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提前偿还36亿欧元IMF贷款。据悉,作为公共债务投资组合和管理计划的一部分,近期希腊财政部宣布正在启动程序,提前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6亿欧元的贷款。 这是希腊第二次提前偿还IMF的贷款,去年11月份希腊新政府上台后不久,希腊就提前偿还了IMF约27亿欧元的贷款。 此次还款包括2021年和2022年即将到期的部分贷款,还款后希腊将还清IMF约80亿欧元贷款中的63亿欧元,并帮助希腊节省约3000万欧元的利息。 希腊财政部长斯泰库拉斯表示,提前还款将实现希腊国家现金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利率和外汇风险,减少未来两年的再融资风险,同时改善希腊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的基本指标,如年度总融资需求占GDP的百分比,以及债务占GDP的比重。他同时强调,还款将充分履行希腊政府对债权人的合同条款和义务,保持监管框架的稳定并积极协调利益攸关方的协商和参与。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和国际投资者对希腊提前偿还IMF贷款反应积极,认为此举有助于改善希腊债务水平。由于国际投资者对希腊经济前景的看好,希腊在国际市场上逐步通过低利率发行国债来取代昂贵的借贷成本,目前希腊的借贷成本已经低于IMF的贷款利率。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六大行取消靠档计息并非偶然。继3月央行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以来,部分银行执行并不理想,此次取消靠档计息,实际上也是监管的延续。 明年起,部分“靠档计息”存款产品计息规则将调整。根据六大国有银行12月14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于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六大行取消靠档计息并非偶然。继3月央行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以来,部分银行执行并不理想,此次取消靠档计息,实际上也是监管的延续。 中小银行“创新”产品多 所谓“靠档计息”,是一种存款创新产品。是指定期存款在提前支取时不按照活期利率计息,而是按照实际存入时间最近的一档存款利率计息,剩余部分按照活期计息。总体来看,定期存款靠档计息在中小银行中较为普遍,大型银行则多应用于大额存单中。 12月14日,“工农中建交邮”六大国有银行同日发布公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的有关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调整靠档计息存款产品计息规则,提前支取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照支取日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具体来看,2021年1月1日起,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港股01398)“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节节高、拥军宝和工行定存产品”;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港股01288)“提前支取分段/靠档计息的个人存款产品(包括个人大额存单、定利盈、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等)”;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人民币定利多和中银步步高(行情002251,诊股)(定期)存款产品”;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港股00939)“‘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惠存通(含个人人民币特色储蓄)等产品”;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港股03328)“具有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功能的大额存单、‘超享存’和‘智慧定期’等人民币定期存款产品”,邮储银行(行情601658,诊股)(港股01658)“‘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邮利丰存款产品”,将调整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 对于相关存款产品的持有人,如在调整日(含)后提前支取,将按照支取日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如在调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计息;如未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响。 “靠档计息”将退出市场 由于同时具备定期存款的高收益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靠档计息存款产品一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过,市场对此计息方式一直存有争议。去年末,监管指导叫停靠档计息定期存款产品,要求2020年末之前相关存款产品压缩至零。 今年3月,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提出,应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连续整改后,分析人士预计,部分银行前期开展的靠档计息活期产品、靠档计息定期产品在年内或将加速清退。“2019年之前,大部分大额存单都支持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不过受监管影响,2020年以来,大额存单提前支取均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计息,导致大额存单的流动性减弱。”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 根据央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至2020年8月末,不规范的活期存款创新产品较基准日(自律约定生效日,2019年5月17日)压降75%,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较基准日(自律约定生效日,2019年12月17日)压降38%,均已超过压降计划,压降效果显著。 智能活期存款已现下架潮 在六大行此次集中调整“靠档计息”存款产品计息规则之前,也即今年3月以来,靠档计息的智能活期存款已现下架潮。从目前在售的互联网存款产品来看,中长期产品成为主流,如果在持有期内提前支取,需根据实际存款天数按活期计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止目前,仍有多款中小银行互联网存款产品选择按期付息。以某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例,在该平台列出的近30天理财产品“人气榜”前十位中,储蓄存款占据6席,包括华通银行、蓝海银行、鄂尔多斯(行情600295,诊股)银行、北京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银行、亿联银行等存款产品,满期利率在2.17%-4.12%之间。其中,4款产品均可按期付息。以华通银行一款利率为3.9%的存款产品为例,其持有满1个月可随时全额支取,同时付息方式为按月付息,自存入日起每持有满1个月,按3.9%利率自动付息;仅持有不足一个计息周期时,根据当周期内实际存款天数,按活期利息计息;而亿联银行一款每7天付息产品,利率为3.3%。 总体来看,这些按期付息产品的付息周期在7天到1年不等,利率普遍在3%以上,同时还有多款按期付息产品利率达到或超过4%,如北京中关村银行“周期盈”、蓝海银行“蓝贝贝360天”、海南银行“海智通-年年付”等。 “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存款产品都会在显著位置向客户强调相关产品在50万限额内受到存款保险全额保障。暗示无论哪种类型银行、在哪个区域,存款产品利率如何,都将由存款保险兜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日前在公开论坛上表示,在这种“零风险”导向下,消费者倾向于简单根据利率高低选择产品,使得本应根据机构区位、类型、规模、风险等因素形成的利率溢价机制受到歪曲。 对于互联网平台存款,孙天琦指出,需要明确该业务准入条件、风险管理等要求,根据监管评级、经营情况、资本金及风险管理能力等设定业务门槛及业务规模上限,尤其需要明确哪类银行不能做该类业务。同时,针对新业务模式的新特征,完善审慎监管指标和有关规则,研究滥用存款保险50万法定偿付标准、搞资金价格竞争的应对之策。
2020年12月14日,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同步发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这是啥意思呢? 想准确理解靠档计息,需在前面加上“提前支取”四个字,靠档计息只发生在提前支取的情况下,即当定期存款期限未到时,客户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银行按照靠近已存天数相对应档位的定期存款利率来支付利息。 举个例子,某储户购买了一张1年期大额存单,如果在第7个月被提前支取,那么,如果按照“靠档计息”,他可以依据最近一档6个月定期利率,再加1个月活期利率来计息;如果按照“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则7个月全部按照活期利率来计息。 很显然,“靠档计息”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活期存款的便利和定期存款的收益兼得为卖点,储户不仅可以提前支取,还不用为提前支取的利息损失买单,获得不错的利息水平。 此次调整,储户们普遍关心,存量产品在不同的提取情境下如何计息。《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同银行的处理方法不一。 违反“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规定 为何六大行此番同步调整计息方式呢?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靠档计息”产品的计息方式违反了《储蓄管理条例》中“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的相关规定。 同时,“靠档计息”产品也曾因定价激进惹来社会争议,有些银行的靠档计息在央行同档次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明显超出市场同期限存款利率。在此之前,民营银行发行的“智能存款”产品,也被监管部门一度叫停。 实际上,早在一年前,监管部门以窗口指导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叫停靠档计息的定期存款,并要求在2020年末之前,相关存款产品压缩至零;大额存单提前支取规则亦将适用该规定。目前,清理大限将至,多家银行发布调整公告,就不足为奇了。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的“靠档计息”产品主要是智能存款,国有大型银行的“靠档计息”产品则主要是大额存单。 去年末,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规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有关要求》。今年3月,央行下发《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银发〔2020〕59号),各存款类金融机构需按规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型产品。 在监管多次指导下,目前市面上已难觅靠档计息类产品的踪迹,存量产品的处置也正在推进中。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末,不规范的活期存款创新产品较基准日(自律约定生效日,2019年5月17日)压降75%,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较基准日(自律约定生效日,2019年12月17日)压降38%,均已超过压降计划,压降效果显著。 中小银行差异化应对“一刀切”处理方式引关注 与六大行相比,部分中小银行已在更早时期开始发布公告,并在处理方式上各有差异。 早在今年4月,廊坊银行和张家口银行先后发布公告,对储户持有的靠档计息智能存款进行清盘处理。 8月,广发银行发布公告称,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调整,该行将于2020年9月11日终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计息”业务。公告显示,上述业务终止后,不影响客户个人定期存款的到期正常支取计息,即已办理“定活智能通”或“智能分段计息”的个人定期存款,到期支取的将按照存入时约定的到期利率计息,如发生提前支取(含部分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将按照支取日该行挂牌活期存款利率付息。 国庆节前夕,厦门国际银行的短信通知称因政策调整,在该行持有的大额存单提前支取计息规则在2020年12月1日后全面变更为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持有到期则仍按发行利率计息不受影响。 对此,有银行工作人员回复记者,“我们是按照监管要求,对该产品清退的。在我们跟客户签订的协议里,也有终止该存款合约的相关规定,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方案。” 中小银行揽储压力难题待解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银行在揽储成本确实面临较大压力,贷款利率不断下行,存款利率降幅却很有限。特别是中小银行,吸收存款方面压力更大。西南财大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指出,现在大多数中小区域性银行存贷比只有五十几个百分点,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缺乏优质资产。大量高息吸存的银行一部分是新型民营银行,没有线下网点吸存;本身坏账不良压力大,需要做大资产规模,防止银行“暴雷”。 但是,大额存单等产品尽管补充了银行负债端来源,但也使得负债成本上升,例如有的银行靠档计息会在央行同档次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特别是部分机构此前发行了一些中长期的高利率存款产品,随着市场利率不断下行,渐渐无法支撑这样的高成本存款。 陈文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正如之前监管指出的,大量结构化存款产品是假的结构化存款产品;部分是通过接力形式,即存户购买的是长期限的存款,但允许在规定时点进行转让,根据连续持有的期限获得利息,这种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即极端情况下可能找不到接力方。整体看,靠档计息产品存在拉高了银行吸储成本,加大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 监管合规要求叠加市场压力,部分机构提前清盘存款创新产品的做法不难理解,但专家表示,具体措施应更稳妥,商业银行应兼顾合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更进一步来看,中小银行揽储压力难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堵住“靠档计息”漏洞后如何增强竞争力,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有六大行(工、农、中、建、交、邮储)近日均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于“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存款产品,调整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照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根据六大行公告,如用户在调整日(含)后提前支取,将按照支取日人民币活期挂牌利率计息;如在调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计息;如不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响。 “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全称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收益会根据存款时间分段计算利率。客户与银行签约,协定存款金额并允许提前支取,存款利息按照与实际存款天数最接近的存期利率向下靠档计息。 举例来说,某储户购买了一张1年期大额存单,如果在第7个月被提前支取,那么,如果按照“靠档计息”,他可以依据最近一档6个月定期利率,再加1个月活期利率来计息;如果按照“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则7个月全部按照活期利率来计息。 因此,“靠档计息”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活期存款的便利和定期存款的收益兼得为卖点,储户不仅可以提前支取,还不用为提前支取的利息损失买单,获得不错的利息水平。不过,这类产品对应的储户对利率更加敏感,黏性较差,一旦利率下调,银行出现负面舆情,极易导致存款大量“搬家”。 为什么要对该类产品进行调整?各大行在公告中均提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的有关规定”。今年3月,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定性了“靠档计息”存款产品的不合规性。《通知》称,应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出,此前部分金融机构通过发行活期存款创新产品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所谓“创新产品”吸收存款,利率水平明显超出市场同期限存款利率,且违反了《储蓄管理条例》《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在银行业内人士看来,“靠档计息”产品的存在拉高了银行吸储成本,加大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本次六大行叫停“靠档计息”存款产品也将进一步压降此类产品潜藏的流动性风险,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同时也将降低银行揽储成本,从而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2月14日,六大行齐发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产品,提前支取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照支取日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小银行‘船小好掉头’,我们银行根据监管要求,早对‘靠档计息’类产品进行整改了。”一位浙江地区农商行行长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底,监管要求银行立即停止办理关于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相关业务,并逐步压缩该类业务存量,从政策传达之日起到2020年底为过渡期,在过渡期结束后,该类产品余额为零。 “这对中小银行的揽储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叫停‘靠档计息’后,定期存款与银行理财相比,已经没有明显优势。现在我们靠大额存单揽储。”一家中小银行高管对记者表示。而在上述监管要求中还包括,对大额存单的产品功能要做到正确宣传。 六大行叫停“靠档计息” 靠档计息,是指客户在银行买入定期产品时,如果提前支取,银行会根据客户实际存入时间,以靠近的定存档计算定期利息,剩余的按活期计息。目的是吸引客户购买,帮助银行揽储。 一般来说,定期存款采用的计息方式是到期一次性付息,如果有客户在定期未到期时想要提前支取,则计息方式会直接按活期计算,所以提前支取会损失掉一定的利息收入。而按照“靠档计息”方式,假设客户一笔定期存款存期为3年,若在第2年第4个月提前支取,则支取的利息可以按照满2年零3个月这一档期兑付定期利息,剩余期限则按照活期计息。 12月14日,工商银行公告称,“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的有关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我行对于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节节高、拥军宝和工行定存产品,调整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如您在调整日(含)后提前支取,将按照支取日我行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如在调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计息;如未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响。” 同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人民币定利多和中银步步高(定期)存款产品,提前支取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照支取日我行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如您持有上述产品,在产品到期时支取,仍按照存入时约定的产品到期利率计息,利息不受影响;如您在产品到期前有用款需求,在2020年12月31日及之前提前支取的,仍按照原产品靠档计息规则计息,在2021年1月1日及之后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部分将按照支取日中行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不再靠档计息。” 另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也在12月14日发布类似公告。 国务院《储蓄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其余部分到期时按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12月,央行就要求停止办理关于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相关业务,对于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一律按照活期计息;并逐步压缩该类业务存量,从政策传达之日起到2020年底为整改过渡期,在过渡期结束后,该类产品余额为零。 中小行揽储承压 今年3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提出,各存款类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对此表示:“监管叫停‘靠档计息’,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早有预期,去年年底就开始调整这块业务,进行压缩。同时,我们还有其他较多的吸储手段,来应对这一变化。” 一位中小银行高管则对记者表示,监管的出发点可能是通过降低存款成本,来下调银行负债端的压力,进而支持实体经济,让资金流向“最后一公里”。但部分中小银行面临压力,中小行普遍揽储能力拼不过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现在负债端更将承压。 “这对民营银行的揽储业务可能是一个打击,民营银行物理网点少、品牌薄弱,难以从传统渠道获得存款,开发的‘智能存款’这一互联网产品是个有效的揽储途径。而当下,‘靠档计息’政策约束,不少银行为合规经营已经下架了‘智能存款’产品,民营银行资金渠道变少。”一位民营银行人士表示。 “互联网平台存款是伴随互联网金融、平台经济发展出现的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对于这类传统金融的新业务模式要深入研究,需要明确该业务准入条件、风险管理等要求,根据监管评级、经营情况、资本金及风险管理能力等设定业务门槛及业务规模上限,尤其需要明确哪类银行不能做该类业务。同时,针对新业务模式的新特征,完善审慎监管指标和有关规则,研究滥用存款保险50万法定偿付标准、搞资金价格竞争的应对之策。严格规范互联网、APP等数字平台涉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各类行为。”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今年11月份时表示。
(原标题:比特币卷土重来:减半时间或提前 概念股要嗨?) 交易平台Bitstamp报价显示,比特币突破10000美元大关,为2月24日以来首次。 来源:Bitstamp 与此同时,美股区块链概念股集体上涨。Marathon Patent收涨近30%,Riot Blockchain涨超21%,嘉楠科技涨超15%,第九城市涨超7%,迅雷涨超5%,猎豹移动涨超3%。 Marathon Patent 嘉楠科技 此前,根据比特币资产管理公司Bitwise Asset Management的调查结果,37%的金融专家认为2024年底时比特币价格可达2.5万美元。而Pantera Capital首席执行官的预测更为疯狂, 其预计“比特币将在2021年达到115212美元”。 资料显示,Pantera Capital成立于2013年,是美国第一家推出数字货币的投资公司。 区块链减半时间或提前 根据此前预估时间,减半将会在纽约时间5月12日凌晨1点进行(北京时间5月12日13:00)。不过加密货币挖矿公司Coinmint LLC首席财务官观察显示, 比特币区块奖励减半时间可能会提前5个小时。 也就是在纽约时间5月11日晚上7:45(北京时间5月12日早上7:45)。 回顾历史,2012年11月28日,比特币第一次减半。2013年,比特币的价格从年初的20美元左右一路升至260美元左右; 2016年7月10日,比特币第二次减半。接着在2017年,比特币从1457美元涨到20000美元,达到了比特币价格的历史最高峰;而根据预测,第三次减半将不就之后到来。 机构:关注三大主线 投资标的方面,国盛证券建议关注以下三大主线: 1、央行数字货币主线:四方精创、高伟达、长亮科技(银行支付功能开发);数字认证、格尔软件(数字身份认证);新大陆(机具改造);飞天诚信(硬件钱包); 2、数字资产条线:东港股份、金财互联、嘉楠科技(CAN.O);火币科技(1611.HK)、前进控股(8395.HK); 3、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易见股份、广电运通。 (编辑:文静)
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接连发生产品提前终止的现象。普益标准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共有1432只产品提前终止,2019年以来,银行开始加速清退部分存量理财。 一位热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小王目前对中证君抱怨,“我几年前买的理财产品今年被银行单方面提前终止了,这个产品比现在的理财收益率高太多,真是越想越气。” 据中证君了解,小王的情况不是个例。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接连发生产品提前终止的现象。普益标准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共有1432只产品提前终止,2019年以来,银行开始加速清退部分存量理财。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新规要求,银行目前加速缩减存量理财产品规模,因此可能发生理财产品提前“强退”,但预计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1432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日前,有投资者称收到一款名为“(2018-14期)安享长盈”**财富客户专属理财产品1158天的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的短信通知,该产品隶属某国有大行。 来源:网络 此外,中证君注意到,上述国有大行另一只理财产品也被提前终止。该行公告称,(2018-15期)“安享长盈”**财富客户专属理财产品1158天的产品到期日由2021年7月5日变更为2020年7月29日,产品期限由1158天变更为817天。客户本金及收益将于2020年7月31日到账。此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5.5%。 来源:银行官网 中证君在“安享长盈”系列旗下产品说明书上发现,该系列产品主要针对高净值客户发售,风险等级为PR3级,预期收益率大多在5.5%~6.1%之间,远高于同期发行的普通理财产品。 除“安享长盈”系列理财产品外,中证君发现还有别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今年5月,华北地区一农商行也发布公告称,根据资管新规及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要求,该行于2020年5月20日提前终止金色时光天添鑫悦享理财产品。 来源:银行官网 还有消息称,部分亿联银行的储户今年8月收到银行调研通知,称正在对靠档计息的智能存款产品进行调研,拟在年底前对此类产品进行清退。相关产品此前的年化收益率高达5%以上。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共有1432只产品提前终止,其中有1348只于理财新规发布之后终止。2019年,银行开始加速清退部分存量理财,涉及622只产品,2020年以来,已有645只。 两大原因导致强退 银行理财产品为何出现“强退”现象?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表示,一方面是受资管新规要求压降违规存量理财。在监管要求下,银行理财整改步入正轨,速度不断加快,提前清退一批不合规产品,也成为了推进理财产品转型进展不得不进行的一步。另一方面,站在经营的角度,压降不合规产品有助于避免成本收益倒挂对利润冲击。 “由于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并对非标资产的投资进行了约束,一些在早期发行且原存续期较长的旧产品,无法在过渡期结束时自动到期,届时将不符合监管要求,因此银行只能在适当的时间主动停止这类产品的运作。另外,被主动停止的部分产品,曾给予了投资者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或采取靠档计息的方式,这不仅违背了新规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还给银行负债端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这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多在5%以上且期限较长,而当前市场环境中利率不断走低,无疑让银行方负担了较重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普益标准研究员郭全毓具体分析道。 不过,某银行业人士对中证君分析,强退应该不是普遍情况,由于资管新规的要求以及高收益的老产品陆续到期,“老”理财产品下架会越来越常见。 明明团队表示,首先,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一年,稳定了金融机构的预期;其次,以往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中短期的,银行可以等待其自行到期;最后,大量的提前赎回,会给银行在短期内带来较为沉重的本息偿还负担,不利于银行现金流的稳定。 合法不合情 理财产品合同是投资者和银行共同签署的,如今,银行单方面终止,这合理吗? 多款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一旦签署,银行有权单方面解约。上述安享长盈系列某产品说明书中称,为保护客户利益,该行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提前终止本产品。 比如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某理财产品说明书称,在单一投资期内,银行和投资人均无提前终止权;但银行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停止产品开放,并在存量份额单一滚动周期到期后终止本产品。 来源:光大银行阳光理财资产管理类理财产品“月月盈”产品1 说明书 建行某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书中显示,产品存续期内,中国建设银行有权提前终止该产品。 来源:中国建设银行“乾元-私享”(60天)周期型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风险揭示书 不过,郭全毓认为,虽然根据理财产品合同,银行方面有权单方解约,但对涉及的客户应当做好解释工作,充分说明相关规定,否则会导致客户的不满情绪,间接影响银行声誉。除了发布相关公告外,理财经理应与相关客户充分沟通,协助客户选购替代产品以承接突然到期的资金,从而降低客户流失的可能性。 明明团队表示,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将资金赎回再去买新产品,考虑到当前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要远低于之前的收益率,将可能导致预期收益落空,甚至会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