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额9.07万亿元,同比下降4.9%。“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日前表示。 为稳外贸保订单,近期召开的省、市级两会对2020年属地外贸工作做出部署。例如,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优结构稳外贸稳外资,落实稳定外贸发展9条措施。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对外开放,扩大跨境电商覆盖面;加快建设中老、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高标准推进云南自贸区改革创新发展;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此外,各地两会传递出在稳外贸保订单方面的新声音,推出新概念。例如,宁波有人大代表提出要从外向型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向开放型创新经济运行体制机制转变,从单纯的货物贸易向“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重转变;青岛推出“云展会”计划;东莞则提出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境外疫情蔓延使我国外贸企业承压,各地纷纷采取措施稳外贸,这些新措施新概念里面不乏业态模式的创新,如无接触跨境电商、发展海外仓等。 对于开放型外贸城市来说,稳住外贸尤为重要。以宁波市为例,4月底,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在稳外贸方面对2020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包括要积极扩大内外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全面实施“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加快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支持企业网上办展、网上洽谈,发展海外营销网络,鼓励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加快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打造开放门户,高标准建设17+1经贸合作示范区,举办中东欧商品及国际消费品云上展。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建好浙江自贸区宁波联动创新区,争取赋权扩区覆盖到宁波。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稳外贸部署突出了“开放”、“合作”、“一体化”等特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呈现出特殊时期各地坚持扩大开放、深化国内外市场融合的决心。一是可以更好的从根源上为外贸企业复工难、运输难、履约难、接单难、贸易壁垒增多等阶段性难题提供解决思路,让产业链畅通有保障、进出口通关更高效、申报退税更快捷。二是可以增强市场的信心,让市场各参与者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激发市场主体的新活力。三是可以指导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外贸方式、拓宽外贸渠道,提升外贸竞争力水平,同时及时调整因疫情暴露出来的外贸产业布局不合理、部分企业发展模式脆弱等问题。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逆势增长。刘向东认为,要保证货畅其流,则需要完善与这些国家的设施联通,并积极建设境外合作平台。在设施、政策、制度、金融等多方面的便利化操作,将会有助于各地有稳定的外贸来源并形成区域稳定的供应链网络,进而有效保证订单的持续稳定。
作者丨李之泽 5月14日,泸州老窖举行2019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就公司经营情况答投资者提问。 年报显示,泸州老窖销量连续四年下滑,减少了近5万吨,下滑了25%。在销量下滑的同时,泸州老窖正在投入巨资进行酿酒技改项目,扩大国窖1573产能。搜狐财经就此问及销量下滑的原因和扩产能的必要性。 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回应称,近年来,公司业绩不断上升,总销量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高档产品占比在不断提高,产品单价也在逐步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消费者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升级现象明显,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建设酿酒工程技改项目,增加优质酒产能,是出于顺应市场变化,提高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重大举措。”刘淼表示。 2019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曾多次提价,有投资者提问:“公司在提价的同时,如何保持量价齐升的良性发展?” 刘淼回应称,商品的量价是个跷跷板关系,要想保持量价齐升,需要在产品品质保障和提升、在品牌塑造、在消费者培育、在服务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投入和建设。“只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国窖1573,愿意消费更多的国窖1573,国窖1573就能持续实现量价齐升。” 说明会上,有多位投资者问及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刘淼回应称,疫情前期,终端白酒动销也几乎停滞;目前,国内疫情趋缓终端白酒动销也陆续恢复,但是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刘淼同时提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公司难以预计准确的量化经营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泸州老窖此前曾因疫情影响停止了多款产品的发货。 对此泸州老窖表示,受疫情影响,为减轻客户压力,公司主动取消了2-3月配额。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公司在4月开始逐步恢复配额,5月按正常配额执行。 对于目前的渠道库存是否存在压力,刘淼回应称,公司严格执行安全库存管理规定,严禁向经销商压货,目前库存情况良性。 2019年泸州老窖低档酒收入增速16.54%,较2018年的8.29%提速,但中档酒收入增速2.01%却较2018年的27.82%大幅回落。对此有投资者提出质疑,并问询泸州老窖在光瓶酒市场的布局。 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解释称,公司中档酒增速放缓主要是因为2019年下半年进行了主动控货、换代。对于光瓶酒市场,刘淼表示,低档酒,尤其是二曲将实施大光瓶战略,重点打造“大众光瓶+品质光瓶+品牌光瓶”产品矩阵。 2019年泸州老窖销售费用42亿元,仅次于五粮液的50亿元,属于上市白酒企业销售费用第二高。有投资者提出高消费费用的合理性。 泸州老窖财务总监谢红回应表示,司销售费用投向会综合考虑公司不同阶段的市场规划、品牌规划、产品规划等,公司会继续关注并控制销售费用投入,并关注费效比的提高。
“中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全球第一。中国也是‘全球市场’,消费额约占全球消费的30%。对于ABB而言,市场在哪,我们的生产就布局在哪。”ABB集团高级副总裁、ABB中国总裁张志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张志强认为,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ABB在上海投资10亿元的机器人新工厂正在平稳有序地建设。这一工厂将成为ABB自动化与柔性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厂典范,预计将在2021年投入运营。 疫情并未阻止跨国企业投资中国的步伐。5月14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7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折合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8.6%),这是年内中国利用外资首次实现正增长。 取得这一成绩并不容易,疫情全球蔓延对世界经济和全球产业链产生了重大冲击,最近一段时间美日等国鼓励企业从中国撤离。而中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解决外资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国也在持续扩大开放,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一批重点外资项目也正在陆续签约落地。 今年利用外资首度正增长 1-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使用外资28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折合413.4亿美元,同比下降8.4%。4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折合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在5月14日的商务部发布会上,该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着力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信心不断增强,一批重点外资项目陆续签约落地,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使得4月份使用外资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 今年以来,一些跨国公司没有止步于疫情影响,反而加快了在华投资布局步伐。例如零售巨头Costco将在上海开设大陆第2家门店,丰田将与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资兴建电动车工厂,星巴克将在江苏昆山投资1.29亿美元建造星巴克全球绿色环保的咖啡烘焙工厂。 一系列稳外资政策确实解决了不少外资企业面临的困难。 以ABB上海工厂为例,疫情发生后,物资物流不畅,位于常州、无锡等地的10余家核心供应商未能得到复工批准,上海为此迅速启动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机制,帮助解决了长三角货运车通行证问题,还对核心供应商复工情况进行每日实时跟踪和督办,并很快得到了批复。 此外,由于大量外省工人无法按时返沪,ABB位于上海临港的仓库在上海市政府帮助下尝试了“共享员工”的模式,来自“辣些鱼”餐饮等跨行业员工的上岗保证了仓库的运行。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近年来国务院层面已连续印发四份关于利用外资的文件,《外商投资法》的落地实施更是加强了投资促进和保护,而不断扩大开放也为外商投资打开了新的空间。 一个例证就是海南利用外资的爆发式增长。在海南自贸区(港)扩大开放背景下,今年1-4月,海南新设外资企业110家,同比增长0.92%,实际使用外资约3.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2.33%。尤其是4月,海南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59.26%,而实际使用外资更是同比增长了752.11%。 产业转型带来投资新机遇 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日预测,2020年至202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预计会大幅下降30%-40%。 高峰指出,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全球产业链产生了重大冲击,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然处于严重低迷状态,今年吸收外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压力依然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美日等国鼓励企业从中国撤离,一度引发中国是否会出现“撤资潮”的担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要高度关注疫情之下在华外资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形。一是国内政府胁迫之下的产业链本地化,即将产业链迁出中国,回归本土。二是基于安全考虑的产业链分散化,比如部分企业会担心供应链过度依赖中国,将相关产业分散到东南亚等其他地区。 白明认为,此次疫情对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带来了“围城效应”,中国在两个月时间内迅速控制住了国内疫情,并实现了复工与国内供应链的疏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外资投资中国的信心。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近期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发展趋势不会变,超大市场规模的强大磁吸力不会变,在产业配套、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不会变,外国投资者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预期和信心不会变。 在张志强看来,此次疫情带来短期冲击的同时,也为中国加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创造了特殊的契机,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为投资中国开辟了新的空间。 比如,疫情可能会加速中国机器换人的步伐。中国虽然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应用市场,但2018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140台,相比新加坡(831台),韩国(774台)、德国(338台),中国的潜力仍然很大。 张志强认为,疫情的大背景下,“新基建”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这为“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破茧重生、求新谋变带来新的动能,这无疑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 数据显示,1-4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7%,明显好于整体。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46.9%、73.8%和99.6%。 张志强表示,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完整产业链的优势无可替代。 “ABB将继续推进在华业务,扩大在华投资。”张志强说。
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出现,让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商业世界的后浪逐步把前浪都拍在了沙滩上。 作为全球知名的消费品(服装、玩具等)设计、开发、采购及物流跨国企业利丰(00494,HK;收盘价1.240港元)退市的时间也被确定,将定在5月27日收盘后。 让人唏嘘的是,就在几年前利丰还是恒生指数成分股,港股中响当当的蓝筹股。利丰管理层表示,疫情影响让公司业绩受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利丰近年来的业绩一直在萎缩,最近5年的营业额都在下降。而让投资者尴尬的是,利丰的股价过去10年来更是经历了雪崩式下滑。 股价最高22.779港元 从2011年的22.779港元,一路下滑至今年最低的0.435港元(股价已前复权处理),利丰最近10年的股价一路向下。 虽然利丰股价出现了大跌,收入利润也出现较大下滑,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它此前的辉煌。 利丰是世界知名的消费品设计、开发、采购及物流跨国集团。利丰的分支遍布全球,在超过40个国家拥有230个办事处及配送中心,提供紧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以迎合客户不同的需要。 在利丰股价到达顶点的2011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200亿美元,经营溢利更是达到8.8亿美元。而利丰此前作为一只市值较大且股价不断上涨的绩优股,也被恒生指数吸纳为其成分股,成为了蓝筹股。不过随着利丰股价下滑和市值萎缩,后来也被恒生指数剔除出成分股。 然而,事情总有变化。2020年3月23日,利丰股价却大涨88%。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来是在3月20日(周五),利丰发布公告称,要约人拟将公司私有化并退市。此次私有化的回收价为每股1.25港元,较此前0.5港元的股价溢价了150%。利丰指出,对股东而言,高溢价的回收价是具有吸引力的。 随着私有化的消息披露后,利丰的股价也在3月23日爆升之后稳步上涨,逼近1.25港元的回收价,截至5月14日收盘,最新股价为1.240港元。 对于此次私有化退市的考虑,利丰指出,鉴于电子化对零售行业的影响,公司着力展开重组,将其业务重新定位并加强其竞争优势。尽管利丰已实施一系列策略转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公司的财务表现仍然受压。此外,预期将持续的经济阻力正对公司的业务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疫情影响只是导火索 面对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威胁,其实利丰的下滑早已有了端倪。 在利丰最新的年报中,公司主席就表示,此次疫情已经扩散至全球多个国家,为全球带来社会、经济和金融动荡。为了控制疫情,各国推出前所未见的大规模检疫措施和刺激措施。各国政府似乎准备好推出更多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但是市场信心依然脆弱。另外再加上石油价格战、贸易战等事件,为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前景带来了阴霾,而上述地区也是利丰采购贸易和在岸批发业务的主要市场。面对不明朗的前景,这些市场中的消费者可能会缩减可支配开支,从而为众多企业,尤其是销售非必要消费品和服务的企业带来更大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上述原因的确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影响,但是利丰的业务其实早就在走下坡路。 2014~2019年,利丰的营业额每年都在下滑,从2014年的192.88亿美元跌至2019年的114.13亿美元,其经营溢利更是从2014年的7.24亿美元跌至2019年的1.48亿美元。 对于利丰业绩的下滑,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叶尚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历史的进程吧,利丰最辉煌的时候是全球贸易一体化、互联网电商仍未兴起之前。现在全球贸易壁垒增加,互联网电商的急促发展带来去中介化,都令贸易相关行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晨婷)5月14日,商务部披露1-4月吸收外资数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指出,今年以来,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出台,着力加强投资促进和保护,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我国4月实际使用外资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同时,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仍然处于严重低迷状态,今年吸收外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压力依然很大。 具体来看,今年1-4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86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折合413.4亿美元,同比下降8.4%(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比一季度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4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折合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增长原因表示:“从长期来看,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外商投资法》,在法治框架下,外商投资环境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通过准入负面清单,便利化程度持续提高。而且中国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远高于很多发达国家,也给外商在中国投资树立了信心。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复工复产快速推进,供给需求率先回暖。与全球疫情蔓延相比,也体现了中国的投资环境更加稳定,外商未来的投资回报预期更加稳定。” 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如3月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稳外资11条”,聚焦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加大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的力度、落实负面清单等五方面做好服务;3月19日,商务部就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公开征求意见,并于4月1日印发有关通知,从全力支持外企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5方面提出24条实招。此外,国务院批复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引导跨境电商全面发展,以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值得一提的是,4月当月,中国对日本、韩国两国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今年1-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3.9%,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15.6%,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1-4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值2.76万亿元,增长0.9%。 高峰表示,今年4月中国出口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供给端看,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国内产业产能回升,为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力保障;从需求端看,日本、韩国市场需求恢复相对较快,4月当月中国对两国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东盟市场总体平稳,4月当月我对东盟出口增速高于总体增速。1-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3.9%,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至15.6%,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 关于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情况,高峰介绍,今年1-4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值2.76万亿元,增长0.9%,高于同期外贸增速5.8个百分点,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30.4%。 “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对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也带来挑战。”高峰表示,短期看,疫情造成货物人员往来不便,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不畅。从长期看,中国与相关国家贸易合作基础牢固,仍然具有很大潜力。下一步,中方将继续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抗击疫情,巩固经贸发展良好势头,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推动经贸合作平稳健康发展。 在拉动内需方面,高峰也介绍了日前举办的第二届“双品购物节”的成绩单。在4月28日-5月10日的促销活动期间,参与电商企业达115家、品牌超10万个、网络店铺超百万家,总销售额达1825.1亿元。本次活动带动同期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4300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超过3800亿元,同比增长33.3%;活动参与商品获好评率达98%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12日,四川和云南的省级两会全部闭幕。至此,因疫情而推延三个月之后,31个省份的省级两会均已落幕。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四川和云南的省级两会在会议时间、会期长短、参会人数等方面都作出了调整,而疫情防控也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延后三个月举行 四川、云南两会会期缩短会次精简 5月8日,推迟了三个月的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开幕,这标志着四川省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也是疫情后中国首个召开的省级两会。 此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2020年省级两会已在春节前落幕,但因为疫情影响,四川省和云南省在1月底分别宣布,两地原定于2月初举行的两会推迟。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4月29日,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最终定于5月8日至11日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定于5月9日召开,会期共4天。 云南省也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决定在保持原定议程不变的情况下,将两会的会期调整为3天。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5月9日上午开幕,5月11日下午闭幕。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10日至12日召开。 和以往相比,上述两省的两会会期较往年有所压缩,会议进行了精简。例如,云南省的人大会议精简了全体会议的次数。将以往通常要召开的五次全体会议调整为三次全体会议,以往第一、二、三次全体会议的议程合并为第一次全体会议议程,依法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两院”工作报告。 疫情防控和公卫健康成会议重点 基于当前的特殊背景,疫情防控成了四川和云南两省两会的重要议题。 在四川,据报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四川许多政协委员的聚焦点,截至4月底,四川省政协共收到相关提案117件,社情民意信息2700余条。 四川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在开篇就聚焦于疫情防控,此外,包括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公共卫生健康”也成为了今年云南两会的关键词之一。 云南省政协主席李江在作工作报告时称,云南省政协将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组织委员、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一批专业性、高质量的建言成果。 云南省两会透露,云南将筹集100亿元资金实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解决长期以来的传染病救治和疾病防控能力短板,推进“健康云南”建设。 云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云南将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建设;理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 疫情防控下,省级两会有这些变化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两地省级两会本身的防控措施也备受关注。事实上,为做好省级两会的疫情防控,两地在人员管控、会议形式、驻地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调整。 在原有工作组的基础上,两地增设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组,专门落实防护责任。 据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官微“四川发布”消息,会议期间动态监测参会人员健康信息,通过增设疫情监测联络员、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组等形式,落实防控责任。 在会议组织形式上,今年四川政协会议参会人员将在驻地宾馆收看政府工作报告现场直播,书面听取省“两院”报告。 在云南,除政府工作报告全部作口头报告外,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两院”工作报告调整为在印发书面报告的基础上作简要的口头报告;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听取的其他报告,调整为书面印发全体会议。 此外,出、列席人员范围也有一定调整。 例如,四川省的政协会议要求,尚在境外的港澳委员,可通过线上平台查阅会议资料、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省级老领导、省政协机关离退休干部代表不出席开、闭幕会。 云南省的人大会议不再邀请外国驻华领馆官员旁听会议,并将列席人员由原定的291人调减为57人。 驻地管理方面,四川省两会期间对驻地宾馆实行准封闭式管理。其中,人大会议方面,本次大会要求代表一律不会客,不得外出应酬、购物游览和接触非与会人员;会议期间要抽查代表住宿情况,抽查率不低于30%;要对代表就餐实行后台数据比对,对没有就餐刷卡的代表要书面说明情况。 云南省的政协会议则要求,与会人员通过2次核酸检测、且持健康绿码才能参会。大会统一安排食宿及交通,实行封闭式管理。会议期间,不得私自外出、会见外来人员;实行分餐和取餐制;还有会风会纪督查组不定期检查人员住宿情况。在驻地酒店,电梯、餐厅等处摆放免洗手消毒凝胶等物品;房间还配备医用口罩、75%酒精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