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8月25日举行广西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闻发布会。该自治区北部湾办副主任王宗文在会上介绍,未来,广西将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提升北部湾港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积极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 王宗文介绍,在顶层设计方面,广西计划完成《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发展规划》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规划建设。 在加快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方面,广西计划下半年将开工建设钦州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防城港赤沙作业区2号、1号30万吨级散货泊位。加快完成防城港30万吨级航道、北海港3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前期工作,到2022年,北部湾港将具备接纳世界各类大型船舶靠泊的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全面提升。 在大力提升北部湾港综合服务能力方面,广西计划全面实施《北部湾港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对标提升工作方案》,争取到2020年底,集装箱进口环节总体耗时压缩35%左右,综合费用降低33%左右,出口环节总体耗时压缩20%左右,综合费用降低17%左右,缩小与国内先进港口差距,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推进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集聚120家左右的航运服务企业。
随着广西钢铁重组接近尾声,防城港大型钢铁项目也进入最后冲刺期。 柳钢股份24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斥资60亿元对参股公司广西钢铁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后者45.83%的注册资本,加上受让部分委托表决权,将取得广西钢铁的控制权,实现对广西钢铁并表。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深度参与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后续建设,该项目预计2020 年内可实现产品对外销售并产生盈利。 具体来看,柳钢股份拟以货币资金对广西钢铁进行增资,其中60亿元增加广西钢铁注册资本,其余进入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广西钢铁的注册资本将由180亿元增加至240亿元。其中,柳钢股份出资110亿元,柳钢集团出资109.38亿元,武钢集团出资20.62亿元,三者占广西钢铁注册资本的比例将分别达到 45.83%、45.58%和8.59%。 记者注意到,为了使柳钢股份顺利“接手”广西钢铁,柳钢集团、武钢集团拟放弃本次对广西钢铁的优先增资权。同时,公司控股股东柳钢集团还将所持广西钢铁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柳钢股份。因此,增资后,柳钢股份将取得广西钢铁控制权。 资料显示,广西钢铁手中的防城港项目是我国近年来特批的两个大型钢铁项目之一,早在2004年,武钢集团就与广西方面签署了防城港钢铁项目的协议。不过,随着武钢和宝钢集团在2016年合并,在湛江和防城港两个相邻的且有直接竞争的项目上,宝武集团最终决定重点发展湛江钢铁项目。在此背景下,宝武集团将防城港项目交给柳钢集团管理。 随后,武钢集团与柳钢集团在2018年2月签署《重组协议》,对广西钢铁进行股权重组。柳钢集团在同年7月对广西钢铁增资109.38亿元,取得其控制权。 2019年10月,柳钢集团控股的柳钢股份出资50亿元对广西钢铁进行增资,为全面“接手”防城港项目做好准备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地处北部湾的防城港是“一带一路”重要港口。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产品定位高强度螺纹钢、合金钢棒材、优质线材等,建成后预计年产钢材919万吨。公告显示,截至目前,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已部分建成并开始投产调试,预计将在2020年末正式投产运行,并在年内实现产品对外销售并产生盈利。 柳钢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深度参与防城港基地后续建设,有利于未来生产及管理上的协同。同时,公司可借助防城港钢铁基地的区位优势,积极开拓东盟国家的市场,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航拍广西梧州平流雾 何华文 摄 航拍广西梧州平流雾 何华文 摄 航拍广西梧州平流雾 何华文 摄 航拍广西梧州平流雾 何华文 摄 航拍广西梧州平流雾 何华文 摄 8月17日,广西梧州市区现平流雾美景,缥缈的平流雾从广东封开方向缓缓而来,缭绕在城市的上空和楼宇之间,若隐若现,美景醉人。给山城水都带来了“海市蜃楼”一般的美丽景致。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新修订的《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奖励在广西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 激发年轻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和活力,设立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授予在自然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中作出杰出贡献,且未满45周岁在广西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该奖种不分等级,高于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而次于自然科学奖特等奖,仅授予个人,每项奖金20万元。 鼓励企业创新,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奖,授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广西企业。该奖种不分等级,等同于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仅授予企业(不授予个人或团队),每项奖金100万元。
2020年8月10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正式发布,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投”)以2019年营业收入1800亿元(260.6亿美元)的成绩成功入围榜单第490位,是广西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本土企业。 广投成立于1988年,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广西政府首批投融资主体之一,从启动资金只有1500万元的单一地方发电企业,发展到今天业务涵盖能源、铝业、新材料、医疗健康、数字经济、金融六大板块,参控股企业360家,资产总额5350亿元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从蹒跚学步到如今的阔步前行,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广投通过全面实施“产融投”协同发展战略,发挥作为自治区本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作用,将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市场化的运作优势有效结合,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 实施“产融投”协同发展战略,引领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投在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承担着自治区战略性重大投资任务,履行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按照广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十六字工作方针和“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广投大力实施“产业为基础、金融为保障、投资为引领”的“产融投”协同发展战略,补足产业发展短板,健全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集群和协同优势,打破产业壁垒,实现增长由竞争逻辑向共生逻辑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呈现出裂变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 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围绕能源、铝业等基础性产业,广投先后退出59家企业,收回资金近60亿元用于并购重组10家企业,推进传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能源板块形成了涵盖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区域电网、天然气、成品油等业态的大能源格局,发电总装机容量3041万千瓦,占全区装机总量的66.5%。铝业板块着力解决广西铝资源转化的瓶颈问题,打造从氧化铝到铝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服务广西铝产业“二次创业”。新材料板块整合了南宁、柳州、贺州、来宾四大制造基地,推动我国铝加工装备进步,打造覆盖航空航天、交通运输、3C电子等领域的广西高端铝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为国家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医疗健康板块建立覆盖医药生产研发、健康食品、医疗防护、中药材、康养旅游等全链条综合大健康产业,中恒集团(600252)市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收购重庆莱美药业(300006),引入生物医药,建设广西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基地,补齐广西医疗防护产业链短板。数字板块聚焦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等领域,承接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壮美广西云等重大项目,以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为重要载体,集聚各类数字产业资源。 强化“金融保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供涵盖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租赁、资产管理等20个业态的综合金融服务,搭建金融全周期服务链条。广西北部湾银行2019年投放各类资金1200亿元支持广西实体经济,实现监管评级跨档升级。国海证券积极践行本土券商的使命担当,2015年以来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地方政府、企业融资约6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地方企业债券26.9亿元,设立股权基金规模61.4亿元,期货风险管理服务金额1490亿元,为区内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托管总资产1236.09亿元。金投集团涵盖保险、租赁、资管、担保、汽车金融、交易所等业态,在广西各市、县、区设立机构网点121个。国富人寿开业两年来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30.1亿元,开发出50余款保险产品,累计为全社会提供逾万亿元风险保障。北部湾保险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超7.42万亿元,保额支出超57.34亿元。 突出“投资引领”,深化开放合作,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广投出资、运营和受托管理68只基金,总规模763.69亿元,累计已投资228.57亿元、项目169个。通过投资的“有进有退”,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层次水平,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近三年,广投累计完成投资305.39亿元,撬动投资1100亿元。积极推动落实“三企入桂”,深化与各大央企合作,建设防城港核电、大藤峡水利枢纽等项目,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推动与民企合作建设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平台,打造广西信息化发展强大引擎。截至目前,广投与央企合作项目总投资达1832亿元。广投全力融入广西金融门户开放建设,通过陆海新通道基金入股新加坡格步智慧出行项目,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走出去。 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打造广西国资改革鲜活样本 作为全区首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广投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由“管资产”向“管资本”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转型,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效激发企业活力。 加强党建引领。强化现代企业制度中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现有党组织546个、党员8111名,实现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党组织全覆盖。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起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经理层经营管理的治理格局,配备5名外部董事,实现外部董事数量过半,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强化授权力度。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建立授权管理体系,总部向下授权事项63项,管理“层层松绑”,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产业集团―生产企业”的三级管控模式,实现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型。 优化企业治理体系。制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管理体系和现代产权制度,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参控股329家企业中(不含分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236家,占比71.73%;探索在二级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混改”,持续向结构更优、协同更强的方向调整;在试点企业加大员工持股推进力度,在金融、大健康等产业加快人才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方向转变。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解决问题中沉淀智慧,统筹协调审计、纪检、监督等部门的职能,逐步建立起“1+N”闭环监督的“大风控”体系。 履行国企责任,回馈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广投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以高度政治站位和战略定力践行国有企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创造价值。广投成立32年来,经济指标屡创新高,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1500万元增长到2020年上半年的5350.56亿元,营业收入从86万元增长到1800亿元,利润年均增长率16.3%,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从2008年第473位上升至第134位,连续5年位列广西百强企业第1位,连续六年获AAA信用评级。 服务社会。广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深度极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累计投入4853.9万元扶贫资金,累计脱贫2062户8538人,易地搬迁404户,20个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累计捐赠款物价值超5400万元,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超180亿元,向全区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捐赠爱心保险保额超1700亿元。 成就员工。广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完善容错、激励、监督三种机制,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干事创业生态环境;推进干部年轻化、专业化;打通各级企业干部职工的流动通道,促进干部轮岗交流;创办广投数字大学、广投党委党校,建立全员覆盖、全员学习、分级培养的培训体系。 展望未来,广投将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世界500强为新起点,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地位,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贡献。 数据来源: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上证报日前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了解到,该协会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 ,于7月29日举办了广西“险资入桂 共建金融开放门户”首场线上发布会,邀请了相关融资主体线上路演,保险机构、保险资管机构、银行、信托、基金等机构踊跃参与。 据悉,在项目推介环节,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均作了详细的项目推介。 “协会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保险资金与广西的合作,仅2018年至今,注册在桂的相关债权投资计划12只,注册规模209亿元。本次活动共收集到广西融资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000亿,涵盖信用等级在AA+以上的企业25家,涉及市政、交通、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产业和高端制造、文化旅游等行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贺竹君表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战勇介绍了广西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发展态势以及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广西的情况。(常佩琦)
7月29日收盘后,新高教集团发布公告,称进一步收购嵩明新巨(广西学校举办者唯一股东)39%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52,000,000元。进一步收购广西学校事项完成后,新高教集团将持有广西学校90%股份。 广西学校于2006年1月份正式成立,位于广西钦州市,是一所能够独立颁发国家普通专科学历证书和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广西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分别为商学院、财会金融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开设37个高职专业(方向),特色重点专业包括学前教育、应用泰语、艺术设计(坭兴陶艺术设计)和国际商务等。 广西学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也深入强化外国语言等特点。格外强调国际化,是因为广西地处东盟地区合作的前沿,而钦州又属于海上丝绸之路陆海衔接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对外教育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借以国际化广西学校可以进一步在服务中国-东盟经济融合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广西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颇为优质,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办学以来学生屡在全国英语、泰语、外贸、艺术设计(坭兴陶)等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多项,与多家优质单位长期进行学生实习就业合作,并且与广西多家本科高校开展专升本合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不包含高职扩招四类人员,广西学校的在校生总数达到10,273人。该年内,广西学校共计实现营业收入增幅22.4%,相比上年同期增幅高达40.9%,可见盈利驱动力较为强劲。 具体而言,广西学校强势的成长驱动,主要是受益于其所处区域环境及高校招生情况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广西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该省高考报名人数也随之水涨船高。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GDP达到21237.14亿元,同比增长6.0%。自2014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GDP增速都保持在6%以上,平均增速达到7.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的稳健增长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年高考报名人数也保持着稳健增长态势,2017至2020年的高考报考人数分别为36.5万、40.0万、46.0万及50.7万人,平均增长率高达11.6%,为全国排名前十位的高考大省。 稳中趋升的经济水平和高考报名人数,都为广西学校持续吸纳生源和学费收入提供了坚实沃土。同时,钦州当地仅有2所高校,广西学校是当地唯一一所民办高校,因此学生人数增长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虽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高考报名人数位列全国前列,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意味着高等教育渗透率仍存在较大幅的改善空间。2015年以来,虽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毛入学率已经持续在走高,但至2018年仍低于全国水平9.1个百分点。 综合来说,作为跨区域布局的先行者,新高教过往的并购标的主要都选择在学生生源多、毛入学率低于全国水平、教育资源匮乏,以及政府教育政策倾斜的地区,以保证内生增长的高弹性,而本次加码收购的广西学校无疑再次充分证明了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 收购完成后,新高教会对旗下所有的学校进行统一的集团化管理,包括集中采购、共享招生网络和校企合作网络等,通过集团化的增值赋能优化收入及成本端,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使得长期的增长空间最大化。从2015年投资华中学校起,新高教就展示出其独到的标的选择及领先的投后管理能力,收购后的学校净利润增速均非常明显。 最后看到公司的收购代价。2018年,新高教收购51%广西学校股权的时候,对应2017年PE倍数为15.6倍,生均收购成本3.4万元/生。此次,新高教再收购广西学校39%股权,对应2019年PE倍数为13.7倍,生均收购成本为3.79万元/生,如考虑到高职扩招人数,此次交易的生均收购成本低于首次收购。对比同业的近期收购来看,新高教拿下质地优良的广西学校的代价还是较为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