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疫情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对于那些靠网络借贷为生的年轻人来说,疫情更是让债务危机提前爆发,有关年轻人负债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本文作者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生意失败负债100多万元,为了躲债远离家乡沦为“三和大神”。但与其他欠债人不同的是,他通过努力重新“上岸”,并且因为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流浪及还债经历,吸引了一大波粉丝;他开始给负债的年轻人做债务咨询,前后共接手了近8000个案例。 他通过经手案例总结出,赌博和超前消费是让年轻人债务缠身的两大原因,网络贷款的兴起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钱容易,还债太难,只有极少数人能靠自己还清贷款。 以下是他的自述,编者反复确认过其真实性: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魔幻,却又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一个关于小镇青年梦碎千万富翁,欠了一屁股债,背井离乡远离家人,从身无分文、睡大街、吃剩菜剩饭到逐渐还清债务,再到成为为一大批债务缠身者指明道路的人的故事。 黄粱一梦:从“县城首富”到负债百万 大学毕业之后,我拿着大学期间在酒吧做兼职赚的钱,与人合伙在老家一所大学附近开了一家小型清吧。由于这是当地第一家清吧,没费多大劲我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30万。 在常来光顾的客人中,老K对我很是欣赏。一天晚上他告诉我,他手头上有一个政府的项目,稳赚不赔,问我要不要加入跟着赚一笔,趁着酒劲加年轻气盛,以及他呈现出来的靠谱与这个绝佳的机会,我立马点了头应下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远远出乎我的预料,在短短半年内,我30万的资金滚到了60万,而且这个雪球还在越滚越大。 看着账户里越来越多的余额,我感觉自己就要飘起来了。我开始频繁地出入各种娱乐场所,由于我出手阔绰大方,经常拿酒吧的消费冠军,身边结交了一大批爱喝酒又有点闲钱的各类人士,很快在小县城里出了名。各种传言添油加醋,说我资产少说也有七个零,而此时我才二十出头。 渐渐的,前来打探、攀朋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很好奇我是怎么从一个穷小子变成有钱人的。对于兄弟,我还是毫无保留地“先富带动后富”,不少人都跟着在这个投资项目中赚到了钱。有钱赚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想找到我投资。 到了2015年中旬的时候,我的三十万本金已经滚到了三百多万。我决定压上自己所有的资产,再借一些钱,一步到位赚他个一千万。不到二十五岁成为千万富翁这样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然而好运就止于此。突然有一天,那个项目的联系人手机关机,怎么也联系不上了。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把我整个人都打懵了。我三百多万的资金全部都投进去了,身上只剩下了两三万块钱。我怎么也不愿意相信,然而接踵而来的催款人让我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这一次的投资我不仅仅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也向当地的一些民间借贷机构借了一部分钱来把雪球滚大,总计100多万元。不仅仅如此,一些参与投资的朋友也翻了脸,来问我要钱。这些虽然不是我的债务,投资前也说清楚了我不担保,但是没了钱的人已经急红了眼,不管不顾地来家里堵我威胁我。催款人声势浩大,甚至用石头砸门、砸玻璃,家里人不堪其扰,只得搬到了亲戚家。 这期间,我也尝试过做点生意来把欠款还上,但不论我去和哪一家供货商洽谈进货事宜或者租店铺,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我是不是又想吞别人的钱。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欠款之后,我99%的朋友都消失了。我很颓废,只能用酒精麻痹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逃避着现实的压力。混乱的生活作息和巨大的精神压力终于压垮了我。我重病了一场,在医院一住就是七八天,曾经的朋友一个都没有出现。临到缴费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钱根本不够,最后还是父亲从单位请了假过来给我缴费。 看到父亲疲惫的身影,我终于忍不住哭了一场。这是事情发生之后我第一次落泪。 后来,我和我父母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父亲试探着问我说要不把家里住的房子卖了来偿还债务。这场事情之后,父母一下子也苍老了许多,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自己赚到的钱没怎么给父母享受,现在却要他们把自己辛苦半辈子买下的房子卖了去还债,我实在是接受不了。 当晚我们做了两个决定:因为每天都有好多人上门讨债,我就让父亲暂时先搬到我的外婆家住,并传出话去说这套房子已经卖掉了以躲避不断找上门的催债人;我第二个决定是离开家乡,到北京去闯一闯,赚到钱后把债还上。 闯荡北京:睡过马路吃过剩饭,最终还完债务 带着奶奶给我的1000块钱,我只身前往北京。 火车票和吃饭花掉了我400块钱,到北京的那天晚上我兜里只剩下600元不到。北京最便宜的旅店也需要100元一晚,那天晚上我在动车站附近的一家饺子店门口熬了一晚上。 那天晚上我在手机上找了许久,找到了一个北京某肿瘤医院附近的一个房子,那里居住的几乎都是病人的家属,只要50块钱一天。那个地方非常阴暗潮湿,没有阳光,房间在地下室,洗手间与卫生间都是公用的。由于实在是太累了,找到房子的当晚,我倒头就睡,起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醒来之后我恍惚了很久,过去的一个月就像一场梦,现在梦醒了。 作者在朋友圈记录当时睡马路的经历 由于我有做酒吧的经验,北京酒吧行业发达,再加上酒吧对打工者往往采用现金结账,我就专门找酒吧营销的工作。没有费很大劲,我在北京某个娱乐场所里面找到了一份订台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吸引顾客去酒吧喝酒,我按人头和消费拿提成。 但我工作的酒吧并不提供吃饭住宿。很快,奶奶给我的钱花光了,而酒吧还没给我结工资,吃饭就成了我最直接需要面对的问题。实在是太饿了,怎么办?那就只有讨饭一条路了。我的办法是等在小快餐店门口,等他们吃完了走的时候我去把剩下的饭菜吃了填饱肚子。有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剩饭。偶尔运气比较好,有些客户会喊着我一起过去喝酒吃饭,我就跟着去蹭点饭。 由于信用的缺失,再加上不想让父母担心,我咬着牙没有找家人要钱,更不敢去贷款。无奈之下,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一个银行的ATM取款机中过的夜。眼看天就要凉下来了,天无绝人之路,我幸运地在三里屯附近找到了一间车库。我去捡了一些纸板在车库里搭了一个小床,捡了一套防寒服,将就不冷,住的问题解决了。 渐渐地,我的工作稳定了下来,凭借着自己在酒吧行业的经验,我的收入也有了增加。但是我依然欠着钱,在北京这个偌大的城市,我时常感到孤单。为了能结交一些朋友,也为了能给酒吧招徕一些客户,我开始把自己的经历在网上分享出来。有的帖子意外爆红,吸引到了大量的欠债人群的关注。 这些人多是一些和我一样经历着债务危机的人。刚背上债务的人十分迷茫且孤独,而我正好是一个过来人,很多人都想要找我聊聊。有时候光一天就会有上百个人加我为好友要跟我聊天,还要工作的我完全回复不过来,无奈之下我想到了通过收费来筛选好友。我收的不多,就50块钱,不限时间不限次数的跟欠债人聊天。 因在知乎上持续分享自己的“上岸”经历,作者收获了15万名粉丝 出于同情或是其他的原因,有不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来酒吧光顾我的生意,和我喝酒聊天问我这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说起来这段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无论在多糟糕的境地下,一定要坚强,不能被自己打败。只要熬住挺住,未来一定会有转机的。 到了18年下半年,我逮住了一个机会,靠着以前的人脉和自己在打工过程当中积累的人脉,我做了一些投资,终于还完了债务。这也给更多的欠债人提供了希望。我就把更多的精力转向了债务咨询,退出了酒吧行业。 转型咨询:8000个案例,赌博和超前消费最多 从2019年的6月份到2020年的6月份这一年中,我接到的咨询量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没有工作室,所有的咨询我都是一个人对接解决的。到目前我一共接手了近8000个案例咨询。有欠银行的,有欠私人的,有从网络贷款的,有的是民间借贷的…… 这其中因为网贷和信用卡欠债的是最多的,做生意创业失败的还只占少数。 作者在知乎上的付费咨询数,更多的案例通过微信聊天进行 接触的人多了之后,我发现赌博和超前消费是让人债务缠身的两大原因,而网络贷款的兴起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起传统的向亲戚朋友借钱,网络贷款方便快捷,审核宽松,而且不会被人知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的人际关系中,谁向谁借钱,其实谁就欠了谁,有点低一等的感觉,很多人爱面子,不愿意让亲朋好友知道了自己的财务危机或者是消费行为,所以会倾向于选择简单快捷、隐私得到保护的网络贷款。 随着消费主义的普及,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们看到了外面花花世界的纸醉金迷,也不禁想要体验一把“中产阶级”的生活。背上同款的包包,用上同款口红,仿佛自己就拥有了梦想中的生活。包包很贵要上万,工资完全不够,怎么办?自制力不强的年轻人很容易就被网贷吸引了。一方面是紧紧巴巴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是大手大脚的超前消费。收支不平衡的雪球越滚越大,终于,危机爆发了。 还有一些人不到南墙不回头,一个平台借不出钱后就去找其他的平台。从一个平台慢慢蔓延到十个二十个甚至三四十个平台,一直到最后滚不动了,信用卡也是一张又一张地刷爆。这些钱,用起来有多么潇洒,还起来就会有多么痛苦。 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平台会推出不同的借贷广告和借款方式,什么低利息啊,免息期啊,先付后用啊,都是在引导一大批自制力缺失的人提前消费。很多自以为可以不被网贷困住的年轻人,还是在上车之后就无法停车了,一路前行,直到债务全面爆发。 在接触的这些人中,有两个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个是个河南郑州的小男孩,20多岁。家中条件很不错,为他购置了房车。这个孩子迷恋上赌博之后,不停的借钱。因为他本人条件信用都不错,一通操作下来通过网贷借到了100多万,但在18年世界杯的时候赌球输了个精光,出于无奈他卖掉了自己的房车来偿还债务。 当时我苦口婆心劝告他不要再碰赌博了,但是他依然不死心,还想着要通过赌博来翻身,把之前输掉的钱再赚回来。他又通过网贷平台借了几十万,并且又一次输得血本无归。最后还是他的家人站出来帮他还清了贷款,我每每想到这个小男孩都觉得可惜。 第二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单亲妈妈,丈夫是做生意的,网贷了70多万之后在生意场上都赔完了。丈夫因为害怕就跑路了,这个单亲妈妈自己带着女儿,每天没日没夜的工作,打好几份工,终于在2017年到2020年9月这段时间中还清了贷款。 还完最后一笔欠款的那天,她特地找到我说感谢我给了她鼓励,我也是真心为她感到高兴。即使是普通人家,夫妻二人一起工作的情况下,一个家庭一年要攒下20万何其困难,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单身母亲,其中吃了多少苦大概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还债太难:只有极少数人靠自己还了钱 大多数欠债的朋友找到我的时候,几乎都是要崩盘的节奏,很少有人及时止损,主动断掉贷款,因为他们普遍有一种心态,先把眼前的钱借来用,后面一定能逮住一个很好的机会赚一大笔钱把债务还清。可悲的是,他们低估了赚钱的难度。 我会为这些欠债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债务知识,他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和前景,综合分析他们原生家庭的状态、赚钱能力和性格,结合实际为他们指出一条最合适的道路。 这里必须要说一句,我做债务咨询这么多年,也跟踪了大量欠债人的还款状况,不靠非法方式,不靠父母亲人出面,不靠占地拆迁横财等状况的,自己辛辛苦苦打工,做生意赚钱还清债务的,寥寥无几。为什么还债会这么难呢? 首先,是欠债人要面对催收这一关,会干扰他们的正常工作。对于征信出问题的欠债人来说,很多公司不会聘请他们,他们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其次,欠债人的名誉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亲朋好友不再信任他们,他们很难获得创业的初始资金支持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信任;再次,他们焦虑,惶恐不安,自卑,自责,害怕面对熟人,也不太爱跟陌生人交流,渐渐自闭。 这里面的欠债人心态比较差,他们看不上慢钱,眼中一般盯住了快钱。比如一个人欠债一百万,你给他一个月一万块钱的薪资,他不会很满意,因为觉得不吃不喝要还完钱,起码要十年。其实是他们思维固化了,现在拿一万,不代表以后一直拿一万,后面有机会拿更高的工资,但他们心态普遍在债务的压力下显得浮燥,沉不下心做事儿。 我给欠债人的建议是,他们必须忘记过去的一切,不要想着欠了多少钱,手上有事儿就干着,不要做梦,不要幻想,随便干点什么,总比什么也不干要好。可是在现实中,很多欠债人的心态崩了,终日无所事事,沉浸在后悔中,啥也不干的人相当多,他们似乎在等待上天掉馅饼。 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正在做事儿的人,而那些痴心妄想、不想辛勤努力的人,往往就此沉沦,背负着债务,越来越多。这时候,他们沉沦的概率是很大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二十出头的小男孩小女孩,欠了五六十万,要在短时间之内把这个钱还完,不然就会影响自己的学业或是事业。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去赚快钱,去一些不光彩的不太合法的一些灰色行业。 就我知道的一些灰色产业里面有大量的人是有欠债背景的,比如我们熟悉的海外的博彩行业,国内的夜场行业,这是对于底层欠债人来说,是相对安全且快速的一条还款途径。 做债务咨询这些年来我接触了太多人,每个背上债务的人都是一样的迷茫。但是之后的道路却把人带向了不同的方向:有的人往父母背后一缩,让父母帮自己解决;有的人选择跑路,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生活,甚至不惜抛妻弃子;更有的人把个人征信置之身外,出了任何一个平台,就去贷钱,平台上的钱也不还,就靠贷款生活;只有非常少数的人能靠自己努力把钱还上。无论他们一开始出于什么原因借了钱,这些浪子回头并决心自己承担的人都值得尊重。 我总结了一下,解决债务问题,有几个重要步骤: 第一,实事求是认识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不要幻想,不要害怕承担责任,不要害怕被人知道,不要一直想着捂着,可以告诉家人一起想办法; 第二,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一直后悔,不要责备自己,不要萎靡不振,要让自己保持乐观理性的心态,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三,对债务知识和法律法规要有一定的基础常识,结合实际制定好还款计划,努力去挣钱,节约开支,开源节流。 到中年,暮然回首,林林种种好比南柯一梦; 想当年,初出茅庐,意气风发更念前程似锦。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家业故乡全抛。 金银本是身外物,何必枉悲伤! 世间富贵来若匆匆,去必无踪。 劝看官,莫要蒙了心,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人生本就一场梦。
1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每次重大节日,对穷人来说都是一次大消耗,因为需要各种买买买,然后各种送礼和收礼。 而对富人来说,每次过节都又是一次收割穷人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制造各种概念,让穷人忙得不亦乐乎,还能乐在其中…… 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过于追逐“仪式感”的人,或者是对各大节日执念太重的人,基本上都是外求主义者,他们往往没办法给自己安全感、存在感、幸福感,所以严重依赖外界和别人,需要通过各种外在表现来给自己制造这些感觉。 比如那些一定要通过生日时男朋友的表现,来验证他是不是足够爱我的女生…… 比如一定要在某节日期间吃到什么、玩到什么才认为自己没有白过的人…… 比如那些喜欢通过炫耀节日礼物,来证明自己过的有多好的人。 有句古话叫“求人不如求己”,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只有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幸福负责的时候,他就清醒了,算活明白了。 世界就是那么有意思:当一个人实现了自我圆满,完全可以独立发展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来帮他。相反,当一个人总是在外求,遇事就祈求别人和外界帮自己,所有的人都会避开他、远离他。 因为人们都喜欢锦上添花,都不喜欢去雪中送炭。 所以穷人过节,富人造节。穷人节过,富人钱赚。 这也是我说反复说的那句话,商业的本质就是:看清真相,制造假象。 2 每次过节,关于收礼都有个“收礼定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别人送给你的东西,都是你能买得起的。 你买不起的那些东西,从来没有人送给你。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别人在给你送礼的时候,首先会衡量你的价值,他们只会送给你那些在你价值以内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牢记这个真理:没人会为你价值以外的东西买单! 3 我们必须看透一个趋势:一个社会越发达,人与人的独立性就越强,未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经济体,每个人的价值都会呈现的一览无余。 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一定能实现以下三点: 1:每一种东西,都有明确的归属,一切物有所属; 2:每一种东西,都有明确的价格,一起都明码标价; 3:每一种东西,都可以进行兑换,随时随地能交易; 未来一切都可被钱量化,一切皆可交易。包括人的时间,甚至人的情感,全都是明码标价的。你若想要获得多大的尊重和支持,你就得先拥有等价的条件。 未来的社会,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义务对另外一个人忠诚。人所有的忠诚,都在演变对价值的忠诚。 不要指望有人无条件的对你忠诚和付出,除非你这里一直都有他想获取的价值。 一旦你身上价值消失了,不仅时代会抛弃你,你身边人也会抛弃你,合作/恋爱/婚姻都是如此。 为什么如今社会恋爱容易,婚姻却很难?因为恋爱的本质是情感交换,而婚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情感交换只要互相有感觉就行了,而价值交换需要两个人能并驾齐驱,互相馈赠价值,这就太难了。 因此,现在人之所以那么容易就离婚,就是因为人们纷纷跳出了世俗道德的束缚,都直奔价值而去了。 3 不是我们变的越来越现实了,而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一切都以效率为导向的大时代。这个社会时刻都要求人们能要以获取价值为导向,要把效率/效益放在第一位,你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力,一切都是拜时代所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都是这个时代洪流下的蝼蚁。 在你没有价值之前,独善其身是一种美德。 世界越来越机械化,在这冰冷嘈杂的机器声音里,真正能够给你依靠的,永远都是你自己,你的幸福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包括你所谓的另一半。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 人生,其实只有一个好朋友,就是最好的自己。 做好你自己,总有一天,你会与他不期而遇。 还是一句话说的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水木然
明明那么多尚未完成的事情堆在眼前,摊开的书稿,脏乱的客厅,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份濒临死线提交的文档…… 我们还是怀着侥幸的心理,时不时点进其他手机应用,咬着手指甲发呆着说,再过一会就开始,就一下下…… 再回过神来的时候,一下午就过去了,望着窗外天色变黑,想到一整天又啥也没做,内心沮丧懊恼。 但隐隐地,又好像有点微妙的窃喜,仿佛从不知何处偷来了一份不属于自己的时间,安慰自己“既然到点休息了,那就明天再做吧!” 拖延似乎已经变成了现代都市青年的常态,以至于当我们看到这个段子时,无数人都惊呼“太形象了!” 拖延症患者的队伍,也实在太过庞大了。 在豆瓣,存在几十个拖延症互助小组,规模最大的甚至有 19 万人,几乎所有人都在抱团找人监督自己。 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但凡想做点什么事情,都需要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勉强行动起来。 我们深受拖延的困扰,已经太久了。 拖延不但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在工作上的信用,在这个提倡速度与效率的时代,更是让我们陷入永无止境的自责与焦虑。 越积极,越拖延 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社畜时代,我们的日程从未松弛过。 考试一场接着一场,工作任务一个接着一个。好不容易结束一段连轴转的高峰, 紧张的神经还没缓过来,立马就开始一个新阶段的忙碌。 但好像这样也没什么不对,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这样被教育的——长辈和社会希望我们能够过着积极、有效率的生活。不然,“你不努力,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 我们按照这样的期待一路成长过来,从未质疑过这种生活方式,好像自己每天必须都得这么过,不然就是虚度了光阴,不然就会有罪恶感。 因为这些年的潜移默化中,我们潜意识里已经设定了自己是一个“好工具”,一个“没有感情的打工人”。 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 而懒散和颓废则成了我们眼中的“大忌”,因为这是属于“我”的享乐,是不可以的。 这时,一个有趣的矛盾出现了:特别想积极、有效地过好每一天的人,总是有严重的拖延症,并且很颓废。 也许,这是无意识地在追求“我可以不那么焦虑”。 知名心理学家、《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在新书《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中, 谈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 越自恋,越拖延 让我们一起回忆拖延出现之前的感受:今天是周一,周五要交一份重要的提案, 好的,那就周三之前整理好材料,然后一鼓作气地写出来吧! 但实际往往是 一方面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事情会按部就班地运行,另一方面我们暗暗脑补这份提案一拿出来就会技惊四座。 越是如此,越是难以开始。我们没有发现,难以开始的背后,藏着深深的完美自恋和意志自恋。 所谓完美自恋,就是我们常说的完美主义:潜意识中,我们觉得自己是完美的, 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也都必须完美,否则就会陷入无助感。 太多人在琐事上严重拖延,就是因为在想象中运行这件事。如果这件事在手边就做了它,而稍有时间延迟和空间阻隔,就感觉到完美被破坏,于是不做了。 但那些看似琐细的事,其实常是真能满足自己的重要之事。 意志自恋,就是“我的意志必须成真“,当我们假设要做一件事,头脑中立马会产生一种急迫感。 以至于让我们以为:“我一旦做决定,就要马上得到我想要的结果,一点都不能耽搁”。 完美自恋和意志自恋,来自婴儿时期最初的全能自恋。即婴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自己一动念头,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他的意愿来运转。 长大之后,这种全能自恋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全能自恋感如果被打击,会导致巨大的无力感。当我们发现自己实际能做到的和自己所期望的有巨大落差时,会有强烈的羞耻感,那是因为全能自恋感被挑战了。 当自恋遭到挑战——本以为自己是神,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我们会立即有挫败感,感到暴怒,同时又觉得自己很差劲。 为了逃避这种感觉,我们一遍遍在想象中演练要做的事情,却始终没能在现实中开始。 拖延深处,是想尽可能久地待在自己的世界 习惯性拖延,或许最深刻的原因是,对要建立联系的事物缺乏信任感,并因而缺乏意义感。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件事情,若只是应该去做,而不是主动想要去做,我们心中就会有抵触,而拖延,就是这种抵触的表达。 与此相应的是习惯性迟到,其中包含着一种很深却不容易被觉知的心理——尽可能多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别人的地盘。因为进入别人的地盘会有失控感,会不自在,还会有其他种种不舒服的感觉。根本性的感觉是,“别人的地盘不欢迎我”。 在别人的地盘里,做自己被限制,甚至被禁止。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按照别人制定的规矩去完成一些事情。强迫自己去达到这些要求。 这时,我们的“积极、自觉”都只是表面的。 并不是由自己的内心驱动产生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内化了的说教和恐吓。 当我们不能自由选择,不能把握自己的节奏,时间总被别人的意志占用时,就容易有拖延和凌乱的节奏。 其实我们是在通过拖延来证明“我可以做我自己”,或者“我的意志可以存活”。 换种思维看待拖延 很多苦苦挣扎,力求改变自己的拖延癌晚期患者,都尝试过很多解决方法。 结果,大多数人在开始准备的阶段,就已经陷入了无休止的拖延循环,然后引 发新一轮的自责和羞耻感。 越是把拖延放到对立面,强迫自己战胜它,强迫自己自律,越是会起反作用。 不如仔细去观察,当自己在拖延时,究竟深层原因是什么? 1.让”拖延“的感觉自然流动 与其“对抗”拖延,不如试着让那些看起来很糟糕的体验自然流动,同时放下对好坏、对错、高低的评判,会发现所谓“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美妙。 那些我们一直克服不了的,甚至与之斗争了一辈子的毛病,不如试试,给它们一个空间,让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彻底放纵一下这些毛病。 比如,我们索性让拖延症更彻底一些,找一个时间段(三天甚至一周),让自己彻底拖延一下,绝不因为空虚而自责,绝不逼迫自己做任何事。 2.完成好过完美 强迫症式的完美主义也许是全能感的衍生物,特别是当完美主义指向自己时,即觉得自己必须完美才有资格存在,否则就一无是处。此类完美主义者往往寸步难行,因为觉得每一步必须完美,否则会陷入无助感。 这个时候,我们只需坚持完成每一件事,而不是要把每件事做到“完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逐渐体会到“我能行”的感觉,并感受到这是对自我真正的滋养和治愈。 3.持续的拖延或许是一种提醒 一旦我们意识到某些拖延的症结并非个人意志力的缺陷,而是我们内心意愿的外在表现,我们就可以试着去观察拖延背后真正的心理需求。 总是拖到最后一秒才去做的事情,是不是因为在这件事中,我几乎没有决策的权利,选择的空间? 总是迟到的工作或课程,是不是在提醒我,我对这件事情或这份工作,已经抗拒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 一味的自我逼迫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越逼迫,我们的内心就越空洞,就像车子没有油,还要不断地被启动,陷入疲惫的循环。 这个时候,倒不如停下脚步,安静地思索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或者,必须要做的这件事中,究竟哪些层面我还可以发挥自发性,体现我的个人意志? 给自己过渡的时间,等待那件事和自己真正建立起深刻联系的瞬间。如果等不到, 就请勇敢地去找那件“我可以做我自己”的事。 无论快慢,你都可以坚定而主动地追逐专属于你的梦想。那时,拖延会不治而愈。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知名心理学家、《为何家会伤人》作者武志红 2020 年新书《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就是这位曾经上过奇葩大会出圈了的可爱老师 这本书是武志红老师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二十多年以来思想精华的集合,涉及人生方方面面,有自我探索,也有如何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既有他在实践中的心得, 也有对概念的梳理和思考。 以孤独、自恋、成长、梦想四个人生课题统领,分为四个小分册,专治各种现代心理病。如:无缘无故的累、难以专注、在意他人看法、拖延症、热情缺失、避免和他人冲突、孤独封闭、容易被强势的人影响、难以投入深度关系…… 当你不断为人生中各种琐屑问题所困,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你从未察觉到的心理原因? 在你的潜意识中,始终有另一个“我”稳稳地立在那里。偶尔,我们可以坐下来, 和那另一个自己,温柔地谈谈心。 书名:《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作者:武志红 出品方:磨铁图书·大鱼读品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 武志红,中国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心理学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于北上广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个人、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微博粉丝数852万人。 代表作《为何家会伤人》出版十余年来畅销逾百万册,堪称中国家庭问题第一书。另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越爱越孤独》等心理学畅销书。
金融界网1月22日消息 华为心声社区刊发了任正非签发的电邮。在邮件中,任正非表示在未来3-5年薪酬结构不会变化的原则下,在待遇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在战火中选拔优秀员工。 任正非称,不要因美国一时打压我们而沮丧,放弃全球化的战略。求生的欲望,使我们振奋起来了。全体员工表明了,“宁可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他表示,在科学上要敢于大胆突破,要无怨无悔的努力攀登,也像欧、美、日、俄等国领先公司一样,像蜡烛燃烧自己,也照亮别人。 要敢于启用优秀的员工超过我们 加强主官、主管的末位淘汰 任正非称,人力资源政策,要胸怀宽广,敢于启用优秀的员工超过我们,要坚决引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要不断激活我们的组织,提升有贡献的员工,组成合成的生力军。加强主官、主管的末位淘汰,激活组织的潜能;加强专家的纵向流动,使专家一方面吸收宇宙真气,一方面接地气,在纵向循环选拔优秀的,使专家保持一种旺盛的进取能量。 要允许员工在内部有序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他们潜能的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制,让高人指点、“佛祖”开光的引导方式成为一种习惯,让年青人早点走上担当。我们要继续招募优秀应届生、卓越的科学家、天才的少年一同来参战,要继续激活全体员工的潜能。公司并未到了生死关头,不需要用血烧热来炼钢。要沉着镇静,平平静静地干好本职工作,按部就班地前行。 任正非称,在低潮时期每年仍拨备十亿美元给战略预备队,为来自一线的功臣、英雄、员工提供转人磨芯机会。每个员工都要努力学习,无论在职还是脱产,都要珍惜自我学习的机会,要把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精神面貌传下去,让组织活泼起来,血液加速循环起来。 不放弃全球化的战略 不赞成片面地提自主创新 任正非称,制裁使华为全球化战略不能完全实施,部分全球化平台也依靠不了。现在必须全面靠自己打造产品,逼着从小学生做起,而且要快速跳级再跳级到博士。“我们既不是巧媳妇,也没有米。”任正非表示。 不过任正非也强调,不要因美国一时打压我们而沮丧,放弃全球化的战略。他不赞成片面地提自主创新,“只有在那些非引领性、非前沿领域中,自力更生才是可能的;在前沿领域的引领性尖端技术上,是没有被人验证的领域,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没有全球共同的努力是不行的。” 在科学上要敢于大胆突破 像蜡烛燃烧自己,也照亮别人 任正非称,在科学上要敢于大胆突破,要敢于将鸿蒙推入竞争,鲲鹏和昇腾的生态发展与软件的开发决不停步。对未来科学的探索不停步,研发不停步,继续勇往直前。不能以后生存下来了,却看不见未来了。没有明天了,这样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 任正非表示,当前科技的进步已超过人类的迫切需求,一项科技发明并不能创造一个大产业、创造超额利润。像蒸汽机、电动机的出现那样,就改变了一个世界,现在需要全世界的合力,才能完成一个产品、一个产业。科技发展正处在一个饱和曲线的平顶端,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不能有对等的收益,反而给追赶者减少了追赶的困难。例如,我们每年投入研发经费是200亿美元,但收益只有研发投入的40%,60%的蜡烛在黑暗的探索之路燃尽了。我们仍无怨无悔的努力攀登,也像欧、美、日、俄等国领先公司一样,像蜡烛燃烧自己,也照亮别人。 坚决裁掉一部分产品 不要产生一些专为上面写报告的高薪阶层 关于产品线,任正非称要对没有前途、领路人多年都是在讲故事的,坚决裁掉一部分产品。Marketing不要空谈,不要产生一些专为上面写报告的高薪阶层,要走上前线,支撑胜利,创造利润。 任正非强调,既要垂直向上探索新技术、新理论对产品的影响,也要重视产品在场景化中组合应用的竞争力。什么是场景化?例如,我们常说的工业互联网(工业、联接、人工智能),首先它的本质应该是工业(当然包括农业、医疗、教育……);联网就是联接这个产业,我们最熟悉;然后是人工智能。 在场景化应用中,必须重视客户需求,必须依靠行业专家,如煤矿军团要探索出一条5G+人工智能改变社会的道路来,真正使5G改变社会成为一个现实。不能再简单地认为,以“联接为主”去加什么,就会是什么,这会误导努力的方向,增加客户的负担。我们是一个科技集团,更是一个商业集团,成功的标志还是在盈利的能力,没有粮食,心会发慌。 来源为金融界的作品,均为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中国的人情社会中,最尴尬的事情就是有着感情基础的金钱往来。俗话说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做生意,那好朋友借钱又该怎么办呢?拒绝朋友借钱本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不好意思直接拒绝,而自己又因为经济上并不富裕或者另有他用而不想轻易借钱给朋友,还得承担朋友可能不还钱的风险。那我我们今天将从几个维度来分析这个话题。首先,好朋友借钱是他习以为常的行为,不把这当回事,没有看到别人的为难,而只想到自己,这样的人往往有借无还不能借给他。其次,他真的有困难需要帮助了,向最为要好的你借钱,这一点就要看你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你们之间关系很好,那么借他甚至给他都未尝不可,但是我仍旧奉劝大家,好友借钱一旦他忘记还了,自己这边可能会产生想法,这样不利于友谊持续。如果此人向你借钱,超过你承受范围,但是却能讲出让你问自己家里要钱借他这些话,本人就觉得不该借他,他不会没有家人,为何不能向自己家里人借?子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朋友应该想到的。最后,小编觉得朋友之间,尽量不要有金钱上的来往,否则一旦有差池,就会心中存在芥蒂。我们可以婉言拒绝,说家里人也没有现金,存定期了或是借给其他亲戚了等等。
17岁,在戈壁滩上开重型卡车;22岁在锅炉大修车间做重体力活;33岁创立万科,之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房地产企业之一;48岁挑战攀登雪山,最终完成“7+2”大满贯;60岁开始游学哈佛,而后在剑桥、牛津等世界顶级名校深造。 这就是王石的精彩人生。干过最重的体力,创过最辉煌的事业,爬过最高的山峰,走过最美的道路。改革开放的40年,不断成就着他个人的成长与蜕变。 成长:渴望看到更大的世界 父亲姓王,母亲姓石,故而有了王石。 王石以“半个游牧民族血统”来形容自己。一岁左右,全家搬到广州。两岁左右,又搬到湖南衡阳。之后不久,他跟着姥姥回到辽宁山区老家。五岁左右,全家搬到北京。八岁左右,搬到郑州才算安定下来。 或许正因为童年不断迁移的经历,王石的生命中被刻上了“好动、爱自由、不愿被舒束缚”的标签。从小,他就尤其迷恋探险书籍,比如《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八十天环游世界》《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在这些探险书籍中,滋生着王石对世界越来越强的好奇与憧憬。 他渴望看见更大的世界。 1966年,“文革”开始。这一年王石15岁,刚上初一,课业被陷入停顿状态。尽管外面的世界充满着拉帮结派、文攻武斗。但王石印象最深刻的则是自由自在四处旅游。 乘着全国大串联的热潮,王石走过很多地方。甚至在1966年12月国家停止免费提供交通食宿之后,他也靠着扒货车等方法,继续云游。北京、广州、昆明、重庆、辽宁等都是他足迹到达的地方。 风餐露宿,但他只觉乐趣无穷。其中有一则趣事:去大西南的时候,火车要钻隧道,爬上坡爬得吃力,煤燃烧得不完全,吐的都是黑烟,几个山洞钻出来,大家互相一看,脸全是黑的,谁都不认识谁。 这样的游历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王石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只是着急去未去过的地方,探索未知的世界。直至1968年,王石的母亲恢复工作,17岁的王石才通过政审,应征入伍。 然而,部队要求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从外在行为到内在思想,都要高度统一,这一点令天性爱自由的王石难以适应。 有一次,排长到他们班里组织学习读报,有一个词“兢兢业业”,排长读成了“克克业业”,王石忍不住笑了。排长问笑什么,王石就说读错了,排长一时接受不了。王石就说应该是“克克克克业业”。结果第二天早操,排长就找个由头,罚王石多跑了两圈。 更困扰的是,不喜欢开汽车的王石却被分配去当汽车兵。当时的运输任务是在南北疆之间运送航油。一个车队,一溜大油罐车,一天300公里,一次走12天。沿着塔里木盆地,一整天开下来,只看得到两个兵站的人。那种绝望的心情,王石至今记忆犹新。 所以1973年,一有机会,他就申请了复员。王石知道,继续上学才是未来的希望。 为了获得推荐上大学的机会,王石选择在郑州铁路局水电段锅炉大修车间做工人,从早到晚抡大锤。此外还要卸钢板,七八个人抬一块1.2吨的钢板,抬下来肩膀上都是一道道的血印。 一天工作八小时,回到家里常常累得趴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干。但这种情况下,王石依旧会抽出时间学习,甚至常常学习到0点以后。 工作虽辛苦,但相比部队生活,终究是多了一些色彩。这期间,王石还学习了手风琴、油画、小号、甚至小提琴。当然也抽出时间谈了场恋爱。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半之后,工厂终于有了一个推荐上大学的指标。经过综合评定,王石是表现最突出的人,于是顺利进入了兰州铁道学院。 1977年毕业之后,王石被分配至广州铁路局工程五段,做给排水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铁路沿线的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常常要在铁路沿线住工棚,条件非常艰苦。直至1980年,王石通过招聘进入广东省外经委工作,这才有了跟外商打交道的机会。 但外经委的舞台依旧不能安放王石的天性。 1982年的春季广交会上,外经委宴请一位重要厂商,为了调节气氛,王石主动讲了一些轻松话题活跃气氛,本以为自己表现得很好,没想到宴会一散,科长就把王石拉到一边提醒说王石把外经委主任、处长的风口都抢去了。 那次宴会之后,王石上班不早到一分钟,下班到点就走。10%精力用在工作上,90%精力用在工作以外,上夜校,玩越野摩托车、乒乓球和象棋,听音乐会。但在年底总结工作时,领导却评价王石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自此,出离的心暗自增长。1983年,深圳的变化燃起王石创业的激情。5月7日,王石离开广州,去深圳创业。本想作为一个跳板,攒点钱就出国留学。不曾想,此次创业,开启了王石的精彩人生。 创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创立万科之初,王石就明确了以“尊重”作为管理的底线之一。他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在万科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是亲属回避制度。 王石坚信,公司需要法治而不是人治。要摒弃中国传统的亲缘关系模式。所以王石以身作则,自万科创立以来,就没有招过任何一个亲戚、同学、战友或跟其有其他亲缘关系的人进入公司。有次,王石母亲趁着王石不在,把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表妹推荐到万科,但王石回来之后,就让她离开了。 在万科建立不久,就制定了员工手册。1996年的《万科职员职务行为准则》至今仍旧发挥着效力。其中有关“亲属回避”的规定,就有三条。 从万科退休之后,王石着手创办新的企业,有位亲戚听说之后就想来投奔他。但王石依旧拒绝了。虽然离开万科,但王石的原则依旧没有改变。在他看来,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非家族企业是主要趋势。 其次是坚决反腐。 1995年,上海万科工程部出现了集体受贿案。检察官告诉王石,一般情况下,受贿是偷偷摸摸干的,绝不让第三者知道,但在这个案例中,竟然出现了在受贿时竞相攀比的现象。不但自己拿,还要问别人拿多少。在这样的环境和风气下,有好人也待不住,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排挤离开。 从上海回到深圳,王石就以个人名义给万科所投资的十个城市的反贪局写了封公开信,表明只要发现万科员工有问题,万科一定积极配合反贪局的工作。 在王石看来,从管理上来讲,做到不行贿比较容易,财务不设这个支出就可以了。但要控制员工不受贿,难度很大。万科可以保证不行贿,但很难保证职员不受贿。能做的就是一旦发现受贿或其他违规行为,绝不容忍。 1996年前后,一名万科员工利用支票套现30万元,携款潜逃至越南。30万元对公安机关是小案子,投入警力有限。但万科的人事和审计部门非常坚决地配合公安机关,花费200多万元,用三年时间去协助追捕,包括每年春节都到这名前员工家外蹲守,最终把他追捕归案。 在这之后,王石对万科员工做过一次公开讲话:企业如果做一个项目砸了,赔几千万、一个亿都不要紧,钱可以再赚回来,但因为管理上的疏忽,导致员工走上犯罪道路,影响他的一生和家庭,这样的项目万科宁可不做。 同时,万科也逐步建立了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比如职员潜在利益冲突申报平台、公司内部举报渠道、廉正认证考试、与合作方的阳光合作协议,以及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等。王石相信每个人的人性中既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所以“制度性怀疑”是有必要的。而这样会为更多人营造一个更阳光的环境。 第三是建立公开透明制度。 万科采取收入公开制度,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的收入、奖金,全部公开。虽然很多企业都习惯于“暗箱操作”,但王石坚定地认为,一个没有秘密的企业,才是制度成本最低的企业。 1984年万科成立之初,就买了一台苹果电脑。从那时起,王石就在内部尝试推行电脑化办公。90年代,万科给总部每个员工都配备了个人电脑,正式推行无纸化办公。公司内部信息的文字化、表格化、数字化,都成为万科增加透明度的有效方式。 2000年,万科创办“投诉万科”论坛。这个BBS迅速成为客户投诉、公司跟踪投诉处理情况的主要渠道。虽然每一单投诉都是暴露在大众注视下的,客户更加容易联合起来,但“投诉万科”论坛的存在,客观上起到缓解客户情绪的作用,并使万科处理投诉更加透明、快捷。 在万科20周年纪念时,王石表达:“回顾过往20年,万科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在行业还有待成熟的时候,建立和守住了自己的价值观,在任何利益诱惑面前,一直坚持着职业化的底线。未来也许万科的一切都会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职业化底线的坚守。” 攀登:在极限中挑战自己 业内都知道王石爱攀登雪山,但事实上,王石的身体素质并不合适爬山,甚至曾经有过非常严重的高原反应。 1995年,王石左腿突然剧痛,被诊断为腰椎骨第四节至第五节之间长了个血管瘤,压迫到左腿神经。那时晚上疼得吃止痛片都睡不着觉。神经科专家表示,什么运动都不能进行,从现在起要卧床,准备动手术,一旦血管瘤破裂,会引起下肢瘫痪。好在后来会诊时,一位骨科专家认为,只要血管瘤不再增大,不一定非要动手术,可以适当运动。 这次病痛,成为王石攀登雪山的契机。1997年9月,他去到西藏,在中国登山协会金俊喜教练的鼓励下,产生了登雪山的想法。 青海格尔木的玉珠峰是王石攀登的第一座雪山,海拔6178米。但第一天到达海拔4200米的大本营时,王石就发生了高原反应,强烈呕吐,头痛欲裂,一整夜都没有好转。半夜,缩在睡袋里,外面寒风呼啸,王石心想,不管这次上得去上不去,只要能活着回去,绝不再登山了。 然而,第二天阳光出来,人从帐篷里出来,那种争强好胜、想要战胜自己登上顶峰的念头又占据上风。就这样攀登了13座雪山之后,他在2003年开始踏上攀登珠峰的旅程。 攀登珠峰时,队长考虑到王石的年龄,所以为他配备了两名高山向导,还多带了一瓶氧气。但登顶过程中,英国队队员受伤,王石的一名高山向导加入护送行列,把另一瓶氧气带走。而登完第二台阶,剩下的那瓶氧气也提前用完了。 氧气用完时,王石马上感觉呼吸困难,胸口像要炸开的感觉,离封顶只有600多米,但王石的步子越来越小,停顿的时间越来越长。对讲机中,队长指令王石立即下撤,但意志却告诉王石:上去再说。 到达封顶后,王石只待了几分钟就开始下撤。那时是阴天,刮风,飘着小雪花,但下撤过程中,王石却觉得后脑勺暖洋洋的,继续往前走,这种暖洋洋的感觉,从后脑勺到了前额,再到脸颊,再到胸部......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只觉得非常困乏,有种只要蹲下来就即刻进入天堂的感觉。但另一种声音告诫自己,不能蹲下去,蹲下去就起不来了。 这样的挣扎持续了20多分钟,睡意才消失,又感觉到风雪交加。直到海拔8550米处,向导才捡到一瓶有1/3剩余的氧气瓶,王石才脱离了危险。 后来,随队医生告诉王石,产生阳光照射的幻觉时,已经是濒死状态,全身的温暖感,是人濒临死亡的回光返照,意味着最后一个能源供应被调动起来了。 王石回忆:在我亲身处于那个状态时,没想到感受会是那么甜美,整个人都被包围在一种非常强烈的甜蜜感之中。那20多分钟,是人生中最危险的时候,却一点儿都不痛苦。人当时需要竭力摆脱的,并不是痛苦的感觉,而恰恰是甜蜜。 死里逃生让王石经历在生与死的边缘,也让王石不断认知自己的边界。 1999年,王石加入一只大学生登山队,攀登5445米的新疆博格达峰。在王石到之前,他们尝试过一次登顶,但没有成功。当时天气不好,他们经验不足,决定放弃登山。王石不甘心,就趁他们还没撤下安全绳,正在修整的空当,一个人进山。 王石往上走了一大段路,发现在视野模糊的情况下,这个山路显得非常危险,不可能登顶。到下午5点,王石进退两难。撤下去就得第二天再上来,会消耗体力;但如果第二天天气变好,就可以成功穿过。 所以王石决定留在原地过夜,但那里连躺的地方都没有,王石也没有带帐篷,只带了睡袋。于是就在冰壁上打了两个冰锥,把睡袋挂在上面。因为温度太低,只能把头套在睡袋里。 但第二天天气仍然恶劣,王石只好下山,但当他即将越过一段40多米长的65度冰壁时,发现原有的保护绳已经被飞石砸断,而没有安全绳的保护,就意味着人随时有可能从陡坡上滑落。冰壁下面是一条深邃的冰裂缝,掉下去不仅生存无望,连尸体都可能找不到。两年前,一位日本女队员就是从这里滑坠下去的。 那是王石攀登的第三座雪山,并不具备如此凶险境况下的自救能力。王石想要向大本营呼救,但救援人员从大本营上来,最快也要两天才能到达,之后还要再下撤到突击营地,才会有水、食品和帐篷。而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干等两天是否能存活是个未知数。 所以王石决定破釜沉舟,不给自己任何指望。他关掉了对讲机,主动切断和大本营的联系,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渡过这一关。 那时他的身体都在哆嗦,王石想起运动员上阵前,有教练会给他一个巴掌,他“啊”地叫一下,可以借此集中精力,保持信心。王石开始打自己的耳光。很快停止了哆嗦。在下行过程中,王石注意力非常集中,甚至连风雪都感觉不到。整个过程持续两个多小时。到达安全区后,王石的腿才又开始哆嗦,并发现自己的后背全湿透了。 这是王石毕生难忘的一课,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盲目自大。正是这种自大,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回顾13年登山生涯,王石不能完全回忆清楚珠峰登顶的每个细节,但这两个小时全身高度紧张的状态来应对危险,潜能被激发出来的场景,是令王石印象最深刻的体验。 游学:跟自己的短板较劲 如果说攀登是在极限中激发着王石身体的潜能,那么在哈佛、剑桥做访问学者的经历则挑战着王石精神和思想上的潜能。 在外经委工作期间,王石心中就已经萌发了“留学梦”。直至2010年,哈佛大学中国基金会安排的一个答谢宴会上,中国基金执行主任问王石:“有没有兴趣到哈佛游学?短的三个月或半年,长的一年。”王石没有任何思索,本能回答道:“有兴趣,一年。” 但收到哈佛邀请函后,王石开始心虚了。因为他的英语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听、说也只能应付酒店出入,尽管恶补过英语口语,但收获寥寥。 当然,王石可以选择不学习语言,聘请个翻译,也不影响和教授交流。但王石认为到哈佛进修的机会仅此一次,若没有尽最大努力,或许以后会后悔。 在哈佛学习的一年期间,60岁的王石既要跟上课程进度,还要加紧苦练英文。班级同学一般都是15-23岁之间,课堂分小组互动时,王石所在的小组常常垫底。周末考试,有同学不到30分钟就交卷了,最后教室只剩下王石。 最耗精力的是晚饭后的作业。7点半结束晚饭,8点做语言学校布置的作业。10点后,开始翻译下午哈佛讲座的英文笔记。虽然有中国留学生帮王石做英文笔记,但翻译下来,有些单词和术语就算是中文,王石也会弄得一头雾水。所以加班至凌晨是家常便饭。 有次凌晨4点后,王石的神经还处于兴奋状态,怎么都睡不着,这样的学习压力令他一度担心自己要得抑郁症。 好在偶尔能停下来拍拍不认识的花,抽时间查查分类,才是王石最放松的时候。 在游学中,他一方面希望通过系统的学术训练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对西方文明的精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当意识到哲学和宗教是了解西方文明精髓的正途之后,王石选择深入研究宗教。 他规划好学习路径,即美国哈佛大学(基督教新教)——英国剑桥大学(基督教)——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犹太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伊斯兰教)。 “‘二战’后美国宗教信仰的变化”、“犹太人的东亚迁徙史”等系列研究课题中,王石重新认识了宗教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开始习惯于用符合学术规范的方式进行问题研究。他了解到犹太人最早进入东亚可追溯至北宋的开封并分析开封犹太社区没能维持下去的原因,也研究了犹太人在上海以及哈尔滨的足迹等。 此外,受五四运动所追求的“德先生”“赛先生”精神的影响,王石的观念意识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距离感,但在哈佛,他看到美国精英阶层,尤其是学术精英已经在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系统研究。了解到他们对亚洲文明肯定且客观的研究态度,王石意识到只有先系统正视东西方文化,才能真正知道哪些应该吸收,哪些应该舍弃,哪些应该结合。这样的心态,才属于未来。 就这样,王石不断在学习中更深认知自己,也更客观了解着这个社会,原本一年的访学期限被王石延长至两年半,之后才前往剑桥继续深造。 有了哈佛的游学经历,到剑桥学习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语言有了一定基础,他轻车熟路地安排听课、泡图书馆、锻炼、主动联系教授、导师,很快就打开了学习和生活的圈子。 “第二年在剑桥生活之后,常常要骑自行车。骑着车,在一个中古世界的小镇上穿行,耳边是古老的钟声。以前,这完全是和你不相关的另一个世界,是中学课本上达尔文、牛顿生活的那个世界,三一学院,国王学院......你突然发现自己置身其中,就会生出一种不期而遇的快乐,只感觉人生多么美好,心里就在对自己说,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王石如是评价他在剑桥的学习感受。 虽然依旧是繁重的课业,但此时的王石已经能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
胡豆豆是谁? 在他身上有着不少的标签:2020年《脱口秀大会》的新人、比赛黑马、表演式脱口秀风格探索者、笑果文化短视频经理…… 撕掉这些标签后,胡豆豆又是谁? “好久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了,我先想想,最后回答你。”胡豆豆说。 理想化的自我坚持 采访当日的早上,豆豆刚和经纪人因为服装的问题意见产生了分歧。 “她之前叮嘱我说今天这套Look要搭配白色或黑色的长袜子,我听的时候没有那么走心,在想我有没有白色的袜子。我有白色的袜子,但不是长的,黑袜子是很厚的篮球袜,我觉得穿出来有点奇怪就没穿。因为我觉得讲脱口秀需要一个比较舒服的状态,没有特别合适的就穿一个自己喜欢的。” 这是豆豆和经纪人相处的常态,也是他们独特的沟通方式。两个人隔一段时间会集中开会复盘工作,会议室里的争论时有发生。争论的焦点经常会是“袜子”“鞋子”这样的小事,豆豆希望能在随性自如的状态下完成工作,而经纪人则从会从艺人形象方面考虑,双方性格强势,一来一回很容易被认为在吵架。但好在争论中两人都会更能理解彼此。 “上次我跟她在会议室里吵了将近两个小时。我觉得就事论事的‘吵架’是一种正向的东西,不希望自己过早地沾染上一些市场的东西,比较自我、随意,对一些事情需要很长的适应期。我能感知到她的很多想法是出于我的角度考虑,不过维度比我大一些。我们心里都藏着很多情绪,可能很多时候为外界环境所束缚不太能够及时表达。哎,经纪人不要生气了。” 这是豆豆颇具理想化的自我坚持,纯粹、目标明确、真实却又孩子气。很难去追溯这种理想化的自我坚持是从何时出现的,不过从大学时期开始,豆豆就比同龄人更加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他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演讲比赛、配音比赛、朗诵大赛…… “我很喜欢比赛,觉得比赛太厉害,太爽了,可以认识很多跟你一样有胜负心并且对某样东西抱有热忱的人。” 豆豆在大学的专业是法汉双语播音,在中国真正对口的职业相对较少,就业范围包括央视法语频道、央视的对外广播等。 “你大概可以想象到,做法语主播的人不多或者几乎没有,渠道非常窄。我为什么不争取去央视?首先我成绩没大家传得那么好,甚至还挂过一年的法语,因为当时在准备英语演讲。所以当时因为比赛拖了一些学业,不过第二年就补了回来,最后就没有挂科。而且央视的要求确实也比较高。其次,说到底法语主播是有声语言对信息的二次创作。我想,既然都是表达,那为什么不直接说一些自己最想说、最想表达的一些东西?脱口秀是非常好的载体,它的形式很简单,让人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容上面,我认为当时那是最适合我的一种形式,就报名参加了脱口秀训练营。参加之后成绩还不错,便签约当了演员。后来发现还挺好的,正逢产业的上升期,就一直做到了现在。” 做脱口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刚开始做脱口秀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说一定要达成怎样的目标,接到俱乐部的商演邀约的时候很开心,有公司要跟我签约感到开心,能够上节目也开心。我觉得虽然没有抱有一点期许,但是坚持做喜欢的事情,惊喜就会来找你。现在的工作内容与脱口秀行业的相关性非常强,我觉得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现在的豆豆有了一些长远的打算,他想办以个人命名的脱口秀专场,并把它做成一个产品。他希望观众能被自己的某场表演征服、忘掉、再来看、继续被征服、忘掉、离开。脱口秀演员与观众之间不需要有一个太粘合的关系,演员们需要被看作正常的人来进行交流。他甚至想象过这样一个理想的状态:表演完可以跟喜欢的观众一起坐电梯下楼,大家打个招呼,一起坐地铁回家,第二天再来表演。大家能够把台上和台下的人做区分。保持距离、保持联系。 但事实上,很少有观众能从脱口秀演员在舞台的表达、呈现的舞台人格中脱离。 “每个脱口秀演员都有一个舞台人格,他们把特定的一面展示给观众。很多演员认为舞台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首先因为做单口喜剧表演时没有人反驳他,当下就是立场。其次,演员展现出的他是当时最想呈现的他,大家当段子听,一笑而过就好。不过,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很多观众对于舞台人格有误解,我们现在的初心也是想培养观众,把脱口秀演员的作品与本人区分开来。” 对豆豆本人来说,现在舞台上的他属于表演式风格,但在舞台之外却完全不同。他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机制,在熟络的环境里会相对放松,可以与熟人说说笑笑;在面对陌生环境的时候运用一些破冰的小技巧;而在严肃的场合会选择包裹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舞台上的释放积攒能量,豆豆认为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平时要尽可能地包裹自己。 尽管对于行业的很多问题豆豆都想得很明白,不过现阶段他仍有一些困惑。例如,如何让自己的创作能力跟得上表演的步伐,在节目上表演过的段子,线下还要不要表演?以何种形式表演?如何找回以前作品中的情绪?以前写的段子在以后是否依然适用? “我觉得自己现在的一些情绪可能不太接地气,可能节目之后接了很多商演,这方面出来的情绪,观众不太能感知得到。他们没有接受过采访,没有接过拍摄,没有参加过那么多商业广告的拍摄……如何把这些东西更好地传达给观众,这是许多演员成名后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 做短视频是擅长的事情 “我是笑果文化的短视频经理,拿五险一金的那种。”豆豆这样介绍自己。 闯进《脱口秀大会》决赛以前,豆豆70%的工作聚焦在短视频方面。作为笑果文化的短视频经理,开会、策划、剪片、做项目是豆豆的主要工作状态。 对豆豆而言,做短视频是擅长的事情。 “我在学校做短视频做得比较多,因为我们很多作业要交,包括新闻作业、即兴口语表达的作业等,需要交很多片子。当时很多朋友会求着懂电影制作的朋友帮着他们做,我求了之后感觉不是特别好,就想着自己来。自己做了几次之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不过现在做久了感觉没那么有意思了,可能也就是机械化的一些肌肉记忆在做了。” 参加节目以前,豆豆更多的工作侧重于视频后期,而现在则是向着前期部分努力,慢慢地从原有的工作中剥离出来。他能做的,则是尽可能地把控自己可以把控的东西。 如今,豆豆和他的同事正在做5分钟到20分钟的中短视频乃至长视频,想把自己表达的东西用一段时间呈现出来。在他们看来,短的内容很难承载起大家的期许。而在当下的社会节奏下,中短视频或者长视频注定会筛选掉很多受众。 “我们老板有句名言,短视频再火,拍一个播放量过亿的短视频所带来的成就感,还是没有当《权力的游戏》制片人成就感来得强,因为它承载的是你精心雕琢的内容,这和15秒钟的起承转合完全不同。我们还是希望能坚持下去。” 最后,豆豆回答了关于“我”的问题: 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很纠结的人,很多东西我都想要,同时我在要这些东西的过程中对很多规则感到难受。但可能这就是二十四五岁的自己,十年后,我可能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那时会有妥协或者更加适应这个市场的规则,我的棱角也可能会被磨平。但当下我觉得就应该这样,身上还是要有一些锐气、锋芒毕露的东西存在,不为市场所妥协的东西存在。我希望这种状态可以保持到自己真想变得“油腻”的时候,不过我希望自己不要那样。 我们很多时候跟大家见到的艺人不一样,我们在做这样一个小众、新潮且流行的事情,正在经历与受众相互筛选的过程。脱口秀作为一种小众文化,它应该是野蛮生长的,但既然想普适地传播,就要遵守相应的市场规则,慢慢适配、慢慢妥协,我希望这个过程慢一些。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节目可以不要任何的服化道,不要任何的声光电,就一个聚光灯,一个砖墙,一个好的小剧场。而大家穿着一条牛仔裤,一件短衬衫就上台去说,只专注于内容的表达,不强调综艺的特效。 其实,你能够感受到,我是一个纠结加慢热的人,不断地自我肯定又自我否定,不断地跳脱。我的很多回答,后半句是在否定前半句的。至于慢热,我对一些市场化的事物接受程度相对缓慢。 很多人看到的我是一种他们理解的我,我有必要打破他们吗?没有必要。但大多数情况下,我又会在意他们对我的看法。 文|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