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即将收官,全球市场各大类资产纷纷交上了“成绩单”,哪类资产表现最为突出、海外机构2021年看好哪类资产,成为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了2020年以来全球各主要股指、各主要大宗商品类别,以及各主要货币的涨跌幅数据,结果显示,纳斯达克指数和COMEX白银期价表现最为突出,累计涨幅均在40%以上。 亚洲与北美股市表现突出 在全球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各主要股市表现呈现分化。其中,亚洲、北美股市表现相对突出,占据了涨幅榜前列。 Wind数据显示,在全球16个主要股指中,2020年以来,截至12月29日收盘,12个股指上涨,4个股指下跌。在涨幅排行榜中,亚洲、北美股指全线领跑,占据了前9位。其中,纳斯达克指数、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上涨43.22%、33.93%,位居前两位。第3至第9位的依次是韩国综合指数(上涨28.34%)、台湾加权指数(上涨20.63%)、日经225指数(上涨16.53%)、印度SENSEX30指数(上涨15.42%)、标普500指数(上涨15.36%)、上证指数(上涨10.78%)、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6.30%)。期间,多个主要股指创下历史或是多年以来的新高。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其它地区主要股指表现相对欠佳。涨跌幅排名后三位的均为欧洲股指,分别是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2.46%)、俄罗斯RTS指数(下跌9.71%)、法国CAC40指数(下跌6.13%)。 展望2021年,不少专家仍看好亚洲股市,认为相对于欧股的疲软、美股的“高处不胜寒”而言,亚股最有潜力。 富兰克林邓普顿股票主管StephenH.Dover指出:“2021年,从地区来看,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主要在亚洲)仍存投资机会。相较于发达市场,新兴市场经济将从2020年的低谷中更加强势地反弹。亚洲经济体总体上已做好充分准备,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向数字化程度更高的经济结构加速转变。” 瑞信亚太股票策略联席主管DanFineman表示:“在当前情况下,看好亚洲(日本除外)市场,截至2021年底之前预计将有19%的上行空间,或跑赢全球市场。从更长期看,亚洲(日本除外)股市将在未来十年步入崭新的盈利超级周期。” 金属一族成绩靓丽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之下,避险成为贯穿2020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关键词。 受到避险情绪升温和美元走软的双重刺激,2020年以来贵金属表现亮眼。其中,COMEX黄金期价累计上涨23.58%,COMEX白银期价涨幅更是达到47.17%。此外,基本金属也表现不俗,LME铜期价累计上涨27.69%,LME锌期价累计上涨21.96%,LME镍期价累计上涨20.57%,LME铝累计上涨10.06%。 对于贵金属2021年的走势展望,瑞银集团认为,相较于黄金而言,白银2021年上半年上涨潜力可能更大,届时可能上探至每盎司28美元。主要由于未来全球经济复苏更利于白银的需求前景,白银工业应用的需求占比超过50%。预计全球经济恢复与货币政策维持宽松两个因素将刺激白银价格在2021年上半年持续上行。 与金属一族形成对比的是,国际油价2020年表现欠佳。纽约原油期价累计下跌20.78%,布伦特原油期价累计下跌21.85%。需求前景恶化、供应政策存在变数等都是拖累油价下跌的主因。 弱美元谁受益 弱美元牵动着2020年全球市场的神经,美元指数自3月份突破103高位后,随即开始震荡下行的走势。截至记者发稿时,美元指数跌破90关口,2020年以来累计下跌6.9%。 在美元走软的情况下,多数主要货币兑美元都明显走强。2020年以来,欧元兑美元累计上涨9.21%,英镑兑美元累计上涨1.80%,澳元兑美元累计上涨8.35%,新西兰元兑美元累计上涨6.08%,美元兑日元累计下跌4.71%,美元兑瑞郎累计下跌8.64%,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累计下跌6.18%。 专家认为,美联储在未来较长时间保持超宽松政策几成市场共识,弱美元趋势日益明显。对于新兴市场而言,这将构成利好,资金外流压力明显减轻。景顺新兴市场股票团队高级组合经理贾斯汀·莱弗伦茨表示,考虑到美元走弱、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以及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公司涌现,未来10年新兴市场资产表现值得期待。
2020年最后一天,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机构普遍预测,2020年油价或以上涨收官,也是年内首个“四连涨”。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芦青分析,本计价周期以来,在疫苗利好持续推动原油价格走高的过程中,受英国出现变异新冠病毒的消息影响,全球多国暂停与英国之间的航空往来,原油需求受到明显抑制,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原油跌幅较大。 但随着恐慌情绪渐渐消退,加之OPEC+对待增产的态度依然谨慎,市场行情出现一定程度修复,国际油价小幅反弹,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跟随原油价格持续在正值区间波动。 截至北京时间12月30日凌晨,国际油价温和上扬。纽约商品交易所2021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38美元,收于每桶48美元,涨幅为0.8%;2021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3美元,收于每桶51.09美元,涨幅为0.45%。 据隆众资讯测算,截至12月29日原油综合变化率3.23%,预计对应上调幅度100元/吨。零售方面看,目前山东地区中石化加油站的92#和95#汽油价格分别在5.86和6.28元/升,本轮零售价上调幅度或在0.07元/升左右。 中新经纬客户端统计,若本轮油价按上述调整落实,2020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共经历了25轮调整,其中搁浅12次、下调5次、上调8次,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285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235元。 对于后市,金联创分析师路乔惠表示,元旦假期将至,居民出行增多,汽油需求尚可,但国内局部疫情形势严峻,加之倡导弹性休假、减少不必要出行等因素,居民出行半径将缩短,汽油涨幅或受限。 2021年国内油价首调将于1月15日24时开启。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称,根据现有原油价格水平,预判下轮成品油零售端将面临搁浅或窄幅上调。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认为,近期国际原油市场仍受海外疫情困扰,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下调概率较大。
12月30日早盘,创业板指一度涨逾3%,最高报2897.25点,创2016年以来阶段新高。 截至11:06,上证指数报3405.82点,上涨26.79点,涨0.79%,成交额2001.25亿元;深证成指报14161.56点,上涨191.35点,涨1.37%,成交额2549.66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额4550.91亿元;创业板指报2892.52点,上涨79.52点,涨2.83%,成交额869.07亿元。 盘面上看,行业板块普遍飘红,其中电气设备等板块领涨,通信、银行、房地产板块表现颓靡。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共计2076只个股上涨,1247只个股下跌。
元旦春节猪肉、蔬菜、水果涨价吗?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预计农产品总体价格将呈季节性波动上涨走势,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城乡居民碗里不会缺粮缺油,也不会缺肉少菜。 农业农村部今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及元旦春节期间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市场形势、生产形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总量充足、市场运行基本正常。其中,粮食价格在连续多年低迷后恢复性上涨,玉米价格前期涨幅较大,近期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有所企稳,稻谷、小麦价格小幅上涨后保持稳定;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肉价格连续3个月下跌,近期受需求拉动小幅反弹,禽肉禽蛋价格低位运行;蔬菜、水果价格季节性波动,基本符合常年规律,葱、姜等个别小宗品种涨幅较大,但蔬菜供给总体是有保障的。 进入元旦春节这样的传统消费旺季,“米袋子”市场具体供应形势如何?唐珂表示,近年来我国粮价持续低位运行,今年受疫情、灾情及资本炒作等影响,部分品种价格呈阶段性恢复上涨走势,但总体仍然保持基本稳定。随着秋粮丰收上市,稻谷粮源供给充足,南方的籼稻、籼米价格稳中偏强,北方的梗稻、梗米相对偏弱。从小麦的价格来看,是小幅上涨后企稳。今年我国小麦、稻谷产量均稳中有增,库存依然处于历史高位,预计后期口粮总体价格将继续以稳为主。
□ 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上周上涨0.74%,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05%,已连续四周跑赢上证指数。从成分股表现来看,赣锋锂业、科沃斯和金杯汽车等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其中,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等不少成分股获北向资金增持。今年以来,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8只成分股已实现翻倍。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表示,关注自主自强等中长期战略方向景气度加速的行业,如新能源车、科技医药、高端装备等。 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 上周上证指数上涨0.05%,深证成指上涨1.18%,创业板指上涨2.16%,沪深300指数上涨0.84%。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上周上涨0.74%,已连续四周跑赢上证指数。从四季度以来的情况看,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上涨21.04%,同期上证指数上涨5.55%,深证成指上涨8.60%,创业板指上涨10.33%,沪深300指数上涨9.91%。今年以来,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上涨55.22%,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1.36%。 从成分股的表现看,上周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具体来看,赣锋锂业以21.79%的涨幅排在涨幅榜首位,科沃斯上涨19.49%居次,金杯汽车和泸州老窖也分别上涨5.29%和4.04%。四季度以来,多只成分股表现亮眼,赣锋锂业上涨100.92%,东风汽车和科沃斯分别上涨87.89%和81.46%,山西汾酒上涨65.25%,泸州老窖和张裕A也涨逾40%。今年以来,科沃斯、山西汾酒、赣锋锂业、泸州老窖、海尔生物、片仔癀、五粮液、东风汽车等8只成分股涨幅超100%,实现翻倍。 Wind数据显示,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86.14亿元,已连续八周净流入。同期,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多只成分股也获北向资金增持,以区间成交均价计算,上周北向资金净买入贵州茅台7.89亿元,净买入伊利股份2.20亿元,净买入五粮液和片仔癀分别达1.56亿元和1.25亿元。此外,一汽解放、恒顺醋业和一汽富维等成分股也均被增持。 关注中长期战略方向 展望后市,北京鸿道投资创始人孙建冬表示,对于2021年的股票市场投资有三个核心观点:第一,股票市场成长股行情已经启动,目前处在成长股上涨行情的加速阶段;第二,赢在当下,要敢于积极地把风险头寸加上去。现在股票市场还存在比较大的预期差,大家过于强调全社会信用收紧的概念,但实际上影响股票市场涨跌的是股市的流动性,而股市流动性未来两个月将处于明年最宽松的阶段;第三,明年重点投资方向在于自主自强等战略大方向景气度加速的行业。 孙建冬称,在2021年,即使对于长期战略品种,也要以战术思维投资,当卖则卖。当股票市场的形势变得不明朗,或者当投资目标实现,要敢于及时出手。 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表示,应逐渐放弃短期行业配置思路,从中长期来看待中国行业机会。一方面关注中长期趋势,“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行业,如新能源车、科技医药、高端装备、国防军工等;另一方面关注宏观经济轮动,明年经济整体向上,但流动性略微收紧,与经济复苏相关性比较高的行业可能会阶段性受益,但整个顺周期板块很难全面受益。
近期,油脂还是非常强势,不仅持续创新高,而且月间价差的波动也很大,豆油1月和5月的价差本周达到创纪录的850元/吨。对此,金信期货傅博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做出了详细解读。 傅博称,油脂仍然维持非常强劲的上涨势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供应偏紧的预期。全球最主要的两大油脂,豆油和棕榈油的上游供应都阶段性偏紧,豆油的原材料是大豆,目前占到全球大豆出口90%的巴西和美国双双出现库存告急的情况,第三大出口国阿根廷又因为工人罢工影响了出口,推动CBOT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创2013年以来新高;棕榈油方面,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同样令马盘棕榈油价格升至2012年以来的新高。原料价格的上涨带动国内豆油和棕榈油价格持续上涨。另外,其他主要植物油的原料的产量从年度来说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对行情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供应偏紧预期是油脂上涨的主要原因。 其次,国内方面,受国家和地方收储的影响,加上对动物油脂的替代,国内的油脂消费非常强劲,收储预期导致货源大量集中在大集团手中,短期内现货流通量偏少,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带动期货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也是导致期货市场出现BACK结构,即近强远弱的局面。这个情况在豆油中尤其突出,所以豆油的15价差持续扩大。 傅博认为油脂后市的关注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豆油目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两点:CBOT大豆和收储预期。目前看,南美产量确定前,CBOT大豆涨势很难结束。目前市场认为收储至少会持续到2021年一季度。 棕榈油方面,短期内焦点还是放在马来西亚,包括马来棕榈油的产量、出口和库存的各种消息和数据。因为现在对国内棕榈油期货最大的支撑在于进口倒挂非常严重,进口倒挂主要原因是产地报价太高,国内现在到明年一季度的供应基本是充足的。 年前来看,油脂的上涨势头还将延续,只是利多的因素市场已经都有所反映了,所以短期内不建议追涨,傅博建议耐心等待回调后做多。
今年中国玉米价格创6年新高,玉米价格为何持续上涨?预计还将涨到何时?中国农业农村部24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当天召开的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2020年春节后,玉米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5月底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高成交、高溢价,玉米价格持续攀升,9月新粮上市后小幅回落,之后再次上涨。11月,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斤1.2元(人民币,下同),环比涨3.4%,同比涨29.7%,比年初上涨31.8%。“目前价格水平虽然创6年来新高,但仍低于2014年9月份的历史最高价。” 唐珂分析,今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下游玉米饲料加工需求向好,玉米消费明显增加;二是玉米当年产需存在缺口,市场看涨预期增强,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三是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因台风倒伏,尽管台风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但收获成本每斤增加了近0.2元,因此农民希望卖个好价钱。 唐珂表示,11月中下旬以来,随着玉米上市量增加,价格有所松动,呈逐步企稳趋势。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截至11月3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3446万吨。从收购进度可以看出,当前玉米市场购销两旺,只要市场价格合适,农民售粮进度就会加快,市场粮源不会紧张。 “今年玉米仍是丰收年,价格适当上涨后农民种粮收益增加,预计明年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也将有所提高,立足国内保障玉米基本自给,是有坚实基础的,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唐珂说。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