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气体晚间公告,公司拟将持有的苏州民营资本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民投”)4.5872%股权,作价7,000万元人民币转让给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金向华控制的企业苏州金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宏投资”)。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苏州民投股权。本次交易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少7,000万元,同时货币资金增加7,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0万元结转至留存收益,对公司业务和财务方面未造成重大影响。
9月4日晚间,矩子科技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1至9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00万元至7000万元,同比增长0.07%至6.13%。其中,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81.23万元至2781.23万元,同比增长41.82%至65.65%。 对于第三季度业绩大增的原因,矩子科技表示,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叠加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短期不利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大力推进产品研发及迭代优化,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和行业拓展。公司的3D AOI(三维自动光学检测)、3D SPI(Solder Paste Inspection,锡膏检测系统)等高端3D检测设备在第二、三季度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并获得行业标杆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在手订单充沛,实现快速增长。
图片来自网络 9月4日,银保监会一连发布30张罚单,对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和华融集团等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合计3.2亿元。 此番银保监会披露的五家金融机构中,民生银行受罚金额最大,累计罚没1.08亿元,再度刷新本年度最大额罚单记录。 银保监罚决字〔2020〕43号内容显示,民生银行因涉及30项违法违规事实,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多项规定和相关审慎经营规则,而被银保监会处以没收违法所得296.47万元,罚款1.05亿元,罚没合计1.08亿元的行政决定。 民生银行罚单 图片来自银保监会官网 分析民生银行此番被罚原因,搜狐财经发现,主要集中在内控和融资贷款领域,包括,违规为房地产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提供融资、多名拟任高管人员及董事未经核准即履职、年报信息披露不真实、贷款资金被挪用虚增贷款、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迟报瞒报多起案件(风险)信息等。 此外,还有民生银行8位相关负责人遭银保监会警告,包括民生银行无锡分行、南通分行、盐城分行、潍坊分行行长、授信评审部副总经理等在内。 对此,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以上检查发现问题基本上为2016年以前发生的存量业务问题。2018年以来,民生银行根据此次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以及内外部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积极落实整改,不断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全面推进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合规长效机制。 另一则亿元级罚单,来自浙商银行。 针对浙商银行通过违规发售理财产品实现本行资产虚假出表、同业投资接受金融机构回购承诺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对其处以罚款1.01亿元,并对7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直至警告并处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 浙商银行罚单 图片来自银保监会官网 银保监罚决字〔2020〕16号内容显示,浙商银行因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规定和相关审慎经营规则的规定,存在关联交易未经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批、对上海分行理财业务授权混乱、不良资产虚假出表等共计31项案由。 浙商银行此次受罚的7位相关责任人中,有4位来自罚单中被点名的上海分行。其中时任上海分行行长的顾清良被处警告并罚款30万元,金融同业部上海分部的三位总经理、副总经理被处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四人均对通过违规发售理财产品实现本行资产虚假出表、通过违规发售理财产品帮助交易对手实现资产虚假出表一事负有责任。 广发银行也因含贷款问题、内控管理等方面在内的2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处以没收违法所得511.53万元,罚款8771.53万元,罚没合计9283.06万元的行政处罚。 据银保监会罚单,广发银行受罚原因包括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违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信用卡透支用于非消费领域、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履行高级管理人员职责等。 其中,因对以理财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企业负有责任,时任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副行长被处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在银行方面,华夏银行也因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生产系统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并引发较为严重后果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依法罚款110万元,并对1名责任人员(已被判处刑罚)给予终身禁业的行政处罚,对6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直至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此外,针对华融公司违规收购个人贷款、违规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依法对该公司罚款2040万元,并对2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银保监会随后披露到,本次行政处罚主要基于前期对华融公司部分商业化业务现场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银保监会表示,会继续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问责的高压态势,针对房地产融资、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等金融风险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督促相关机构完善公司治理、补齐内控短板、填补合规漏洞。 近来,银行业大额罚单频现,8月11日至今,已有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等7家银行收到千万级以上监管罚单,金额累计达4.32亿元。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继续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乱象反弹回潮。
企查查APP显示,9月3日,熊猫直播经营主体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分别为3万元和9.5071万元,合计12.5071万元。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为龙飞,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王思聪。
要闻精选 □ 9月3日下午,中国证监会举办资本市场法治建设高级咨询专家聘任仪式暨资本市场法治基础制度建设座谈会。易会满主席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法治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建立实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高级咨询专家制度为契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谱写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新篇章。 □ 以“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即将拉开帷幕。记者获悉,一批对外开放的新政策将在本次服贸会上首次发布。此外,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年底前将出台。 □ 央行9月3日开展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200亿元。 □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自9月19日起开始施行。意见明确,提升交强险保障水平,将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 □ 深交所表示,将“天山生物”列入重点监控股票,严密监控交易情况,对异常交易及时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强化交易行为核查,发现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线索,将第一时间上报证监会查处。 □ 今年以来,已有14家上市公司启动了破产重整相关工作,控股股东启动破产重整的公司有15家,还有19家公司的子公司启动破产重整,加上2019年已启动破产重整尚未结束的50多家公司,沪深两市涉及破产重整的公司已接近100家。 □ 今年以来A股行情跌宕起伏,基金换手率也大幅提升。主动偏股型基金上半年平均换手率达1.53倍,较去年下半年的1.18倍提升不少,更有49只基金换手率超10倍。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换手率超1倍的基金占比76%,这意味着七成以上的主动偏股型基金上半年将持股至少“洗牌”了一遍。 □ 经历几个月的发行遇冷后,8月信用债发行回暖,规模突破万亿元。 □ 商务部将组织各地利用“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举办“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在步行街举办出口产品转内销活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 农业农村部:正编制“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支持现代种业工程建设。 □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近期,多地陆续出台一批力度更大的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5G、智能装备、大数据等领域发展。 □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各国央行净购金8.9吨,创下自2019年7月以来的最低月度净购金量。 □ 集装箱运输价格在4个月内整体上涨接近50%,个别航线运价甚至翻倍上涨。虽然需求旺盛,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高运价难以持续。 □ 世界卫生组织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5884895例。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3日下午5点28分(北京时间4日凌晨5点28分),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达到6141580例,死亡人数达到186467例。 详情请扫二维码↓
在征求意见近两个月后,车险改革指导意见终于靴子落地。 9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目标,具体包括:市场化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建立、保障责任优化、产品服务丰富、附加费用合理、市场体系健全、市场竞争有序、经营效益提升、车险高质量发展等。短期内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阶段性目标。 2019年我国车险承保机动车达2.6亿辆,保费收入8189亿元,占财险保费的63%。我国车险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比较突出。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表示,目前离改革正式实施仅剩下不到20天的过渡期。全行业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做好改革落地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消费者保费支出将明显减少 机动车辆保险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险种,长期以来是财险领域第一大业务,社会关注度高。 《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后会对消费者产生哪些影响?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保险责任扩大和保障金额提升的情况下,保费支出还将明显减少,在改革中将无疑受益。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将于2020年9月19日正式实施,预计改革实施后,短期内对于消费者可以做到“三个基本”,即“价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减,服务基本上只优不差”。届时,消费者将真真切切感受到以下改革红利。 一是交强险责任限额大幅提升。有责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0.2万元不变;无责任赔偿限额按照相同比例进行调整,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000元提高到18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100元不变。 二是商车险保险责任更加全面。新的机动车示范产品的车损险主险保险责任增加了机动车全车盗抢、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等保险责任,删除了事故责任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免赔率等免赔约定,删除了实践中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车险保障服务。 三是商车险产品更为丰富。增加了驾乘人员意外险产品,包括代送检、道路救援、代驾服务、安全检测等内容的车险增值服务特约条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规范和丰富的车险产品及服务。 四是商车险价格更加科学合理。保险业根据市场实际风险情况,重新测算了商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同时,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车险产品费率与风险水平更加匹配。 五是车险产品市场化水平更高。逐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第一步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65-1.35],第二步适时完全放开自主定价系数的范围。 此外,无赔款优待系数进一步优化。改革实施后,商车险无赔款优待系数将考虑赔付记录的范围由前1年扩大到前3年,对于偶然赔付消费者的费率上调幅度将降低。 促进产品创新 今年7月,银保监会研究起草了《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总的来看,市场各方希望积极推进车险综合改革,同时也比较关心改革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比如,保费规模可能下降、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行业性承保亏损的情况。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5-2018年我国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9.4%、99.1%、99%、99.9%,处在承保盈亏平衡点附近。 穆迪金融机构部分析师郭嘉铭认为,银保监会推出的最新一轮车险定价改革对中国产险行业具有负面信用影响。一旦实施,拟实行的新规将降低商业车险的费率、削弱车险保费增长并推高车险赔付率。另一方面,拟实行的新规将抑制激进的佣金竞争并促进产品创新。 《指导意见》指出,支持行业制定新能源车险、驾乘人员意外险、机动车延长保修险示范条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引导行业规范增值服务,制定包括代送检、道路救援、代驾服务、安全检测等增值服务的示范条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规范和丰富的车险保障服务。 虽然车险综改还未正式施行,但作为车险市场的头部保险公司已开始着手准备。比如,中国人保六月末车险未决赔款准备金金额944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10亿元。“这也是人保为了应对未来费改的不确定性所做的准备。”近日,在中国人保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人保财险副总裁邵利铎表示。 邵利铎称,此次车险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同时涉及条款、费率、监管制度方面。从目标来看,对财产保险业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从对行业影响来看,车均保费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中性地估计大概有20%多的下降。由于设定了预期赔付率是75%,所以会呈现赔付率和费用率的一升一降,赔付率会总体上升,费用率会大幅下降,对行业的影响比较明显。不过,人保对于控制综合成本率依旧很有信心。初期从实践来看有一个比较大的波动,初期综合成本率可能会由于竞争的不理性提高,但后续会平稳。
银保监会官网3日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自9月19日起开始施行。 意见明确,提升交强险保障水平,将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预计改革实施后,短期内对于消费者可以做到“三个基本”,即“价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减,服务基本上只优不差”。届时,消费者将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红利。 根据意见,交强险责任限额将大幅提升,有责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无责任赔偿限额按照相同比例进行调整。同时,车损险主险将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等保险责任。 业内人士分析称,交强险是每辆车强制投保的险种,其保障金额大幅提高后,车主将拿到更多理赔金。对于一些使用较少的车辆,车主未来可以考虑仅投保交强险,能大大降低多台车家庭的车险保费预算。 在增加保障的同时,意见还逐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商车险无赔款优待系数将考虑赔付记录的范围由前1年扩大到至少前3年。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将车险定价权进一步交还给保险公司。目前,对于3年不出险的车主,一些险企可以将无赔款优待系数降至0.6,如果险企将自主定价系数同步降至最低0.65来定价,那么多年不出险的车主享受的车险保费最低可以打3.9折。此外,扩大无赔款优待系数赔付记录参考范围后,偶然赔付对于费率的影响程度将降低,有助于打消车主出险时不敢要求理赔的顾虑。 这次改革不仅对车主有利,对于经营车险业务的财险公司也是一大利好。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保险业根据市场实际风险情况,重新测算了商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车险产品费率与风险水平更加匹配。 业内人士表示,以前车主缴纳的车险保费,很大一部分分配给了4S店等车险代销渠道,剩下的才用于赔付和盈利,属于本末倒置。意见明确下调附加费用率、提高预期赔付率,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压缩中介渠道利润空间,让车险保费更多用在理赔上,回归车险本源,提升财险企业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