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最新表示,将于8月12日宣布8月季度指数评审结果,结果将于8月31日收盘后生效。据记者了解,此次季度评审不涉及A股纳入因子的变化。不过,MSCI可能会根据沪深股通调整而调进或调出部分A股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场热议北上资金开启“价差模式”。一方面,行业板块轮动明显加快、追热点的现象增多;另一方面,资金流入、流出相伴而生,7月下旬开始双边波动明显加剧。 原因在于,在A股估值修复后,外部扰动始终是市场的焦点。毕盛(APS)资管首席投资官王国辉对记者表示,在美国大选因素扰动期间,加大现金的配比,并提升对外部扰动更为免疫的板块配置。另一个原因是,“北上资金持有A股仓位达1.7万亿元,短期流出几百亿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持仓量已比较巨大的情况下,调仓需求肯定会有,不可能一直买入持有。”MSCI亚太区指数解决方案研究部主管魏震对记者表示。 来源:通联数据 年内MSCI扩容纳入A股概率低 据记者了解,当前,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纳入因子是20%,而今年进一步扩容的概率很小,因为目前MSCI并无继续对客户展开咨询的计划。同时,对外资机构而言,20%的比例已不算小,他们更倾向于多一些时间来观望。 在MSCI看来,下一步扩容的四大主要问题尚未解决——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在陆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中国A股较短的结算周期,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 就衍生品而言,MSCI方面仍不认为近期的沪深300杠杆及反向产品能完全满足外资的风险对冲需求。去年,港交所宣布携手MSCI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目前监管尚未批准。 此外,尽管综合交易机制得到变相的解决,但外资仍需时间观察其效力。港交所于7月10日推出SPSA集中管理服务,作为进一步服务沪深港通的新措施。事实上,这是实现综合交易机制的变通方式,使得外资基金经理人无需对一个个组合分别下单交易,而是可以统一下单、一次性交易后再公平划分到每个投资账户。 “SPSA集中管理服务可能解决了综合交易机制问题,MSCI要审核一个机制是否有效,既要看机制是否落地,也要收集投资者的实践反馈。”魏震对记者称。 就今年来看,科创板要被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进而被纳入MSCI旗舰指数的概率不大,或需更长的观察期。 北向资金进入“做差价”模式 正因为今年没有增量被动资金的流入,且A股此轮反弹幅度较大,7月下旬以来,北向资金明显进入“做差价”模式。 根据通联数据,7月2日开始,北向资金连续4个交易日出现超百亿元的净流入,分别为195.89亿元、155亿元、164.36亿元、118.88亿元。但从7月9日开始,流进、流出更为频繁,9日开始,资金流动依次为105.28亿、-19.88亿、95亿、57亿、-150.17亿、-4.55亿、-54.37亿、33.01亿、-34.2亿、-8.09亿、63.92亿元。7月底至今,这种波动模式仍在持续。 同时,板块轮动也明显加快。例如,根据7月14日公布的最大净减持行业数据,北上投资者抛售科技和消费类股,同时增持保险和券商。这一板块的分化表明,北上资金在持有A股头寸方面正变得更加具有战术性和机会主义。 北上资金对热点的追赶度也有所强化。8月5日,当日净流入最多的20大个股中,大多为半导体概念,例如三安光电、中芯国际、紫光国微等。 对此,浙商基金专户投资经理助理、新兴产业组成员王斌对记者表示,近期资金波动较大,受到政策利好影响,市场短期情绪或将高涨,但不排除未来会有一定调整与波动。对于长线资金而言,需要看长周期的发展。“半导体产品在迭代中成长的速度很快。投资人不能静态地认为一家半导体公司目前有哪些产品,可替代空间就是多大。” 未来,贸易摩擦仍将是驱动资金波动的主要因素。“外部不确定性使市场不时出现震荡,但当负面消息趋于平静后,市场又开始追逐风险,这似乎成了一种规律,因此可以看到北上资金也在循着这种规律波动。”某欧洲资管机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从估值角度看,与自身历史水平相比,A股市盈率约14倍,而5年期平均值为12.1倍,估值修复已到一定程度。 机构普遍认为市场向好。就下一阶段而言,王国辉对记者称,其近期开始提升现金仓位以应对四季度潜在的波动;瑞银方面则表示,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小、有望领涨的主题更值得关注,包括在线配送渗透率上升、啤酒高端化、建筑业复工和行业龙头市占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黄金投资需求和铜资本支出增加、苹果供应链,以及可能私有化的标的。
美元指数短线走高,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22日盘中短线跳水近350点,跌破7.0关口。其中,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盘最低报7.0099,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最低报7.0068。 WIND截图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2日公布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718,调升144个基点,升值至2020年3月13日以来最高值。截至发稿,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004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0032。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围绕7.0关口宽幅波动。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17日称,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点是没有变的。 “从观察情况看,汇率短期波动主要是市场力量推动。”王春英提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范围内保持了基本稳定。但双向波动比较明显,弹性加大,今年汇率在贬到最低位时,接近7.2元,现在升过7元,所以双向波动还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汇率变动对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王春英指出,今年汇率到7,对没有持有太多外币资产的人来讲,没有太大影响。今年疫情也使民众到境外旅行和留学的机会减少,所以汇率无论到7.2还是7或6.99,对生活都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王春英还称:“说到产生影响的话,可能就是你的账面资产,如果外币资产非常多的话,账面资产会有一些变化。但如果不发生真正的货币兑换,影响是非常小的。” 未来人民币汇率究竟到多少?王春英表示,还是会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地波动。所以相关影响也是在不断变化,至于影响大小是取决于个人外币资产的规模,还有个人对资产持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应该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但在国际货币中相对是稳定的,不会对大家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撰文认为,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走势来看,良好的疫情防控、持续改善的基本面情况以及前期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克制为人民币汇率提升提供了底部支撑。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中国经济具有率先复苏的优势,PMI指数连续四个月在荣枯线以上,出口和利用外资的表现都超乎市场预期,二季度经济也实现3.2%的正增长,下半年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作用会逐步显现,但也要注意,消息面因素有可能加大汇率的双向波动。
国新办17日举行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谈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生活的影响,王春英称,对没有持太多外币资产的人来讲,没有太大影响。今年疫情使民众到境外旅行和留学机会减少,汇率无论到7.2还是7或6.99,对生活都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 有媒体问:近期人民币汇率围绕7波动甚至一度突破7关口,如何看待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整体走势?人民币汇率走强会对人们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对此,王春英称,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点是没有变的。 “从观察情况看,汇率短期波动主要是市场力量推动。”王春英提到,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范围内保持了基本稳定。但双向波动比较明显,弹性加大,今年汇率在贬到最低位时,接近7.2元,现在升过7元,所以双向波动还是非常明显的。 分三个阶段看,如疫情暴发初期,春节假期开市以后,市场情绪在汇率上有一个集中释放,随后在支持疫情防控措施推出的情况下,市场情绪好转,也带动了汇率回升。 另外,3月国际金融市场有震荡,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推动美元上涨,非美元货币普遍承压,在这时人民币同步走贬,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向好,复工复产加速,人民币很快恢复回升。 最后一个阶段是5月下旬人民币汇率短期走贬后,6月以来总体又有升值,近期又回到7甚至7以上,主要是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有所缓和,美元指数在走弱,同时,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总得来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很正常的。 对于汇率变动对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王春英指出,今年汇率到7,对没有持有太多外币资产的人来讲,没有太大影响。今年疫情也使民众到境外旅行和留学的机会减少,所以汇率无论到7.2还是7或6.99,对生活都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王春英还称:“说到产生影响的话,可能就是你的账面资产,如果外币资产非常多的话,账面资产会有一些变化。但如果不发生真正的货币兑换,影响是非常小的。” 未来人民币汇率究竟到多少?王春英表示,还是会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地波动。所以相关影响也是在不断变化,至于影响大小是取决于个人外币资产的规模,还有个人对资产持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应该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但在国际货币中相对是稳定的,不会对大家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130个基点,报7.0043。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913。本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调降100个基点。 截至发稿,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979,16日报收6.9951元。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6.9994。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截图 7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震荡调整后出现了明显走强。如何看待近期的人民币走势,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能否持续?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撰文认为,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走势来看,良好的疫情防控、持续改善的基本面情况以及前期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克制为人民币汇率提升提供了底部支撑。 对于后续人民币升值能否持续,明明认为应重点关注疫情和基本面、央行货币政策和中美关系三大因素。明明指出,在基本面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方向上的支撑,但走势仍旧存在出现波动的可能。 明明强调,过强或过弱的人民币汇率都并非是最优解,保持汇率在合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或更有益于资本市场和经济整体。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将以7为中枢,在可控范围内震荡波动。 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二季度GDP实现了由负转正的增长。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中国经济具有率先复苏的优势,PMI指数连续四个月在荣枯线以上,出口和利用外资的表现都超乎市场预期,二季度经济也实现3.2%的正增长,下半年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作用会逐步显现,但也要注意,消息面因素有可能加大汇率的双向波动。
建信理财董事长、CWM50专业成员刘兴华7月7日在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报告线上发布会上表示,理财子公司作为新型金融机构,在增强宏观金融政策、监管政策有效性的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理财子公司成为平抑市场波动,实现金融资源更有效配置的重要力量。”刘兴华表示,成立理财子公司是国家丰富金融市场体系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理财子公司具有稳定的资金募集渠道,能够支撑长期限债券配置,扭转负债结构短期化趋势,增强实体企业抵抗融资环境波动的能力。通过主动积极的大类资产配置,提升各类资产的轮动表现,降低波动率。 据他透露,建信理财成立以来,投资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超过1100亿元,占比超过50%,为资本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不断增多。相较传统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更加丰富,更好地扮演直接融资重要服务商的角色,为金融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发挥独特作用。 五月以来市场利率出现超预期上行,债券估值大幅下跌,市场纯债券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1.33%,63%的纯债基金最大回撤超过1%。 “理财子公司在近期债券市场波动中牢固树立了稳健、安全的口碑。”刘兴华表示,建信理财公司也有部分产品净值出现波动和净值低于面值的情况,但净值回撤产品的平均回撤幅度仅为0.44%,远小于同期债券型公募基金。 “五、六月的债券市场对理财市场产生的冲击是一次检验净值型产品管理能力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极好窗口。”刘兴华认为,在这次冲击中,建信理财公司一方面加强对于市场利率波动的风险预判能力,优化资产组合配置,另一方面建立宣导机制,引导投资者理性认识净值型产品波动并形成合理预期。 他表示,公司严格按照资管新规要求,没有做出任何刚性兑付的安排。在消费者保护工作上积极主动作为,研究制定长效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全面落实。本次市场冲击被隔离在理财子公司,母行产品没有受到影响,体现出理财业务公司化运作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 “从现在的情况看,市场的理性比预想的要好很多,没有出现因为净值回撤而大规模赎回的情况。目前市场波动已经基本平复,产品净值回归上升通道,资金呈现加速申购的态势。” “理财子公司没有历史包袱,是贯彻落实资管新规、探索资管行业转型的探路者。”刘兴华说,各家理财子公司开业以来,投资投研交易能力和人才储备迅速提升,激励约束机制快速与成熟市场机构接轨,金融科技手段在客户识别与风险防控等方面深入应用。各家理财子公司在品牌的打造、母子协同、渠道建设等方面有诸多好的研究和尝试,培育了自身的特色与打法。 建信理财2019年6月3日率先开业,成为国内首家理财子公司。刘兴华介绍,经过近一年的经营,公司管理规模稳定增长。截至7月6日,规模超2500亿元。各项经营指标表现良好,监管指标均完全满足要求,不良资产率为0,未发生任何风险事项及合规问题。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视窗(2020年第1期)——国内外因素向好,市场信心回升 基金经理论市:国内外因素向好,市场信心回升 2020年开年,国内方面,市场迎来央行降准落地,证券法修订案获得人大常委会通过,以及新三板改革方案出台等。国外方面,美股不断创历史新高。多重利好因素叠加,最终上周上证综指收涨2.62%,深证综指收涨3.71%,中小板综和创业板综指分别收涨4.22%和3.7%。结构上看,中小盘股显著跑赢,表现在中证1000和中小板综指涨幅均接近4%,而上证50指数仅上涨2%,绝对值差异较大。成交量方面,两市日均成交额同比再度上升24.4%,逼近6500亿,说明场外资金开始涌入,市场信心开始回升。 行业方面,本周涨幅前三位的中信一级行业为建材(6.59%),农林牧渔(6.45%)和建筑(6.21%)。另外传媒,纺织服装,电子等行业也表现较好。建材板块持续受到经济增长预期修复的支撑,加之直接受益于地产竣工回暖,龙头公司持续上涨。农业板块前期跌幅较大,因今年春节较往年提前,市场预期需求回暖或带动养殖板块反弹。涨幅后三位为食品饮料(-1.39%),餐饮旅游(1.48%),和交运(1.75%)。其余表现较差的板块包括银行,电力,钢铁等。食品饮料龙头公司发布年报预告和2020年经营计划,低于市场预期,股价大幅回调拖累行业指数大幅跑输市场。而餐饮旅游和交运行业主要是受到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利空影响。 展望2020年,我们对于市场保持谨慎乐观。短期看,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预期大幅降低,而国际各大央行的货币政策均保持较为宽松的态势,尤其是国内的无风险利率仍处于相对高位,下行空间较大。国内方面,2019年11月和12月的经济数据有望连续回暖,2020权益市场资金面改善是主要看点,随着全面降准落地,货币政策或仍有边际放松空间,而保险,外资,银行理财等场外资金体量庞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推进,增量资金可期。 债市直通车 债市利空与利好并存,短期市场窄幅波动。2019年末国债收益率一直在10个BP以内波动,方向性减弱。PMI、工业品价格反弹,产出活跃并未导致市场下跌,主要由于货币政策不断放松,短期资金面环境进入更加宽松状态。 2019年是近年来市场波动最小的一年,全年国债收益率上下波动30BP以内。然而预计2020年收益率仍会保持相对低的波动。收益率波动降低的根源是经济周期弱化。一方面,传统的房地产周期呈现销售、投资、开工、竣工三年周期,2016年以后周期减弱,城市分化现象显现。地产的韧性也延缓了经济下行速度。另一方面,货币周期减弱,货币增速维持在相当稳定的水平上,货币供给波动很小。在低波动时代做好信用债配置更具价值。 展望2020年上半年债市,我们面临较为复杂的市场环境。经济基本面短期对债市不够有利,但长期仍有支撑。在低库存效应和稳增长政策支持下,一季度经济有望阶段性企稳。另外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一季度通胀较可能创出全年高点,随后可能下行。这些是较为不利的因素。但从中长期来看,地产销售持续放缓,会传导到地产投资,年内地产投资压力仍会显现。对债市最大的支撑来自货币政策,近期央行下调公开市场利率,并全面降准,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动力下,未来货币政策还有少量放松空间。但考虑到银行利差压缩至较低水平,叠加资管行业监管影响,银行的资产配置难度较大,目前的收益率水平较难满足机构的要求。此外,地方专项债发行会影响短期市场供求关系。可见,债市一季度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可能延续短期振荡的走势,趋势不明朗。信用事件难以出现系统性好转,未来信用分化或将持续,投资需要提高信用资质把控,需做好信用债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