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owards a new gene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简称“AI in China”)在《Nature》上发表,同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技创新全体会议上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关于中国人工智能全景的论 朱明杰告诉亿欧,这篇论 相较于其他人工智能企业,氪信科技可谓是一股“清流”,2015年创办,2018年便开始盈利,而大多同类企业在同期依旧需要投资机构的“喂养”。除此之外,氪信科技的客户续约率高达100%,深得信任。氪信是如何做到创办两年即开始盈利的?迥然不同的优异表现建立在朱明杰对现有产业规律的理解和对AI商业化落地的深刻思考上。 人工智能企业需要“好”顾客 与其他行业不同,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都以“倒T”战略崛起。何为“倒T”?简单地说就是倒金字塔结构,先与业内的头部企业合作,树立标杆案例后,拓展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就会较为顺利。 朱明杰表示:“这是人工智能企业独有的发展模式,因为它是一种新技术,AI技术是不能超脱于场景独立存在的。AI的技术平台本身像‘电动机’,要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封装成洗衣机、冰箱,才能为大家所用。所以要用‘AI+场景’的模式驱动行业的‘轮子’转起来,提升生产效率。而且产品的最终形态在没有检验之前没办法描绘,需要具体场景去定义产品,事实上客户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产品经理’的角色。”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需要同具体场景紧密结合,而最了解场景需求的就是客户本身。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客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客户有了更高的门槛。 “好”顾客不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更需要有创新意识,尝试新的东西,帮助人工智能企业一起定义产品。然而优秀的顾客却不是天下掉下来,知道场景需求只要了解这个场景就可以,但是创新意识却需要“培养”和“教育”。 目前来看,传统行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了解远远不够。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教育"应该面向客户,让客户从认知层面承认人工智能的价值,才能让AI企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对于AI来说,传统行业的客户只有理解行业痛点,正确了解人工智能可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才有驱动力去创新,去和人工智能企业共生发展。 做回企业的“本质” 对企业的普遍定义是: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实行自助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而企业的本质在于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然而,资本泡沫时,很多To B、To C的企业背离了企业的信条,不但做不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甚至是浪费,反而提升了成本,提供了很多没有实用性的产品或服务。 就朱明杰的观点而言,他认为一个“合格”的企业需要做到创造经济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首先是创造经济价值。回归到2016年,朱明杰刚创业时就说过“真AI只能用钱表达。”一个合格的企业需要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模式,能否“盈利”虽然不是判断企业的绝对标杆,但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适应时代潮流,是否合理配置了社会资源。 创造经济价值的具体表现是培养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因为人工智能企业“倒T”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很多企业往往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然而只有通过市场考验,自己创造流动的“血脉”,才有可能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例如氪信科技,早年深耕在金融领域,现在也在物流、新零售等领域做出了新的尝试。正如朱明杰所说的,他从不把氪信科技定义为金融科技公司,它应该是“智能决策”公司。 此外,企业应该创造社会价值。一方面,人工企业需要利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给产业赋能,使其更加智能化,便利老百姓的生活,为中国的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企业在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承担时代赋予人工智能企业的重担。 对于如何回归企业的“本质”,朱明杰给了两个方向:第一点,摒弃”唯技术论“,回归市场导向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第二点是形成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化的迭代闭环,在经验中沉淀算法和模型。 针对第一点而言,科技企业初期易走入的误区是在技术导向的驱使下“闭门造车”,而部分忽略了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朱明杰表示:“技术不是不重要,但是作为人工智能企业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以‘为用户产生价值’为优先级,这一点AI企业做的还远远不够。” 第二点是氪信科技经过近些年的探究实践摸索出的AI产品化闭环:先用”AI技术+场景需求“ 去做技术创新的场景,如果被证明有足够大的价值,再通过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形成产品方案,推广到更大的市场上,形成从技术创新到商业落地的闭环。 “我认为氪信科技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AI技术能力和产业需求的融合。我们从项目和解决方案中去沉淀一些通用型的算法框架和模型,将它打磨成我们的产品。”朱明杰说。 虽然不同行业的诉求不同,但是它们的底层逻辑是类似的,都是做大量的数据处理,提供一个“智能决策”的解决方案。只有提升AI产品化能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凝聚共性,提高自身产品的迁移能力,才能同更多的行业和场景紧密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工程师红利时代来临 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我们将要迎来的是工程师红利时代。有人预测,下一个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这意味着工程师将成为继“劳动人口”之后推动中国发展的新力量。 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相当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现有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创始人中60%有工程师背景,员工中工程师占比高到35%。对于人工智能公司来说,如果CEO不是技术出生,基本不可能创业成功,这是全球皆准的规律。 朱明杰表示:“工程师创业很具有凝聚力,能够笼络技术人才。除此之外,他们也了解技术的边界在哪里,如果不了解这是什么东西,何谈了解市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对企业领导人和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懂技术”已经成为标配。 如何挖掘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朱明杰认为在AI领域,应该创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鼓励更多的AI人才去经受市场的打磨、投身于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通过联盟和合作,缩短工程师和企业家的距离。由朱明杰牵头成立的AI青年科学家联盟推出的“A班计划”和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推出的云帆奖计划就是很好的范例,通过挖掘全球最具潜力的AI青年,为中国AI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中国AI面临的问题是世界级的,它的解法也一定是世界级的。中国年轻的AI科学家有责任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朱明杰说。 除此之外,朱明杰也指出中国将会更加重视培养“本土”AI工程师。将来,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也会加入中国AI发展的新进程。 “人工智能”风头正盛,但氪信科技CEO朱明杰却给了我们一些冷思考,作为人工智能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人工智能企业发展需要怎样的条件?中国AI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哪里?风口是一时的,如何利用AI技术创造价值,回归企业本质,成长为世界级的科技公司,才是当下的人工智能企业最需要做的。氪信科技从创立至今一直坚持AI落地导向,并且做的很好。
7月13日消息,日前,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大会上,得物App宣布将在上海建设全球供应链中心,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得物App在潮品鉴别查验领域的多年经验,打造亚洲乃至全球最大人工智能鉴别场景。 数据表明,预计到2021年,全球检测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而这其中服饰鞋帽类的检测占比达到了54%。根据设计规划,得物App将投资数亿元在上海建设全球供应链中心,并搭建完整的针对各类潮流单品的人工智能鉴别查验系统。 此前,对于在得物App上售卖的潮流单品,平台都一一建立了详细的鉴别档案。专业鉴别科研团队会对包装、外观、材料、附件等进行细致分析和仪器检测,出具详细的鉴别报告。 据介绍,该项目将建成数十条自动化产线,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和高精算法,快速识别商品异常,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精准判断,实现对潮流商品鉴别查验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 此外,得物方面表示,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得物App计划建立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检测提高检测准确度和效率,借助智能化延伸第三方检测的价值链条,为相关行业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7月10日,华人运通与微软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宣布达成合作,这也是微软公司首次从前装设计阶段与汽车企业深度合作,也是微软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到汽车行业。华人运通同时宣布推出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HiPhiGo,能与用户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能创造与赋予想象,并不断进化。据悉HiPhiGo将落地搭载在首款量产车高合HiPhi上,未来也将不局限于车端,是一个伴随用户出行全场景的情感化智能伙伴。 2020年7月9日至11日,伴随以“智联世界、共同家园”为主题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0)盛大举行,人工智能+的大幕和未来蓝图变得越来越清晰。 作为本次人工智能大会上令人瞩目的焦点,华人运通与微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加速“AI+三智”生态建设,用AI为未来交通和城市发展赋能。华人运通也同时推出了拥有情感,能主动感知用户、帮助用户、陪伴用户出行的情感化智能伙伴HiPhiGo。华人运通董事长丁磊与微软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还就人工智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度对话,为未来车、路、城一体化发展贡献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 千亿级市场呼之欲出 还记得“智慧过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吗?经过多年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势不可挡。从AlphaGo到HiPhiGo,如今的人工智能不止会琴棋书画之类的炫技,它囊括的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已经在医疗、教育、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据中国电子学会预测,2022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1630亿元,而根据GMIResearch最新分析,在2026年或将达到2390亿美元。 自2017年起,人工智能已经连续三年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应用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从医疗到汽车再到出行等,各个领域的传统企业和新晋玩家都在进行相关的布局。其中尤以科技和汽车企业表现最为耀眼,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IBM、亚马逊以及国内的华为、BAT等;车企既包括宝马、大众、沃尔沃等传统主机厂,也不乏华人运通、蔚来等新兴的新能源独角兽。 就连曾经对AI应用持质疑态度的特斯拉CEO马斯克也路转粉,暨去年后再次参与此次人工智能大会的讨论。实际上,特斯拉的产品并没有将人工智能技术拒之门外,虽然目前人机交互应用比较简陋,但是也具备驾驶辅助、彩蛋游戏等功能。诚然,人工智能不会停留在初级阶段,在此次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人运通与微软的强强联手,则让业界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汽车乃至出行领域应用的更多可能性。华人运通方面表示,HiPhiGo能用人性化、情感化的智慧赋能其“三智”战略,让用户的出行更安全,更舒适,更有趣,将在高合汽车首款量产车HiPhi上率先进行搭载,持续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有温度、有情感的个性化出行服务。 人工智能赋能交通 在融合与协同中共创 以史为镜,人工智能大有可为,不是风口而是趋势。从古代的车同轨到如今高速公路的普及,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交通始终扮演着城市化进程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驱动力角色,而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为交通变革提供新动能,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人工智能赋能汽车交通出行的浪潮中,无论是百年老厂还是新晋力量,高手们都几乎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微软和华人运通这对新CP,彰显了微软在出行交通行业的野心终于跨出决定性一步,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在出行行业将创造全新的应用维度和可能性。此前已经存在的智能家居和车载语音,仅仅是局部的人工智能,局限在播放音乐播报天气,或者一些简单基础的功能,但人有情感,有想象,有创造,这样的需求要如何来满足呢?我们势必需要更前沿更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微软的在人工智能领域始终死磕老对手谷歌,但双方又各有战略。此前,谷歌开发AndroidAuto和车载操作系统AndroidAutomotiveOS,并且打造了自动驾驶品牌Waymo,与沃尔沃、FCA等车企展开了合作,包括最近量产的Polestar。从此出行领域的微软终于与华人运通放出实锤信息,落地高合汽车,未来这两对强手的PK也值得更多的期待。 根据此次华人运通与微软官宣的战略合作,除了HiPhiGo采用微软小冰的人工智能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具想象力的驾乘体验之外,双方还将筹建联合智能计算实验室,以智能汽车为载体,在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人工智能等前瞻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智慧出行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科技巨头与汽车企业在人工智能赋能交通方面协同共创将会产生更大的聚合效应。 未来智慧出行 车路城一体化重塑 当我们将镜头从此次人工智能峰会转向现实世界,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信息孤岛、事故频发等难题几乎成为了交通出行领域无数个哥德巴赫猜想。要改变当下存在的现状,用一体化的方式重塑人、车与路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以智能汽车为载体,人工智能赋能,车路城一体化发展才是未来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 纵观当下AI在汽车方面更深层次的商业化应用,无论是宝马与IBM、丰田自建AI研究中心,还是谷歌与沃尔沃等车企的合作,大多还处于概念阶段。据了解,微软与华人运通的合作,将依托微软小冰的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创造力,从智慧车机的前装设计阶段开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将AI转化为真实且有效的生产力,创造更为丰富的用车场景,为用户提供更高效、贴心的出行体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与传统车企或其他新能源玩家不同,华人运通自创立之日起,就主张以人为本,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出发,提出“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战略,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为车路城一体化发展的探索者,资料显示,目前高合汽车首款量产车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而全球首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化城市道路示范项目和全球首个车路城一体化智慧城市5G无人驾驶交通运营样板分别在盐城和上海成功落地,华人运通“三智“战略早已落地生根,只待开枝散叶。 综合目前消息来看,华人运通可能是微软在人工智能车载实际应用方面最先量产落地的企业。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华人运通?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最核心的因素在于华人运通是目前唯一在出行领域完成了车路城云布局的一家科技企业。旗下高合汽车自主开发了全球首个专属H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以及三智的战略布局,为微软人工智能技术“大展身手”提供了基础。在微软小冰的赋能下,HiPhiGo将让高合汽车旗下产品将具备思考和推理能力,能主动感知和服务用户,真正成为连接车、路、城等更广阔世界的节点。 当前,高合汽车首款量产车量产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当中,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小批量试生产,2021年正式交付。微软和华人运通方面也明确表示HiPhiGo会在这款车上得到应用。就像此次人工智能峰会主题“智联世界、共同家园”所言,智慧的万物互联世界,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各界协同融合。可以预见、随着多方共同努力,将来有一天,人工智能将不仅仅局限在车上被动执行语音指令,而会成为主动感知和帮助用户在整个出行过程甚至是城市生活中,车更聪明,路更互联,城更智慧的人类未来出行愿景也想成为现实,人与车将在新商业环境下创造更多新的价值。 (CIS)
记者获悉,7月11日上午,广电运通新一代AI智能设备产业基地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未来两年将建成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智能产业基地,成为广电运通实现人工智能生态愿景的重要支撑。 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海洲表示,广电运通AI产业基地是无线电集团继2019年8月1日正式启用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海格通信•北京产业园后,又一大型产业园区拓展项目,将成为广电运通实现人工智能生态愿景的重要支撑,更好地满足人工智能市场快速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广电运通董事长黄跃珍表示,广电运通AI产业基地项目涵盖了全球智能设备生产中心、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金融科技创新运营中心、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华为鲲鹏计算机生产基地。建成实施后,将实现从创新研发、智能制造、数据管理、创新运营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发展,通过自主研发生物识别、智能视频、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并应用到智能金融、智能安全、智能交通、智能便民等创新领域,为各产业AI+转型提供技术支撑,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及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2017年末,广电运通正式开启“人工智能+”战略升级,提出了“致力于成为领先的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全新愿景,全面布局场景、数据、算法及算力四大人工智能要素,在多个领域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而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快速落地及研发的持续高投入,广电运通需要更大、布局更完善的产业基地来满足公司整体生产运营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需求。 广电运通表示,按照相关规划,中新广州知识城将被打造成为一个引领广州、广东以至中国产业高端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能为公司提供良好的“二次创业”土壤。
7月9日晚,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夜话之一”智汇浦江圆桌论坛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网易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优刻得科技董事长、CEO兼总裁季昕华以及中智行CEO王劲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新浪潮”。 “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也带来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在抗疫中得到深度应用。可以说,疫情防控是AI商业化应用的加速器;而5G商用是联结器,使得各种AI想象能够走出实验室,得以落地;科创板将是AI企业创新创业的催化剂,AI新浪潮将由此引发。”论坛上,陈鸣波对于人工智能新浪潮做出判断。 沪人工智能产业有四大先发优势 陈鸣波说,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是国家交给上海的重任。经过两年多努力,上海已形成四方面的先发优势:一是技术上,创新浓度不断提升。上海科教资源集聚。脑智工程、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抢先布局,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等具有重要影响。下一步,有条件率先攻克脑机接口。 二是产业上,企业梯度加快形成。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基本形成“行业龙头+独角兽+隐形冠军”的企业梯度。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100多家,核心产值规模近1500亿,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全国领先。 三是应用上,赋能深度持续提升。作为超大城市,上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优势、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双千兆之城”,持续面向全球开放场景“揭榜挂帅”,率先走出“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应用”的发展新路子。 四是生态上,人才厚度日益增强。上海AI从业人员超过10万,占国内1/3。其中1/3是80后、90后。上海人工智能Top100企业创始人中,近半数获得过国际顶级技术奖项或曾在海外学习工作。年轻、国际化是上海AI人才的明显优势。 上海将建设六大重点产业集群 “当前,尤其是疫情后经济社会将加速数字化,与之相对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城市智能化发展将是AI最大的市场机会”,陈鸣波说。 对于下一步,怎样结合上海的特点来发展人工智能,陈鸣波认为,上海已有“先发优势”,关键要转化为“发展胜势”,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竞争力。 据介绍,上海将建设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提高以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为重点的产业基础能力。到2025年,AI核心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同时,上海将优化“4+X”产业布局。聚焦浦东张江、临港新片区、徐汇滨江、闵行马桥“四大”重点区域,培育引进领军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各区结合产业和区域基础,建设特色园区、品牌载体,提升产业应用能级。 陈鸣波说,上海还将全力落实“上海方案”。集中精锐,在类脑智能、自主学习、群体智能等前沿领域实现新突破;在感知、认知、计算、执行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三大要素“数据、算法、算力”,建设全球数据港、开源算法平台、超算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培育20家龙头企业。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总体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大力推进“浦江之光”行动计划 辅导支持AI企业申报科创板 对于论坛的企业家们反映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陈鸣波表示,AI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府主要承担好三方面的责任:一是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上海已经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产业的机制。主要是营造生态、集聚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各位优秀的企业家都是重点服务对象,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反映。 二是要做好企业合作的“老娘舅”,主要解决AI企业面临的“三融”突出难题:解决融资难,大力推进“浦江之光”行动计划,辅导支持AI企业申报科创板;解决融合难,促进“大中小企业”合作,拓宽AI技术本地化深度应用;解决融通难,着力发挥上海优势,打通AI+5G、AI+IC全产业链,激发创新及应用的叠加效应。 三是要成为企业创新的“护卫队”,虽然创新不可以避免会遇到政策制度障碍,但上海政府已下决心给予人工智能发展最优成长环境,比如宽容监管,探索“沙盒监管”模式,先创新后监管;比如公共数据开放,已出台国内首部针对公共数据开放的地方政府规章,对于公共数据“应开放、尽开放”,为AI企业供足数据燃料。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旗下品牌“上海AI会客厅”10日启动首场路演。据悉,这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打造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各类要素联通、对接、整合的“一站式”平台的重要抓手,既是面向AI领域学术界、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专家的开放空间,也是鼓励深度研讨、交叉协作的紧密“沙龙”。“会客厅”将与上交所共建“科创板AI产业工作站”,为科创板培育优秀AI企业,支持AI企业与上市公司并购整合等多个各具“功能”的社群组织合作,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引入更多源头活水,形成更丰富的产业生态。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会长、仪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建雄,商汤科技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上海人工智能基金执委会主任戴敏敏,上海人工智能基金投资运营负责人吴巍等出席活动。 据介绍,“会客厅”将通过“专家顾问团”作为智库网络和强大“外脑”,组织“CEO/CTO俱乐部”和“产业俱乐部”,搭建技术与产业多模态融合的互动平台;举办“科创营创业实训”“投资者俱乐部”,帮助创业企业修炼内功、获得投资人助力。启动仪式上,陈杰、姚期智、吴建雄、汤晓鸥、朱啸虎、沈南鹏(代)以及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未能出席的高瓴资本主席张磊、云锋基金主席虞锋等,获聘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专家顾问。
疫情防控期间,人工智能技术(AI)大展拳脚。数字技术变革加速的同时,“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亦深入人心。7月9日,科技巨头“云端”聚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畅想AI未来。 “三马”云聚再论AI 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WAIC)正式开幕,大会呈现全球首次大型会议现场真人全息投影,发布全球首支人工智能合唱MV,实现首场实时3D云嘉宾体验。当马斯克、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张文宏等嘉宾“云”聚一堂时,AI对当下生活实实在在的影响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如果过去数字技术是让生活变好,那么今后数字技术是让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疫情没有改变技术变革的趋势,但加速了数字技术的变革。”在谈到对未来技术的看法时,远程参会的马云表示,为了活下去而进行的创新才是最强大和不可阻挡的动力。 对于目前AI技术在特斯拉中的应用表现,马斯克显然信心十足。他认为,L5级别的自动驾驶很快就会实现。“特斯拉已非常接近L5级自动驾驶了,我有信心在今年完成L5级别的基本功能。”马斯克说,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细节层面。“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解决这些小问题,然后整合系统,持续解决长尾问题。” 马化腾则通过语音发来问候。他表示,AI本身,就是一个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它正在将人类的认知,推向“更快、更高、更强”,也势必带来一场前所未见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目前,我们对AI等新科技的未知,仍然大于已知。因此,腾讯把‘科技向善’纳入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我们要做到‘AI向善’,就要努力让AI实现‘可知、可控、可用、可靠’。这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AI让科技更有温度 来自百度、腾讯、科大讯飞、商汤、依图等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AI在抗疫物资无人配送、疫情防控筛查、体温快速检测乃至疫苗研发等领域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新基建战略,正构建起更完善的智能化基础设施。 李彦宏在开幕式演讲时表示,中国正积极推动新基建计划,可以被视为人类进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之前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它很有可能在中国率先掀起全面人工智能化的潮流,百度希望为这股潮流贡献力量。 “AI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缩短新药研发的周期,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这将使人类在面对健康问题时更加主动。我也相信新基建是以AI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在交通、能源等领域大大提升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李彦宏说,“我们正处在经济智能化前半段向后半段的过渡时期,经过前半段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少数几家通用AI平台和一些专注于某个垂直行业的AI平台。在信息搜索、信息流推荐、无人驾驶等垂直行业,AI已经证明或初步证明对所在行业颠覆和重构的潜能。” 今年大会最新揭晓的2020 SAIL奖(Super AI Leader奖,即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中,联影智能uAI新冠肺炎医学影像智能化诊断全栈解决方案已经在抗疫中得到使用。联影智能首席运营官詹翊强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公司为全国100多家医院提供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并驰援美国、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 AI新十年 应用掀高潮 在WAIC峰会所在地——上海世博中心线下展区,AI上海应用场景的展示屏吸引了不少参会者驻足参观。这里,商汤科技展示了AI+文博、AI+医疗、AI+教育、AI+科研、AI+工业5类AI场景。 “AI+工业领域,宝武建设了设备智能运维中心,具有自动化监测、跨设备运维功能,使非计划停机率下降30%。上汽大通的AI焊接合格率达99.96%,智能防错缩短20%的生产准备提前期。”商汤科技的AI数字人小糖介绍。 据悉,商汤科技于2018年底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计划,目前已为160家企业提供240个解决方案,打造2批30个应用场景。 如今的上海,AI已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国家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教育、医疗、养老、餐饮、零售、酒店、交通、金融等领域建成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全力打造AI家园。 “AI大潮正在到来,这个大潮与以前相比会有结构性的变化。以前AI是To C,是对于消费者,现在会更多走向To B,以后还会走向To S,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其宏大的场景。”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说。 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看来,未来十年是属于AI的新十年,这个新十年的标志是:第一,用AI可以真正给民生事业补短板,解决社会刚需问题;第二,可以提供无所不在的AI能力,每个人都能站在AI的肩膀之上;第三,AI通过核心能力,依据情感和人文的不断牵引,全面支撑并引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未来十年的数字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