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称,价格仍是白酒行业2021年的关键因素,且料由领导品牌决定,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和古井贡酒(行情000596,诊股)为行业首选。 分析师Lillian Lou等在报告中指出,行业在今年上半年将保持弹性,特别是一季度旺季,来自需求、渠道库存的积极反馈等料继续支持白酒股的股价表现。维持对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超配评级,因更强的定价能力和防御能力,目标价分别为2188元和330元。 在次高端中看好古井贡酒,预计其将能在国内安徽市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目标价311元;下调洋河股份(行情002304,诊股)评级至低配,因预计市场已经反映了公司基本面拐点,但竞争依然存在,目标价198元。
一个年度过去了,投资者们总结成败得失,发现白酒板块成为最大的赢家,以至于白酒投资者们很凡尔赛地总结了一些段子,比如说: 每年A股都有一个特别牛的板块,比如今年的白酒,去年的白酒,前年的白酒,以及大前年的白酒…… 整个2020年,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白酒概念从2891点,一路高奏凯歌至6901点,涨幅达到139%,在整个市场几无敌手。 白酒板块中,无论是龙头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成长型小巨头山西汾酒(行情600809,诊股)、酒鬼酒(行情000799,诊股),亦或是排名倒数的亏损企业青青稞酒(行情002646,诊股)、金种子酒(行情600199,诊股),都迎来了大涨。 白酒股还会一直涨吗?2万亿茅台和万亿五粮液,是否真的没有天花板?青青稞酒、金种子酒、皇台酒业(行情000995,诊股)这种市值与基本面严重背离的情况,还能持续多久? 我们不妨大胆地猜测一下。 天花板 2020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贵州茅台(600519.SH)报收1998元,当日上涨3.36%,离下一个关隘2000元,仅一步之遥。 茅台市值破万亿时,还有人表示质疑,股价突破1000元,这些人将信将疑,市值站上2万亿之后,只剩下顶礼膜拜,如果股价再轻松突破2000元,只能是一股封神了。 就在几年前,人们还热衷于讨论中国酒王贵州茅台与世界酒王帝亚吉欧(最新市值6000亿元左右)之争,没过多久,再也没有人讨论这样的话题了。 如果说贵州茅台20万一手的投资门槛让很多中小投资者望而却步,给中国酒王抬桩,一直是大机构和更大机构的专属,那么,五粮液(000858.SZ)则成为大中小投资者眼中的另一个茅台。 曾力压茅台、多年与之争夺中国酒王的五粮液,今年股价的涨幅更猛:贵州茅台今年股价从1128元到1998元,上涨了77%,五粮液则从132元翻倍至291.85元,涨幅达到121%。 最新数据显示,A股市值突破万亿的公司仅4家:贵州茅台2.51万亿元,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1.35万亿元,五粮液1.13万亿元,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1万亿元。1个茅台,超过了1个工商银行+1个农业银行。 业绩增速下滑、涉嫌利益输送、董事长非法披露……这些可能都无法撼动茅台的地位,市场仍然在不断添柴加火,难道真的没有天花板? 坐火箭 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登上万亿宝座并非一日之功,他们去年的市值涨幅,若不考虑权重,甚至还低于板块均值。全年涨幅最大的白酒股,当属酒鬼酒和山西汾酒(600809.SH)。 酒鬼酒(000799.SZ)股价从36元到156.50元,1年时间上涨了335%,成为A股涨幅最高的白酒股;山西汾酒次之,股价从88.91元上涨322%至375.29元。 酒鬼酒是二线高端白酒品牌中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当2020年白酒行业挤压式增长持续,以水井坊(行情600779,诊股)为代表的二线高端白酒业绩下滑,酒鬼酒仍然保持了业绩的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接近80%,更显示出其特殊价值。 业绩给力、央企加持,再加上长期不间断涨价以对标茅台等原因,酒鬼酒自然脱颖而出——人们早就忘了,酒鬼酒曾因行业调整、资本玩家操盘、塑化剂事件三起三落,一度是中国白酒行业最命途多舛的高端品牌。 山西汾酒发力的动力,则更加直接。集团内部资源整合,更多白酒类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华润作为战略投资者入局,长期利好;山西汾酒更是顺应行业趋势,将高端化和全国化作为公司业务重心,青花瓷汾酒畅销全国,成为冲击茅五洋泸第一阵营最具实力的选手之一。 过山车 追求茅台和五粮液的人,看重的是行业最头部的资源;酒鬼酒和山西汾酒的拥趸,显然是成长性的爱好者。那么,年底这波炒作末尾白酒股的风潮,到底是什么来头? 白酒板块,成功者的路径各有各的不同,而失败者的滑铁卢,却总是有几分相似:业绩下滑直至陷入亏损边缘,股价一蹶不振长期低迷。 但是,这个最常见的逻辑,在年底被打破。 那段时间,青青稞酒(002646.SZ)和金种子酒,涨停与跌停交相辉映,最终,前者收获87%的全年市值涨幅,后者股价从6.25元蹿升至19.41元,上涨了211%。 这是当时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名最后的两位,也是今年前三季度白酒板块中唯二的亏损企业。 此前已经暂停上市17个月的皇台酒业(000995.SZ),成为“退市旧规”的最后一个幸运儿,于12月16日恢复上市。首日还享受新股待遇,不设涨跌幅限制。当日,公司股价上涨315%至31元,到如今达到31.90元,累计涨幅327%。 单纯论股价涨幅,还未走出泥潭的皇台酒业,位列白酒板块第二,仅次于酒鬼酒。 如果说酒鬼酒和山西汾酒的股价坐上了火箭,那么,青青稞酒、金种子酒(600199.SH)、皇台酒业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 没有任何基本面支撑的股价暴涨,犹如空中楼阁,能持续多久?谁都知道过山车的下一段是什么。 涨不动 白酒股真的可以随便买吗?那可不一定。 白酒板块普涨、特别是龙头成为行情主力的前提下,百亿酒企顺鑫农业(行情000860,诊股)(000860.SZ)于今年上演了几轮过山车行情。 盈利能力下滑、经营性现金流暴降,特别是2020年Q3成为上市20多年来的第一次单季度亏损,让市场提高了对顺鑫农业的戒备。就整年度而言,公司股价仅上涨了39%,在动辄翻倍的白酒板块,分外扎眼。 出身、产品颇为相似,但体量更小、白酒业务占比更少的红星股份重组案,直接让上市公司大豪科技(行情603025,诊股)在12月拉出12个涨停板。老大哥顺鑫农业情何以堪? 不过,整个白酒板块,2020年涨幅最小的竟然是口子窖(行情603589,诊股)(603589.SH)。公司股价从54.82元到68.90元,年累计涨幅只有区区26%不到。 口子窖曾是二线白酒中的佼佼者,在安徽及周边区域的中高端白酒市场中,能顶住古井贡酒(行情000596,诊股)和洋河股份(行情002304,诊股)两位大哥的压力。 但是,公司近年业绩疲软。更关键的是,口子窖上市之前的MBO造就了数位白酒富豪,他们自2019年以来大手笔减持,甚至以公司回购来做掩护,最终抑制了股价的增长。 说起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安徽白酒四朵金花,百亿巨头古井贡酒,高端出彩的口子窖,以及以洞藏闻名于世的老三迎驾贡酒(行情603198,诊股),股价的涨幅竟然远不如老末、深陷亏损的金种子酒。
热点跟踪 (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 继RCEP协议签订后,12月30日晚,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将打造横跨欧亚投资循环圈。中欧全面投资协议 (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谈判于2013年底启动,历时7年,共计35轮,最终在今年即将结束时达成协议,旨在为中欧投资关系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取代中国和欧盟里26个成员国之间的现有双边投资条约。下一步,双方将开展文本审核、翻译等工作,力争推动协定早日签署。此后,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批准程序后生效。 协定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 2、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 3、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 4、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 协定签署有望利好中欧贸易往来,促进我国出口增长。2019年,中国出口至欧盟共计4287亿美元,占我国总出口的 17%,;2019年中国从欧盟进口2766亿美元,占比13%,欧盟是2019年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而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1-11 月,中欧贸易往来累计总额为5813亿美元,同比下降9%,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随着新冠疫苗逐步在欧盟落地和接种,有望带动居民消费以及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中欧之间双向直接投资增加,将有助于加强新能源以及汽车领域等产业链融合。在该协定生效后,中国将在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领域,获得更多的欧盟市场准入。目前,欧洲已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市场,协议达成后,预计未来销售和投资的通道将更加顺畅,利好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电力设备制造商,尤其是光伏组件制造商。 (二)疫苗获批上市 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及相关工作情况。1月1日,北京山东等地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接种,预计2月中旬完成接种。据国资委新闻中心消息,国药集团北京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为1.2亿剂,目前正在扩建,预计2021年产能有望达到10亿剂。 大势研判: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我们统计了2015-2019年间申万一级行业在元旦后一周及1月份的上涨概率和涨幅中位数,发现元旦后一周综合、电气设备、钢铁、机械、电子、传媒的上涨概率和涨幅中位数相对较高;纵观整个1月份,历史来看交运、军工、家电的上涨概率较高。 2020年末收官,几大指数均表现较好,全年A股各大指数全面上行。一方面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和疫苗获批提振市场情绪,另一方面显示出资金提前布局春季行情。 从基本面来看,当前经济复苏的态势仍在,且疫苗获批上市,市场对上半年经济继续恢复较为乐观,需要关注1月的年报业绩预告,各板块有条件强制于1月31日之前披露年报预告,需关注受损于疫情行业的年报资产减值风险。 从政策面来看,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基调较为积极,“不急转弯”预示着财政和货币政策出现快速收紧的概率不大。由于基数原因,明年的CPI大概率位于负值区间,PPI则延续温和抬升,大概率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扰动,后续仍将保持逐步有序退出的长期判断,政策环境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疫苗研发进程持续推进,国内外也陆续启动疫苗接种,有利于稳定市场情绪,宽松的总量政策对需求端形成提振,海外经济中长期逐步回暖的概率依旧偏大,助推A股市场情绪回暖,依旧看好市场整体震荡向上的趋势。 配置方向上,均衡布局于顺周期、新能源、先进制造三条主线。 其一,关注新能源产业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关注,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板块中长期将维持较高景气,重点关注光伏、风电、锂电、新能源车等板块机会。 其二,先进制造方向。在当前大国博弈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已然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明年经济八项重点任务中,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未来先进制造方向的政策红利及发展机遇可期,重点关注新基建、医药、军工等行业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投资机会。 其三,紧握复苏行情,依旧看好顺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国内经济仍处在持续复苏的阶段,顺周期板块依旧具备支撑逻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供需改善带动涨价预期提升,继续看好有色、采掘等上游原材料的板块的投资机会。内外需求实现共振,补库存周期开启,带动机械、钢铁等中游制造业盈利复苏。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及政策的扶持,下游汽车、家电等可选消费以及服务业也将得到进一步提振,具备估值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外围环境超预期走弱 一、本周市场情况 (一)本周市场表现 本周(2020/12/28-2020/12/31)为2020年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以新高结尾。上证指数涨2.25%,深证成指涨3.24%,创业板指涨4.42%。12月以来创业板表现较优,涨12.70%,上证指数涨2.40%,深证成指涨5.86%。 2020年全年A股各大指数全面上行,上证指数年内涨幅为13.86%,上涨422点;深证成指年内涨幅为38.73%,上涨4040点;创业板指表现最为突出,年内涨幅为64.96%,上涨1168点;万得全A整体上涨25.62%。 成交方面,本周两市成交3.55万亿元,较上一周缩量0.82万亿元。12月两市成交合计19.68万亿元,其中上证成交8.81万亿元,深证成交10.88万亿元,均较11月有所放量。 本周各风格指数均有所上涨,其中消费和金融表现较好。消费风格本周上涨4.1%,金融风格本周上涨3.0%,上周表现较好的成长风格本周上涨2.6%,周期和稳定风格本周分别上涨1.7%和1.8%。12月以来消费和成长风格领涨。 (二)本周行业表现 行业方面,本周多数行业上涨,申万一级行业中食品饮料(+6.81%)、休闲服务(+6.77%)、非银金融(+5.80%)领涨,部分顺周期板块上月上涨较多,如采掘(-1.96%)、钢铁(-1.13%)、公用事业(-0.83%)有所回调。 (三)本周行业估值 本周行业估值方面,除商业贸易外均有所提升,从当前PE(TTM)在历史十年的分位数来看,家用电器(100.00%)、食品饮料(100.00%)、休闲服务(100.00%)排名前三;农林牧渔(5.14%)、房地产(3.69%)、建筑装饰(0.29%)估值相对较低。 (四)北上资金动向 北上资金本周累计净流入135.82亿元延续上涨,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7.26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08.56亿元。北上资金交易占比由上周低点6.69%明显提升至11.59%。 行业来看,本周北上资金主要流入电气设备、非银金融、计算机、食品饮料板块,主要流出电子、化工、休闲服务板块。 个股来看,本周北上资金净买入居前的个股包括东方财富(行情300059,诊股)、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隆基股份(行情601012,诊股)、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等。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二、本周热点跟踪 过去一周市场主要有以下两大重点事件。 (一)中欧投资协定 继RCEP协议签订后,12月30日晚,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将打造横跨欧亚投资循环圈。中欧全面投资协议 (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谈判于2013年底启动,历时7年,共计35轮,最终在今年即将结束时达成协议,旨在为中欧投资关系建立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取代中国和欧盟里26个成员国之间的现有双边投资条约。下一步,双方将开展文本审核、翻译等工作,力争推动协定早日签署。此后,协定将在双方完成各自内部批准程序后生效。 协定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 2、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 3、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 4、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 根据领导人强调,中欧投资协定展现了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中欧投资协定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2021年即将到来,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应该展现担当,积极作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处分歧,携手育新机、开新局。 协定签署有望利好中欧贸易往来,促进我国出口增长。2019年,中国出口至欧盟共计4287亿美元,占我国总出口的 17%,;2019年中国从欧盟进口2766亿美元,占比13%,欧盟是2019年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而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1-11 月,中欧贸易往来累计总额为5813亿美元,同比下降9%,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随着新冠疫苗逐步在欧盟落地和接种,有望带动居民消费以及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中欧之间双向直接投资增加,将有助于加强新能源以及汽车领域等产业链融合。在该协定生效后,中国将在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领域,获得更多的欧盟市场准入。目前,欧洲已是中国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市场,协议达成后,预计未来销售和投资的通道将更加顺畅,利好中国新能源电力设备制造商,尤其是光伏组件制造商。 (二)疫苗获批上市 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及相关工作情况。1月1日,北京山东等地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接种,预计2月中旬完成接种。据国资委新闻中心消息,国药集团北京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为1.2亿剂,目前正在扩建,预计2021年产能有望达到10亿剂。 三、近期重要事件 四、大势研判 2020年末收官,几大指数均表现较好,一方面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和疫苗获批提振市场情绪,另一方面显示出资金提前布局春季行情。 从基本面来看,当前经济复苏的态势仍在,且疫苗获批上市,市场对上半年经济继续恢复较为乐观,需要关注1月的年报业绩预告,各板块有条件强制于1月31日之前披露年报预告,需关注受损于疫情行业的年报资产减值风险。 从政策面来看,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基调较为积极,“不急转弯”预示着财政和货币政策出现快速收紧的概率不大。由于基数原因,明年的CPI大概率位于负值区间,PPI则延续温和抬升,大概率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扰动,后续仍将保持逐步有序退出的长期判断,政策环境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疫苗研发进程持续推进,国内外也陆续启动疫苗接种,有利于稳定市场情绪,宽松的总量政策对需求端形成提振,海外经济中长期逐步回暖的概率依旧偏大,助推A股市场情绪回暖,依旧看好市场整体震荡向上的趋势。 配置方向上,均衡布局于周期、新能源、先进制造三条跨年主线。 其一,关注新能源产业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关注,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板块中长期将维持较高景气,重点关注光伏、风电、锂电、新能源车等板块机会。 其二,先进制造方向。在当前大国博弈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已然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明年经济八项重点任务中,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未来先进制造方向的政策红利及发展机遇可期,重点关注新基建、医药、军工等行业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投资机会。 其三,紧握复苏行情,依旧看好顺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国内经济仍处在持续复苏的阶段,顺周期板块依旧具备支撑逻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供需改善带动涨价预期提升,继续看好有色、采掘等上游原材料的板块的投资机会。内外需求实现共振,补库存周期开启,带动机械、钢铁等中游制造业盈利复苏。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及政策的扶持,下游汽车、家电等可选消费以及服务业也将得到进一步提振,具备估值提升空间。 另外,我们统计了2005-2019年间申万一级行业在元旦后一周及1月份的上涨概率和涨幅中位数,发现元旦后一周综合、电气设备、钢铁、机械、电子、传媒的上涨概率和涨幅中位数相对较高;纵观整个1月份,历史来看交运、军工、家电的上涨概率较高。
A股好事之徒多,忽悠投资者的好事之人也不少,每年年底,总要给投资者算一笔债,投资者赚了多少钱?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A股这么容易赚钱啊? 东方财富(行情300059,诊股)Choice数据显示,A股最新总市值为77.53万亿元,较2019年末的59.2万亿元,增加18.36万亿元。据中国结算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已开立A股账户的自然人投资者达1.75亿。按此计算的话,年内A股投资者人均盈利10.49万元。平均收益率达到31%。 可是问一问中小投资者,有几个人赚到了10.49万元,从一些吐槽看,看来很多中小投资者又要被平均了,就像某些大佬,有2000亿元财富,张三欠债100万元,过的是穷困潦倒的生活,可是简单的数学平均计算,四舍五入,两人平均财富就是1000亿元,所以计算投资者平均赚多少钱就是拉仇恨。 A股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一股独大,带来了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高买低卖等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市场一直呼吁解决一股独大,可是一股独大并没有任何的改变,不少民营公司大股东持股超过60%,一些国企上市,持股度也很高,新发股份只有10-30%,二级市场真实流通股占比很低,股市大涨最大受益者就是各类大股东和高管,逢高减持的话,还有可能把股价砸下来,二级市场投资者成为受伤害者。 另外这种计算总市值增加,也没有扣除新股新增市值和再融资的新增市值,这也能算是投资者赚钱吗?有点匪夷所思,是无意忘记还是刻意为之,不得而知,有媒体资料显示2020年共发行了393只新股,按发行价和发行后总股本计算,市值合计2.68万亿元。另外还有定增、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数目也是很可观的,据券商中国1月2日消息,2020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金额为1.71万亿元,同比提高11%,现在暂时没有准确统计数据,有机构认为,2020年A股市场全年预计有395家公司首发上市,由于多家百亿级企业上市以及注册制的实行,今年筹资额达到了人民币4,707亿元,与实际393家新股就差两家,新股募集资金大约是4700亿元不会有太大差别,再融资就是1.24万亿元,新股市值不考虑涨跌是2.68万亿元,加上再融资市值增加1.24万亿元,扩容带来的新增市值是3.92万亿元左右。 扣除扩容因素带来的新增市值,实际上整个市场增加的市值是14.44万亿元,相对于59.2万亿元增加了24.2%,可是新股市值高达2.68万亿元,新股涨幅按照1倍计算,很多人没有中到新股,或者仅仅中到一些涨幅很小的新股,又会被平均了,新股融资是4700亿元,原始股东持股高达2.21万亿元,按照涨一倍计算,原始股东收获了2.21万亿元,扣除新股因素,总市值增加12.23万亿元,整体市场收益率就只有20%了,与31%收益率相比降低了不少。 20年是一个结构性的行情,说更明白一点,就是机构主导的结构性行情,有机构抱团的个股就涨不停,而没有机构参与的个股不仅不涨,甚至会下跌创新低,可是面对疯狂的机构推升权重股上涨,股价估值连创新高,散户也不敢持股,与机构共舞,毕竟部分机构推升抱团股已经不能用价值投资来评价,更准确的是用极度疯狂的价值投机来诠释,大家可以看看茅台、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泸州老窖(行情000568,诊股)等白酒股涨了多少,海天味业(行情603288,诊股)等食品股涨了多少,也可以看看长春高新(行情000661,诊股)和恒瑞医药(行情600276,诊股)、迈瑞医疗(行情300760,诊股)涨了多少,还可以看看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宁德时代(行情300750,诊股)和隆基股份(行情601012,诊股)涨了多少,别说中小散户难以分享机构重仓股的盛宴,就是很多机构也不能分享这种狂热的上涨,机构收益率20年分化十分严重。另外这部分权重很大的个股,大股东持股比例都是很高,像茅台,原来大股东占据了62%的股份,实际上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还持有超过2%的股份,按照目前股价持股市值大约是1.3万亿元市值,一个股东就占据了茅台市值上涨的62%左右,散户很大一部分持股市值都是10万元以下,需要多少散户才有这样的持股市值,这样的持股结构,用算术平均计算赚钱,真的是没有意义的。 20年散户是有赚钱的,但是按照我个人预测,散户亏钱比例并不低,能够达到20%盈利水平我估计不会很高,以后散户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为机构主导的行情越来越难以预测未来投资方向,20年是300亿元管理规模的基金,只能买白酒以保证流动性,21年机构又会如何主导行情,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酒企集体疯涨,“喝酒”行情太张扬,投资者别“醉驾”了 今年以来,A股市场19家白酒类上市公司的股价均走出上涨行情。截至12月29日收盘,有11家白酒公司的股价涨幅翻倍。其中,山西汾酒、酒鬼酒、皇台酒业、金种子酒等4只白酒股涨幅超过2倍,金徽酒、ST舍得、老白干酒、泸州老窖、五粮液、洋河股份、古井贡酒等7只白酒股涨幅超过1倍,茅台等5家企业接近1倍。 像皇台酒业、ST舍得等,都曾经是半死不活。要不是此前对垃圾股、劣质公司等过度“宽容”,有些酒企业早就退市了。然而,在今年的“喝酒”行情中,竟然都成为了“明星”,成为了令很多优质上市公司“吐血”的股。这种与价值投资完全不搭界的市场行情,确实应当受到监管层的关注,要加大退市制度改革力度,让缺乏市场生存能力的劣质股退市。 事实也是,酒企如此受市场追捧,确实有点出人意料。但是,却又似乎很是正常。特别是贵州茅台,一家企业的市值,超过了36家煤炭类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超过了111家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超过了52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更超过了曾经风光无限的126家房企的总市值,真的让这些行业感到羞愧难当,可也没有任何办法。 我们并不认为,一家企业的市值不能超过一个行业的市值,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一家跨国公司的市值超过一个行业市值的现象也很多。关键在于,这是一家酒企,一家在所有人眼中都将其归类于传统行业的白酒企业,且不只是贵州茅台,多数酒类企业的市值都远高于企业的实际价值,市盈率都明显偏高。如青青稞酒达到了255倍、山西汾酒也达到了161.85倍,多数白酒企业市盈率都在50倍以上。难道中国人喝酒真的到了不顾一切的时候了,酒企真的有如此高的市场需求所支撑。显然,“喝酒”行情有借着贵州茅台炒作的可能,且有的酒企被炒得很疯、很不符合实际。 有被炒作上涨的行情,就必然有被市场抛弃的风险。一旦被市场抛弃,有的酒企将面临暴跌。即便是贵州茅台,是否能够一直支撑下去,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从贵州茅台股权转让和减持的情况来看,企业自身也是不看好的,是做好了随时下跌的准备的。所以减持,就是想在高点时套个好现,再到大幅下跌后增持,做个高抛低吸。虽然企业面对监管机构的问询,做出了12个月内不再减持的承诺,但是,这显然是做秀,该减持的已经减持,待12个月后股价是多少,谁也无法预料。 至于其他酒企,就更难把控了。因为,白酒也好,红酒也罢,啤酒也行,皆不是生活必须品,既属于国内大循环内容,也不是基本内容。广大居民需要的,是必须品。当白酒等被市场炒作成这样的行情,要想继续保持,是不大可能的。最有可能的现象,就是要么大跌,要么两极分化。且两极分化的概率,也要大于大跌。其中,原本就是垃圾企业的酒企,可能又要进入到垃圾行列,并在新的监管制度下,面临退市风险。 这也意味着,至今还陶醉于“喝酒”行情中的投资者,需要冷静了。纵然酒类板块仍处于上涨行情,也要早点撤离为好。一旦进入下跌行情,可能就不那么容易撤离了。因为,酒量再好,也有喝醉的时候。“喝酒”行情再诱人,也是会被醉倒的。更何况,现在最严厉的手段,就是查酒驾、醉驾。 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酒类行业、特别是白酒企业的行情太好,已经吸引了资本的目光,有的已经有资本进入。而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旦资本进入到某一行业,这个行业就有可能掀起腥风血雨。即便对资本的监管严厉了,但并没有将其手脚捆住,仍有张开血盆大口的能力和空间。所以,受资本冲击的白酒行业,谁也无法预料,不会引发一场场地震。因此,并购和重新洗牌,也将是未来白酒行业最可能发生的现象。一些原本就没有多大市场竞争能力的白酒企业,有可能被洗牌,也有可能被资本侵吞。到时候,“喝酒”行情还会出来,但已经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而在白酒行业洗牌之前,则极有可能出现一波比较明显的下跌,以便于资本更好地进入、更多的获取利益。 谭浩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0日讯 今日早盘,在煤炭、酿酒、券商等板块的带动下三大股指强势上扬,沪指盘中涨近1%收复3400点,深成指涨约1.5%,创业板指大涨近3%,盘中一度站上2900点。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409.48点,涨0.90%;深成指报14178.16点,涨1.49%,成交额为2844亿元;创业板指报2896.69点,涨2.98%。 盘面上,飞机制造、煤炭行业、有色金属等板块领涨,船舶制造、水泥行业、家电行业等板块领跌;概念股上,固态电池、刀片电池、白酒、基本金属、小金属等概念股活跃。 【消息面】 1、央行网站12月29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总第91次)例会于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与第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例会有一些新提法和新要求,比如,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巩固贷款实际利率水平下降成果、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等。 2、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近期动力煤市场持续出现剧烈的异常波动,本着对市场负责的态度,经研究,自2020年12月30日起暂停发布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3、近日,工信部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公布,2016-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由20.95万亿元增至26.92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达到28.1%;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长16.6%,由22.6万亿元增至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 【机构热议】 天风证券:明年经济复苏预期叠加预计资金面整体不如今年宽松,或不会出现指数级别行情,但个股依旧分化明显。建议近期从前期预期过高的板块逐步兑现,布局春季躁动行情。一看行业长期趋势不错且调整充分的板块,如游戏,二看景气度持续业绩能否逐步兑现的,如军工细分,三看预期足够低的板块反弹机会,如通信和计算机。 中信建投:在资金面和情绪面的双重牵引下,2021年一季度股市景气度有望短期向上,上市券商的估值与业绩将从中受益,春季行情依然可期。短期来看,2020年券商板块的部分炒作题材(商业银行持有券商牌照、单次T+0制度推行、证券业并购重组),有可能在2021年春季行情中重演。 东北证券:临近年末、维持前期思路,即目前市场指数处于震荡布局阶段而非快速拉升阶段,市场反复震荡体现了经济复苏但流动性紧平衡、存量博弈下的市场特征;12月下旬至1月中旬仍是逢低渐进布局的主要窗口期。以经济复苏和布局春季躁动行情为主要基调,以仓位的渐进布局和板块的重点聚焦为主;结构上,在经历数日的价值风格占优后,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价值风格仍将略占优于创业板指;如果上证50指数再跑赢创业板指2%左右时,可以考虑逆向关注创业板指。价值股方面,短期重点关注部分银行等金融股以及受美国制裁而被外资抛售的部分中字头公司下月初可能的逆向介入机会;成长内部分化、新能源医药白酒和5G网游军工等仍会反复轮动,目前TMT超跌反弹仍处于试盘阶段、其中有双底形态的反弹个股更好些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指数名称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恒生指数 26981.33 412.84 1.55% 日经225指数 27434.50-133.65 -0.48% 韩国指数 2854.5934.081.21% 澳大利亚指数 6916.10 -46.00 -0.66% 道琼斯平均30335.67-68.30 -0.22% 标普5003727.04 -8.32 -0.22% 纳斯达克综合12850.22 -49.20 -0.38% 德国DAX指数 13761.38 -28.91 -0.21%
一直以来说到投资,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股市、楼市。但近年来实际上这两者的机会并不算太多,股市大盘走势极不稳定,楼市也因为政策的限制不再风光。寻求更多有效的理财方式成了投资者最迫切的需求,金银贵金属便逐渐成为了“香饽饽”。 美国财政刺激方案、疫苗捷报,黄金市场行情越发火热,投资的机会越来越多,而想要搭上盈利的快车,除了有好的布局策略外,如果有名师在线直播、金融事件追踪、点位实时提供等,将更有利于投资者乘胜追击,稳抓市场大行情。皇御LIVE app,口碑佳、功能全、系统稳,能满足投资者的以上所有需求。 皇御LIVE app,除了有每日行情、大盘策略、精准点位,更有全天15小时的名师在线直播,帮助投资者第一时间把握入市良机,广受业内投资者青睐。安装皇御LIVE app,可前往铸博皇御官方网站,在皇御APP简介页面内进行下载,确保正版正规,安全稳定! 15小时在线直播,布局策略实盘推送 黄金实时操盘策略攸关投资者的资金收益和获利大小,对于投资者来说关系重大,如果有好的策略提供协助,能让投资者离盈利更近一步。在这一方面,皇御贵金属APP提供全天15小时直播,名师坐镇直播间,实打实的操作技巧,免费提供的实盘策略。 数据分析、大事件追踪,将投资变得简单 金融市场大事件时刻影响着金银产品的走势,遇上经济数据、非农、美联储议息公布等节点,市场角力就会轮番上演,大行情接连不断。皇御app内置财经日历,为投资者提供每日重点事件安排,随时随地直击全球最新热点行情,让您执掌市场先机,先人一步创利。 金银点位实时更新,让做单更有底气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知点位晓涨跌,行情报价有助于您随时征战市场。皇御app同步国际市场价格,让投资者能在不断变幻的市场中,选准方向和进出场点位,有效把握行情趋势。稳定的交易平台,可让您减少顾虑,安心做好交易。 投资交易需要有大局观,更要有敏锐的行情嗅觉,如果能有一款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的正版投资app助力交易,这无异于拿到了打开盈利大门的钥匙。皇御LIVE app,或许就是您打开投资交易百宝箱的那一根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