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中国车神蔚来汽车大涨19%;连续3日累计涨幅已超30%,相当于3个涨停。而从3月下旬止跌(2.37美元)之后,到今天股价已经翻了7倍多。 图片来源:Wind 半个月前,8月11日,蔚来汽车交出一份“史上最好”的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蔚来汽车营收37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且蔚来在该季度首次实现了单季度销量破万,以及毛利润首次“转正”。 戏剧化的是,这距离那份被称为“史上最惨”的财报(5月),仅仅割了三个月。创业企业,真是没什么不可以。 更有意思的是,曾经叫出1美元目标价的瑞银,在见到了这份财报之后,一夜之间,将目标价提高到16.5美元,翻了16.5倍。 说实话,几个月前看到1美元目标价的时候,我还以为瑞银改行做了沽空机构。 然而这次一夜之间翻多,目标价提升了16倍,不得不承认,这套追涨杀跌、无利不起早、嘴上不要身体诚实的作风,真的很投行。 当然,更魔幻的是蔚来的股价,三个月前还在3刀左右晃悠,现在已经接近18刀了,三个月翻6倍。而瑞银前几天叫出的那个16.5的目标价也轻松突破了。想问问瑞银,下一个目标价,是多少吖? 话说回来,分析师坐在电脑屏幕前对着一堆数据,给出的结论是相当飘的。有的时候一家创业企业能否成功,关键还是在核心管理层人物的性格禀赋;而这些,正是最无法反映在数据上的。 特别是创业企业,它的边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而数据有相当强的滞后性;你不可能通过财报数据知道这家企业未来会发生什么。说白了,创始人他自己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古人云:夏虫不语冰,井蛙不知天。 这句话翻译成金融语言就是,不要在一家企业最倒霉的时候看空他的未来,也不要在一家企业最风光的时候对未来有太多期待。未来蔚来,蔚来未来。。 ——这一波,蔚来从去年6月开始“水逆”。 2020年6月,蔚来持续爆发自燃事件,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不得不宣布召回4803辆ES8,而这影响了蔚来正常车辆的交付,导致去年第二季度蔚来汽车的整车交付数量扑街。 去年8月22日,李斌发布内部邮件,称将进一步控制支出,提升运营效率,把资源聚集在核心业务上,全球范围内将减少1200个工作岗位,9月底前裁员至7500人左右。 一时间,李斌被称作是“2019年最惨的人”。 成功的企业都差不多,但处在灭亡边缘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每个创业企业都有这样一个否极泰来的转折点,所不同的是能不能挺过去。 当年QQ刚起步的时候,恰逢美国.com泡沫破裂,风投圈子中“吝贷”、“惜贷”的情绪浓厚,对QQ(当时的OICQ)这个很有前途的项目视而不见;多亏了Nasper,否则腾讯可能就是众多被市场“误杀”供后人惋惜的创业项目之一。 站在项目的角度,遭遇资本寒冬,能否活下去,有运气的成分;而站在资金的角度,能否找到这样的项目,在最低点出手,则要靠真功夫。 今年4月20日,蔚来与安徽合肥城建投资公司牵头的投资财团签署合资协议。根据协议,战略投资方将向合资公司——蔚来安徽注入70亿元现金。蔚来终于在极度干渴之中迎来了一场甘霖。 此事一出,外界哗然。 人们说,只有蔚来才会去合肥落户,也只有合肥才能接受这个时候如此落魄的蔚来。也有人说,合肥市政府才是今年最牛X的投行。 据说合肥城建投资的项目调研员,去看一次基本就能给出八九不离十的估价;这本是也是练出来的。毕竟沿海一线城市凭着名气和区位因素,企业都抢着来落户,溢价高;而合肥这样深居内陆的城市,没人来落户,叫不上价钱。开太低企业不愿意来,开高了又怕被A。 这就像股市。A股,常年享受估值溢价,捡着高估的票,闭着眼买买买就行了;而港股,估值常年discount,偶尔还来一堆做空机构,于是分析师和交易员就都特别理性现实,高估的一分钱都不肯出。 不管怎么说,合肥至于蔚来,是否极泰来;而蔚来至于合肥,这一波股价暴涨,也赚得盆满钵满了。而那位瑞银的分析师,只能偷偷地在“1”后面加个“6.5”,默默地调高了目标价。 至于合肥市为什么敢在蔚来上下这个狂赌的赌注,我想肯定是对李斌其人有一定的了解;说实话,投初创企业都是投人。 再就是对中国经济的未来的直觉了。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中国不可能跑不出特斯拉这样的公司。有人说比亚迪,但比亚迪更多的是硬件,就像华为虽然也有手机,但跟苹果始终不是同一个路子。 一些新潮的车主已经不喜欢传统车企那副老气横秋的模样。它们虽然推出了电动车,但思维还停留在传统车。 我的看法是,再过十年,中国可以仍然没有一只像样的足球队,但不会没有一家对标特斯拉的车厂。实际上,到目前,随着蔚来的否极泰来,中国资本市场对新能车这个赛道已经开始越来越看好了。 最后再看一眼股价。从2018年9月登陆美股,两天后冲击11.6的高点,然后一路扑街,到2019年10月股价跌到低点1.19;一年的时间里实现反转,到今天涨到17.8。这个过程,使我想起了那些年罗胖当年还比较火、我还在每周一集地追他的时候说一句话: 创业就是从悬崖上扔下去,在不停地坠落的过程中学会飞,然后扑腾翅膀,停止下坠,飞过崖顶,冲上天空。 这话虽然是鸡汤,但仔细琢磨琢磨,好像还有那么点意思。。。 图片来源:Wind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8月10日消息,8月6日,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合肥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达到34家。合肥保护中心是继广州、克拉玛依后,疫情期间经过线上远程考察方式确定建设的又一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是安徽省建设的第一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合肥保护中心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将与南京、苏州、南通、徐州、浙江、宁波等保护中心共同构建起覆盖长三角所有省份(直辖市)的知识产权保护“一张网”,促进区域创新发展齐头并进,营商环境整体提升,助推长三角城市群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芯片国产化任重道远,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正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8月9日晚间,露笑科技公告称,公司于8月8日与合肥市长丰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合肥市长丰县与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该产业园将落地合肥市长丰县,包括但不限于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包括碳化硅晶体生长、衬底制作、外延生长等的研发生产,项目投资总规模预计1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战略框架协议,合肥市长丰县人民政府将为碳化硅产业园项目提供优惠政策、资金(包括但不限于股权、债权投资)支持;提供土地、基础设施配备、用工等保障,对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依法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为项目投资提供便利条件。 据了解,集成电路是安徽合肥的重要培育产业,此次共同打造碳化硅产业园项目,长丰人民政府有望发挥其国有资本引导、放大作用,在资金、政策、资源等各方面为上市公司提供支持,并加速推动当地的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就在前不久的7月30日,露笑科技子公司浙江露笑碳硅晶体有限公司新建碳化硅衬底片产业化项目在浙江绍兴诸暨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95亿元,生产碳化硅衬底片等产品,对于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4英寸、6英寸及以上尺寸级别的碳化硅衬底片市场需求,促进衬底片质量与成品率水平的提升将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建碳化硅衬底片产业化项目的开工与此次战略合作意向的达成,露笑科技在碳化硅产业的布局将进一步加大,未来公司有望形成长晶炉制造到衬底片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给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根据产业研究机构Yole的相关预测,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市场产值到2024年将达到19.3亿美元,该市场在2018年到2024年之间的年复合成长率将达到29%。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半导体碳化硅衬底及芯片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并且由于半绝缘衬底具备高电阻的同时可以承受更高的频率,在5G通讯和新一代智能互联的时代,将具备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财通证券研报指出,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高压领域的理想材料,市场应用空间广阔,发展势头迅猛。露笑科技在原有蓝宝石设备长期技术积累基础上,与中科钢研合作研发碳化硅晶体生长设备,处于目前国内研发第一梯队。公司计划定增募资投资碳化硅项目,并与中科钢研、国宇中宏达成战略合作,碳化硅业务有望成为未来公司业绩增长新亮点。
露笑科技公告,公司于2020年8月8日与合肥市长丰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将与合肥市长丰县人民政府在合肥市长丰县共同投资建设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包括但不限于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包括碳化硅晶体生长、衬底制作、外延生长等的研发生产,项目投资总规模预计100亿元。
近日,《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9年—2035年)第二次环评公示对外发布,根据规划,安徽省将新增高速公路31条共计1935公里,新增远景展望线4条共计285公里。 根据规划,新增高速公路将强化都市圈之间和重要交通经济走廊高速公路服务能力,重点提升陆桥通道、合肥-芜湖-杭州通道、淮(南)蚌(埠)-合肥-安庆通道服务能力。新增规划项目3条,分别是徐州-商丘高速、淮南-桐城高速、合肥-杭州高速。 为加强高速公路对全国重点镇、5A级景区、民用机场的连通,新增项目有20条:宿迁-宿州高速、淮北-永城高速、亳州-郸城高速、五河-蒙城高速、蒙城-阜阳高速、怀远-凤台高速、长丰-固始高速、霍邱-金寨高速、霍山-安庆高速、金湖-仪征高速、扬州-淮南高速、南京-宣城高速二通道、芜合高速芜湖二坝支线、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宿松-彭泽高速、长兴-高淳高速、旌德-绩溪高速、宁国-池州高速、徽州-黟县高速、黄山区-祁门高速。 为优化完善路网类项目,重点解决路网不连贯、交通流不畅、交通出行不均衡、交通瓶颈等问题,新增规划项目有8条:芜合高速合肥支线、沪陕高速路口支线、南京禄口-全椒高速、溧阳-芜湖高速西延、无为-桐城高速、铜商高速铜陵支线、东至-太湖高速、安庆-九江高速宿松支线。 为了进一步加强皖浙、皖赣、皖豫等省际联系,促进合肥都市圈发展,对一批规划期内建设迫切性不足、建设条件复杂的项目采用远景展望线预留规划条件。规划远景展望线4条,分别是东至-鄱阳高速、阜阳-遂平高速、合肥-叶集高速、宁国-旌德高速东延,共285公里。 本轮规划目标为至2035年,安徽省将以“五纵十横”为主骨架,全面建成覆盖广泛、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畅通高效、绿色集约、智慧引领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面支撑交通强国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建设。
地方政府也有高人,向来低调的安徽省会合肥,突然火了。 私募大佬在微博转了一条段子,是这么说的:转: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2007年,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 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603986),赢了,上市估计浮赢超过1000亿; 2019年,又拿出100亿赌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一时间引发网友讨论:简直是神操作,合肥市政府有隐藏的股神。 基金君搜了一些资料,来讲讲合肥政府有多牛。如果有人说,南有深圳,中部地区有合肥! 十年磨一剑 京东方成了国际显示产业龙头企业 一家深陷困境的企业,在“合肥模式”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从举步维艰,到实现“史诗般的崛起”,不仅企业自身跻身国际顶尖水平,同时也让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完成了从跟跑、并跑、领跑的三次跨越。这家企业就是京东方。 “京东方自身难保,不看好这一项目。” 2008年,京东方落户合肥的消息落地,周围一片非议。当时全球金融危机,国外液晶巨头的降价让京东方备受打压,当年由盈转亏,资金压力巨大。 引入京东方,对合肥市政府而言就是豪赌,是“敢为天下先”。开建的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线所需的17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完全由政府托底。 在地块配套条件、土地价格、能源供应、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外,合肥市政府投入60亿,战略投资者投入30亿,如未能引入战略投资,剩下的85亿在合肥政府的支持下贷款解决。 当年,合肥市财政收入仅300亿。为此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当年合肥和京东方的合作,协议价 196 亿,虽然后来没有出这么多,但还是在 150 亿以上。在合肥市政府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一个企业出过这么多钱。如果项目失败了怎么办?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对企业的压赌跟私人投资家的冒险是一样的,因为好机会不多,一旦认准了,必须要冒风险。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支持一个企业实现产业梦想,是拿「真金白银」加以扶持的。 在2007年决定落地合肥之前,京东方一度亏损。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介绍,在京东方合肥六代线之前,公司5代线、4.5代线都不理想,企业运营、市场销售很不景气,合肥六代线成为京东方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合肥是我们的福地,也是我们合作商的福地。”他说。 京东方项目在合肥的成功,被称为“合肥模式”: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把投资引领培育产业放在第一位,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并能实现“筹集-投入-退出”全过程把控。 “为了项目能上马,当时合肥市承诺拿出一年财政收入的80%来投资,”一名合肥政府官员透露说,在充分产业调研和深思熟虑之后,尽管面临较大的舆论质疑压力以及其他多个方面的阻力,合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力排众议,敲定了合肥京东方6代线项目。 此后,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最高世代线的10.5代线也先后在合肥建成投产。同时,一大批显示领域的企业接踵而至。 2017年底,在京东方合肥10.5代线产品下线前,合肥新闻联播做了一个连续三期的《合肥有个京东方》的新闻联播。 京东方为合肥市政府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名,2010年,6代线的投产结束了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次是实惠,京东方在合肥不仅投资的是生产线,还包括了智能制造工厂和数字医院等项目,截至2017年底,京东方在合肥的投资已超1000亿,即使只有10倍的乘数效应,京东方能够带动的总的GDP,也已经超过了合肥市一年的GDP总量,这还不是按照半导体工业100倍的乘数效应来算。 京东方撑起了整个合肥经济,这样的论断毫不夸张。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合肥市的高科技生态已然是“鸡生蛋、蛋生鸡、鸡和蛋都留在合肥不想走了”。 在《合肥有个京东方》新闻联播中,京东方配套供应商合肥三利谱(002876)光电科技厂长任海东现身说法,说当时企业选址在武汉还是合肥犹豫过,但最终定址合肥,现在三利谱光电给京东方供货可以做到零库存。 据报道称,有人算了一下,仅算一下合肥市政府平台所持有的京东方股票,巅峰时期的浮盈就有上百亿。 押注半导体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用于计算机处理器中以实现最佳功能。随着云计算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市场对于DRAM的需求正在扩大。 这个市场,向来不是中国企业的舞台,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MU)三家公司占据着95%的市场份额,它们称为“ DRAM Trio”或“ D3”。它们既是高墙,也是铁板。 如今,一丝丝裂缝出现了。 5月14日,合肥长鑫推出了自己的DRAM芯片产品,这被视作中国企业在此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早在2014年6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年9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成立。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国家牵头,发起冲击。 此时的DRAM市场格局是这样的:三星以45%在市场占有率,占据着绝对地位,海力士29%紧随其后,加上镁光的21%,美韩占据了DRAM市场的95%,剩下的份额,被台湾的南亚和华邦瓜分,中国,从0开始。 彼时,中国内地的芯片产业,被韩日欧美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同行逼入「芯片产业墙角」。 2017年末,合肥开始“破题”,并实现了“捷足先登”。 合肥是这样用真情,打动了兆易:要上了一条生产线,还要一起出钱买了专利。 彼时,兆易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合肥。知道研发生产DRAM得烧多少钱吗?启动资金一年至少一百亿! 合肥用京东方的故事,表达的决心:很多年前,合肥就花了60亿拉起了京东方。 于是,合肥开始书写“中国芯”崛起的故事。合肥市出资75%,兆易出资25%,成立合资公司合肥长鑫,专攻DRAM芯片研发生产。 2019年,长鑫从加拿大知识产权商Wi-LAN Inc.手中买到了全套的专利授权。同年9年,合肥长鑫宣布8Gb颗粒的国产DDR4内存量产。 随后,长鑫代工的内存条在京东悄悄上架了。一上架库存就迅速被一抢而空。合肥凭什么?凭的是高科技,凭的性价比,凭的是中国芯、中国造的信誉,凭的是“舍与得”的厚道和“四全服务”的诚信。 于是“中国芯”在合肥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谋篇布局”,于是“芯屏器合”的大格局,使合肥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高新尖”千亿产业集群,带动的是数以十万计的“蓝领”就业。 有网友这么评论:自从光威发布了国产内存,金士顿、三星的工厂突然就不着火了,不发大水了。员工也不罢工了,产能也够了,价格突然就降了,毕竟合肥长鑫给的压力不小,光威弈Pro正式上市,首个纯国产DDR4内存条,沸腾了整个科技圈。性能还不错,而且价格具有绝对优势,8G的售价仅仅218元。 以前国外厂商可是炒到一千两百多,内存都可以做成期货的,一天一个价,缺什么,什么贵!现在国产出来了,直接便宜了一千块!这时候金士顿已经坐不住了,雷电系列8G 内存的价格直接刷新了两年来的最低价,还死活要比国产价格低,降到了215元,比国产还便宜3块钱。外国品牌是有国产品牌竞争才把价格降到比国产品牌还低,这就是想拖死国产品牌,然后价格还是他们说了算,如果自己人还不支持国产,总有一天外国人还是会骑在我们头上。 2019年,合肥市GDP9409亿元,离万亿俱乐部只是需“临门一脚”。请注意,这是2000年的三十倍;此时合肥与上海、北京同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相比区域中心城市的含金量,要高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有深圳,中部地区有合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但合肥的故事,会更令人羡慕。为什么?因为,合肥作为一个不靠边,不临海的内陆城市,有着明显的“天然不足”(不要说资本与科技和优惠政策等“要素”无法与深圳“同日而语”,就是改变内陆省份的老旧观念,也是“难上加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合肥实现“无中生有”高质量发展,真的是创造了“中国芯”的“合肥奇迹”。 新能源汽车业务下注合肥 据第一财经报道,5月29日,大众宣布以约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002074),获得26.47%的股权并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同时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600418)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江淮集团”)50%的股份,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江淮大众”)股份至75%。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在接受采访时称,传统国际品牌真正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众此举算是标志性事件。 “如大众般出手之狠、出手之猛的企业尚未有。”梅松林谈道。在他看来,大众此举,一方面因为中国是大众在全球的重要战略市场,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之快,让大众不得不重视并迅速做出决策;另一方面是由于特斯拉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攻城略地,让大众产生压力。特斯拉的市值超过大众已经接近丰田,尤其是在中国这一战略要地,特斯拉的国产让大众觉得自己的奶酪被触动。大众要在中国扩大电动车市场,仅依赖南北大众两大合资公司并不够,必须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谈到:“我们和安徽省政府、江淮集团进行探讨时,在战略上是要让新能源汽车乘用车业务大幅度地发展,而不是专注于重载卡车和商用车,所以我们决定在合资企业当中增资达到75%。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江淮集团更好地发挥出合力,和他们的股东安徽省国资委共同持股。” 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在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国轩高科占比约为5%,仅次于宁德时代(300750)与比亚迪(002594),位列行业第三。 “通过入股国轩高科,我们能够参与到电动汽车、电池电芯生产的完整价值链当中,同时共同加强在电池领域研发工作,这对于大众汽车的电动化战略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 冯思翰谈道,将来江淮大众将会推出小型电动汽车产品,在这一类电动汽车产品当中,LFP电池在其所针对的价位上有优势。 目前,大众在合肥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建设,预计将在2023年把一些新车型推出市场。大众希望这些小型走量的车型加上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更快占领各个细分市场。
近日,首款纯国产内存条上市,其中芯片部分使用的是长鑫DRAM颗粒。合肥长鑫再一次荣耀刷屏! 国产内存全球首发 搭载长鑫颗粒 6月1日,使用长鑫内存颗粒的光威弈PRO DDR4笔记本内存条正式开售。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内存条从晶元到封装存储一条龙全是国产制造,掌握着内存颗粒的核心技术! 来源:网络 据介绍,长鑫DDR4内存芯片可匹配主流市场需求,支持多领域应用、多产品组合,并有充分的可靠性保障,规格方面单颗容量8Gb(1GB),频率2666MHz,电压1.2V,工作温度0℃至95℃,78ball、96ball FBGA两种封装样式。 早在5月14日,使用合肥长鑫存储颗粒的光威台式机内存条,已经在京东上开始零售,结果被一抢而空。 而现在开卖的则是笔记本DDR4-2666内存,属于光威弈Pro系列,有8GB及16GB两种容量选择。 其中,8GB容量版售价228元,16GB版售价428元,终身质保。 相比其他无马甲DDR4-2666内存来说,既不算贵也没有很便宜。看来国产内存并不准备用极低价格抢占市场,暂时以稳妥路线为主。 众所周知,内存条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不光是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内存条这个行业牢牢地控制在国外厂商手中。 自从光威弈系列Pro推出之后,诸如金士顿等国际品牌的内存也开启了降价潮,对于消费者而言实在是大大的利好! 此外,采用国产的长鑫芯片,让国人真正用上了"中国芯",在眼下复杂而又紧张的国际局势下,实在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 长鑫的破局 DRAM被喻为连接中央处理器的"数据高速公路",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工业设备、消费电子等电子产品之中。去年投产的长鑫存储,是我国第一家投入量产的DRAM芯片设计制造一体化企业。 其实早在今年2月26日,长鑫存储就已正式发布了DDR4、LPDDR4X内存芯片,以及DDR4内存条,均符合国际通行标准规范,相较于上一代DDR3芯片,拥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更稳定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 尽管在行业研发上DDR4不算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在消费市场,DDR4内存还是主流,频率上也处在平均水准。 不过,作为第一颗国产的DDR4内存芯片,产品主要面向行业客户,当时并没有公开报价。 实际上,自2019 年 9 月 19 日,合肥长鑫存储宣布自主研发的 8Gb DDR4 芯片正式量产,采用 19 纳米工艺打造,标志着DRAM 市场也被长鑫存储以水滴石穿的毅力,硬生生劈出一条缝来。 要知道,在此之前,DRAM 产业长期被三星、SK 海力士、美光三大供应商所垄断,三大巨头占据全球内存芯片市场超九成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在这一领域几乎为零。 长鑫的破局,离不开一次关键性的转机——2019年,长鑫吃下了已经破产的原欧洲存储芯片巨头奇梦达的大量专利。 后者自2006年从母公司英飞凌剥离后一路开挂,DRAM产品销量并稳居全球第二,300mm晶圆领导者和PC及服务器DRAM产品市场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戏剧化的是三年后其申请破产。 通过与奇梦达的合作,长鑫共将1000多万份DRAM相关的技术文件(大小约2.8TB)收入囊中,截止目前共有1.6万项专利申请。 中国芯 合肥造 由于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没有先发优势,晚入局者除了要投入高额的研发费用以外,还要遭受国外厂商的打压,在突围中还要解决与已有国外专利技术冲突的问题。 美国政府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对国内芯片企业一再打压,中芯国际、华为等轮番遭遇"卡脖子"。 这种情况之下,合肥长鑫能在短短几年之内迅速成长起来颇为不易。 说起合肥长鑫,2016年刚起步时还是一个神秘的不对外公开的项目,代号"合肥506"。 来源:长鑫官网 别看长鑫如今在DRAM产业内脱颖而出,当年却是备受质疑。 很多人认为,合肥根本没有实力制造出内存颗粒,甚至怀疑投入的巨额资金会不会打水漂。 毕竟,长鑫整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这在安徽历史上,是毫无疑问的"大手笔"。 其中,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项目,号称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完整技术、工艺和生产运营团队的DRAM项目,也是安徽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 上文提到,19年9月份,合肥长鑫宣布投资1500亿的国产内存项目完工,开始量产DDR4内存颗粒,包括桌面版的DDR4、手机版的LPDDR4,将其46nm工艺内存芯片改良提升到了19nm级别。 4年后的今天,长鑫已经建成第一座12英寸晶圆厂,并推出了一系列DRAM产品。 随着中国首款内存条的上市,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国产内存条用上合肥制造的内存颗粒! 进入长鑫公司的官网,首页醒目位置展示了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技术领先与商业成功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公司! 不仅仅是长鑫,技术与商业齐头并进,相信是所有中国半导体公司的共同夙愿。 长鑫的突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半导体力量的崛起!也证明了合肥在芯片领域提前布局的战略眼光。 尽管很难,我们仍坚信,一个完善的国产芯片产业链终有一天会形成。到那时,我们希望合肥这片土地上能多诞生几个长鑫这样的企业,带领我们的国产半导体行业走出新天地! 乒乓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