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前期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明确了转板上市的范围、条件、程序等有关要求。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组织上交所、深交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等做好转板上市各项准备工作,并根据试点情况,评估完善有关制度安排。 建立转板上市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表示,转板制度的出台,是打通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水系”得以贯通,将极大提高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既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壮大,也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平稳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有机互联 整体来看,《指导意见》主要包括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安排以及监管安排三方面内容。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转板上市机制将坚持市场导向、统筹兼顾、试点先行、防控风险四项原则,着眼于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更好发挥各市场的功能,拓宽上市渠道,激发市场活力,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差异化、便利化服务。 同时,《指导意见》对转入板块范围、转板上市条件、程序、保荐要求、股份限售等事项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作为转板制度中最受市场关注的问题,“谁能转、往哪转、怎么转”得到了解答。 具体而言,试点期间,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公司,且在精选层连续挂牌1年以上,符合转入板块的上市条件的公司,可以申请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或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转板上市条件应当与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条件保持基本一致,交易所可以根据监管需要提出差异化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挂牌公司申请转板上市应当按照交易所有关规定聘请证券公司担任上市保荐人,且股份限售安排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符合交易所业务规则的规定。这表明,企业无论通过转板上市还是IPO直接上市,均需要有保荐机构进行保荐,且有相应的股份限售期。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示,转板规则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同时,坚持了市场化原则,保证了拟上市公司的标准一致和有序性,体现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上下联系,同时也避免了转板在无序的状态下进行。 中小企业上市成本得以降低 “转板制度的落地,为精选层企业开辟了一条上市可选路径,既有利于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层次和板块间进行自主的选择,更节约了企业上市的时间和财务成本,有利于企业专注主业的发展。”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 根据《指导意见》,转板上市属于股票交易所场所的变更,不涉及股票公开发行。“这对于目前在新三板股权已经较为稀释的公司而言,在精选层完成‘小型IPO’可以避免上市时股权被过度稀释。”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表示,因为不涉及公开发行,相较于IPO平均1.4年的排队时间而言,转板上市时间较短,且上市成本较低。 此外,《指导意见》明确了企业转板上市的股份限售安排,规定“在计算挂牌公司转板上市后的股份限售期时,原则上可以扣除在精选层已经限售的时间”。诸海滨表示,这对于企业而言,或进一步增强转板制度对于新经济公司和中等规模科技企业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转板机制的众多优点也引发了诸如“转板上市实施后,是否会出现大量优质公司转出的情形,影响新三板市场生态”等此类担忧。 对此,开源证券中小企业服务部负责人彭海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诉求在于融资和流动性,预计未来精选层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加上部分公司并不符合转板要求,所以整体转板数量占比不会很高。 多重利好消息同步释放 6月3日对新三板而言是个“四喜临门”的日子。转板制度如明星般在改革舞台上正式开启表演的同时,新三板市场还迎来合格投资者超百万人、首批公募基金产品获批、首届挂牌委启动精选层挂牌审议会议三项利好。 诸海滨表示,《指导意见》在精选层还未开板之前就出台,再次强化了新三板精选层的地位。同时,四项利好消息同天发布进一步增强了精选层公司的含金量。 截至目前,新三板合格投资者累计开户数量已突破百万,较改革启动前增长约3.4倍。其中,4月以来交易日日均新开户数保持在1万户以上。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在全部新进合格投资者中,符合精选层准入条件的投资者数量占比最高,充分反映出投资者对精选层的期待。 与此同时,首批新三板公募基金产品获证监会同意注册,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万家基金和招商基金等6只基金公司夺得头筹。金长川资本董事长刘平安对记者表示,这标志着公募基金入市新三板实质性地进入了市场操作和落地阶段。 紧随转板制度落地和首批公募基金产品获批的脚步,新三板首届挂牌委正式启动精选层挂牌审议工作。6月3日晚间,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公告,定于6月10日召开首届挂牌委2020年第一次审议会议,审议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艾融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精选层挂牌申请。精选层首家企业或将诞生。 刘平安表示,精选层开板前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关键环节,挂牌企业经股转公司审议完毕,即进入证监会核准的最后一个环节。新三板即将开始新的征程。
北京商报讯(记者 董亮马换换)为进一步规范承销商参与企业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相关行为,中证协5月19日晚间发布了《非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并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承销业务规范》(以下简称《承销业务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证协对证券公司开展新三板股票承销行为的自律要求整体上与科创板规则保持一致,并针对拟进入精选层企业的特点及新三板发行方式不同,集中制定了差异化的承销行为规范。 具体来看,一是进一步强化发行承销业务内部控制,针对询价发行、直接定价发行、竞价发行等发行机制的特点,补充和完善发行承销工作中承销商及相关人员的禁止性行为,明确竞价发行时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查程序。 二是明确询价、直接定价、竞价等不同发行方式的路演推介要求,除采用互联网等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公开路演推介,询价发行还可以采用现场、电话、视频会议等方式向经协会注册、符合协会规定条件并已开通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交易权限的网下投资者进行路演推介。 三是考虑新三板主要服务于创新、创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进一步加强对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的出具规范,对报告内容、行业分类、可比公司、风险提示和风险因素分析、估值方法和结论等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在《承销业务规范》中,第四章为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其中包含8条具体内容。据了解,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之日起10日内,主承销商应当向中证协报送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另外,中证协指出,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的承销业务,适用《承销业务规范》,《承销业务规范》未作规定的,参照《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等规则执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另有规定的除外。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精选层承销业务规范的落地能够推动证券公司落实承销责任,提升新三板市场资产定价销售能力,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持续融资发展。
新三板企业奔向精选层的“脚步”停不下来,第二批四家申报精选层公司来袭。截至4月28日截稿时止,日内新增国源科技、艾融软件、晨越建管和流金岁月4家公司申报精选层,且都已公告停牌,目前申报企业累计已达7家。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继首日3家申报精选层的企业因递交材料而正式停牌后,4月28日又有4家企业申报,这表明拟申请企业前期的精选层准备工作很充分,也显示了新三板企业对精选层的信心和渴望。预计在五一假期前的两个交易日还会有超过5家以上的企业递交申请,4月29日或产生第一家精选层正式受理企业,新三板巿场对此充满期待。 “这4家公司完成验收辅导的时间也比较靠前,相对第一批营收和规模体量较大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第二批获批公司也有相应的特点。”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诸海滨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流金岁月是从IPO排队后变换到精选层申报的公司,艾融软件属金融IT行业的代表,长期服务工商银行、上海银行、交通银行这类金融行业巨头。另外,晨越建管虽然是从建筑工程领域的咨询服务公司,但近几年增长非常稳定,每年复合增长30%,2019年净利润达到7100万;国源科技专注于地理信息和农业大数据领域,在国土和农业确权领域领先。 本报记者梳理后发现,这四家企业各具不同的盈利模式和行业特点。流金岁月是电视频道综合运营服务商,该公司已累计获得30余家省级卫视频道、10家购物频道、3家卡通频道对公司提供覆盖服务的授权,为10余家电视频道提供电视剧、电视栏目营销推广服务,在二轮独播、省级地面电视台发行中有一定优势。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12.7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117万元。 主营业务为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晨越建管,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营收占比集中在5%左右,通过提供工程咨询服务获取相关业务收入。公司现已具备覆盖工程咨询全产业链的专业资质,涉军、涉核、涉密,业务领域广泛,具有较强的业务承接能力,是国内一流、全产业链运营的工程咨询企业。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064万元。 另外,艾融软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金融IT解决方案供应商,金融科技核心领域产品全覆盖,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343万元。该公司与主要客户的业务合作期限均已连续超过5年,包括工商银行、上海银行和交通银行等。 始创于1998年的国源科技在国土和农业确权行业领先,专注于地理信息和农业大数据领域,2019年营收3.22亿元,归母净利润4570万元。该公司自主研发了五项核心技术,取得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近年加大研发投入,拟建立农业地理大数据平台。另外,同行业挂牌公司有68家,其中创新层企业有7家,而从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费用角度看,公司排名均在前三。 本报记者还注意到,截至目前,又新增2家企业通过辅导验收,分别是佳先股份、亿童文教,因此累计已有15家企业通过了辅导验收。另外,至少有30家中小券商和投行积极参与到精选层公开发行业务,这也利好券商投行业务的发展。 “精选层公开发行业务与IPO的较大差异性,为中小投行提供更多机会,特别是有特色的投行服务能够使其获得一定竞争优势,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中小投行通过新三板业务实现突破。”国都证券投行总部董事副总经理许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谈及精选层公开发行业务与IPO业务的区别,许达认为,从服务企业类型上看,精选层企业普遍规模偏小,IPO企业普遍规模较大;从收费上看,精选层企业融资规模少,相应保荐承销收费也低,而IPO业务融资规模大,相应保荐承销费也多。 许达进一步表示,如果仅从投入产出比看,精选层“小IPO”业务需要保荐机构提供更多的服务,面临更多的风险,收取更少的费用。不过,“小IPO”业务只是投行业务的开始,保荐机构为一个成长性企业提供精选层服务后,还可以持续为其提供再融资、转板保荐、上市后再融资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服务,与客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