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9月8日,12个交易日内,天山生物股价飙涨近500%。9月11日,天山生物被媒体曝出背后实控人竟是场外配资老板,最高12倍杠杆配2000万元。昨日,天山生物火速回应:“上述传闻均为不实”。 配资疑云 就控股股东智本正业涉及场外配资一事,天山生物9月11日发布澄清公告,称智本正业一直从事农业投资管理,从未从事过股票配资业务,上述传闻均为不实传闻。 天山生物控股股东的配资传闻主要来自于其实控人李刚及李刚控制的上海智本正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山生物的半年报显示,其控股股东是天山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山农牧业),持股18.35%,天山农牧业通过持有100%股权的呼图壁县天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本公司3.77%的股权。也就是说,天山农牧业直接和间接持有天山生物总股本22.12%。 智本正业持有天山农牧业100%的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李刚,李刚持有智本正业98%的股权。智本正业官网介绍,该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股票配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主要从事证券软件研发、金融信息服务等业务,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股票配资平台,是一家专注于股票投资、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智本正业提供股票配资服务,杠杆在2到12倍之间,最牛的VIP会员配资杠杆可达12倍,最高可配2000万元。不过中国基金报称查询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截至7月份的投资咨询机构名单,并未找到上海智本正业投资的名字。经上海智本正业核实确认,其网站域名已于2020年3月21日到期,到期后已无官网。根据域名信息查询结果,该域名已被注册人dropcatch.com重新注册,并沿用原ICP备案信息,假冒上海智本正业名义,进行非法活动。 因天山生物近期的暴涨,公司实控人李刚持有公司21.68%股权,其对应财富从3.96亿元增长至23.52亿元,12个交易日增长了近20亿!此外,根据9月11日中午网传图片,智本正业对用户发布通知称,由于天山生物暂时证监核查,智本正业暂停对新用户进行配资受理,已经交易中用户不受影响。 再添资金面风险 9月10日,天山生物公告称,公司收到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下称“浙商银行”)转来的《民事起诉状》、《受理案件通知书》。 据披露的事实情况,2019年11月13日,浙商银行与天山生物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一份,约定天山生物自愿为大象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象广告”)依主合同与浙商银行形成的债务提供担保。担保的主债权为自2019年11月14日起至2020年11月14日止,在6496.6万元的最高余额内。 2020年5月29日,浙商银行向大象广告借款393万元、5000万元,到期日均为2020年8月28日。贷款发放后,大象广告仅付息至2020年7月20日,此后未付,7月21日电脑自动扣本金0.01元。现贷款已逾期,借款人违约。根据诉讼请求,浙商银行请求判令大象广告立即偿还原告借款本金5393万元,支付至2020年8月28日止的利息35.58万元;并支付自2020年8月29日起至实际清偿日止、以借款本金5393万元以及利息35.58万元为基数,按年利率9.135%分别计算的逾期罚息及复利。同时判令天山生物在6496.6万元范围内对大象广告应履行的确定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天山生物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734.84万元,若该诉讼结果不利于公司,可能加剧公司现金流压力,存在资金链紧张的风险。同时,如果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公司存在资产或者银行账户被查封或者冻结的风险。 不过,天山生物已在以前年度就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该笔借款担保计提预计负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预计负债余额为6496.6万元,因此,若该诉讼结果不利于公司,也不会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两度遭停牌核查 因连续12个交易日收获11个涨停盘,天山生物的暴涨不仅使实控人的身价水涨船高,也成为了监管重点关注对象。 8月28日因股价异常波动停牌核查后,9月9日天山生物再度启动停牌核查,至今复牌尚无时间表。9月3日,深交所将“天山生物”列入重点监控股票,明确表态称,该股交易炒作迹象十分明显,短线资金接力炒作,大量投资者盲目跟风,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低。据深交所调查显示,天山生物个人投资者买入金额占比超过97%。9月8日户均交易4.1万元,参与交易户数5.52万户,是8月19日0.41万户的13.46倍。投资者平均持股时间短,多为1-3天,短线交易特征明显。 9月10日,天山生物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天山农牧业,持有公司5742.68万股股份。公司未持有自己的股票,公司高管未持有公司股票。截至目前,天山农牧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742.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35%,天山农牧业控制下的呼图壁县天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178.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7%,上述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此前,由于公司股价长期低于质押协议约定的平仓线,且相关债务逾期未偿还,该质押处于违约状态,具有高平仓风险。
9月10日,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上市委2020年第24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浙江润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新材”)首发顺利过会。 招股书显示,润阳新材本次拟发行股数不超过25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年增产1600万平方米IXPE自动化技改项目、年产10000万平方米IXPE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能仓储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其中,年产10000万平方米IXPE扩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3.67亿元,本项目建成达产后,润阳科技将新增10000万平方米/年的IXPE生产能力。届时,公司产品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及质量检测水平将得到较大提升,可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 据悉,润阳新材为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无毒环保高分子泡沫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IXPE)。IXPE产品是一种无毒环保、绿色健康的材料,其物理性能优异,具有无毒、无味、减震、降噪、隔热、耐腐蚀、抗菌、防水、手感舒适、光滑整洁等多种优良特性,主要应用于绿色健康生活相关的家居建筑装饰、汽车内饰及婴童用品等领域。 从业绩表现来看,2017年至2019年,润阳新材营业收入分别为16836.53万元、32482.06万元和36496.8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915.51万元、8183.12万元和10313.95万元,经营业绩呈快速增长趋势。 据悉,润阳新材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理念,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方向。公司一向重视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较高的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的持续成长。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89.75万元、974.26万元以及1184.04万元。 提及未来发展,润阳新材表示,未来三年内,公司将依托研发团队和技术积累,继续加大对IXPE泡沫塑料产品配方、工艺调控和关键生产设备的研发创新投入,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司产能,提升生产效率,加速产品开发,加强产品应用研究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配套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力争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速。
由于此前未能客观、准确、完整地反映涉及达芦那韦医药中间体业务的实际情况,夸大了该业务的收入、产量、销量和市场地位,具有较大误导性,9月9日,雅本化学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被责令改正,并被处以警告及罚款措施,公司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蔡彤等高管被处以警告及罚款措施。 据公告回溯,2020年2月初,雅本化学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对投资者关于“公司是否生产用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抗病毒药物的医药中间体”等提问回复中表示,子公司朴颐化学是抗病毒药阿扎那韦及达芦那韦关键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在随后的《关注函回复》和《关于股价异动的公告》中,雅本化学再多次披露,作为达芦那韦关键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朴颐化学市场份额为15%至20%;目前公司印度客户有Emucure、Mylan、Cipla、Sun、Laures,国内客户有博腾股份、迪赛诺等制药公司。 事实上,雅本化学未能在上述信息披露中客观、准确、完整地反映涉及达芦那韦医药中间体业务的实际情况,夸大了公司该业务的收入、产量、销量和市场地位。 据披露,雅本化学2017年至2019年销售或提供达芦那韦医药中间体产品和服务取得的收入金额分别为245.69万元、483.76万元、506.13万元,其中朴颐化学和其控股子公司颐辉生物的收入金额分别为111.22万元、351.76万元和506.13万元,较《关注函回复》披露金额分别少2947.96万元、4944.58万元和2687.63万元。雅本化学披露的上述销售收入将下游客户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氯醇和BOC环氧物等达卢那韦医药中间体统计成自己的收入。 此外,雅本化学、朴颐化学和颐辉生物未与印度客户Emucure、Mylan、Cipla、Sun、Laures以及国内客户迪赛诺直接签署业务合同和供货,只是根据朴颐化学与八巨药业签订的《技术服务和客户保护协议》,由朴颐化学独家负责与上述客户的谈判、报价和成交,八巨药业按照与上述客户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向朴颐化学支付佣金。雅本化学披露的上述产品的销量、产能及利用率,是根据八巨药业的产能和订单情况估计并倒算出各年度销量。 证监会认为,雅本化学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2005年版)第六十三条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述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因此,证监会决定对雅本化学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40万元罚款;对雅本化学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蔡彤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董事会秘书王卓颖,时任董事、朴颐化学总经理王博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万元罚款。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占股本超5%却悄无声息,也没通知上市公司。以为用三个账户分摊股本就能“隐身”,证监会给出的答案是:罚款! 9月8日,证监会公布了对周万沅超比例持有“凯瑞德”未报告及限制期内买卖“凯瑞德”行为的行政处罚书。这位实际操纵三个账户,持有同一家上市公司合计股本占比8.52%的大牛散,最终被罚3030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周万沅曾有“超级牛散”之称,当过数十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战绩显赫,不少个股都是翻倍行情。 详情请扫二维码↓
图片源自网络 据搜狐财经统计,8月29日至9月4日期间,银保监会共计发出罚单69张,罚没总金额为3.34亿元。 其中,涉银行业罚单共52张,18家银行被罚,罚没总金额为3.11亿元;涉保险业罚单共11张,罚没总金额为246万元;其他行业罚单6张,罚没总金额为2080万元。 多银行因贷款业务违规受罚 本周,银保监会公布的涉银行业罚单共52张,18家银行被罚,罚没总金额为3.11亿元。 从案由看,广发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华兴银行、晋城银行、浦发银行因贷款业务违法违规收到罚单,具体行为包括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违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贷款资金被挪用、贷款“三查”不到位等。 9月4日,银保监会公布了多张“亿级”罚单,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和广发银行及各行当事员工分别被罚没1.08亿元、1.02亿元和9283.06万元。 其中,民生银行连收9张罚单,累计罚没1.08亿元,再度刷新本年度最大额罚单记录。 银保监罚决字〔2020〕43号内容显示,民生银行因存在30项违法违规事实而被银保监会处以没收违法所得296.47万元,罚款1.05亿元,罚没合计1.08亿元的行政决定。 民生银行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内控和融资贷款领域,包括违规为房地产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提供融资、多名拟任高管人员及董事未经核准即履职、年报信息披露不真实、贷款资金被挪用虚增贷款、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迟报瞒报多起案件(风险)信息等。 民生银行8位相关负责人遭银保监会警告,包括民生银行无锡分行、南通分行、盐城分行、潍坊分行行长、授信评审部副总经理等在内。 另一则亿元级罚单来自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连收8张罚单,罚没金额合计1.02亿元。 银保监罚决字〔2020〕16号内容显示,浙商银行因存在关联交易未经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批、对上海分行理财业务授权混乱、不良资产虚假出表等共计31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监管罚款1.01亿元。 浙商银行7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其中4位来自罚单中被点名的上海分行。时任上海分行行长顾清良被处警告并罚款30万元,金融同业部上海分部的总经理和两位副总经理分别被处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广发银行也因涉贷款问题、内控管理等方面在内的2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处以没收违法所得511.53万元,罚款8771.53万元,罚没合计9283.06万元的行政处罚。时任合肥分行副行长董朝红被处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银保监罚决字〔2020〕14号罚单显示,广发银行受罚原因包括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违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信用卡透支用于非消费领域、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履行高级管理人员职责等。 此外,华夏银行连收8张罚单,共被罚没125万元,7名涉事责任人受到处罚。 银保监罚决字〔2020〕24号罚单显示,华夏银行因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生产系统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并引发较为严重后果等4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依法罚款110万元。 华夏银行时任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中心开发三室、开发四室经理覃其胜还因为违反规定篡改信息系统,实施盗窃行为被判处刑罚,监管对其处以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处罚。 8家保险业公司收罚单,中国华融合计被罚2050万元 保险业方面,银保监会对8家保险业公司共开出11张罚单,合计罚款金额为246万元。 从被处罚的保险机构看,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均收到罚单,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欺骗投保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外利益、财务数据虚假记载等。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保健康)本周收到3张罚单,罚没金额合计87万元。 晋银保监罚决字〔2020〕18号罚单显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人保健康总公司在微信平台销售的部分学平险业务(均为短期个人健康险业务),存在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情形,涉及累计保费收入15.3万元,保单2584件。人保健康总公司因此被罚款20万元,公司核保管理岗路旭、姚影丽分别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 此外,人保健康山西分公司、太原中心支公司均存在违规行为,两家分支机构及涉事员工分别被罚款39万元和26万元。 除了银行和保险业,银保监会还公布了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潞安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的罚单。 中国华融连收3张罚单,合计罚款金额为2050万元。时任中国华融天津市分公司总经理和项目经理均被处罚。 从具体行为看,银保监罚决字〔2019〕19号罚单显示,中国华融存在违规收购个人贷款、违规收购金融机构非不良资产、为银行规避资产质量监管提供通道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对其处以2040万元罚款。
东风股份9月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12.20亿元,用于收购两家药包生产企业部分股权、加码主业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公告,公司本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2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首键药包75%股权、收购华健药包70%股权、湖南福瑞高端包装印刷智能工厂技改搬迁建设项目、东风股份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分别为1.35亿元、1.10亿元、7.30亿元、1.27亿元、1.17亿元。 公司对于药包产业早有布局。2019年4月,公司收购千叶药包75%股权,切入药包产业,此番收购两家药包生产企业,公司药包业务板块将进一步完善。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收购标的首键药包、华健药包均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具备较强的规模及实力。 根据东风股份同日发布的《医药包装产业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20年-2024年)》,至2024年,公司医药包装产业营收不低于12亿元,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收入规模占比不低于公司合并报表营收的25%。 此番公司收购的两家公司均对未来净利润、现金流量作出承诺。首键药包承诺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50万元、1290万元、1630万元、1930万元、2200万元,现金流量累计值不低于8000万元;华健药包承诺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00万元、900万元、1350万元、1900万元、2250万元,现金流量累计值不低于7000万元。 首键药包主要从事I类医药用瓶盖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口服液、输液瓶用易刺铝盖、铝塑组合盖和撕拉铝盖等产品,广泛用于口服液、输液瓶、抗生素、冻干、粉针、疫苗、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等制药行业及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华健药包主要生产I类医药用包装铝箔、SP复合膜、成型冲压复合硬片(冷冲压成型铝、热带泡罩铝)材料。 公司表示,上述两家公司与千叶药包在产品品类上相互补充,可以进一步拓展公司I类医药包装业务的产品类别,且未来通过千叶药包、首键药包及华健药包在生产、销售及客户资源的有效协同,可进一步做强做大公司的I类医药包装业务板块,提升公司大包装产业板块的整体规模及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大包装与大消费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公司表示,湖南福瑞高端包装印刷智能工厂技改搬迁建设项目以及东风股份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是公司对传统业务的升级转型之举。上述两项目顺利实施,将提升公司管理与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与公司研发能力。
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高低好坏,也关系到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就是最大化培植中产阶层,扩大消费,但是如何认定中产阶层是一个难题,不能成为中产阶层生活依然是节衣缩食不敢消费。 最近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0·径山报告》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原官员说,据其团队的研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以三口之家年均收入10万-15万元人民币为标准,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分别约为2.1亿、1亿、8500万人;未来15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可能翻番至8亿。”,欧盟美国我是不知道中产生活的,国内中产不分地域界定为三口之家年收入10-15万元恐怕是偏低的。 中等收入群体,学界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世界银行提出:成人日收入10—100美元之间,即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汇率7计算,年收入2.5万—25万元人民币,就算中等收入群体,说句实在话,就是属于收入最底层的从事清洁工作的职工,一年收入也不止2.5万元,要说他们也是中等收入阶层,可能很勉强,这一划分要比上文的标准还低一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标准,是以购买力平价(PPP)来进行划分的,中国个人财富在3万—28万美元的,属中等收入阵营,目前人民币汇率在7左右,那么个人财富在21万-208万之间,这个划分对于中国而言,很尴尬,在于中国房价太高,绝大部分资产都在房子上面,只要有房子,都可以达到中产阶层,那些连肉都要省着吃要当30年房奴的人,可能会满腹牢骚,自己大半辈子都是给银行打工,因为70-80%以上的财富都在房子上面,无法变现,毕竟房产就是一个沉没的财富,变现了就成为居无定所的租房客,难以享受到中产阶层的悠闲生活。 现在提出一个新中产概念,相对而言可能更为准确一些,有团队发布《2019新中产白皮书》中,对于中产家庭的标准进行了分析统计,新中产家庭的标准为拥有净资产371万元,这是指净资产而不是指资产,也就是需要扣除负债,房奴们欠一屁股债,未必就能成为新中产,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财富报告》认为家庭资产拥有300万的,属于中产家庭的标准是拥有300万,也是指净资产,与《2019新中产白皮书》标准大致雷同,按照这一标准,一个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要达到净资产300万元以上,是难于上青天的,显然这一标准是偏低的。 近年来,尤其是疫情发生以后,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增加中产阶层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根据有关媒体的说法:“高收入群体虽然收入高,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新增消费支出占新增收入的比例趋于下降。低收入群体消费愿望强烈,但支付能力不足,也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有效需求。”,中产阶层收入较高,收入稳定,敢消费,因此“中等收入群体占人口比例较高,就比较容易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则难度很大。”目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占比是23-25%,大约是3亿人,因此为了扩大内需,急需要大幅度提升中产阶层人群数量。最近提出的“双循环”发展思路也在于提升内需,背后也是隐藏着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非常浅显一个道理,中产阶层最主要标准是三个,一是收入高,二是收入稳定,三是敢消费,因此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数量,不能是为了数量而降低标准,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城乡发展极不均衡,人均收入天差地别,不能够以一个简单的收入标准来测算中等收入阶层数量,比方说年收入10万元的三口之家,别说在京沪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就是在某些发达地区的小县城,一年10万元收入,恐怕是生活很清苦的,生活很清苦,何以能够与中产阶层生活相提并论,10万元放在甘肃定西地区或许是收入不算低,可以过着相对悠闲的生活,有中产阶层的富足,但也算不上富裕,19年定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2元,三口之间平均78666元,10万元收入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 在京沪深等一线城市,有月薪一万是月光族,是穷人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有点矫情,但是也反映出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是很高的,2019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442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15元,意味着三口之家一年可以达到20万收入,按平均水平计算,全部可以算得上是中产阶层了,上海19年上半年人均消费达到22513元,按此年化计算就是45026元,三口之家平均消费支出就是135072元,三口之家一年10万元收入,还达不到上海平均消费支出水平,另外上海房价也高,19年年底上海房子均价高达50000元以上,三口之家不要说是10万元,就是20万收入,买一套房子有点难于上青天,一个中产阶层,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不是于中产阶层有点不太合拍,想买房子,恐怕就不敢消费了,也就与中产无缘了。 中国不仅仅各地收入相差悬殊,就是房价也是以倍数甚至十几倍的差异存在,我们不以京沪深这样一线城市来诠释,只是以某些十八线小县城来诠释,新开盘房价在20000左右,一套房加上车位,100平米房子总价在210万以上,这还不算是好的楼层,好的楼层房价更高,加上装修,我们不算多,30万元,一套房子就是240万元以上,按照三口之家10万元计算,买一套房子不吃不喝需要24年,这还不算房价涨幅,如果房价涨幅超过薪资涨幅,那么买房子需要时间更长,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工作时间也就是30年左右,一个人能够不吃不喝吗?如果扣除三口之家一年生活费6万元,是谈不上太好,还是较为紧张的,那么三口之家十万元收入一辈子都买不起一套房子。 一辈子都买不起一套房子,怎么算都算不得中产阶层,三口之家哪怕你节衣缩食,10万元年收入要想在某些小县城买一套新房子,是几无可能的,节衣缩食,不敢消费买房子都不可能,怎么与中层阶层挂钩。 我国经济发展与西方国家不同,是依靠投资拉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房价上涨,远超一般居民购买力,因此以西方一些标准来衡量中等收入阶层,带来的后果就是居民认同感很低,甚至于根本不认同,提升中等收入阶层群体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关键是让中产阶层名副其实,有幸福感认同感,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很大,不能在全国使用同一水平来划分中产阶层,我的观点是行政单位职工属于中等收入以上群体,最高谈不上,低也不会,可以参照行政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来划定中产阶层,比方说某地行政单位职工平均收入是15万元,那么三口之家的中产阶层收入最低要求就是30万元。 谁都想成为中产阶层,可是中产阶层需要有获得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