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又到了入伏的日子,这个每年最热的时候都是大家大规模吃火锅的好时节,想想也是,在最热的时候吃着火锅喝着啤酒会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然而最近最有名的火锅企业小龙坎却出事了,我们不妨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一、网红小龙坎用地沟油? 中国裁判文书网日前发布一则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披露了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门店两年间用地沟油制成火锅锅底,销售给顾客食用,涉案2吨多。法院一审宣判涉案5人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均获刑罚。 根据判决书显示,榆林一小龙坎加盟店两年间制售2吨多地沟油给消费者食用,法院一审宣判涉案5人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均获刑罚。据了解,2017年5-7月,苏某涛指使采购苏某飞参与生产600斤地沟油,厨师刘东月和冯某明参与生产400斤地沟油,并加工成火锅锅底销售给顾客。2018年8月14日-2019年4月26日,苏某涛指使采购苏某飞、厨师苏某强加工地沟油3963斤,并加工成火锅锅底。 对此,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小龙坎在2019年已配合事发当地部门处理了此类事件,对餐厅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深感自责并诚挚道歉”。 实际上,这并非是小龙坎首次出现相关食品安全事件。此前有报道称,在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召开“春雷行动2020”会议中,披露了近期查办的十大案件。其中包括泸县云锦镇渝味小火锅回收油案件,涉及到的品牌就包括小龙坎。更早之前,在小龙坎火锅吉林长春欧亚店,该店服务员将消费者用餐结束的锅拿回后厨,把锅底的油沥在一个桶里,循环利用。 然而小龙坎也在声明中表示,在今年9月1日前,将在全国门店上线“小龙坎5G智能厨房”,落地门店无死角监控系统,由公司总部进行24小时监管。同时,今年10月1日前小龙坎全国门店将上线“小龙坎Hot“小程序,对进、销、存系统进行强监管。一旦核实门店存在油料食安风险,直接取消授权、终止合作,并立即向监管部门报警处理。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有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毕竟是大家最经常吃的火锅店,出现这样的问题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但是为啥这么有名的火锅店也能出事,这事情到底出在哪了? 二、为啥知名连锁网红火锅店都能出事?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一脸懵逼,这是怎么回事?为啥这么有名的火锅巨头都能中招?我们还能不能安心吃饭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地沟油可谓是最厉害的黑色产业链之一。根据2011年前后不少官媒的报道,都曾经呈现过一个完整的地沟油产业链,一般情况下地沟油的黑心企业,会通过向各家酒店收泔水的形式来收集废弃的食材,也会用一个养猪场之类的为幌子,从而进行地沟油加工,根据当时的报道,地沟油的加工体系,市场上食用油的价格是1吨6000块。而地沟油的成本,大概也就是300块钱,提炼出来的地沟油可以卖到1吨3000块,这么高的利润让地沟油成为了一个产业链体系最为完善的不法食品加工体系。地沟油产业链的运作是这样的,由一般的养猪场来收集地沟油,然后把地沟油销售给专门的地沟油生产企业,生产企业通过提纯加工让有各种臭味的地沟油变成了颜色金黄,甚至还有些香味的食用油,然后再用低廉的价格卖给一些不法的食品生产企业或者餐饮店。 其次,我们来看小龙坎为什么要做地沟油?当然,小龙坎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还算不上真正的地沟油产业链,只是一个半成品,说实在相比于其他的餐饮类型,火锅无疑会是最耗油的一种,因为每天火锅店都需要大量的红油作为汤底,根据新华每日电讯之前的报道,1斤火锅底料成本为15-20元,一般情况小锅要用2-3斤火锅底料,大锅用4-5斤,但大部分火锅店的锅底费仅为30-50元左右,还不够成本。而使用“潲水油”,大锅耗油1.2斤左右,小锅耗油0.8斤左右,剩下的六七成油可以循环使用,省出来的一大半成本就是商家的纯利润。一家火锅店按每天接待30桌算,使用“潲水油”可节约成本1000多元,一个月下来可以增加数万元的收入。 那么我们用这个数据再来看这次的小龙坎,小龙坎的做法就是通过将客人吃过的火锅锅底分离,然后油脂再通过加入作料的形式进一步加工成为地沟油,供下一桌的客人食用。再加上本身火锅这种餐饮形式有非常多的作料加入,大量的辣椒很难让人吃出不同的味道,再加上本身地沟油的处理流程也非常完善了,小龙坎就可以利用这个模式进行属于自己的地沟油加工,然后再用于自己的使用,这种自产自用的模式可以帮助小龙坎的加盟店极大地节约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第三,为啥会是小龙坎爆雷呢?其实,小龙坎虽然有名但是其主要的经营模式就是加盟模式,在这个模式中, 好处是企业可以实现压缩饼干式发展,很多企业都可以通过加盟的形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毕竟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加盟其实只需要一个授权和一些装潢上的管理其他的基本上不用过度考虑。加盟店模式几乎是大多数餐饮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必经之路,毕竟自己开直营店的成本太高,而加盟店就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高速增长的目标,甚至于可以进一步上市,以至于有一些所谓的知名餐饮品牌甚至完全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直营店了,几乎大部分都是加盟店。但是加盟店体系的坏处也非常显著,毕竟加盟店打的都是企业自己的招牌,但是却很难受到总公司的管理,总公司没办法直接对于加盟店进行全方位的指挥,也不可能要求加盟店企业按照直营店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那么一旦要求放松了,出现小龙坎这样的问题就会非常容易,毕竟对于加盟店来说,我已经把加盟费给交了,那么我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至于我怎么赚钱的,只要被发现不了,我就完全可以不顾你总店的管理要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很有名的餐饮品牌最终由极盛到衰落其背后在我们归因的时候都会将问题集中到加盟店管理中来。 据小龙坎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李硕彦此前的公开发言,2016年小龙坎开放加盟,2020年预计完成全球1000家店的开设。而南都记者从小龙坎招商联系人处获悉,目前小龙坎全国加盟店门店数高达900多家门店。而在2018年,小龙坎拥有600多家门店,其中仅有12家直营店。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到底是加盟还是自营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加盟模式不是不行,但是如何管理好加盟这是摆在所有餐饮企业面前最大的问题。小龙坎这次真的碰到坎了,一家企业最核心的就是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都不信任你了,这口碑没了,可就一切都没了。
明星郑恺在宁波参股开业的火凤祥鲜货火锅(下称“火凤祥”)首家旗舰店被指“抄袭”。 成都一家名叫吼堂老火锅的企业在官方微博公开指责火凤祥与吼堂老火锅高度相似,“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相似”。7月19日,“郑恺火锅店抄袭”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郑恺参股火锅店陷入抄袭风波 7月18日,吼堂老火锅的微博中,将两家门店内部实景照片进行了比对,称火凤祥在门店整体装修、档口设计、装盘等店内细节上,均与吼堂老火锅有较高的相似度。同时,火凤祥品牌的对外宣传手册也使用吼堂老火锅的店内实景照片,且门店尚未开业就已经开始进行招商加盟。 吼堂老火锅表示,由于郑恺的资本效应和明星效应,“当加盟店开遍全国的时候,吼堂老火锅极大可能会成为那个被人指摘的抄袭者,当我们试图联系您未果时,选择公共平台发声”。 对此,火凤祥7月19日发布声明称,火凤祥总部对此非常重视,并已沟通专业法律人士、行业设计人员及相关机构进行调查。如调查显示火凤祥装修风格构成侵权,将承担相应责任并第一时间整改。 7月19日下午,郑恺在其个人微博上转发了火凤祥品牌的声明,并配文“如有侵权,立即整改,绝不姑息”。 “从对比图上看,郑恺的火锅店没有新意,仅仅是在吼堂老火锅基础上变更了一些用词而已,在室内装潢装修和设计的人员眼中,这两者就是基本相似的。”北京中同所合伙人赵铭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判定火凤祥装修风格是否侵权,要看吼堂老火锅是否有相应的店内设计装修的知识产权。 吼堂老火锅称关于室内装修设计及软装设计已于7月16日在四川省版权局申请作品登记。 事实上,郑恺并非火凤祥实控人。火凤祥鲜货火锅的运营方为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显示,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法人张松持股55%,股东之一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0%,郑恺为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70%。 而吼堂老火锅的运营方为成都世纪甲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7月成立,吼堂老火锅2019年12月在成都开业。 二者或实现双赢? “原创费时费财,尤其成本小的不一定愿意投入,更愿意借鉴。这事不一定是郑恺故意的,有可能请的设计公司大量借鉴了这个素材。”前宅食送CEO、餐饮老板内参副总裁穆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餐饮届界的低端抄袭较多。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新式茶饮龙头企业“喜茶”与“奈雪の茶”(下文简称“奈雪”)此前曾互指对方“抄袭”。 奈雪创始人彭心在朋友圈直接点名喜茶创始人聂云辰,“怒怼”喜茶抄袭,而聂云辰也在底下进行了回复。但两家企业在互相的指责中,都实现了各自的成长。 而对于吼堂、火凤祥今日的“抄袭风波”,穆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两家企业的生意预计没啥影响,反而有可能会双赢,因为有热度、有话题总比没人讨论好。 “装修也属于营销的一种,但只能吸引一时,最终还是要看餐饮产品。郑恺就好比一个营销手段,最终企业还是回归餐饮经营逻辑:供应链、产品、服务等。”穆杨表示:“这次‘抄袭’风波,吼堂老火锅相对受点委屈,不过,最终和解的可能性很大。”
新京报讯7月19日早,“郑恺火锅店抄袭”上了微博热搜首位。此事由吼堂老火锅7月18日晚公开发文指责而引发,称郑恺在宁波新开业的火凤祥鲜货火锅店的装修涉嫌抄袭吼堂老火锅,且其招商宣传册使用吼堂老火锅实景图。目前郑恺方面尚未对外发声。 吼堂老火锅在公开发文中提到,有顾客反映,宁波有一家与吼堂老火锅装修风格高度相似的火锅店,查询得知,上述门店宣称由郑恺开设,但该门店在设计风格、装修细节、软装以及产品装盘都和吼堂老火锅“几乎一模一样,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相似”。 图/吼堂老火锅官微截图 天眼查信息显示,吼堂老火锅的运营方为成都世纪甲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9年7月成立。吼堂老火锅于2019年12月在成都开业,而火凤祥于2020年7月18日在宁波开业。 吼堂老火锅方面将两家门店内部实景照片做比对,并称火凤祥在门店整体装修、档口设计、招牌、小型菜场等细节上,均与吼堂老火锅有较高的相似度;品牌的对外宣传手册也使用吼堂老火锅的店内实景照片,且门店尚未开业之前就开始了招商加盟。 图/吼堂老火锅官微截图 火凤祥鲜货火锅官方微博资料则显示,火凤祥鲜货火锅的运营方为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该店掌柜为郑恺,先后有多位演员、明星等拍摄视频宣传,是一家明星开设的火锅店。 根据天眼查,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5位股东控股。其中,自然人张松持股55%,为最大股东;股东之一为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0%;郑恺为上海欢铄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70%,也就是说,郑恺通过该公司间接持股火凤祥(宁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不足10%。有资料显示,郑恺曾公开表示自己从头到尾都在参与这家店的管理,包括装修细节和菜品、食材等。 7月19日,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火凤祥鲜货火锅页面看到,有网友就在评论区围观、质疑其抄袭。新京报记者试图联系火凤祥方面,天眼查并未标注公司电话,且门店电话无法接通,截至发稿暂未取得联系。 针对涉嫌抄袭一事,截至发稿,演员郑恺方面尚未发表任何公开声明。
7月13日,火锅连锁品牌小龙坎火锅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份关于食安问题的声明。 声明中指出,针对近期小龙坎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深表歉意,为此小龙坎将在具体时间内全国上线“5G智慧厨房”、“小龙坎Hot小程序”等监管措施,并邀请全国消费者进行监督。 记者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小龙坎所指的食品安全问题要追溯到2017年。 2017年5月至7月,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龙坎老火锅店”被爆存在地沟油使用问题,店长苏某涛指使采购和厨师在该火锅店厨房内,用油水分离器将顾客就餐后的火锅锅底分离出来的废弃油脂高温加热后,加入辅料制作成红油(地沟油),负责配锅的厨师将加工好的红油制作成火锅锅底后向顾客销售。 目前,榆阳区法院一审认为,苏某涛等5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苏某涛系该店实际经营者,指使其他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导地位,系主犯;苏某飞等四人受苏某涛指使实施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 对此,小龙坎火锅发表声明表示,正在推新举措勒紧食安监管缰绳,包括上线“小龙坎5G智慧厨房”等举措。 记者梳理发现,这次小龙坎提出的5G智慧厨房是对后厨的进一次升级,早在2018年被指有加盟门店使用“口水油”后,小龙坎就承诺“所有未安装后厨视频监控系统的门店将完成安装,确保消费者通过视频实时监控后厨,并将逐步完善明厨亮灶工程。”
今天你吃火锅了吗? 疫情时期难得的一口美味,或许让人心怀期待,嘴角上扬。 但火锅界的“一哥”海底捞也许就笑不出来了。 日前,海底捞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警,业绩由盈转亏,遭遇滑铁卢。 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公司置身于餐饮行业之中自然是无法独善其身。 根据公告,公司预计2020年上半年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0%,较2019年同期录得约9.11亿元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预期公司于该期间将录得净亏损。 “由于疫情的爆发,以及各国、地区随后实施的防疫措施及消费场所限制,对公司自2020年1月以来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集团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自愿暂停位于中国大陆所有的门店营业。”——官方公告 资源来源:官方公告 或受到盈利预警的负面刺激,截止到收盘,海底捞股价为36.00港元,跌幅2.57%,最新总市值为1908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 显而易见,随着名为新冠疫情的暴风依旧喧嚣而上,包含火锅在内的餐饮行业的经营境遇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5月全国餐饮收入11346亿元,同比下降36.5%;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2434亿元,同比下降33.9%。 “由于疫情的影响,海底捞门店从1月26日停业至2月15日陆续从外送业务开始陆续恢复,整体关店时间约为15天左右,对海底捞造成的净利润损失保守估计超过5亿元。”——公开数据 近一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 疫情期间门店面临的主要困难情况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 在特殊时期,关门大吉、亏损频现等窘态对餐饮业已不是稀奇事。 因此,海底捞的亏损也或在预期之中,而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说,比起对业绩预期的起伏,或许将眼光放在其内生价值上才是王道。 餐饮界的一枝独秀 都说民以食为天,而在其中,中国人一定是最会吃的民族,且没有之一。由古至今,通过人民的点滴智慧以及勤劳双手制作发明的美食数不胜数。 其中,从古代的“击钟列鼎”而食,到如今的社交属性尽显的分享,火锅不断彰显着强烈的存在感。 尽管疫情对这一细分行业的打击不是一星半点,但长期来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再加上新零售、外卖之风不断吹起,火锅业态发展依旧较为强劲,存有一片盈利蓝海。目前在我国餐饮行业之中火锅市占率第一,2019年其市场规模达到5304亿元,占比13.9%。 “火锅行业每平米营收高达 2.63 万元,快餐次之为 2.5 万元,而正餐仅为 1.02万元。同时营业额增速上火锅以24.7%的增速位列首位。在净利率方面,火锅达到11.8%,同样高于其他三种餐饮类型。”——《2018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数据报告》 我国整体餐饮以及火锅市场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同时,凭借其口味丰富,且具备个性化、社交属性等重要属性,火锅在菜系众多且地域差异明显的中餐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不少企业杀入餐饮业的首选竞争赛道。 尤其是基于其准入门槛低,易于标准化经营与规模扩张,却具备高利润率的特点,市场竞争只有更炽热,而没有最炽热,越来越多的火锅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然而,当市场格局高度分散之时,相对于单体性质的家庭手工作坊,率先实现标准化、连锁化的企业可以先行尝到甜头,更容易为自身赢得生存空间。 海底捞的“消极泡沫” 从2012年起开启标准化之路后,海底捞便当了这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 在消费升级之下,人们体验的不是火锅而是服务,这也便是入局火锅市场的企业的竞争发力点所在。 海底捞的客户基础形成模式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 而以海底捞为首的火锅连锁品牌便开始凭借一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自身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把控,开始显出自身的竞争力,发散出一定的口碑效应。 海底捞供应链关联企业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 “我们最强的地方其实是供应链。如果去看看我们的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你就会震撼,我不敢说全世界最好,但绝对全世界一流。”——张勇 近三年火锅业榜单排名变化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 然而,随着海底捞进入加速扩张期,或将无法好好平衡单店收入和门店扩张这两样重要指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瓶颈来得很快。 回顾其上一年的财报,可以发现,随着“网红效应”不断被稀释,扩容门店带来一定程度的供过于求,经营成本“不堪重负”(财务费用0.9亿元,同比增长432.5%),单店收入开始走下坡路,进而或拖累利润增长也是无法避免的。 海底捞门店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2019年海底捞新开餐厅308家,总门店数达到768家,但海底捞整体同店日均销售增长1.6%,同比下滑6.2%,其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同店销售增长率均显出下滑之势,后期靠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城市的同店销售增长率的增长才将这一劣势有所消化。 海底捞同店销售增长率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与此同时,海底捞的翻台率也显出颓势,一线城市由5.1下滑至4.7,二线城市由5.3下滑至4.9,三线及以下城市由4.8下滑至4.7,中国大陆以外的餐厅翻台率也从5.0下滑至4.8。 数据来源:官方公告 海底捞翻台率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除此之外,在海底捞面临大型餐饮品牌的普遍痛症之时,即便是已成为行业龙头的它也“犯过糊涂”。 今年上半年餐饮界的一大“趣闻”不外乎是海底捞一度被“骂”上了热搜。 图片来源:微博 随着国内疫情的趋于平稳,考虑到疫情和成本上涨,海底捞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且在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这一做法显然激起了民愤,毕竟在大众看来,无论是什么理由,海底捞可谓是打了自己的脸一巴掌,毕竟其创始人张勇曾引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我们要把人民群众喜欢的商品做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越便宜它就对企业的发展更有利。” 头部企业继续引领行业 而上述的涨价争议也或将为其敲响了警钟。 尽管海底捞目前坐稳火锅行业龙头的宝座,但其市占率依旧不高,仅占4%,尤其随着“后浪”的出现,其危机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人们不再为其买账之时,当人们对其的“网红气质”腻了之后,如何继续乘着餐饮连锁化的快车,通过加固自身渠道、产品、品牌优势,适当结合创新技术去提升门店效率,加强品牌拓展才是关键。 火锅行业CR5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从长期来看,拨开疫情带来的阴霾,作为内需的主要动力,餐饮行业在经过了新一轮的洗牌之后,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届时,龙头依旧会凭借积累出来的护城河优势领先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业绩确定性以及成长空间。 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多数券商较为看好海底捞作为行业龙头所具备的长期性成长逻辑的原因。 公司归母利润以及净利率情况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结语 基于疫情的突发,餐饮业还需要对其带来的重创进行一定的消化,上半年的成绩一般来说都并不会多好看。而排除疫情这一风险因素,在后疫情时期,头部企业依旧会为市场投资者带来理性选择下的信心建树。 对于身为龙头标的的海底捞而言,一边是迈开扩张脚步,积极开设新的门店,继续实行“走出去”战略,一边是疫情的不确定性加剧经营重压,运营成本亟待进一步优化。 火锅界的扛把子承受的压力不小,但在中长期来说,市场对其还是有所期待的。
一周3起千万级融资,网红自热火锅火了。5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网红自热火锅品牌“莫小仙”“自嗨锅”“食人族”于一周内同时完成融资。在业内人士看来,受资本追捧的背后是不断扩大的自热火锅市场,但随着需求增加,蓝海逐渐变红海,传统火锅巨头德庄、海底捞(港股06862)“带资”进场,方便食品大佬康师傅、统一强势入局。重重压力之下,有了资本护身的网红火锅能否补足渠道短板,突出重围呢? 频繁融资 受疫情影响,宅经济兴起,自热火锅等方便速食产品备受资本青睐。5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天眼查获悉,自热火锅品牌“莫小仙”已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天眼查信息显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线下渠道拓展、全产业链优化、品牌打造等方面,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打造新生代自热火锅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追捧的自热火锅品牌并非只有一家。5月11日,“自嗨锅”完成由经纬中国独家投资的逾亿元B轮融资;5月9日,“食族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众晖资本投资,青岭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主要用于品牌建设、人才引进和渠道拓展。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自热火锅概念热度居高不下,一方面是疫情促使宅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时代变化使得消费需求更偏向个人化的推动。所以,自热火锅相关品牌被资本市场看好。 在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看来,消费者对于“莫小仙”“自嗨锅”“食人族”品牌产品复购率提升,为其注入了快速发展的动力,这助推自热火锅形成了产销两旺的市场格局。 据悉,“莫小仙”“自嗨锅”“食人族”皆成立于2017年,2018年陆续入局自热火锅市场,凭借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迅速走红。 需求猛增 自热火锅于2017年走红。也是在这一年,众多企业开始入局。除了先后于2017年成立的网络品牌“莫小仙”“自嗨锅”等品牌外,传统食品企业、餐饮企业也纷纷加码。2017年3月,大龙焱的随身锅上市;4月,德庄、小龙坎入局自热火锅市场,推出自热火锅产品;7月,海底捞关联企业颐海国际(港股01579)入局自热火锅。 2018年,方便面巨头康师傅、统一入局,速冻食品三全随后切入赛道。天猫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自热食品市场已经涌入了超过400家公司。 在徐雄俊看来,自热火锅之所以备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由其产品类型决定——自热食品更接近于一份正餐的品质,而非简单的代餐。自热火锅与常规的速食相比更接近堂食,在品质上更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消费群体与营销环境的变化也为自热食品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土壤。 而当下,疫情加速了自热火锅市场的发展。数据显示,1月20日-2月2日期间,自热方便食品在热销产品中排名第二。其中,“自嗨锅”订单量增长超200%;“莫小仙”销量同比增长近400%;“食族人”3月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30%,3月成交金额增长至9000万元。销量暴增之下,线上线下均供不应求。 据青山资本研究报告,方便速食已经是一个2500亿元级别的市场。2015-2018年,自热火锅市场规模由2.3亿元增长至4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50.7%。 巨头挤压 虽然市场不断扩大以及依托疫情节点推动自热火锅高速发展,为“莫小仙”等网红品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巨头涌入,对于成立两年的“莫小仙”“自嗨锅”而言,更多的是“危”。 数据显示,2019年颐海国际以自热小火锅为主的方便速食业务销售额达10亿元,同比增长122.3%。而起步于互联网平台的“莫小仙”2019年自热食品销售额超5亿元;“自嗨锅”2018年全年销售额达5亿元。 徐雄俊表示,海底捞是“入局即巨头”,无论在渠道构建上,还是在品牌影响力、消费者认知度上,海底捞都处于火锅领域的“领头羊”位置。因此,其推出的自热火锅产品也依托已有影响力实现快速发展。这些先天优势是“莫小仙”等网红品牌所不具备的。 据悉,“莫小仙”于2018年开始布局线下渠道,“自嗨锅”在2019年才开始布局线下渠道,城市渗透不足80%。而已入局自热火锅的康师傅、统一则在渠道上完全碾压网红品牌。 不过,在淘宝平台搜索自热火锅,在以销量为前提的排名中,网红产品占据多半份额。“莫小仙”“自嗨锅”均排名靠前,月销量在几千到几万不等。 就如何面对市场竞争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莫小仙”“自嗨锅”,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建议,小品牌虽然不及大品牌的巨大影响力,但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灵活、年轻化的发展模式,也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若要实现较强的竞争力,需要依托资本力量,不断完善渠道构建和品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