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自贸片区,发挥改革开放优势,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奋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在青岛港(行情601298,诊股)码头,装载来自巴西17.8万吨铁矿石的维多利亚轮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向日本大欣轮的转运。“按以往流程,从卸船到二程船的装货、发运需要一周时间,这次提前5天就完成了转运。”青岛港董家口散货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助理王阳说。 变化来自青岛自贸片区推出的“国际中转+船船直转”监管模式改革。过去,进口企业到港口,需要卸货接受海关查验。新模式下,他们可以将卸船作业线与装船作业线直连,海关登船查验,进口货物无需落地就可直接装船。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分公司开发部经理助理刘清胜算了一笔账:5天时间,码头可以多卸50万吨货,直接增加装卸收入1000多万元,也为后续的船东节省了大约90万元。 新模式带来了更多成果。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港完成国际中转业务379.7万吨,同比增加175%。 “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在审批、投资、贸易、金融、人才等领域,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举措,片区制度创新供给体系日益完善。除了做好试点任务‘规定动作’以外,我们还主动开展了制度创新‘自选动作’,尤其是围绕企业经营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制度创新予以解决,使企业真正享受到改革创新红利。”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制度创新部部长葛建军告诉记者。 挂牌一年多来,青岛自贸片区大力开展首创性、差异性、集成性探索,截至目前,106项试点任务已实施96项,总结形成60余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形成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新模式、海铁联运货物“全程联运提单”模式、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创新模式等13个首创型制度创新成果,并释放出愈加强大的发展推动力。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获批至今年8月底,青岛自贸片区新增纳税企业5149户,其中新增民营企业占比达97.7%,成为带动片区经济的主导力量。今年1月至9月,实际利用外资2.84亿美元,同比增长64.1%;实现外贸进出口75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跨境电商实现销售额15.66亿元,同比增长9倍。 培育最优营商环境 今年9月,山东艾瑞莱茵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仅用一天时间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这标志着全国首个德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落户青岛自贸片区。 “在我省设立外商独资培训机构没有先例。”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审批监管部有关负责人王海涛说。 为落实山东自贸试验区改革任务,青岛自贸片区率先出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非学制类)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外商独资经营性培训机构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承诺即批复,企业一天之内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 企业关注什么,期盼什么,审批改革就聚焦什么。获批以来,青岛自贸片区以“一次”为标准缩减审批时限,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推进一口受理、一网办理,建设综合受理窗口,实现“无差别”综合受理审批和服务事项200余项;以“极简”理念推进服务创新,梳理“一事全办”主题服务清单,推行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模式,实现政府投资类项目4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类项目16个工作日办结,推进企业开办线下全域通办;以“法治”理念建立健全机制,深入推进“综合一窗”改革,统一收件、统一流转、分类审批,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打造“自贸全链帮”帮办代办服务品牌,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高效便利服务,助力企业在更加便利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 打造五大特色产业 11月21日,在2020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上,青岛自贸片区与海发自贸供应链金融项目、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暨国际生鲜冷链交易平台项目、中国物流智能装备总部项目、全球优品分拨中心项目、有色矿产合成中心项目五个航运物流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推动物流、贸易和金融相互促进耦合发展。 获批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充分释放自贸试验区战略红利,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五大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动能变革,以产业优势实现项目和企业加速集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现代海洋方面,规模10.2亿元的山东西海岸海洋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设立;推动英国BP原油混兑、国际水产加工及贸易中心等一批重大涉海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260亿元;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蓝色药库研发生产基地等一批海洋科研项目开工建设。 国际贸易方面,原油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启动,181万桶阿曼原油在青岛自贸片区进行实物交割;完成全国首票20号胶期货保税交割,拥有全国60%的20号胶期货指定交割仓库,核定库容26万吨、占全国总库容的70%;创新“线上下单,线下体验”跨境电商新模式。 航运物流方面,新开通东南亚鲜品快线等外贸干线5条、外贸内支线5条;连续2条2.4万标准箱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首航;新增4条海铁联运线路,陆续开通兰州陆港海铁联运进口班列等3条首发班列。今年1月至9月,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53亿吨,同比增长5.48%,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60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1%,实现逆势双增长。 现代金融方面,落地全国首笔中国―新加坡货币互换项下新元融资业务;中欧国际交易所在中国设立的首个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中欧国际交易所中国(北方)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落户;推出全国首个基于关税大数据的线上融资产品――关税e贷;落户山东自贸试验区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企业(QFLP);成立青岛跨境基金中心,首只50亿元规模基金――三峡绿色产业(山东)股权投资基金落户;首个财金平台经济项目――金财互联(行情002530,诊股)山东省新经济发展创新协同区域总部项目投入运营,金财云商、金财互联智链研究院注册。 先进制造方面,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沿黄流域7个省份387家企业;上海高端智能研发工业互联网项目仅用5天时间落地;集聚了芯恩集成电路、华大基因(行情300676,诊股)、科大讯飞(行情002230,诊股)、商汤科技等一批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头部企业。 “青岛自贸片区的发展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园区,它应该是制度创新的高地、营商环境的高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建设航运贸易金融耦合发展主阵地、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地、新消费引领发展策源地,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赵士玉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成、通讯员 刘伟)
6月4日,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日前发布关于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计24条举措,提出要发挥自贸试验区创新引领作用,支持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等内容。 通知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发挥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商务部研究提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湖北自贸试验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提升贸易发展质量。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发挥基地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发挥自贸试验区创新引领作用,支持武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 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武汉以自贸片区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在完善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健全促进机制、创新政策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服务贸易发展高地。支持襄阳片区和宜昌片区借鉴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做法,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支持襄阳和宜昌以自贸片区为核心,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优势与对外开放优势,大力承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研发、管理咨询、工程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积极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支持在湖北建立商务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积极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贸易摩擦预警和法律服务相关工作,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视情开展贸易调整援助工作。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建立健全投资促进工作机制,鼓励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创新投资促进方式,提升投资促进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编制外商投资指引,为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咨询,加强外商投资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外资项目推进和外资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重点外资项目落地。 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等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利用中国投资指南网、商务部投资项目信息库等线上渠道,协助湖北自贸试验区开展宣传推介。 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 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做好外商投资准入前和准入后管理措施的有效衔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现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准入相关行业、领域和业务。 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提高跨国公司投资便利度,鼓励跨国公司在湖北设立全球或地区总部。 依托商务部中国企业境外商务投诉服务中心等平台,积极为湖北自贸试验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市场环境、风险预警等信息服务。 三是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大力推动数字商务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探索建立反向定制(C2M)产业基地,鼓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开展电商大数据建设应用,加强电子商务运行分析,完善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分析及公共服务体系,定期向湖北自贸试验区提供商务大数据平台监测的网络零售相关数据及信息。 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推进食用农产品、食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领域进出口追溯体系建设。 支持武汉片区、襄阳片区积极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体系。 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指导武汉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加强对湖北自贸试验区商务信用建设的指导,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建设商务诚信示范区域。 四是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利用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等展会、论坛平台,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开展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及开放合作相关工作。 支持和指导湖北自贸试验区积极吸引台湾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投资,与香港、澳门深化经贸交流与合作。 支持中欧班列(武汉)发展,推动湖北自贸试验区与中欧班列有关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协调解决中欧班列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协助湖北自贸试验区与国外行业组织、班列平台公司、外贸企业等对接合作,扩展与相关国家经贸往来,充实中欧班列去回程货源。 五是加强组织保障。会同湖北省和有关部门加大湖北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实施推进力度,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做好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围绕战略定位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 继续加强与湖北干部交流合作,结合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需求与商务部干部队伍实际,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干部到商务部短期学习交流。支持开展产业政策、招商引资实务操作等方面专题培训。
只有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才能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是全球经济发展繁荣的出路所在。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非但没有减缓,而且仍在加快。其中,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彰显了“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的决心。 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实施,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出关键一步,琼州大地展现蓬勃生机。海南全面开放新格局,正从总蓝图、规划图加快变成施工图、实景图。不久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如何紧密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实际,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海南定位,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成为摆在海南面前的重要课题。 必须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贯彻这一要求,就不能满足于单个创新举措,而要在系统性创新、集成性创新上下功夫。因而,海南推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任务清单(2020—2022年)》,对制度集成创新进行了系统部署。这其中,每一项改革举措的落实都有赖于跨部门、跨领域的通力合作。只有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才能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必须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海南拥有自由贸易港这一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理应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实践证明,只有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才能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前不久,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半年评估工作汇报会在海口市召开。这次评估是对自贸港半年建设的“全面体检”,是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政治体检”,也是指导帮助解决自贸港建设难点问题的宝贵机会。以此为契机,海南广大干部群众抓住自贸港建设机遇,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就能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在“十四五”时期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开放新姿态。 (作者为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
海南自贸港来了!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全文公布,全岛封关、零关税、个税封顶15%等多项制度设计引起广泛关注。什么是自由贸易港?为什么选择了海南?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海南,带你一探究竟。 什么是自由贸易港? 纵观世界上的自由贸易港,已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全世界有130多个自由贸易港和2000多个与自由贸易港的内涵和功能相似的自由经济区域,中国香港、德国汉堡自由贸易港、荷兰鹿特丹自由贸易港区、韩国釜山自由贸易港区等,都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区。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境内关外; “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 人员、货物、数据和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 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 简单说,自由贸易港就是国家划出一定区域允许境外货物、资金、或外方交通运输工具自由进出的港区。理解自由贸易港,得抓住一个关键词:境内关外。自由贸易港从地理范畴来说,自然是在一国或地区境内,但从行政监管来看,则是在海关管理关卡之外。 “一线”放开,指的是海南自贸港与国家海关边境线之间的管理环节要放开。除了限制进口的货物清单外,绝大多数进口货物免税各方面实行极简易的管理,便于全球的物流、人才来往。而放开“一线”后,“二线”管住则指的是海南自贸港和国内其他地区之间要设立新的管理环节。比如,进口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要按进口规定办手续,照章纳税。 在提出建设自贸港之前,我们已经开始了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步伐。 ▲2013年以来,国内18个自贸试验区先后设立。 2013年至今,我国自贸试验区经过了五批“1+3+7+1+6”的战略部署,已覆盖18个省份,形成了海陆沿边统筹、东西南北中兼顾、由点及面的雁阵型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与自由贸易区相比,自由贸易港更为开放、政策更为灵活。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经验是可以大规模复制推广的,而根据国际惯例实行经济高度自由化和进口商品免收关税的自贸港则不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自由贸易港不仅比自由贸易试验区有着更大空间范围、更高开放水平和更大市场化改革力度,而且所制定的主要政策措施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推广的性质,重点是推进高度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创新举措。 为什么选择海南? 当前,海南正在按照坚持中国特色、对标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分步骤分阶段的要求,加快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 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 2018年4月13日,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是中国国土面积第一大省、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海南全岛将近3.5万平方公里,它的面积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无论地理条件还是自然条件,海南这个岛屿是适合全岛建立自贸区的。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指出,海南将在2025年前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实施更加开放的船舶运输政策。 海南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琼州海峡将海南与内陆地区隔离开来,隔离成本几乎为零,这是它自身的离岛式地理区位优势,能实施较低成本的有效监管,也就有可能率先实现较高程度的开放。 “海南背靠中国华南地区,面向东南亚6亿人口的大市场”,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指出,海南自贸港建设将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提升地区内的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化水平,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并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 两年来,海南发生了什么? 两年来,海南在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扩大免签国范围,延长免签停留时间,放宽免签人数限制。2018年5月1日起,公安部授权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2019年,共有47.9万人受益于这一政策入境。 离岛免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截至2019年12月,政策调整一年内的销售件数和销售额分别达1746万件、128.86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30%。 ▲这是海南生态软件园园区(4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启动市县“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试点,实施商事登记“全省通办”,推行极简审批,在一些园区实行“一园一策”。2019年,海南新增市场主体24.44万户,同比增长70.82%,平均日增670户,跑出了自贸港建设“加速度”。 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建设自贸区以来,截至今年1月,全省重点用人单位共引进人才8.3万多人、同口径增长4.2倍,7700多名国际人才来琼工作、同口径增长52%。 创新驱动力逐步提升。十二个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达67.3%,其中旅游业进一步提质增效,2019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50亿元,同比增长11%。 确定了十个重点园区。重点园区是自由贸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自贸港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审批权限下放等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园区活力,让“园区说了算”。 2019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905.9亿元,同比增长6.8%,是全国平均增速的2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进一步加强;服务进出口219.7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服务贸易顺差6.53亿元。 海南的下一程 ▲《海南,这一刻》。视频来源:新华社 未来的海南,将会建设成为怎样的自贸港? 自贸港建设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立足现实,着眼目标,根据《总体方案》,海南自贸港建设分步实施: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为达到这些目标,总体方案提出了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这五大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制度安排。专家认为,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 除了制度创新,总体方案中还有可立即操作的减免税收新办法: 方案发布之日起就对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所得税; 对海南的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在2025年前新增的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在自贸港工作的高端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 针对离岛免税购物额度,目前每年每人3万元,方案明确要放宽到每人每年10万元。 作为最大自贸港,海南将会迎来哪些变化与机遇? 对此张燕生认为,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将有利于显著降低企业贸易成本,提升出口竞争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殊税收制度,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及离岛免税政策的调整和优惠,将极大推动海南产业发展;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度等,将使港区内企业有望率先享受政策优惠,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在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上实现全面突破,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和障碍,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海南样本”和“海南方案”,在国际自由贸易港中提供“中国模式”。 来源:新华网思客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海南自贸港官网等 监制:唐心怡 张瑜 编辑:解轶鹏 祁丽君 设计:李权 动图:张宇 校对:郭建伟
【国家政策】 ※※ 《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价指引》发布。5月29日,财政部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价指引》。《指引》从政策效益、经营能力、风险控制、体系建设4个维度构建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价体系。 ※※ 落实信用贷款两项支持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6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日前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近期要首先把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购买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支持政策落实好,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 《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布。6月8日,央行公布《通知(征求意见稿)》,主要从支付受理终端业务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测、监督管理等4大业务管理内容出发,从10多个方面提出了管理要求。 【省内动态】 ※※ 湖南A股上市公司数量领跑中部。6月9日,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此前,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一周内,我省实现两家企业上市。截至目前,我省A股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12家,位居中部六省第一。 【省外动态】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报酬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6月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指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分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共计二十条,明确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业绩报酬机制的制定和执行中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围绕上述原则制定了相关条款。 【重要数据】 ※※ 5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定,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为31016.92亿美元,环比增加102.33亿美元;黄金储备为6264万盎司,环比与上月持平。 ※※ 1-5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贸易顺差8598.1亿元,减少1.2%。前5个月,美国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1.29万亿元,同比下降9.8%,占我外贸总值的11.1%。 【智库观点】 ※※ 货币政策新工具不能理解为量化宽松。近期央行两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不算是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央行货币政策总量工具比较充裕,但特殊时期面对特殊困难,货币政策要提升精准性和直达性,今年很多货币政策的设计都是体现这些目标。两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侧重于量的支持和结构性支持,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取向。 【政策速递】 ※※ 2020年6月4日,商务部出台了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4项具体措施,推动湖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培育湖北外贸发展新动能。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支持相关片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 二是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促进、投资服务、投资保护等工作机制。积极为湖北自贸试验区外资企业纾困解难,推进重点外资项目落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结合发展定位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反向定制产业基地,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有关片区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体系;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指导,推进消费升级、服务升级。 四是利用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等展会、论坛平台,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积极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开展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等国际经贸合作。 五是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做好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围绕战略定位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加强人员交流及专题培训,推动湖北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承办:政策法规处 编辑:李思维 施宇峰 核稿:何丽芹 日期:2020年6月10日
改革开放的风,再次吹皱了琼州海峡的一湾春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在2018年建省建特区30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党中央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而今,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备受期待的自贸港具体方案终于出炉,海南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构建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打造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的新地位。历史上,这座位于中国南端的岛屿多次站在时代的前沿。曾经,这里是转型期间市场经济的试验场,有过“十万青年下海南”的淘金潮,也有过轰动全国的房地产热浪;曾经,这片热土上涌动着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豪情壮志,经过起起落落的时代洗礼后,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悲喜交加的回响。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首个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贸港,海南被寄寓了更高的期望。尤其是在逆全球化浪潮下,海南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打造中国特色自贸港的探索才更具深意。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担当。一方面可以促进海南自身的跨越发展,彻底释放其特有区位价值等潜力;另一方面,它将为中国新时代发展和全方位开放提供一个更大、更高且稳定可控的经济平台和窗口,从而支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全面合作。海南往事:一代人的芳华带着广东的基因,海南不是个缺乏闯荡和拼搏意识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南曾有过三次轰轰烈烈的大开发。第一次发生在海南建省前,1984年夏天,海南还只是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中央允许其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短缺的消费品自用以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海南当时的几个领导为了实现超越式发展,开始明里暗里鼓励汽车走私,向内地预收车款进口轿车后转手倒卖,一辆能赚上万元。事后调查出,半年时间里,海南签了8.9万辆汽车进口的批文,岛上出现了800多家倒卖汽车的公司。汽车大规模涌进海南的狂潮,直到年底才被广州省政府正式叫停。而后面两个故事,可以从电影《芳华》说起。电影里,从部队文工团退役的萧穗子、郝淑雯和刘峰1991年在人头攒动的海口重逢。他们都有了新的身份,萧穗子成了开读者见面会的知名作家,郝淑雯成了时髦的阔太太,丈夫陈灿当起了房地产商,只陪着带孩子来探望的她吃了一顿饭,转身又去三亚拿地去了。而在战争中断臂的刘峰,跟着几个说海南好赚钱的老乡来做生意,成了一个跑腿送书的“黑快递”,一个月挣300块钱,还被联防办扣了车,交上1000块罚款才能领回。他们这一代人,被称为“闯海人”。1988年4月13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建省建特区,一时间十万热血青年从天南海北来到这座尚待开发的边陲小岛。他们之中既有充满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也有逐利而行的商人,还有许多勤恳谋生的普通人,汇聚在海南这个风云交汇之地,成为寻找“金羊毛”的闯海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炒楼花”成为当时最挣钱的生意,100万人的海南岛上涌入了18000家房地产公司,凭借一张图纸就能赚得盆满钵满。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市场上只有极少数人及时逃出“雪崩”。银幕外,整个电影80%的取景都是在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完成的。2009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有了新的目标——建设国际旅游岛,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为此,海南引入了从香港起家、在深莞交界建起全球最顶级高尔夫球场的观澜湖集团。然而,合约刚刚完成,观澜湖总裁朱树豪却发现患上了重病,其子朱鼎健甫一接手公司,就面临在万年火山岩形成的石漠地区的腹地上建一座高尔夫球场的难题。他花了18个月的时间终于建成了海口观澜湖高尔夫度假区,两年后冯小刚也将寄寓了他多年电影理想的实景旅游项目“冯小刚电影公社”落地在观澜湖。不过,一众房地产商随后争相在海南“圈地”开发,房地产再次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国际旅游岛的愿景也渐行渐远。首个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贸港2018年,海南再度迎来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落子。4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海口举行的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了讲话,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自由贸易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习近平对此指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同时,海南要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放眼整个世界,香港、新加坡、迪拜等世界知名的成熟自贸港都是在西方制度框架下,通过经济高度开放和自由化形成的,而海南面临的课题就是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贸港建设新路,既要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又不能简单照搬其发展模式。两年后,海南自贸港的方案终于露出了真容。这份举世瞩目的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首先贸易要自由便利,在货物贸易方面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2025年前适时启动封关运作,同时依法将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费进行简并,启动在货物和服务零售环节征收销售税相关工作。此外,自贸港在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和运输来往等方面,都将更加自由便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特定背景下,发挥海南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根本要求,是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是支持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署名文章中指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本身是一个改革的过程,需要对贸易、投资、金融、税收、人才等多领域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进行创新,每一步都涉及到突破旧观念、旧体制。在改革过程中,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未雨先绸缪,多引擎开放再次站在时代的风口上,有一个问题很难回避:海南会不会第三次被房地产这同一块石头绊倒?2018年10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时曾谈道,海南历史上的三次大起大落,表面上看是投机和外部的冲击,但根子是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不深、掌握不准、落实不到位。为了避免再度被房地产绑架,海南早已开始未雨绸缪,过去两年间,这里是中国房地产政策最为严厉的地区。从“4·22”全岛限购,到今年3月宣布取消商品房预售,从省委书记、省长炮轰房地产,到2019年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超过20%,无一不彰显了海南领导干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对房地产依赖的意愿。人们期待,海南自贸港能够利用其特殊的政策环境在投资自由化、金融开放等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和突破,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与此同时,海南日新月异的发展也给地区间合作带来了潜力。2020年初,海南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来自港澳地区的委员也提出多条建议力促琼港澳融合,如简化境外企业来琼投资的手续、打造创业和就业型海归的“蓄水池”等等。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如果可以把海南自贸港和香港的优势结合,推进两地相互联动,使外国投资者同时投资香港和海南,就可以既兼顾两地投资类别的特色,又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这对海南、香港和外国投资者来说是三赢。“(香)港海(南)合作,只有懂得‘赶海’,才能挖掘机遇,找到宝贝。”他说。倪鹏飞认为,从理论上说,双引擎或多引擎有诸多好处。海南自贸港与其他自贸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竞争,让自贸港从单引擎转变成多引擎,不仅提升开放的动力引擎,而且通过竞争更能产生危机感从而增强活力。与此同时,也增加持续开放的安全系数,减少单引擎出现问题而带来风险。此外,作为18个自贸试验区之中唯一一个全域自贸区,海南还承担了探索自贸区发展经验的重任。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如果这项改革试验成功,也不排除复制到其他地区的可能。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公布,无疑是一件大事。可以肯定地说,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前行,持续发挥重要影响;对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推进,促进世界经济更广泛地联系及深度融合,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综合目前信息看,单纯的、孤立的自贸港的定位,在认识上是有局限性的。抱持这种局限性,单纯地从功利角度(比如利好某家公司、某个投资板块之类)观察即将推开的海南自贸港建设,就难免在认识自贸港格局上被限制住,进而造成各种不利影响和损失。就更宏观一些的视野看,建设海南自贸港的目的,显然并不在此,它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即将渐次推进的建设,将是一个新探索。 如果说雄安新区的建设,是未来新城市(行情300778,诊股)、新经济模式蓝图逐步描绘并渐次落实到现实世界的实践,那么,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就是对未来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更深入探索和全面展开实践前的预演,更是对这种模式的稳定性、效率、发展能力及可持续性等关键支点的一次大检验。一个小范围、小规模却带了全局性任务的探索,目的既是检验“蓝图”的可操作性,也是为全局性的操作做必要的演练和准备。 从目前公布的方案看,海南自贸港最引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税收宽松,能免尽免,不能免的,也有足够大的优惠力度、竞争力;二是支持自贸港顺利运转、保障经济健康可持续的服务、管理能力,得到很大的优化,破除了许多条条框框,诸多具体保障措施的立足点,都是“帮忙不添乱”,这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是从世界既有实践看,还是从继续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看,此时推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既是在一个关键时期的破题之举,也是在前期一系列“自贸试点”基础上顺理成章的深化推进,无疑是一个正确决定。 建设海南自贸港,除了有益于世界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经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外,更关键的是,在这样一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关键时刻,此举标识了中国将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希望世界更紧密、更平等联系在一起的良好愿望。在目前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时刻,这一良好愿望的展现,也将给世界经济前景、经济全球化前景带来弥足珍贵的暖意。另外,海南自贸港能否顺利推进,也能从底质上检验持续多年的经济全球化还有没有发展后劲和希望,进而令人有所准备。 当然,海南自贸港的建成,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就世界范围内诸多著名自贸港的发展演进历史看,这些自贸港之所以能守牢自己的位置,既是历史选择下对机遇充分把握的结果,更是自身努力、不断积累的结果。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懈努力、持续发展,用时间、机遇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一点一点堆砌起来的地位,才自有立足于世界的意义。 就此而言,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方方面面还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最终取得许多预设的成果,还需要耐心地坚守,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海南自贸港的开建以及一步步地往前努力推进,带给中国及世界的都将是希望。在今后的许多年里,这里应该都是合作之地、希望之地。因为,从历史发展的经验看,自贸港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各自带动下的国家、地区之间的广泛且深入的联系,为世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为了成就这个使命,合作,应该成为主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