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纸蓝图,到落地生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横空出世,为世人铺开一张区域协同发展的恢弘蓝图,亦剑指国家战略层面更高维度的发展大计。面对南海之滨的春潮涌荡,香港寄望于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天高地阔的发展新格局,而承载各方厚望的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当仁不让的“切入口”。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12月9日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开宗明义地表示香港与内地的深度联结,早已牢牢牵入东方之珠的肌理之中。虽是旧谈,然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亦不乏新意。 融入全局,顺势之举 这位行政长官自2017年郑重接手的香港,过去数十年间经历了自开埠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凭借其连贯东西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享誉于世。 然而在行业红利褪尽,发展疲态略显的当下,面对惊涛拍岸的变革浪潮,一场深刻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过去数年间,世界两大经济体跨洋交锋,纷争不息;而本港社会风波未平的政治乱象,加之反覆无常的新冠疫情,更是为这座亚洲金融之都的发展远景平添阴霾。 近年来,关于香港经济社会适度转型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然而知易行难,走出舒适圈不仅需要破釜沉舟的决断,亦需要变革突围的契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正是这一千载难逢的契机。 随着祖国以开放的心态扫洒门庭,迎五洲客,计天下利,林郑月娥相信坐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香港能在一方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扮演其长久赖以成功的中间人和桥梁角色,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热切期望乘着区域一体化的东风,成为国家发展大局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当多事之秋的2020年即将步入尾声,世界主要经济体依然深陷新冠疫情的泥淖之中,中国率先走出了峰回路转绝地突围的独立行情,林郑月娥认为环球经济复苏的未来或许尽系于此。在此背景下,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香港进一步把握时代脉搏,配合国家发展步伐,正是顺势之举。 林郑月娥走马上任的2017年,亦是粤港澳三地政府寻求政策突破,大湾区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年。协作与融合是大湾区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由之路。这样的政事和责任,容不得丝毫的心浮气躁,林郑月娥铁肩万钧之重,志要身体力行,鼎新政治。数年间,她频频率领特区政府官员北上,共谋合作发展先机。 今年11月初,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完满落幕之际,林郑月娥再度携五名局长踏上访京之旅,随后马不停蹄辗转广州与深圳两地,同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商讨香港疫情防控、纾解民困和融入大湾区发展等诸多重要事宜。 林郑月娥回忆道,在这趟为期五天成果丰硕的访问行程中,当她表达了希望中央鼎力支持以大湾区为总部的香港企业将业务重心由出口转移到国内市场的诉求时,得到了商务部斩钉截铁的承诺。 这一业务重心的范式转移呼应着国家层面审时度势提出的“双循环”的战略部署,即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确立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双循环对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林郑月娥的北上之旅使得原定于10月14日发表的《施政报告》推迟到11月25日。尽管这一举措在本地舆论场为她招致不解和非议,却使得她能以高屋建瓴的谋篇布局为香港筹划政策蓝图,并以更加纲举目张的方式将一城的战略擘画置于一国长远的发展全局中,二者有机结合,并行不悖。 “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我访京回来以后,《施政报告》中所列举的诸多内容都代表着举足轻重的政策方向,不论是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加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角色抑或是与深圳携手构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愿景,”林郑月娥说道。 毋庸置疑,大湾区占据了本年度《施政报告》的绝对“C位”,这也是林郑月娥担任特首以来发布的第四份《施政报告》。 北上发展,咫尺风光 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超7200万的人口近乎比肩加拿大两倍的人口规模,1.68万亿美金的本地生产总值即将与东京湾区等量齐观。这片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沃土呼唤着先知先觉锐意进取的人才汇聚于此,扬帆起航。 林郑月娥表示本港商界和包括教育、医疗养老在内的服务业正是这样一群白浪破云帆的弄潮儿。而同样在此行列的也包括香港的年轻人。尽管遭受疫情重创的本地市场已愈发难以承载其就业或创业的希冀,他们中不少人却未曾举目北望,放眼近在咫尺的湾区风光。 “我并非催促或者逼迫他们北上,”林郑月娥解释道,试图厘清外界对其与大湾区相关的诸多倡议的曲解。“我是真的想协助他们。” 林郑月娥回忆在其就任特首之时,她曾被问及对香港的年轻一代寄予怎样的期望,她以“拥有强烈的国家认同和全球视野”作为寄语作答。 中港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和文化相似,而一座座令天堑变通途的超级工程的问世,更是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和中国速度,使区域一体化从时空维度进一步成为可能。林郑月娥强调大湾区具备一切所需的要素,成为香港年轻人开启个人职业生涯和谋求发展前程的不二之选。 这座香江明珠的未来不能只满足于偏安一隅,理应在国家发展的浩瀚长卷上拓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地年轻人的视野不能仅囿于狭小天地,北望神州,尚有一方广阔舞台任君纵横驰骋。 不过林郑月娥同样没有回避一个事实:在社会语境高度泛政治化的当下,香港年轻人从政治制度、国家发展甚至到生活方式,都缺乏对中国内地的准确认知。 有感于此,她大刀阔斧地从就业和创业两个维度推出政府资助计划以“满足香港年轻人的不同诉求”。 相比较而言,在就业层面,北上发展似乎更有以解燃眉之急的意味。林郑月娥指出,最新数据显示逾70,000本港失业人口为大学毕业生。 “在不远的将来,指望香港经济恢复到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的程度绝非易事,”林郑月娥说。“但是在一水之隔的大湾区其他城市,就业机会却引人遐想。” 在《施政报告》中重磅推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在香港及大湾区有业务的企业聘请及派驻本地大学毕业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名额2,000个。林郑月娥相信长达12到18个月的政府资助会“扫清北上就业的初始障碍”。 诚然,2000个初始名额,听上去或许杯水车薪,却不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两千个职位是否足够目前尚未可知。但如果有非常积极的市场反馈,我们当然可以进一步加码,做到更多,”林郑月娥说。 广阔舞台,抢占先机 面对区域发展的广阔舞台雏形初现,香港磨砺以须,及锋而试,力图一展凌云之志。而面对另一方呼之欲出更为广阔的国际经贸合作舞台,香港寄望于在国家层面重申其作为自由贸易和投资执旗手的地位。 “香港会力争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林郑月娥说。“我们当然想成为第一个新加入的成员经济体。” 林郑月娥指出,作为自由开放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基本法赋予了香港特区政府对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会籍的存续和继承,并赋予了香港独立关税区的地位,允许其以中国香港的身份独立洽谈和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 “特别是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我们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比以往任何一届特区政府都多,”林郑月娥强调说。 11月15日,包括中国大陆,东盟十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5个国家正式签署RCEP,一个力压欧盟、囊括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和经济产值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 当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新保守主义和孤岛主义日渐抬头,反全球化论调甚嚣尘上的当下,RCEP的签署为减少贸易壁垒铺平了道路,也恰恰是亚太主要经济体对愈演愈烈的反全球化、反多边主义思潮掷地有声的回应。 林郑月娥说早在两年之前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时候,香港就已明确表示其加入RCEP的意愿。 “在RCEP的15国成员经济体中,我们已经与13国建立了两边自由贸易协定。凭借这一点,我希望香港能成为一名占据有利地位,准备充分的候选人。一旦RCEP开放新成员加入,我们能抢占先机,”林郑月娥说。 去年香港与RCEP中十五个成员国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7, 655亿美元,占香港的货物贸易总额71%。
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12月21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湾区建设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机遇。大湾区建设需要他们的聪明才智。 张茵表示,大湾区建设对于香港来说,有很多机会。她呼吁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建设所呈现的机遇面前不要犹豫。她说,香港青年回到祖国的大怀抱里,就是最好的发展前景。留在大湾区发展,他们会获得很多机会。 “我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选择到内地发展。”她说。 张茵出生于广东韶关,从小在军人家庭中长大。大学毕业后她便在深圳的一家纺织厂当会计。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受托去香港收废纸。也就是这一次去香港的经历,让她发现中国造纸业隐藏了巨大的商机。不安于现状的她放弃了待遇不错的会计工作,手握3万元人民币只身前往香港创业。 随着废纸行业的不断发展,内地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香港的废纸供不应求。于是,1990年,她成功劝说丈夫刘名中与她一起奔赴美国,并创立了中南控股。张茵发现,国内运往美国的船只常常是满载而去空仓而归,便让自己的废纸搭上这些“顺风船”回国,再将运回国的废纸加工成牛卡纸后向国外出售。经过不断的发展,张茵在美国的10年间便拥有了7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 有了香港积累的造纸经验和美国积累的资本,让她有底气开始了更大的发展布局。1996年,她果断地投资了1.1亿美元在国内成立玖龙纸业。2006年,玖龙纸业在香港成功上市。 从废纸回收商到如今的“造纸大王”,张茵把一个不起眼的废纸生意做成全球产能排名第二的造纸集团,并将商务版图继续向世界扩大。
日前,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寿险推出首款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粤享金生”,这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牵头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重疾新定义”)以及中国精算师协会制定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正式发布后,中国太保寿险首款针对大湾区特定重大疾病的定制保险产品,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了大湾区重疾险市场。 基于大湾区群众重疾现状,中国太保寿险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分析和精算,结合广东地区多年重疾理赔数据,按照银保监会大湾区重疾险的特定要求,解决针对性不强、精准性不高、个性化偏低、保障程度不足等缺陷,率先推出了“粤享金生”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旨在借助定制化的专属重疾险服务,改变过去重疾险产品同质化、大众化的问题,消除大湾区居民品质生活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粤享金生”是中国太保寿险首款真正意义上面向大湾区销售的寿险产品,年龄范围在18周岁至65周岁的大湾区居民并普惠延展到广东全省,同时在粤工作的港澳人士,只要符合核保标准,都可以购买,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的互联互通。 中国太保表示,后续将进一步针对大湾区不同地域、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人生阶段的客户对保险多样化的需求,立足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开发更多定制化、专属性健康险产品,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增加供给,提高保障水平。同时,树立“保险+服务”的理念,前置保险服务,主动创新风险预防服务和风险管理工具,提升社会风险管理效率,探索建立大湾区居民健康的整体解决和服务方案,以高标准全方位的现代保险服务,促进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全力推动大湾区向高质量发展。
本网讯 日前,银保监会办公厅向广东银保监局、深圳银保监局及各人身险公司发布了《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内容显示,保险公司开发的大湾区保险产品除满足法律要求及有关产品监管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四点要求:一是在产品名称上,大湾区保险产品应当包含“粤港澳大湾区”字样,并根据产品类型分别包含“医疗保险”或“重大疾病保险”字样。二是在销售区域方面,大湾区保险产品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销售,可扩展至广东省全域。三是在跨境医疗险产品保障区域上,跨境医疗险产品以被保险人在保障区域内指定的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为责任范围,不得包含疾病责任,不得带有返还保费责任。治疗行为发生地应当主要涵盖粤港澳大湾区。其中,内地保障区域可扩展至广东省全域,以及经保险公司认可的其他主要城市;境外保障区域限于香港、澳门。保险公司在上述保障区域内,为客户境外治疗提供就医安排和理赔款直接结算服务。各人身险公司可以通过与港澳地区保险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合作,为赴港澳地区就医客户提供就医安排和理赔款直接结算服务;也可以为港澳地区保险公司赴内地就医客户提供就医安排和理赔款垫付业务。四是费率厘定方面,跨境医疗险产品主要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医疗健康和商业保险经验数据定价,保额上限可适度提高与港澳接轨。大湾区重疾产品主要参考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中“6重度疾病病种(2020版定义)经验发生率表(大湾区专属参考)CI5(2020)”、“28重度疾病病种(2020版定义)经验发生率表(大湾区专属参考)CI6(2020)”、“因6重度疾病病种(2020版定义)死亡比例表K1(2020)”、“因28重度疾病病种(2020版定义)死亡比例表K2(2020)”等定价,充分体现产品费率的地域特色,全国性重疾产品不得使用大湾区产品专属经验发生率表进行定价。 在监管安排方面,银保监会遵循依法监管、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和鼓励产品创新的原则,授权派出机构对保险公司大湾区保险产品实施监督管理。《通知》显示,银保监会授权广东银保监局、深圳银保监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大湾区保险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包括产品审批或者备案以及日常监管工作。各人身保险公司开发销售大湾区保险产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由保险公司总公司按照拟销售区域,将保险产品相关材料报送广东银保监局或者深圳银保监局审批或者备案。广东银保监局和深圳银保监局负责对其监管辖区内销售的大湾区保险产品进行日常监管,包括销售行为管理、销售情况监测分析、投诉纠纷处理,以及与其他政府机构、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等。《通知》要求,广东银保监局、深圳银保监局应当加强监管联动,密切跟踪监测大湾区保险产品业务经营情况,协商解决业务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于每季度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银保监会报告辖区大湾区保险产品审批备案情况、业务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工作措施、建议等。 此外,《通知》还强调,各保险公司应当严格执行产品和销售监管要求,严禁跨区、跨境销售,严禁对保险产品进行片面、夸大及不实宣传。对于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销售区域所在地银保监局报告。
8月21日,2020年珠海金融发展论坛暨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表彰活动于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广东银保监局指导,珠海银保监分局主办,珠海市银行业协会、珠海市保险行业协会协办,以“加快金融创新发展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为主题,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海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探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金融合作之路。 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在致辞中表示,在改革发展历程中,珠海始终高度重视和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重要作用,创造出众多领风气之先的创新举措,珠海的金融改革和业务创新呈蓬勃发展之势。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挂牌成立,自由贸易账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资金池等一大批在全省、全国领先的金融改革创新业务纷纷落地珠海。 今年上半年,珠海金融业增加值达209.0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5个百分点,为珠海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珠海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粤澳深度合作区和经济特区改革再出发三大机遇叠加,正扬帆起航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 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在致辞中指出,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因改革而兴,因开放而强,行业发展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珠海银行业保险业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多项金融改革创新在全国实现“第一”,在发展的洪流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突破1.1万亿元,各项存款规模突破9000亿元,分别是特区设立之初的2750倍和5400倍。 裴光表示,身处粤澳合作和湾区建设的前沿,珠海各银行保险机构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珠海市委市政府和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支持恢复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的同时,主动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围绕建设港澳保险服务中心、推行跨境理财通、创新跨境车险等大湾区建设重点领域,深化金融改革创新。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晓军在致辞中表示,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社会融资增加2.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增信贷1.7万亿元,占到全国的1/7,体现了金融对广东发展的信心。广东省细化落实四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的80条措施已经出台,相关开放事项正在加快落地,珠海市应发挥联接港澳的重要地理交通优势,通过横琴珠澳合作的特别机制安排,率先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和资金融通的便利化政策。 珠海市政府副市长胡新天在主题演讲中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海将重点打造“跨境金融、科技金融、民生金融、服务实体、风险防控”等具有珠海特色的金融发展框架。以跨境金融为核心,深化珠澳跨境金融合作;以科技金融为特色,推进金融科技融合发展;以民生金融为保障,提升湾区便利化水平;以服务实体为根本,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水平;以防控风险为保障,打赢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 广东银保监局副局长王吴庆在论坛上表示,目前已有2家港资保险机构和12家港澳银行在辖内设立营业性机构,在全国率先实现外资银行地级市全覆盖,港澳资银行网点数量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积极推动大湾区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金融体系,新设了广东省农垦集团财务公司、广州港集团财务公司,支持上海保交所在南沙设立全国首个国际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接下来,还将按照银保监会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进一步研究探索设立重要金融平台和机构,为大湾区建设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支撑。 广东银行业保险业聚焦湾区核心定位,助力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截至6月末,大湾区内地城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同比增速近22%;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近4000亿元,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湾区银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2万亿元,保险资金上半年在大湾区累计投资余额近万亿元,积极助力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在探索湾区金融改革创新、提升湾区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方面,截至6月末,粤港澳三地保险机构已累计承保跨境机动车1.8万辆,港澳居民在湾区驾车出行将更安心;推出了跨境公交金融IC卡,粤澳两地公共交通出行更方便。 跨境医疗保障更进一步,大湾区跨境医疗险已累计承保近4700件,为大湾区居民共享三地医疗资源提供保险保障;推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特色重大疾病发生率表,成为全国首个区域性的重大疾病发生率表,大湾区居民有望借此获得更优惠、优质的健康保险服务。 此外,还率先在全国开展跨境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港澳居民无需出境,就可满足置业需求;率先推出全国首笔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支持大湾区企业发行首支国际绿色人民币债券,跨境融资产品供给更加丰富,企业获得境外资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3年内,启动近5000亿元总投资——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将大幅提速! 如此重磅消息之下,有哪些A股小伙伴可以趁机“上轨”呢? 日前,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序实施一批城际铁路项目。根据批复,发改委明确提出,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详情请扫二维码↓
金融活则经济活。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重要国家战略,相关金融支持政策正不断加码。近日,广东发布推进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任务书”,提出80条具体措施促进区域金融互联互通和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扩大大湾区金融对外开放。与此同时,记者获悉,随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各金融机构正在加速大湾区业务布局,下一步将在跨境融资渠道拓展和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大力度资金支持。 业内指出,推进金融互联互通、投融资便利化,促进资金要素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将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打造开放的市场化环境,对于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也有积极的样板作用。 区域金融互联互通更进一步 今年5月,央行等多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部署促进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来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等五大方面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时隔两月多,相关工作的“施工图”和“任务书”出炉。 近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出台80条具体举措对《意见》进行细化落实。 其中,针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实施方案》提出,将广东自贸试验区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至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指珠三角九市);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银行开展跨境贷款业务;稳步扩大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等。 《实施方案》还出台多项举措,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中包括支持规范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相关基金,引导港澳地区及海外各类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基础设施REITs试点,稳妥有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在港澳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等。 专家指出,这些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地,将对大湾区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只有更好实现区域金融政策的突破,建立互联互通的统一金融生态,才能实现资金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对接,助力大湾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升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也表示,金融的聚集带动功能明显,通过联通粤港澳金融资源,促进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将更好满足大湾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多路资金加速输血大湾区建设 记者获悉,随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各金融机构正在加速大湾区业务布局,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大力度资金支持。 7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首笔银行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落地,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转让一笔贸易融资资产给建设银行悉尼分行,金额为298.79万美元。央行广州分行资本项目管理处相关人士表示,此笔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有利于银行进一步盘活资源。通过本笔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企业年化融资成本降低20%。 下一步,各金融机构还将加码大湾区业务布局和资金投放。7月20日,渣打银行宣布设立渣打银行大湾区中心,总投资额为4000万美元,将支持大湾区内个人及企业银行业务营运,加强渣打在大湾区内的跨境银行业务。国家开发银行表示,2019年至2022年期间,国开行将向粤港澳大湾区累计提供融资总量1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这一计划已完成54%。 业内指出,跨境是大湾区资金流动便利化的必然要求,解决跨境问题是大湾区金融政策的关键。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表示,《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等,为正常开展跨境贸易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结算便利,也让银行机构能够提供更具有弹性、更适合企业的金融服务。预计下一步,银行业机构将会根据《实施方案》开发更灵活的产品,为企业在大湾区内的资金流动打通脉络。 此外,根据《实施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正在加快推动设立。广东省地方金融局局长何晓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立足于粤港澳三地,将在跨境业务上发挥更大作用,并将探索开展投贷联动等特殊业务模式,更好满足大湾区金融需求。 深化开放打造双循环发展样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区域金融互联互通、投融资便利化的同时,大湾区金融对外开放也正在加速推进。专家表示,深化大湾区金融开放,打造开放的市场化环境,对于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积极的样板作用。 《实施方案》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打开了新空间。根据《实施方案》,将支持境外银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同时设立子行和分行;加大境内外证券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吸引港澳及跨国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合资证券基金期货法人机构;支持保险资金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投资香港和澳门地区。 “一系列金融开放创新举措在大湾区重大战略区域先行试点,形成并积累试点经验,有利于后续更大范围的复制推广。”范若滢表示,金融开放创新往往需要把握好节奏,通过先试点积累经验再复制推广、循序渐进,有利于更有效地降低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助力全国层面金融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 何飞表示,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具备承载落实双循环战略的天然基础。进一步深化大湾区改革开放,创造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开放格局,有利于促进内循环畅通和外循环活跃,对于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有积极的样板作用。 何飞进一步指出,随着一系列政策稳步推进,大湾区内的资金循环将越来越频繁,既有港澳回流大湾区内地的资金,也有大湾区内地投资港澳的资金,还有大湾区与全球市场相互流通的资金,资金种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在此意义上,下一步,构建规则明晰、高效便捷的资金良性循环使用机制将非常必要。