先流向加杠杆能力较强的高收入群体。因此我们也会看到,今年豪华车销量比乘用车销量增长更快。除了疫情和货币宽松之外,新能源车的崛起对汽车销售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3、高增长持续多久?我们利用2017年投入产出表进行测算,即使把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考虑在内,汽车产业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也仅为3.9%,对经济整体的带动作用比较有限。因此汽车消费若能持续走高,更多反映的是整体需求扩张的结果。回顾历史数据我们就会发现,汽车消费其实是顺周期的。只有当经济周期整体上行,居民加杠杆意愿增强时,汽车消费才会出现持续的回暖。这也决定了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更多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效果。那么整体来看,短期汽车消费仍会延续高增长,若假设经济修复结束后向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靠拢,那么汽车消费回暖的持续性或许不会很强。超预期的因素可能来自于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落地,以及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改善。 汽车消费持续走高 我国汽车消费快速恢复。今年4月以来,我国汽车零售额快速回升,同比增速持续高于消费整体增速,并且这种状况还在延续,10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2%,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仅为4.3%。在主要可选商品中,汽车消费恢复也是比较靠前的。1-10月汽车零售同比增速为-4.5%,仅次于通讯器材的7.3%,建筑装潢、家用电器等均落后于汽车。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汽车销售恢复情况也位居前列。根据bloomberg统计的数据,我国汽车销量1-10月累计增速达到-4.7%,远高于美国的-17%,日本的-14.7%。 而汽车消费的快速恢复,也带动了汽车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回暖。10月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4.7%,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则达到6.6%,均大幅高于工业企业整体情况。除了汽车本行业之外,与汽车相关的产业也有明显的回暖,比如半钢胎开工率受汽车产业的带动,7月以来持续回升,10月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7%。 背后原因何在? 为何汽车消费会在本轮消费复苏中有如此强劲的表现呢?回顾今年宏观背景,特殊之处无外乎两点,其一是疫情,其二是政策宽松。汽车消费明显回暖是否与这两点因素有关呢? 疫情导致居民出行方式的改变可能对汽车销售有一定支撑。虽然我国疫情最早得到防控,但居民对疫情仍然存在一定的忌惮心理,这点从餐饮消费持续偏低可以看出。 而在全面复工的情况下,相比于公共交通出行而言,居民更加愿意选择相对安全的驾车出行。我们确实也看到,各地道路拥堵情况快速恢复,但地铁出行普遍恢复较慢。比如一线城市道路拥堵从5月就已经同比转正,而地铁客流目前仅在9成左右。 政策宽松对促进汽车消费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货币宽松往往能够对汽车消费起到促进作用,从历史数据来看,M2增速领先汽车零售额增速3个月左右。 而货币流向通常是不均匀的,往往最先流向加杠杆能力较强的高收入群体。因此们也会看到,今年豪华车销量比乘用车销量增长更快,5月份以来豪华车销量保持在25%以上,远高于乘用车销量。 除了疫情和货币宽松之外,新能源车的崛起对汽车销售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19年新能源车销量占乘用车的5%左右,今年这一比例持续上升,10月达到了6.7%。如果我们简单将豪华车从乘用车销量中剔除,那么10月乘用车销量增速从8%降至6%,再进一步将新能源车也剔除,那么乘用车销量增速降至1.7% 高增长持续多久? 上述因素短期内仍会对汽车消费形成支撑,而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货币政策的常态化回归,上述因素可能会有所减弱,但同时又叠加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在众多因素影响下,汽车产业会持续回暖吗?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汽车产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能比较有限。利用2017年投入产出表,我们对汽车产业对经济整体的影响进行测算,汽车整车以及零配件增加值占总增加值比例仅为2%左右,即使把对其他产业的拉动考虑在内,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也仅为3.9%。相比之下,房地产和建筑增加值占比达到13.8%,把对其他产业拉动考虑在内则达到22%。汽车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体量并不大,对经济整体的带动作用可能有限。 也由于汽车产业对整体经济带动作用有限,因此汽车消费若能持续走高,更多反映的是整体需求扩张的结果。回顾历史数据我们就会发现,汽车消费其实是顺周期的。汽车零售额增速不仅与发电量增速高度相关,与居民贷款增速也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当经济周期整体上行,居民加杠杆意愿增强,需求整体持续扩张的时候,汽车消费才会出现持续的回暖。 因此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更多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效果。我国过去曾有过两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分别是09年初-10年底,15年底-17年底。两轮政策落地初期,地产销售也处于持续回暖阶段,需求整体扩张,此时汽车刺激效果较好,汽车消费快速上行。而随着地产销售下滑,需求整体回落,即使补贴政策有所延长,汽车消费也会快速回落。 整体来看,短期汽车消费仍会延续高增长,若假设经济修复结束后向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靠拢,那么汽车消费回暖的持续性或许不会很强。超预期的因素可能来自于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落地,以及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改善。 风险提示:疫情发酵;经济下行;政策变动。
在9日的《改革样本: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案例集》新书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提出,希望“双百企业”改革力度要更大,改革步伐要更快,改革成效要突显。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实施两年多来,400余户“双百企业”积累了一大批经验成效。 综合成效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双百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5.3万元/人,大幅超出中央企业整体平均水平;人工成本利润率整体平均水平达到100.5%;2019年营业收入、净资产增长率分别达到9.3%、11.4%。 市场化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半数以上“双百企业”实现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或职业经理人制度)各层级全覆盖;管理人员能上能下退出比例达到9.3%;近三年有效控制了管理人员规模,管理人员占比保持在10%以下。 企业内生活力有效激发。八成以上的“双百企业”实现绩效考核100%全覆盖,整体平均浮动工资占比达到60%;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的比例接近95%,市场化退出率近三年均达10%以上。
淘宝直播首创并一路引领的直播电商,正在迈向“万亿”时代。 10月12日,毕马威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迈向万亿市场的直播电商》报告,报告预计,今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达10500亿元。这也意味着,直播电商这一迅猛发展的新经济业态,将在今年进入万亿时代。 从2016年淘宝直播正式启动算起,直播电商发展短短4年,就已成为引爆电商的新型业态。2019年,直播电商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338亿元,同比增长210%。但从渗透率来看,去年直播在电商市场中的渗透率仅为4.1%,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报告认为,随着直播电商行业“人货场”的持续扩大,直播将逐步渗透至电商的各个领域。根据测算,今年直播电商整体规模将突破万亿,明年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规模将接近2万亿元。 展望未来,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直播电商将会更加泛在,我们认为,未来直播电商将呈现四个发展趋势:直播成为电商的营销新标配,5G等新基建设施使直播电商场景更多元化和泛在化,加速直播人才培养,和直播电商向垂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迈向万亿时代的路上,双11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节点。直播间是最早进入双11氛围的地方,最近打开淘宝直播可以看到,薇娅、李佳琦等主播已经纷纷开始了双11预告,网友们也开始提前“做笔记”“抄购物车”。 会上,淘宝直播MCN负责人新川剧透了双11期间的一些重点和亮点。今年双11期间,淘宝直播将推出官方货品池,为主播和货品搭建起一个快速沟通的桥梁。天猫618期间最受关注的“淘宝直播号”明星列车,也将再次“发车”,数百位明星将走进直播间互动带货。 商家直播无疑将成为今年双11新的爆发点。根据毕马威的问卷调研,64%以上的品牌商家都表示在自己的直播间带货效果更好。 4个月前的天猫618期间,商家直播占到了淘宝直播整体成交的7成。今年双11,占比是否会再提高?对此,新川认为,不光是占比,从时长到数量,商家直播都将在今年双11迎来大的增长,并带动整体直播电商的新爆发。 报告收集的信息也肯定了直播电商在就业、助农、内循环和产业升级等各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方面,直播电商催生了一系列新就业形态,包括主播、助播、选品、脚本策划、运营、场控等。中国人民大学一项最新测算显示,淘宝直播共带动上述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173.1万个。另一方面,直播走进了田间地头,一部手机,一根自拍杆,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农具”。一年时间,淘宝直播上涌现了10万农民主播,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00多个县域。此外,直播电商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工厂直播推动了传统制造业与直播电商的结合。
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年底整体上线 9月3日,2020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中期工作会议,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的147位联盟成员代表参会。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阳望平介绍,湖南省正在加快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将于年底整体上线。 “融资服务是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需要突破的难点。” 阳望平说。湖南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项目首期工程续贷中心已于3月30日正式运营;平台整体架构将于9月初步运行,年底整体上线;明年将系统建立全省产业融资生态圈。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在会上说,加快利用大数据手段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继续完善各地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加强数据归集、企业画像和银企对接功能,从企业端促进信息不对称、银企谈判能力不对称问题的缓解。 受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国内中小企业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促使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更加重视中小企业工作,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持之以恒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坚持不懈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主动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力以赴抓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更加注重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交流。 会上,湖南、浙江等17家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首创证券公告:截止目前,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没有与任何证券公司进行整体合并的计划,部分媒体刊登的有关首创证券与第一创业(002797)合并的消息完全为不实之词。
汪涛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政策宽松基调延续,但不会进一步加码 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表明政策将着力提振内需、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同时仍继续推进对外开放。会议保持目前大部分宽松政策基调不变,同时有所微调。1)财政政策延续了此前“更加积极有为”的定调,但要更加“注重实效”;2)会议要求要继续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项目建设。我们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会进一步反弹;3)房地产政策仍保持此前定调不变,不过深圳近期收紧房地产政策,表明政府对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迹象的担忧有所上升;4)货币政策强调要“精准导向”,同时会议要求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表明货币政策整体仍保持宽松基调,但未来进一步加码刺激的意愿降低。我们依然预计央行会在年内定向降准(规模相当于全面降准25个基点),同时下调MLF利率至多5-10个基点。下半年整体信贷增速(社融扣除股票)有望进一步反弹至13.8%。 宏观数据前瞻:7月整体经济继续温和复苏 7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小幅上行0.2个百分点至51.1,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54.2。我们估计即将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将显示国内经济活动继续回暖。我们估计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在低基数作用下小幅加快至5.2%,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稳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跌幅继续收窄至0.5%,出口同比小幅增长0.5%。CPI同比增速可能小幅升至2.8%,而PPI同比跌幅可能收窄至2.5%。整体信贷(社融扣除股票)同比增速可能进一步上行至13.2%。具体参见我们的高频数据监测和每日经济活动追踪。 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反弹、但环比势头放缓;洪灾带来暂时冲击 我们预计下半年经济的环比反弹势头会明显减弱,不过如果国内疫情不会再次大规模爆发,整体经济还有望进一步回暖。我们预计下半年政策依然保持宽松基调,随着国内消费转为正增长,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继续保持稳健,下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速也应能反弹至5.5-6%(今年全年增速预计为2.5%)。官方数据显示,主汛期以来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40亿元(相当于GDP的0.14%),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14%,但明显小于1998年。我们认为洪灾的冲击应只是暂时的,8月后其影响应会快速消退。 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中央政治局会议于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为下半年整体政策定调。会议表示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强于预期,整体经济快速恢复,但同时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基于此,会议要求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具体来看,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表明在外部环境仍不乐观的情况下,政策将着力提振内需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同时继续推进对外开放。会议保持目前大部分宽松政策基调不变,同时有所微调,这也与我们的此前的判断基本一致(参见《上调中国2020年GDP增速预测》)。 财政政策延续了此前“更加积极有为”的定调,但要更加“注重实效”。具体来看,会议要求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做好民生保障、稳定就业。我们认为年内大部分的财政支持措施已经公布,下半年将按计划发行政府债券,并有望加快拨付和使用财政资金(参见《两会解读》)。 会议要求要继续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项目建设,不过并未提及传统基建。我们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会进一步反弹。鉴于“新”基建投资体量仍相对有限,“新”“老”基建投资有望双双提速。 房地产政策仍延续此前定调,不过深圳房地产政策近期有所收紧,表明政府对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迹象的担忧有所上升。我们认为下半年全局性的房地产政策不会明显收紧,不过地方层面会继续因城施策、部分城市可能会收紧调控。受益于整体货币信贷政策的宽松,近期的土地和户籍改革以及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下半年房地产活动应可以温和增长(参见《上调中国2020年GDP增速预测》)。 货币政策除延续此前“更加灵活适度”的表述外,还强调要“精准导向”。会议要求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这表明货币政策宽松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或力度可能有所降低,央行依然更倾向于使用定向工具来支持实体经济。我们认为央行仍会在年内定向降准(规模相当于全面降准25个基点),同时下调MLF利率至多5-10个基点,以推动降低实体经济的平均融资成本。我们预计下半年整体信贷增速有望从7月的13.2%(瑞银预测)进一步反弹至13.8%,之后可能会有所回落。 7月宏观数据前瞻:整体经济继续温和复苏 我们估计即将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将显示国内经济活动继续回暖。我们估计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在低基数作用下小幅加快至5.2%,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稳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跌幅继续收窄至0.5%,出口同比小幅增长0.5%。CPI同比增速可能小幅升至2.8%,而PPI同比跌幅可能收窄至2.5%。整体信贷(社融扣除股票)同比增速可能进一步上行至13.2%。具体参见我们的高频数据监测和每日经济活动追踪。 7月统计局制造业PMI小幅上行0.2个百分点至51.1,强于市场预期。其中多数主要分项指标较上月有所改善,但小型企业PMI继续走弱。新订单指数上升了0.3个百分点至51.7,新出口订单指数跌幅大幅收窄了5.8个百分点至48.4。原材料和采购量指数双双走强。生产量指数微升0.1个百分点至54,就业指数提高0.2个百分点至49.3。购进价格指数升高了1.3个百分点,而出厂价格指数则小幅下滑了0.2个百分点。 统计局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下行0.2个百分点至54.2。虽然部分建设活动受南方洪灾影响,但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依然上升了0.7个百分点至60.5,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落了0.3个百分点至53.1。分行业来看,邮政快递、住宿、餐饮、电信、证券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上月,同时居民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结束连续5个月的收缩走势,回到荣枯线以上,表明这些前期恢复较慢的服务行业加快复苏。 我们估计即将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将显示: 低基数推动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小幅加快。7月统计局PMI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1,其中新订单和生产量指数双双走强,表明制造业增长动能边际改善。自7月初起,6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同比增速数据已停止对外公布。全国平均高炉开工率和电弧炉开工率依然处于高位,分别为70%和68%(图表A4),不过后者仍比去年同期低4个百分点。近期南方洪灾可能使部分地区(尤其是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的生产活动受阻。不过,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整体经济进一步回暖,可能抵消了洪涝灾害的影响,我们估计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小幅加快至5.2%。另一方面,受益于消费活动逐渐复苏和低基数作用,我们估计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跌幅可能从此前的1.8%收窄至0.5%。 房地产活动可能温和增长。高频数据显示7月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保持了同比9%的快速增长(图表A5)。我们估计7月全国整体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小幅升至3-5%左右,而新开工也可能继续稳健增长6-8%。整体而言,我们估计房地产投资保持稳健,同比增长8-10%左右。 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保持同比5%的稳健增长。考虑到年初至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明显强于去年(1-7月新发行2.3万亿元,不过6月和7月仅分别新发行了810亿元和350亿元),再加上建设活动继续恢复,我们估计7月基建投资应能实现10%以上的同比增长。另一方面,鉴于企业盈利前景偏弱、未来不确定性犹存,制造业投资可能仍同比下跌2-4%,依然较为疲弱。再加上房地产投资可能同比增长8-10%、部分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我们估计7月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同比5%左右的稳健增长,其年初至今同比跌幅收窄至1.8%。 出口可能同比小幅增长。统计局制造业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跌幅大幅收窄了5.8个百分点至48.4,而进口指数也是如此(至49.1)。与之对应,近期全球主要经济体对人员和货物流动的限制有所放松、需求环比也有所改善。不过,7月前20天韩国进出口同比跌幅分别小幅扩大至13.6%和13%。此外,强劲的防疫物资出口可能仍对7月整体出口形成支撑,不过其他国家/地区生产恢复可能令中国出口表现承压。尽管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但整体而言,我们估计7月以美元计出口同比小幅增长0.5%。另一方面,受益于内需持续改善、大宗商品价格回升,7月进口可能同比增长3%,贸易顺差收窄至400亿美元。 7月CPI同比增速可能小幅升至2.8%,PPI同比跌幅收窄至2.5%。高频数据显示7月食品平均价格环比走强,部分可能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其中,蔬菜价格环比上涨4%,猪价环比上涨13%(同比上涨98%),而水果价格则环比下跌5%(图表A6)。随着经济活动基本恢复常态、能源价格反弹,非食品价格可能小幅上涨。整体而言,我们估计7月CPI同比增速小幅升至2.8%。另一方面,高频数据显示7月生产者价格环比反弹1%,其中动力煤价格环比再次上涨4%,而螺纹钢价格则大致企稳(图表A7-A8)。整体而言,我们估计7月PPI同比跌幅收窄至2.5%。 整体信贷增速可能进一步小幅走强。受益于信贷政策宽松持续、信贷需求释放,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达1.2万亿元(同比多增1400亿元)。企业债券净发行量可能大幅降至1000亿元,而为配合特别国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净发行量可能也显著下降(图表A11)。7月整体政府债券净发行量可能为4500-5000亿元。整体而言,我们估计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85万亿元(同比多增5620亿元)。整体信贷(社融剔除股票融资)同比增速可能继续小幅反弹0.3个百分点至13.2%。我们估算的信贷脉冲可能升至GDP的7%。 外汇储备规模可能上升400亿美元。上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2%(图表A12),7月资本外流压力可能有所下降。我们估算主要储备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估值收益可能为400-500亿美元左右。进一步考虑其他因素(商品贸易顺差收窄、服务贸易逆差维持低位、净FDI持稳),我们估算7月外汇储备规模可能上升400亿美元至3.152万亿美元。 经济增长和政策展望 下半年整体经济有望进一步回暖,但环比反弹势头应会明显放缓。考虑到大部分经济活动已基本恢复常态,我们预计整体经济还有望进一步回暖(假设国内疫情不会再次大规模爆发),但环比反弹势头可能会明显减弱。不过,随着国内消费转为正增长,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继续保持稳健,下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速也应能反弹至5.5-6%(全年增速:2.5%)。此外,随着其他主要经济体活动限制逐步放松、外需改善,出口应会继续保持稳健,不过其他国家/地区生产逐步恢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出口反弹的幅度。 洪涝灾害带来暂时冲击。官方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主汛期以来,洪涝灾害造成5481万人次受灾,37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分别比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23%和37%。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44亿元(相当于GDP的0.14%),较近5年同期均值上升14%,但明显小于1998年(整体损失相当于GDP的3%)。我们认为洪灾的冲击应只是暂时的,8月后影响应会快速消退,不过7月受灾地区的食品供应和经济活动可能明显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