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欢喜传媒宣布获得哔哩哔哩(B站)5.13亿港币战略投资,双方将围绕影视剧播出、影视IP衍生开发等进行一系列深入合作。受此利好,欢喜传媒当日股价一度上涨超过20%,最终收涨5.26%,哔哩哔哩也在此后两个交易日股价大涨了10.26%,创下历史新高,反应出资本市场看好双方的合作。 一、欢喜传媒获B站5.13亿战略入股,双方将在四方面开启业务合作 欢喜传媒(1003.HK)公告显示,于2020年8月30日,公司与哔哩哔哩(BILI.US,简称“B站”)订立认购协议,欢喜传媒将向哔哩哔哩按每股1.48港元的认购价增发约3.47亿股认购股份,认购总额约为5.13亿港元,认购价较2020年8月28日前最后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1.46港元溢价约1.37%。 交易完成后,哔哩哔哩将持有欢喜传媒扩股后总股本约9.9%的股份。而欢喜传媒将获得约5.117亿港元的认购净额,其中约4.117亿港元将用于电影及电视剧版权投资业务,另有约1亿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与此同时,双方还将在四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合作内容包括: 1)欢喜传媒享有独家新媒体版权的影视内容将于欢喜首映平台和哔哩哔哩平台独家播放;于哔哩哔哩平台上播放授权内容产生的所有收入经扣除成本后进行分成。 2)哔哩哔哩将在其平台内设立欢喜首映专区。 3)欢喜传媒主控的影视项目,将给予哔哩哔哩优先投资权。 4)欢喜传媒与哔哩哔哩将积极合作开发影视作品的衍生产品。 关于授权内容方面,欢喜传媒独家投资的新网剧《疯犬少年的天空》将成为双方共同合作播放的第一部授权内容。 据了解,《疯犬少年的天空》为张一白执导的新剧,预计于今年三季度上线欢喜首映和哔哩哔哩。该剧由彭昱畅、张婧仪等新生代偶像主演,聚焦千禧年间一群新时代少年们跌跌撞撞、全力奔跑的成长时光。哔哩哔哩历来以年轻用户、“后浪”群体著称,《疯犬少年的天空》这样又燃又二的青春剧非常契合哔哩哔哩的用户群体,因此预计该部剧会深受用户的喜爱。 另外,电影《夺冠》,一部让观众非常期待的大片,预计在影院下映后也会在欢喜首映平台和哔哩哔哩同步播放。《夺冠》前称为《中国女排》,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等主演,讲述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目前《夺冠》已经定档今年国庆档,计划9月30日首映。 关于影视剧合作方面,欢喜传媒与哔哩哔哩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影、电视剧等领域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并围绕欢喜传媒旗下影视IP进行衍生开发。 二、欢喜传媒拥抱“后浪”,B站持续“破圈” 通过以上大动作,欢喜传媒与哔哩哔哩在股权、业务两个层面都进行了深度绑定。那么双方为何会走在一起呢?这或许并不意外。 哔哩哔哩是中国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公司,主要从事线上娱乐,涵盖中国年轻人的各种娱乐类型和媒体,包括短片、直播和手机游戏。哔哩哔哩2020年Q2财报显示,其月均活跃用户达1.72亿,日均活跃用户达5100万。 对欢喜传媒而言,和哔哩哔哩联盟不仅能够获得一笔可观的入股资金,还能够利用哔哩哔哩在国内的庞大用户基础让公司的优质内容获得更多的观众,并从内容授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例如,《疯犬少年的天空》上线哔哩哔哩后可以触达哔哩哔哩2亿月活。而且据了解,该片在哔哩哔哩付费播放所产生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将分给欢喜传媒,所以,欢喜传媒也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优质内容的变现能力,增加收入。 此外,与哔哩哔哩的合作也能进一步扩大欢喜首映的知名度,为公司的流媒体平台带来用户增长。尤其是,哔哩哔哩的用户以年轻用户为主,与欢喜首映的用户重叠少,双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欢喜首映的用户覆盖面将得到很好的拓宽。 对哔哩哔哩而言,这是公司实现“破圈”的关键性一步。哔哩哔哩虽然拥有很多“后浪”,但平台想要进一步成长,还需突破特定人群和业务范围。用户方面,哔哩哔哩的月活已经高达近2亿,如果不突破圈层,很难继续维持增长。业务方面,哔哩哔哩平台上的视频多位中短视频,但尚缺头部的长视频内容。收入方面,哔哩哔哩目前以游戏和广告收入为主,长视频内容付费还需挖掘。 今年以来,“破圈”成为哔哩哔哩显而易见的战略方向,通过入股欢喜传媒并建立战略合作,哔哩哔哩进一步加码长视频内容,向综合型视频平台迈进。 三、欢喜传媒为何屡获互联网巨头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欢喜传媒第一次获得互联网巨头的青睐。牵手哔哩哔哩之前,欢喜传媒还与猫眼、字节跳动建立了战略合作。 早在2019年3月,欢喜传媒便与猫眼娱乐展开了战略合作。猫眼3.9亿港元入股欢喜传媒,获得后者7.5%的股份,而欢喜传媒坐拥猫眼娱乐六大流量入口,同时还可以嫁接猫眼的影视宣发能力。 今年年初,欢喜传媒又与字节跳动签署了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基于长视频内容展开全面合作。字节跳动以6.3亿元人民币为代价获得《囧妈》等电影版权,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免费播放,该电影也是今年唯一一部与观众见面的贺岁档电影,成为特殊时期的一个创新举动。字节跳动还为欢喜首映设立了固定流量入口,为欢喜的流媒体平台导流。 在猫眼和字节跳动的加持下,欢喜首映的流量持续稳步增长。数据显示,目前欢喜首映APP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1700万,付费用户数已经超过了330万。 从猫眼到字节跳动,再到哔哩哔哩,互联网龙头竞相追逐欢喜传媒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欢喜传媒具有生产头部内容的基因和能力。 欢喜传媒是一家非常创新的影视公司,它由董平、宁浩、徐峥和项绍琨于2015年联合创办,通过股权绑定中国众多知名导演,包括宁浩、徐峥、王家卫、陈可辛、王家卫、张一白、顾长卫等。通过独特的股权结构,欢喜传媒牢牢掌握中国电影、网剧市场原创的内容源头。 近几年,欢喜传媒已经推出过诸多爆款作品,包括《后来的我们》《我不是药神》《疯狂的外星人》《囧妈》等,反复验证导演绑定模式的可行性。今年,在疫情影响下影视公司普遍遭受重大冲击,而欢喜传媒却在今年上半年逆势实现了超过2033.1万元港币的净利润,展现出在优质作品的支撑下,公司的业绩具有很强的抗风险性。 四、影视行业超预期复苏,欢喜传媒业绩有望爆发 电影院7月20日重新开放之后,电影行业正在以超预期的速度恢复,观众开始“报复性观影”。 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国内的票房高达34亿元,超过了1月份的22.4亿元。近期上映的新片《八佰》上映仅11天票房就突破20亿元,观影人数达5195万,给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随着影视行业加速复苏,消费者观影意愿快速上升,内容储备丰富的欢喜传媒也有望迎来业绩爆发。尤其是,欢喜传媒投资出品的作品向来是高水准,预计相关影片会有不错的票房成绩,给公司贡献可观的收入。 目前欢喜传媒拥有超过10部重磅作品储备,接下来包括《夺冠》(前名《中国女排》)、《我和我的家乡》、《温暖的抱抱》、《一秒钟》、《寻汉记》、《独自上场》(前名《李娜》)等在内的多部作品会陆续上映。 其中,欢喜传媒出品的影片定档国庆档的就有《夺冠》、《我和我的家乡》。《夺冠》前面有提到,是一部具有爱国情怀、拼搏精神的电影。根据此前猫眼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夺冠》的关注度很高,有八成观众持续关注该片的信息。根据该电影的题材、热度、业内观影反馈以及目前电影行业超预期复苏的情况,《夺冠》高票房可期,可以大胆想象。 喜剧电影《温暖的抱抱》将于12月31日上映,定档今年的跨年档,该片由常远执导,常远、李沁、沈腾、乔杉、马丽、艾伦等人主演,喜剧感十足,预计也是一部卖座片。 另外,张艺谋的《一秒钟》以及唐大年导演、任素汐主演的《寻汉记》计划今年四季度上映;陈可辛导演执导的传记片《独自上场》(前名《李娜》)预计明年上半年上映。 综上可知,欢喜传媒接下来一年的业绩都具有较高的确定性。而从更长远看,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上升,影视行业会持续向好。欢喜传媒具备经验丰富的顶级导演队伍,能够持续打造优质作品,具有很好的增长潜力。尤其是,随着猫眼、字节跳动、B站等互联网大平台纷纷与欢喜传媒建立战略合作,欢喜首映释放出更多可能性,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
面对连续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读者传媒积极参与到陇南的救灾援助中。9月1日晚,读者传媒发布公告称,拟向甘肃省陇南市暴洪泥石流灾害区捐款100万元,帮助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尽快渡过难关,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具体来看,8月以来,受多轮强降雨过程影响,甘肃省陇南、甘南等地发生特大暴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大量房屋倒塌损坏,多名群众遇难失踪。 为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友爱精神,全力支援灾区抢险救灾,读者传媒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展现抗洪救灾中的“上市公司担当”,向陇南市灾区捐款100万元,用实际行动为抗洪救灾一线加油助力。 对于本次捐助,读者传媒表示,捐赠符合公司积极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要求。同时,捐赠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对公司当期及未来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也不会对公司和投资者利益构成影响。
8月28日盘后,华夏视听教育(1981.HK)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华夏视听教育实现总收入3.84亿元(人民币,下同),毛利1.78亿元以及经调整净利润1.43亿元。其中,高等教育业务的收入占比达到48.6%,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显示华夏视听教育持续聚焦两条业务线双轮驱动、相互协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得到验证。 作为“传媒艺术教育+影视制作”第一股,自今年7月份上市以来,华夏视听教育一跃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焦点,截至业绩发布当日收盘,股价累计已涨超50%,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的表现。近期,各大研究机构也陆续对华夏视听教育进行了首次覆盖,并一致给予其“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约为7.33港元,较公司的现价仍有近50%的上行空间。 这篇文章,透过华夏视听教育上市后首份“出炉”的财报,我们共同窥探公司的业务价值究竟为何能博得众多研究机构的“芳心”。 一. 教育板块: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可期 凭借着南京传媒学院(前称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历经16年之久在中国传媒领域逐渐建立起的教育口碑,华夏视听教育近几年于高等教育赛道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1. 板块经营利润同比大增37%,学生规模扩张逻辑成立 今年上半年,虽然全国各行各业都遭遇了疫情的侵袭,但鉴于高等院校的收费均采取学期预收制,收入及现金流并不受疫情的显著影响,而虽住宿收入可能有减少,但考虑到停课期间学校的运营管理费用也会相应降低,抗风险特质出众。在财报中,华夏视听教育表示旗下的南京传媒学院已于今年3月初通过网课恢复教学(较原定晚一个月),并自4月底起恢复课堂学习,一切经营回归“正轨”。根据政策指引,学校也退还了2-4月的住宿费,整体影响甚微。 2020年上半年,华夏视听教育教育板块实现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率62.1%,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毛利1.16亿元,同比增长19.4%。若撇除住宿费返还的一次性影响,华夏视听教育经调整后的经营利润为1.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0%,证明公司在高等教育赛道的强劲动能。 华夏视听教育在教育板块盈利水平的高速成长,主要是受益于期内招生总人数的扩张。2019/2020学年,南京传媒学院的本科在读学生总数达到14,256人,较于2018/2019学年的13,515人明显提升5.5%,2016/2017年以来的年复合增速为4.6%,以纯内生而言学校的学生规模增速合理。 据悉,于2019/2020学年,全国共有超过63,000名学生申请角逐进入南京传媒学院,最终录取率仅为4.3%,甚至超过了美国常青藤名校的录取率。今年上半年,又有共64,891位学生参加学校2020/2021学年的入学考试,报名人数较往年相比持续上升,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在读学生的不断增长,南京传媒学院的学校使用率也在接近饱和。2019年1月份,学校启动二期计划,计划到2021年投资4亿元,新建可容纳4,000名学生的宿舍、体育馆及国际预科课程教学设施大楼,将本科扩大到20,000人的承载规模,届时再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求。于华夏视听教育的招股书中,公司也表示预计将用约30%的IPO所得款项净额(约3.31亿元)于南京传媒学院的扩容目的,资金层面宽裕。 行业需求叠加学校承载力同步升级,南京传媒学院学生规模持续扩张的确定性极强。 2. 上半年独立院校正式转设成功,学费提价需求强烈 高标准的录取门槛以及逐年递增的报名学生数量,充分证明了南京传媒学院强劲的招生吸引力,这主要也是受益于学校品牌价值的不断孵化升级。 按传媒及艺术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计,于2018/2019学年,南京传媒学院在全国所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排名第二,占比份额达2.4%。根据中国大学校友会的统计,2020年南京传媒学院在中国传媒及艺术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办学层次被列为“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专业”。 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传媒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南京传媒学院的就业竞争力连续六年盘踞在江苏民办大学首位。2016/2017学年至2018/2019学年,南京传媒学院的毕业生初始就业率分别为92.7%、93.0%及86.2%,教学水平及传媒资源出众。创校以来,学校也不断涌现出以知名演员倪妮、白客等为代表的文艺新星,以“福布斯亚洲地区30岁以下商业领袖”郑超为代表的创业明星校友,持续深化学校品牌的社会知名度。 在今年3月份,华夏视听教育更响应教育部的《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正式将原校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独立学院转设为新校名为“南京传媒学院“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并已于5月份取得最新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获得业绩增厚的重磅利好。 一方面,独立院校转设后,将无需再对原学校缴纳额外的管理费用,直接改善利润率水平。另一方面,转设后学校的学费也可以自定,有竞争力的学校有望收取更高的学费,以南京传媒学院在传媒及艺术这个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来说,无疑拥有较为强势的定价权。 值得一提的是,于过往的3年间,南京传媒学院的平均学费仅约为16,000元/人/年,收费水平与向来享有优质学费架构的民办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行业相悖,目前行业平均收费标准已达3至6万元。例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于2013 年 4 月正式转设,情况与南京传媒学院相似,该校的2020年招生简章显示艺术类(含美术类)专业学费为 5 万元/ 人/年;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在2020年本科招生简章中也显示学费基本在5万元/人/年以上,该校连续多年获评“中国十大特色独立学院”、“中国艺术类独立学院第二名”,而南方传媒学院则为中国艺术类独立学院第一名。 考虑到南京传媒学院的品牌价值优势,随着学校转设的成功,其学费修复到高收费标准院校的需求非常强烈,学费提价空间巨大,或在一倍以上。同时,南京传媒学院于今年上半年创新高的报名学生人数,也印证了脱钩转设对学校的招生能力并无影响,学校核心的基本面依然优异。 3. 内生新亮点繁多,积极寻觅外延标的 除了高等学历教育外,南京传媒学院还开设有国际预科课程和继续教育课程。其中,国际预科课程的盈利水平较为可观,在读学生的平均学费可以达到6.8万元至8.8万元,且不受教育部的招生配额限制。2019/2020学年,国际预科课程的在读学生人数已经达到410人,较2016/2017学年显著增长8.76倍。而学校的目标是将国际预科课程的在读学生数量进一步扩大至1,800人。若按7.8万元的学费中位数计算,将有望为华夏视听教育教育贡献约1.40亿元的收入体量。继续教育课程方面,学校也计划将学生人数扩大至8,000人的体量,且该课程并不受教育部招生限额或学费审批的约束。预计于2020/2021学年,学校本科+继续教育+国际学院的入学人数或可提高约2,000人,内生高速增长可期。 凭借着在教育及传媒领域积蓄的运营经验,华夏视听教育近期还开启了少儿艺术培训业务(华夏小莎翁),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培训中心,并已于今年8月份开始招生活动,有望与国际预科课程、继续教育课程共同成长为公司新的内生收入亮点。 就高教公司而言,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是最优的发展战略之一,即在内生的快速发展下保证资金储备倍增,再以资金储备为基础进行有力的外延扩张,加大推进外部潜在并购项目力度,以此循环,最终使得利润像“滚雪球”一样爆发式增长。上市前,华夏视听教育暂未针对教育板块有过外延并购的动作,其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将用30%的IPO所得款项净额于收购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机构、少儿培训机构,标的优先在华东、华北地区选择,一般为学生超过5,000名的机构,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的价值升级蓄势待发。 二. 影视制作板块:上半年逆市盈利,深耕”精品化“战略 看到影视制作板块,华夏视听教育一直坚持走“精品化”战略,其过往打造了《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等多部大热电视剧,在业内堪称“金庸专业户”。2020年上半年,华夏视听教育在影视板块录得收入1.98亿元,同比下滑54.5%,主要原因是收入确认时点差异、投资占比以及电视剧题材等影视行业普遍需要面临的业绩波动因素。 具体而言,第一,华夏视听教育于2019年上半年影视制作的收入确认占全年的比例即达99%,较于今年同期形成了较大的基数;第二,2019年同期,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倚天屠龙记》的首轮播放及海外发行以及《封神》在线播放产生的授权费收入,今年上半年主要收入来自于《什剎海》、《朝歌》及《別叫我酒神》的首轮分销。公司是《倚天屠龙记》的唯一制作人,投资占比为100%,但对《朝歌》仅是投资占比30%的联合制作人;第三,《什刹海》也是一部授权费低于《倚天屠龙记》等古装剧的现代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华夏视听教育的影视制作板块收入下滑,但依然实现了正向盈利,期内经营利润达到3,619.8万元。在今年宏观波动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同业在上半年均交出了亏损的“成绩单”(参下图),华夏视听教育的影视板块能够逆市实现盈利,实属不易。 影视制作板块的逆市盈利,离不开华夏视听教育坚持“精品化”的高质量战略,上半年《什刹海》在黄金时段播后即超越其他竞争电视剧,全国收视率排名第一,下半年该剧还有望完成二轮销售。同时,《别叫我酒神》于6月份在线播出后,现在腾讯视频的累计浏览量已经达9,300万次。《朝歌》现已交付,影视成绩仍值得期待。展望下半年,公司投资占比30%的电视剧《安静》的拍摄已完成,预计下半年交付,同时下半年还将完成第二部网络电影的制作,共同推进影视制作业务的稳步发展。 小结 从高等教育板块来看,南京传媒学院拥有确定性的学生规模扩张及学费提价预期,包括仍在加速发展的国际预科课程+继续教育课程+高端演艺培训计划,未来的内生空间极为充裕。考虑到公司也在考察外延并购标的,等于为该业务板块积蓄了业绩爆发的潜能。从影视制作板块来看,公司持续推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使得上半年逆市实现盈利,接下来仍有多部优质作品储备。综合而言,笔者认为公司全年的业绩弹性有望强于上半年,长期的业务价值并不受短期业绩波动影响。
越来越多的影视从业人员意识到:行业变了,而且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质变。 在一家头部基金负责文化行业投资近10年的李析告诉记者,过去几年文娱行业遭遇投资寒潮,一方面是IPO收紧,资金退出难;另一方面,文娱行业是充斥着泡沫的高风险行业,一家公司对单一项目的依赖程度很高,一部剧就能给一家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如果不能及时播出,则有可能拖垮一家公司,而影视作品的变数太多,明星绯闻、市场环境都能成为播出阻力。 “文娱行业的不确定性很高,且国内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很容易令投资人望而却步。”不过,李析还是长期看好这个赛道:“至少大众需求非常旺盛,未来只要需求端足够旺盛,文娱行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他说:“博纳影业IPO一事终于有了新进展,耀客传媒也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这让市场看到了影视行业融资环境回暖的希望。”那么,文娱行业的风险该如何规避?机会又在哪里? “问题明星”拖累业绩 三年前,耀客传媒从新三板摘牌,一直谋求机会转战A股。期间,公司拍摄了《安家》《人不彪悍枉少年》等多部热播剧,“老板娘”张萌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均为公司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耀客传媒也曾“踩雷”。公司2018年开机的悬疑探案电视剧《无名侦探》,受剧中演员吴秀波、翟天临负面新闻影响,至今未能顺利播出。有业内人士认为,该剧被“雪藏”的可能性极大。公司2019年的重点项目《人民的财产》,受剧中演员赵立新的不当言论影响,或将面临删改个人戏份的境况。 最近几年,随着直播、微博等平台曝光度提升,明星负面新闻频发。几乎每个明星的负面新闻都会影响到公司或者影视项目。李析表示:“如果一部剧遇到‘问题明星’,那么极大概率会影响出品公司当年的收入,如果‘问题明星’还是主演,那很有可能投资就打水漂了。” 以《巴清传》为例,男主角高云翔、女主角范冰冰均负面新闻缠身,导致某上市公司2018年净利润亏损了9.27亿元,亏损原因就是《巴清传》未能顺利播出,公司对相关应收账款5.99亿元单独进行了减值测试,计提坏账准备4.96亿元。 2019年,该公司净利润为-1.07亿元。仍是因为《巴清传》对电视台确认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冲回,而期内其他业务确认的收入金额不足以抵消《巴清传》营业收入冲回的影响。 “两位明星,连续两年拖累上市公司业绩,这在2018年之前是无法想象的。”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随着明星与上市公司捆绑越来越紧密,市场对娱乐公司的风险把控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影视公司而言,他们会在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中明确,明星因自身负面新闻或信息导致明星形象毁损而短期内无法从事相关影视娱乐工作,从而给经纪公司带来损失的情形,约定巨额违约金。”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铭律师对记者表示。对于违约金而言,既包括经纪公司前期包装艺人所投入的财物金额,也包括经纪合同继续履行后经纪公司可以获得的潜在的合理利益。这个合理利益需要双方谈判确定范围。 但现实生活中,追偿的公司并不多。一位业内知名的经纪公司副总裁告诉记者,一方面,娱乐圈是关系网,大部分公司都会给明星留有余地,告上法庭意味着“撕破脸”;另一方面,违约责任难以界定,有人是自己犯错,有人是被牵连。 他认为,中国影视行业没有形成工业化体系,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完善的投资保障体系,“融资难,抵押融资只能依靠房产等实体资产,预售票房质押体系还不完善,因为金融机构无法信任出品方。一旦出现负面消息,可能就是一笔坏账。” 粉丝疯狂公司“躺枪” 更令人意外的是,有时明星并未犯错,也免不了遭受非议,最终殃及“池鱼”。两年前,一场百亿元并购案轰动文娱行业,就像蝴蝶震动的翅膀,揭起了两年后网文市场的一股飓风。 2018年,数次谋求登陆A股未遂的新丽传媒发生了两次重大股权变革。当年3月份,光线传媒将其持有的新丽传媒27.64%股权以33.17亿元的价格转让予腾讯,粗略计算,新丽传媒估值为120亿元。半年后,同为腾讯系的阅文传媒抛出全资收购计划,给新丽传媒的估值为155亿元,半年的时间里,新丽传媒估值上涨近30%。 一时间质疑不断,收购公告发布次日,阅文传媒股价应声下跌17.02%,单日市值损失约103亿港元。 当时新丽传媒做出了业绩承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净利不低于5亿元、7亿元和9亿元。 但新丽传媒实在是不争气,收购完成后,业绩承诺一次都未兑现过。根据阅文集团财报,2018年,新丽传媒净利润3.24亿元,仅完成承诺的64.8%。2019年,新丽传媒净利润5.49亿元,完成了承诺的78.43%。 2020年上半年,新丽传媒净亏损9710万元,给阅文集团造成商誉及商标权减值拨备分别为40.16亿元及3.9亿元。导致阅文集团上半年净亏损33.1亿元。 收购新丽传媒这笔买卖,不但令阅文集团血亏,更在业务层面给其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新丽传媒的合作名单中,肖战的名字频繁出现,尽管新丽传媒极力撇清关系,否认与肖战签订影视约,但仍因此“惹了大祸”。 今年3月份,肖战粉丝攻击同人小说网站AO3,导致后者直接无法访问,捅了同人这个小众圈层的马蜂窝,小说作者、读者纷纷对肖战及其背后公司大加挞伐。 4月底,阅文集团管理层大地震,原管理层集体辞职,这家网文行业巨头被曝“单方面更改合约”,网文行业大批作者掀起巨大讨伐声浪,甚至有人发起“55断更节”,让阅文集团新任管理团队处境尴尬。后有接近阅文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声讨浪潮是以“AO3事件”受害者为首发起的。目的是攻击肖战“背后的资本”,阅文集团随之躺枪。 有不愿具名的律师告诉记者,虽然合作时公司会对明星行为约定违约责任,但阅文集团很难追究肖战的责任,一方面,阅文集团强调双方并未签影视约;另一方面,肖战事件的导火索是粉丝行为。 影视保险有巨大市场空间 成熟市场中,面对明星负面新闻等诸多风险,影视公司该如何规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好莱坞有完善的保险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完片担保,是投资方为了保证一部电影或电视制作能够按照预定时限及预算拍摄完成,而寻找担保方对影视作品拍摄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种行为。 提供完片担保的公司主要需承担两项责任,其一便是保证项目能按预算按时完成;其二便是如果影视剧的项目因各种情况无法按时完成,由完片担保方接手,或者完片担保方也决定放弃该电影项目,其要向投资方赔偿已经投入的资金。为了转移自己的财务风险,完片担保公司会向保险公司投保完片保险,由保险公司最终承担相关风险费用。 事实上,国内也有完片担保系统。在完片保险之外,影视制作保险和侵权保险也是两大险种。中怡保险经纪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卞磊告诉记者,在美国有影视一揽子保险,中国市场以意外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为主。侵权保险则主要承保影视作品上映之后引发的侵权风险。由于文化作品比较容易涉及侵权问题,因此不少影视制作方尤其是在海外有发行的影视作品都要购买此类保险。 但必须强调,纵使中国票房收入已经位列世界第二,影视类保险并未完全普及。中外公司合作拍摄影片时一般会购买较为完善的保险,而纯中资公司制作影片购买保险的比例要低很多。 目前国内在影视保险领域较为活跃的险企仅有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3家公司。 卞磊认为,影视险种不受重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影视产业本身还处在粗犷式发展阶段,对保险不够重视;二是国内保险公司没有发展出足够物美价廉的保险产品;三是今年疫情对影视产业冲击非常大,也制约了影视保险的发展。 “美国保险理念深入,同时其影视制作严格实行预算制,不能随意更改,制作方一般要将2%左右的费用用于购买保险,保单比较贵,保障也全面。而在中国,与其增加保险费这笔硬性支出,制片方更愿意自担风险,目前其购买保险的费用在其预算中占比尚不到千分之二。”卞磊表示。 在创新型影视保险方面,已有保险公司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研发出由于特定风险导致制作预算增加的保险产品。“创新产品越来越受关注,主要是由于电影产业发展和风险控制的需求,许多投资方希望有合适的产品能够承担一部分投资风险。目前有一些保险公司正在做积极的尝试。”卞磊表示。 但上述经纪公司副总裁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影视类保险仍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完善险种,“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娱乐圈亟须多类明确的险种”。
8月31日上午,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宣布以5.13亿港元战略投资欢喜传媒。双方达成合作后,B站将获得欢喜传媒旗下既有影视作品及新作的独家外部播放权。 消息一出,欢喜传媒股价开盘大涨,涨幅一度达到19.08%,随后有所回落。截至收盘,欢喜传媒单日涨幅5.26%。 欢喜传媒由董平、宁浩、徐峥和项绍琨联合创办,于2015年在香港上市。股东成员包括宁浩、徐峥、陈可辛、王家卫、张一白、顾长卫、张艺谋、贾樟柯等众多知名导演。其主要投资作品包括《我不是药神》、《疯狂的外星人》以及《囧妈》等。这是B站首次收购电影公司股权,此举也被视为B站加固内容板块护城河的举措。 来咖智库CEO王春霞对记者表示,B站的特点是通过内容来吸引用户,今年第二季度,B站整体的MAU(月活用户)达到了1.72亿人次,同比多增了56%;从二季度整体的品宣来看,B站破圈战略非常成功,从《后浪》、《入海》等作品造势触达了各个年龄阶段的用户,让更多的人看到了B站,持续提供优质内容就是B站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夺冠》将落地B站 据悉,B站将以1.48港元/股的价格认购欢喜传媒新发行的普通股3.47亿股,总认购价格为5.13亿港元。交易完成后,B站将持有欢喜传媒扩股后总股本约9.9%的股份,并将委派一位董事进入董事会。 合作达成后,B站将获得欢喜传媒旗下既有影视作品及新作的独家外部播放权。最近,张一白导演的青春剧集新作《风犬少年的天空》和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都将落地B站。 此外,B站全资子公司还与欢喜传媒全资子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业务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电影、电视剧等领域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并围绕欢喜传媒旗下影视IP进行衍生开发。 “B站计划入股影视公司,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冲击,电影公司普遍现金流紧张,此时B站入股欢喜传媒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欢喜传媒公告称,此次净筹款约5.117亿港元,约4.117亿港元用于集团的电影及电视剧版权投资业务、约1亿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与西瓜视频抢夺资源? B站的选择在情理之中,但是欢喜传媒的选择却在意料之外。“欢喜传媒年初刚与头条系签约,如果此时选择流媒体合作伙伴,在我们看来第一选择应该是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上述分析师表示。 她认为,仅从内容领域来说,欢喜传媒的内容与B站调性更搭一些,“双方都有一种恶搞、逻辑、青春的元素。” 今年初,春节档电影集体退档,欢喜传媒曾通过全资子公司欢欢喜喜与字节跳动签订协议,字节跳动向欢欢喜喜最少支付6.3亿元,双方将在多领域展开合作,在此基础上《囧妈》登陆字节跳动旗下多家流媒体平台。据了解,《囧妈》上线三日后,总播放量超过6亿,总观看人次1.8亿。 字节跳动正在发力长视频平台,签约内容制作方,紧抓PGC(专业生产内容),同时发力UGC(用户生产内容)。 6月份,B站知名UP主(投稿者)“巫师财经”从B站出走,被西瓜视频以高价独家签约收入囊中,随后UP主争夺战打响,多位知名UP主移步西瓜视频。因此,也有声音认为,B站此举是为与字节跳动旗下视频平台西瓜视频抢夺资源。 “我并不认为B站在与西瓜视频抢资源。”王春霞对记者表示,优质内容是稀缺产品,欢喜传媒的电影自带流量,此次B站入股,这个更像是在为自己的内容建设做长线的布局和卡位。
8月24日丨分众传媒(002027.SZ)逼近涨停,现报7.67元,高见7.7元据涨停价仅差0.01元,股价创约两年来新高,总市值1126亿元。 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6.11亿元,同比下滑19.35%,归母净利润8.23亿元,同比增长5.85%,其中二季度实现收入26.72亿元,同比下滑14.0%,实现归母净利润7.86亿元,同比增长79.5%,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东吴证券研报称,公司收入端经营拐点已现,盈亏平衡点下移,利润弹性突显,上调公司业绩预测,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广发证券发布最新研报,认为分众传媒的合理价值为8.61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安信证券最新研报给予分众传媒目标价8.1元,给予“买入-A”评级。
近日,读者传媒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4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7.61万元,同比增长10.87%。 读者传媒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新媒体商业平台矩阵综合利用在线直播、线下活动转线上等方式开展线上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次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直播销售活动,带动公司产品及服务的销量,影响力持续扩大。 疫情催生“云读书” 期刊出版业务稳定发展 期刊出版是读者传媒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之一,《读者》杂志是其核心刊物。《读者》杂志拥有1400万左右的线上订阅用户,今年2月份,读者传媒面向全社会首次免费开放2个月的优质内容产品,免费阅读资源包括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和2020年第1期至第3期的《读者》电子杂志。基于《读者》的读者数量,2月1日发布活动消息后,因流量过大,当晚每秒的并发请求是平时流量的10倍以上,数据库的CPU被直接打满,后经过升级恢复正常。 此前,某社交平台发布的《2020网民阅读报告》显示,疫情期间31.6%的网民读书量超上一年总和。 读者传媒半年报也显示,今年上半年,读者传媒出版期刊10种,累计发行3279万册(含数字版),月均发行量547万册。其中,《读者》月均发行量496万册(含数字版),同比增长0.81%。 某头部资产管理机构研究员、高级经济师王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减少,许多人都在家中读书习作,充足的人群与充分的时间是阅读量乃至发行量提升的关键所在。此外,优质的内容也是其受到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 “读者”IP红利释放 持续推进新媒体多元化业务 《读者》创刊以来经过近40年发展,截止2019年5月份累计发行量已突破20亿册。2020年,“读者”继续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353.69亿元。 读者传媒依托“读者”品牌,在总结上海书店、惠州市读者文化公园项目成熟的品牌推广及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读者书店创意空间、读者书房、读者阅读角、读者乡村文化驿站、读者研学,以及“读者中国阅读行动”全民阅读推广工程,构建“点·线·端+全民阅读”文化服务模式和阅读生态。2020年上海公司首次尝试将“读者书店”品牌活动以品牌授权的方式开展,现已完成两场活动的授权业务,带来两万余元的品牌授权收入。 在新媒体及媒体融合方面,读者微信公众号、读者新媒体商业平台矩阵、“学习强国”平台《读者》订阅号今年上半年均取得显著的成绩。截至目前,“读者”微信公众号粉丝已逾600万,日活跃用户近170万;公司为“学习强国”《每日一读》栏目独家供稿方,日均浏览量超过130万次,订阅量超过3000万;“读者”百家号粉丝数已超200万,总阅读量达1.9亿次;读者新媒体账号在喜马拉雅平台经常占据巅峰榜人文频道第一的位置;“读者”持续蝉联“人民号”总榜冠军。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肖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读者’系列新媒体号在不同的平台上取得显著成绩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拥有优质的内容,为大众提供独具一格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洞察。” 此外,读者传媒围绕数字资源多元化开发与应用,在有声资源结合网络阅读模式、电台模式以及大众阅读、在线教育等领域,不断强化“读者读书会”“读者·新语文”“读者电台”和“读者蜂巢”APP等矩阵式有声产业生态。 截至目前,“读者读书会”微信公众号粉丝达30万;“读者·新语文”今日头条MCN矩阵总浏览量达375万次,单篇最高阅读82.8万次;“读者·新语文”中小学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视频微课已签约课程16门,共2427集,已投入制作13门,共1636集,小程序累计点击量近千万;“读者·新语文”系列课程《魔法作文课》在“喜马拉雅”累计播放量近20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