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有的凯恩斯经济学并不完善。凯恩斯经济学只限于治理经济危机,但一遇到经济周期调控和通货膨胀调控,仍然依赖货币政策。这方面哈耶克的著作中批判非常多。如果只看哈耶克对凯恩斯的批判,感觉凯恩斯就是一个货币主义者。但对凯恩斯本人来说,财政调控虽然是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特征,但他并没有放弃货币调控,甚至也没有放弃税收调控。凯恩斯本人也是赞成降息与减税的。我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评价就是“一脚踏进了自己的经济学里,另一只脚还停留在别人的经济学逻辑里”。 2、我的“单一财政调控理论”,主张对治理经济危机,治理通货膨胀、平抑经济周期三种情况都用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单一财政调控理论”是彻底的,纯粹的财政主义。 3、单一财政调控理论非常反对使用“货币政策调控”,因为货币调控只适合互联网时代之前,信息互联网时代之后经济系统性风险太大,货币调控已经不适用。“单一财政调控理论”也非常反对使用税收调控,确切的说是反对供给学派的“减税”,我们在前面的“新财税经济学”部分就讨论过减税的危害,减税即使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措施,其遗留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 4、凯恩斯经济学缺乏属于自己学派的通胀理论,也缺乏属于自己学派的税收理论。所以凯恩斯学派在遇到通胀和税收问题时就无招架之力,只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遇到通胀问题时,被货币主义代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遇到减税问题时,被供给学派代替。新凯恩斯主义学者提出的“泰勒规则”虽然在九十年代成功逆袭为美联储的主流调控原则,但“泰勒规则”本质是复兴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本身也不属于凯恩斯经济学。 5、汉森、萨缪尔森、索洛、托宾等凯恩斯经济学大将,虽然发展了凯恩斯主义,也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但都不是在凯恩斯经济学核心主张上做的发展,反而让凯恩斯经济学偏离了主轨道。 我提出的“新财税经济学”和“单一财政调控”理论才是真正的补充了凯恩斯经济学的税收理论和通胀理论,才可以让凯恩斯经济学禁受住来自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挤压,如果上个世纪的美国有这些理论,货币主义和供给主义就不会成为主流经济学。
通胀理论是经济学中目前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几部比较流行的经济学教材的通胀部分,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论述困境”。凯恩斯学派的提出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胀”与货币学派的理论并不能融合,以至于几个版本的经济学教材,在涉及通胀的部分都分布在两个章节论述。 其实关于通胀的直接原因是清晰可见的,现有的理论也论述的比较清楚。我们唯独缺少的是关于通货膨胀“根本成因”的叙述,以及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将现有的通胀理论整合起来。 货币主义的通胀理论是有明显缺陷的,萨缪尔森的理论也对现实解释性不强。弗里德曼一直认为滞胀是由于凯恩斯主义主的过度投资造成的,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个理论往下深究。既然通胀是由于“过度投资”造成的,那是不是通过“缩减投资”就可以治理通胀了?其实这个通过“反向推导”得出的结论特别重要。既然“过度投资”可以带来通胀,那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缩减投资”来治理通胀。而我的通胀理论不仅说明了为什么“过度投资”可以带来通胀,而且指出了通过“缩减投资”治理通胀的方法。 凯恩斯创造了宏观经济学,但是凯恩斯本人的宏观经济学中只有经济危机治理理论,没有属于资金学派的通胀理论。萨缪尔森等后来者,虽然用供给需求理论创造了通胀的“形成理论”,但同样也没有创造出凯恩斯学派的“通胀治理”理论,以至于宏观经济学只能由弗里德曼拉来古老的“货币数量说”凑阵,但是“货币数量说”过于狭隘,显然不能解释所有通胀理论。后来的教材编写者大多是“述而不作”,也就是将各学派的理论逐一罗列,或是小幅改进,比如新凯恩斯学派罗伯特戈登的“通胀三角”理论。 人类其实需要的是一次“分析范式”的革命,才能将通胀理论统一起来。我在本书中提出的“内源性通胀”和“外源性通胀”范式就是这种尝试。其中内源性通胀,主要是指经济增长性通胀,包括正常经济增长引起的劳动生产率通胀和经济过热引起的通胀,而外源性通胀则包括货币超发,自然灾难,资源短缺和进口等。这样就将通胀与一些根本性因素结合起来了。 内源性通胀属于“常规通胀”,外源性通胀属于“偶发性通胀”, 人类需要治理的只能是“内源性通胀”,“外源性通胀”理论除了货币导致的外,理论上没法治理,一般也不需要治理,但如果比较严重则需要通过“产业政策”进行干预。 我的通胀理论,偏向凯恩斯主义,但又不完全是凯恩斯主义。比如“劳动生产率通胀”不属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过热型通胀”是凯恩斯主义的,但又符合货币主义,外源性通胀则可以将货币、自然灾害、资源价格异动等特殊因素导致的通胀包含起来。 我的通胀理论明确反对货币主义学派“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提出了“内源性通胀”是一种“经济增长现象”的观点,这也为我们后面治理通胀制定了理论基础。我的通胀治理是不主张用货币政策进行通胀治理的,而是财政政策治理,这反而符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色,可以算是补充了凯恩斯经济学的通胀治理理论。
相关阅读: 朱小黄:异度均衡理论——从均衡理论到异度均衡(第1期) 朱小黄:异度均衡理论的形成路径(第2期) 朱小黄:异度均衡的理论框架及内涵(第3期) 朱小黄:异度均衡的算法及数学模型(第4期) 1.异度均衡为评价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异度均衡不仅仅是一个分析理论,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运用到对具体经济活动进行评判的工具。作为经济活动的评价工具时,异度均衡模型主要计量某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总收益和总损耗,并通过比较总收益和总损耗之间的关系来对该项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分析。如果经济活动的收益损耗比在均衡点附近,那么该经济活动是合理的,如果不在就需要进行调整。 本文根据经济学领域的分类将不同的经济活动划分为宏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中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以及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异度均衡理论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对这三个层面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评价。限于文章篇幅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文章无法罗列过多的经济活动实例。因此,为了更有说服力地验证异度均衡的有效性和通用性,后文将分别基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选择3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活动实例,通过实际数据将异度均衡理论运用于对不同层面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分析。 其中,宏观层面的经济活动,本文将选择中国的“五年规划”,并以“十三五”规划为例,运用异度均衡模型来分析“十三五”期间国家的总收益和总损耗的情况,并通过总收益与总损耗的比值来评估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的总体绩效。中观层面的经济活动,本文将选择地方任期公平的问题,研究了地方区域社会总收益和总损耗情况,并通过地方总收益总损耗比值来评估地方政府的决策是否公平合理,同时基于此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的任期问题。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本文将选择对高铁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估。后文将对这三个例子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 2.异度均衡为解决公平问题提供一个更直观的方法 前一期的文章中提到,异度均衡理论将未来的收益和损耗纳入当期的经济资源配置分析框架,终于使代际公平的正确观念建立在可实现、可观测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解决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底层逻辑问题,这是一项巨大的理论完善和收获。此外,异度均衡理论站在未来看当前,观察当前的角度也因此更为广阔。除了代际公平,异度均衡理论也防范空间上的风险转移,即充分考虑横向空间的机会成本。其中,虹吸效应就是引起空间上机会成本的典型例子。经济学中虹吸效应是指伴随着一定的发展要素,事物间的发展呈现梯度变化,产生的由小向大转移的一种虹吸现象。也就是说,较好的事物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进而使其他事物向好事物靠拢的现象。城市发展初期就会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中心区域城市在成长期主要靠积聚周边的生产要素发展,周边的城镇或者是中小城镇逐渐向中心城市聚集,带给区域中心各种优质资源。在这之后,中心区域城市不断发展,当其成长为大型城市甚至一线超大型城市时,因为优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资源高度聚集,资本充裕。将会从劣势地区吸引人才、投资、人口、信息等等优质资源。对大城市来说,这将会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对小城市来说则会陷入恶性循环,经济发展会逐步萎缩。 一些国家的很多项目及决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地区的虹吸效应,如修建高铁等。而现有的经济理论在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评估时,还停留在账面上的盈亏,没有从空间的维度去考虑其他的社会成本,如虹吸效应造成的地方城市的机会成本,因此对经济活动的评估还不够科学合理。异度均衡理论不仅考虑经济活动本身的收益成本,还从空间维度考虑经济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的收益损耗,为我们重新审视国家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3.异度均衡为经济活动风险提供一种预警机制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引用了生态学家博格斯关于生态系统均衡的表述,“均衡不仅意味着死亡,它本身就是死亡状态。”笔者认为与其说均衡即死亡,不如说均衡是瞬间即逝的合理,打破均衡即是发展,并且存在一个趋势即拐点,可以预判,可以提前预警。均衡点只是两类事物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变化是绝对现象。在微观上这种相对稳定的均衡,在宏观上就是指某一时期的整体状态。 预警要提供两个基本信息,一是损耗的总量是否超过了经济主体的承受能力。二是在全部的损耗敞口中,有多少被隐形而实际上无人承担。预警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即任何事物的未来都处于不确定性的波动曲线中,在经济上都呈现两侧的价值特点,一方面是收益,另一方面是损耗。犹如硬币的两面。经济管理和囯家治理都应有这样的思维习惯。 通过对异度均衡点的计算,就可以确定当前的技术与发展等经济活动损耗总量是否超过了收益总量,及其结构性原因,从而预测出未来的趋势和当前经济资源配置或交易行为,投资活动的合理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总收益不能覆盖总损耗,其比例小于1时如果离均衡点很远,那么预警就成为必要行动。
按语 均衡是事物不确定性表现的相对确定性表达,经济运行达到某种均衡时,常常说明了某种对称性的达成,也意味某种新趋势。现有均衡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层次并不能解释全部的经济现象,均衡思想的内涵尚有待得到深入挖掘。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深入探悉均衡思想的更深内涵出发,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再到凯恩斯主义,追踪均衡思想的演化过程,旨在为均衡概念探究新的内涵并给各类经济主体在配置资源、经济行为合理性分析方面奠定新的均衡方式的思想基础。 不确定性和对称性是世界的两个基本性质,经济学应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在经济学的庞大分析框架中,均衡理论是最重要的栋梁。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均衡不仅是一种思想、思维方式,理论架构,而且是组织经济活动、配置经济资源、评价经济结构的行动指南。本文通过对均衡思想的演化过程进行梳理,发现了均衡理论的可扩展空间,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均衡思想—异度均衡。 1.对称性、不确定性与均衡思想的演化 对称性是自然界高度进化的法则,否则向弱者、无辜者转移风险的倾向不会得到遏制,风险转移的后果不仅导致弱者、无辜者的灭绝,更会引发自然界整体系统的崩溃。同样地,人类社会中任何倡导公平和正义的法律、规则及道德无不强调着对称性原则。然而,知识尤其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导致人类事务中反倒存在着大量非对称性现象,将风险转移给不同空间的不相干主体,将风险转移给未来等现象都是典型例子。可以说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类科学都是某种程度上试图弥补非对称性或纠正不平衡即追求均衡的不懈努力。 所谓均衡点正是事物不确定性表现的相对确定性表达。经济运行达到某种均衡时,常常说明了某种对称性的达成,也意味某种新趋势。虽然这一均衡很容易被打破:对称性更容易被非对称替代,“均衡点”很容易变成意味着趋势改变的“拐点”。 均衡思想的内涵尚有待得到深入挖掘。现有均衡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层次并不能解释全部的经济现象。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深入探悉均衡思想的更深内涵出发,追踪均衡思想的演化过程,旨在为均衡概念探究新的内涵并给各类经济主体在配置资源、经济行为合理性分析方面奠定新的均衡方式的思想基础。 2.古典主义的均衡思想 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描述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本质,这是第一次均衡思想引入了经济分析,而这也成为古典经济学区别于旧的经济理论,进入“科学时代”的一个标志(Murray Milgate,1996)。但亚当斯密并没有真正提及过“均衡”,其均衡思想散见于他的名著《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和其他论文之中,这位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用详尽、又略显干涩的语言表达了古典均衡概念的内涵,即“经济系统的引力中心”,指任何经济过程都有“自然趋近”的一种终极状态,经济系统任何时间都被吸引朝向经济运行的“自然条件”。虽然“自然条件”或“长期正常条件”代表了古典主义最初的“均衡概念”,但真正让“均衡”一词广泛传播的是穆勒(John Stuart Mill),他在《政治经济学》中对均衡进行了正式论述,开启了新古典主义均衡思想的扉页。 3.新古典主义的均衡思想 新古典主义均衡思想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均衡层次深化为“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这两个概念实际上都包含了马歇尔(Marshall,1890)所言的“供求相等、市场出清”的这一核心内容,两者的区别在于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上的差别。“一般均衡”最为靠近斯密“自然条件”的内涵,而“局部均衡”则为“幻灯片式”比较静态分析提供了空间。 新古典主义的均衡本质上依旧是“静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动态问题时只能简单地使用类似静态分析的方法,把一系列静态均衡串起来分析他们所谓的经济的动态(John F. Henry,1983)。萨缪尔森把静态向动态的转化称之为对应原理,即在比较静态学和动态学之间形式上存在一种密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存在并不能让两者划上等号。从本质上看,之所以新古典均衡模型难以处理动态时间问题,是因为在这个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能用处于历史时间中的因果关系来描述。这种本质上的缺陷使得均衡思想在新古典主义贡献中依旧难以获得全面升华,而这一工作由凯恩斯主义延续。 4.凯恩斯主义的均衡思想 均衡思想发展至凯恩斯时代同样受到了这股冲力的巨大影响,走出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定式,不难发现凯恩斯主义的均衡思想是博大精深、蕴藏丰富的。某种意义上看,用“凯恩斯革命”来形容这种均衡理念的变化毫不为过。绝对均衡和相对均衡、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主观均衡和客观均衡、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这些均衡内涵的多维性扩大都可以追根溯源至凯恩斯的理论贡献。这种均衡思想的“凯恩斯革命”对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理念的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凯恩斯的均衡思想包括逻辑清晰的两个层次:一是中间性均衡,以及“有限波动”的规律性;二是移动均衡,以及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一致性。凯恩斯认为货币经济本身存在周期的波动,但是这种波动是有规则的。它既不会无限地繁荣,以致超过充分就业的限制;也不会无限地衰退,以致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 凯恩斯的均衡思想打破了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对均衡“静态性”、“客观性”、“绝对性”的拴结。“有限波动”意味着均衡可以是相对的,“移动均衡”意味着均衡可以是动态的,而“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对预期的强调意味着均衡可以是主观的。凯恩斯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新古典的均衡观,而将凯恩斯均衡和新古典重新统一融入古典均衡的努力来自于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的理论贡献。 5.均衡分析理论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均衡一般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理论是 1874 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的,他提出“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出售一切生产要素的总收入和出售一切消费品的总收入必将相等。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均衡价格论概念(典型的局部均衡),他指出当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就是均衡。 博弈论的创始人之一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28)认为,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人零和博弈总是存在“最大最小均衡”。但是,由于零和博弈的特殊性,它在社会科学中并没有普遍的应用价值。随后,纳什(Nash)在1950年到1953期间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划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标准,另一方面证明了非合作博弈中战略均衡的存在性。从此,纳什均衡成为管理和经济分析的重要概念。 然而,纳什均衡是以主体“唯利是图”为假定前提的,丢失了特定人文环境下的公平需求,这显然不能解释全部经济现象的本质。一般均衡的假设是建立在相对确定条件下的,似乎也不能全面解释不确性状态下的经济运行机制。 6.异度均衡的提出 通过以上国内外均衡理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均衡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尚有可扩展空间。客观来讲,评价当前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不仅限于当前其带来的经济效用,更应该将其对未来的影响纳入考量体系中。换句话说就是要预测未来波动所带来的收益与损耗的变化并纳入到当前的经济分析中去。一方面,可以观测到的当前是由过去的因决定了现在的果,就如同银行当期效益其实是上年业务发展汇总呈现出来的结果。另一方面,当前的经济波动也深刻地影响了未来。因此,在进行均衡理论研究时,要将过去、现在、未来看成一个统一的、一以贯之的过程,这样才是完整严密的研究逻辑。不确定性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特质是跨时空区域的,鉴于此,我们需要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纳入均衡研究体系中来,其中时间维度主要指时间曲线上的不确定性及波动,空间维度主要指空间变化下的机会成本,而公平尺度是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综合考量。除了设定某种条件下的分析,凡是动态的分析就必须考虑“异度”即不同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经济均衡问题。均衡理论的完善过程,不是新旧替代的过程,而是不同条件下,不同理论框架对经济现象的不同解释。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我们明确地感觉到:目前为止的均衡理论和思想存在的缺陷是:虽然确认经济不确定性这个大前提下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以波动的形式而存在的,但没有认真考虑这种波动对收益和损耗的量化关系。这个波动的过程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和现在已经在一般均衡和纳什均衡的模型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达。但未来及未来因波动而产生的收益、风险、公平、机会成本等变量因素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就均衡理论而言,在增加未来这个附有众多经济变量的元素后,事实上这就提出了新的均衡条件和算法的问题。这促使我们从理论上对均衡理论产生完善和补充的动因。也就是在一般均衡,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建立第三类均衡的观念、方法、工具和一整套思想体系。我们把这一新的均衡关系叫做“异度均衡”。 本文撰写说明:本论文由朱小黄博士主笔,构建了整个论文的学术逻辑和写作内容以及基本观点。杨军博士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并参与了论文的修改完善及建模的讨论,王丹研究员参与了各种具体问题的讨论和论文文本整理及数据的收集检验。孙伟研究员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蔡鑫博士在算法及模型支持上及场景的具体计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除此之外,在异度均衡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林嵩教授、张光利博士、谭庆华博士有不少贡献。张微林博士和谢东平博士也提供了帮助。
逻辑自洽的理论也有很多是错误的,关键就是存在着“隐含假设”。 上世纪的1953年弗里德曼发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后,引发了经济学方法论之争,其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经济学的假设要不要真实,弗里德曼坚持假设越不真实越好,萨缪尔森认为假设要反应真实世界,其实他们争论的都是做模型时已经列出的假设。 其实除了已经列出的假设,经济学理论还包括很多看不到的假设,这些假设已经暗含在内,但是没有列出来,或是作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存在这种假设,我们将这种没有列出的假设称为“隐含假设”,隐含假设很少是因为作者故意忽略的,绝大多数时候是连作者都没意识到。 在评价一个经济学理论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理论自洽不自洽。其实逻辑自洽的理论,很多都是错误的,因为他的隐含假设是错误的,只是人们目前还没有发现他的隐含假设而已。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理论,怎么感觉都不对,但是就找不到出问题来,因为这些理论的错误并不存在逻辑中,而是存在假设之中。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把这些“隐含条件”的错误找出来,原来逻辑自洽的理论马上就不自洽起来。 我们拿市场均衡理论来举例。 自从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其《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中首先提出一般均衡的概念后,一般均衡就开始统治着微观经济学界,成为众经济学家们追求的经济学最高境界。 一般均衡就是明显存在问题的理论,首先,我们先看它比较明显的几个瑕疵,比如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理性经济人等,这些基本都被后来的经济学家陆续推翻,导致现在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相信一般均衡的存在。 其实一般均衡理论,除了已经列出的假设假设有问题外,其隐含的假设问题更大,笔者在书中就曾指出,“一般均衡”理论假设的是产品没有供给难度,既没有生产难度,也没有交易难度,但这在现实中完全不现实,其实产品的供给和退出都是存在难度的,因此价格机制也具有粘性,当难度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价格失灵。在现实中,价格失灵的情况下比比皆是。在一些技术落后的国家,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商品都没法生产。比如解放前中国连钉子、火柴都生产不了。即使到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连摩托车、电视机都生产不了,另外一些道路不通的山村,即使出多高的价格,都很难买全他们需要的商品。 因此我们只要指出“供给难度不为零”这一现实后,一般均衡理论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产品在供给过程中会存在难度,很多产品在去供给的过程中也存在难度,因此降低价格也不能实现市场出清,比如钢铁,石油等长周期、重投资的行业,即使发生大幅度降价,其供给也很难短期降低下来。 货币学派的隐含条件及其理论错误 货币学派也存在因隐含假设而致错的情况,货币学派反对凯恩斯的财政投资,认为只要增发货币就可以解决经济危机,这个理论的成立,其实也隐含着一个假设条件,那就是央行的货币只要发出来,就可以非常顺利的进入实体经济。 但现实完全相反,货币流入实体经济是需要以金融机构为中间渠道的, 货币超发时,往往货币利率非常低,这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反而无法获利,金融机构会全面萎缩,没有金融机构做中介,货币反而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因此货币学派理论要想成立所依赖的隐含条件“货币可以直接进入实体经济”,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因此货币学派的经济危机拯救理论从根本上也是错误的。本次经济危机的实践就充分证明了这点,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后,美国各大银行全面陷入亏损,美国金融反而萎缩了,金融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美国“股权投资募集资金总额”等核心金融指标都被中国超越,超发的货币大部分进入了二级市场形成资本泡沫,以及外溢到了利率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对美国经济复苏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总之,我们检验一个理论是否正确,不仅要看他的逻辑是否自洽以及假设条件是否符合现实,更要看这个理论中是否包含违背现实的隐含假设,如果包含,这种理论也是错误的。我就是发现了一般均衡和货币理论中的隐含假设条件的错误,从而对这两种理论提出质疑的。
均衡是事物不确定性表现的相对确定性表达,经济运行达到某种均衡时,常常说明了某种对称性的达成,也意味某种新趋势。现有均衡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层次并不能解释全部的经济现象,均衡思想的内涵尚有待得到深入挖掘。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深入探悉均衡思想的更深内涵出发,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再到凯恩斯主义,追踪均衡思想的演化过程,旨在为均衡概念探究新的内涵并给各类经济主体在配置资源、经济行为合理性分析方面奠定新的均衡方式的思想基础。 不确定性和对称性是世界的两个基本性质,经济学应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在经济学的庞大分析框架中,均衡理论是最重要的栋梁。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均衡不仅是一种思想、思维方式,理论架构,而且是组织经济活动、配置经济资源、评价经济结构的行动指南。本文通过对均衡思想的演化过程进行梳理,发现了均衡理论的可扩展空间,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均衡思想—异度均衡。 1.对称性、不确定性与均衡思想的演化 对称性是自然界高度进化的法则,否则向弱者、无辜者转移风险的倾向不会得到遏制,风险转移的后果不仅导致弱者、无辜者的灭绝,更会引发自然界整体系统的崩溃。同样地,人类社会中任何倡导公平和正义的法律、规则及道德无不强调着对称性原则。然而,知识尤其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导致人类事务中反倒存在着大量非对称性现象,将风险转移给不同空间的不相干主体,将风险转移给未来等现象都是典型例子。可以说包括经济学在内的人类科学都是某种程度上试图弥补非对称性或纠正不平衡即追求均衡的不懈努力。 所谓均衡点正是事物不确定性表现的相对确定性表达。经济运行达到某种均衡时,常常说明了某种对称性的达成,也意味某种新趋势。虽然这一均衡很容易被打破:对称性更容易被非对称替代,“均衡点”很容易变成意味着趋势改变的“拐点”。 均衡思想的内涵尚有待得到深入挖掘。现有均衡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层次并不能解释全部的经济现象。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深入探悉均衡思想的更深内涵出发,追踪均衡思想的演化过程,旨在为均衡概念探究新的内涵并给各类经济主体在配置资源、经济行为合理性分析方面奠定新的均衡方式的思想基础。 2.古典主义的均衡思想 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描述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本质,这是第一次均衡思想引入了经济分析,而这也成为古典经济学区别于旧的经济理论,进入“科学时代”的一个标志(Murray Milgate,1996)。但亚当斯密并没有真正提及过“均衡”,其均衡思想散见于他的名著《国富论》、《道德情操论》和其他论文之中,这位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用详尽、又略显干涩的语言表达了古典均衡概念的内涵,即“经济系统的引力中心”,指任何经济过程都有“自然趋近”的一种终极状态,经济系统任何时间都被吸引朝向经济运行的“自然条件”。虽然“自然条件”或“长期正常条件”代表了古典主义最初的“均衡概念”,但真正让“均衡”一词广泛传播的是穆勒(John Stuart Mill),他在《政治经济学》中对均衡进行了正式论述,开启了新古典主义均衡思想的扉页。 3.新古典主义的均衡思想 新古典主义均衡思想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均衡层次深化为“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这两个概念实际上都包含了马歇尔(Marshall,1890)所言的“供求相等、市场出清”的这一核心内容,两者的区别在于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上的差别。“一般均衡”最为靠近斯密“自然条件”的内涵,而“局部均衡”则为“幻灯片式”比较静态分析提供了空间。 新古典主义的均衡本质上依旧是“静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研究动态问题时只能简单地使用类似静态分析的方法,把一系列静态均衡串起来分析他们所谓的经济的动态(John F. Henry,1983)。萨缪尔森把静态向动态的转化称之为对应原理,即在比较静态学和动态学之间形式上存在一种密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存在并不能让两者划上等号。从本质上看,之所以新古典均衡模型难以处理动态时间问题,是因为在这个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能用处于历史时间中的因果关系来描述。这种本质上的缺陷使得均衡思想在新古典主义贡献中依旧难以获得全面升华,而这一工作由凯恩斯主义延续。 4.凯恩斯主义的均衡思想 均衡思想发展至凯恩斯时代同样受到了这股冲力的巨大影响,走出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定式,不难发现凯恩斯主义的均衡思想是博大精深、蕴藏丰富的。某种意义上看,用“凯恩斯革命”来形容这种均衡理念的变化毫不为过。绝对均衡和相对均衡、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主观均衡和客观均衡、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这些均衡内涵的多维性扩大都可以追根溯源至凯恩斯的理论贡献。这种均衡思想的“凯恩斯革命”对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理念的深远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凯恩斯的均衡思想包括逻辑清晰的两个层次:一是中间性均衡,以及“有限波动”的规律性;二是移动均衡,以及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一致性。凯恩斯认为货币经济本身存在周期的波动,但是这种波动是有规则的。它既不会无限地繁荣,以致超过充分就业的限制;也不会无限地衰退,以致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 凯恩斯的均衡思想打破了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对均衡“静态性”、“客观性”、“绝对性”的拴结。“有限波动”意味着均衡可以是相对的,“移动均衡”意味着均衡可以是动态的,而“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对预期的强调意味着均衡可以是主观的。凯恩斯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新古典的均衡观,而将凯恩斯均衡和新古典重新统一融入古典均衡的努力来自于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的理论贡献。 5.均衡分析理论 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均衡一般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一般均衡理论是 1874 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的,他提出“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出售一切生产要素的总收入和出售一切消费品的总收入必将相等。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均衡价格论概念(典型的局部均衡),他指出当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就是均衡。 博弈论的创始人之一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28)认为,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人零和博弈总是存在“最大最小均衡”。但是,由于零和博弈的特殊性,它在社会科学中并没有普遍的应用价值。随后,纳什(Nash)在1950年到1953期间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划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标准,另一方面证明了非合作博弈中战略均衡的存在性。从此,纳什均衡成为管理和经济分析的重要概念。 然而,纳什均衡是以主体“唯利是图”为假定前提的,丢失了特定人文环境下的公平需求,这显然不能解释全部经济现象的本质。一般均衡的假设是建立在相对确定条件下的,似乎也不能全面解释不确性状态下的经济运行机制。 6.异度均衡的提出 通过以上国内外均衡理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均衡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尚有可扩展空间。客观来讲,评价当前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不仅限于当前其带来的经济效用,更应该将其对未来的影响纳入考量体系中。换句话说就是要预测未来波动所带来的收益与损耗的变化并纳入到当前的经济分析中去。一方面,可以观测到的当前是由过去的因决定了现在的果,就如同银行当期效益其实是上年业务发展汇总呈现出来的结果。另一方面,当前的经济波动也深刻地影响了未来。因此,在进行均衡理论研究时,要将过去、现在、未来看成一个统一的、一以贯之的过程,这样才是完整严密的研究逻辑。不确定性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特质是跨时空区域的,鉴于此,我们需要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纳入均衡研究体系中来,其中时间维度主要指时间曲线上的不确定性及波动,空间维度主要指空间变化下的机会成本,而公平尺度是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综合考量。除了设定某种条件下的分析,凡是动态的分析就必须考虑“异度”即不同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经济均衡问题。均衡理论的完善过程,不是新旧替代的过程,而是不同条件下,不同理论框架对经济现象的不同解释。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我们明确地感觉到:目前为止的均衡理论和思想存在的缺陷是:虽然确认经济不确定性这个大前提下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以波动的形式而存在的,但没有认真考虑这种波动对收益和损耗的量化关系。这个波动的过程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和现在已经在一般均衡和纳什均衡的模型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达。但未来及未来因波动而产生的收益、风险、公平、机会成本等变量因素没有得到充分考虑。 就均衡理论而言,在增加未来这个附有众多经济变量的元素后,事实上这就提出了新的均衡条件和算法的问题。这促使我们从理论上对均衡理论产生完善和补充的动因。也就是在一般均衡,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建立第三类均衡的观念、方法、工具和一整套思想体系。我们把这一新的均衡关系叫做“异度均衡”。
导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需要减肥秀肌肉的季节,关于怎么才能减肥,人们一直认为要么“管住嘴”也就是少吃点,要么“迈开腿”即多运动,或者是双管齐下,既要少吃点又要多运动,那么到底哪一种减肥方式的效果会更好呢?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的Brent McFerran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Anirban Mukhopadhyay于2012年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的论文《肥胖理论预测实际体重》(Lay Theories of Obesity Predict Actual Body Mass)研究了人们关于肥胖原因的看法对实际体重和食物消耗量的影响。 在一系列遍及三大洲五个国家的研究中,作者发现:第一,人们主要认为肥胖要么是由于缺乏锻炼引起的,要么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第二,运动理论家(那些认为缺乏运动导致肥胖的人)比饮食理论家(那些认为饮食不当导致肥胖的人)更容易超重,前者超重人数是后者的2倍,即使在控制了几个已知的体重指数(BMI)相关性后,这种效应仍然有效;第三,这一效应背后的机制是,前者倾向于比后者吃更多的食物,这表明肥胖有一个重要的、普遍的、迄今被忽视的心理诱因。 研究背景 肥胖是一个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尽管科学家对肥胖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民众对于肥胖诱因的看法( 人们对许多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持有常民理论(朴素的看法)(Ross & Nisbett,1991;Wyer,2004)。尽管这些看法有时候与科学共识相吻合,有时候则不一致,但它们仍然可以对人们的判断和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Dweck,2000)。例如,Robins 和 Pals(2002)跟踪了几百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他们发现关于不及格原因的常民理论(即不及格是由于缺乏智力还是缺乏努力)预测了无助的反应和自尊的下降,最终是成绩的下降。 在本文,作者检验了关于肥胖(或者是更普遍的体重增加)原因的类似朴素看法,并证明了这些看法对个人的实际体重和食物消耗量有着强大和系统性的影响。 作者预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动理论家应该比饮食理论家有着更高的体重指数。换言之,与饮食理论家相比,运动理论家认为饮食对体重的边际影响更小,因此应该会摄入更多的卡路里,从而变得更重(因为他们额外运动所消耗的卡路里要少于额外摄入的卡路里)。 本文报告了六项实验的结果,作者在这六项实验中检验了上述预测。 实验1 前提假设 人们通常将肥胖归因于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遗传学,而很少将其归因于其他因素。人们比医生更不可能相信饮食不当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实验 从全国代表性样本中抽取301名韩国人(女性占比54%,男性占比46%,平均年龄为32.61岁,年龄范围从15岁到68岁),并测试他们认为的肥胖的主要原因: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遗传。 实验结果 超过90%的参与者认为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50.4%)或运动(41.3%),只有8.3%的参与者认为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遗传。 正如所料,饮食理论家的体重指数(21.55,2.82)明显低于运动理论家(23.10,3.80)。 尽管在总体样本中有更多的饮食理论家,但在达到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制定的超重医学标准的参与者中,运动理论家人数(30人)几乎是饮食理论家(17)的2倍。 实验2 实验 实验结果 表1 预测体重指数的线性回归结果 运动理论和体重指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运动理论和饮食理论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遗传理论和体重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与正常体重的参与者相比,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更不可能将饮食不当作为肥胖的原因,也就是说他们给予饮食理论的权重更低。 即使在控制了其他已知的肥胖原因之后,饮食理论家超重的可能性也明显低于运动理论家。 实验3 实验 有303名法国参与者(女性占比43%,男性占比57%,平均年龄42.44岁)完成了实验2中的实验,并增加了一些额外的控制变量:当前和童年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居住地城市化情况,怀孕状况、就业状况、自我报告的整体健康状况、对营养的兴趣、吸烟和自尊。 实验结果 图1 体重指数是对饮食理论信仰强度的函数 超重的参与者比正常体重的参与者给饮食理论打的分数更低。 实验4 实验 由于在前三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本身可能引起了参与者对饮食理论和运动理论的认可,否则参与者对这些理论的信念可能并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从一个在线小组招募了251名美国人(女性占比64%,男性占比36%)参加第四项实验。 实验4的参与者首先要回答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你认为一个人超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与者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的空格里输入答案,然后再输入他们的性别、身高和体重,最终换算成体重指数。这两个编码不考虑 实验结果 图2 体重指数是关于肥胖原因看法的函数 结果和前面实验的结果相同,持有饮食理论者占比最高(49%),其次是饮食理论和运动理论(20.3%),最后是运动理论(15.1%),因此饮食理论和运动理论占比接近85%。 重要的是,将那些自发地只持有饮食理论者和只持有运动理论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出一种趋势:运动理论持有者的体重指数再次高于饮食理论持有者。 有趣的是,那些将饮食不当和缺乏运动都作为肥胖原因的参与者的平均体重指数大约是饮食理论持有者和运动理论持有者的平均值之间的中点。 实验5和实验6目的是调查在前4项实验中观察到的结果背后的发生机制,从而验证因果关系。 实验5 实验 参与者是172名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女性占比58%,男性占比42%),他们在实验室参与一系列实验,以换取课程学分。在进入到实验室后,所有参与者都被给予一个不透明的杯子,里面有7个独立包装的巧克力,他们可以在完成实验时吃掉巧克力。这些参与者被告知巧克力是以前实验时留下的,他们可以随意吃任何他们喜欢吃的东西。 在完成其他几项均与食物无关的实验后,参与者完成了实验4中的测量,在参与者离开后,实验人员计算他们留下的杯子里剩下的巧克力的数量。 实验结果 人们并不一致认为过度饮食(或运动不足)是肥胖的主要原因,控制了年龄和性别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相信是不当饮食导致肥胖的人相比,相信是缺乏运动(而不是不当饮食)导致了肥胖的人吃了更多的巧克力。 实验6 实验 参与者是香港理工大学的93名本科生(女性占比52%,男性占比48%),他们来到实验室完成多项实验以换取学分。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有一台电脑和一张纸,参与者的任务是阅读一篇描述(虚构)论文,论文指出,肥胖几乎完全是由暴饮暴食和不当饮食造成的,或者是由于运动不足造成的。 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参与者要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信息,并回答一个问题:它表明了什么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回答的范围从1(饮食)到7(运动),然后所有参与者对文章传递的信息的可信度进行评估,评估范围从1(一点也不可信)到7(非常可信),阅读文章所花的时间也被电脑记录了下来。 实验结果 接受运动理论的参与者比接受饮食理论的参与者吃得多,这说明对肥胖原因的看法影响了食物消费。 结语 关于肥胖原因的常民理论对食物消耗有着因果影响,相信饮食不当导致肥胖的人不太可能超重,这一事实是支持医学结论的,即减肥最有效的途径是改变饮食习惯;而那些强烈认为是运动不足而不是饮食不当导致肥胖的人往往有更高的体重指数。 另外仅仅告诉人们是吃的太多导致了体重增加是可以阻止变胖的。 加入蒙格斯智库知识星球 蒙格斯智库知识星球是这么一个地方: 1、经济、金融、法律、风险领域很多问题涉及敏感话题,要说透,在微信群和公众号有诸多不便,因此蒙格斯智库借助知识星球这个平台,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基于观察和原理直言不讳,给读者带来真实而有价值的洞察。 2、蒙格斯智库研究报告前期主要针对机构客户,为了践行知识普惠,现知识星球里免费分享蒙格斯原付费研究报告的节选。 3、蒙格斯智库汇集了经济、金融、法律、风险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团队,是分享专家们零散思想火花的地方,也是答疑解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