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分众传媒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分众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减少19.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亿元,同比增长5.85%。 二季度楼宇媒体日用消费品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5% 报告显示,二季度电梯广告的投放已恢复正常,广告主需求日益升温,较去年同期已逆势增长。尤其是分众传媒主营业务电梯媒体广告收入,日用快速消费品二季度同比逆势成长25%。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广告市场需求不佳,加上影院上半年暂停营业,影院广告收入同比降幅高达85.23%,导致上半年分众营收同比下滑。 但业内分析认为,首先二季度以来,分众传媒楼宇电梯媒体主营业务迅速复苏,这一逆势上扬表现主要得益于疫情影响之下,更多的企业,尤其是行业中头部企业,选择将可能收缩的广告预算更多投向头部媒体。在行业下行时期,分众传媒电梯媒体的“主流人群、必经、高频、低干扰”的媒体价值,和强大的品牌引爆能力反而更为突显。同时,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的格局或多或少发生了洗牌,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也在经济回暖时期重新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这一背景下,分众传媒的行业领导地位也将获得进一步加固。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表示:“分众已覆盖数十万栋办公楼宇和社区公寓楼,覆盖了3.1亿城市主流人群,他们是中国最有消费力和风向标价值的主流人群,分众在他们每天必经的、封闭的电梯场景中形成了高频次、强制性的有效触达。未来,分众作为线下流量核心入口的稀缺性资源价值将日益显现。” 另一方面,随着近期电影市场的开放,“十一国庆档”排期的强势推出,业内对分众的电影映前广告业务的回暖也十分看好。 持续数字化变革 分众传媒业绩回温的另一助力,来自于数字化变革进程的持续推进。在阿里赋能之下,分众传媒率先推动了线下媒体的数字化升级之路,其在2019年底便上线了基于物联网的云端KUMA新一代智能广告平台,这也是分众旗下媒体的智能投放分发系统。从最早的插卡播放发展为80%-90%的终端可以云端在线推送,将绝大部份屏幕物联网化,可远程在线监控屏幕的播放状态。 由于与阿里的后台打通,分众实现了“网络可推送、实时可监测、数据可回流、效果可评估”。客户在分众上的每一次投放数据可回流到天猫数据银行,成为品牌数字资产的重要累积。客户可以根据数据进行精准的二次追投,进而大幅提升转化率,推进品销协同度的提升。 此外,分众的智能屏也已实现从全城播出到根据每个楼宇的大数据分析进行“千楼千面”的投放。客户可根据LBS挑选终端三公里以内的楼宇,或根据产品价位选择不同价格区域的楼盘,或通过分众的后台系统中选择目标人群比例更高的区域进行精准投放等等。 2019年分众传媒结合现代科技算法,开发并正式上线KUMA分众媒体新一代智能广告投放及发布系统,标志着分众已完成“从手工操作到内部系统化到外部平台化”的跨越,进一步推高分众媒体的营销效率。 据介绍,KUMA系统还可与互联网公司对接打通,实现在分众系统内的程序化购买媒体。2020年1月,KUMA开放平台一期完成了与阿里妈妈的深度对接,实现了外部DSP的在线询量,成功实现线上线下媒体投放的无缝对接。同时,分众将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客户自助购买系统,所有选楼,付款,投放,监测全可在线完成。
商报记者 楼雅琪 “这是我们带来的产品,主要是用于固定床单……”8月10日晚上8点,久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内仍灯火通明,数百名供应商带着自家拳头产品出席,与主播们进行对接。 原来,当天晚上久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举行了首届直播交流会,涵盖了直播商学院培训会、供应商产品交流会、团购直播选品对接会三大块内容,致力于为直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幕前幕后企业搭建一个对接互动的平台。 “这次对接会也是久宸文化传媒为今后转型升级做的一次尝试。”久宸文化传媒董事长周成告诉记者,如果把电商直播理解为人货场的重塑,那么之前久宸主攻主播孵化和培养,完成了对人和场的连接;而未来,久宸计划深耕供应链,提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服务,做好人、场与货的重组和整合,为品牌、主播提供一站式优质的解决方案,实现共荣增长。 拒绝“割韭菜” 做好主播孵化前端服务 “义乌不愧称之为小商品的海洋,创业者的天堂。”8年前,周成从江苏来到义乌北下朱创业。凭借着敢拼敢搏的精神,来北下朱的一个月,周成就赚了9万元,到年底已经累积赚了几百万。随后,周成经历并抓住了实体批发、微商、拼多多的每一波风口,并在北下朱牢牢站住了脚。 2016年,直播行业迅速获得追捧成为风口。经历了数代风口洗礼的周成这次也不负众望,又一次抓住了机遇。2017年,义乌久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以专业运营、主播达人孵化、全品类供应链供应于一体。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就感觉这是个未来所趋。”周成坦言,一开始走了不少“弯路”。没有老师,他重金挖专业团队;没有主播,团队人员先顶上去不断试验。经过不断沉淀,公司呈现跨越式发展,三易其址,从原来的几百平方米到如今的1000多平方米。旗下主播从10余名壮大到如今的100余名,同时还与快手 “散打哥”等人气主播展开紧密合作。 “与其他孵化基地不同,我们拒绝‘割主播韭菜’行为。”久宸文化传媒联合创始人优优表示,有些人可能自己都没搞清楚直播是怎么回事,就开始授课了。而久宸所有老师都有实战经验,对每一位想要从事主播行业的人采用了保姆式跟踪扶持方式,会通过前期沟通了解,不适合当主播的我们会委婉劝退,而适合主播行业的会针对其自身情况进行定位。 “75后”朱峰原本是一名“直播小白”,去年来久宸传媒寻求学习机会。根据朱峰口才好、营销能力强的特点,公司将其定为带货主播,并手把手教学,派专人帮他想段子、拍段子。仅仅一个月,朱峰的快手号涨粉16万,直播变现18.5万元。 优优还告诉记者,对于合作的带货主播,久宸会提供直播平台和拍段子涨粉基地,每天还会有专业名模站台,提供高端作品素材;无须亲自压货、打包、发货、售后,真正为主播实现一站式前后端服务。 深耕供应链 优化直播后端服务 今年直播电商迎来了一个黄金期。受疫情影响,直播电商成为复工复产的重要抓手。对于周成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主动来了解如何当主播的人变多了,特别是三四月份,还有不少人实地上门来拜访的。 随着企业、品牌、新主播的涌入,从商家直播形态到用户对内容的需求,都在发生改变,竞争愈发激烈。“网红获取增量也越来越难。以前拍个段子,随便涨十万粉、二十万粉很正常,现在可能需要拍上百个段子,才有一个能爆粉。”周成认为,从今年开始,直播电商行业发生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方面直播行业变得更规范,做得好的留下,做得不好的淘汰;另一方面低价模式不可持续,发展到后期绝对不是比价格,而是比品质。 为了继续做好百余名主播背后的平台,周成调整了公司发展战略,将供应链作为重心进行大力发展。针对不同品类产品注册了枫泾故事、宋派等不同的品牌,并对不同品牌进行了视觉形象设计,让产品更有“故事感”和“品质感”;同时,通过开展供应商对接会等模式,不断深化供应链合作伙伴。据悉,目前他们合作的产品有七百多款,涵盖了针织、厨具、食品、日用品等全品类,计划年底前扩增到几千款。 “我们拒绝割主播韭菜,我们更拒绝让主播用低质量产品去‘割粉丝韭菜’,让直播‘带货’变成‘带祸’。”周成表示,“久宸的未来目标是上市,而这一切都要脚踏实地,为主播和品牌搭建好更顺畅、优质的对接平台,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7月15日,国内龙头民营传媒集团之一的华夏视听教育(1981.HK)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当日股价即大涨58.7%,总市值78.72亿港元。截至7月29日收盘,公司的股价达到5.43港元,累计涨幅已超过75%,显示市场资金的持续追捧,中信建投更表示高看公司股价至7.13港元。凭借着在一众新股中出色的表现,华夏视听教育无疑是今年最亮眼的“新星”之一。 华夏视听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98年创始人蒲树林参与制作的《影视同期声》,在业内先发优势明显。2004年,华夏视听教育将业务外延扩张至艺术高等教育,以蒲树林提供的资金通过南京美亚出资成立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为“南京传媒学院”),依此确立了高等教育及影视制作两条业务线双轮驱动、相互协同的长期发展战略。 2019年,华夏视听教育实现总收入7.47亿元(人民币,下同),经调整净利润3亿元,其中高等教育业务收入占比42%,影视制作业务占比59%,基本齐头并进。上市以来,华夏视听教育的价值之所以能够获得市场的高度肯定,也正是得益于该两项业务充分的价值释放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IPO,华夏视听教育还引入了四位明星基石投资者,分别是Foresight Orient Global Superior Choice SPC、Oceanic Wisdom Limited、Orchid Asia V Group Management Limited以及Snow Lake Funds,认购发售股份比例共计超过45%。其中,Foresight Orient Global Superior Choice SPC由东方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管理,且聘任了由传奇基金经理陈光明创立的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该独立投资组合的投资顾问(睿远基金3月份刚刷新公募基金史上最高的认购记录);Oceanic Wisdom Limited是李泽楷间接全资拥有的实体;Orchid Asia V Group由携程和齐屹科技董事李基培所控制;Snow Lake Funds则是由知名投资人马自铭创立并担任首席投资官的雪湖资本,管理资产达20亿美元,今年以来因成功揭露瑞幸咖啡涉嫌财务造假案而名声大噪,投资眼光犀利。华夏视听教育星光熠熠的基石背景,也为市场再打入了一针“强心剂”。 一. 学校扩容预期+转设独立学院,高等教育业务利润增长潜力巨大 高等教育方面,华夏视听教育经营旗下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已有16年之久,并在传媒领域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教育口碑。根据中国大学校友会的统计,2020年该校在中国传媒及艺术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根据弗若斯特沙立文的统计,2018/2019学年该校传媒及艺术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有12,697名,按传媒及艺术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计算,在全国所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排名第二,占比份额为2.4%。于2019/2020学年,全国有超过63,000名申请人角逐进入该校,最终录取率仅为4.3%,显示了学校强劲的生源吸引力。 2016/2017至2019/2020学年,学校的在读学生总数分别为12,468人、13,008人、13,515人及14,256人,在校学生人数保持稳健攀升的态势。于2019/2020学年,学校的使用率达到96.3%,住宿设施容量接近容量饱和,因此华夏视听教育已于2019年1月份启动二期计划,计划到2021年投资4亿元,新建可容纳4,000名学生的宿舍、体育馆及国际预科课程教学设施大楼,届时可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学校的招生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于2019年在向中国传媒大学一次性支付了1.6亿元的“分手费”后,已于今年3月份由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南京传媒学院”,并于5月份取得了最新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同时华夏视听教育也有意将学校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 一般来说,独立学院转设后有望从三个层面增厚高教公司的业绩。第一是学费自定,高质量教学有机会收取更高学费;第二是无需缴管理费转而纳税,实际上有望增厚高教公司的利润率;第三则是创办特色院校,可不再复制原所属学校的教学内容,并可以自由拓展自有特色,因此有实力的高教可形成独有的竞争力。 对于华夏视听教育来说,学校拥有自主的学费定价权,无疑会带给公司非常直接的业绩提升。于过往的3年,南京传媒学院学费平均仅约为16,000元/人,且期内并未提高学费。受对媒体专业人士需求的推动,民办传媒及艺术高等教育一向享有优质的学费架构,于2018/2019学年行业的平均学费水平约为19,029元/人,大幅高于南京传媒学院。而像南京传媒学院这样具有教育地位优势的院校,应该在平均值基础上还享有一定的溢价。例如,与南京传媒学院在传媒及艺术相关专业市占率相近的河北传媒学院,目前艺术类本科专科的学费已经达到2,3000元/人,较南京传媒学院高出逾40%,如果对标行业其它知名传媒艺术类民办高校,平均学费更可以高达至4至6万元,显示出南京传媒学院转设后利润释放的巨大空间。 二. 影视制作业务毛利率行业独领风骚,全新打造艺术培训品牌 看到影视制作业务,华夏视听教育一直坚持走“精品化”战略,其制作的综艺节目《影视同期声》曾三次获得全国电视栏目最高奖之一的星光奖,同时打造了《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京华烟云》、《神雕侠侣》等多部大热电视剧,在业内堪称“金庸专业户”。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截至2019年6月30日,华夏视听教育已制作或联合制作了33部题材不同的电视剧,共1,279集,所制作的节目首播收视率均位列全国第一,达到市场畅销系列标准的电视剧数量位列行业第四。公司合作过的影视制作人包括张纪中、赵宝刚等,前者还在公司担任了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与央视、湖南卫视、天津卫视、安徽卫视等电视台保持了平均15年的合作关系。2012年,公司通过投资《一夜惊喜》进入电影制作行业,业务布局范围更加广泛。目前,公司仍有丰富的优质影视作品储备,包括《清夫人》、《东邪西毒》、《康熙大帝》等,继续发扬IP改编和经典翻拍的传统优势,支撑业绩的增长。 2017至2019年,华夏视听教育在影视制作业务的毛利率为47,2%,大幅领先于同期35%的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公司坚持“精品化”战略后在经验、资源、IP储备所带来的议价及成本优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着在艺术高等教育和影视制作的双重业务优势,华夏视听教育近期还牵手了香港英皇娱乐开设英皇南广演艺学院,进一步拓展高端演艺培训市场。据悉,该校采取了两地师资联合教学,致力于面向年轻演艺学生提供高端艺术教育。2020年4月,英皇南广演艺学院金牌艺人计划发布,课程为期四周,分为初级班、进阶版、大师班三个逐步进阶的班型,费用在4.5-9.8万元之间,优秀学员有机会与英皇娱乐直接签约并作为华夏视听网剧选角、广告代言、综艺娱乐等项目的优先人才。随着项目的逐渐成熟,未来英皇南广演艺学院金牌艺人计划年培训规模有望达上千人次,成为公司收入的全新增长来源。同时,公司还正与英皇娱乐合作制作网络真人秀《超级实习生》。 小结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肺炎疫情的爆发,以及近期中美关系的不确定,都使得国内股市行情“震荡”不断,投资者避险情绪浓厚。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生活的刚需,且学费采用的预收制,现金流稳定,行业防御性极强,在此特殊时期也尤为受到市场青睐。而除了高等教育业务,华夏视听教育还拥有优质的影视作品储备及新艺术培训的孵化预期,业务属性“进可攻,退可守”,也就解释了公司为何受到市场资金的持续追捧。
现金贷,是消金行业近年来最具盈利能力的领域。不少公司打起现金贷的主意,而受限于放贷资质问题,大多选择以助贷方式,协助小贷公司、商业银行等发放借款,收取服务费。 在发展过程中,助贷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实力不足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沦为资金提供方,急于达成合作的消金公司为借款兜底,都成为行业乱象滋生的根源。 随着监管部门出手,兜底行为已被明令禁止。镭射财经注意到,近期仍有公司将兜底行为摆在台面上,承认旗下子公司在助贷业务上代偿逾期本息,却遭到子公司的坚决否认。说法不一的“打脸”现场,众多股东方、资金方助力,也没能避免该子公司重陷亏损泥潭。 发展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消金公司们应如何把握机遇,在确保利率合规的同时,借助金融科技这一法宝,实现精细化运营下的长远发展? 01 数禾科技助贷业务被指“兜底” 今年5月,上市公司 分众传媒(002027) (002027)发布《关于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对公司 2019 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下称公告)。 在2019年末关联方资金借款方面,分众传媒提到联营企业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数禾科技)经营“还呗”这一助贷业务时,在与银行合作的过程中,在银行开立保证金账户,专门用于“还呗”平台个人贷款项下所产生的逾期贷款或不良贷款的代偿资金本息及相关费用。保证金账户需要存入资金一般为在“还呗”业务下银行贷款余额的 5%-10%。保证金不足以代偿时,数禾科技需要追加保证金用于风险代偿。 按照分众传媒的说法,数禾科技在开展助贷业务上,涉及三个主体:个人用户,作为资金需求方在线提交申请;数禾科技的“还呗”APP 作为居间服务平台,主要负责用户获取、客户初步筛选、风险控制评审、信息撮合以及逾期催收;银行作为资金提供方,负责最终客户审核与贷款发放。 分众传媒表示:在上述模式下,当用户无法在约定日期(到期日及之后的三天宽限期)偿还其应还银行本息时,数禾科技会代客户向银行支付其应收的本息,并向客户进行催收。 但事实上,这一说法已构成数禾科技违规“兜底”,而这一操作已被监管明令禁止。 早在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领导办公室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助贷”业务应当回归本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应要求并保证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向借款人收取息费。” 今年5月9日,银保监会下发《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和不符合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经营资质监管要求的合作机构提供的直接或变相增信服务”。 《意见稿》还明确了合作伙伴的退出条件,即“合作机构无法继续满足准入条件的,应当及时终止合作关系,合作机构在合作期间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将其列入本行禁止合作机构名单。” 镭射财经了解到,数禾科技不具备担保资质、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经营资质,不能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 02 数禾科技称:与真实情况不一致 对分众传媒指出的“兜底”式做法,数禾科技方面予以否认。 对于“保证金账户”一事,数禾科技对镭射财经表示,“为满足监管的要求,数禾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早已引入有资质的自有或者第三方担保公司或者保险公司提供增信服务,而非上述描述的数禾在银行开立保证金账户,并向银行代偿用户逾期的本息及相关费用等。因此,上述回复函中关于数禾的相关业务描述已跟数禾目前真实情况不一致。” 对于“保证金用于风险代偿”一事,数禾科技称,“同金融机构在承担风险的担保模式下,数禾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获客、初步审核评估、客户经营、协助贷后管理等服务。该交易模式中引入持牌担保机构(融资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对金融机构与数禾合作项下贷款余额承担担保责任,金融机构通过实质风控审核后发放贷款。” 数禾科技特别指出,“当借款人未能按期还款时,由担保机构向金融机构代偿,金融机构通常情况下给借款人1-5天期限的宽限期,宽限期结束后担保机构对逾期贷款向金融机构进行代偿。在这一模式下,担保机构为用户借款提供担保服务,同时向用户收取担保费。数禾通过为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技术平台等技术服务获取服务费。” 在镭射财经看来,数禾科技的表态,有“打脸”母公司分众传媒的嫌疑。 数禾科技与分众传媒的关系,要从2016年说起。当时,数禾科技初期注册资本1000万元。2016年3月,分众传媒共出资1亿元取得数禾科技70%的股权。 2017年,分众传媒转让部分数禾科技股权。与此同时,数禾科技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此后,分众传媒持有数禾科技的股权为 41.9886%,不再是数禾科技的绝对控股股东。 工商信息显示,数禾科技目前注册资本2692.8965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徐志刚,全资控股重庆市分众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分众小贷),后者作为持有还呗贷款的版权。 镭射财经发现,分众小贷由分众传媒投资5000万美元发起设立,拿下互联网小贷牌照后,具备放贷资质。这并不代表数禾科技可以快速实现盈利。 03 股东方、资金方成转型助力 今年一季度,数禾科技处于亏损。根据分众传媒发布的一季度财报,其按权益法对数禾科技确认投资损失9208.4万元,以间接持股35.88%计算,数禾科技2020年一季度亏损2.57亿元。 自2019年数禾科技结束此前4年分别亏损-0.05亿元、-0.49亿元、-0.56亿元、-0.38亿元的态势,盈利2.9亿元后,再度进入亏损。 在多年亏损的背景下,还呗开设信用卡账单分期、分期商城等功能,还上线“还享花”平台。 作为以信用卡代偿功能起家的公司,数禾科技高管团队成员多来自于 招商银行 。其CEO徐志刚曾就职于招商银行信用卡部门,还曾任“掌上生活”负责人。两位副总裁叶蒸蒸、赵尽染曾任职招商银行信用卡部门,CTO马霖曾负责“掌上生活”技术开发。 受限于信用卡代偿市场规模瓶颈、玩家竞争及盈利问题,数禾科技转向现金贷业务。到2019年4月,还呗注册用户数3000万,累积发放借款超660万笔。 数禾科技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分众传媒、各大股东方及资金方密不可分。仅2018年,分众传媒累计拆借资金9.2亿元给数禾科技,收取利息2283万元,利率4.35%。 目前,数禾科技已完成两轮融资。2017年12月,完成A轮3.5亿元融资,估值约9.3亿元,投资机构为红杉资本、信达、诺亚财富。2019年2月,数禾科技完成B轮融资,获得新浪3000万美元投资。 来自资金方的支持,也为数禾科技的壮大奠定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数禾科技资金方包括 上海银行 、 南京银行 、天津银行、海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官网显示,其合作伙伴有粤财信托、光大信托、国投泰康信托、中信消费金融等。 在众多股东、资金方的支持下,数禾科技一季度仍面临亏损,这也为其前景增添了不确定性。毕竟,受疫情影响,消金行业面临还款意愿下降、逾期率上升的共性问题。最佳的解决办法,无疑是消金公司们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 疫情冲击下,那些专注于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能力的公司将脱颖而出。以往借着行业发展红利崛起的公司,将面临严峻而持久的考验。 潮水退去,才知谁在裸泳。
据年初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阅读量为7.99本,其中纸质书4.76本,电子书3.32本。 身为十四亿国民一员,你的阅读量达标了吗?或者说,你有多久没完整地看完一本纸质书了? 当可以不经大脑的小视频不断在APP上推送、闲暇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在图书馆里捧着一本书耗上一个下午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近日,浙版传媒向上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按招股书披露,公司主要从事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印刷。去年,浙版传媒的出版业务中,教材、一般图书销售收入占比近92%。 对于这么一家坚持传统出版行业的地方出版社,这个残酷的世界会教它“做人”么? 一 传统出版行业会否过时? 浙版传媒的业务主要可分为出版、发行和印刷三部分。2019年该三项业务产生的营收分别为25.36亿、79.32亿元及3.26亿元,占比分别为22.42%、70.10%及2.88%。 如上文所述,去年公司出版业务主要涉及两种类型图书:教材教辅及一般图书。发行业务一般图书、教材教辅也分别占47.28%及38.25%。印刷板块本身就更是依赖下游纸质书的需求。 作为浙版集团控股的公司,浙版传媒就像其他的国有企业一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坚守传统出版行业。 可惜传统出版行业已有些日薄西山。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已由2013年的50%左右提高到79.3%。数字阅读价格便宜、使用便捷,对纸质图书销售冲击已是既定的事实。 即使是数字阅读本身,在手游、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娱乐方式的挤压之下,用户规模增速亦不断下滑。去年全国阅读规模同比增速仅剩1.4%,为7.4亿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增速同样出现下滑。 (图源:比达咨询) 纸质书在其中就是金字塔底的角色,上有数字阅读挤占读者时间,再上则是游戏、影视、动漫等娱乐方式。几年前出版行业已有拥抱互联网+的说法,但时至今日浙版传媒然并未作出太大动作拥抱互联网,仍坚守自己一亩三分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另外,公司收入大部分来自浙江省内,2019年省内销售占比为66.35%,省外占17.8%,线上销售收入只有15.52%。 纸质书出版行业的天花板+地域天花板,且公司线上销售渠道开拓有限,让坚守传统的浙版传媒多少显得慢了半拍。 (图源:招股书) 过往三个年度,浙版传媒的营收分别为94.4亿元、98.6亿元及101.18亿元,增速并不算太快。 但如果看看整个纸质书行业的现状及公司经营模式,浙版传媒的低速增长也并不意外。 二 毛利率不断受挤压,想象空间小 根据《2018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当年行业利润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只为6.94%。随着数字阅读地不断普及,行业的净利润率只会不断受到挤压。 就出版环节而言,一般图书类别多,竞争激烈,因此在销售定价很难大幅提价,导致毛利率要低于教材教辅。在遇到纸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时候,难提价的一般图书毛利率将不得不下滑。 2018年,公司出版板块一般图书毛利率较上年下滑1.38 个百分点至26.21%,当年纸张价格销售上涨,图书单位销售成本增长6.43%,但平均销售单价仅增长4.45%。 (图源:招股书) 教材教辅的毛利率虽然相对较高(2018年为30.68%),但是由于其定价受行业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行政指导,售价调整空间更窄,当纸张等原材料价格等主要生产成本波动的时候,毛利率变动反而更大。 2018年,教材教辅生产用纸平均采购吨价增长6.79%,而公司教材教辅平均销售毛利亦“顺理成章”下降8.71%至1.33元,波动显然较一般图书更大。政府从公司“统一带量采购”教材,亦意味着公司并无太多议价能力。未来若因政策原因导致教材采购折扣提高,浙版传媒利润空间必然会下降。 一般图书和教材教辅的售价受市场竞争及行政指导等因素影响而被卡得死死,毛利率走向更多只取决与成本波动。因为提价空间有限,公司盈利能力亦不可能大幅提高。 另外,公司教材教辅主要销售对象是浙江省的中小学生。但浙江省的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增幅有限,且近年该省出生率始终维持在1.2%以下的低水平,“价”上不去之余,“量”亦很上一个新台阶。 (图源:同花顺iFinD) 无论从图书价、还是从量来看,浙版传媒未来利润空间都不能说太大,放眼望去,便见顶。 三 上市前大手笔分红 因为公司直接从事图书发行零售环节,其图书库存一直较高。过去三年间公司存货张账面价值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8.80%、21.82%和 23.13%,而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占占存货账面余额比例分别为14.61%、13.43%和13.00%。 因为图书的时效性较强,故跌价在所难免。 在撇除了存货之后,公司的速动比率仍远低于同行公司。 (图源:招股书) 因为坚持通过新华书店实体零售,浙版传媒需要大量备货,加重了资金压力;同时图书时效性必然纳导致相当一部分存货跌价,则会影响净利润。 浙版传媒通过实体书店发行纸质书,可以理解为一种坚持。但这种坚持除了可以感动自己之外,好处并不大。 去年公司线上销售占总收入比例为15.5%,比例并不算太高。 令人疑惑的是,在获得上市融资之后,公司还是计划将大部分募集资金投入精品出版及浙江省份新华书店零售门店系统服务能力提升。 至于大势所趋的数字阅读项目投入金额总计还不如新华书店的系统提升投入金额(合6.0亿元)多。 (图源:招股书) 自然,书店是每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场所和社交空间。作为国营企业的浙版传媒有义务经营好浙江省内的新华书店,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经济效益而单纯追求社会效益。 公司主力实体图书销售的老路走多了,怕是终究会碰壁。 去年,公司在申请上市之前还大手笔的进行股利及利润分配,总计金额达到12亿元。而在2018年及2017年两年,公司只分配了6亿及9.9亿元。 公司一边递表上市融资,坚定将大量资金投入新华书店的系统升级和精品出版内容建设,另一边却在上市前一年大手笔分红,同时又表示其速动比率低于同行是其他对手已经上市融资改善了现金状况,所以自己也有融资扩张的必要性。 这两手操作都很让人费解——甚至让人觉得它的固执是可以,但其实没有必要。 四 结语 作家韩寒曾表示,自己不再从事文字创作的原因是因为不想很“鸡贼”地再用文字挑拨读者情绪。 事实却未必完全是这样。去年作家富豪榜排名第一是刘慈欣,他当年的作品版税收入是1800万。 韩寒最近一部执导电影《飞驰人生》票房是17.16亿,扣除电影制作成本和发行成本后,出品方最终的利润是1.18亿。而电影出品方上海亭东影业有限公司是韩寒名下公司。 写书不如拍电影,拍电影不如做直播。这就是中国出版业目前的尴尬。 据招股书披露,浙版传媒给予作者稿酬为千字10-300元,版税按码洋(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3%-15%支付、版权费则按图书码洋或者实洋(指数图书发行商给下限代理的折扣)一定比例(1%-12%)抽取。 畅销书作家韩寒之所以会去拍电影,最直观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版税收入不如拍电影票房分账高。而版税收入相对较低,则是因为码洋低所致。 面对其他新业态疯狂挤压,传统出版行业行内早就提出要用拥抱互联网+,数字阅读和电商线上销售就是最可行的形式。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还在坚守的浙版传媒或需要作出改变,拥抱业态新变化,才可以找到新的蓝海。否则的话,它的生存空间可能将愈加逼仄。
前媒体人、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一出手,整个传媒文化板块集体狂欢! 6月11日,浙江证监局公示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巴九灵”)辅导备案文件。这家曾打算“卖身”全通教育的知识产品服务提供商,背后站着圈内鼎鼎有名的财经记者吴晓波及其夫人邵冰冰。二人合计持股26.68%,并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 吴晓波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自己从来不炒股,但这已是他第二次尝试上市,并再一次于二级市场掀起不小的波澜。 如果说皖新传媒一早拉高涨停,要归功于那位差点把自己卖掉的“最赚钱财经作家”,那么全通教育的狂飙则显得有些无厘头,毕竟,它与吴晓波是一段“无果之姻”。 这意味着,曲线上市不成的“吴晓波频道”,正决意直闯A股。 传媒文化板块集体狂欢 今日早盘,传媒板块受外部因素低开后,迅速强势拉涨,盘中一度冲到板块涨幅榜第一位。 华媒控股、皖新传媒、元隆雅图、三人行、奥飞娱乐、凯撒文化、中文在线等多只股票强势涨停,顺网科技、掌阅科技等涨幅超过7%。 其中,皖新传媒最先爆发,早盘高开高走,开盘不到二十分钟就被十几万手的买单封在涨停板。 皖新传媒获追捧不难理解。早在2014年11月,皖新传媒就宣布入股吴晓波的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下称“蓝狮子”),获得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此后,蓝狮子拆分“吴晓波频道”,装入杭州巴九灵,皖新传媒也因此成为杭州巴九灵的股东,目前持股比例为15.52%。 全通教育的上涨就显得很无厘头。 今日早盘,全通教育突然发力大涨,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板。 可是,全通教育跟吴晓波、杭州巴九灵没有关系啊。当然,两者的纠葛也是有的——2019年3月,全通教育公告披露,拟作价15亿元收购巴九灵96%股权。 不过,在交易所连篇问询、市场质疑不断的情况下,这个方案很快就宣布失败。 巴九灵什么来头 一则辅导备案消息,令传媒板块集体骚动。“来头颇大”的巴九灵何许人也? 备案文件显示,巴九灵是一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品服务提供商,专注于泛财经领域知识产品及服务的生产与提供,服务内容包括泛财经知识内容输出、新商学培训、社群运营服务等。 上述四大业务中,涵纳了“吴晓波频道”的知识付费板块,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据此前公告,巴九灵的知识付费业务主要通过“吴晓波频道”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咪咕等移动端载体开展。2017年初至2018年末,“吴晓波频道”月均关注用户由222.78万人增长至345.88万人。 或是吸取了前次资本闯关失败的经验,巴九灵在介绍中试图摆脱单纯的“自媒体”特征。据披露,在过去几年里,巴九灵率先提出“新中产”、“新匠人”和“企投家”等社群概念,面向文化消费供需两侧的企业、企业管理人和新中产,通过持续的内容研发及产品打磨,为用户提供财经、商业领域的优质内容,帮助用户形成并持续更新财经、商业认知体系,使用户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个人发展。 同时,巴九灵亦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构建“新匠人”“企投家”等互联网财经、商业社群,为社群参与者提供包括内容分享、社群电商在内的增值服务。 无论是去年牵手全通教育时的“新型文化教育企业”标签,还是如今只身勇闯IPO时的“知识产品服务提供商”设定,始终不曾改变的是公司背后的核心IP——吴晓波。 从股权结构来看,吴晓波、邵冰冰合计直接持有巴九灵1921.18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6.68%;上市公司皖新传媒则持股1117.8万股,持股比例15.53%。 高度个人IP斩断全通教育“前情” 事实上,这并非吴晓波在资本市场的首度亮相。 转型后的吴晓波开始运营出版事业和个人IP。除了巴九灵,吴晓波名下还有另一重要公司蓝狮子。 蓝狮子官网显示,其已策划出版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绿地集团、吉利汽车、招商银行等100多家知名企业的图书,60%客户是中国500强或世界500强企业。2015年11月,蓝狮子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3月终止挂牌。 多个大IP加持的蓝狮子,也吸引了以图书出版为主业的皖新传媒的注意。2014年11月,皖新传媒宣布,与蓝狮子及其股东签订《股权收购意向书》,拟以现金约1.57亿元购买蓝狮子发行的定增新股及老股东转让的股份。由此,皖新传媒获得后者45%股权,并跻身第一大股东。 蓝狮子委身皖新传媒后,孵化出的业务“吴晓波频道”经过分拆,成了吴晓波讲的“新故事”。 2014年7月,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12月,吴晓波成为巴九灵法定代表人,吴晓波、邵冰冰、曹国熊、皖新传媒进入巴九灵股东名单。 2019年3月,全通教育公告披露,拟作价15亿元收购巴九灵96%股权。根据当时方案,收购将通过发行新股的方式进行。交易完成后,全通教育的实际控制人陈炽昌、林小雅夫妇的持股比例将从36.81%稀释为26.69%;吴晓波等人将持有全通教育10.35%的股份。 被称为“中国最有钱记者”的吴晓波,到底有多能赚钱?全通教育当年的收购公告,可让我们一窥究竟。 数据显示,巴九灵2018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7537万元,净利润率高达32.8%;与此同时,营收同比增长23.7%,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 然而,巴九灵与全通教育的这场姻缘,半年后以失败告终。在终止重组公告中,全通教育称,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及标的资产经营情况、重组政策变化以及股票二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交易双方未能就本次重组方案所涉交易定价、业绩承诺与补偿安排等要素达成最终共识。 彼时深交所下发的问询函,可谓直击要害。在全通教育公告发布不到一个小时内,监管发出28问,指向这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存在的风险。其中,交易是否为吴晓波个人IP的证券化、巴九灵业务经营的独立性、吴晓波频道IP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等,均是监管质疑的重点。 “花钱买粉”之举也一度引发市场热议。据披露,吴晓波频道2018年通过外部渠道累计新增公众号关注用户41.74万人,占 2018全年累计新增公众号关注用户的36.45%,占345.88万总关注用户数的12.07%,2018年采购增粉服务所产生费用账面合计约 40.02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重组方案显示,交易后将成为全通教育第二大股东的吴晓波本人,需要被绑定至少5年:任职不少于5年,任职期间和离开巴九灵后两年内,不得从事相同或竞争的业务。
6月10日,ST椰岛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公告称,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椰岛”)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北京博克森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克森传媒”)不低于80%股份,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海南椰岛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预计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可能构成重组上市。同时海南椰岛股票自2020年6月10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博克森曾因披露成本高从新三板摘牌 公开资料显示,博克森传媒成立于2011年11月16日,注册资本1.5亿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小红、刘立新夫妇,二人分别持有博克森传媒股份比例41.61%和31.87%。 博克森传媒曾于2015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被誉为新三板“中国体育传播第一股”。公司属于体育产业中的体育赛事举办、体育节目版权发行和媒体运营商。主要领域为搏击体育项目,拥有多项搏击类体育赛事IP资产、资源及运营权。 博克森官网显示,2017年12月,博克森终止在新三板挂牌,准备冲击新高度。2018年博克森传媒曾做了辅导备案登记,有意冲击A股,但没有后续进展。 对于2017年摘牌的原因,博克森传媒曾在公告中表示因为披露成本高而选择摘牌。“目前博克森所处市场环境趋于白热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虽然公司商业模式与业务形态处于行业创新和领先地位,但是披露成本较高。终止挂牌是基于公司商业成本与风险控制考虑,确保实现公司整体战略与经营目标。” 博克森传媒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广告销售、版权发行和衍生权授权。从新三板退市之前的财报显示,博克森2016年营收1.49亿元,净利润0.88亿元;2017年上半年博克森营收0.57亿元,同比增长51.75%;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123.72%。 截止2017年6月30日,博克森传媒总资产2.92亿元,总负债0.73亿元,资产负债率24.84%。 值得一提的是,博克森曾设立海南博克森置业有限公司,是在海南澄迈县投资兴建“海南世界搏击竞赛娱乐中心”项目的主体公司,这或许也是博克森看准海南椰岛的一大契机。 ST椰岛艰难保壳后去年亏2.7亿 交易的另一方,ST椰岛主要业务为酒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椰汁饮料业务、贸易与供应链业务、房地产业务。其酒业板块中其保健酒产品最为著名,旗下主要产品“椰岛鹿龟酒”曾产销全国。 曾经海南椰岛被誉为“保健酒第一股”,不过近年来却一直徘徊在保壳的边缘。2018年4月,由于2016年、2017年连续亏损海南椰岛被“披星戴月”,股票名称更改为“*ST椰岛”。若2018年经审计的净利润继续为负值,椰岛会被暂停上市。 2018年,面临被暂停上市的风险,椰岛抓住了保壳的稻草。据2018年年报显示,椰岛实现营业收入7.06亿元,同比下降38.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4051.3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由此,股票名称也在2019年更改为“ST椰岛”。 虽然椰岛成功保壳,但是其扭亏为盈的手段却不容乐观,实际上扣非后净利润再度亏损2.07亿元。 椰岛在2018年年报中坦言:“公司以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海南椰岛阳光置业有限公司60%股权、出售椰岛综合楼以及确认澄迈老城土地收储收益共计3.1亿元。故此,2018年度终于实现扭亏为盈。” 出售资产得以保壳之后,2019年ST椰岛再度深陷亏损。年报显示,2019年ST椰岛实现营收营业收入6.25亿元,同比下降11.41%;净利润亏损2.68亿元同比暴跌760.68%。 今年一季度,ST椰岛营收1亿元,同比减少49.81%;净利润亏损0.2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一季报显示,截止2020年3月31日,北京东方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ST椰岛第一大股东,持有9341.05万,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0.84%。冯彪为东方君盛实控人,同时冯彪也一直担任椰岛集团董事长一职。 在本次停牌之前,ST椰岛报5.39元/股,总市值24.16亿元,停牌之前的三个交易日,ST椰岛已连续收获三个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