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显示,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稳定,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反弹4.7%,但这一增长仅能勉强抵消2020年的损失。报告警告,如果不在经济、社会和其他领域加大投资,新冠疫情的破坏性将影响数年,进而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实现经济复苏的能力。不过,在其中,中国经济显得独树一帜。全球知名专业会计团体澳洲会计师公会年度《中国经济前景与企业信心调查》显示,尽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令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中国企业对2021年的商业前景感到乐观。调查显示,71%受访的财务和会计专业人士预计,所在企业盈利水平将在2021年有所增长或保持不变;此外,64%的受访者预计所在企业在华员工人数在2021年将有所增加或保持不变。事实上,尽管2020年中国经济经历了艰难时期,但高达2.5万亿的减税降费、发力“双循环”、助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一系列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企业渡过难关。2021年,预期全球经济复苏、新冠肺炎疫苗可供广泛接种以及中美关系有所缓和,被认为是对今年中国经济产生最积极影响的三大关键因素。“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调查结果来看,商界普遍看好2021年的经济发展前景,对中国企业的增长潜力充满信心。”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会会长邱靖之表示。减税降费持续利好1月28日,财政部召开了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网上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20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2021年将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据了解,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共出台实施了7批28项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其中既有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的应急措施,也有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困难行业的措施,还有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特别是聚焦帮扶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加大税费支持力度。减税降费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在助力中国企业应对疫情挑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按照澳洲会计师公会统计,79%的受访者表示,减税降费在2020年对其企业业务产生了积极正向的影响,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更表示减税降费有效地减轻了企业整体的税务负担。“2020年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切实让利于市场主体,有效地减轻了受访者所在企业在特殊之年的运营负担,受到了商界的积极反馈。从目前的情况看,疫情的影响可能还会持续。如果接下来对疫情的防控成为常态化现状,那么有理由相信2021年针对疫情方面的减税降费政策依然会延续下去。”澳洲会计师公会华北区委员会委员吴嘉源表示。按照财政部安排,下一步,财政部将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发挥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接下来,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确保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着力优化减税降费落实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进减税降费信息共享,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跟踪做好效果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宣传和政策解读力度,提高纳税人和缴费人政策知晓度,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持续优化纳税服务,简便办税程序,完善具体服务措施,畅通减税降费“最后一公里”。吴嘉源介绍,在深化税收信息化征管方面,发票电子化成为今年改革的一大重点,在目前已经实现增值税普通发票电子化基础上,税务机关正逐步实现专用发票的电子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服务能力。此外,以“非接触式”办税和金税四期系统升级为契机,税务机关将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纳税人办税效率、降低办税成本。同时,在税务执法方面,精确执法将进一步强化,从而增强税务执法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持续扩大跨省经营企业全国通办涉税事项范围。在完善税收确定性和维护税制公平方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也是今年的重点之一。在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方面,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持续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特别强调,要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加强对地方工作指导和督促,严肃组织收入工作纪律,严格按法规和政策规定征收税费,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严肃查处政策不落实、增加企业负担、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探索新市场下的新机遇企业在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同时,也需要积极探索市场下的新机遇。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高度重视的发展着力点。众多受访财务和会计专业人士预测,产品和服务、客户体验、业务流程将成为其商业创新的三大主要领域。中国企业正通过增加科技和创新领域的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业务流程,从而领先竞争对手,把握国内市场的长期增长机遇。“科技应用与创新的驱动效用,是商界信心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的政策部署为企业应用科技和不断创新,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将坚持创新,作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这极大鼓舞和推动了企业创新和科技应用的意愿,有利于推动产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和完善产业链。”邱靖之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规划《建议》在“打造新兴产业链”“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方面作出了安排和部署。“新兴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一代信息网络、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未来5年或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未来,我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产业发展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表示。在他看来,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有巨大的成长潜力,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及长远发展起到牵引和带动作用。这是我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一步,但因此,我国应更积极参与诸多重要领域的全球竞争,特别是代表高科技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全球合作与竞争带来新的内核。“随着‘一带一路’推进, 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逐步落地等,在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发展理念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今年开拓海外市场,实现高水平走出去的前景依然较为可观。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和华中区委员会会长虞正表示。多家企业表示,预计RCEP将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有助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区域内其他国家和市场的合作。在虞正看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首先应以国内市场作为其战略基点,可优先选择境外园区,并且应改变自身的竞争方式,以技术、工艺、质量、品牌、供应链、全球供应链的参与方式,提高议价能力,增强不可替代性。疫情助推了许多远程商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将会为企业的跨国业务和团队布局带来灵活性,这为中企吸纳更多国际化人才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团队协作方式以拓展国际业务。不过,企业需清楚了解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供应链区域化、海外投资政策变化等,做好投资风险管控和合规管理。
“降成本”是今年各项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频促实体融资成本下行,财税部门也不断出台减税降费举措。《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诸多政策推动下,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享受到了降成本的巨大红利。业内人士指出,四季度,预计更多旨在降低企业融资利率和税费的政策将进一步落实到位。按照全年减税降费2万亿元规模估算,仅税费减负就还有约5000亿元红利可期。 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财园信贷通’解决了最为困扰小微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问题,如今我们公司的贷款利率仅为基准利率上浮30%,还不需要抵押担保。融资成本比之前降低了很多,小微企业的负担大大减轻了。”江西北陆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荣福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他所提到的“财园信贷通”,是江西省为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而创立的一种融资新模式,由财政资金出力,为有一定税收贡献但达不到银行现有贷款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一年期、无抵押、无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基准利率30%,贷款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 “公司的成长离不开银行帮扶与政策支持。”钟荣福表示,近五年来北陆服饰营收从2965万元上涨至7563万元,净利润由54万余元扩大为1093万余元。 今年以来,央行运用多种方式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数据显示,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享受到了降成本的政策红利。从融资成本来看,今年前8个月,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6.8%,比去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9个百分点。 以小微企业聚集的浙江省台州市为例,9月,台州全市银行业人民币加权贷款利率、普惠口径贷款利率分别为6.90%、7.47%,分别同比下降0.73和0.51个百分点,比全省多降0.48、0.12个百分点。记者还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分类别提出具体降成本目标,每月监测,约谈降成本工作成效不明显的机构,并将降成本工作作为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一票否决项。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企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也在打破。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介绍,截至9月末,已有占比达8%的银行贷款利率比LPR(贷款基准利率)低50个基点以上。这意味着这部分贷款利率低于同期LPR至少11.9%,打破了原来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隐性下限(即在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幅度不超过10%),企业“融资贵”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1.5万亿减税降费成效明显 “仅增值税留抵退税一项政策,就给我们带来了实打实的资金流。”东风乘用车公司一位高管介绍说,2018年企业享受到了2.56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更加宽裕的流动资金。他表示,国家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税务部门到公司开展“一对一”纳税服务,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对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东风乘用车公司而言,是一场“及时雨”。 今年前8个月,我国减税降费规模超1.5万亿元,惠及亿万市场主体。不仅促进了企业减负、居民增收和就业增加,还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六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徐国乔在财政部三季度发布会上表示,减税降费是今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目前减税降费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均已顺利出台和实施,运行平稳有序。“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各项减税降费措施落实有力,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徐国乔表示,目前初步实现了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三个确保”要求。具体来看,减税降费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聚焦减轻小微企业税负,重点支持了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减税红利再投资比例上升,有力促进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活力提升。 数千亿降成本红利仍可期 业内指出,预计四季度更多旨在降低企业融资利率和税费的降成本政策会进一步落实到位。整体估算,按照全年2万亿元减税降费计算,仅税费减负就还有约5000亿元规模红利可期。 央行将继续通过改革方式促进贷款的实际利率下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宽货币’虽然还有空间,但重要的是‘宽信用’。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改革,以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为重点,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让流动性更有效率、更精准地进入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祝树民日前也表示,接下来,银保监会将在2018年的基础上巩固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下降成果,遵循商业可持续和“保本微利”的原则,将国家优惠政策充分体现到企业融资成本中。 “目前,监管部门已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给银行保险机构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下一步,应尽快将相关政策落实到监管评级等方面。”董希淼说。 10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落实落细减税降费作出进一步部署,明确提出确保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进一步治理违规涉企收费,并就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作出部署。 据测算,全年减税降费总额将超过2万亿元。“从截止到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全年减负量,还会比预计多一些。”徐国乔说,下一步,财政部将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继续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减税降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将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更好的效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四季度,就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力点而言,继续做好减税降费是重点。要兑现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营造宽松经济发展环境措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收入“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采取非常规措施积极挖潜增收,确保财政收入完成年初目标,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四季度财政工作重中之重。
本报北京11月1日讯 记者董碧娟报道: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2万亿元,达20924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3659亿元,去年年中出台的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265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前三季度,全国新办理税种认定、发票领用、申报纳税等涉税事项的纳税人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7.5%,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26%,比二季度增速提高18.9个百分点。随着减税降费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稳步恢复。税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高于全部企业销售收入增速1.9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14.8%,比二季度增速提高3.2个百分点,反映出民营经济恢复步伐较快。 税务部门还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通过税务大数据平台,帮助出口企业积极谋求向内销转型。税收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出口企业内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高于全部企业销售收入增速5.9个百分点,出口企业内销市场份额由1月份的12.2%提升至9月份的13.8%。
原标题: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添活力(新数据 新看点) 重量少了近一半,仅比1元硬币宽5毫米,广泛用于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近日,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国产超小体积5G通信模组成功下线,公司财务负责人卢育军特别激动。他表示,企业搞创新投入很大,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减税降费的支持。 “几项减税降费加起来,今年我们已经减负约1000万元。”卢育军说,年初公司一度资金紧张,“关键时候,减税降费帮了大忙,坚定了我们继续创新、推出新产品的信心!” 今年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18773亿元。一系列具体措施落实,对纾解企业困难、支持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减税降费有力度,为经济稳步恢复提供动力。 “今年我们研发投入预计可以享受6000多万元的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额。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的政策延长了,预计能为企业减负500多万元。”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俞春燕说,“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前期研发投入高、周期长,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各项实打实的税费优惠政策给企业研发增添底气。我们准备投入新的生产线,把产能再提升30%以上。” 今年以来,我国在继续执行去年出台的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的同时,强化阶段性政策,出台实施支持复工复产的税费政策等并延长执行期限。“减税降费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激活市场活力。”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说。 ——减税降费有速度,助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只需提供纳税人识别号,其他申请内容系统自动带出,200万元的退税申请可以说是秒批!”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经理庄占利说。 为保障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发展,大连保税区税务局优化服务流程,整合纳税人端、税务人端、税收数据端,实现纳税人所有业务,无需手动填写,数据库自动填充。 各地税务部门下足功夫,用办税提速为企业发展加速。在河南,1月起实现了河南自贸试验区内所有出口企业出口退税一站式办理。在湖北,纳税人登录增值税纳税申报“轻松填”,一键申报即可享受税收优惠。 ——减税降费有温度,“非接触”办税让企业更便利。 “真没想到,依托‘电子税务局’,首次领用发票一次都不用跑。”江西洋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户新办企业,企业负责人裘敏近日通过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税务人员远程指导,在线上完成了包括“一网通办”平台申请、微信公众号上办税人员实名认证等等,最后通过邮政快递顺利取得了发票。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围绕支持疫情防控、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让纳税人办税更省心、更舒心。目前,全国企业纳税人90%以上涉税业务可在网上办理,其中纳税申报业务网上办理率达99%以上。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韩国荣表示,将以更扎实举措、下更大气力落实纾困惠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断优化办税缴费服务,助力市场主体实现更大发展,更好服务“六稳”“六保”。(王观) 《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7日01版)
前8月新增减税降费近1.9万亿元—— 减税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广大市场主体面临存续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相关措施直达市场主体,实实在在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降低了企业资金压力,为企业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空间。仅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18773亿元,使得市场信心倍增,企业复工复产动力强劲。 收入锐减,还要保住近7000名职工的“饭碗”——新冠肺炎疫情让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过了段苦日子。关键时刻,优惠来了。“阶段性社保费政策为公司减免了近200万元,其他多项税收优惠又省下了1000多万元,给了企业实实在在的希望和信心。”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陈义说,目前公司各项产能已顺利投产,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18773亿元。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企业购进货物服务总金额同比增长9.6%,快于销售收入增速0.2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对经营前景充满信心。 信心不断累积 “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企业负担持续下降。例如,前8个月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享受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的约占92%,余下8%左右的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从3%降为1%(湖北省免征),降幅达67%。”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表示,今年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直达市场主体,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活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仅阶段性减免社保费这一项政策,就为我们带来了800万元现金流。”浙江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裁方圆说。 明显的获得感让企业信心不断累积。国家税务总局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景气调查问卷显示,89.4%的重点税源企业预计四季度生产经营形势为“平稳”或“好转”,较三季度预测提高了4.7个百分点。 目前,企业信心已经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多资金被投入技术研发。1月份至8月份,全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33万户企业,购进高技术设备和高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24%,推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 “今年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如阶段性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等,对于减轻市场主体的资金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减税降费政策就如雪中送炭,为企业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许多减税降费政策属于长期政策,不仅能对优化营商环境发挥积极效应,还能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发挥企业能动性。 “今年以来,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加速落地,累计释放万亿元减负红利,直接惠及广大市场主体‘钱袋子’。可以说,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范围不断扩大、成效不断巩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这对企业发展、市场活力释放有着重要的意义。”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汤继强说。 感受双重收获 “公司首次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全程网上办理,从申请到退税款到账仅用了3天时间。”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税务总监王齐说。 为了让企业“担子”更轻一些,在出台大规模减负政策的同时,税收服务全方位升级,时间更快、效率更高、体验更优,企业收获了更多获得感。例如,税务部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常态化开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对197项税费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其中182项可以全程网上办理。 据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付树林介绍,税务部门持续简化办税缴费程序,全面精减办税资料,推广发票“网上领、免费邮”服务,企业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领用开具发票。同时,持续推进“备案改备查”,通过“自行判断、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方法,进一步便利减税降费落地落实。 “无论是税费优惠政策还是纳税缴费服务,都实打实减了负。”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表示,当地税务部门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快速为企业办理了增值税退税300余万元。 “税务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降低了税费负担和办税成本,提升了办税效能和服务质量,消除了生产消费环节额外成本。同时,税费工作的信息透明度、流动性、公平性不断增强,税收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加速。”汤继强说。 当前,税务部门大力提升税收管理数字化水平,全面提高办税效能及办税便利性。例如,通过非接触式办税,减少了企业的办税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通过大数据信息的共享,提高纳税人退税效率;税收辅导质量全面提升等。“实实在在的税收征管改革,减轻了企业在税收管理上的负担,让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复工复产中,改善经营。”李旭红说。 享受便利公平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纳税缴费便利化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等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纳税缴费便利化改革。 根据《通知》,到2020年底前,纳税缴费时间压减至120小时以内;2022年底前,纳税缴费时间压减至100小时以内,纳税次数进一步压减。到2020年底前,实现主要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理;2021年底前,除个别特殊、复杂事项外,基本实现企业办税缴费事项可网上办理,个人办税缴费事项可掌上办理。 在纳税缴费更加便利的同时,税收营商环境也更加公平。近日,贵州贵安新区某能源企业因掩护关联企业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部门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进行管理,不仅纳税信用级别被直接判为D级,还在违法信息公开的同时被推送相关单位实施联合惩戒。 据统计,2014年10月份至今年8月底,税务部门累计公布3.6万件“黑名单”案件。今年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显示,纳税信用等级最高的A级企业数量大幅上升到172万户,较去年增加了46万户、增长37%。今年3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启动打击“假申报”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来,截至8月底,对3495户违法企业实施立案检查,涉及违法享受税收优惠137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韩国荣表示,下一步,各级税务机关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围绕纳税人缴费人需求,研究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创新举措,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放管服”水平。(董碧娟)
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18773亿元,主要包括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1711亿元,以及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062亿元。 9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举行三季度新闻发布会,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今年1-8月份税务部门落实减税降费有关情况,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来看会议要点: 1、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18773亿元,主要包括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1711亿元,以及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062亿元。 2、税务总局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景气调查问卷显示,89.4%的重点税源企业预计四季度生产经营形势为“平稳”或“好转”,较三季度预测提高4.7个百分点。 3、截至9月20日,全国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年内累计增速首次实现正增长。 4、1-8月,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已率先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9%,高于全国企业总体水平1.4个百分点。 5、今年以来,税务部门持续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两降两升一优”,最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前八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共计18773亿元 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情况备受广大纳税人和缴费人关注。蔡自力介绍,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18773亿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1711亿元;二是去年年中出台政策在今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7062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曾预计,2020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券商中国记者测算,四季度减税降费规模或将超6200亿元。 蔡自力表示,从减税降费数据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今年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直达市场主体,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市场活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体现为“一下降,四增强”,分别是税费负担持续下降、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增强。 蔡自力指出,自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陆续实施以来,企业负担持续下降。比如,前八个月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享受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的约占92%,余下8%左右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从3%降为1%(其中湖北省免征),降幅达67%。 谈到市场主体的情况,蔡自力表示,从市场主体数量看,到税务部门办理涉税事项的新增市场主体,在二季度同比增长7.1%的基础上,7、8月份继续增加,分别同比增长15.9%和21.2%。从市场主体成长情况看,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持续为规模较大且经营较为稳定的一般纳税人减负,8月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相比上月净增8.3万户,累计达1091.9万户。 在吸纳就业能力上,蔡自力表示,阶段性减免社保费以及继续实施的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叠加去年个人所得税减税政策,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有力支持了就业稳定。 同时,各项支持创新政策措施的继续实施,使得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和技术改进。1-8月,全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33万户企业购进高技术设备和高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24%,推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势头。1-8月,全国重点税源企业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0%,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叠加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企业发展预期逐步增强”蔡自力说。他透露,税务总局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景气调查问卷显示,89.4%的重点税源企业预计四季度生产经营形势为“平稳”或“好转”,较三季度预测提高4.7个百分点。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企业购进货物服务总金额同比增长9.6%,快于销售收入增速0.2个百分点,反映企业对经营前景充满信心。 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已超去年同期,民营经济销售收入由负转正 蔡自力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国内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民经济运行的积极变化不断增多,总体呈现稳定复苏的态势。 增值税发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企业销售形势稳步向好,供给需求双向发力。主要呈现出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销售收入累计增速逐月回升,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1-8月,全国企业发票销售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0.5%,已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5月份同比增长5.6%,年内单月增速首次实现正增长,此后6、7、8连续三个月保持9%以上的增速,累计降幅逐月收窄。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截至9月20日,全国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年内累计增速首次实现正增长。 二是制造业销售稳步向好,装备制造业回升更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稳住制造业就等于稳住了我国经济的基本盘。7、8月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已连续两个月保持9%以上的增长。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回升势头更强,连续4个月销售收入保持15%以上的较快增长,成为引领制造业恢复的重要引擎。 三是新动能加速成长,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培育壮大新动能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8月,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企业总体水平11.2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分别增长38.7%和19.5%;医疗仪器设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分别增长12.5%和4.4%。 四是民营经济持续恢复,累计增速率先转正。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和发展韧性的市场主体。1-8月,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已率先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9%,高于全国企业总体水平1.4个百分点。 五是投资相关行业持续好转,新基建投资明显加快。在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稳步回升的带动下,1-8月,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建筑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8.6%。其中,与新基建相关的通讯、电力输送设施工程施工,节能工程施工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6.4%。 六是消费恢复态势有所增强,新消费增长迅速。1-8月,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其中,食品饮料、医药医疗器材销售分别增长13.1%和14.8%。疫情催生线下线上消费融合,新消费蓬勃发展,互联网零售、外卖送餐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8%和9.4%。 通过“两降两升一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付树林介绍,今年以来,税务部门持续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两降两升一优”,最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具体来看,“两降”即降低税费负担和降低办税成本,助力企业纾困发展。“两升”即提升办税效能和提升服务质量,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一优”即优化税务执法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秩序。 在降低税费负担方面。疫情发生以来,税务总局联合有关部门制发13份具体政策文件,单独制发10份征管操作办法,分13批发布293个政策问答口径,4次更新发布《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确保政策红利第一时间直达市场主体。 在降低办税成本方面。税务总局持续简化办税缴费程序,全面精减办税资料,推广发票“网上领、免费邮”服务;深化不动产交易登记和缴税业务协同,推动“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全覆盖及网上受理。持续推进“备案改备查”,将国家层面新出台的优惠政策全部实行“自行判断、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进一步便利减税降费落地。 在提升办税效能方面。税务总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常态化开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对197个税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其中182个可全程网上办。企业纳税人有90%以上的业务量可通过网上办理,其中纳税申报业务网上办理率达99%以上。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税务部门联合银保监部门、商业银行持续深化“银税互动”活动,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放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加快出口退税办理速度,将正常出口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在去年基础上再压缩20%至8个工作日以内,有力支持了稳住外贸基本盘。 此外,付树林透露,自2018年8月以来,税务总局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同时,依托税收大数据持续推进税收违法“黑名单”管理,推动守信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10月至今年8月底,税务部门共公布3.6万件“黑名单”案件。今年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显示,纳税信用等级最高的A级企业数量大幅上升到172万户,较去年增加46万户、增长37%,全国企业纳税信用状况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